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一张表--积极和消极的思维对比图
- 格式:doc
- 大小:196.00 KB
- 文档页数:4
掌握ABCDE模型,五步帮你活出乐观幸福的人生|《活出最乐观的自己》清早你心情愉悦地来到办公室,但好心情很快因为老板的一句批评而消失殆尽,工作也没了干劲,人都有点垂头丧气了;心情不好就很容易烦躁,你一不小心又与同事发生了矛盾;下了班心情还是无法舒缓,你看到老婆孩子话也不想多说,一家人在凝重的氛围里吃晚饭,但孩子无意中的一句话又刺激到你,老婆的相劝也似乎是火上加油,一失手,你把碗碟扫落在地上......大吵大叫声引来领居的注目......眼看事情越来越大,小区派出所都派人在赶来......人非太上,孰能忘情。
职场和生活中,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有时会像一股激流爆发,直接把我们冲下深渊,比如上面的场景。
也许有人说,如果遇到不好的事情,我可以控制住不发脾气。
但其实情绪却会在心底暗暗潜伏,表面上风平浪静,若有一天被勾起,你才发现它就像阴毒滋生的水草一样缠绕着我们。
这也是当今社会抑郁症患者数量如此之多的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披露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人有抑郁症,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
目前估算中国抑郁症人数逾9500万,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
像香港明星张国荣从东方文华酒店的纵身一跌,实在让人痛心不已,我们多么希望那只是一个愚人节玩笑啊!怎样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呢?《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ABCDE模型,让我们从此摆脱抑郁和其他各类负面情绪的纠缠,活出乐观幸福的人生。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本书的作者是马丁·塞利格曼,业界公认的“积极心理学之父”。
1968年的时候,他还在宾州大学读研究生时,和他人共同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心理现象。
他们发现受到痛苦的电击却又无能为力的狗,后来会放弃尝试,这种现象被称为“习得性无助”。
然而后续的研究多次出现一个他们无法解释的现象:并不是所有的老鼠和狗在遭受不可逃脱的电击后都会变得无助。
最终他们总结:“乐观”和“幸福”也是一种可以后天学习而得的能力。
寻找幸福安详
正能量-负能量正能量-负能量正能量-负能量
1 安祥-浮躁1
2 爱语-两舌恶口2
3 省吃俭用-铺张浪费
2 慈悲-嗔恨1
3 赞美-批评、指责2
4 守时-拖延
3 敬畏-懈怠1
4 开心-愤怒2
5 满足-欲望、贪婪
4 勤劳-懒惰1
5 敬业、承担-不负责任2
6 果断-犹豫不决
5 勇敢-恐惧1
6 舍得-吝啬2
7 谦虚-骄傲
6 认错-推托1
7 合作-分别2
8 博学-无知
7 孝顺-不肖、忤逆18 积极-消极29 反思-后悔、内疚
8 感恩-抱怨19 热情、微笑-冷漠30 信仰-邪见
9 忠诚-背叛20 付出-索取31 严谨-粗心
10 利众-自私21 诚信-虚伪32 安心-忧虑
11 宽容-狭隘22 吃苦耐劳-拈轻怕重33 喜悦-烦恼
心-喜肝-怒脾-思肺-悲肾-烦。
迷茫时最适合看的经典思维图发布于2014-09-17 09:00 浏览3874次评论6条壹心理导读:致迷茫的你13幅探讨关于生活哲学的逻辑图,将帮助你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行为、目标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选择正确的方式去实现心中所想。
——www.xinli001.co m图文| 南哥No.1、什么是生活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缺乏对自我的认知而错过了我们很多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见错过了那些最美好的东西。
“Pay close attention. This is your life.”请留意生活中的细节,这是你的生活。
No.2、明天比今天更重要人们总是过于在意那些重要的决定(比如接受什么样的工作或者职位) 但是实际上明天总是模糊的。
潜心规划,向你认为最好的目标大胆进发,要知道,很少有所谓完全“正确”或是“错误”的决定,因为它们只不过都是一个让你的生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台阶。
认真地思考,清楚滴知道自己的追求及内心深处想要的东西是神马,这是航行中的灯塔,没有了这个灯塔,前行的路上就会有更多“错误”的选择,今天--->明天是一条不可逆转的路,珍惜每个当下及生命中的过客。
No.3、获得满足感和你得到的实物相比,你可以从和别人建立的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满足。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错误地追求“物质”所带来的快感,就如我常说的,钱绝对不是我们人生的追求,它只不过是满足我们需求的工具而已,可是很多人只看了工具,却没有想清楚,努力获得这个工具用来干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1)钱有了,却无所事事;(2)钱没了,所有的精力及焦点都陷入到“求生存”的状态,几乎没有心智考虑幸福的事情,然后越来越穷,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No.4、体现生命的价值在这里的“头衔”是指他人的评价,也就是所谓的面子,我们往往太在意他人的评价而忽略了自己最真实的需求,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外面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挺有意义:“里面只有别人,没有自己”,真正的忽略了别人的评价。
霍金斯能量层级——能量层次与情绪搜狐网2017-11-07 22:55科学已揭示出,宇宙间万物的本质是能量。
一切都靠能量的转变而运作。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说明:物质就是能量。
物理学家已经证明,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固体都是由旋转的粒子组成的。
这些粒子有着不同的振动频率,粒子的振动使我们的世界表现成目前的样子。
我们的人身也是如此。
科学家已经测量过人在不同的体格和精神状态下身体的振动频率,结果让人大开眼界。
(注:近代物理已经超越了粒子的存在,通往证明超弦论的路途上,本质更加能量化)“权力主场迎战部队”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博士,哲学博士,运用人体运动学的基本原理,经过二十年长期的临床实验,其随机选择的测试对象横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欧等地,包括各种不同种族,文化,行业,年龄的区别,累积了几千人次和几百万笔数据资料,经过精密的统计分析之后,发现人类各种不同的意识层次都有其相对应的能量指数,人的身体会随着精神状况而有强弱的起伏。
霍金斯博士把人的意识映射到1-1000的范围,任何导致人的振动频率低于200(20,000赫兹)的状态会削弱身体,而从200到1000的频率则使身体增强。
霍金斯博士发现,诚实,同情和理解能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改变身体中粒子的振动频率,进而改善身心健康。
死人的频率没有意义,邪念会导致最低的频率;当你想着下流的邪念,你就在削弱自己。
渐高依次是恶念,冷漠,痛悔,害怕与焦虑,渴求,发火和怨恨,傲慢,这些全都对你有害。
但信任在250是中性的,信任有益于你。
再往上的频率依次是温和,乐观,宽容,理智和理解,关爱和尊敬,高兴和安详,平静和喜悦在600,开悟(启蒙)在700-1000。
他遇到过的最高最快频率是700,出现在他研究德蕾莎修女(1910-1997年,获199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
当德蕾莎修女走进屋子里的一瞬间,在场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幸福,她的出现使人们几乎想不起任何杂念和怨恨。
思维逻辑知识点总结图表一、思维的概念与特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能动的反映和加工,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
思维具有主动性、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二、思维的类型1. 概括思维:从具体事物中提取共性特征,形成概念或原则。
2. 分析思维: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部分,通过对每个部分的分析来解决整体问题。
3. 综合思维:将分散的个别事物或数据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的认识。
4. 比较思维:对两个或多个不同事物、观点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共同点和差异。
5. 推理思维:根据已知事实和规律,得出新的结论或判断。
三、思维的规律1. 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性: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和对立,这种对立推动了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2. 辩证关系思维:从对立面看问题,看问题要全面,多角度思考。
3. 具体联系的思维: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具体的联系和关系,要善于从具体联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4. 发展的辩证法思维: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演变趋势和规律。
5. 变化的辩证法思维: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质的飞跃和突变,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趋势。
四、思维的方法和技巧1. 归纳和演绎法:通过归纳得出总结性的结论,通过演绎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
2. 分析和综合法:通过分析将整体问题分解为若干个部分来解决问题,通过综合来将分散的数据联系起来形成整体认识。
3. 比较和对照法: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观点的共同点和差异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4. 看问题要全面、全面看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偏不倚地看待问题。
5. 发展观念的方法:善于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抓住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五、思维的失误和偏差1. 归纳过度和结论过分的情况:由于过分归纳或过分总结,导致结论偏颇。
2. 以偏概全的思维:只看到问题的一方面,忽视其他因素。
3. 偷换概念:将不同概念混淆在一起,导致思维混乱。
4. 顺从权威和盲从观念:盲目地服从权威和潮流,不敢质疑,导致思维僵化。
思维风格量表(TSI)【概述】按照斯滕伯格的观点,思维风格是指人们进行思考的偏好方式。
思维风格不是一种能力,而是运用一种或及几种能力进行思考的方式。
思维风格不能反映思维能力的高低,仅仅反映个体运用自己思维能力的方式和特点。
因此思维风格没有好坏之分,但有有效与无效之分,我们不能说哪一种思维风格更好,哪一种思维风格是普遍有效的,只能说哪一种思维风格对解决哪一类问题更加有效。
思维风格与静态、单一的人格特质也不相同,它常与如何运用智能的相关禀赋联系在一起。
一个人的身上往往会同时存在多种思维风格,而且一个人的思维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不同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发生改变。
思维风格量表(thinking style inventory, TSI)是斯滕伯格根据自己的理论编制的一套用于测量个体思维风格的问卷。
2007年秦浩等对其进行了翻译,形成中文版本。
【内容及实施方法】思维风格量表是一个自评量表,包括思维的功能、形式、水平、范围和倾向5个维度,并将思维风格分为13种类型。
每个类型含有8个条目,共有104个条目。
记分方法是采用利克特式(Likert-type)七点计分,即:完全不符合=1分,相当不符合=2分,比较不符合=3分,说不清=4分,比较符合=5分,相当符合=6分,完全符合=7分。
【测量学指标】以某医学院校在校医学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既有刚从本科毕业的学生,也有具有工作经历的执业医师,并且来自全国各地。
于2006年5月共发放量表250份,实际回收215份,数据完整且无逻辑错误的有效量表185份,有效率为86%。
被调查者年龄为26.75 ± 2.74岁;男性104人,女性81人;所学专业:基础73人,临床112人;未婚113人,已婚72人。
信度研究: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13个类型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为:立法型 0.73、执法型 0.75、审判型 0.74、专制型 0、51、等级型 0、80、平等型 0.67、无政府型 0.50、全局型 0.75、局部型 0.48、内倾型 0.81、外倾型 0.84、激进型0.88和保守型 0.88。
一张表帮你轻松识别时间管理的“轻重缓急”作者:迷茫大叔瓮春春每天一上班,摆在面前的就是许多要做的工作。
做任何事都要依赖时间,而且它是做事的必要条件。
但,时间却是有限的,没有替代品。
每天需要做的事情那么多,况且所有事情也不可能同时做,就像去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在结账高峰期的时候需要排队按先后顺序才能结账,不可能所有人同时一起结账。
做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决策哪些事情优先做,哪些事情可以缓缓再做。
在第一篇《时间管理》系列课程配套的文章中《揭开时间管理冰山的真相》/rz/14322848.html提到了时间管理的五大法则,其中有一项法则是时间管理的四象限,分别是轻重缓急,那么,要如何区别“轻重缓急”呢?一、重要性的取舍之道先看一个案例,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你住的房间失火了,里面有四样东西,但是由于情况紧急,你能且只能带出来一样东西,你会选择哪一样,为什么?1、一部新买的iPhone7手机,价值6000元人民币2、一台新买的三星裸眼3D电视机,价值15000元人民币3、人民币现金10000元4、一张存折,里面有存款5万元人民币如果思考不全面的话,选择哪个都会掉进坑里,现在来分别解释一下原因:选择1:为什么会选择手机呢?先来看手机的特性,手机与其他三样东西来对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能与外界联系,假如所在的区域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只能通过与外界联系才能够出去,否则就会被困在这里,那么这时只能选择手机,其他三样东西就只能割舍了。
选择2:假如住的地方是市中心,那么存折是能补办的,其他三样东西,只有电视机价格最贵,所以就舍弃其他两样东西,最后选择电视机。
选择3:假如住的地方不是很发达,只能用现金,微信、支付宝都不能用,存折没了可以补办,其他两样东西即使拿出来也用不了,为了生存,所以只能选现金,舍弃其他的东西。
选择4:假如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当时办的存折丢失或损毁是不能补办的,那么在其他三样东西面前就只能选存折。
基于上面的案例,总结出以下几项影响重要性取舍的因素:1、因人而异《红楼梦》中有一句话叫“看人下菜碟儿”,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例如约好朋友去吃饭,可能临时有事会晚到一会儿,到了跟朋友解释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这个人是要跟你签订合同的重要客户,那么迟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就不同了,你肯定会推掉临时的事情,来按时约见这个客户。
一张表格看出你复试时期的心态摘要:好不容易进入了复试,想必大家更加紧张了,因为复试发挥不好的话,很容易被刷。
你会不会有一些不合理信念呢?通过一张表格来看看目前的你到底是什么心态。
在考研结果尚未尘埃落定之前,通过初试的考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保证自己能通过复试,即使通过复试,也没有把握能投到自己喜欢的导师门下。
虽然客观的因素我们很难控制,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从而以积极乐观、轻松自信的状态迎接复试。
►“不合理信念”加重应试紧张感很多考生复试时比初试紧张很多,源自他们内心的不合理信念。
大部分人都会想,初试这样的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不能在小风小雨面前栽跟头了,复试“一定要通过”。
前面几期我们介绍过,这种不合理信念,即绝对化要求,会加重我们的紧张感,从而影响复试的发挥。
概括地说,有三种不合理信念:1、绝对化要求,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一定”等字眼连在一起。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3、夸大化,即夸大负性事件的影响。
具体而言,在复试的过程中有哪些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呢?我们该如何去打破这些不合理信念?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里的内容。
►合理归因,备战复试在复试阶段,很多考生都会“瞻前顾后”。
“瞻前”就是对过去的事情(如初试)进行评价,过分地关注。
比如有的考生初试成绩很好,但他认为那是因为运气好、发挥好,因此对复试的信心和把握不大;有的考生初试成绩不好,排名靠后,于是就反省自己,自责当初应该如何努力、如何复习,整个人被自责的情绪控制。
所谓“顾后”就是对将来还未发生的事情过分担忧。
很多通过初试的考生,特别是分数并不是很高的考生,在复试的过程中会更加紧张和焦虑,担心诸如“复试是不是也能取得好成绩?”、“能不能争取到公费指标?”、“会不会优先考虑本校学生?”、“自己想报考的导师是不是愿意招自己?”等问题。
人生大不同:积极思维vs消极思维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间,短时间的消极的情绪可以提醒我们,现在出现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消极情绪调适之后,请换上积极的思维方式,丢掉情绪外壳,直击问题内核,让积极“打败”消极,你会更优秀如果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本身。
从这一刻开始,做一个积极思维的人,改变情绪问题的本质观念,影响你身边的每一位家人、朋友,让我们都生活在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中。
1.积极思维和消极思维。
积极思维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能够做到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状态。
拥有了积极的思维,遇事就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用阳光的般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把一切都当作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积极思维和消极思维面对同样的困难和挫折,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结果。
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和麻烦,你会兴奋还是丧气;你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充满成长的可能?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想法、动作都是无意识的,但是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可以察觉的,如何让这部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呢?在日常交流中,我们的用词很大程度上就反应了我们的思维模式。
很多人喜欢说:“过去...要是...”这就是抓着过去不放,消极过去影响了我们的现在。
现在让我们换一种语言:“以后...我要...”放开已经过去的事实,着眼于未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微小的改变思维方式。
积极思维的人,常常把困难当作挑战,从不会畏首畏尾,想得太多。
只是想方设法运用创新的方法去克服它、战胜它。
三星创始人卖报纸的故事。
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喆,小时候家境不好,为了生计,很小就得去卖报纸挣钱。
“你一天要跟我订多少份报纸去卖?”报亭老板问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孩。
“别的孩子能卖多少?”他羞涩地问。
老板笑道:“这可没法说,少的卖几十份,多的能卖几百份,但拿得太多剩在手里,是要赔钱的。
”李秉喆想想说:“那要100份吧!”老板有点吃惊,但还是给了他。
第二天一早,李秉喆空着手来到报亭。
中文版批判性思维特质测量表
姓名:年龄:婚姻状况:口已婚口未婚
学历:口中专口大专口本科口硕士口博士性别:口男口女职称:口初级职称口中级职称口副高级职称口正高级职称
职务:口护理部主任口总护士长口护士长口护士口其它:
参加工作年限:年
医院类型:口二乙口二甲口三乙口三甲
在临床工作时,我习惯完全遵照医嘱:1口是口否
对于上司的要求,我习惯于完全遵从:口是口否
我习惯运用文献资料来改善护理实务:口是口否
我接受批判性思维相关在职教育课程:口曾口不曾
我习惯搜寻文来献解答工作中的疑惑:口是口否
我经常阅读护理有关杂志期刊了解护理最新动向:口是口否
是否愿意参与本研究于一个月之后的再测问卷填写者,请勾选:口愿意口不愿意。
最近很火的一张表,积极和消极的思维对比图
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消极的人和积极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有何不同?
一、对金钱的思维方式
消极的人积极的人
我办不到我怎样才能办到
我不可能赢我一定要赢
我不富有的原因是我有孩子我必须富有的原因是我有孩子
要是我再年轻一点我还很年轻
我受的教育有限我会不断学习
要是我老爸给我留下……成功要靠自己
稳定的工作就是一切不断进取才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