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794.00 KB
- 文档页数:39
高危妊娠评分标准
高危妊娠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孕妇的个人史、家族史、孕产史、孕期检查、孕期并发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孕妇的个人史包
括孕前身体状况、孕前患有的疾病、孕前手术史等,这些因素都会
对孕妇的妊娠产生一定影响。
其次,家族史也是评定高危妊娠的重
要因素,家族遗传病、家族患病史等都可能对孕妇的妊娠产生不利
影响。
再者,孕产史也是评定高危妊娠的关键内容,包括孕次、产次、自然流产史、人工流产史等,这些都会对孕妇的当前妊娠产生
影响。
此外,孕期检查和孕期并发症也是评定高危妊娠的重要内容,如孕期血压、血糖、羊水穿刺等检查结果,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妊
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等并发症都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在评定高危妊娠时,需要根据以上内容对孕妇进行综合评估,
并给予相应的分值。
根据不同的评分标准,将高危妊娠分为轻度、
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管理。
对于轻
度高危妊娠,医生可以通过定期随访、指导孕妇合理生活、饮食等
方式进行管理;对于中度高危妊娠,医生需要加强监测,可能需要
住院治疗;对于重度高危妊娠,需要进行严密监测,可能需要手术
干预或特殊治疗。
总之,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妊娠至关重要。
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充分了解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孕妇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降低孕妇和胎儿的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加深对高危妊娠评分标准的理解,提高医生对高危妊娠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为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高危妊娠]高危妊娠评分标准(2014年) [高危妊娠]高危妊娠评分标准(2014年) 篇一 : 高危妊娠评分标准1篇二 : 高危妊娠,什么是高危妊娠,哪些情况属于高危妊娠高危妊娠是指孕妇以及胎儿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导致难产或严重威胁孕妇性命的妊娠。
为了孩子与孕妇的生命安全,凡被列入高危妊娠的孕妇都必须做好监护与护理的工作,并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检查。
高危妊娠是指孕妇以及胎儿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导致难产或严重威胁孕妇性命的妊娠。
具备各种导致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便称为高危孕妇。
孕妇年龄偏小、肥胖,或是患有先天性疾病、身体素质差、妊娠期出现妊娠并发症,以及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情况均会导致胎儿早产、死亡、畸形等,从而导致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因此,为了孕妇自身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凡被列入高危妊娠的孕妇都必须做好监护与护理的工作。
孕妇年龄小于16岁,或是大于35岁。
孕妇身高在145cm左右,体重低于80斤或高于170斤。
曾有习惯性流产、早产、胎死腹中等各种难产情况,或是产出畸形儿、巨大儿以及低体重儿等特殊婴儿。
孕妇肥胖、营养不良、有遗传性家族病史,或是出现过产程延长、胎儿窒息等不良分娩情况,曾患过影响骨骼生长发育的疾病。
女方为O型血而男方为非O型血,或女方为Rh阴性血,而男方为Rh阳性血。
孕妇妊娠期有可能出现各种异常情况,比如:胎位不正、胎儿畸形、骨盆狭窄、孕期出血等各种病症。
该症是指女性可能合并会出现糖尿病、心脏病、肝炎、肺结核等疾病。
孕期感染各种病毒,如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孕妇怀孕期间服用过药物、或是接触过农药及化学毒药。
怀有多个胎儿或巨大儿等特殊情况。
一旦染上该病,女性极易流产甚至导致并发症,如子宫破裂、胎盘滞留等情况,而这其中,子宫破裂尤其严重。
胎盘滞留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胎盘剥离困难,无法止血,唯一的方法便是剖腹产,而剖腹产又具有极高的风险性。
所以,高危妊娠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
高危妊娠评分标准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某些特殊情况导致妊娠并发症风险增加的状态。
为了更好地对高危妊娠进行评估和管理,医学界制定了一套高危妊娠评分标准,以便及时发现和干预高危妊娠,保障母婴健康。
1. 孕前评估。
在孕前,对孕妇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病史询问是非常重要的。
孕前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孕妇的年龄、孕前身体状况、孕前患病史、孕前手术史、孕前生育史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孕妇是否存在高危妊娠的风险。
2. 妊娠期评估。
在孕期,医生会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孕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
孕期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孕妇的体重变化、血压情况、尿蛋白情况、胎儿发育情况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并干预高危妊娠。
3. 高危妊娠评分标准。
高危妊娠评分标准是根据孕妇的个人情况和孕期并发症的情况,通过一定的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的。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孕妇的年龄、孕前身体状况、孕前患病史、孕前手术史、孕前生育史、孕期体重变化、血压情况、尿蛋白情况、胎儿发育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分,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孕妇是否存在高危妊娠的风险。
4. 高危妊娠管理。
一旦发现孕妇存在高危妊娠的风险,医生将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
高危妊娠管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定期产检、严密监测孕妇的身体情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合理调整孕妇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等。
通过这些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危妊娠的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5. 结语。
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和干预高危妊娠,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和孕妇应加强对高危妊娠评分标准的了解和应用,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处理高危妊娠的情况。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减少高危妊娠对母婴健康造成的危害,为孕妇和新生儿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
高危妊娠评分标准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和处理,以保障母婴健康。
针对高危妊娠,医学界制定了一套评分标准,用于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和风险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本文将介绍高危妊娠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和孕妇及时了解和处理高危妊娠的情况。
1. 高危妊娠的定义。
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一些疾病或情况,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威胁的情况。
这些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孕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多胎妊娠、早产史等。
对于这些情况,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以确保母婴的健康。
2. 高危妊娠评分标准。
针对高危妊娠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孕妇的个人情况、疾病状况、孕期并发症等多个方面。
医学界通常采用的评分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孕妇年龄、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孕期血压、孕期血糖、孕期血脂、孕期尿蛋白、孕期心电图、孕期超声检查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和分析,可以对孕妇的高危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处理。
3. 高危妊娠的处理。
一旦确定孕妇属于高危妊娠,医护人员需要根据评分结果和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这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复诊、监测孕妇的体重、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化验、调整孕妇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孕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焦虑和压力。
4. 高危妊娠的预后。
对于高危妊娠的预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孕妇的情况,及时调整处理方案,以降低母婴的风险。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保障母婴的安全。
同时,孕妇本人也需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管理,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预后的成功率。
5. 结语。
高危妊娠是一种需要特别关注和处理的情况,对于孕妇和医护人员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通过科学的评分标准和有效的处理方案,可以降低高危妊娠对母婴健康的风险,提高预后的成功率。
高危妊娠要点一:⑴定义要点二:⑵诊断类型要点三:⑶产科处理原则小结:高危妊娠(high risk pregnancy)是指在妊娠期有某种致病因素或并发症可能危害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或导致难产的妊娠。
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1)抓主要矛盾和整体考虑。
高危妊娠关系到母体、胎儿、胎盘三者是否正常,处理时要全面考虑,权衡轻重,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考虑整体。
如重度妊高征时,母体情况虽经治疗仍不断恶化,则何时终止妊娠问题应结合胎儿肺发育成熟情况决定。
胎肺成熟者宜即时终止妊娠;胎肺未成熟者可用地塞米松肌注,48小时后终止妊娠。
(2)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妊娠后期合并糖尿病孕妇给予控制饮食或胰岛素治疗;妊高征孕妇应予休息、解痉、镇静、降压等;贫血者应积极抗贫血治疗。
(3)注意一般治疗。
增加营养,注意多卧床休息,以促进子宫胎盘血液供应,帮助孕妇解除顾虑,保持心情舒畅。
(4)防治早产。
有早产史者尤应注意,已有早产先兆者可滴注硫酸镁治疗。
(5)产时处理。
产程开始即予吸氧,尽量不用镇静麻醉剂,密切检测胎心变化,产程中及时人工破膜,尽量缩短第二产程,注意预防产后出血。
(6)加强产科与儿科合作。
妊娠合并症细目一:1.妊娠合并心脏病要点一:⑴种类要点二:⑵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要点三:⑶心脏病孕产妇最危险的时期2003A1型题39.心脏病孕妇最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时期是答案:DA.妊娠20-22周B.妊娠24-26周C.妊娠28-30周D.妊娠32-34周E.妊娠36-38周解析:正确答案D。
2004A1型题37.心脏病孕妇容易发生心衰的时期是DA.妊娠20~22周B.妊娠24—26周C.妊娠28—30周E.妊娠36~38周解析:正确答案D。
要点四:⑷心脏病代偿功能的分级要点五:⑸妊娠早期心衰的诊断要点六:⑹心脏病可否妊娠的依据要点七:⑺心脏病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要点八:⑻妊娠期处理要点九:⑼分娩期处理2000(B)A2型题106.28岁,女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史5年。
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高危孕产妇是指在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中,因各种原因存在一定危险性,需要特别关注和干预的孕产妇。
为了对高危孕产妇进行有效管理和干预,医学界制定了一套评分标准,以便及时识别高危孕产妇,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
下面将介绍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评分项目。
1. 孕产妇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孕次、产次、婚姻状况等。
2. 孕产妇的孕期情况,包括孕周、孕期并发症、妊娠合并症等。
3. 孕产妇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包括饮食、作息、体育锻炼、接触有害物质等。
4. 孕产妇的家族遗传史,包括遗传病史、家族遗传性疾病史等。
5. 孕产妇的身体状况,包括体重指数、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理指标。
6. 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包括情绪、压力、心理健康状况等。
7. 孕产妇的疾病史,包括既往病史、慢性病史、过敏史等。
8. 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子痫前期等。
9. 孕产妇的胎儿状况,包括胎位、胎心监护、胎动情况等。
二、评分标准。
根据以上评分项目,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分,一般来说,评分标准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等级。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 低危,总分在0-5分之间。
2. 中危,总分在6-10分之间。
3. 高危,总分在11分以上。
三、评分的意义。
高危孕产妇评分的目的在于及时识别高危孕产妇,采取相应的处理和护理措施,以降低孕产妇和胎儿的风险,保障母婴的安全。
对于低危孕产妇,可以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和指导;对于中危孕产妇,需要加强监测和干预;对于高危孕产妇,需要进行重点监测和治疗,甚至可能需要提前引产或实施剖宫产术。
四、评分的注意事项。
1. 在评分过程中,要全面、客观地收集孕产妇的相关信息,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2. 在评分过程中,要根据孕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分,不要片面地追求高分或低分。
3. 在评分结果出来后,要及时将评分结果告知孕产妇和其家属,让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高危妊娠妇女护理护理操作常规要点一、定义高危妊娠(highriskpregnancy)是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二、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了解孕产妇年龄、生育史、疾病史(合并内外科疾病),了解早期妊娠时是否用过对胎儿有害的药物或接受过放射线检查,是否有过病毒性感染等。
(二)身心状况1.了解孕妇身高、步态、体重:身高<145cm者,容易头盆不称;步态异常者应注意骨盆有无不对称;体重过轻或太重者的危险性也会增加。
2.测量宫底高度和腹围:判断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周数相符,大于或低于正常值3cm者为异常,过大者应排除羊水过多或双胎,过小者警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如果为足月,应估计胎儿大小,<2500g或≥4000g均应给予重视。
3.了解胎位有无异常。
4.测血压:如≥140/90mmHg或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 者为异常。
5.评估心脏杂音及心功能。
6.检查阴道出口:是否过小,外阴部有无静脉曲张等。
7.分娩时要评估有无胎膜早破、羊水量及性状。
如头位,羊水中混有胎粪或羊水呈黄绿色则提示有胎儿缺氧。
8.正确估计孕龄,描绘妊娠图。
9.数胎动:一般孕妇于16~20周即能自觉有胎动,但很弱。
至孕28周胎动逐渐加强,次数也增多,直至足月又稍减少。
胎动计数>30次/12小时为正常,表示胎儿在宫内存活良好。
如果孕妇自觉胎动次数减少,12小时内胎动次数≤10次或低于自我测胎动规律的50%,在排除药物影响后,要考虑胎儿宫内缺氧。
10.心理状态评估:高危孕妇在妊娠早期常担心流产及胎儿畸形,在妊娠28周以后则担心早产、出现胎儿异常或者胎死宫内、死产等。
孕妇可因为前次妊娠的失败而对此次妊娠产生恐惧;由于需要休息而停止工作,产生烦躁不安;因为自己的健康与维持妊娠相矛盾而感到焦虑、无助;也可因为不可避免的流产、死产、死胎、胎儿畸形等而产生悲哀和失落。
要认真评估高危孕妇的应对机制、心理承受能力及社会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