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工业遗产改造项目案例共22页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22
工业遗产改造保护更新案例那我给你讲讲北京的798艺术区吧。
这798艺术区以前可是个工厂呢,正经的工业用地。
那时候厂房啊、大烟囱啊,到处都是工业的痕迹。
后来啊,一些有创意的人就瞅准了这个地方。
他们觉得那些旧厂房可不能就这么荒废着呀。
于是就开始动手改造。
保留了原来厂房那种高大宽敞的空间,还有那些带着工业风的大铁门、裸露的管道。
这些原本在工厂里普普通通的东西,现在摇身一变,成了超酷的艺术元素。
艺术家们把一间间厂房改造成了画廊、工作室、创意小店啥的。
你走在里面,一边能看到墙上挂着各种风格独特的画作,可能是抽象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也可能是写实得像照片一样的;另一边呢,又能看到那些用废旧机器零件做成的雕塑,特别有创意。
而且那些工作室里,经常能看到艺术家们在那捣鼓自己的新作品,感觉充满了无限的活力。
还有上海的1933老场坊,这也是个超棒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
这地方原来是个宰牲场,听起来有点血腥哈。
但它的建筑结构那可是相当独特。
改造的时候呢,就把这种独特性保留了下来。
那些错综复杂的廊道、像迷宫一样的布局,现在成了吸引游客的亮点。
现在1933老场坊里有很多时尚的活动。
有时候会举办时装秀,模特们穿着时尚的衣服在那些带着历史感的建筑里走台步,古老和现代就这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
还有一些创意餐厅也开在里面,你坐在那吃饭,周围是老建筑的砖石,感觉特别有氛围。
再说说德国的鲁尔区,这可是工业遗产改造的一个大工程。
鲁尔区以前是德国的重工业基地,到处都是煤矿啊、钢铁厂啊。
后来随着工业转型,这些工厂很多都面临关闭。
但是德国人可没有就这么把它们抛弃。
他们把一些大的钢铁厂改造成了大型的文化公园。
比如说把原来的炼钢高炉保留下来,在旁边建了一些现代的建筑,像博物馆、剧院之类的。
你能想象吗?在巨大的钢铁架构旁边,人们在现代化的剧院里看演出,这种对比太震撼了。
而且公园里还有很多关于工业历史的展览,让人们能了解这个地方曾经辉煌的工业历史。
这些工业遗产改造保护更新的案例都告诉我们,那些老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只要我们动点脑筋,就能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变成充满魅力的地方。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案例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包括:
1. 美国旧金山多帕奇绳结步道:多帕奇绳结步道坐落于旧金山东南角的历史街区多帕奇。
这个工厂从1856年开始生产,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了一个汽车教练中心,是从远洋工业转型而来的一部分。
设计师做出了两侧开放的步道设计。
这条步道经过三个区域(水、沼泽和海岸),当人们走在步道上,看到的景观、铺装、植物都是非常独特的。
2. 兰州中车·拾光公园:兰州中车机车厂柴油机分厂厂区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检修和铁路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也是中国铁路机车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个拥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园拥有五个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相互联系紧密为一个整体。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改造、英国的铁桥谷工业区改造等。
这些案例都注重保留工业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将其改造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公共空间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工业建筑遗产改造项目案例以前啊,798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工厂区,到处都是那种大厂房、大烟囱,充满了工业气息。
厂房里都是一些老机器,吭哧吭哧地干活,周围的工人每天忙忙碌碌。
但是后来呢,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老工厂渐渐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这时候就有人灵机一动,说咱能不能把这些老厂房改造一下呢?这就像是给一个穿了多年旧衣服的人来个超级大变身。
于是啊,各路艺术家、创意人士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涌进了798。
他们把那些高大的厂房空间重新规划。
你想啊,那么大的空间,用来做艺术展览简直太酷了。
原本放机器的地方,现在放着巨大的雕塑作品,那些冷冰冰的水泥墙和钢梁,和充满现代感、艺术感的作品一搭配,反而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就像是钢铁直男突然变得文艺起来。
那些老厂房的窗户啊,以前可能就是透个光、通个风,现在成了很有特色的元素。
从外面看,斑驳的墙面上,保留着工业时代的痕迹,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窗户里透出来的是五颜六色的灯光,那是现代艺术的活力在闪耀。
而且啊,这里还开了好多特色的小店。
有那种很有个性的咖啡馆,你坐在里面,周围可能就是保留着原始模样的厂房柱子,感觉就像坐在历史和现代的交汇处喝咖啡。
还有一些创意工作室,设计师们在这个充满工业记忆的空间里,发挥着自己的奇思妙想。
现在的798艺术区啊,那可是人来人往,国内外的游客都喜欢来这儿。
它不仅是个艺术的殿堂,也是个能让人感受到工业历史变迁的地方。
就像一个曾经的老兵,脱下了军装,换上了时尚的潮服,又重新焕发出了光彩,而且这光彩还带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是别的地方模仿不来的呢。
再说说上海的1933老场坊吧。
这地方以前是个宰牲场,听着有点吓人对吧?它的建筑结构那叫一个独特。
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廊道、楼梯,就像迷宫一样。
以前这些结构是为了方便牲畜的屠宰和运输流程,那时候到处都是血腥和忙碌的景象。
后来改造的时候,这个独特的建筑结构就成了最大的亮点。
那些弯曲的廊道、高低错落的平台,被改造成了创意空间。
国内工业遗址改造案例作为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中国拥有众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业遗址。
这些古老的建筑物见证了中国的工业革命历程,也承载着众多工人的艰辛汗水。
如今,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工业遗址被废弃,不再起到其原有的作用。
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工业遗址的改造和利用,将其转化为现代社会的新场所,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文化内涵。
在工业遗址改造中,南京金陵纱厂的改造是一个典型案例。
作为南京纺织工业的重要一环,金陵纱厂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建造。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纺织业的日益式微,金陵纱厂逐渐废弃。
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南京市政府决定将其改造成创意文化园区,为城市提供一个新的文化场所。
在金陵纱厂的改造过程中,保护历史遗迹是关键步骤。
建筑师将原有的建筑结构保持原貌,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空间创造和功能设计。
金陵纱厂的主体建筑物被分为两个部分:创意文化中心和创意产业园区。
创意文化中心位于原有的纱厂织布车间,通过转化为展览、表演和艺术活动的场所,使得这座古老的工业遗址焕发出新鲜生机。
同时,还规划出了创意产业园区,将文创产业和创意设计结合在一起,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充满朝气和智慧的创新创业场所。
金陵纱厂的改造不仅保留了历史的痕迹,也给南京城市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
借助于崭新的文化、商业、旅游等资源开发,金陵纱厂创意文化园区成为了南京城市的新名片和文旅融合创新的新样本。
同样,上海总工会旧址的改造也是一个成功的工业遗址改造案例。
总工会旧址兴建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曾经是上海劳动运动的重要场所。
经过充分的保护和修缮,总工会旧址恢复了上海旧建筑的光彩和历史的记忆,也成为了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场所。
总工会旧址的改造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原有的办公室被改造成为多功能的展览、会议和接待的场所,食堂则被改造成了一间光线明亮的小型剧院。
总工会旧址的改造除了展现传统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之外,更体现了社会的关怀和文化的繁荣。
工业遗址改造案例
越来越多的由于衰退而废弃的工业遗址如今变成了许多城市特色地标。
曾经属于数十年前工业时代的工厂,车间,船坠,关口在今天被新化改变,成为精品酒店,居住区,办公楼,商业空间,艺术博物馆,表演剧场,多元化的零售店,酒吧和广场区等。
比如,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一个曾是纸厂的四公屋改建成四座度假地,里面配有室内游泳池,健身房,公共厨房uv室,酒窖和其他高档休闲设施,另外还提供艺术家工作室,公寓,共享办公室和小型文化活动空间,中央广场配备了露天咖啡馆,休息区,室内活动空间和一个公共烧烤区。
也有许多被改造成为专业的创新工作空间,比如美国的老部件厂,以新的办公空间的形式复活。
改建后的建筑具有多功能性,内部布局灵活多变,准备欢迎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创新者,创造者和社区工作者,他们可以共享全天候办公空间,进行创新项目,举办社区活动,参加艺术课程,以及尝试实验各种新玩法或技能。
国内工业遗址改造案例1. 概述工业遗址作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遗产,代表着一段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发展,许多工业遗址逐渐被废弃,沦为废墟。
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和有效利用资源,工业遗址改造成为一种热门的城市发展模式。
本文将介绍国内几个成功的工业遗址改造案例。
2. 北京798艺术区2.1 背景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占地近60万平方米。
这个区域原先是1950年代建设的军工厂,后来因为经济转型而废弃。
2002年,政府将这个废弃工厂区域改造为艺术区,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家、设计师和文化机构入驻。
2.2 改造方案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结构和工业氛围,使艺术区保持了独特的风貌。
原厂房被改造成画廊、工作室、艺术品展示空间等。
此外,还新增了咖啡馆、餐厅等配套设施,吸引了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2.3 效果如今,北京798艺术区已成为国内知名的艺术聚集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该区域的改造成功地保留了历史遗迹并且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上海老码头3.1 背景上海老码头位于上海黄浦江滨江区域,是上世纪20年代建设的码头工业区。
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和港口功能的移动,老码头逐渐废弃。
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城市记忆和利用江岸资源,上海决定对老码头进行改造。
3.2 改造方案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和码头设施,并将其转变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改造后的上海老码头成为了一个集购物、餐饮、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
在保留原有的绿化和水体的基础上,增加了公园、剧院和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3.3 效果上海老码头改造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娱乐。
通过保护工业遗址并注入新的文化内涵,上海成功地使老码头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
4. 成都宽窄巷子4.1 背景成都宽窄巷子是成都市的传统街区,建于明清时期。
这里曾经是古代成都的商业和生活中心,后来因城市发展而逐渐被边缘化。
国内工业遗产改造案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一些老工厂、工业废弃物需要重新利用,变身成为文化、文艺、休闲等多功能场所。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国内工业遗产改造的案例。
1.798艺术区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原为中国国营798厂,曾是中国电子圈的标志性工厂之一。
2002年,北京市政府通过激励和启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798厂改造成为现在的“798艺术区”,吸引了大量的文化艺术机构、画廊、创意团队、音乐厅等入驻,成为中国著名的艺术区,在全球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2.武汉洲际艺术中心武汉洲际艺术中心位于武汉市江汉区建设大道100号,原是苏联援建的机床厂,具有浓厚的工业化特色。
经过改造后,洲际艺术中心成为一座集文化、创意、艺术、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里面有文创展厅、艺术博物馆、体验式剧场、流行音乐Live House、特色餐饮和老工业厂房等多功能场所。
3.南京长江大桥博物馆南京长江大桥博物馆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13号,是长江大桥的管理单位,也是长江大桥的文化遗产宣传中心。
博物馆把原本的军工厂房改造成展厅,展示了长江大桥建设的历史文献、工程技术、唐寅、建筑设备和原材料等多种资源,通过自由旋转的电视墙、3D影院和互动体验让观众感受到这一世界杰出工程的辉煌历程。
4.深圳 OCT-LOFT创意文化园深圳 OCT-LOFT创意文化园位于福田区桂庙新村,是一座由原电缆厂、电子厂改造成的文化创意场所。
园区内有美术馆、剧场、KTV酒吧、餐厅、设计师工作室等,是一个集文化、创意、生活等多功能场所。
以上这些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均将废弃的工业厂房通过改造重新利用,用于文化、艺术、生活等领域,达到了资源再利用的效果,同时也给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巨化集团工业遗存改造项目概念规划汇报结构一、场地研究与项目定位二、问题与对策三、总体规划四、重点区域设计五、申遗专项第一部分场地研究与项目定位一、背景研究二、场地现状分析与评价三、项目定位四、产品策划衢州市处于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区域中心,交通便利,场地紧邻衢州城市副中心微观:衢州高新技术园区,依托国家特大型企业巨化集团创建成为省级高新区,力争建设成为“中国氟都”宏观: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浙西生态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化学工业基地。
中观:衢州境内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通八达。
205、320两条国道和四条一级省道公路纵横贯通,杭衢高速公路沿城而过,浙赣铁路复线横贯衢城,交通便捷。
衢州市中观区位分析乌溪江港山江巨化场地区位烂柯山风景名胜区古城区新城区工业区衢州城区区域图华东区域图宏观区位分析图中观区位分析图微观区位分析图衢州地区气候适宜自然环境优越,场地紧邻自然生态廊道,城市绿地环绕四周衢州市大区域环境研究衢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温充足,降水丰沛。
衢州是浙西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2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森林覆盖率高衢州全市拥有林业用地面积100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75.6%;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1.5%,巨化厂区场地衔接城市东南生态片区,地处重要的城市生态节点,具备生态资源优势。
巨化工业遗产场地周边生态绿地环绕烂柯山乌溪江生态区衢江生态廊道城市隔离绿地厂区生态公园江山生态区衢州市经发展速度在浙江省名列前茅,在四省边界经济圈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巨化集团在衢州经济中占有龙头地位衢州目前以第二产为主,化工业在第二产业中具有龙头地位30%27.5%14%10%7.5%7%4%浙江省各市经济发展速度对比中国化工行业排名21“巨化牌”“中国驰名商标”世界品牌实验室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建国前农业省工业产值仅占(8%)1958-1965年浙江省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比重达54%浙江工业类型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主要为农业和轻工业配套浙江再次掀起工业化高潮,工业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规模、结构、素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58年巨化首批项目开工巨化公司生产化肥和化纤为农业和轻工业生产提供支持建国阶段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巨化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生产规模扩大,引进氟化工二次创业作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主体的浙江工业,逐步走上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案例那我给你讲讲北京798艺术区这个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案例吧。
你能想象以前这是个啥样的地方吗?以前798啊,那可是个老工厂区,到处都是工厂厂房,机器轰鸣的那种。
厂房都是那种大砖头砌成的,有着巨大的空间,充满了工业时代的那种硬朗气息。
后来呢,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老厂房就面临着要么被拆,要么就想个新法子的命运。
好在有人灵机一动,说咱把这地方改造成艺术区吧。
于是乎,那些大厂房就开始变身啦。
厂房高大的空间可太适合搞艺术创作和展览了。
艺术家们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纷纷入驻。
比如说,原来放机器的大车间,现在变成了超级酷的画廊。
墙上挂满了各种风格的画作,从抽象的现代艺术到传统的水墨画,应有尽有。
地面呢,可能还保留着一些以前工厂的痕迹,像是老的管道线路,这不但没让人觉得突兀,反而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而且啊,那些老厂房的建筑外观也没有大改。
大烟囱还在那立着,就像一个老卫士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厂房的红砖墙上可能多了一些涂鸦,这些涂鸦也是充满创意,把现代艺术和工业遗迹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再说说里面的布局,以前工厂里那种一间间的小办公室或者小仓库,现在有的变成了一个个小工作室。
手工艺人就在里面制作那些精美的手工艺品,从精致的陶瓷小摆件到酷炫的金属雕塑。
还有一些空间被改造成了咖啡馆或者小餐厅。
你坐在里面,喝着咖啡,看着周围保留的工业元素,仿佛能感受到历史在你身边流淌。
现在的798艺术区啊,那可是个超级热门的打卡地。
国内外游客都爱来这溜达,既能欣赏艺术,又能感受老工业基地的独特魅力。
这就像是给一个老物件注入了新的灵魂,让它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不再是那个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老工厂,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时尚又充满文化底蕴的艺术乐园。
废弃工厂改造经典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那些超厉害的废弃工厂改造经典案例。
比如说德国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哇塞,那之前可是一片破败凋零的景象啊!但经过巧妙的设计和改造,现在摇身一变,成了超级酷炫的艺术区和文化中心!这得多牛啊!就像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再看看咱国内的一些例子,就说北京的 798 艺术区吧。
以前就是个破
破烂烂的老工厂区呀,可现在呢,充满了艺术氛围和创意的火花!那些艺术家们把这里当成了创作的天堂,各种画廊、工作室、创意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简直太神奇了!这就好比给一个垂暮的老人注入了青春的活力呀!想象一下,以前那些破旧的厂房如今变得五彩斑斓,到处都是充满个性的涂鸦,这难道不让人惊叹吗?
还有上海的 M50 创意园,原本也是被遗忘的角落,可如今却成了时尚的前沿阵地!在这里,你能感受到过去与现在的交融,历史与创新的碰撞。
这不就像把一颗蒙尘的宝石重新打磨,让它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吗?
你看看这些废弃工厂的华丽转身,不正是人类创造力的完美体现吗?这难道不是很棒的事情吗?它们不再是城市的伤疤,而是变成了闪闪发光的名片!它们向我们证明了,只要有想法、有创意,什么都能变得美好起来!所
以啊,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去欣赏和珍惜这些改造后的成果,感受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和感动!。
工业遗产景观改造案例工业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遗产,它不仅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许多工业遗产已经被废弃或者被拆除,这些工业遗产的废墟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产,许多城市开始进行工业遗产景观改造。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工业遗产景观改造的案例。
一、工业遗产公园工业遗产公园是将废弃的工业遗产改造成为公园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护工业遗产,还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例如,上海的世博园区就是将原来的纺织厂改造成为的一个公园。
这个公园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厂房和机器设备,还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如音乐喷泉、儿童游乐区等,成为了上海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二、工业遗产文化中心工业遗产文化中心是将废弃的工业遗产改造成为文化中心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保护工业遗产,同时也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
例如,北京798艺术区就是将原来的电子厂改造成为的一个艺术区。
这个艺术区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厂房和机器设备,还增加了许多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的活动,成为了北京市民文化交流的好去处。
三、工业遗产酒店工业遗产酒店是将废弃的工业遗产改造成为酒店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保护工业遗产,同时也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独特的住宿体验。
例如,南京的金陵饭店就是将原来的纺织厂改造成为的一个酒店。
这个酒店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厂房和机器设备,还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等,成为了南京市民和游客住宿的好去处。
总之,工业遗产景观改造是一种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好方式。
通过工业遗产公园、工业遗产文化中心和工业遗产酒店等方式,可以将废弃的工业遗产变成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也可以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工业建筑遗产改造案例
以前啊,798就是一堆老工厂厂房,到处都是那种大机器、大厂房的硬朗感觉。
厂房里都是一些工业生产留下来的痕迹,什么大烟囱啊、巨大的机器基座之类的。
但是呢,后来有一些很有创意的人就看中了这个地方。
他们觉得这些老厂房可都是宝啊,虽然工业生产不再需要它们了,但是那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空间结构可是独一无二的。
于是,他们就开始动手改造。
那些高大的厂房空间,被改成了一个个超有艺术氛围的画廊。
你想啊,在那种又高又宽敞的空间里挂着一幅幅画作,那感觉就像是艺术在大工厂里开起了派对。
而且啊,以前的大仓库被改造成了艺术工作室。
艺术家们在里面敲敲打打、涂涂画画,创作着各种奇妙的作品。
还有一些厂房被改成了创意商店,卖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又超有设计感的小玩意儿。
原本冰冷冷的工业通道呢,现在成了人们漫步欣赏艺术的走廊。
那些大烟囱啊,就像是这个艺术区的老地标,虽然不再冒烟,但却像是一个个诉说着历史的老人,见证着这里从工业基地到艺术殿堂的华丽转身。
另外一个案例就是上海的1933老场坊。
这地方以前是个宰牲场,听起来有点吓人哈。
但是它的建筑超级有特色,那种错综复杂的建筑结构,有着很多独特的廊道、牛道(以前牛走的通道)和空间布局。
后来经过改造,它变成了时尚创意的聚集地。
一些时尚秀场就设在里面,模特们在那些有着工业风格的回廊里走着猫步,古老的建筑和现代的时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就像穿越了时空一样。
还有很多摄影工作室也喜欢这里,因为这里独特的建筑线条、光影效果简直就是天然的摄影棚。
拍出来的照片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时尚的艺术气息。
浅析工业遗产改造实例【摘要】本文分析了改造前原红光电子管厂的工业景观要素和进行改造的优势,根据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的宗旨和先例,对改造后的成都东区音乐公园进行了一个探究,简要的阐述了其中建筑及景观空间的变化,对废弃物的利用等方面,并提出了作者的建议。
【关键词】工业遗产;改造;东区音乐公园;保护;景观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东二段外侧(成华区建设南支路4号),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址内,项目总占地380亩,在18万平方米的旧工业厂房原址改建。
根据整体规划,“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一期占地约218亩,占原红光电子管厂厂区总面积的65%,利用旧厂房约14.2万平方米。
建成后,总建筑面积18.9万平方米。
它是成都市唯一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旧址保护项目。
改造过程中对原红光电子厂进行了保留与重构,保留了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办公楼,沉淀了情感记忆的红砖墙,讲究效率的多层厂房,极具工业符号感的烟囱管道,以及那些枝繁叶茂的高大桉树和梧桐,利用老工厂废旧的废弃物改造成景观小品,创意的店面装修,重构各种功能区,挖掘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营造出时尚与灵动的气息。
1工业遗产保护的定义和现状1.1工业遗产的定义工业遗产在《下塔吉尔宪章》中阐述为:“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
”[1]而在保护过程中工业建筑遗产所具备的特点是:①建筑物低龄化②建筑类型丰富③空间适应性强④易操作的修护改造技术。
1.2 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在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上海和北京两相继推出自己的工业遗产改造区,让其他城市也看到了其发展潜力,纷纷借鉴和效仿。
现今全国上下,数不胜数的城市和地区都打着“工业遗产旅游”、“产业园区”旗号对老工业区进行改造,而真正理解如何保护与改造工业遗产而使其真正适应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案例却寥寥可数。
旧工业建筑改造经典案例那我得给你唠唠北京的798艺术区这个超经典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案例。
以前啊,798那就是一堆老工厂厂房,到处都是那种工业气息特别浓的大厂房、大烟囱啥的。
但后来呢,就有一些独具慧眼的人发现了这里的独特魅力。
你想啊,那些高大宽敞的厂房空间,改造起来可太有发挥余地了。
于是,艺术家们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纷纷入驻。
他们把那些冰冷的车间改造成了充满创意的艺术工作室、画廊。
原本放机器的地方,现在挂着一幅幅超现代的画作,或者摆着一些奇奇怪怪但又特别有趣的雕塑。
走在798里面,你能看到旧的红砖墙上被画上了超酷的涂鸦,那些大管道啥的也没被拆掉,反而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元素,就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工业历史。
而且这里还有很多特色的小店,卖着各种手工艺品,从创意十足的小首饰到超级有艺术感的陶瓷制品。
还有上海的1933老场坊,这也是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妙笔之作。
它以前是个宰牲场,听起来有点吓人哈。
但经过改造后,那可完全是另一番模样。
它的建筑结构超级独特,有那种错综复杂的廊桥、螺旋楼梯啥的。
现在这里成了时尚的秀场、创意办公区还有一些特色餐厅的聚集地。
你要是去那儿,会看到那些曾经用来赶牛羊的通道,现在可能是模特们走秀的T 台,那种古老的工业质感和现代的时尚元素碰撞在一起,真的特别酷。
而且建筑里保留了很多原来的建筑细节,像那些镂空的花格窗,透着一种神秘又复古的美感。
国外也有很棒的例子,像德国的鲁尔区。
鲁尔区以前是德国的重工业基地,到处都是煤矿厂、钢铁厂。
后来随着产业转型,这些旧工业建筑就开始了华丽变身。
有的旧厂房被改造成了工业博物馆,把那些老的采煤设备、炼钢工具都展示出来,让人们能了解到当年的工业生产场景。
还有的被改造成了剧院、音乐厅之类的文化场所。
那些巨大的储煤罐,被巧妙地改造成了攀岩墙,这脑洞真的是够大的。
在鲁尔区,你能感受到旧工业时代的记忆和现代生活方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就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