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莲花湖调研
- 格式:ppt
- 大小:56.29 MB
- 文档页数:25
大学城调查报告大学城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大学城作为一个集中了多所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地区,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其独特的环境和特点吸引了许多学生和教职员工。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城的发展现状、居民生活状况以及对大学城未来的期望,以便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了900份有效问卷。
样本覆盖了大学城内的学生、教职员工以及居民,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三、大学城的发展现状1. 教育资源丰富:大学城内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2. 科技创新活跃:大学城内的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密集,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3. 文化氛围浓厚:大学城内有许多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4. 交通便利:大学城内的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交通系统完善,方便居民和学生的出行。
四、居民生活状况1. 住房情况:调查显示,大学城内的居民多数居住在大学城内的学生公寓或教职员工宿舍,住房条件较为良好。
2. 生活成本:大学城内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房租和食品价格,这给一些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3. 文化娱乐:大学城内有许多娱乐场所和文化活动,居民可以在闲暇时间享受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4. 社交圈子:大学城内的居民来自不同的背景和地区,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五、对大学城未来的期望1.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居民希望大学城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企业和科技公司,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 加强环境保护:居民对大学城的环境保护非常关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环境管理和治理,保护大学城的生态环境。
3.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希望大学城的基础设施能够进一步完善,包括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医疗设施等方面。
4. 丰富文化活动:居民希望大学城能够举办更多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
莲花湖水质调研报告调研负责人:边晓林指导老师:刘君侠刘琼玉2013-4-10保护水资源造福全人类效益在当代功利在千秋江汉大学化环学院11环境工程调研小组指导老师:刘君侠刘琼玉小组成员:边晓林、王颖、韩李梓、余荻、吴思帆目录摘要 (1)一、莲花湖概况 (2)(一)莲花湖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二)莲花湖历年工作概况 (2)二、调研的意义及实践进程 (3)(一)调研的意义 (3)(二)实践进程 (3)三、莲花湖水质的现状 (4)(一)周边居民对莲花湖的反映 (4)(二)监测指标的选择及意义 (5)(三)采样地点的分布及周边情况 (6)(四)监测结果分析及评价 (9)四、莲花湖污染防治对策 (17)(一)源头截污 (17)(二)定期打捞浮萍藻类 (17)(三)利用生物技术净化水体 (17)(四)引入新“血液”——汉江水 (18)(五)清淤 (18)五、未束语 (18)参考文献 (19)莲花湖水质污染现状的调研报告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蔡甸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莲花湖的污染日益严重,附近居民生活垃圾以及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到莲花湖,往日风景诱人的莲花湖失去了光彩。
2012年暑假我们环境调研小组对莲花湖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
期间,小组成员选取6个监测点,对莲花湖水质中的NH—N、TP、TN、3TOC、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COD Cr、和pH这8项评价指标实施监督检测,同时对沉积物中NH—N、TP、TN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
水体监测结果表明,3莲花湖的污染严重,实地考察得知,这些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
实验结果显示1号采样点、2号采样点和4号采样点比其他三个采样点的水质恶劣,这是由于1号和4号采样点周围居住着大量的居民,但这些居民区通向污水厂的管道建设不完善,他们常常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湖中。
小组成员对8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中叶绿素-a含量和磷含量的总体类别均达到Ⅴ类标准,而COD Cr的含量已严重超标,属劣Ⅴ类,表示水质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程度十分严重,水中存在大量有机物,水质极其糟糕。
目录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提出旳理由............................................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编制旳根据、原则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可行性研究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存在问题与提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建设旳必要性和可行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旳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项目建设旳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项目选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城调研报告
《大学城调研报告》
引言
大学城是一个青年人聚集的地方,各种商业、娱乐和生活设施都是为年轻人设计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城的商业和生活环境,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调研目的
1. 了解大学城的商业环境,包括商场、餐饮和娱乐设施的现状;
2. 了解大学城的生活环境,包括住房、交通和环境卫生等;
3. 分析大学城的特色和优势,并提出改进建议。
调研方法
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共访问了500
名大学生和居民,并对大学城的商业和生活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
调研结果
1. 商业环境:大学城内商场和餐饮设施林立,但娱乐设施相对不足;
2. 生活环境:大学城的住房条件和交通便利性受到大部分人的好评,但环境卫生问题仍有待改善;
3. 特色和优势:大学城具有年轻气息浓厚、创新活力充沛的特色,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创业者。
改进建议
1. 加强娱乐设施建设,提升大学城的生活品质;
2. 完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大学城整洁干净;
3. 引进更多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创新科技企业,助力大学城经济发展。
结论
大学城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潜力的地方,其商业和生活环境还有待改善。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为大学城的改进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重庆水资源调查报告重庆水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而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重庆市的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重庆市的水资源概况重庆市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左右,年径流量约为600亿立方米。
此外,重庆市还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水库,如洪湖、南山湖等,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水源。
三、水资源利用状况1. 农业用水农业是重庆市的重要产业,也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其中以灌溉用水为主。
然而,由于农业用水的管理和利用不够高效,存在着浪费和过度抽取的问题,对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 工业用水重庆市拥有发达的工业体系,工业用水量较大。
据调查数据显示,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0%左右。
然而,由于部分企业在用水方面存在着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因此,加强工业用水的管理和监控,提高用水效率,是重庆市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任务。
3. 城市用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重庆市的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城市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0%左右。
然而,由于城市居民对水资源的浪费意识不够强烈,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因此,加强城市居民的水资源节约意识教育,推广节水设施和技术,对于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四、水资源保护与管理1.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度重庆市应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利用情况。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各个领域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2. 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重庆市应加大对节水技术和设施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例如,可以推广灌溉技术的改进,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在工业生产中引入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重庆大学城商业调查报告第一部分重庆大学城概况1、重庆大学城区位重庆大学城位于沙坪坝区虎溪镇和陈家桥镇,地处中梁山脉与缙云山脉之间,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50万左右,建设总投资约300亿元,是西部新城率先启动的第一个功能片区,以教育科研为主,是重庆市重要科教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工程。
按照“五城”(教育城、科技城、人才城、文明城、生态城)、“四化”(现代化、国际化、网络化、生态化)的理念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大学城。
2、重庆大学城院校规模及人口自2005年大学城开城以来,已有7所高校先后投入使用,目前入驻学生达到8万人,到2015年,14所高校全部建成,师生规模25万人。
学校名称占地规模(亩)师生人数(人)重庆大学5700 25000重庆师范大学2800 17000重庆医科大学4100 11000四川美术学院800 3000重庆科技学院2000 11000重庆医专学院500 5000重庆电子科技技术学院1350 10000合计820003、区域交通目前,重庆大学城已经形成了一横五纵的交通线路,区域交通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
此外,规划中的地铁一号线和双碑隧道已经动工,预计将在2012建成,届时,将大大缩减大学城与主城其他区域的距离。
4、周边产业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园区,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基地。
园区总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区20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西部新城的城市中心区)10平方公里。
产业区由芯片制造园、封装测试园、软件园、应用产品园、科技创新区和生活配套区组成。
目前,IBM、惠普、方正等世界500强企业已经入驻西永微电产业园。
按规划,到2015年,西永微电园将实现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目标。
园区产业人口也将达到8万人。
小结大学城所在的西永组团是重庆市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也是沙坪坝区未来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关于在大学城里我看到的工程地质现象(边坡、危岩、滑坡、基坑等)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主要内容调查地点:重庆市大学城调查对象:大学城周边各种地质现象(边坡、危岩、滑坡、基坑等) 调查方法:实地勘察,并上网或图书馆查询收集资料二、报告正文特征:(1)地势起伏大,层状地貌明显。
(2)地貌造型各样,以山地、丘陵为主。
(3)地貌形态组合的地区分异明显。
(4)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边坡通过工程地质的学习,我们知道,由于不同地质作用的结果,自然界存在这各种天然斜坡,如山坡及河、湖、海岸岸坡等。
工程建设中,有许多工程建筑,如大坝。
渠道。
隧洞。
溢洪道、水电站厂房等,都需要修建在天然斜坡下面,有时还要开挖人工斜坡。
无论是天然边坡还是人工边坡,他们的失稳破坏都会对建筑物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甚至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护坡护坡防止堤岸坡面遭受冲刷侵蚀而铺筑的设施,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
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
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
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
这种建筑物通常又称为护岸。
护岸的形式有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
直接防护是对河岸边坡直接进行加固,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
常用抛石、干砌片石、浆砌片石、石笼及梢捆等修筑。
间接防护适用于河床较宽或防护长度较大的河段,可修筑丁坝、顺坝和格坝等,将水流挑离河岸。
如下图是我们此次实地勘测的所拍摄的护坡,在重庆这样的山地城市,护坡是非常常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对重庆的房屋,公路,长江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由于斜坡表层的岩石,在长期风化的作用下破碎成细小的岩屑、岩片,在雨水冲刷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出现层层脱离母体,并顺斜坡滚落,堆积于坡脚,这种现象是剥落。
这对工程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于是我们常常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剥落。
1、设置封面或护面墙以阻止岩石表面风化发展,防治零星碎落;2、清除山坡或边坡坡面崩落的岩块,并放缓边坡;3、在基岩破碎严重,落石经常发生的路段,采用拦石墙与落石槽等拦截构造物;4、对在边坡上局部悬空的岩石,可视地形和岩层情况采用钢筋混凝土立柱或水泥砂浆片石支顶;5、当边坡为软、硬岩层相间的地层,软岩部分风化严重形成凹壁时,可采用内部干砌片石,表面水泥砂浆砌片石嵌补;6、对有软弱结构面而易引起崩坍的高边坡,可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护坡,防止软弱结构面的张开和扩大。
常斌区长调研沙坪坝西部城区城市公园
规划建设工作
6月10日,常斌区长现场调研沙坪坝西部城区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建设工作。
常斌区长一行先后对木鱼石公园、大城湖公园、寨山坪公园一期、五云公园进行实地查看,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结合城市品质提升具体要求,积极主动对接西永微电园公司,对初步建成的寨山坪公园加强日常管护,尽快启动公园硬件整治工作。
二是切实加强五云公园在建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要高质量打造城市公园。
三是进一步研究大城湖、木鱼石公园规划设计方案,适当植入沙区地域文化特色内容,高规格规划、高品质建设,把大学城建设成品质、宜居的“公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