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生日习俗趣谈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德国人过生日风俗生日是人们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这一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
而德国这个有着丰富文化和历史的国家同样也有着独特的生日庆祝方式。
一、生日蛋糕在德国,庆祝生日的方式各种各样,但是最基本的当属生日蛋糕。
生日蛋糕在德国又被称为“Geburtstagskuchen”,通常由家人或者朋友们制作,在当天作为庆祝的一部分献上。
德国生日蛋糕通常会有独特的装饰,比如说糖霜、奶油花等等,寓意着生日愿望的实现和幸运的降临。
二、送礼物德国人相信生日时彰显礼貌和尊重的最好方式就是送一份礼物。
送礼物是家庭和朋友们表示祝福和爱意的方式。
送的礼物通常是一些生日蛋糕或者精美的小礼品,或者具有实用性的商品,比如说书籍、工具或者美食。
然而,在德国送礼物比较看重礼品周到的选择和包装。
三、生日派对与蛋糕和礼物一样,生日派对也是德国人庆祝生日的主要方式之一。
生日派对可以是在家中举办,也可以在餐厅或者酒吧等场所举行。
德国人在庆祝生日的时候,总是会用丰盛的食物和饮料来招待他们的客人。
传统上,德国人会为庆祝生日的朋友送上一杯饮料来表示祝福,或者在庆祝者所在的桌子上献上一些小礼物作为纪念。
四、其他风俗除了以上的庆祝方式之外,德国人还有一些其他的生日庆祝风俗,在各地略有不同。
比如在某些地区,庆祝生日的人会在自己的房子门前挂上一面自制的生日旗帜,或者用颜色鲜艳的气球装饰房间,使整个房间装饰得充满欢乐气氛。
总的来说,德国人过生日的方式既有独具特色的传统风俗,也有创新的庆祝方式。
无论是生日蛋糕、礼物还是生日派对,德国人都坚信生日这一天是值得庆祝的,因为它代表着人们一年一度的启程和新的开始。
生日文化差异:世界各地的庆祝方式生日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展现出迥异的庆祝方式,反映了各地独特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人们通过庆祝生日来表达对生命和存在的珍视,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情感表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世界各地不同的生日庆祝方式,了解那些令人着迷的文化差异。
亚洲地区中国在中国,生日通常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尤其是长辈和孩子们的生日。
人们会为壮年和年长的亲人准备丰盛的家宴,赠送礼物,并且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而对于儿童生日,往往会举办生日派对,邀请家人和朋友参加,供应蛋糕和糖果。
日本日本的生日庆祝方式也是充满了独特的传统习俗。
在日本,人们认为生日是一个非常个人的节日,因此改为庆祝者自己安排庆祝活动是比较普遍的。
植栽生日花,比如菊花、山茶花等,也是日本人特别喜爱在生日时代表祝福之意的庆祝活动。
欧洲地区法国在法国,生日庆祝通常以小型聚会的形式举行。
人们会为寿星准备美食和蛋糕,亲友聚在一起共度愉快时光。
在法国,人们也喜欢互相赠送花束或礼物以表达祝福之情。
德国在德国,传统的生日庆祝方式包括给寿星一个“生日植树”(Geburtstagsbaum)的礼物,这是一种象征着生命长久和成长的文化习俗。
另外,德国人也喜欢与亲友共进晚餐或参加生日派对,一同庆祝生日的快乐。
非洲地区尼日利亚在尼日利亚,生日庆祝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人们会走进教堂感谢上帝赐予一年来的恩惠和保佑,并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以示感激。
生日派对上会有音乐、舞蹈和美食,邀请亲友参与共庆。
大洋洲地区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生日庆祝通常以户外烧烤派对的形式举行。
家人和朋友会聚在一起,在阳光下享用美食,开心欢乐地度过一天。
澳洲人也喜欢互赠生日礼物和贺卡,以表示对寿星的祝福和关爱。
结语生日文化差异展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独特习俗和价值观念,让我们了解到庆祝生日的方式多种多样,却都是为了表达对生命和亲情的珍视和热爱。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日庆祝在全球范围内的多样性,体会不同文化对待生日的独特魅力。
欧洲各国的传统儿童生日庆祝习俗在欧洲各国,生日是一种特殊的庆祝活动,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习俗,让孩子们在他们的特殊一天里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关爱。
以下是几个欧洲国家常见的儿童生日庆祝习俗。
英国:蛋糕和生日歌在英国,生日蛋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元素。
一般来说,这个蛋糕会有鲜艳多彩的装饰,上面点缀着糖霜和蜡烛。
当孩子吹灭生日蜡烛时,家人和朋友会以齐唱“生日快乐歌”来祝福孩子。
一般来说,主要的庆祝活动会安排在周末,这样更多的人能参与其中,并在孩子的生日派对上享受美味的蛋糕和欢乐的时光。
法国:五颜六色的袋鼠在法国,儿童生日庆祝活动受到高度重视。
家庭成员和朋友会聚集在一起,庆祝孩子的特殊日子。
传统上,孩子会穿上一件特殊的贝雷帽,上面插着五颜六色的纸饰物,比如袋鼠、海豚、船等。
这些纸饰物代表孩子的愿望和梦想。
家人和朋友会在聚餐时分享美食,享受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
德国:马蜂窝蜡烛在德国,儿童的生日庆祝活动通常会有一些特殊的传统习俗。
其中一个习俗是蜡烛被插在由糖制成的马蜂窝形状的蜡烛架上。
这些特别的蜡烛会点亮孩子的生日蛋糕,象征着幸福和吉祥。
孩子在点蜡烛之前,要许下一个愿望。
一旦孩子吹灭了蜡烛,庆祝活动就开始了,家人和朋友会一起分享美食、玩游戏和享受愉快的时光。
意大利:彩色纸带和破碎的瓷片在意大利,儿童的生日庆祝活动以礼物和传统习俗为主要特点。
一种传统是给生日孩子绑上五颜六色的纸带,象征着希望和幸福。
此外,意大利有一个特别的传统习俗叫做“蓝花碟”。
在这个游戏中,家人和朋友会给孩子一个盘子,并在上面放满彩色的纸屑。
孩子需要尽快将盘子扔出窗外,而其他孩子则会在窗外等待着,争抢这些纸屑。
这个习俗象征着分享和团结。
瑞典:生日歌和宝藏猎人在瑞典,儿童的生日庆祝活动也有一些独特的传统。
在庆祝中,家人和朋友会站成一圈,围绕着生日孩子唱生日歌。
在歌唱结束后,孩子会被盲目地带到一个被称为“寻宝猎人”的游戏中。
世界各国庆祝生日的方式列举一些西方国庆生日庆祝的方式世界各国庆祝生日的方式列举一些西方国庆生日庆祝的方式,供大家参考.美国,过去孩子生日的时候会被“打屁股”,多少岁就打多少下,另外再加5下分别表示成长、生活、饮食、幸福和婚姻。
现在,“打屁股”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生日时的恶作剧或玩笑。
古埃及,人们为法老庆祝生日;在罗马,人们为信仰的诸神庆祝生日,而通常不为人的生日举行庆祝活动。
沙特阿拉伯,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人们不庆祝生日。
很多非洲文化里,孩子的生日并不重要,许多孩子一起举行的成人仪式才是大事。
爱尔兰,过生日的孩子被倒立轻撞地板,多少岁撞多少次,最后加一次祝福好运。
阿根廷,孩子在过生日的时候会被人拉耳垂,多少岁拉多少次。
俄罗斯,孩子在生日的时候得到的不是蛋糕,而是上面写着生日祝福的馅饼。
以色列,过生日的孩子要坐在一张用鲜花和绿色植物装饰的特殊的椅子上,家人和朋友会把寿星和椅子举起来,多少岁举多少次,最后加一次祝福好运。
菲律宾,有人过生日的家庭会在家里悬挂闪烁的彩灯。
荷兰,过生日的成年人要自己带一个蛋糕到公司与同事分享。
丹麦,有人过生日的家庭会在门外悬挂国旗,等孩子睡着了,人们会把礼物放在床的周围。
过生日的孩子要带巧克力到学校去和小伙伴分享。
挪威,有人过生日的家庭也会在门外悬挂国旗人,而过生日的孩子要和一名好朋友在教室的前面跳舞,其他同学为他唱生日歌。
按照以前的说法,生日是不吉利的(birthdays are unlucky),因为在一个人生命中比较重要的关键时刻(most vital time of theirlives),世界上的神秘力量都与人接近(supernatural forces are closest to a person),而生日这一天是邪恶力量与过生日的人最为接近的日子。
为了保护过生日的人,家人和朋友就会聚集到一块儿,大声地欢笑娱乐,不让恶魔接近。
中国即使是现在许多人都喜欢用西方的过法过生日,开个生日派对,接受大家的礼物和祝福,一起吹蜡烛,分享生日蛋糕等等,但在中国过生日必须吃面条祝愿长寿(eat noodles to wish for longevity)这一个传统习俗一直都被保存了下来。
xx生日习俗趣谈生日,是一个人生命的年轮,每个人都有自己唯一、确定的出生日期。
然而由于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差别,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生日习俗都不尽相同,甚至千差万别。
中国生日习俗趣谈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一个人出生时的“生辰八字”被赋予无比重要的意义,它甚至关系着这个人一生的前途命运,如婚姻、仕途、财富、死亡等等。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孩子睁开眼后要先看父亲,后看母亲,以示永远孝顺父母。
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孩子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人是什么样的,这个孩子以后就会长成什么样子。
这时来探望的亲戚朋友往往馈赠给孩子鸡蛋、红糖、小孩衣物等礼物以表示祝贺。
其中,鸡蛋多染成红色,称为“红蛋”。
因是贺喜,所以也称为“喜蛋”。
中国古代黎民百姓过生日,称为生辰。
我国的生日习俗历来比较注重老人和孩子两头,老人把生日叫寿辰,古代寿宴所用食物中不可缺少的是面条和寿桃。
据说,吃寿面这一习俗来源于汉代东方朔答汉武帝的一句话:古代的彭祖能活到八百岁,是因为他的脸面长的原因。
“脸”即“面”,脸长即面长,“长寿面”的寓意便由此而生。
如今,过生日吃寿面这一习俗依旧流行。
在传统观念中,桃是长寿果。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孙悟空偷吃蟠桃而长生不老的故事,更使“寿桃”之说家喻户晓。
民间庆寿的寿桃,一般用白面制作,尖部染上悦目的红色。
婴儿出生一周年,家里要给孩子做“周岁”,有的地区孩子出生百日也予以庆贺。
主人家设宴款待,并向亲朋好友和邻里分送“周岁面”或“长寿面”。
这天婴儿会穿着一新,特别是“周岁鞋”要制作精美,鞋上绣有“葱”“蒜”和“菱”形的图案。
意思是祈愿孩子日后聪明,会算(蒜)和玲(菱)珑乖巧。
周岁宴中,“抓周”是最重要的仪式。
讲究一些的家庭都要摆上印章、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等物品,如是女孩还要加摆铲子、剪子、尺子、绣线、花样子等等。
抓周时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任其挑选,看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
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过生日的习俗
世界各地民族风俗不同,过生日的方式也不同。
中国的小孩一周岁时,要“抓周”,就是在孩子周围放上诸如书、针、硬币之类的东西,然后让小孩摸,每件东西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幼儿摸到的东西将预示他未来的一生。
中国的中老年人过生日,常吃长长的面条,表示长寿。
巴西人过生日的食品是糖果。
冰岛人过生日时常吃带蜜饯的薄饼。
英国人过生日时会全天庆祝。
在学校里,过生日的孩子常被抓住胳膊和裸脚被举起来,每年一次,预示长高。
荷兰的孩子们过生日时,不仅能得到礼物,也把礼物分给别人。
在墨西哥,人们要尽可能早地向过生日的人致以祝贺,以图吉利。
过生日的人常常在半夜被祝寿的朋友叫醒。
印度人过生日的方式有宗教色彩。
他们必须在黎明前祈祷和祝福。
泰国人在生日前的夜晚要点燃两支长蜡烛,一支同过生日这一样高,以求长寿。
如果过早熄灭,则是不详之兆。
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人过生日时,都会在蛋糕上插蜡烛,然后与祝寿者同食蛋糕。
不同国家的生日来源一、中国生日(Birthday),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出生的日子。
一般在中国比较重视老人和儿童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会,所以在中国生日可以看作是一个家庭的节日。
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通常将四十岁以下的诞辰纪念称作“过生”,而过了这个界限的就称作“做寿”。
然而,无论怎样,随着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也越来越喜欢找些理由给自己“放假”,这其中“过生日”就是最好的借口之一,因而亲朋好友这么一聚,寿面不得不吃、蛋糕不得不切、酒不得不喝,何不快哉!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生日记录方法跟西方大相迳庭。
中国人新的一岁开始于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也就是说除夕过后,每个人就长了一岁。
所以新年“辞旧迎新”的意味里面还有岁数的一定含义。
而一般过生日还是习惯使用农历。
所以自民国以来每个人可以有两个生日,一个农历一个公历。
因为中国农历纪年法是一种经过修订的月历,与月亮的公转周期有关,所以每一年农历生日对应的公历日期皆不相同。
一般来说,每个人的19、38、57、76和95岁的生日中,总有几次阳历和阴历是和出生那一年相吻合,但并不是每个人的19岁生日都是阳历阴历同一天,而是在前后一天,更有可能一生也不会重叠。
生日其实是一个纪念日,纪念着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
不管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重要的纪念日,那都不重要;有一个,或者有一些人的纪念日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些爱着我们的人!上帝是如何安排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爱着我们,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是如此的幸福。
因为有人爱着我们,我们也爱着他们......二、古希腊在希腊文化里,希腊人相信人人都有一个精灵保护。
精灵在人出生时已在旁侍候,并且看顾他的一生。
这个精灵跟某个神有神秘的关系,而精灵所看顾的人正是在这个神的生辰出生的。
罗马人也有同样的看法。
这个观念一直流传下来,至今还可见于有关守护神、仙母和主包圣人的信仰里。
在蛋糕上点燃蜡烛的习俗源于希腊人。
中西方生日习俗的起源与象征作者:张礼花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21期摘要:随着人类计时方式的发展,人们得以了解和确定自己的出生年月,即人们的诞辰,为纪念每年的这个时间而举行的仪式,便是生日仪式,通常被称为“过生日”。
“过生日”是世界一种较普遍的行为,人们除了过自己的生日,还参加别人的生日仪式。
“过生日”通常象征着从一个年龄段或身份地位向另一个年龄段或身份地位的转换,国内外都将其归入到人生礼仪中。
通过梳理中西方的生日起源与主要象征元素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传统生日文化。
从中西方的生日起源看,生日仪式起源离不开祈福消灾寄意,表明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和持续。
在生日仪式中,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象征元素和符号,比如中国的长寿面、西方的蛋糕和蜡烛等,这些象征符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过生日”;年龄;祈福消灾;象征元素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308-03引言每个人都有一个出生日期,往后每年的这一天我们称为“生日”,而专门为生日举行的仪式通常被称为“过生日”。
每年一度的生日是一种时间信号,人们通常用过生日来衡量一个人活了多少年,生日的继续代表着生命的延续。
“过生日”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世界行为,西方国家相对较重视年轻人的生日,中国民间大部分地区比较重视婴儿和老年的生日。
在中国,一般婴儿的周岁礼,我们称为“过周岁”,50岁以后(包括50岁)的生日仪式通常称为“做寿”,而所有的生日仪式,都可称为“过生日”。
一、中西方生日习俗起源生日伴随着人的出生而产生,但是生日习俗却不是人类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才逐渐形成的,特别是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人们才得以确定自己的诞辰。
从已有研究成果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家,生日习俗起源时间虽然不一样,但庆贺对象都是由神到统治者到大众的梯级传递过程,并且生日庆贺起源都跟信仰有关系,下面主要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为例。
中西式美食生日的观点生日礼是仅此于婚礼、丧礼的民间又一重要礼仪。
庆祝生日,是维系人情往来、增强友谊的重要方式。
然而,对于生日,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各个国家民族不一样的生日礼仪文化差异。
在中国,一个人的出生时的生辰八字被赋予了很重要的意义,它甚至关系着这个人的这一辈子的前途命运。
在中国很多地方,孩子在出生后的几天都要做"三朝"。
孩子在刚出生时,双眼大都是紧闭的,总要到第三天或者是三天之后才睁开。
按照中国的习俗,孩子睁开眼后首先要看父亲,后看母亲,寓意着小孩要永远孝顺父母。
婴儿出生一周年时,也就是孩子一岁生日的时候,家里面要给孩子做"周岁",有的地方孩子刚满一个月的时候也要摆满月酒,百日的时候也要做百日宴。
孩子周岁的时候会在家里或酒店设宴款待,并向亲朋好友分送周岁面。
"抓周"是周岁宴中最重要的仪式。
家里人会按照自己所期望孩子长大做什么行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摆上关于琴棋书画或者其他物品给孩子来抓。
抓周是长辈们对小孩前途寄予厚望的方式。
在西方,最初只有国王才有权利举办生日宴会,到后来逐渐普及到民间,平常百姓也开始可以举办生日宴会。
在美国,大多数小孩过生日都会准备一个插着蜡烛的生日蛋糕,然后对着蛋糕许愿,吹灭蜡烛,如果他们能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则代表他能愿望成真。
其实中国人刚开始都是过生日吃长寿面的,到后来中西文化交替才开始逐渐过上了西方人生日吃蛋糕的习惯。
中西方生日差异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德国人过生日都是吃巧克力制成的蛋糕,然后在蛋糕上面套上圆环插上如数的蜡烛;英国人则会在蛋糕里面塞硬币、顶针等东西,示意着吃到硬币会有好运,吃到顶针则永远无法结婚等。
圣诞节传统习俗中西庆祝方式的异同圣诞节是全球范围内庆祝的一个重要节日,而且在西方和东方国家庆祝方式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圣诞节传统习俗中西方庆祝方式的异同。
1. 节日起源西方:圣诞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罗马,当时人们庆祝太阳复活并欢度盛冬的节日。
后来随着基督教的兴起,这个节日与耶稣基督的诞生联系在一起,成为基督教世界的重要节日。
东方:在东方国家,圣诞节起初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随着基督教在东方传播,圣诞节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节日庆祝方式。
东方国家对圣诞节的庆祝方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传统。
2. 传统习俗的相似之处西方:西方圣诞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互相赠送礼物,象征着圣诞老人的慷慨和对他人的关爱。
此外,人们还会装饰圣诞树,摆放花圈和挂上闪亮的彩灯,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
家人和朋友会聚在一起享用传统的圣诞大餐,如火鸡、圣诞布丁等。
东方:东方国家也逐渐采纳了西方的庆祝方式。
现在,在东方国家中,人们也会互相赠送礼物,庆祝圣诞节。
为了增添节日的气氛,人们会把房间装饰得五彩斑斓,设置圣诞树和悬挂灯饰。
此外,家人和朋友会欢聚一堂,享用传统的美食和糖果。
3. 传统习俗的差异之处西方:在西方国家,圣诞节通常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间。
整个节日期间,人们会与家人一起度过,共同制作圣诞饼干、装饰房屋和参加宗教仪式。
此外,孩子们还期待圣诞老人带来礼物,并在圣诞节早上打开礼物。
东方:在东方国家,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使得人们对圣诞节的庆祝方式多样化。
一些人们庆祝圣诞为了感受节日的氛围和放松心情,而更多的人则把圣诞节视为商业节日,购买和赠送礼物。
4. 宗教意义的差异西方:由于基督教的传统背景,圣诞节在西方国家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
对于虔诚的基督教徒来说,圣诞节是一个庆祝耶稣诞生的重要日子,他们会参加宗教仪式和教堂活动。
东方:尽管东方国家的圣诞节庆祝方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节日更多是一种欢庆和享受的方式,而宗教意义相对较弱。
不同国家生日食物升华背后的故事
生日是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的节日,当然在这一天里面一般都是要有一些传统的食物的,当然在不同的地方所吃的东西也不太相同,今天我们就来看几个地区的食物都是什么。
首先要说的就是蛋糕了,这是现在非常普通的一个过生日的时候要吃的食物,但实际上是从欧美那边流行过来的,这样的东西本身就是又香又甜的,给人一种很美好的祝福,相信大家也是都很喜欢的吧。
接下来就是我们传统的食物了,也就是一碗长寿面,虽然看起来并不是多么的精致丰盛的样子,但是里面寓意还是很美好的,也是希望过生日的人可以长寿,而且在有的地方为了要显示这样的寓意,还会把面条做成一根,中间还不断,也是很厉害了。
韩国,这也是我们的邻国,而在前几年的时候,因为当地的一些电视剧非常的流行,也得到了大家的喜欢,所以他们的一些习俗也是被大家知道一些的,在这里过生日的时候,当然海带汤是不可缺少的了。
最后的要说的就是日本了,同样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国家,而在这里他们过生日的时候吃的东西,虽然常见但是也是很多人觉得新鲜没有想到的,就是图中的这个红豆饭了,同样也是很美味的感觉,不知道大家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呢?。
各种生日风俗的由来过生日吹蜡烛的由来过生日吃蛋糕吹蜡烛已为人们熟悉,这一习俗据说源于希腊。
在古希腊,人们都信奉月亮女神阿耳特弥斯。
在她的一年一度的生日庆典上,人们总要在祭坛上供放蜂蜜饼和很多点亮着的蜡烛形成一片神圣的气氛,以示他们对月亮女神的特殊的崇敬之情。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疼爱孩子,古希腊人在庆祝他们的孩子的生日时,也总爱在餐桌上摆上糕饼等物,而在上面,又放上很多点亮的小蜡烛,并且加进一项新的活动——吹灭这些燃亮的蜡烛。
他们相信燃亮着的蜡烛具有神秘的力量,如果这时让过生日的孩子在心中许下一个愿望,然后一口气吹灭所有蜡烛的话,那么这个孩子的美好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于是吹蜡烛成为生日宴上有着吉庆意义的小节目,以后逐渐地发展到不论是在孩子还是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的生日晚会或宴会上都有吹蜡烛这个有趣的活动。
“抓周儿”的由来抓周儿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
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
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
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
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据史书记载,此风俗兴于魏晋南北朝。
《颜氏家训·风操》有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
”唐宋时期,抓周儿这一风俗已很流行,民间十分重视,仪式也很隆重。
《梦粱录·育子》篇中有关南宋时杭州风俗说:“至来岁得周,名曰‘周日卒’,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彩段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文件,谓之‘拈周试哗’。
英美国家小孩过生日《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对“生日”(birthday)的解释是: (the anniversary of the) day of one’s birth, 即指某人的出生之日或指出生之日的周年纪念。
在英语国家,孩子出生是一个家庭的一件大事。
按照西方国家的习俗,孩子出生后要进行洗礼(baptism)。
在施行洗礼之前,孩子的父母要为孩子找好教父( god father) 和教母(god mother)。
为孩子找教父教母,其原意是希望他们对孩子在以后宗教信仰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但现在往往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关照和帮助。
为孩子找的教父和教母不一定是一对夫妻,但通常是孩子父母的好友,是孩子父母认为正直可靠、品德良好、可以信赖的人。
一般认为,能被邀请当孩子的教父和教母是一件很荣幸的事。
孩子的洗礼一般在教堂举行,由牧师主持。
洗礼的仪式现在比往要简单些,原来孩子接受洗礼,要把全身浸入水中,后来逐渐改为用圣水给接受洗礼的小孩洗身,但现在通常都是在小孩头上滴几滴圣水即可。
在施行洗礼时,婴儿由教母抱着,站在“圣水盆”旁,到时将婴儿交给牧师,然后由教母将孩子的名字(不必说姓)告诉牧师(为了不出错,也可将名字写在纸上,交给牧师)。
牧师接过婴儿,在其头上滴几滴圣水,叫着婴儿的名字说:“我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命给你洗礼”。
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人生下来是有罪的,要经过洗礼才能洗去其污垢和罪恶,变得纯洁和善良。
孩子在洗礼时所起的名字叫教名(Christian name)。
在英美等国家,人们对生日纪念很重视,尤其是小孩的生日。
每逢生日一般都要举行适当形式的庆祝活动。
以下几个方面是作为了解英语国家庆祝生日的主要背景知识:一、几个具有特别意义的生日(important birthdays)在英美等国家,人们对小孩的生日一般都比较重视。
一般说来,小孩在13岁以前,每年过生日都要举行庆祝活动。
但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生日值得一提:一是女孩子16岁生日,二是18岁或21岁生日(不论男女)。
各国生日庆祝方式•相关推荐各国生日庆祝方式每个人的生日都是对于个人来说比较重要的日子。
它代表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
中国旧时的生日庆祝一般是面对特别小的孩子或者年龄超过50岁以上的人。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花甲),七十古稀”。
这些岁数对于中国来说应该具有特别的含义。
人到了80岁以后就是高寿了,所以这个岁数去世的人的葬礼也叫喜丧。
庆祝生日(birthday)已经成为世界(world)各地的传统。
虽然一些国家的生日风俗有所雷同,但是每个人庆祝生日的方式都不一样。
人们根据各自的宗教信仰和古老的文化传统,在生日时都有各自的仪式,其中有些很奇怪,甚至很幽默(humorous)。
芬兰(Finland):母亲(mother)在孩子(child)生日(birthday)前一夜(evening),要为孩子生日准备桌子(table),桌面用鲜花(flower)装饰,中间摆上生日蛋糕(birthday cake)和亲朋送来的礼物(gift),并把桌子放到孩子的卧室(bedroom)里。
第二天早晨,全家人来到孩子屋里,唱起生日颂歌“Happy Birthday to You”,唤醒酣睡的孩子,为他庆祝(celebrate)。
荷兰(Holland):在孩子的生日晚会(birthday party)上,除了吹蜡烛(candle)之类的活动外,来宾们(guest)还要参加一项特殊的.(special)活动。
他们用布蒙住自己的眼睛(eyes),在举行晚会的屋子里寻找礼物。
谁摸到了礼物,那礼物就属于谁的。
澳大利亚(Australia):全家人要在孩子生日的那一天到海里游泳(swim in the sea)。
游泳后,全家人就在海滩(beach)上野餐(picnic),来庆祝孩子的生日。
俄罗斯(Russia) 孩子过生日时不吃生日蛋糕,而是吃生日馅饼(pie)。
爱尔兰 (Ireland) 小孩过生日有“生日撞头”的习俗。
过生日的风俗作文
生日是一年中最特别的日子,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过生日风俗。
在中国,过生日最流行的习俗就是吃生日蛋糕。
生日当天,亲朋好友会为寿星准备一个装饰精美、插满蜡烛的生日蛋糕。
寿星要在蛋糕上吹熄蜡烛,并许个心愿。
大家一起分享蛋糕,庆祝生日。
除了蛋糕,送礼物也是中国生日风俗的一部分。
在西方国家,生日Party是一种很流行的庆祝方式。
朋友们会为寿星准备生日Party,布置Party房间,播放音乐,大家一起玩游戏、喝酒、聊天、跳舞。
寿星会收到很多贺卡和礼物。
墨西哥人过生日有"打皮ñata"的有趣习俗。
Piñata是用纸糊成的,里面装满糖果和小礼物。
寿星要蒙住眼睛,用棍子打破Piñata,糖果和礼物就会洒落下来,大家一起去捡。
生日是人生中值得纪念的一天,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过生日风俗,体现了人们庆祝、分享快乐的心情。
这些风俗虽有区别,但都蕴含着美好的祝福,希望寿星生日快乐、吉祥如意。
中西生日习俗趣谈生日,是一个人生命的年轮,每个人都有自己唯一、确定的出生日期。
然而由于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差别,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生日习俗都不尽相同,甚至千差万别。
中国生日习俗趣谈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一个人出生时的“生辰八字”被赋予无比重要的意义,它甚至关系着这个人一生的前途命运,如婚姻、仕途、财富、死亡等等。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孩子睁开眼后要先看父亲,后看母亲,以示永远孝顺父母。
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孩子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人是什么样的,这个孩子以后就会长成什么样子。
这时来探望的亲戚朋友往往馈赠给孩子鸡蛋、红糖、小孩衣物等礼物以表示祝贺。
其中,鸡蛋多染成红色,称为“红蛋”。
因是贺喜,所以也称为“喜蛋”。
中国古代黎民百姓过生日,称为生辰。
我国的生日习俗历来比较注重老人和孩子两头,老人把生日叫寿辰,古代寿宴所用食物中不可缺少的是面条和寿桃。
据说,吃寿面这一习俗来源于汉代东方朔答汉武帝的一句话:古代的彭祖能活到八百岁,是因为他的脸面长的原因。
“脸”即“面”,脸长即面长,“长寿面”的寓意便由此而生。
如今,过生日吃寿面这一习俗依旧流行。
在传统观念中,桃是长寿果。
《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孙悟空偷吃蟠桃而长生不老的故事,更使“寿桃”之说家喻户晓。
民间庆寿的寿桃,一般用白面制作,尖部染上悦目的红色。
婴儿出生一周年,家里要给孩子做“周岁”,有的地区孩子出生百日也予以庆贺。
主人家设宴款待,并向亲朋好友和邻里分送“周岁面”或“长寿面”。
这天婴儿会穿着一新,特别是“周岁鞋”要制作精美,鞋上绣有“葱”“蒜”和“菱”形的图案。
意思是祈愿孩子日后聪明,会算(蒜)和玲(菱)珑乖巧。
周岁宴中,“抓周”是最重要的仪式。
讲究一些的家庭都要摆上印章、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等物品,如是女孩还要加摆铲子、剪子、尺子、绣线、花样子等等。
抓周时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任其挑选,看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
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则长大后必乘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长大以后好学,必有一手锦绣文章;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长大善于料理家务。
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当场就斥之为“好吃”“贪玩”,而是认为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福,善于及时行乐。
总之,抓周是一种长辈们对小孩前途寄予厚望的方式。
在古代,男子到虚龄20岁时,一般会在二月选择一个吉日敬请宾客,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以表示成年。
也有选在生日前后的。
女子则在15岁时行笄礼。
冠礼和笄礼的举行表示孩子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
对于成年人的生日,我国民间有“男不做三,女不做四”,以及“男做进,女做满”等生日习俗。
“男不做三,女不做四”是指男子到30岁时不大搞庆寿活动,而妇女到了满30岁这年要大庆30岁生辰。
因为民俗认为,30岁的男子才进而立之年,正是事业起步期,尚属年轻,这时候做生日大寿会被人们嗤笑。
而女子满30岁时,由于生儿育女、家务劳动拖累,出现未老先衰迹象,应趁年轻时享受一下生日的快乐与亲友的祝福。
在中国,除了给人过生日,还有一些很有趣的“另类”生日习俗。
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在这天忌食米饭,否则就会导致谷子减产。
江苏南京等地则以正月初二为“米娘娘”生日,认为这一天是值得庆祝的日子。
在传统观念中,也有很多人认为生命周期的节点是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而非生日。
在除夕之夜要守岁,过了子夜,新的一年来临,岁数也要随之增加一岁。
俄罗斯人过生日生日“party”不请客孩子过13岁生日,男人过40岁生日,女人过53岁生日,都不兴邀客人参加。
这些岁数被认为是转折年,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吉利之年,因为它们会改变你的生命节律,使之很不稳定。
所以,这些生日只宜与最亲密的几个人度过。
如果生口恰逢星期六,也不宜叫很多的客人参加。
据宗教秘传人士所言,一个星期中的第六天只宜进行宗教修身,绝对不宜娱乐消谴,豪华的庆宴只会打乱生物节律。
如果有人硬是要以身试法,下一年肯定过得不顺当,会觉得精力不济,整年在忧郁中度日。
“神灵”会来相助?俄罗斯民间不兴在生日的前后做寿,要做就得当天。
因为据说众天使和已故亲人的魂灵就是在生日那天来看望寿星。
听到对寿星的祝福之后,他们会帮助下一年中这些祝福能一一实现。
但要是生日提前或拖后过,他们就听不到这些祝福了。
这就是说,你就别再指望上苍力量的帮助,下一年一定会过得窝窝囊囊,毫无起色。
俄罗斯人就是相信,生日那天过得如何,下一年就会过得怎么样。
如果寿星生日那天高高兴兴和充满活力,这就意味着下一年会过得顺顺当当。
但如果寿星在生日那天得了病,那么,他的生物节律就会被打乱,下年一整年都会病病恹恹的。
有害礼物不能接生日那天寿星既不能向人。
借钱,也不能借钱给人。
根据民间的说法,借钱给人就是把自己的福气也送给了人,惜别人钱就是接纳别人的灾。
还有,生日那天任何花瓶里都不能插偶数花。
只有上坟宜献偶数花,这意味祝死人在阴间里平平安安。
而奇数花象征一个人的命运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任何困难都会被克服掉。
俄罗斯人还讲究有些礼物不能带进家门:肥皂、洗头水和其他洗涤用品,还有手帕,都只会招来眼泪。
切削物品,其中包括刀,只会招来口角和绝交。
头巾招来背叛。
避开不幸有办法俄罗斯人还很清楚,知道来祝寿的人也开不是个个都怀着好心,这些人当中有人就是一心想使坏,对付这些蓄意想祸害人的坏家伙,为了减少这种人及其所带来礼物的负面影响,应该把他送的东西买下来,付给他奇数钱,一般就给1块钱。
如果能在收礼物时心里默默地说上一句“请把给我送来的拿回去自己受用吧”的话,就更能抵消其坏影响。
宴席上不小心打碎的碗碟得等最后一个客人走后再扔掉。
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是因为打碎的碗碟、弄撒的盐和宴席上弄洒的酒水,意味着有客人带来了不幸。
所以等最后一个客人走后,得马上把打碎的碗碟扔出去,好让种种不快也一同离开这个家!酒席上有多少人?一般都认为,这一天酒席上不应该是9人、13人、18人、21人、50人、99人和100人。
民间认为,这些数量的客人会使寿星的生活朝不好的方向发展。
酒桌上点的蜡烛也忌讳一些数目,不能是3支、9支、12支和18支。
过生日桌上最好不要摆蜡烛,也不要往生日蛋糕里插蜡烛,以免带来不快。
过生日那天寿星也不能换衣服,这是不好的兆头。
因为只有衣服弄脏了才换。
据一些神秘主义者的说法,衣服只有当别人的负能在寿星的光环里生根时才会弄脏,这种消极能也能将一般的尘土吸附在衣服上。
不管是怎样弄脏,都不是好兆头。
所以,一旦衣服弄脏,为了抵制那些不良影响,寿星一般都不会去换衣服,而是朝左边扭过头去啐3下,还小声地念叨着:“不是凶兆是吉兆,不是凶兆是吉兆。
”西方生日习俗趣谈在西方,最初的生日聚会唯有国王才有权利举办,后来逐渐普及到民间,平民百姓也可以举办生日聚会了。
不同国家的生日风俗虽然有所雷同,但不同的文化传统还是会产生不同的生日礼仪,其中有些很奇怪,有些很有趣。
在美国,绝大多数小孩过生日都会有一个插着蜡烛的生日蛋糕,过生日的人要对着点燃的蜡烛许愿,然后吹灭蜡烛。
如果他一口气吹灭了所有的蜡烛,那么人们相信他的愿望将会成真。
在德国,生日蛋糕大部分是用巧克力制成的。
许多德国家庭都备有一些专供点燃生日蜡烛的木制圆环。
这些圆环大得足以套在一块生日蛋糕外面,上面有许多插蜡烛的孔,可以插上如数的蜡烛。
英国人常说“生活从40开始”,所以许多英国人40岁那年,家人和亲戚好友会为他开一个盛大的生日聚会。
不过英国一些地区也有奇怪的习俗。
人们会在生日蛋糕内藏硬在学校里,过生日的孩子常被抓住胳膊和脚脖举起来,每年一次,预示长高。
币、顶针等小物件。
这种习俗源自中世纪,吃到硬币必有好运,吃到顶针则永远无法结婚。
在西班牙,据说人们如果忘记自己的生日就不会再变老。
因此人们将生日代之以庆宴,即过“命名”日。
他们还在祭祀保护神的日子,为过生日的孩子取个保护神的名字。
泰国人在生日前的夜晚要点燃两支长蜡烛,一支同过生日者一样高,以求长寿。
如果过早熄灭,则是不详之兆。
澳大利亚的家庭若是临海,全家人则要在孩子生日的那一天到海里游泳。
游泳后全家人就在海滩上野餐,来庆祝孩子的生日。
以色列的孩子在生日当天,要坐在装饰鲜花和绿叶的椅子上,由亲友围拥着举起,孩子几岁就举几次,多举一次便是求得好运。
而墨西哥人则在生日聚会上,会让过生日的孩子蒙上眼睛,拿着棍子敲打从屋面吊下的容器,直到敲开方止。
此时,容器内事先装进的各式糖果、玩具便纷纷掉下来,人们争先恐后地上前抢夺。
当地人认为,这可以带来好运。
最有趣的是爱尔兰的“生日撞头”习俗。
父母要把过生日的孩子的头朝下拎起,轻轻撞碰地板,一岁撞一下,有几岁就撞几下,多撞一下也表示求得好运。
而北美一些地区则盛行“生日打”,不过打的是屁股,一岁打一下,打的次数以过生日的孩子岁数计算。
接着,还要按“成长”“活下去”“有得吃”“以后结婚”等必要的祈愿各打一下。
泰国人在生日前的夜晚要点燃两支长蜡烛,一支同过生日者一样高,以求长寿。
如果过早熄灭,则是不详之兆。
无论是中国或是西方,参加生日宴请或聚会,都要给主人送生日礼物。
然而在接受生日礼物时主人如何表现,中西习俗却截然相反。
中国人一般不可以当场打开礼物,否则会有性急而贪婪之嫌,是失礼行为。
西方人则不然,他们要当着送礼客人的面打开礼物欣赏,认为这样是表明主人喜欢客人送的礼物,客人也会因此感到欣慰和快乐。
从这些细微之处可以体会到中西文化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