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35
第6讲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文明——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人类政治发展的趋势1.资产阶级民主化趋势(1)英国:经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议会,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
(2)美国: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党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德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4)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
2.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的趋势(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民族主义不断发展的趋势工业革命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工业革命(1)兴起: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了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由此开始。
到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2)成就: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成果是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从而使工业动力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影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促使列强进行殖民扩张。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第二次工业革命(1)兴起: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
(2)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内燃机、通讯、化学和钢铁工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尤其在电力方面,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影响:垄断组织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板块6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扩展——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的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这个打算落了空。
麦克马洪进而解散议会,并举行了一次新的选举。
可拿破仑三世变第二共和国为个人独裁的事实人们尚记忆犹新,其结果是在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得到进一步澄清。
史论者一般认为该历史事件(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D.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解析:A 本题考查近代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将他不喜欢的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解除职务,他的这个打算落了空”说明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强调国家权力的核心在议会,总统的决议受到议会的制约。
再由“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得到进一步澄清”可知,法国再一次确认议会在国家中的核心地位即强调“议会至上”的原则,故A项为正确答案。
近代法国总统享有国家的行政大权而非名义上的国家元首,B项错误;C、D两项从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
2.(2015贵阳检测)德皇威廉二世曾经宣称:“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决议。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以议会形式粉饰德皇专权 B.保证议会能约束德军C.用军事专制保障威权政治D.军队和议会相互制衡解析:C 材料反映了德国的军队对德国的重要作用,议会无足轻重,这说明德国不是成熟的民主政治,C项正确。
A项不能体现军队的作用,不全面;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错误;材料反映出军队与议会对德国的影响差异巨大,两者不存在制衡关系,D项错误。
3.(2015大同三模)巴黎公社自动地取消了供市政府使用的豪华马车;担任公社军事委员等重要职务的瓦尔兰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阶段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陆段\ . L .越常上:竄本主良民主制愎在wt 洲天鶴键埃护展*社会生义堆谕尖起圧大能血r 人类的民主化进艮 特征 ® 2. »#±:两氏T.业草曲撬高了牛产力境16狀甲■将人类桂会律进涮°泰杵时代■和"电弋时代”.册界市埔最i i 勰总底.£弭離交业拥埴:日学怪北成为攜或秋会唯产力盍展的主婆动力匸立学邑术50城附现丁齡的htet.课时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时空串联特征归纳时空观憑①[眾滋宝丈灯:Hi ■、音乐现其主罠丈等] ----------- 〔H&曹间K 匚业革仿同侑国I-月革讷杲皿年代--1317年说駅卞卞恳I .业第柿时割•iLfiitt 畀I ik <<'1 ;辣前自主学习胡史昭 呢主f||教材主干梳理卅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讲一步发展。
① 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② 资本:殖民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③ 技术:工场手工业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 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 过程(1) 起讫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 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
(2) 核心内谷 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3) 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 重要发明(1) 纺织: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2) 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六、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⑶交通 ②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4. 影响考点一 背景(1)前提: ⑵条件(1)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 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 重要的作用。
第6讲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一、政治上: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1)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议会,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
(2)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党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和联邦制度,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4)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
2.社会主义运动发展(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工业革命(1)兴起: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了“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由此拉开序幕。
到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2)标志: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成果是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从而使工业动力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影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促使列强进行殖民扩张。
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第二次工业革命(1)兴起: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
(2)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内燃机、通讯、化学和钢铁工业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尤其在电力方面,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电气时代”来临。
(3)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三、科技上: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物理学(1)成就: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1900年,德国的普朗克提出了量子论假说。
阶段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课时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考纲考点工业革命(1)“蒸汽时代”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电气时代”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扩展至欧美国家;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历史解释(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史料实证 运用文献史料及相关史学研究,实证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特点及影响,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及影响。
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等理论,客观评价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考点一 工业革命1.背景(1)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②资本:殖民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过程(1)起讫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2)核心内容⎩⎨⎧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
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3)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重要发明(1)纺织: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阶段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课时1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考点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1.条件(1)“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工场手工业兴旺。
(2)随着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张,许多行业兴起技术革新的热潮。
2.成就(1)技术革新①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手摇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先后发明。
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
②冶金业和采矿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
(2)动力革命:1785年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的普遍应用,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业革命:蒸汽动力的使用,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使人们迎来了“铁路时代”。
3.完成: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
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4.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条件⎩⎪⎨⎪⎧①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②技术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③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形成: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3)成熟: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始于19世纪初的世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大体是在18世纪中后期。
19世纪前期,法国、德意志的几个邦国、美国等等,依靠从英国引进机器,也开始了工业革命。
特别是1825年英国解除了机器出口的禁令之后,各国购买英国机器的现象日益增多,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起来。
所以,我们用19世纪初作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考点二 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形成: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发达国家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促成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和生产力的大发展。
2.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3.成就(1)电力广泛应用,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第6讲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时空坐标]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纵深发展。
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
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化上: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文学、艺术、电影等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有了新的发展.一、两次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④市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⑤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2)进程①开始: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突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工业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交通: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④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3)影响①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成为工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
②阶级结构: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③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美列强成为机器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
④经济结构: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
2.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2)成就①电力的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也被制造出来。
②新交通工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③石油化工: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3)影响①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班级:姓名:组:老师评价:第六讲工业文明时代确实立与纵深开展——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高考考纲】1.欧美代议制确实立与开展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开展4.近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学习目的】1.知识点: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明及该阶段的特征。
2.学科思想和方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史料分析法、列表法3.才能要求: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及史料分析的才能。
【使用说明】1.配合四本教材、印发的?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知识点汇编?、?通史体系构建与答题术语?一起使用。
第Ⅰ局部课前研究一、【考点整合】二、【阶段特征】考向一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完善和开展【典例1】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开展滞后形成宏大反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开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预测1】(2022·茂名二模)1895年恩格斯指出:“当俾斯麦不得不施行普选权,我们的工人立即就认真地加以对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
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典范。
〞材料说明恩格斯( )。
A.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专制的本质B.主张利用?德意志帝国宪法?开展合法斗争C.指责俾斯麦推行虚假民主D.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考向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理论【典例2】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指导革命。
〞这说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场面不可防止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预测2】(2022·海宁模拟)列宁说:“成功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消费力高度开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板块6 西方工业文明确实立与扩展——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对应学生用书第37页)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特征工业革命开始,工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现代工厂建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重工业成为经济的主导,美德两国后来居上;大企业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模式;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盛行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日渐完善;工人运动兴起;出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股进步潮流;欧美加强了对亚非拉的殖民争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代议制某某制度;社会主义运动从暴力斗争转向合法,从分散走向联合;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加剧,世界局势趋于紧X科技文化科学技术开展,同时,人们开始反思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科学与技术严密结合,进一步推动科技的进步;近代艺术开始向现代艺术过渡,印象派艺术产生,文艺界开始思考人类的前途、工业化的得失等重大问题(对应学生用书第37~38页)一、世界三大进步潮流1.资产阶级某某化趋势(自由主义)(1)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
(2)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之后美国形成两党制。
(3)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开展,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4)法国: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
之后,法国政体频繁更迭,1875年法兰西第三某某国宪法颁布,某某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
2.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开展的趋势(社会主义)(1)马克思主义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