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学生手册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10.41 MB
- 文档页数:66
学生手册读书笔记【篇一:学生手册读后感】学手册识标准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很多事实都能说明这个道理,比方买票要排队;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甚至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一定的要求和约束,否则任何事情都毫无秩序可言。
而我们作为在校的学生,处在向迈进社会过度的时期,更是有数不清的纪律和规则来要求我们,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但是,如果我们总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守大学生日常行为标准,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毕达哥拉斯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
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它并不是一个要一批同学来管理其他同学的组织,而是一个促使大家互相监督,做好自律的一个新的学生团体,只为让我们的学习生活保持良好的秩序。
作为自律委员会的一员,我相信每位成员都和我一样,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律这方面给大家帮助,为大家服务。
要自律,当然要有具体的要求。
在配合现在正在实行的素质教育方面,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自律意识,对学校、班级和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
在学习方面,我们一要独立,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独立完成作业;二要自觉,自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包括做好预习复习工作、上课专心听讲和按时完成作业。
在行为上,我们应该以中学生日常行为守则来标准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保护公物。
在外表上,我们应该以简单大方、干净整洁的衣着表现出学生朴素的本质。
我想,如果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加入到自律者这个行列中来,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环境都会大大的不同。
自律并不仅对我们现在的学习有益,在几年后,当我们陆续结束自己的学生生涯走上社会的时候会发现它对于我们今后在社会上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当我们还是学生时,犯了错误我们还有再来一次,从头开始的时机,可是在社会上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每一次失误或者错误负责,承担后果,这使得自律的作用更加明显。
武汉大学新生入学指南篇一金秋九月,经过高考洗礼的青年学子满怀激情地走入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等待他们的是简单快乐的象牙塔生活还是枯燥的学术钻研呢?……四年的大学时光该如何度过呢?《大学新生入学指南》将从新生报到的一般程序、大学的机构设置、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等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同学们顺利度过这个适应期,更快地完成新角色的转变,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活中去,是一份献给即将走入大学校园的朋友们的礼物。
让我们来看看指南内容吧。
综合部分一、新生按《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时间来校报到。
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向所在院系请假,请假时间不得超过两周。
未经准假或逾期未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学校将于今年启用武汉大学迎新网站和数字迎新系统。
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以后,即可以登录武汉大学迎新网站(网址:)了解学校资讯。
8月2日以后,新生可以通过迎新网站上方“新生学号查询”功能(网址:/xhcx/),以高考考生号为用户名,身份证号后六位为密码,查询自己的学号。
查询到学号以后,即可以用学号为用户名,身份证号后六位作为密码,登录“武汉大学数字迎新系统”,按照《迎新系统使用须知》的说明和系统提示,完善个人信息、来校方式等,查询缴费标准、住宿信息等(住宿信息在8月25日后方可查询)。
二、为方便新生报到,学校按照院系学生住宿校区分4个学部设置报到地点:学部学院(系)报到地点文理学部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国学院、艺术学系、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文理学部梅园小操场工学部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学部老体育馆信息学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院、国际软件学院、印刷与包装系、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信息学部老体育馆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口腔医学院、HOPE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部体育馆三、新生报到时须携带材料:《录取通知书》、第二代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高考准考证、正面免冠一寸登记照12张、党团组织关系介绍信,愿将户口迁入学校的还需自带《户口迁移证》。
《学生手册》知识点整理1.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按学校规定的报到日期办理报到注册手续。
因故不能如期报到注册者,应当提前履行请假手续,否则按旷课处理。
学生在开学后两周内无正当理由未注册的,由学生所在系部予以退学警示,至第四周仍未注册的,按自动退学处理。
2.我校本科专业学制为四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时间)为八年,学校实行按学分管理的学年制。
3.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两种,课程考核可采用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技能操作等形式。
4.根据我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考核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五级制记分。
五级制到百分制的换算方法为:优秀95分,良好85分,中等75分,及格65分,不及格50分。
5.学生在考核前缺课(含实验课)累计超过该门课程教学时数三分之一者或平时欠交作业累计达三分之一者,取消参加本门课程期末考核的资格,该课程应当重新修学。
6.对二次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或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或者毕业设计(论文)等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7.对学生学习的质和量,采用课程绩点与学分结合的方法来衡量。
(1)课程绩点的确定成绩绩点正常考核补考或重修90—100(优秀)9780—89(良好)8670—79(中等)7560—69(及格)640—59(不及格)00(2)平均学分的绩点的计算公式为:__平均学分绩点=∑(课程绩点×课程学分)÷∑课程学分_8.学生一学年所学课程考核不合格学分达到15学分(含15学分),或者入学后所学课程考核累计不合格学分达到20学分(含20学分)者,给予留级警示。
累计两次留级警示者应予留级处理。
9.学生一年所学课程考核不合格学分超过20学分(含20学分),或入学后所学课程考核累计不合格学分达到35学分(含35学分)者应予留级。
10.纪律处分的种类由轻至重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学生手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二〇一六年九月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校训题词校党委书记郝翔教授题词校长王焰新教授题词编委会(修订版)主编:傅安洲赖旭龙副主编:王林清殷坤龙马彦周龙眉王兴张玮编委:蔡楚元刘世勇何晓玲马晓霞王伟吕雅峥姜明敏张峰张建和黄燕肖梦琼余江涛朱丹刘红梅侯建湘胡志毅陈新荣张红兵李纪亮朱继张华顾刚侯金波沈波李亮皮威孙博文王进修订说明自2005年3月25日教育部新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来,我校对学生手册进行了9次修改。
每次修订力求核心内容稳定,条目清晰,体系完备,文字精炼,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理解和认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适应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着力在引导学生成长、激励学生创新、规范学生行为、强化学生责任意识等方面有所创新,努力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一流本科人才,促进学生卓越成才。
本次修订本着“贴近实际,突出重点,简洁实用”的原则,对制度体系进一步系统梳理,对部分概念模糊、描述不清的条款进行了界定。
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士学位实施办法》等7个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新增了《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暂行办法》,涉及学籍与学务、纪律与规范、奖励与资助、实践与发展四个方面。
同时,摘录了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文件目录,在附录中标示了查询地址,方便学生查询。
所修订内容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希望广大同学能认真阅读,熟知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规定,明确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力,为自己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在此次修订中学校相关部门、单位和学院(课部)老师给予了大力支持,编委们付出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出现纰漏,希望广大师生在执行过程中及时提出宝贵意见,便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修订版)编委会2016年8月目录普通高校学生行为准则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章程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管理规定 (1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 (24)学籍与学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学籍注册管理办法 (2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学费收缴管理规定(修订) (3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 (3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暂行办法 (4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5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的实施办法 (5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60)纪律与规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安全管理规定 (6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违纪处分实施办法(修订) (6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课程考核纪律与学术规范 (7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课程考核违规处理办法(试行) (7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8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宿舍住宿管理办法(试行) (9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暂行规定 (9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9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申诉处理办法 (10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及就业协议书管理暂行办法 (10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馆读者须知 (10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暂行办法 (111)奖励与资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奖励与资助管理办法(试行) (11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试行) (1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试行) (12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 (12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办法 (13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英才奖学金评选办法 (13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奖学金评选办法 (13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助学金评选办法 (15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助学金评选办法 (16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勤工助学实施办法 (16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助学贷款实施细则(修订) (17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实施细则(修订) (17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临时困难补助实施办法 (17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重大疾病救助基金管理办法(试行) (18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英才工程资助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18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日常奖励实施办法(试行) (18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年度先进集体及优秀个人评选奖励办法 (19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先进毕业班、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 (194)实践与发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办法 (19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 (20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207)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检索地址 (217)中国地质大学校歌——《勘探队员之歌》 (219)学生咨询与服务电话及地点 (220)普通高校学生行为准则一、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向世界,了解国情,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武汉大学大学委员会2012年5月武汉大学2012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流程暑期社会实践具体流程一、实践前期在实践前,同学们需要完成确立实践主题、联系实践地、组建团队、填写并上交材料等前期准备工作,为实践团队前往实践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践前期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实践主题武汉大学会根据每年的社会热点问题和主要纪念活动确定当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立项主题,约为八个。
实践前,同学们应该详细阅读并了解相关主题的实际内容,加深理解,然后确定今年实践的主题内容,并初步拟定围绕自己的实践主题如何开展实践的方案。
学校鼓励同学们能够利用自己的特点,将自己的特长充分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把自身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以达到更好地实践效果。
二、组建团队参加学校今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必须是今年12月之前仍在校的武汉大学学生(今年的毕业生获得武大保研资格的,可持院系相关证明,参加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要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每个团队至少要由三人组成,鼓励以班级或团支部为单位组团,以队长所在院系为指导单位,并落实团队指导教师至少一名,如欲申报校级团队,必须具有随团老师至少一名,请予以重视。
注意,我们不接受个人实践。
三、联系实践地1.实践地的选择将会直接影响团队的主题和形式,校团委鼓励同学们前往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等欠发达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覆盖面要尽量广,以便广泛地了解我们国家的现状。
2.为了方便同学们联系实践地,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专用介绍信。
需要的同学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到工学部行政楼二楼校团委科技与实践办公室领取今年的《武汉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用介绍信》。
之后请实践团队自行与实践地联系,最终需要得到实践地的接收证明(原件或传真件)。
注:具体该实践团队所需介绍信的份数应由该实践团队所要进行实践的单位数量而定。
四、立项申报实践团队可在未来网()下载填写今年的《武汉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填好有关内容并按网页上的提示打印、填写并上交相关材料。
校级学生组织管理办法学生组织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发展,延伸工作手臂,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是高校共青团通过充分发挥组织动员、教育引导、关心服务青年大学生及代表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作用,吸引和凝聚青年的有效组织载体;是学生通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渠道。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协调关系,有效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校级学生组织在协助我校共青团做好“融入中心、走近青年”的进程中,为促进高校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提供丰富的方式方法和青年参与的动力,实现自身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一、校级学生组织的设置原则以“组织有力、行为有序、目标统一、精简效率”为检验标准,各校级学生组织的设置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纲领性原则各学生组织的设立必须有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查的行动纲领。
学生组织须严格根据纲领阐述的宗旨、目标与任务开展工作,主动承担纲领所赋予的使命,合理行使职权,保证工作的正确性与效率性。
(二)精简性原则每个学生组织的职能须保证唯一性和高效性。
在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与学校发展大局的前提下,合理分配资源,尽量减少学生组织之间职能直接或者间接重复的情况,降低重复建设浪费,提升管理效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三)协调性原则学生组织的设置做到“和而不同”。
从总体上,各学生组织在团委或直接在校党委领导下,为实现我校共青团“融入中心,走近青年”这一共同的工作目标而相互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力。
同时,学生组织各自承担不同的使命,在相关工作中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规范性原则学生组织作为相应学生群体的代表,在人事任用、成员绩效考核、工作业务及流程、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五)稳定性原则各学生组织在组建时要充分考虑组织的时代适应性、科学性与前瞻性,确保其纲领、职能与组织架构在较长的时间内能够满足其实际需求,从而保持组织的稳定性。
(六)发展性原则本着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服务于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原则,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可根据实际工作的要求,科学整合、调整现有校级学生组织的职能,以及取缔或成立新的校级学生组织。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手册》(网络业余本、专科学生适用)经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从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团结严谨 求实创新武汉理工大学校训学校简介武汉理工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环境优美,占地面积5000余亩,其中一个占地2000亩的现代化新校区正在建设中。
学校拥有4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00余万册。
在职教职工5846人,其中专任教师274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065人。
专任教师中,有院士4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省部级专家7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人,教授431人,副教授1047人。
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869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290人,外国留学生130人。
学校拥有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门类。
有本科专业77个,硕士授权点8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博士授权点5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
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6个,与国内外大型骨干企业共建研究开发中心47个。
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成绩显著。
近年来承担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004年科研经费2.62亿元。
近几年来共获国家级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8项,各类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0多项。
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运用,以光纤传感器、高速船舶、电动汽车以及新材料、港口机械、先进制造等为代表的校办高科技产业健康稳步发展,2004年高科技产业销售收入达3.58亿元,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800多亩的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已初具规模。
学校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英国、日本、法国、美国、荷兰、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联系以及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