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城市环境卫生文明作业行为规范(一)环卫作业人员应做到文明、清洁、安全和有序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公众生活的影响。
(二)环卫作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人,并有完整的作业和检查记录。
(三)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时间,按时上岗,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四)道路清扫保洁人员(含机扫车司机、随车的工人辅助清扫人员)作业时必须正确穿工作服、反光背心,戴安全帽,并保持着装干净、整洁,衣冠不整不得上岗作业。
其他环卫作业人员也必须按规定统一着装和佩证。
(五)清扫保洁作业人员要根据本路段的人流、车流情况,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方式,主动避开行人和车流高峰,以免发生意外。
在普扫和保洁作业时,清扫机动车道中央分隔栏路面时要注意来往车辆,保证人身安全。
(六)各类环卫作业车辆(机动车)出车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车况良好方可进行环卫作业。
环卫作业车辆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作业。
(七)作业工具不得放置在花坛、绿化带内,或靠立在树和电线杆旁,暂时不用的工具应放置在垃圾收集车内或不显眼位置。
(八)作业人员在作业时,不得向窨井、花坛内扫倒路渣垃圾,不得焚烧树叶及各类杂物。
(九)各类垃圾收集车(含三轮车)应外观干净整洁,不得有明显污渍、牵挂物,停放时应与道路呈平行方向。
(十)垃圾转运时车辆要做到轻停放、轻开关门、轻上垃圾,尽量减少噪音扰民。
(^一)垃圾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应做好车体覆盖,并打扫车辆箱体、轮胎,不得有牵挂物和漂浮物,杜绝二次污染。
(十二)垃圾桶、果皮箱要摆放整齐统一,做好容器及周边日常清洗工作,确保容器及周边路面见本色。
(十三)垃圾转运站要做到转运秩序良好,工完场净,确保周边干净整洁。
(十四)提前做好特殊天气作业准备,穿好雨衣和标志服,不得打伞作业。
(十五)认真做好各自管辖区域内的清扫保洁工作,作业期间不得坐岗、串岗、擅自离岗,如有特殊情况(上厕所、因急病等)需离岗时,应与邻近保洁员做好交接,离岗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环境保洁作业步骤环境保洁是指对环境进行清洁、整理和维护的过程,旨在创造一个干净、整洁和舒适的环境。
下面是环境保洁作业的一般步骤:1. 准备工作:- 确定需要进行保洁的区域和范围。
- 收集所需的清洁用具和材料,如扫帚、拖把、清洁剂等。
- 确保所有工具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垃圾清理:- 首先,清理垃圾和废物,将其放入适当的垃圾袋中。
- 分类垃圾,将可回收物品和其他垃圾分开。
- 将垃圾袋放入指定的垃圾桶或回收中。
3. 地面清洁:- 使用扫帚清扫地面上的灰尘和杂物。
- 使用拖把和清洁剂清洗地板,确保彻底清除污垢和污渍。
- 对需要额外清洁的地方,例如厨房或卫生间,使用专用清洁剂进行清洁。
4. 表面擦拭:- 使用湿布或纸巾擦拭桌面、椅子、柜子等表面,以去除灰尘和污渍。
- 对需要消毒的表面,可以使用消毒湿巾或清洁剂进行擦拭。
5. 窗户和镜子清洁:- 使用玻璃清洁剂和纸巾清洁窗户和镜子表面。
- 注意清洁到每个角落,并确保无残留。
6. 卫生间清洁:- 使用清洁剂和刷子清洗马桶、洗手盆和浴缸等卫生设施。
- 擦拭墙壁、地板和镜子表面。
- 补充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7. 整理和装饰:- 整理家具和摆放物品,确保有序和整洁。
- 添加花卉、装饰品等,提升环境的美观度。
8. 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所保洁区域,确保保洁工作的质量。
- 随时修复和维护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
以上是一般的环境保洁作业步骤,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整洁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
作业环境包括哪些内容作业环境是指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
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作业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安静的学习空间。
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学生需要一个安静、整洁、明亮的学习环境,以便集中注意力,避免外界干扰。
在家里,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房间或者角落,远离电视、音响等可能会干扰学习的设备。
在学校,学生可以选择图书馆或自习室等安静的地方进行作业。
2. 舒适的座位和桌面。
舒适的座位和桌面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和姿势,减少身体不适对学习的影响。
学生可以选择一把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保持坐姿端正,避免长时间的弯腰驼背。
同时,整洁宽敞的桌面可以帮助学生摆放书籍、文具和学习工具,提高学习效率。
3. 足够的光线和空气。
充足的自然光线和新鲜的空气对学生的作业环境至关重要。
良好的光线可以保护学生的视力,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效率;新鲜的空气可以帮助学生保持清醒和专注,减少疲劳和困倦。
4. 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适当的湿度可以减少眼睛干涩和皮肤干燥的情况。
5. 学习工具和资源。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需要各种学习工具和资源,如书籍、文具、电脑、互联网等。
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应该提供这些学习工具和资源,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
6. 良好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完成作业的重要保障。
学生需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避免焦虑、压力和情绪波动对学习的干扰。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总之,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和家长、老师都应该重视作业环境的建设,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是一个组织内部用来确保工作环境安全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
它旨在降低工作环境中事故和职业疾病的发生率,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确保所有员工都了解和遵守这个制度。
2. 职责和义务:明确各个岗位在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并强调各个层级的责任。
3. 环境评估和控制措施:规定进行作业环境评估的频率和方法,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喷淋系统、通风设备等。
4. 安全培训:规定所有员工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包括工作操作规程、紧急事故应对等。
5. 个人防护装备:规定员工在特定作业环境中必须佩戴特定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6. 事故报告和调查:规定事故发生后的报告和调查程序,包括事故报告的时间要求、责任的追究和改进措施的提出。
7. 紧急救援和应急预案:规定应急情况下的救援程序和应急预案,包括逃生路线、求救方式等。
8. 监督和监测:明确对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和监测机制,包括定期检查和内部审核。
9. 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对违反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的员工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10. 绩效评估:设立作业环境安全指标和相应的绩效评估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改进。
通过完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可以预防和控制作业环境中的各种风险,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感,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同时,制度的实施还有助于组织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二)一、绪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环境安全问题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工作环境中,人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危险物质和危险环境,如化学品、电气设备、高温、高压等,这些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是现代企业的一项必要任务。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存在于环境中,对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激素产生影响,干扰机体正常内分泌物质的合成与代谢、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
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又称第一环境)次生环境和: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又称第二环境)。
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环境基因组计划:采用先进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及基因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某些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多种环境因素的致病机制及人群易感性或耐受性的差异,丰富环境卫生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推动环境卫生学的发展。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在不同水平(分子、细胞、个体等)上因受环境污染物影响而异常化的信号指标。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及其存在的生态综合体。
它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2.简述环境卫生学研究的对象。
答:自然环境:天然存在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生活环境: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3.简述环境因素的属性分类。
答: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社会心理因素。
(1)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2)化学因素(3)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生物性变应原。
(4)社会心理因素:又称社会文化环境。
环境分析作业环境分析作业:现代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一、引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产生着严重的影响,因此,进行环境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当前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帮助解决当前的环境危机。
二、环境问题1.空气污染现代工业和汽车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的废气排放,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不断上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大气污染会引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并对植物和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2.水污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废水排放进入江河湖海,污染了水资源。
水污染不仅造成水质恶化,而且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了大量的水生物死亡。
3.土壤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当,工业废弃物的不正确处置等行为都会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影响作物的生长,使农田资源浪费,而且有害物质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4.垃圾处理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垃圾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不恰当的垃圾处理方法往往导致垃圾填埋场的饱和和垃圾焚烧设备的超负荷运作,进一步加剧了环境问题。
三、解决方案1.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如学校、媒体、社区等向公众普及环境知识,让每个人都能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2.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在经济上给予清洁能源以支持,以推动其发展和应用。
3.加强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
通过研发高效净化设备、环境监测技术等手段,减少排放和污染物的危害。
4.加强环境监管和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对环境污染行为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环境法律和法规体系。
第一次:
1、水质指标COD和BOD各表示什么?分别叙述它们的定义和意义?
2、什么是活性污泥法?简述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流程。
通常采用的曝气方法有哪些?
3、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实施的基本方法。
4、试述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第二次作业:
1、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各自工艺分几段?各段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2、有机物的厌氧分解途径(图示和说明)
3、简述生物膜净化废水的基本原理。
生物膜处理系统主要有哪些种?各自什么特点?
4、简述A2/O法脱氮除磷工艺系统的基本原理。
第三次作业:
1、什么是大气二次污染物?主要包括哪些?
2、双碱法烟气脱硫(FGD)的反应机理。
3、催化还原法脱硝的工艺有哪些类型?
4、什么是污染物的大气扩散?污染物的大气扩散过程与哪些因素有关?
5、什么是气温垂直递减率?实际大气圈层中气温垂直递减率有哪些表现形式?
6、什么是环境影响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
大气污染物流管理1002班关晓宇学号:100505221大气污染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差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已知的约有100多种。
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两种,并且以后者为主要因素,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
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
影响大气污染范围和强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质(物理的和化学的),污染源的性质(源强、源高、排气速率等),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层结等),地表性质(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盖物等)。
污染物一进入大气,就会稀释扩散。
风越大,大气湍流越强,大气越不稳定,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越快,反之,则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就慢。
在后一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出现逆温层时,污染物往往可积聚到高浓度,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
降水虽可对大气起净化作用,但因污染物随雨雪降落,大气污染会转变为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地形或地面状况复杂的地区,会形成局部地区,如山区的山谷风,及城市等,都会对该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发生影响。
烟气运行时,碰到高的丘陵和山地,在迎风面会发生下沉作用,引起附近地区的污染。
烟气如越过丘陵,在背风面出现涡流,污染物聚集,也会形成严重污染。
在山间谷地和盆地地区,烟气不易扩散,常在谷地和坡地上回旋。
特别在背风坡,气流作螺旋运动,最易聚集。
夜间,由于谷底平静,冷空气下沉,暖空气上升,易出现逆温,整个谷地在逆温层覆盖下,烟云弥漫,经久不散,易形成严重污染。
位于沿海和沿湖的城市,白天烟气随着海风和湖风运行,易形成“污染带”。
早期的大气污染,一般发生在城市、工业区等局部地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显著增高,使人或动、植物受到伤害。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环境是指()A.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总和B.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各种自然要素的综合体C.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D.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各种人文要素的综合体2.下列各事物中,主要体现自然环境特征的是()A.长江 B.京杭运河 C.青藏铁路 D.滨海度假村3.环境被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的分类依据是()A.时间尺度 B.空间尺度C.组成要素 D.属性二、环境因素4.下列属于社会环境因素的有()①土壤②社会制度③生产力④阳光⑤宗教信仰⑥生物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三、环境质量5.环境质量是指()A.环境因素向人类提供资源数量的程度B.环境因素的空间分布状况C.环境因素受到污染影响的程度D.环境因素容纳和清除污染物多少的程度6.目前,许多地方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着力于环境质量的提升。
你认为,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有哪些?7.下列关系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土壤环境三者关系的是( )环境质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如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水体质量周报等。
读2007年3月某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图,回答第8~12题:8.下列有关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太原优于天津,天津优于兰州B.重庆优于郑州,郑州优于哈尔滨C.哈尔滨优于昆明,昆明优于珠海D.昆明优于重庆,重庆优于兰州9.分析图示可知,下列按城市-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上海-可吸入颗粒物-燃煤取暖B.太原-可吸入颗粒物-汽车尾气C.珠海-可吸入颗粒物-沙尘暴D.重庆-二氧化硫-燃煤10.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原因是( )A.以高原地形为主,污染物不易扩散B.工业废气及居民燃煤取暖产生的烟尘,数量较大C.偏北风从西伯利亚带来大量工业废气D.长期受低压系统控制,污染物难以扩散11.图示区域范围内该日大气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环境工程学大气污染控制部分
第一章
1.在某市中心区的道路两侧监测点测定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别为
CO:5.0×10-6(1小时值的日平均值);NO2: 0.06×10-6(1小时值的日平均值);SO2: 2.10×10-6(1小时值的日平均值); TSP:0.14mg/m3(1小时值的日平均值); PM10:0.04mg/m3(1小时值的日平均值);O3:0.03×10-6(1小时值的日平均值)试问哪些大气污染物超过我国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中规定的二级标准。
2.在大气压为9.9975×104Pa,热力学温度为29
3.15K时,采样器通过气量1.4m3,采得TSP 为0.2mg。
求标准状态下的空气中TSP的质量浓度。
第二章
1.已知安徽淮南烟煤收到基的分析数据:Car=57.42%,Har=3.81%,Oar=7.16%,Nar=0.93%,Sar=0.46%,Aar=21.37%,War=8.85%,以及挥发分Vdaf=38.43%.采用链条炉燃烧,过量空气系数为1.4,试计算完全燃烧时(1)理论空气量;(2)理论烟气量;(3)实际烟气量,(4)烟气组成及密度.
2.某电厂以煤作为燃料,采用液态排渣的煤粉炉(也称为蒸汽锅炉),并安装了湿式洗涤器,可以达到98%的SO2净化效率。
根据以下条件:
(1)发电量1000MW;
(2) 总体热效率30%;
(3)煤中S含量2.1%,热值27700kJ/kg,灰分含量8%。
计算:
(1)燃煤消耗量;
(2)依据液态排渣煤粉炉污染物排放因子计算各污染物的排放量。
液态排渣粉炉污染物排放因子
注:A=wash×100,即TSP的排放因子为3.5×(wash×100)kg/t;
S=wsulfur×100,即SO2的排放因子为19×(wsulfur×100)kg/t.
第九章
1.了解大气圈垂直结构。
掌握与大气污染相关的层的特点。
2.理解温度层结、干绝热直减率、大气稳定度、逆温的概念。
3.典型的5种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烟气抬升高度与污染物落地浓度
⏹1.高斯扩散模式立足于哪种湍流扩散理论?它的主要假设是什么?
⏹2.什么是烟囱的有效高度?烟气抬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抬升高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确定大气稳定度级别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计算扩散参数σy、σz的值?
⏹4.工业区内某炼油厂的有效烟窗高度为60m,SO2排放量为80g/s,烟窗出口处的平均风速
为6m/s,试求冬季阴天距烟窗正下风向500m处的地面SO2浓度、地面最大浓度及其发生的距离?
第七章颗粒污染物控制
⏹1.根据对某旋风除尘器的现场测试得到:除尘器进口的气流量为10000m N3/h,含尘浓度为
4.2g/m N3。
除尘器出口的气体流量为12000m N3/h,含尘浓度为340mg/m N3。
试计算该除尘器的处
理气体流量、漏风率和除尘效率(分别按考虑漏风和不考虑漏风两种情况计算)。
⏹2.对于上题中给出的条件,已知旋风除尘器的进口面积为0.24m2,除尘器的阻力系数为9.8,
进口气流温度为423K,气体静压为-490Pa。
试确定该除尘器运行时的压力损失(假定气体成分接近空气)
⏹3.什么是众径、中位粒径和分割粒径。
⏹4.什么叫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直径?
⏹5.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6.总效率与分级效率的概念
除尘装置
概念:
1.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与那些参数有关系?
2.影响旋风除尘器分割粒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加大入口气速,对除尘器性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3.如何计算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解释有效驱进速度和比集尘极面积的概念。
4.对于如下几种湿式除尘装置,那一种采用的液气比会最大?重力喷雾洗涤器、旋风洗涤器、文丘里洗涤器和填料洗涤器。
5.影响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气布比的含义是什么?
⏹计算
P326习题7.3、7.7
第八章气态污染物控制
吸收作业
• 1.物理吸收、化学吸收
• 2.亨利定律
• 3.吸收机理
• 4.操作线方程
• 5.物料衡算、传质速率与相平衡三种关系
• 6.例7-1、7-2
吸附作业
• 1.主要的吸附剂有哪些?
• 2.有几种吸附等温线,它们各自的适应条件是什么?
• 3.穿透点,穿透曲线
• 4.简述固定床高度设计计算的穿透曲线法、图解积分法(传质区内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和希洛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