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检测技术复习资料最终版
- 格式:docx
- 大小:32.53 KB
- 文档页数:28
核技术 核探测复习材料 一、简答题:1.γ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有哪几种方式?( 5分)答:γ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1)光电效应 (2)康普顿效应(得2分)(3)电子对效应(得2分) 2.典型的气体探测器有哪几种?各自输出的最大脉冲幅度有何特点,试用公式表示。
(5分) 答:典型的气体探测器有(1)电离室(得1分)(2)正比计数管(得1分)(3)G-M 计数管(得1分)脉冲幅度:(1)电离室:C e w E v =(得1分)(2)正比计数管:Cew E M v ∙= (得0.5分)(3)G-M 计数管 最大脉冲幅度一样(得0.5分)3.简述闪烁体探测器探测γ射线的基本原理。
(5分)答:γ射线的基本原理通过光电效应 、 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产生次级电子(得1分),次级电子是使闪烁体激发(得1分),闪烁体退激发出荧光(得1分),荧光光子达到光电倍增管光阴极通过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得1分),光电子通过光电倍增管各倍增极倍增最后全部被阳极收集到(得1分),这就是烁体探测器探测γ射线的基本原理。
注:按步骤给分。
4.常用半导体探测器分为哪几类?半导体探测器典型优点是什么?(5分)答:常用半导体探测器分为(1) P-N 结型半导体探测器(1分)(2) 锂漂移型半导体探测器;(1分)(3) 高纯锗半导体探测器;(1分)半导体探测器典型优点是(1) 能量分辨率最佳;(1分)(2)射线探测效率较高,可与闪烁探测器相比。
(1分)5.屏蔽β射线时为什么不宜选用重材料?(5分)答:β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损失能量除了要考虑电离损失,还要考虑辐射损失(1分),辐射能量损失率222NZm E z dx dE S radrad∝⎪⎭⎫ ⎝⎛-= 与物质的原子Z 2成正比(2分),选用重材料后,辐射能量损失率必然变大,产生更加难以防护的x 射线(2分)。
故不宜选用重材料。
注:按步骤给分。
6.中子按能量可分为哪几类?中子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有哪几种方式。
1-1-2测量方法根据研究的问题不同如何进行分类?各分类方法包括哪些测量方法?答案 按如何取得测量结果进行分类有:1.直接测量法,2.间接测量法,3.组合测量法。
按测量方式来分类有:1.偏差式测量法,2.零位式测量法(补偿式测量法),3.微差式测量法1-2-9请指出下列误差属于哪类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1)用一块普通万用表测量同一电压,重复测量15次后所得结果的误差。
(随机误差)(2)观测者抄写记录时错写了数据造成的误差。
(粗大误差)(3)在流量测量中,流体温度、压力偏离设计值造成的流量误差。
(系统误差) 1-3-1什么是仪表的动态特性?什么是仪表的静态特性?什么是瞬态响应特性和频率响应特性,各有哪些特性指标?答案 仪表的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仪表的静态特性是指其输出对不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对于阶跃输入信号,则称为仪表的阶跃响应或瞬态响应。
对于正弦输入信号,仪表的响应称为频率响应或稳态响应;瞬态响应特性指标(1)时间常数τ,一阶仪表时间常数τ越小,响应速度越快。
(2)延时时间 仪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50%所需时间。
(3)上升时间 仪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90%所需时间。
(4)超调量 仪表输出超过稳态值的最大值。
频率响应特性指标(1)频带 仪表增益保持在一定值内的频率范围为仪表频带或通频带,对应有上、下截止频率。
(2)时间常数τ 用时间常数τ来表征一阶仪表的动态特性。
τ越小,频带越宽。
(3)固有频率ωn 二阶仪表的固有频率ωn 表征了其动态特性。
1-3-6 某测温仪表的准确度等级为1.0级,绝对误差为正负l ℃,测量下限为负值(下限的绝对值为测量范围的10%),试确定该表的测量上限位、下限值及量程。
%100⨯围下限测量范围上限-测量范=∆γ, 1=∆,精确度等级为1.0级,所以γ=0.01,所以量程为100℃。
由下限的绝对值为测量范围的10%,可列式-0.1x=-0.1×100=-10℃,所以上限为90℃。
第一部分核电NDT人员基础知识习题集(闭卷)是非题金属的强度址拒金屈抵抗断裂的能力。
(O)-般说来,钢材硬度越高,只强度也越高。
(O)槊性高的材料,其冲击韧性必然也高。
(X)一般说来,教性指标较离的材料制成的元件比脆性材料制成的元件有更大的安全性.(O)一般说來,焊接接头咬边缺陷引起的丿M力集屮,比气孔缺陷严重得多。
(O)材料的断裂韧度值KIC不仅取决丁材料的成分、内部组织和结构,也与裂纹的人小、形状和外加应力有关。
(X)一般说來,钢材的强度越高.对氢脆越敏感。
(O)应力如I啲严重程度与缺口人小和根部形状仃关,缺口根部UI1率半径越人,应力集屮系数就越大。
(X )如果承用类设备的筒体不圆,则在承压时筒壁不仅承受薄膜应力,在不圆处还会出现附加弯曲应力。
(O)低合金钢的应力腐蚀嫩感性比低碳钢的应力腐蚀敏感性人。
(O)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组织的晶体结构属于体心立方晶格,而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的晶体结构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O)绝人*数介金元素能使C曲线位置左移,这盘味着人多数低合金钢的淬破!倾向人丁•低確钢。
(X)钢中的奥氏体转变成勺氏体时会产工很人的相变应力,是由于马氏体的比容人于奥氏体。
(O)如果高温奥氏体冷却速度过快,其屮富含的碳原了來不及扩散,就会形成碳在铁屮的过饱和固溶体,即马氏体。
(O)奥氏体不锈钢具有非常显著的加匸换化特性,其原肉匸要定在敎性变形过种中奥氏体会转变为马氏体。
(O)硫是钢屮的育害杂质,会引起钢的热脆c (O)磷在钢屮会形成低熔点共晶物,导致钢的冷脆。
(X)氮在低嚴钢中是仃書杂质,而在低介金钢屮却能起提高强度、细化晶粒的作用。
(O)奥氏体不锈钢焊接不会产生延迟冷裂纹,但容易产生热裂纹。
(O)焊接电流增人,焊缝熔深增人而熔宽变化不人。
(O)导致埋弧自动焊接头余高过高的町能原因之一是焊丝伸出长度过长。
(O)在重要构件及厚度较人构件屮,例如高斥、超高爪锅炉和用力容器环缝焊接屮常用的是双U形坡口。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核安全综合知识》复习资料一般内容:无加粗一般重要:加粗重要:加粗、颜色字体非常重要:加粗、下划线第一章原子核物理基础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原子核的放射性、射线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原子核反应。
熟悉放射性活度的含义及三大天然放射性系列中的主要核素、常用的核辐射类型及其特征、核裂变及核能的利用。
掌握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及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常数、半衰期及寿命的概念,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介质对γ、X 射线的衰减规律;中子诱发裂变与裂变能。
知识点整理:第一节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原子的核式模型是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而提出的,假设结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电子是由汤姆逊发现的,电子电荷值e≈1.6*10-19C(库伦);电子的质量m≈e9.1*10-31kg。
3.原子半径约为10-8cm(或10-10m),原子核的尺度大小量级为fm(10-15m,飞米),几十飞米,原子核半径R与质量数A1/3成正比关系。
4.物质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光谱特性基本上只与核外电子有关,而放射性现象主要归因于原子核。
5.原子的壳层结构:(1)原子的核外电子称为轨道电子。
原子的轨道电子离核的距离是不能取任意值的,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彼此分离的壳层。
(2)最靠近核的一个壳层称为K层,在它的外面依次为L、M、N、O壳层等,以此类推。
通常用量子数n(n=1,2,3…)代表壳层,并分别对应K、L、M、N、O,…壳层。
每个壳层可容纳2n2个电子。
除了K层以外,其他壳层又可分成(2l+1,l=n-1)个支壳层,l是描述电子轨道的量子数。
(3)处于不同壳层的电子具有不同的位能,当电子从无穷远处移动到靠近原子核的位置时是电场力作功,K层的能级最低。
能级的能量大小就等于该壳层电子的结合能,即要使该壳层电子脱离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所需做的功。
结合能是负值,通常以KeV为单位,K壳层电子的结合能的绝对值最大。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阅读说明】除标题均有加粗外,其他标记说明如下:一般内容:无加粗一般重要:加粗重要:加粗、颜色字体非常重要:加粗、下划线《核安全专业实务》第一章核安全监管概述第一节核安全监督管理的范围和组织机构一、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的范围1.1984年,国家核安全局成立。
2.2003年6月28日,通过《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该法从保护环境出发,重点关注环境安全,主要规范核技术应用、放射性废物和伴生放射性矿涉及的放射性污染防治,也对核设施安全提出了基本要求。
3.2017年9月1日,通过《核安全法》,该法是有关核领域安全问题的专门法,重点以核设施、核材料安全为主要规范内容,同时也对放射性废物和乏燃料的安全作出规定,规范了放射性废物处置的要求。
4.国家建立了安全许可、监督检查执法、事故应急与调查处理、环境影响评价、辐射环境监测、人员资质管理等核安全监管制度。
二、核安全监管的组织机构5.国家核安全局下设核设施安全监管司、核电安全监管司、辐射源安全监管司等三个业务司。
6.国家核安全局主要业务职责:(1)组织拟定核与辐射安全政策、规划、法规等。
(2)负责核设施的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以及事件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3)负责核活动的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以及事件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4)负责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检验活动的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
(5)组织辐射环境监测。
(6)组织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参与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防范和处置。
(7)负责核材料管制核安全监管。
(8)负责核与辐射安全从业人员资质管理和相关培训。
(9)负责放射性污染治理的监督。
(10)负责电磁辐射装置设施的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
7.环境保护部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主要职责为:(1)负责核设施核与辐射安全的日常监督;(2)负责核设施辐射环境管理的日常监督;(3)负责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的日常监督;(4)负责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核设施和核技术利用单位核与辐射事故(含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准备工作的日常监督,以及事故现场应急响应的监督;(5)负责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核设施和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监测工作的监督及必要的现场监督性监测、取样与分析;(6)负责对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辐射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工作的督查;(7)负责核设施现场民用核安全设备安装活动的日常监督和民用核设施进口核安全设备检查、试验的现场监督;(8)负责民用核设施内放射性物品运输活动的监督;(9)承办环境保护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2010《核辐射探测器与核电子学》期末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0分,每小题2分)1. 由NaI(Tl)组成的闪烁计数誥,分餅时间约为,几U s。
2. 由ZnS(Ag)组成的闪烁计数器,一般用来探测a射线的强度。
3. 由NaI(Tl)组成的闪烁计数器,一般用来探测Y(X)射线的能量和強度°4. G-M计数管一般用来探测0、Y、X射线的冬度°5. 金硅面垒型半导体探测器一般用来探测」_射线的能量和强度・6. HPGe半导体探测器一般用来探测Y射线的能量和强度。
7. 对高能Y射线的探测效率则主要取决于探测器的有效体积°8. 前宜放大器的鬲小主要作用杲,提高信-噪比、阻抗匹配。
9. 谱仪放大器的希个主要作用是;信号放大、脉冲成形。
10. 微分电路主要作用是:使输入信号的宽度变窄和隔离低频信号°二、名词解释(15分,每小题5分)1. 探测效率一一定义为探测器输岀信号数量(脉神数)与入射到探测器(表面)的粒子数之比。
2. 仅器洁一一由仪器(探测器)探测(响应)入射射线而输岀的脉冲幅度分布图,是一连续诸。
3. 全能峰一一入射粒子以各种作用方式(一次或多次)将全部能量消耗在探测器内而形成的仪器诣峰。
三、计算题(S分)试粗略计算6.0MeV的a粒子在电离室和金硅面垒探测器中产生的初始电离(离子对数目),并以此说明金硅面垒半导体探测器能量分辨率比正比计数管高的原因。
旦离室是气体探测器.金硅面垒探测器是半导体探测器.它们的平均电离能(W)大约分别为30eV和3eV。
所叹:旦离室产生的初始电离(N 1)=6000000 30=200000 (对)登硅面垒探测器产生的初始电离(N2>6000000 3=2000000 (对)可见,N2比N1大10倍.即N2因统计涨落产生的相对标准差比N1小,金硅面垒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FWHM)比电离室好。
四、论述題(20分,每小题10分)1. 简述闪烁计数器探测Y射线的工作过程。
核工程检测技术复习资料最终版2010--核工程检测仪表复习题1:概念题绝对误差:绝对误差:△=x-L△为绝对误差;x为测量值;L为真实值相对误差:δ=△/L×%仪表的基本误差:仪表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最大的引用误差分辨率:表明仪表响应输入量微小变化的能力指标,即不能引起输出发生变化的输入量幅度与仪表量程范围之比的百分数灵敏度:仪表在稳定状态下输出微小变化与输入微小变化之比迟滞(变差):仪表正向特性与反向特性不一致的程度,以正、反向特性之差的最大值与仪表量程之比的百分数表示线性度:表明仪表实际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曲线与理想直线之间的关系精度:仪表精密度与准确度之和,用相对误差来表示霍尔效应:指把一半导体单晶薄片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在它的两个端面上通以电流I,则在它的另两个端面上产生电势Uh,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
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标准节流装置:把几种标准化了的节流件、规定了的取压方式和规定长度的前后直管段,总称为标准节流装置2: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测量系统由敏感部件、变换部件、传递部件、显示部件组成敏感部件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接触,按照被测介质的能量,使其产生一个以某种方式与被测量有关的输出信号变换部件:对敏感部件输出的信号在送往显示部件之前进行适当的变换传递部件:传输信号的通道显示部件:测量系统与观测者的界面,他将被测量的信号以某种形式显示给观测者的记录显示,甚至还有调节的功能。
3:测量方法根据研究的问题不同如何进行分类?各分类方法包括哪些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可以按照如何取得测量结果、按照测量方式、按被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的状态和按测量条件相同与否来分类。
按照如何取得测量结果可以分为: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组合测量法。
核工业无损检测考试-核电基础知识试题15+15核电基本知识一、是非题1)核电站是以核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将核能变为热能的部分称为核岛,将热能变为电能的部分称为常规岛。
(+)2)堆芯中插入或提升控制捧的目的是控制反应堆的反应性。
(+)3)压水堆中稳压器内的水-汽平衡温度的保持是借助于加热和喷淋。
(+)4)由国家核安全局制定颁发的安全法规都是指导性文件。
(—)5)所有核电厂的堆型都必须要有慢化剂降低中子的能量。
(-)6)核电站压水堆型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中的所有部件都属于核I级部件。
(-)7)自然界中U-235,U-234,U-238三种同位素具有不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中子数。
(-)8)核能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通过几十年经验总结证明,核能是安全、经济、干净的能源。
(+)9)我国当前核电站的主要堆型是轻水压水堆。
(+)10)核电站的类型是由核反应堆堆型确定的,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堆型仅有轻水堆、重水堆。
(—)11)核工业I、II级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试包括“通用考试”和“核工业专门考试”两部分。
( -)12)核安全2级部件是指具备防止或减轻事故后果之功能的设备。
( +)13)目前运行的核电站是以裂变和聚变的方式来释放核能的。
(—)14)压水堆可以通过调节控制棒和冷却剂中的含硼浓度来控制反应堆功率。
(+)15)核电站主要由反应堆回路、汽轮机、发电机回路及辅助设施组成。
(+)二、选择题1. 蒸汽发生器中一、二次侧介质的隔离屏障之一是:A.传热管B.筒体组件C.下封头D.上封头(A )2. 压水堆核电站中,防止和减轻核事故后果的设备属于:A. 核I级部件B. 核II级部件C. 核III级部件D. 核IV级部件(B )3. 利用堆内产生的蒸汽直接推动汽轮机运行的堆型叫:A.压水堆B.快中子增殖堆C.沸水堆D.重水堆(C )4. 压水堆和沸水堆都属于:A.轻水堆B.气冷堆C.石墨堆D.重水堆(A )5. 压水堆型反应堆功率主要是通过控制棒控制的,还可以通过调节冷却剂中的什么参数来控制?A.压力B.温度C.流量D.硼浓度(D )6. 当前核电站利用核能的方式是:A.可控核裂变反应B.不可控核裂变反应C.核聚变反应D.核化合反应(A )7. 无损检测的操作规程要求A. 对检验对象的描述B. 对检验设备和方法的描述C. 对检验过程及结果记录等的描述D. 以上都是(D )8. 秦山三期核电站堆型为:A.重水堆B.压水堆C.石墨堆D.熔盐堆(A )9. 核电是一种干净、安全、运行经济、负荷因子高和调控能力强的A. 可持续发展的能源B. 裂变能C. 太阳能D. 无机能(A )10. 核电厂常规岛设备不同于火电站设备主要是因为使用A. 过热蒸汽B. 饱和蒸汽C. 不锈钢D. 核反应(B )11. 在当前的核电站中,把核能转为热能的方式是:A、化学的合成B、物理化学的转换C、核裂变D、核聚变(C )12. 重水反应堆利用的核燃料:A、浓缩U235B、天然铀C、中子源D、都可用(B )13. 重水堆型是属于A.热中子反应堆B.快中子反应堆C.示范堆D.原型堆(A )14. 压水堆核电站中反应堆压力容器、稳压器、蒸发器等组成的回路,叫:A.一回路B.二回路C.一次侧D.二次侧(A )15. 反应堆核燃料中用于裂变的元素是A.钴—60 B.铱—192 C.铀—235 D.碳—14 (C )上一页下一页。
1. 射线检测在核工业中的应用1.1 核用原材料的射线检测1.1.1管材的射线检测(B)1.2 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射线检测1.2.1一级部件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A)1.2.2二级部件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B)1.3 核燃料元件的射线检测1.3.1核元件类型和结构特点(C)1.3.2射线检测技术(B)1.3.3记录和验收标准(C)1.4 核设备在役检查中的射线检测1.4.1核设备/部件的射线检测a.承压设备(B)b.其它管道(A)1.4.2放射性环境下射线检测的特殊要求(C)a.源的专用定位工具b.底片的保存c.温度要求d.湿度要求e.时间要求1.4.3放射性环境下射线检测条件的选择a. 射线源的选用(C)◇Ir192源◇Co60源b. 技术条件要求(C)◇射线照相方案◇曝光量◇像质计2. 核工业射线检测标准(EJ/T 1039-1996,EJ/T 1041-1996)2.1 EJ/T 1039-1996标准2.1.1标准适用范围(B)2.1.2射线检测的一般要求(A)2.1.3射线照相设备(B)2.1.4射线检验条件(A)2.1.5射线照相胶片处理(B)2.1.6射线照相底片的质量(A)2.1.7钢铸件射线照相检验(C)2.1.8焊缝射线照相检验(A)2.2 EJ/T 1041-1996标准2.2.1标准适用范围2.2.2在役检查的概念a.在役检查的定义(A)b.在役检查的范围(C)2.2.3核设备部件的分级原则(C)2.2.4在役检查的射线检测的要求a.记录标准(A)b.受检部件的标识(C)c.表面准备(B)d.检验文件和记录(B)1. 射线检测在核工业中的应用1.1 核用原材料的射线检测1.1.1 管材的射线检测(B)1.1.2铸件的射线检测(C)1.2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射线检测1.2.1一级部件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A)1.2.2二级部件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B)1.2.3三级部件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B)1.3 核燃料元件的射线检测1.3.1核元件类型和结构特点(C)1.3.2射线检测技术(B)1.3.3记录和验收标准(C)1.4 核设备在役检查中的射线检测1.4.1核设备/部件的射线检测a.承压设备(A)b.其它管道(A)1.4.2放射性环境下射线检测的特殊要求(B)a.源的专用定位工具b.底片的保存c.温度要求d.湿度要求e.时间要求f.其他1.4.3放射性环境下射线检测条件的选择a. 射线源的选用(C)◇Ir192源◇Co60源b. 技术条件要求(B)◇射线照相方案◇曝光量◇像质计2. 核工业射线检测标准(EJ/T 1039-1996,EJ/T 1041-1996)2.1 EJ/T 1039-1996标准2.1.1标准适用范围(B)2.1.2射线检测的一般要求(A)2.1.3射线照相设备(B)2.1.4射线检验条件(A)2.1.5射线照相胶片处理(B)2.1.6射线照相底片的质量(A)2.1.7检验报告(B)2.1.8钢铸件射线照相检验(C)2.1.9焊缝射线照相检验(A)2.2 EJ/T 1041-1996标准2.2.1标准适用范围2.2.2在役检查的概念a.在役检查的定义(A)b.在役检查的范围(B)2.2.3核设备部件的分级原则(B)2.2.4在役检查的射线检测的要求a.记录标准(A)b.一、二级部件的射线检测验收标准(A)c.受检部件的标识(B)d.表面准备(B)e.人员要求(B)f.设备和器材的证明文件(B)g.检验文件、记录和报告(A)1. 射线检测在核工业中的应用1.1 核用原材料的射线检测1.1.1 管材的射线检测(B)1.1.2铸件的射线检测(C)1.2 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射线检测1.2.1一级部件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A)1.2.2二级部件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A)1.2.3三级部件焊接接头的射线检测(C)1.3 核燃料元件的射线检测1.3.1核元件类型和结构特点(C)1.3.2射线检测技术(B)1.3.3记录和验收标准(C)1.4 核设备在役检查中的射线检测1.4.1核设备/部件的射线检测a.承压设备(A)b.2)其它管道(A)1.4.2放射性环境下射线检测的特殊要求(B)a.源的专用定位工具b.底片的保存c.温度要求d.湿度要求e.时间要求f.其他1.4.3放射性环境下射线检测条件的选择a. 射线源的选用(A)◇Ir192源◇Se75源◇Co60源b. 技术条件要求(B)◇射线照相方案◇曝光量◇像质计2. 核工业射线检测标准(EJ/T 1039-1996,EJ/T 1041-1996)2.1 EJ/T 1039-1996标准2.1.1标准适用范围(B)2.1.2射线检测的一般要求(A)2.1.3射线照相设备(A)2.1.4射线检验条件(A)2.1.5射线照相胶片处理(B)2.1.6射线照相底片的质量(A)2.1.7检验报告(B)2.1.8钢铸件射线照相检验(C)2.1.9焊缝射线照相检验(A)2.2 EJ/T 1041-1996标准2.2.1标准适用范围2.2.2 在役检查的概念a.在役检查的定义(A)b.在役检查的范围(B)c.完整在役检查(C)d.部分在役检查(B)2.2.3核设备部件的分级原则(A)2.2.4在役检查的射线检测的要求a.记录标准(A)b.一、二级部件的射线检测验收标准(A)c.受检部件的标识(B)d.表面准备(B)e.人员要求(A)f.设备和器材的证明文件(B)g.检验文件、记录和报告(A)射线检测技术I级操作考试大纲射线检测I级人员实践操作考试,用x射线探伤机和γ射线探伤机两种检测设备,对板材对接焊缝试件进行单壁单影透照;对管材对接焊缝试件进行双壁单影透照;对胶片进行正确的暗室处理,得到合格的底片。
检测技术复习资料一、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1、检测技术定义: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2、检测技术三大功能:参数测量功能、参数监测控制功能、测量数据分析判断功能。
3、检测技术包括:寻找某种信号,确定被测量与显示量两者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并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改进实验方法以及测量装置能提供可行一句的整个过程。
⏹5、任务⏹ 1.寻找与自然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的种种表现形式的信号,以及确定二者间的定性、定量关系;(确定传感器类型及输入输出关系)⏹ 2.从反映某一信息的多种信号表现中挑选出在所处条件下最为合适的表现形式,以及寻求最佳的采集、变换、处理、传输、存储、显示等的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确定传感器输出信号及其调理电路)4、测量过程的核心是比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将被测量和标准量变换为双方易于比较的某个中间量来进行比较。
5、为提高测量精度以及动态性能,通常将被测量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利用电子装置完成比较、示差、平衡读数的测量过程,因此,转换是实现测量的必要手段,也是非电量电测法的核心。
6、被测参数主要有电工量(电压、电流、电功率、电阻、电感、电容、磁场强度等)、热工量(温度、热量、压力、压差、流量、液位等)、机械量(位移、形状、应力、力矩、重量、转速、线速度、噪声等)、物性量(气体成分)、状态量(颜色)等。
7、非电量电测法:利用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为电学量,再使用丰富、成熟的电子测量手段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各种处理和显示记录。
非电量电测法便于对被测量进行连续的测量、记录和远距离集中控制;便于实验测量过程的自动化,电测装置具有,精度高、频率响应高、人机交互性好等优点。
8、评定检测设备的性能指标有:精确度、稳定性(随时间、和外部环境)、输入输出特性。
9、测量三要素:一是(测量单位)、二是(测量方法)、三是(测量仪器与设备)。
10、测量分类:按测量方式分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联立测量;按测量方法分偏差式测量、零位测量和微差式测量;按测量精度分等精度测量、非等精度测量。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三基题汇总解析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三基”题编号:001问: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
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编号:002问:什么叫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热辐射,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
黑体辐射是指由理想放射物放射出来的辐射,在特定温度及特定波长放射最大量之辐射。
编号:003问:试说明串联热阻叠加原则的内容及其使用条件。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
使用条件是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必须相等。
编号:004问:试说明集总参数法的物理概念及数学处理的特点。
答:当内外热阻之比趋于零时,影响换热的主要环节是在边界上的换热能力。
而内部由于热阻很小而温度趋于均匀,以至于不需要关心温度在空间的分布,温度只是时间的函数,数学描述上由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大大降低了求解难度。
编号:005问:试说明Bi 数的物理意义。
0Bi →及Bi →∞各代表什么样的换热条件?有人认为,0Bi →代表了绝热工况,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答;Bi 数是物体内外热阻之比的相对值。
时说明传热热阻主要在边界,内部温度趋于均匀,可以用集总参数法进行分析求解;时,说明传热热阻主要在内部,可以近似认为壁温就是流体温度。
认为代表绝热工况是不正确的,该工况是指边界热阻相对于内部热阻较大,而绝热工况下边界热阻无限大。
编号:006问:试用简明的语言说明热边界层的概念。
答:在壁面附近的一个薄层内,流体温度在壁面的法线方向上发生剧烈变化,而在此薄层之外,流体的温度梯度几乎为零,固体表面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这一薄层称为温度边界层或热边界层。
第一部分核电NDT人员基础知识习题集(闭卷)I.是非题1.一般说来,钢材硬度越高,其强度也越高。
(○)2.一般说来,焊接接头咬边缺陷引起的应力集中,比气孔缺陷严重得多。
(○)3.材料的断裂韧度值KIC不仅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内部组织和结构,也与裂纹的大小、形状和外加应力有关。
(×)4.一般说来,钢材的强度越高,对氢脆越敏感。
(○)5.应力集中的严重程度与缺口大小和根部形状有关,缺口根部曲率半径越大,应力集中系数就越大。
(×)6.如果承压类设备的筒体不圆,则在承压时筒壁不仅承受薄膜应力,在不圆处还会出现附加弯曲应力。
(○)7.低合金钢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比低碳钢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大。
(○)8.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组织的晶体结构属于体心立方晶格,而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的晶体结构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9.钢中的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时会产生很大的相变应力,是由于马氏体的比容大于奥氏体。
(○)10.如果高温奥氏体冷却速度过快,其中富含的碳原子来不及扩散,就会形成碳在 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即马氏体。
(○)11.奥氏体不锈钢具有非常显著的加工硬化特性,其原因主要是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奥氏体会转变为马氏体。
(○)12.硫是钢中的有害杂质,会引起钢的热脆。
(○)13.磷在钢中会形成低熔点共晶物,导致钢的冷脆。
(×)14.氮在低碳钢中是有害杂质,而在低合金钢中却能起提高强度、细化晶粒的作用。
(○)15.奥氏体不锈钢焊接不会产生延迟冷裂纹,但容易产生热裂纹。
(○)16.焊接电流增大,焊缝熔深增大而熔宽变化不大。
(○)17.导致埋弧自动焊接头余高过高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焊丝伸出长度过长。
(○)18.在重要构件及厚度较大构件中,例如高压、超高压锅炉和压力容器环缝焊接中常用的是双U形坡口。
(○)19.焊缝偏析发生在一次结晶过程中。
(○)20.对易淬火钢来说,其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淬火区相当于不易淬火钢的过热区加正火区。
核分析基础复习资料1.离子束分析技术包括哪些。
答:瞬发核反应分析、背散射、沟道技术、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等。
2.中子活化分析的误差来源?样品制备的准确性;辐照的均匀性;测量条件的重复性;计数的统计涨落;记录系统的死时间;有关核参数的准确性;干扰反应;等因素在有化学分离步骤时,还与分离过程中待测放射核素的回收率准确度有关。
3.中子活化分析主要包括哪些设备?辐照中子源、样品传送设备及必要的放射化学分离设备、射线能量和强度测量设备,以及数据记录和处理设备4.带电粒子活化分析主要包括哪三个步骤?1)辐照2)冷却3)测量5.带电粒子活化分析的原理?具有一定能量的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核反应时,如果反应的剩余核是放射性核素,则测量这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和活度,就可以确定样品中被分析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这种元素分析方法称为带电粒子活化分析。
6.带电粒子核反应瞬发分析时,防止入射粒子在样品上发生弹性碰撞后的散射粒子对探测器造成计数率过载的方法?1、在探测器前放一适当厚度的吸收箔把散射粒子挡住,只让核反应出射粒子通过;2、用磁偏转方法把散射粒子偏转掉。
7.带电粒子核反应瞬发分析厚样品分析时,出射带电粒子的能谱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入射束的能散度;探测器的固有能量分辨率;出射粒子的运动学展宽;出射粒子在吸收箔中的能量展宽;带电粒子在样品中的能量展宽。
8.痕量和微量概念。
痕量:物质中含量在百万分之一以下的组分。
微量:在生物学与化学中,规定是物质中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百万分之一以上的组分。
9.带电粒子辐照样品时,放射性核素活度的增长与一定能量下的什么有关。
1)当辐射时间为2个半衰期时,放射性活度为最大值的75%;2)当辐射时间为7个半衰期时,放射性活度为最大值的99.2%,只增加22%;3)当辐射时间小于1个半衰期时,放射性活度的增长与时间近似成线性关系;4)当辐射时间足够长时,放射性活度达到饱和值A(∞)。
10.卢瑟福背散射分析中三个主要参量运动学因子散射截面能量损失因子11.沟道技术?利用带电粒子与单晶体的相互作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一种分析技术。
核工程检测技术复习资料最终版20XX--核工程检测仪表复习题 1:概念题绝对误差:绝对误差:△=x-L△为绝对误差;x为测量值;L为真实值相对误差:δ=△/L×%仪表的基本误差:仪表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最大的引用误差分辨率:表明仪表响应输入量微小变化的能力指标,即不能引起输出发生变化的输入量幅度与仪表量程范围之比的百分数灵敏度:仪表在稳定状态下输出微小变化与输入微小变化之比迟滞:仪表正向特性与反向特性不一致的程度,以正、反向特性之差的最大值与仪表量程之比的百分数表示线性度:表明仪表实际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曲线与理想直线之间的关系精度:仪表精密度与准确度之和,用相对误差来表示霍尔效应:指把一半导体单晶薄片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在它的两个端面上通以电流I,则在它的另两个端面上产生电势Uh,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
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标准节流装置:把几种标准化了的节流件、规定了的取压方式和规定长度的前后直管段,总称为标准节流装置2: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测量系统敏感部件、变换部件、传递部件、显示部件组成敏感部件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接触,按照被测介质的能量,使其产生一个以某种方式与被测量有关的输出信号变换部件:对敏感部件输出的信号在送往显示部件之前进行适当的变换传递部件:传输信号的通道显示部件:测量系统与观测者的界面,他将被测量的信号以某种形式显示给观测者的记录显示,甚至还有调节的功能。
3:测量方法根据研究的问题不同如何进行分类?各分类方法包括哪些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可以按照如何取得测量结果、按照测量方式、按被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的状态和按测量条件相同与否来分类。
按照如何取得测量结果可以分为: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组合测量法。
按照测量方式可以分为:偏差式测量方法、零位式测量法、微差式测量法。
按被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的状态分类可以分为:静态测量、动态测量。
按测量条件相同与否可以分为:等精度测量、不等精度测量。
4:什么是仪表的动态特性?什么是仪表的静态特性?什么是瞬态响应特性和频率响应特性,各有哪些特性指标?仪表的静态特性:输出对不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仪表的静态特性所对应的特性指标有:精度:精度是仪表精密度与准确度之和,用引用误差来表示。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仪表示值不随时间和使用条件变化的性能。
灵敏度:灵敏度是仪表在稳定状态下输出微小变化与输入微小变化之比。
变差:变差是指仪表正向特性与反向特性不一致的程度,以正、反向特性之差的最大者与仪表量程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分辨率:分辨率是表明仪表响应输入量微小变化的能力指标,即不能引起输出发生变化的幅度与仪表量程范围之比的百分数。
复现性:复现性是指同一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多次重复测量其示值不一致的程度。
仪表的动态特性: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瞬态响应特性指标:时间常数:一阶仪表时间常数越小,响应速度越快。
延时时间:仪表输出达到稳定值的50%所需的时间。
上升时间:仪表输出达到稳定值的90%所需的时间。
峰值时间:仪表输出超过稳定值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
最大超调量:仪表输出超过稳定值的最大值。
稳定时间:测量系统响应曲线达到并保持在其终值周围的某一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时所需的时间。
频率响应特性指标:a. 频带——仪表增益保持在一定值内的频率范围为仪表频带或通频带,对应有上、下截止频率。
b. 时间常数τ——用时间常数τ来表征一阶仪表的动态特性。
Τ越小,频带越宽。
c. 固有频率——二阶仪表的固有频率,表征了其动态特性。
d. 截止频率——测量系统幅值比下降到零频率幅值比时所对应的频率。
5:某测温仪表的准确度等级为级,绝对误差为正负1C,测量下限为负值,试确定该表的测量上限位、下限值及量程解:根据精度的定义可得1x100%1 x:仪表的量程0x100c于下限的绝对值为测量范围的10% 所以下限值为-10c 上限值为90c6:什么是温标?目前使用较多的温标有哪几种?温标:用来衡量温度高低的标尺常用的温标有:热力学温标、国际实用温标、摄氏温标、华氏温标温标的三要素(1)规定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基准仪器(2)选择一些纯物质的平衡态温度作为温标基准点(3)建立内插公式可计算出任何两个相邻基准点间的温度值7:什么是热电效应?产生热电效应的原因是什么?热电偶回路中的总热电势如何表示?00热电效应: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材料A和B组成的闭合回路,如果A和B所组成回路的两个接合点处的温度T和T0不相同,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说明回路中有电动势存在,这种现象叫做热电效应。
热电偶回路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热电偶不同材料组成,连接点处温度不同总热电势:EABf(T)f(T0)8:热电偶回路有哪些性质??均质材料定律:一种均质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沿材料长度方向各处温度如何分布,回路中均不产生热电势。
反之,如果回路中有热电势存在则材料必为非均质的。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投入第二种(或多种)均质材料,只要所接入的材料两端连接点温度相同、则所接入的第三种相料不影响原回路的热电势。
中间温度定律:两种不同材料A、B组成的热电偶回路,其接点温度分别为t和t0时的热电势势EAB等于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n)和(tn,t0)时相应的热电势EAB和EAB 的代数和,其中tn为中间温度。
9:为什么要对热电偶的参比端温度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那几种?于冷端温度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难以自行保持为0℃或某一定值。
因此,为减小测量误差,需对热电偶的冷端人为采取措施,使其温度恒定,或用其它方法进行校正和补偿。
常用的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冰浴法、理论修正法、冷端补偿器法、补偿导线法10:什么是热电偶的分度表?热电偶的分度表:标准化热电偶在参比端温度为零摄氏度时,热端温度与热电势的对应关系称为该热电偶的分度表11:8种标准化热电偶及其分度号是什么?铂铑10铂热电偶K)T)B)镍铬镍硅热电偶J)N)E)铁康铜热电偶(分度号镍铬硅镍硅热电偶(分度号镍铬康铜热电偶(分度号12:热电阻分为哪两类?电阻式温度计是利用某些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制成的测温仪表,分为金属热电阻温度计和半导体热电阻温度计13:与热电偶、热电阻相配的测温仪表有哪些?配接热电偶的测温仪表:动圈式温度指示仪表,直流电位差计,数字式电压表。
配接热电阻的测温显示仪表:动圈式温度指示仪XCZ-102,自动电子平衡电桥。
14:热电阻测温元件为什么采用三线制接法?常用的测温显示仪表有哪些?热电阻测温元件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以及测量精度的提高。
常用的测温显示仪表有动圈式和自动平衡式两大类型。
15:试述压力的定义,何谓绝对压力、表压力、差压、真空度?压力:指流体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即物理学上的压强绝对压力:指被测介质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全部压力,以完全真空作为零标准的压力表压力:指用一般压力表所测得的压力,它以当地大气压作为零标准真空度:指接近真空的程度。
当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表压力为负值,其绝对值为真空度差压:用两个压力之差表示压力,也就是以大气压以外的任意压力作为零标准的压力16:国际单位制中压力单位是什么?与工程大气压如何进行转换?请举出几种常用的压力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1pa105at过去常用的压力单位还有:工程大气压、毫米汞柱、毫米水柱、物理大气压等17:试述单圈弹簧管压力表的工作原理。
为什么圆形等截面弹簧管不可以作为测压弹性元件?工作原理:当具有压力的介质进入管的内腔后,于弹簧管的横截面是椭圆形或扁圆形的,所以在压力的作用下它会发生变形。
短轴要变长一些,长轴要变短一些,管子截面更圆,产生弹性变形,使弯成圆弧状的弹簧管向外伸张,在自端产生位移。
此位移经杆系和齿轮机构带动指针,当变形引起的弹性力与被测压力产生的作用力平衡时,变形停止,指针指示出相应的压力值圆形等截面于四周所受的压力相同,不能产生变形,所以不能作为测压弹性元件。
18:如图所示,说明双波纹管式压差计的工作原理。
连接轴1固定在波纹管B1,B2端面的刚性端盖上,B1,B2被刚性的连接在一起。
B1,B2通过阻尼环11与中心基座8间的环形间隙,以及中心基座上的阻尼旁路10相通。
量程弹簧组7在低压室,他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轴和中心基座上。
接入被测压差后,B1被压缩,其中的填充液就通过环形间隙和阻尼旁路流向B2,使B2伸长,量程弹簧7被拉伸,直到差压在B1和B2两个端面上形成的力与量程弹簧和波纹管产生的弹力相平衡为止。
这时连接轴系统向低压侧有位移,挡板3推动摆杆4,带动扭力管5转动,使一端与扭力管固定在一起的心轴6发生扭转,此转角反映了被测压差的大小。
19:选用弹簧管压力表测量压力时为什么要考虑被测压力的量值和特性?如何考虑?为了保证弹簧管压力表的指示正确和能长期使用,应使仪表工作在正常允许的压力范围内。
对于波动较大的压力,仪表的示值应经常处于量程范围的1/2附近;被测压力波动小时,仪表示值可在量程范围的2/3左右,但被测压力值一般不应低于量程范围的1/3。
另外,还要注意仪表的防振、防爆、防腐等问题,并要定期校验。
20:电阻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为什么要采用半桥或全桥电路输出?电阻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是依据压力产生应变、应变导致阻值变化而测得压力的原理。
但应变片的电阻受温度影响很大,其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弹性元件和应变片的线膨胀系数很难完全一样,但它们又是粘贴在一起的,温度变化时就会产生附加应变。
因此,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要采取各种温度补偿措施,通常都是采用电桥补偿的方法。
21:膜片式压力计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当通入压力过后,膜片将向压力低的一面弯曲,其中心产生一定的位移,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指针转动,指示出被测压力22:试述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何减小平行极板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特性?工作原理:电容器的电容量它的两个极板的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决定。
如果一个极板固定不动,另一个极板感受压力,并随着压力的变化而改变极板间的相对位置,电容量的变化就反映了被测压力的变化,这就是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改善其输出的非线性,实际应用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常采用差动的形式,即感压动极板在两个静极板之间,当压力改变时,一个电容的电容量增加,另一个电容量减少,灵敏度可提高一倍,而非线性则可大大降低23:试述标准节流装置的工作原理,组成及流量基本计算公式。
工作原理:在管道内部装有断面变化的节流件,当流体流经节流件时流束收缩,节流件前后流体的静压力不同,即在节流件的前后产生静压差,利用压差与流速的关系可进一步测出流量组成:节流装置节流件、取压装置和节流件上游侧第一个阻力件、第二个阻力件、下游侧第一个阻力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直管段所组成q1vRe0流量计算基本公式:4d22(p1p212q1mRe04d21(p1p2)24:简述目前国际上规定的标准节流件有哪几种?目前国际上规定的标准节流件有以下几种:标准孔板、喷嘴、文丘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