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妈妈不要送伞来第1课时北师大版
- 格式:ppt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25
小学二年级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北师版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3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2通过观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2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勇于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1.1体会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1.2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一幅雨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天气?2.课文朗读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2.2学生自读课文,巩固朗读效果。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4.课文分析4.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5.修辞手法学习5.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6.课文寓意理解6.1教师提问:课文中小明为什么不要妈妈送伞?7.课后作业7.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并写一篇关于雨天的日记。
8.小结8.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理解了课文寓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改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师:谁可以告诉我,“拒绝”是什么意思?生:就是不愿意接受。
师:很好,那在课文中,小明拒绝的是什么?生:妈妈送伞。
师:同学们,你们在课文中发现了哪些像人一样行为的自然事物?生:雨点在唱歌。
《妈妈,不要送伞来》本单元主题为“自立”,编排了两篇主题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自立的重要性,从小养成不依赖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同时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本单元还设计了一个“语文天地”,要求抄写生字,加部首识字,选词造句,认识反义词,学会讨论问题,能仿例写句,自读短文,学会查字典。
《妈妈不要送伞来》一诗通过写一个孩子希望妈妈在下雨天不要送伞的祈盼,表达了孩子不愿意娇生惯养,希望自立的愿望,也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时要提倡多读多说,以理解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字9个,写字8个;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自力的能力(自身的事情自身做);4.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过程与方法目标】1.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运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识字(看拼音、问他人、联系上下文猜字、查字典);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言的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自立的愿望;2.增强小朋友渴求自立的信心。
1.识字9个;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自立的好习惯。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本课的资料。
一、联系生活谈话,激发学习的兴趣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想问学生们知道父母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举手回答)师:大家真棒,那你们自己能做很多很多的事吗?你能告诉大家吗?(3-4名学生谈想法)我真为你们高兴,自身能做这么多的事,你们长大了、懂事了。
有一个小朋友,名叫丁丁,他也觉得自身长大了,他用一首小诗,告诉我们他想怎样做,大家想听吗?(学生答:想)(课件出示课题)这首小诗的题目是《妈妈,不要送伞来》。
我们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好吗?你们看,我来写(板书课题),大家齐读两遍。
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1.范读课文。
(出示课件)边看大屏幕,边听小诗,想想丁丁对妈妈说些什么?2.学生尝试读。
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自身读一读?我想知道,你们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怎么办?生:先划出来,再练习上下文猜一猜。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妈妈,不要送伞来_北师大版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习目标学会5个生字,认识10个字,指导“勇、敢、丝、”的写法。
学习重点学会5个生字,认识10个字,指导“勇、敢、丝、”的写法。
学习难点指导“勇、敢、丝、”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
放学时赶上下雨,你期望爸爸妈妈给你送伞来吗?文中的“我”不要妈妈送伞,这是什么缘故呢?快到文中找答案吧!二、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词。
1、词语宝宝跳、跳、跳。
慢悠悠顶着裹着奔驰淋坏街边勇敢轻巧2、再读课文。
文中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三、学习生字,分析字形。
(先组内讨论,星星学员回答。
)1、看到那个拼音你是如何识记的。
2、看到那个生字你是如何识记的。
自学要求:用圆圈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词。
小组内学习,再有可不能的问老师。
用你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明白得课文。
学习目标1、让学生明白得“自立”的含义,激发学生“自立”的愿望,逐步自立。
2、朗读课文,并背诵。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并背诵。
学习难点让学生明白得“自立”的含义,激发学生“自立”的愿望,逐步自立。
学习过程一.初读感知点。
(1)借助拼音,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纠正读音,让学生指出容易读错的字。
(3)老师范读。
(4)同桌互读,说说自己读明白了什么?二.细读感悟点。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
(2)什么缘故不让妈妈送伞?(3)指导学生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朗读。
(2)小鹿指的是谁?我什么缘故要在雨中奔驰?(3)同桌互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读第三小节,你明白了什么?(2)什么缘故说我不是小糖人?我要做如何样的人?(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能力训练点。
1.背诵课文。
2.经历字型,进行识字,练习查字典。
3.书写生字。
四.课堂达标。
例: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爱在小雨中走回家。
不要,妈妈,我。
不要,爸爸,我板书设计:我喜爱在雨中走{头顶书包奔驰我要做-------勇敢、自立的人。
《妈妈,不要送伞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书写5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从小养成不依赖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4、复习巩固查字典。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自立的重要性。
2、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从小养成不依赖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2、复习巩固查字典。
教学用具: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妈妈,不要送伞来》。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己小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
3、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4、全班一起来读一遍。
(二)学习课文。
1、读了诗歌你受了哪些启发?2、想一想在生活中什么事情我们可以自己做,大人却代劳了?(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全班评价。
4、既然这些事情我们都能自己做,设想妈妈就在自己面前,你怎样跟妈妈说呢?(先和同学说说,再把它写下来。
完成p12仿照例子编一编,回家读给妈妈听。
)5、自读诗歌,就把它读给妈妈听的,应该怎样读。
6、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自己认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同桌互相检查。
3、师出示生字卡片(课件出示),学生抢读。
4、生字组词,扩词。
(四)书写生字。
1、大家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2、指导书写。
3、自己练习写两遍。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书写2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把自己写的读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课文;2、练习查字典;3、书写6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课文。
1、自己读《妈妈,不要送伞来》。
2、同桌互相读。
3、全班齐读。
二、书写生字。
(观察田字格,看一看这些字是怎样占格的。
)1、自己观察,同伴之间检查。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课文解读
这首儿童诗抓住放学下雨,妈妈送伞来的生活细节,采用呼告的语气,表达了孩子不愿意娇生惯养,而愿在风雨中历练,逐步自立的心愿。
全诗共有三节。
前两节都以“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的句式开头。
第一节设定的情境是“小雨”,抒发了“我”不愿让妈妈送伞,而想在小雨中漫步回家,与小雨轻声低语的心愿,充分表现了孩子想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心情。
第二节设定的情境是“大雨”,比上一节更进一个层次。
即使下大雨,“我”也不愿让妈妈送伞,而希望在大雨中奔跑,尽享搏击风雨的乐趣。
第三节是孩子对妈妈的爱的看法,既理解妈妈的爱,又希望妈妈放手让自己在风雨中经受锻炼。
“小糖人”是娇生惯养的孩子,妈妈的爱把他宠得软弱;“街边的小树”是坚强勇敢的孩子,他是在风雨中长大的。
两相对比,说明了“妈妈,不要送伞来”是合理的要求。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我”这样的好孩子的形象。
“我”不认为冒雨回家是受苦,也不认为是妈妈关心不周;而是把这作为快乐的事情,是自己锻炼成长的机会。
因此,“我”是一个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立自重又很懂事的好孩子。
这首诗构思新颖,从要不要妈妈送伞这样一件小事论及如何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接受锻炼的大问题。
呼告的语气恳切而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