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对比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作者:祁永梅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9年第14期[摘要]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
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恢复时间、5 h内尿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62.50%)、有效8例(33.33%)、无效1例(4.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例(37.50%)、12例(50.00%)、3例(12.50%)(Z=-2.039,P=0.04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09)。
观察组血压恢复时间为(18.21±2.03) min、心率恢复时间为(16.02±1.97) min、呼吸恢复时间为(15.84±2.07) min、神志恢复时间为(20.13±2.44)min、皮疹消退时间为(31.17±4.18) 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恢复时间(t=-20.468,P=0.000;t=-21.175,P=0.000;t=-19.941,P=0.000;t=-21.479,P=0.000;t=-24.279,P=0.000);2 h 尿量(79.64±6.77)mL/h、3 h尿量(103.29±9.45)mL/h、4 h尿量(139.64±11.28)mL/h、5 h 尿量(194.61±15.34) mL/h,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尿量(t=29.969,P=0.000;t=24.715,P=0.000;t=15.456,P=0.000;t=10.367,P=0.000)。
觀察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χ2=4.547,P=0.033)。
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紫瘢的疗效比较分析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紫瘢的疗效。
方法:将35例过敏性紫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一组给予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进行治疗。
结果:甲基强的松龙的总有效率为94.4%,地塞米松组的总有效率为88.3%。
结论: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方面,甲基强的松龙的效果要好于地塞米松。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较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1],以全身毛细血管和/或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可对心、脑、胃肠、关节和肾脏等主要脏器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加之本病多发于青少年,故现将我院35例成年人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加以对比,总结汇报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到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瘢成人患者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
年龄19~60岁,其中≤30岁13例,30~40岁12例,41~50岁6例,>50岁4例,平均病程(2.13±1.46)年。
患者均符合过敏性紫瘢诊断标准[2],其中8例患者为出发,其余患者均为复发。
1.2 临床观察 15例患者发病于冬季,占42.9%;13例患者发病于春季,占37.1%;4例患者发病于秋季,占11.4%; 3例患者发病于夏季,占8.6%。
发病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3例,占37.1%;食物过敏11例,占31.4%;寄生虫感染9例,占25.7%,注射避孕针1例,占2.9%;田间劳作致外伤1例,占2.9%。
1.3 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在性别、平均年龄和病程上差别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一组为甲基强的松龙组,为患者口服甲基强的松龙2次/d,第1天8~12mg/次,之后根据患者情况递减,维持每天4~8mg,外加环磷酰胺20mg/d加入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用至150mg/kg停药;第二组为地塞米松组,用量10~15 mg/d,外加环磷酰胺20mg/d加入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用至150mg/kg停药。
甲泼尼龙制剂与地塞米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和评价甲泼尼龙制剂与地塞米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消化道病变患儿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加用甲泼尼龙,对照组患儿加用地塞米松。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腹痛消失时间、便血停止时间及皮疹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04,P<0.05 )。
治疗组25例中出现不良反应2例,其中面部潮红1例,面部水肿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
对照组25例中出现不良反应9例,其中呕血2例,面部潮红4例,面部水肿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紫癜消化道病变患儿相比,甲泼尼龙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可有效改善消化道病变,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标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过敏性紫癜;消化道病变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过敏性血管炎,儿童发病率高,其中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发病多集中于春冬两季。
过敏性紫癜主要是由于机体受致敏物质的影响,发生变态反应,提高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机体病变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出血、腹部疼痛、肾脏器官受损和关节肿胀等[1]。
近年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常出现的主要病症为消化道病变。
许多患儿在未出现皮肤紫癜时,先出现腹部症状,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便血严重等。
这些临床症状与急腹症相似,难以很快区分且准确诊治,使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忍受痛苦,家长也忧心孩子病情,担心患儿的身体发育得不到充足营养而受到影响[2]。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会威胁生命健康的全身多系统速发变态反应,其反应机制是Ⅰ型变态反应,一部分其诱发机制是其他免疫学反应[1]。
患者在暴露于过敏原的条件下,可迅速出现全身潮红、哮喘、窒息、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意识丧失、休克甚至死亡的症状[2-3]。
现阶段,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一种有效药物,其具有抗炎、抗过敏及免疫抑制的作用,而在糖皮质激素里面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以无需肝脏转化,见效快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地塞米松则需经肝脏代谢起效,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相比,时间延长,对于重症患者疗效差。
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方便选取122例在该科室治疗的病例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泼尼松龙琥珀酸钠配合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方便选取122例该科室调查的过敏性休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DOI:10.16662/ki.1674-0742.2018.29.106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分析刘丽华吉林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吉林长春130021[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的效果,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该科室调查的患过敏性休克的患者122例资料,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配合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上的治疗效果。
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头昏、意识不清等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缩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744,P <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380,P =0.005)。
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
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41例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为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甲泼尼龙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皮疹消失时间为(5.8±1.4) d、胃肠道反应消失时间为(2.7±0.6) d、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为(2.5±0.7) d、关节疼痛消失时间为(1.9±0.3) 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6.9±2.0)、(4.1±0.9)、(3.8±1.0)、(3.1±0.5) d,观察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8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地塞米松,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甲泼尼龙;地塞米松;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b)-0063-02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多为机体微血管发生变态反应而诱发的系统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皮疹、关节疼痛等,该病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体健康[1-3]。
目前对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尚未确定,首选的治疗方案为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
[4-6]。
为了探讨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本院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82例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82例,年龄为4~11岁,平均(7.8±3.1)岁,病程4~15 d,平均(8.2±3.6) d,其中,男性44例,女性38例。
患者均符合2005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欧洲儿童肾脏病防治委员会、美国风湿协会共同修订的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7]。
排除患有心肺疾病、肝肾疾病、精神病、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的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1例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为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甲泼尼龙治疗为观察组。
两组患者间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治疗,静脉滴注0.5 mg/(kg·d),1次/d,疗程为7 d。
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静脉滴注2 mg/(kg·次),2次/d,疗程为7 d。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病症改善情况(皮疹消失时间、胃肠道反应消失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不良反应情况(血压升高、面部水肿、烦躁)。
1.4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病症明显缓解,腹痛与便血病症完全消失。
有效:患者临床病症出现好转,腹痛病症明显减轻,便血病症显著减少。
无效:患者临床病症无明显改善,腹痛与便血病症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
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本次研究也表明,观察组皮疹消失时间为(5.8±1.4) d、胃肠道反应消失时间为(2.7±0.6) d、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为(2.5±0.7)d、关节疼痛消失时间为(1.9±0.3) 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6.9±2.0)、(4.1±0.9)、(3.8±1.0)、(3.1±0.5) d,说明甲泼尼龙能更为显著地改善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病症,大幅缩短治疗时间。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80.5%),说明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低于对照组(17.1%),说明甲泼尼龙对患者机体的刺激较轻,引发的血压升高、面部水肿、烦躁等不良反应较少,进而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地塞米松,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童利明.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因观察与护理[j]. 中国中医急症,2009, 18(12):2101-2102.
[2] 温柠如,张君. 过敏性紫癜诱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7):45-46.
[3] 陈朋,肖风丽. 过敏性紫癜诱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1,4(2):93-95.
[4] 刘保华. 甲泼尼龙及氢化可的松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临
床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140-141.
[5] 周文,杨凤. 甲泼尼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比较[j]. 儿科药学杂志,2011,17(1):41-42.
[6] 吴志鹏. 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
比较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128-129.
[7] ozen s,ruperto n,dillon mj,et al. eular/pres endorsed consensus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ldhood vasculitides[j]. ann rheum dis,2006,65(7):936-941. (收稿日期:2012-12-10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