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间盘置换手术
- 格式:ppt
- 大小:37.14 MB
- 文档页数:52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技术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一、颈前血管、神经及气管食管的损伤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手术一样,有损伤颈前血管、神经及气管食管的风险。
相关报道损伤发生率不一。
但一旦出现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这些风险与手术者操作熟练程度与对局部解剖熟知度有较大关系。
故必要的术前准备和提高术者的操作技能是避免损伤的关键1.必要的术前准备和术前评估1.1患者在术前需进行气管推移训练,至少术前3天,最好为术前一周即开始行气管推移训练。
经过良好的训练后可减少术前不必要的“暴力”牵拉气管和食管,避免食管和气管缺血坏死、甚至穿孔。
并且减少术后患者咽喉部的不适1.2 术者在术前需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且认真的阅读影像学检查质量。
熟知局部解剖。
制定手术计划1.3 术中为避免因手术操作对颈髓的刺激,可预防使用大剂量的激素2.提高手术操作技能颈椎间盘置换手术与颈椎前路融合手术入路一样。
因此一个有经验的颈椎外科医生在了解颈椎间盘置换手术适应症并且通过系统的学习后均能进行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操作。
二、人工假体感染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人工假体感染,意味着手术的失败,故被称为灾难性并发症,因此,防范手术感染至关重要。
基本原则:1)从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设防,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2)医护配合、医患配合,分工明确,各司其责;3)采取综合措施,坚持规章制度,做到务实高效。
具体措施包括:控制易感因素和正确应用预防性抗生素。
1. 控制易感因素1.1 术前对一般情况差(如贫血、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的患者应改善全身情况,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患有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足癣等患者应消灭局部感染灶。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消灭潜在病灶,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术前患者因戒烟并加强肺部功能锻炼1.2 术中使用层流手术间、减少手术参观人数、使用保护后背的手术衣或空气隔离式手术衣、戴双层手套、手术器械的遮盖等措施都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的几率;完善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术,以期缩短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