纳兰容若(纳兰性德)及其词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33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及解释5篇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
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纳兰容若经典诗词及解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点绛唇·一种蛾眉词牌名:点绛唇|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
庾郎未老,何事伤心早?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
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①一种二句:蛾眉,指蛾眉月,谓同样的蛾眉月,但下弦之月不如上弦月好。
又,下弦,下弦月,即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之月亮。
初弦,即上弦月,谓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日之月亮。
古人以蛾眉代指女人的眉毛,又以上弦、下弦之月代指女人的眉毛下垂或上弯。
故此处是说那下垂的眉毛不如上弯的眉毛好,即愁苦之时的眉毛不如欢乐时的好,意思是说此时的离怀愁绪不如欢聚之快乐。
此解亦通。
②庾郎二句:庾郎,指南朝梁诗人庾信。
信出使西魏,值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异乡。
后仕北周,常愁思故国。
作《哀江南赋》等以抒愁愁情。
宋周密《秋霁》:“愁损庾郎,霜点鬓华白。
”此二句云,庾郎未老,却过早地伤心了。
这里是借庾信而自指,谓客居异地而起乡情,以至伤心惆怅,难以排遗。
青衫湿·悼亡词牌名:青衫湿|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
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最近有太多的伤心事,我能与谁倾诉于这漫漫长夜?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早春时节,窗外绿影婆娑,大雁归来,黄莺歌舞,任凭泪流满面。
当年与你欣赏美景,如今却丧失了,辜负了往日的一片深情。
忽然一阵风吹,明灯随风摇动,我以为是你的魂魄回来了,罢了,我只能痴情地数星等待。
注释①从教分付:意思是一切都听任其安排。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全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1]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拟古绝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①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故人,指情人。
【讲解】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始见《花间集》韦庄词。
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
但《太和正音谱》谓:《花间集》载《木兰花》、《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
故本首是为此体,共五十六字。
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则皆押仄声韵。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担任侍卫期间,曾多次跟随康熙出巡,宠遇非常。
康熙二十一年早春,纳兰性德随御驾东巡、去往山海关外盛京(沈阳)。
途中,写下了这词,成就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上阕写山水行程。
一路爬山涉水,鞍马劳顿,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
清寒的时节,苍凉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
如此壮丽之景,只从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们便可体会无二。
下阕承接“夜深千帐灯”,继续写“夜”,过渡自然。
夜深了,诗人还是睡不着,风雪交加嘛,一更接一更,真是吵死个人。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简介?经典纳兰词赏析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一生爱书藏书,从师顾贞观、陈维菘、徐乾学,研讨经学。
曾耗资40万金,编辑宋以来诸儒学经之书,刻为《通志堂经解》1860卷(后世学者何焯编撰有《通志堂经解目录》)。
辑有《全唐诗选》。
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大易集仪萃言》、《删补大学义粹言》、《词韵正略》、《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等书。
晚年笃意于经史、书法、诗文。
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
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合为《纳兰词》。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
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纳兰容若诗词及解释5篇著名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二月十二日,纳兰性德生于京师,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
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
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纳兰容若诗词及解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词牌名:采桑子|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翻译/译文是谁在翻唱著凄切悲凉的乐府旧曲?风萧萧肃肃,雨潇潇洒洒,房里点燃的灯烛又短瘦了,一个凄苦孤独的一夜,在烛泪中逝去。
不知道是什么事萦绕心怀,难以放下,醒时醉时都一样无聊难耐,就是梦里也没有到过谢桥。
注释(1)翻乐府:指填词。
翻,按曲调作歌词,白居易《琵琶行》:“为君翻作琵琶行”;欧阳修《蝶恋花》:“红粉佳人翻丽唱,惊起鸳鸯,两两飞相向。
“乐府,本为汉代管理,祭祀、巡行、宫廷所用音乐的官署,亦称由官署采集来的民歌为乐府。
后来将一切可以入乐的诗歌均称为乐府,容若词中取其广义,代指词。
(2)瘦尽句:意思是说眼望着灯花一点一点地烧尽散作灯花,彻夜不眠。
(3)萦怀抱:萦绕在心。
(4)谢桥:谢娘桥。
相传六朝时即有此桥名。
谢娘,未详何人,或谓名妓谢秋娘者。
诗词中每以此桥代指冶游之地,或指与情人欢会之地。
晏几道《鹧鸪天》:“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纳兰反用其意,谓在梦中追求的欢乐也完全幻灭了。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词牌名:生查子|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
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
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注释①边声:参见《满江红》(代北燕南)注①。
②倦舞句:《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纳兰性德最美的十四首词欣赏纳兰性德一生极尽富贵荣华。
他的家世、他的地位、他的才情、他的品德、他的风度,无疑是当时窈窕淑女心中的偶像。
可是纳兰一生并不快乐,翻开《饮水词》泪、恨、愁、伤心、断肠、惆怅……触目皆是。
这位天生富贵的公子,自诩不是人间富贵花。
他给世人留下一部纳兰词,于是我们也就看到了他在世间一切烦恼和愁苦。
(一)木兰花·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欣赏: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
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用“决绝”这个标题,很可能就是写与初恋情人的绝交这样一个场景的。
这首词确实也是模拟被抛弃的女性的口吻来写的。
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
而这个初见,词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恋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扇子是夏天用来趋走炎热,到了秋天就没人理睬了,古典诗词多用扇子的来比喻被冷落的女性。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又将词情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二句:因为此词是模拟女性的口吻写的,所以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责与悔恨。
纳兰不是一个负心汉,只是当时十多岁的少年还没主宰自己的命运。
其实像李隆基这样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爱的恋人,更何况是纳兰。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七夕的时候,唐杨二人在华清宫里山盟海誓。
山盟海誓言犹在,马嵬坡事变一爆发,杨贵妃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纳兰性德赏析(纳兰词)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下面,跟大家一起赏析他的十首最美的诗词。
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
开篇一句起到统领全词的作用,其余七句都是为了迎合这一句而存在,同时这一句也代表了容若的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和快乐,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梦想终归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无论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是明皇与杨妃,再凄美的爱情都抵不过爱情的魔咒——当日的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
纳兰伤的,是爱情的美好又转短暂;纳兰悲的,是情爱的璀璨又转凄凉!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那该是多美好,还是多遗憾?2、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容若《长相思》说起来,这首诗并不凄美,却字字含情。
提及长相思,自李太白一曲绝唱之后,再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是,我更爱纳兰这首。
说是对纳兰的偏爱也好,真正喜欢这首词也罢。
最初打动我的,便是《长相思》。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
风雪交加夜,最幸福的莫过于一家人的团聚。
纳兰词原文与解析纳兰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纳兰容若短暂而悲剧的一生。
他的作品以婉约、豪放、忧郁为特点,深受后人喜爱。
本文将介绍一些纳兰词的原文,并对其进行解析。
1. 《采桑子》纳兰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最能体现他的忧郁情怀的作品之一。
原文如下:采桑子纳兰性德人间只有黄花白,青草黄昏陌上。
花底青楼人似玉,时人已老。
翠屏浅对金钗小,椒涂浓抹,搂搂错错,相逢何处?恨如花兮恨如柳,又似无端两相忆。
有些东西,人一旦失去,便会永远失去。
把玩他日依然在旁,眼前人却已是慈颜白发,觉得荒唐吗?解析:这首词以黄花、青草、黄昏等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男女之间的别离和离别之苦。
纳兰词特有的感情表达方式,令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忧伤和无奈。
2. 《浣溪沙·一曲阳关》这是纳兰词中最有名的一首,也是最能代表他豪放情怀的作品。
原文如下:浣溪沙 ·一曲阳关纳兰性德一曲阳关,一杯黄酒。
离人心事几时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游。
何须悲风伤别离,尊前跳来又去。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缕。
虽然已没精神,纵轻云之巅,踏天外之羽。
解析:这首词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纳兰容若对追求自由、超越尘世的强烈渴望。
他希望能够通过逍遥自在的方式来摆脱世俗的束缚,飞上青云。
3. 《虞美人·听雨》这是纳兰词中最为婉约的一首,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哀愁。
原文如下:虞美人·听雨纳兰性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欲问江南情,越绝音之乱。
谁人曾无过,谁家贫不翻。
解析: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揭示了纳兰容若对命运无情的抱怨和对人生矛盾的思考。
他通过对年少、壮年和晚年的不同描写,表达了岁月易逝、人情冷暖的主题。
总结:纳兰词的原文揭示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无论是忧郁、豪放还是婉约,纳兰词都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写令人动容。
纳兰性德《木兰词》原文赏析、
鉴赏
《木兰词》原文赏析、鉴赏: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必在秋风中画扇。
改起来容易,改起来也容易。
骊山语止子夜,泪雨铃不怨。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很幸运,你会比以前更愿意。
【释说】
假若人生之相爱永远如初见之时,
那就不会有婕妤抱怨秋帆的老故事了。
每当薄情郎轻易变心以后,
却总埋怨是对方容易移情。
想当初唐皇贵妃的海誓山盟犹在,
但也很难听到雨声,钟声,栈道上的忧伤。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早忘旧时许下比翼连枝愿。
【词说】
①词牌名:《木兰花令》,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
最初见于《花间集》中韦庄词。
上下片除第三句外,其余皆押仄声韵。
也作《木兰花》或《木兰词》。
②词题:这是一首拟古之作。
古诗中的《决绝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薄情郎,从而表示与之决绝。
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
在纳兰容若的词集里,有的版本中词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显然这种“闺怨”是一种假托,。
这当是抒发特有隐情的表现。
【典说】
①“秋风悲画扇”:借用汉朝班婕妤的故事。
班婕妤曾是汉成帝的妃子,却遭到赵飞燕的妒忌、谗害而被打入冷宫。
南北朝梁的刘孝焯曾经写过《班婕妤怨》句:“妾身似秋扇”。
于是后人常用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纳兰性德赏析(纳兰词)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
父亲就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
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下面,跟大家一起赏析她的十首最美的诗词。
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木兰花令》人生若只如初见,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刹那之间,人生中那些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涌上心头,让人感慨万千。
开篇一句起到统领全词的作用,其余七句都就是为了迎合这一句而存在,同时这一句也代表了容若的梦想: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时那样的甜蜜,那样的温馨,那样的深情与快乐,该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梦想终归就是梦想,如果真能实现,又怎会“何事秋风悲画扇”无论就是汉成帝与班婕妤,还就是明皇与杨妃,再凄美的爱情都抵不过爱情的魔咒——当日的爱情誓言情深意重,却也免不了最终的背情弃义。
纳兰伤的,就是爱情的美好又转短暂;纳兰悲的,就是情爱的璀璨又转凄凉!人生如果只有初见一场,那该就是多美好,还就是多遗憾?2、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容若《长相思》说起来,这首诗并不凄美,却字字含情。
提及长相思,自李太白一曲绝唱之后,再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就是,我更爱纳兰这首。
说就是对纳兰的偏爱也好,真正喜欢这首词也罢。
最初打动我的,便就是《长相思》。
清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北京什刹海后海家的思念,这首词即在这个背景下写成。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1疏影·芭蕉清代纳兰性德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
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
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
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
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
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
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注释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长而宽大,花白色,果实类香蕉,但不可食。
古人有以其叶题诗者,如唐韦应物《闲居寄诸弟》:“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
离披:摇动、晃动貌。
春慵:以春天的到来而生徽散意绪。
绣床金缕:绣床,装饰华丽的床。
多指女子的睡床。
金缕,指金属制成的穗状物,或谓金丝所织之物。
此处指绣床上装饰得极其华美。
芳心:花心。
亦喻女子之情怀。
空阶:空寂的台阶。
无据:谓无所依凭。
宋谢懋《蓦山溪》:“飞云无据,化作冥蒙雨。
”缬被:染有彩色花纹的丝被。
乱蛩双杵:谓杂乱的蟋蟀声和交叠的砧杵声。
蛩,蟋蟀之别称。
玉人:美貌之女子。
此为对所爱之人的爱称。
简析此篇咏的是芭蕉,而寓托的却是怀人之意。
词之上片侧重写芭蕉的形貌。
先描绘帘外摇动的翠影遮檐,又转写其掩映帘内之人和物,而后再写芭蕉之“芳心”裹泪,暗喻人心之愁聚,最后以空阶夜雨,梦回无眠烘衬愁情。
下片侧重写怀人之思。
过片承上片结处而来,写雨打芭蕉,声声铸怨,接以蚤鸣杆捣之声,更托出离愁别恨,再以梧叶落尽,芭蕉依旧,落到借叶题诗,以寄相思,抒离愁之旨。
全篇曲折迭宕,婉约细密。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2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清代纳兰性德谁道阴山行路难。
风毛雨血万人欢。
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
黄羊高宴簇金盘。
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译文是谁说阴山之路无法行走呢?大规模狩猎时禽兽毛血纷飞万人庆祝。
松树梢上的露珠沾湿了拴鹰的绳索,芦苇深的都没过了马鞍。
纳兰容若经典诗句大全及经典诗词赏析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
至今还流传了很多纳兰性德的古诗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纳兰容若经典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纳兰容若经典诗词1、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容若《虞美人秋夕信步》2、读《离骚》。
洗尽秋江日夜潮。
——纳兰容若《忆王孙》3、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4、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5、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纳兰容若《木兰辞》6、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
——纳兰容若《送荪友》7、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纳兰容若《纳兰词》8、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纳兰容若《采桑子》9、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标格早梅知。
——纳兰性德10、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
一声诗韵锁窗寒。
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
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
来时容易去时难。
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
——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11、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容若《如梦令》12、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
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
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
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纳兰性德,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嵩并称“清词三大家”。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其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1.沁园春: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纳兰容若《沁园春》纳兰写这首词的时候,一定是哭着的。
丁巳年即康熙十六年,也就是卢氏逝世这—年。
妻子逝世不久,纳兰时时思念,幻想能与其再续前缘。
这一年重阳节前三天,纳兰竟真的在梦中与亡妻相会,两人相对哽咽,说了许多思念之语,临别之时,妻子赠诗“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与词人。
梦境真美。
终究是一场空幻。
这才有了这首著名的《沁园春》。
悼亡词,一向是纳兰词的最强音。
失去的悲恸,宛如一把利剑逼出纳兰的全部心血。
天上人间,生死相隔,但尘缘并不会就此割断。
只是,春花秋叶成为余生触动感伤的琴弦,拨出令人肠断的伤心曲。
2.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已。
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纳兰容若《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五月三十,正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的暮春季节。
黛玉葬花的好时节!屋外雨声连连,容若的心情更加沉重凄清。
纳兰性德词赏析纳兰性德词赏析人物简介纳兰性德(1655 年1 月19 日——1685 年7 月1 日),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故又称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
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 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
一年后,太子改名为胤礽,于是改回成德。
顺治十一年生,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仅三十一岁。
他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
他的词基本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相传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
作品原文(长相忆)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作品注释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解释详细: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作品赏析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1682 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的途中。
2023年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八篇篇一: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纳兰词》作者:纳兰容若《纳兰词》简介:纳兰词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纳兰性德的作品。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愣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大学士明珠之子。
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他所生活的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
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词》收录的纳兰性德的词,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
《纳兰词》中所附原文、注释、赏析等栏目,从多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
同时,同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以及情景图等,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
关于纳兰词爱情名句,纳兰经典名句诗词名句1、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
——纳兰性德《纳兰词》2、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纳兰容若《纳兰词》3、浮生若梦,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纳兰容若《纳兰词》4、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纳兰容若《纳兰词》5、我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生平——纳兰性德《纳兰词》6、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容若《纳兰词》7、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纳兰容若《纳兰词》8、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纳兰容若《纳兰词》9、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
——纳兰容若《纳兰词》10、西风一夜剪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纳兰词》11、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清词之盛,史称中兴,在芸芸优秀词人当中,人们把纳兰容若、朱竹诧、陈其年并列为三大词人。
纳兰容若本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出身名门,其父是康朝名臣纳兰明珠。
纳兰容若天资过人,精通经史,擅书道,工丹青,又善骑射,文武全才。
纳兰容若十七岁入太学读书,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进殿考进士,成绩优异,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官职,后升为二等,最后升为一等。
在当时,纳兰容若是人人羡慕的旷世奇才。
作为当时康熙身边的御前侍卫,随康熙游历四方,和唱诗词,深得皇上器重。
不过,在纳兰容若心中却厌倦庸俗的官场生活,无意功名富贵。
人无完人,纳兰容若的一生得到了常人所没有的富贵与地位,但他失去的远远比他所得到的来得重要。
纳兰容若少年之时恋上了某位女子,可惜后来这位女子被诏入宫中作康熙妃嫔,天子夺了心中所爱,作为殿下之臣又能如何?古代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纳兰容若在十七岁时与卢氏成亲,刚开始的时候还没走出恋人入宫的阴影,后来相处之下渐生情愫,少年夫妻恩爱不在话下。
无奈天意弄人,结发之妻却在她双十年华时病逝而去。
自古诗人、词人俱是风流不羁,至情至性,受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击,纳兰容若对名气、地位、富贵更无心一顾。
续弦,却难圆旧梦,若不是对那份感情的执著,那些哀婉凄伤的词句便不会出现了。
纳兰容若始终无法忘记与亡妻共同度过的美好日子,他的内心充斥着矛盾、压抑、痛苦、悲观,一天天憔悴消瘦,在康熙二十四年暮春,他一病不起,溘然长逝,终年三十一岁。
纳兰容若博学多才,尤以词著称于世。
传世的《纳兰词》是纳兰容若毕生词创作的总集,当时的文人学士俱有高度评价,在民间“家家争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当代,有不少评论指纳兰词“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纳兰容若的词多以抒发友情与爱情,没有描写祖国河山如何美好,也没有描写民间百姓如何疾苦。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人间词话》),文人雅士写诗写词最重要的是发乎自然,情感真切,人类之间的情感是最为微妙的,能够在情感上有此境界的史上不多。
翻阅《纳兰词》满目皆是愁、恨、泪、惆怅、断肠……单是一个“愁”字也用了九十多次,而每一个“愁”字在不同的词中意思也不同。
纳兰容若一生所作甚多,只能选出部分我所喜爱的作品并稍作简释,由于古代诗词大多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不同的看法,细细品味,自有另一种感觉。
闲话少叙,下面就来赏析一下纳兰容若的绝妙文笔。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词是容若悼念亡妻所作的,词句色调以青白为主,透出淡雅、悲伤感觉,概叹世间美好的事太短暂了,希望青春与爱情能够得到永生。
)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很喜爱这首词,上下阙的前三句壮志豪迈,后两句却婉约凄伤,成功把豪情、柔情糅合在一起,每每读来皆能想象出那种战争悲壮的画面,使人回味无穷。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试想象一下,日暮之时,落花片片,从不远处传来淡淡麝香的味道,身边无人,只有笼中那只鹦鹉陪伴度日。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的那份寂寞。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这首词可能不是写得最妙的,但写出了那份小儿女情窦初生的感觉,十分生动、传神。
相逢一刻,少女倾心,却碍于羞涩不敢言语,只好用玉钗轻敲栏杆暗作提示。
)减字木兰花·新月晚妆欲罢,更把纤眉临镜画,准待分明。
和雨和烟两不胜。
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
(恋人入了宫,已不在身旁。
时时不忘你临镜画眉的优美姿态,你那如黛的双眉实在太美丽了。
若彼此能够坚守昔日的承诺,哪怕是分隔两地,终有一天也能团圆相聚。
)减字木兰花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
没个音书,尽日东风上绿除。
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
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
(这阙词道尽了恋人相思之苦,彼此纵使仍心爱着对方,却无奈分隔异地,有千万情话也不能以书信作交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双方只要是心有灵犀,距离有多远也能感应到对方心中的情意。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塘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栏杆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情人约会,要等待的还是男性。
等待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你要等的人迟迟不来,开始思索她爽约的原因。
可能对方有重重阻碍,不能出门相见,而非无情爽约。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欲眠还展旧时书。
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
幽窗冷雨一灯孤。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雨打芭蕉,触景伤情,不知不觉想起了她。
还记得当时教她临贴习字的情景,记得那份感觉。
仔细想想,现在不可能找回昔日的感觉,人已不在,情却未尽。
)沁园春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容若为亡妻写的悼念词很多,此作堪称所有悼念词之最。
红颜薄命,最爱的人离开了,回想昔日美好时光,你的音容、倩影从没有离开过,待醒来时方知是梦,多想去天上寻觅你的芳踪,现在留下来的就只有孤独与痛苦。
)点绛唇·寄南海梁药亭一帽征尘,留君不住从君去。
片帆何处,南浦沈香雨。
回首风流,紫竹村边住。
孤鸿语,三生定许,可是梁鸿侣?(梁药亭是容若的知己,这首词是描写两人之间珍贵的友情。
梁药亭要返回南方老家去,要留也留不住,想起昔日在紫竹村一起的生活令人无限怀念。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潇潇,雨也潇潇,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出身侯门未必是幸事,凡胎俗骨终究是有烦恼的。
这一篇词写得妙不可言,不能解读,只能意会。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从这首词可以看出纳兰容若在这时期对事情看法的转变。
出身富贵,官场上的事看惯了,御前侍卫的荣衔不过是花瓶而已。
容若喜爱的是如雪花般至清至洁的精神,自由不羁的灵魂。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这首词是容若对爱情描写的词作中的代表。
心爱的人不再属于自己,纵使相思相望又若何,最后还不是无奈长嗟。
情爱路上多有阻碍,如果能够得到这份感情不管牺牲什么也在所不惜。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蛮喜欢“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平淡中带着无形的痛。
西风吹来,片片黄叶落下,何其萧索落寞,思绪回到了过去。
以前一幕一幕很普通,很平常的事俱往矣,那份美好只能在回忆中寻找。
)浣溪纱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断肠声里忆平生”说得上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
人活一世需要的是功名利禄吗?惆怅是因为需要的并非物质上的东西,这有谁能够明白?回想一生,没有人明白自己心中所想是最痛苦的事。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
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边疆又起战事,却在此时病倒了,很想把送书信回家,又怕家人担心,尤其是她,如果让她知道自己病了,她那副娇弱之躯禁受得住吗?宁可自己独自忍受病痛也不让所爱的人为自己牵肠挂肚。
)山花子欲语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
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
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很喜欢“欲语心情梦已阑”这句,世上很多事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句带出全词欲说还休的沉重。
所爱的人不在自己身边,始终不能忘记你如黛的双眉,心中无限惆怅,只有台前残烛明白自己的心意。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曾经拥有过的感情已成往事,而对这份感情却始终苦苦不放。
可能这份感情的影响太深,此时此刻已与自身融为一体,始终无法忘却。
一想到昔日种种,只感到无比痛苦。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
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
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
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
多少英雄只废丘。
(这首词充斥着悲壮的感觉,好一句“多少英雄只废丘”,王侯将相的霸业又如何,早已厌倦了尘世功名富贵,这等事不过是徒费青春,时光弹指而逝,还要追求这种过眼云烟的功业吗?)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
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伊人已逝,心已死,看到的是萧索落寞之景,听到的是凄冷清凉之声,纵使现在还未落发出家,也有遁入空门,不问尘世之意。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写得甚妙,回想起春天与你分手时的情景,不禁让人魂断神伤,弹指韶光过,时已浅秋,不停对自己说要放开怀抱,不要沉沦回忆之中,岂料一想起你便泪湿青衫。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妻子刚逝,从此天人永隔,此后没有人再为我添置寒衣,没有人予我温柔牵挂。
时已至秋,不禁回想起去年秋天的情景,纵使内心很痛苦,很无奈,却欲哭无泪。
)菩萨蛮·寄梁汾苕中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
烟白酒旗青,水村鱼市晴。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
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
(纳兰容若与顾华峰情如手足,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悔。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容若重情重义,朋友有难愿意伸出援手。
全篇词带有点点伤感的同时多了种宁静平和的感觉,是送别友人的词中上作。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已矣。
赢得误他生。
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
珍重好花天。
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这个“知己”指的到底是谁人呢,是恋人?还是亡妻?相信只有作者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