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格测量与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19
实训工程三:人体体格测量与评价实训目的:1 了解人体体格测量的目的、意义2 掌握成年人身高、体重、上臂围、腰围、臀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方法3 能够对人体体格测量结果进行初步评价实训内容及步骤:一、准备工作1 设计测量记录表2 使用仪器:身高体重计、皮尺、皮褶厚度计。
3 场地准备: 气温低时注意房间保暖。
4 被测者准备:尽量裸露要检测部位。
二、现场测量及评价〔每2名同学为一组,互相测量〕〔一〕身高、体重测量1身高测量:“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2体重测量:受试者赤足,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在秤台中央。
测量体重前不得进行剧烈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
3评价〔1〕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成年男性:标准体重g=身高cm-80×70﹪;成年女性:标准体重g=身高cm-70×60﹪肥胖度正负10﹪为正常体重,肥胖度正负10﹪~ 2021体重过重或过轻,肥胖度正负2021上为肥胖或体重缺乏〔2〕体质指数BMI=体重g/身高2m2评判标准: 成年人BMI在到为适宜范围,24到为超重,27~为I度肥胖,≥30为II度肥胖,≥为Ⅲ度肥胖〔二〕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1 上臂围的测量2 肱二头肌皮褶厚度测量3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4 肩胛下角皮褶厚度的测量5.评价〔三〕腰围、臀围的测量1腰围测量2臀围测量3 评价: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腰臀比的理想比值是:男性为,女性为。
亚洲人男性的腰围大于等于90cm2尺7寸,女性的腰围大于等于80cm2尺4寸,肥胖。
实训结果:人体体格测量记录单。
实验一体格的测量与评价【实验目的】通过标准化测量,了解人体的基本外部形态,包括身体量度、长度、围度指标,并计算出部分体格指数,对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体质水平进行初步评价。
【实验原理】体格测量与评价是定量化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方法。
体格是指人体形态发育特征,即是人体各个环节在空间所占的比例大小,它包括身体的量度、长度、围度、宽度。
【实验方法】1.体重的测量测量仪器:电子体重计测量方法:体重计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受试者轻上体重计,立于中间,测试者待受试者站稳后,记录显示屏的数据。
测量误差:少于0.1kg。
注意事项:(1)受试者按要求着装,上下秤台动作要轻。
(2)测试一定数量(约25人)受试者后,应校对仪器,将指针调整至零点。
2.身高的测量测量仪器:身高计测量方法:受试者以自然立正姿势站在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30°-40°,足跟、骶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保持耳眼水平位。
测试者将水平压板下滑,轻压其头顶点,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读数。
测量误差:少于0.5cm。
注意事项:(1)仪器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向着光源。
(2)测试者读数时两眼视线与受试者的身高保持在同一水平。
(3)水平压板与头顶接触的松紧应当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
3、胸围的测量测量仪器:带状皮尺测量方法: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平静呼吸。
按照围度测量要求(已发育女性置乳头上方第四胸肋骨关节处,其他人置乳头上缘),选择测量参照点,带状尺水平绕行一周读数。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cm。
注意事项:(1)测量时要注意带状尺是否有折转,位置是否正确,带状尺松紧要适宜。
(2)读数应在呼气之末、吸气之前进行。
4、上臂紧张围的测量测量仪器:带状皮尺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将左手掌心向上握拳并用力屈肘。
测试者将带状尺绕行肱二头肌最隆起部位一周后读数。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cm。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人体的体格包括身高、体重、体脂肪等各个方面指标的测量。
这些指标可以给出人体的生理状况,进而对身体健康状态进行评价。
而营养学的评价则能够分析人体的饮食结构和摄入营养物质的情况,进一步评估人体的健康程度。
本文将探讨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并分析其意义和方法。
首先,人体的体格测量对于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和健康状态非常重要。
首先是身高的测量,可以反映出个体的发育状况和遗传特征。
身高的增长过程反映了人体骨骼和肌肉等组织的发育情况,有助于了解个体的成长速度和生长潜力。
因此,通过身高的测量,我们可以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对生长发育不良的儿童进行干预。
其次,体重的测量对于了解个体的肥胖程度和身体质量非常重要。
体重过轻或过重都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例如体重过轻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和易感染疾病,而体重过重则可能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因此,通过体重的测量,我们可以评估个体的肥胖程度,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此外,体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出个体的脂肪分布和体脂肪含量。
过多的体脂肪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而过少的体脂肪则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因此,通过体脂肪的测量,我们可以评估个体的肥胖程度和身体组成,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
其次,营养学的评价可以从饮食结构和摄入营养物质的角度来了解个体的营养状况。
饮食结构反映了个体的膳食习惯和饮食行为,例如主食、蛋白质、脂肪和蔬菜等食物的摄入情况。
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评估,我们可以判断个体的膳食均衡程度,进一步指导合理的饮食调整。
此外,营养物质的摄入情况也是评估个体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通过摄入营养物质的量和质量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个体是否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摄入过量的问题。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一、人体体格的测量1.身高测量:身高是一个重要的体格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情况。
通过测量身高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身高正常与否,有无生长发育障碍。
2.体重测量:体重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测量体重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是否存在体重过轻、过重或肥胖等问题,对于营养不良的评估也有重要意义。
3.体脂率测量:体脂率是指人体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例。
通过测量体脂率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体脂肪分布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过高的脂肪堆积,以及是否存在内脏脂肪过多的情况。
4.腰围测量:腰围是一个反映腹部肥胖程度的指标。
通过测量腰围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存在腹部肥胖问题,进而评估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5.皮褶厚度测量:皮褶厚度是指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脂组织厚度。
通过测量皮褶厚度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身体脂肪含量、脂肪分布情况以及脂肪的消耗速度。
1.膳食调查:通过膳食调查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日常饮食习惯和摄入的营养素情况。
膳食调查可以采用食物频率问卷、24小时膳食回忆和食物记录等方法,从而评估人体摄入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2.生化指标检测:通过检测人体的生化指标如血液中的营养素水平、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等参数,可以从生理学角度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和代谢情况。
3.体成分测量:体成分测量是通过测量人体组织的水分、脂肪、肌肉等成分来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法、电阻抗法和核磁共振法等。
4.营养评估评分:营养评估评分是通过评估人体的体重、身高、腰围、肌肉质量和皮褶厚度等指标来评估人体的营养状态。
常用的评分方法有肥胖指数、体质指数、皮褶厚度评分和骨密度评分等。
综上所述,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是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和营养情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准确的测量和评估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体格测量与评价(一)目的体格的大小和生长速度是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体测结果,常被用来评价一个地区人群的营养状况。
这是因为儿童在整个人群中最敏感,最有代表性,其测定方法比较规范,对人群营养状况的反映比较灵敏,而且所需的费用相对较低。
(二)常用指标与方法1.身高(身长)(1)身长使用器材:为卧式量板(或量床)。
由一长120cm的底板及在其一端与之垂直的顶板组成,另有一可以移动于底板纵槽上的足板。
该足板必须与顶板平行,与底板垂直,在底板中线两侧要嵌有两条与长边平行的量尺,其刻度可读至0.1cm。
测定步骤:将量板放在平坦地面或桌面;让母亲脱去小儿鞋帽和厚衣裤,使其仰卧于量板中线上;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接触头板,小儿面向上,两耳在一水平上,两侧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与量板垂直;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在确定小儿平卧于板中线后,将左手置于小儿膝部,使其固定,用右手滑动滑板,使之紧贴小儿足跟,然后读取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0.1cm)。
(2)身高使用器材:为身高坐高计。
使用前应校对零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红色刻线的高是否为10.0cm,误差不得大于0.1cm。
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
测试方法: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足跟、骶骨部及两肩间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面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平面等高进行读数,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0.1cm)。
注意事项:身高坐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位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测试人员每天测试前检查身高坐高计,进行校正;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破坏。
全身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全身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一、引言全身体格检查是一种系统的身体检查方法,通过对不同系统的观察、触诊、叩诊、听诊以及一些常见的辅助检查项目,来全面地评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全身体格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检查、眼科检查、口腔检查、内科检查、肺部听诊、心脏听诊、腹部触诊、肝脾触诊、上肢动脉搏动、下肢动脉搏动、脑神经功能检查、颈项检查、淋巴结检查、皮肤检查、乳腺检查和妇科检查等。
二、全身体格检查总结根据全身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对人体各个系统的状况进行评估和判断。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检查的总结:1.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肺活量等指标的测量,可以初步了解一个人的体格发育情况、肌肉力量和呼吸功能。
同时,还可以进行皮肤、毛发、指甲、淋巴结等方面的观察,了解有无异常。
2.生命体征检查生命体征检查主要包括测量脉搏、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人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状况。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察和评估,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3.眼科检查眼科检查主要包括检查视力、眼底、瞳孔等指标。
通过检查,可以得知一个人的视觉功能和眼球结构是否正常,对某些眼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4.口腔检查口腔检查主要包括检查口腔、牙齿和牙周组织等。
通过检查,可以了解口腔卫生状况、龋齿情况以及牙周疾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有重要作用。
5.内科检查内科检查主要通过触诊、叩诊和听诊等方法,来评估胸腔、腹部等内脏器官的状况。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胃肠道、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是否正常。
6.肺部听诊和心脏听诊通过听诊呼吸音和心脏音,在评估肺部和心脏功能时,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呼吸道疾病、心脏杂音以及心脏肌肉功能异常等。
7.腹部触诊腹部触诊可以了解腹部有无包块、压痛、肠鸣音情况,并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腹部脏器疾病。
8.肝脾触诊通过触诊肝脏和脾脏的大小、质地以及压痛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肝脏疾病和脾脏疾病。
体格测量与评价范文引言:体格测量是一种通过测量人体各个方面的特征和指标来评估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水平的方法。
这些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体脂肪率、肌肉量、骨量等。
对于个人和医疗专业人士来说,了解和评估一个人的体格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提供健康问题的线索、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参考,以及评估潜在健康风险的基础。
一、身高和体重测量及评价:身高和体重是最基本的体格指标之一、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或自报方式进行。
直接测量通常是使用身高测量器或悬梁秤来进行的,而自报方式则是由个体自己提供身高和体重信息。
通过测量身高和体重,可以计算出身体质量指数(BMI),这是一种判断一个人体重与身高的关联程度的指标。
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根据BMI指数,人体形态可以被划分为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等几个类别。
二、体脂肪率测量及评价:体脂肪率是指身体中脂肪组织在总体重中所占的百分比。
体脂肪率的测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皮褶厚度测量、双能X射线吸收法、生物阻抗法和超声波法等。
其中,生物阻抗法是最常见也是最便捷的方法之一、生物阻抗法通过测量身体对电流的电阻程度来估计体脂肪率。
体脂肪率是健康状况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体脂肪率高与一系列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三、肌肉量测量及评价:肌肉量是指身体中肌肉组织的总质量。
肌肉量的测量通常可以通过生物阻抗法或其他体积估计法进行。
肌肉量在健康评价中的重要性不亚于体脂肪率。
肌肉量的减少与肌肉骨骼疾病、肌肉功能下降和老年病等问题有关。
肌肉量的测量和评估对于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和营养方案非常重要。
增加肌肉量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减少脂肪堆积,改善体力和体能水平。
四、骨量测量及评价:骨量是指人体骨骼系统的总质量。
骨量的测量通常可以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来进行。
骨量的评价对于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系统疾病,其特点是骨密度减少和骨脆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