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区
- 格式:doc
- 大小:334.50 KB
- 文档页数:4
传统工业区分析思路一、总述1、概念:发展历史较悠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2、问题概述: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3、发展简述: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后,各国开始改造。
二、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的问题:1、工业过于集中,工业用地紧张、水源紧缺,社会问题严重2、传统工业大部分是污染工业,污染工业聚集分布,使环境污染严重,不易治理。
3、传统工业工厂规模大,调整产业结构、经营机制受工业惯性影响比较严重。
4、传统工业区运输量大且集中,造成交通压力大。
三、综合整治1、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调整工业布局,发挥邻近地区区位优势,布局适当分散。
3、发展、建设交通,完善交通网。
4、全方位环境整治。
整顿企业、植树造林。
四、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区欧洲西部工业区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中国—日本工业区形成条件1、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2、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多优良港湾3、工业基础好4、科技力量雄厚5、市场广阔1、煤、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2、工业基础好1、自然资源极其丰富2、海运便利、区内水陆交通发达3、消费市场庞大1、多优良港湾,海洋运输便利2、较高的科技水平3、劳动力丰富工业部门纺织、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学、电子钢铁、机械、有色金属、化学、核工业、宇航汽车、钢铁、化学、军事、石油、宇航、飞机、电子钢铁、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子、纺织发展特点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以重工业为主,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五、重要传统工业区对比:德国鲁尔区英中部工业区美东北工业区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电力等纺织、钢铁、造船钢铁、汽车、化工、造船工业中心埃森、杜伊斯堡伯明翰、曼彻斯特芝加哥、底特律形成时期二次工业革命一次工业革命后,历史最早开发历史早、二次工业革命后区位优势1、地理位置:欧洲十字路口1、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1、丰富的煤炭资源(阿巴拉契新工业区分析思路一、概念:20世纪50年代后,在传统工业衰落的同时,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逐渐2、 原料能源: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近(初:【法】洛林;后:【瑞典】)3、 交通: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 4、 水源:莱茵河及支流鲁尔河水量充沛5、 市场:工业发达,市场广阔2、 铁矿丰富3、 交通便利: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 4、 工业积累,资本雄厚,最先开始工业革命,最先完成工业化,侵占殖民地,掠夺资源,抢占大量市场5、 市场广阔:殖民地众多,市场广阔。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概念:(1)部门特征: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为主
(2)规模特征: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
(3)分布特征:以高度集中为标志
2、典型案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的欧洲中部和北部工业区。
中国的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区。
3、德国鲁尔工业区
(1)区位优势
(2)衰落的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5)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衰落的根本原因)(3)整治的具体措施
1)调整工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3)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4)优化环境,消除污染5)拓展交通
二、新工业区
1、典型案例: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德国南部、美国“硅谷”等
2、意大利新工业区
特点:1)以中小企业为主2)以轻工业为主3)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4)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5)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3、美国“硅谷”
区位因素:1)地理位置优越2)气候宜人3)交通便捷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5)市场稳定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二、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比较
三、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比较。
传统工业区
【学习目标】1.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措施。
【学习重点】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学习难点】讨论鲁尔区,辽中南工业区的综合整治。
【基础知识梳理1】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区:德国的、英国的、美国的、中国的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
3、历史:
20世纪年代,尤其是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1.发展的区位特点
(1)(2)(3)
(4)(5)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1.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2)(3)
(4)(5)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 B、
C、 D、
E、
【活动探究】
1.鲁尔区的铁矿来自哪里?
初期主要来自法国的,后来则来自等国,从海上经过荷兰的港和运来。
2.鲁尔区为什么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知识拓展】
1.读“辽中南地区图”后,思考回答: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2.比较它与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异同。
3.讨论辽中南工业区应如何综合整治。
【学习检测】
1.下列工业区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是()
A.德国鲁尔区
B.美国“硅谷”
C.意大利东北部工业区
D.中国深圳经济特区
2.下列不属于鲁尔区优势条件的是()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充沛的水源
C.便捷的交通
D.环境优美
3.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建立在()基础上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优越的地理位置
C.丰富的煤铁资源
D.寒冷的气候资源
4.由于鲁尔区铁矿要大量进口,所以把一些炼铁高炉建在下列哪个国家海边()
A.比利时
B.瑞士
C.荷兰
D.法国
5.下列关于鲁尔区水陆交通运输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伏尔加河、多瑙河流经本区
C.只有天然河流
D.莱茵河自北向南注入黑海
6.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B.煤炭资源的枯竭
C.钢铁市场的萎缩
D.法国洛林铁矿已采空
A.以轻工业为主
B.以大型工业为主
C.生产过程分散
D.资本集中程度低
新兴工业区
【学习目标】
1.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特点、条件和分布。
2.美国“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
【学习重点】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学习难点】高新技术对新兴工业发展的渗透作用,浙江温州乡镇企业和北京中关村的发展。
【基础知识梳理2】
三、新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概念:新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和,德国,以及美国,日本的
四、意大利新工业区
1.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20世纪70年代和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Array
④
国内条件
⑤
2.发展特点
3
(1)概念: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的协作关系和体系。
(2)作用:有助于加强,提高,降低,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 (2)产品:;
(3)增长和更新; (4)产品面向
2.崛起原因
(1)
(2)。
这里属于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
大学
(4)。
主要是
(5):特殊的条件!
(6)
【活动探究】
1.新工业区“新”在哪?
2.阅读P69萨斯索罗工业小区。
思考:什么是工业小区?萨斯索罗工业小区以什么生产为骨干企业?
【拓展提升】
1.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文中指出了温州乡镇企业发展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要促进温州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合作探究】阅读课文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新技术革命诞生的时间、标志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2.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有哪些特点?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相比又有哪些异同?
3.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优势有哪些?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可借鉴哪些经验?
【拓展提升】
“硅谷”崛起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可借鉴哪些经验?
【学习检测】
7.不属于意大利新兴工业特点的是()
A.以轻工业为主
B.以大型工业为主
C.生产过程分散
D.资本集中程度低
8.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工业部门是()
A.半导体工业
B.飞机制造工业C。
轻纺工业 D.食品工业
9.20世纪70年代末,许多企业离开“硅谷”,把新工厂建在东南亚等地,原因是“硅谷”()
A.技术力量日益下降
B.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C.土地被占用殆尽
D.交通落后
10.在美国“硅谷”崛起的早期起关键作用的是()
A.哈佛大学
B.加州大学
C.斯坦福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11.美国“硅谷”所属的工业区位类型是()
.市场指向型工业 B.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C.技术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
1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是()
A.以大中企业为主
B.资本集中程度低
C.多分布在大中城市
D.属于高技术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