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地球科学导论复习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22.44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霍面:地壳与地幔间的界面

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界面

1)密度:地表岩石密度:2.6~2.8g/cm3 ,一般取2.67g/cm3 2)压力:地球内总压力是指在不同深度处单位面积上的静岩压力(即压强)

3)温度:地球深部的温度高于地球表层温度,一般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高。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 所升高的温度

重力:地球上一点受到的地球总体引力(不包括地球以外天体的引力作用)与因地球自转产的离心力之合力。1Gal=1cm/s2

地面一点的重力随点位不同而异,影响一点重力大小的因素可有:(1)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和地形起伏变化;

(2)地面点离地心距离的差异;

(3)地面点与地球自转轴的距离不同受到的惯性离心力不同,位于赤道的点离心力最大,南北两极离心力为零。

基本磁场由假想的地球内部等效大磁棒产生的磁场变化磁场:

变化磁场是起源于地球外部并叠加在磁场上的各种短期变化磁场。磁异常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叠加在基本磁场之上

第五章

1、地质作用:自然界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

及地表形态等不断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地质作用可根据能量来源和发生部位分为表层地质作用和内

部地质作用两大类。

3、表层地质作用是指主要由地球外部的能源引起的,发生在地球

表层的地质作用。

4、表层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

用和成岩作用。

5、搬运作用有机械、化学和生物搬运3种方式。

6、沉积作用也具有机械、化学和生物沉积作用3种方式。

7、内部地质作用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能源引起的地质作用。

8、内部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

9、变质作用形成新的岩石称变质岩。

10.构造运动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能源引起的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

动。常以岩石变形、变位、地表形态的变化等形式表现出来。按物质的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11.确定岩石的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通常是依靠下述三条准则:(一)

地层层序律;(二)化石层序律;(三)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律。

12. 生物演化律,即生物演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以往出现过的生物类型,在以后的演化过程中绝不会重复出现。

13. 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法: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自动放射出粒

子、电子、电磁辐射量子射线,而蜕变成另外一种新元素,并且

各种放射性元素都有自己恒定的蜕变速度。同位素的衰变速度通常是用半衰期表示的。所谓半衰期,是指母体元素的原子数蜕变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4. 各种陨石都具有相同的年龄,大致在46亿a左右

15. 生物界的演化及无机界的演化均表现出明显的自然阶段性。

16. 以地球演化的这种自然阶段性为依据,配合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

定,对漫长的地质历史进行了系统性的编年与划分,编制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能普遍参照对比的年代表,即地质年代表。

17. 地质年代单位的划分是以生物界及无机界的演化阶段为依据的。

18. 地质年代表中划分出了相应的不同级别的地质年代单位,其中最

主要的有宙、代、纪、世四级年代单位。

19. 整个地质历史从老到新被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

4个宙,每个宙的演化时间均在5亿年以上。每个代的演化时问均在5000万年以上。每个纪的演化时间在200万年以上。

20. 因化石依据不足或研究种度不够等原因,只能按地层层序、岩性

特征及构造运动持点来划分地层单位,称为区域性地层单位或岩石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一般包括群、组、段3级。

21.太古宙:这一时期的生物仅有极原始的菌藻类。

22. 元古宙包括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3个代。其中,中元

古代和新元古代在我国被分为4个纪(长城纪、蓟县纪、青白口纪、霞旦纪)。

23. 元古宙的生物主要为各种原始的菌藻类

24. 显生宙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等生物,时间由远及近又分为古生代、

中生代和新生代生物。

25.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

纪。其中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又合称早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

26.早古生代后期开始出现鱼类。到早古生代末期,原始的植物开始

登陆,但主要是一些在海边生存的半陆生低等植物。

27. 中生代由老到新依次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28. 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

29. 新生代包括第三纪和第四纪。

30. 中生代末期是地球上生物演化的巨大变革时期之一,原来繁盛的

爬行动物恐龙类在中生代末期突然全部绝灭,海洋中兴盛的菊石、箭石类(属软体动物)也几乎同时全部绝灭。

31. 新生代晚期开始出现人类,这是地球上生物演化史的最重大飞

跃。

第六章

构造运动是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按其运动方向可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类。垂直运动是指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垂直于地表即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常表现为大面积的上升、下降或升降交替运动,它可造成地表地势高差的改变,

引起海陆变迁等。因此,这类运动过去常称为造陆运动。水平运动是指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平行于地表即沿地球切线方向的运动。常表现为地壳或岩石圈块体的相互分离拉开、相向靠拢挤压或呈剪切平移错动,它可造成岩层的裙皱与断裂,在岩石圈的一些软弱地带则可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传统的地质学常把产生强烈岩石变形(稽皱与断裂等)并与山系形成紧密相关的水平运动称造山运动。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是构造运动的两个主导方向。对于某一地区,常表现为既有水平运动又有垂直运动。新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常在地形、地物上保存较好,人们常把新第三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称新构造运动;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称现代构造运动。新第三纪前发生的构造运动称古构造运动。

二、构造运动在地物上的表现岩石圈的构造运动速率是极其缓慢的,但是长期积累就可造成大规模的位移。地物是指人类在地面上所建造的建筑物,地物建成后,如果地面发生构造运动,地物便成为记录运动的良好标志,再结合对地物的考古资料,便可了解构造运动的特征。

三、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地貌是地质作用所形成的特定地表形态,构造运动对一些地貌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反过来,这些与构造运动有关的地貌成为我们研究构造运动的有力证据。古老的地貌往往早已被剥蚀殆尽,所以现今地貌一般反映的是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结果。反映地壳垂直运动的常见地貌有河流阶地、深切河曲、夷平面、海成阶地、多排溶洞等。

整合(conformity)两套地层之间的岩性和古生物演化基本一致,产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