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乐山大佛》
- 格式:ppt
- 大小:4.45 MB
- 文档页数:26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下面是我整理的乐山大佛的故事传说 ,一起来看看吧。
乐山大佛的故事传说一相传很久以前,有石匠师徒二人。
师傅姓许,名高强,能做各种各样的石匠活计,尤其擅长凿刻。
经他凿刻的物件,无一不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徒弟姓石,名类。
10多岁就随师学艺,因天资聪慧,不到3年,样样活计拿得起,件件雕凿,做得玲珑剔透。
又过了两年,他的技艺更是出类拔萃,远近闻名。
由于师徒二人技艺高强,所以到处都有人来聘请他们,经常是一处活计尚未完工,另一处又等着动工。
有一年,同时有两家员外要修庙刻佛,都来请他们。
这下师徒二人作难了,去这家吧,那一家不愿意;去那一家吧,又要得罪这一家。
怎么办?许师傅为了两家都不得罪,同时,也想借此机会试试徒弟的本事,就决定师徒二人分头前去做活。
徒弟到嘉定府凌云山做活;师傅去离此100多里的井研岩洞做活,临分手时,师徒二人约定,谁先做完活,谁就要去帮助未做完活的那一方。
这天,许师傅到达目的地,见了员外施主。
按照员外的意思,要在临茫溪河的石岩上凿刻1000尊佛像,每尊佛像大小相同,形态各异。
许师傅一一应承。
他察看了地形,画好图样,凿出底线,就开始精雕细刻起来。
这就是今天的名胜千佛岩。
再说徒弟石类与师傅分手后,径直往嘉定凌云山而来,见过了员外,分宾主坐下,员外问石类道:“许师傅为啥没有来?”石类道:“师傅活计繁忙,不能分身,特命我来为员外效力。
”员外一听,心里很不高兴,说道:“工程如此浩大艰苦,许师傅该来才是呀!”原来员外认为许师傅不来,对他太不尊重;并且石类学艺不过三五年,怎么赶得上他的师傅呢,因而看不起他。
石类察觉后,不露声色。
茶过三遍,石类问道:“不知员外要修什么庙宇?造什么佛像?”员外答道:“我打算在凌云山前沿江的石岩上,造一座弥勒佛像,定要造型庄严,雄伟壮观,不知小师傅能承担否?”石类听后暗想:从他言谈看来,好像很瞧不起我,等我着力塑造一尊高大佛像给他看看,便谦虚地答道:“小徒学艺不长,恐不能担此重任,若不嫌弃,愿尽力而为。
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山大佛》原文及教案《乐山大佛》原文:暑假的时候,我和妈妈来到乐山。
我听说这里有一座很有名的乐山大佛,我非常想去看看。
我们乘船游览了一会儿长江,就到了乐山大佛景区。
一进景区,我就被前面高耸的乐山大佛吸引住了。
乐山大佛是用岩石雕成的。
它头戴宝冠,双手合十,脸部线条流畅,双目含情并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爬上乐山大佛的楼梯,我看到了一个个洞窟,上面刻满了佛像,佛像的服饰都很华丽。
除了佛像,乐山大佛的身体还有很多斜坡,供游客走上去观赏大佛的风采。
站在大佛脚下,我感到自己真的很渺小。
我仰视着大佛的脸,脑袋都要抬不起来了。
乐山大佛,你真是太神奇了!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流畅朗读《乐山大佛》这篇文章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词语。
3. 培养学生对名胜古迹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感受文章中描写的景色和弘扬佛教文化的精神。
2. 掌握生字词及词语的读音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1. 课文《乐山大佛》录音。
2. 乐山大佛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放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课文。
2. 引导学生观察乐山大佛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名胜古迹的好奇心。
Step 2:学习课文1. 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感想。
2. 教师带领学生一段一段地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及词语。
3. 学生按照课文格式复述课文。
Step 3:理解课文1. 更多地询问学生对乐山大佛的感受和印象,引导展开讨论。
2. 教师讲解文章中的名词和佛教文化,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Step 4: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乐山大佛的信息。
2.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乐山大佛的游记,可以结合自己的实地参观经历。
Step 5:课堂小结1. 复习课文,总结重点。
2. 引导学生表达对本课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乐山大佛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观察、朗读和讨论,培养了学生对名胜古迹的兴趣和好奇心。
乐山大佛的资料简介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寺附近,是中国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
这座佛像始建于唐代,雕刻工程浩大,前后历经90年时间,完成后的佛像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
乐山大佛的建造源于唐代佛教的盛行。
当时,佛教徒们认为,四川盆地山水相间,地势复杂,需要一位强大的佛祖来保护这片土地。
于是,他们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巨大的佛像,以镇守这片土地。
经过长期的准备,于公元713年正式开工。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数以万计的工匠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将一片片巨大的石头雕刻成这座宏伟的佛像。
乐山大佛的特点十分显著。
它的高度达71米,包括佛像的底座在内,是世界上最高的石刻佛像。
它的眼睛长3米,耳朵长7米,可谓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奇迹。
在漫长的历史中,大佛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保存完好,向后人展示了唐代石刻艺术的巅峰。
乐山大佛的建造不仅有着深厚的宗教意义,也对当时的旅游业和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同时,大佛的建造也促进了当时的文化交流,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密切和深入。
为了保护这座珍贵的文化遗产,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水电站的调度上,有关部门对水电站的运行进行了调整,以避免对大佛造成损害。
其次,为了防止风沙对大佛的侵蚀,相关部门还采取了防风抑尘措施,为大佛的保存提供了保障。
此外,安全监控系统也被引入,确保大佛得到全方位的保护。
乐山大佛简介乐山大佛* 在乐山市东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处。
大佛为依凌云山栖鸾峰断崖凿成的一尊弥勒散跏趺坐像,故又名凌云大佛。
大佛为唐开元元年(713年)名僧海通创建,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完成,前后工程进行了约90年;上覆13层重楼,名大像阁,宋易名天宁阁,明末圮毁。
大佛头与山齐,脚踏大江,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眼长3.3米,耳长7米。
耳朵中间可并立二人,头顶上可置一圆桌,赤脚上可围坐百余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其右侧有凌云崖九曲栈道,沿崖迂回而下,可达江上。
俗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乌尤寺在乐山市东1公里乌尤山上。
乌尤山与凌云山相连,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为避沫水之害凿开,故又名离堆。
山上有寺,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北宋改今名。
大雄殿内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像系香樟木精雕细镂而成,全身镀金,高约3米。
寺右有罗汉堂,内塑五百罗汉。
寺侧有尔雅台,传为汉犍为郡郭舍人注释《尔雅》处。
尔雅台右侧临江绝壁凿有“中流砥柱”四大字,字径5米。
尔雅台在乌尤寺罗汉堂侧。
相传是汉代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
郭舍人所注《尔雅》虽早已失传...四川峨眉山简介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
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
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胜为峨眉一大特色。
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
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峨眉山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
大峨山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说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
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远望去,双峰缥缈,犹如峨眉山画眉,这种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使唐代诗人李白发"峨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叹。
乐山大佛解说词2017乐山大佛解说词引导语: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2017乐山大佛解说词,欢迎阅读!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
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设计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
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
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00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
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
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
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
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
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
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
关于景点乐山大佛的介绍资料乐山大佛是一个历史悠久、雄伟壮观的佛教景点,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大佛景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乐山大佛是我国最大、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佛像,也是我国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的象征。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朝,历经数百年建造完成,其规模和气势令人震撼,成为了我国文化和佛教艺术的一大奇迹。
1. 历史渊源乐山大佛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年间,当时是为了消除乐山地区的水患祸害而兴建的。
大佛的主要发起人是当时的宰相魏征,他深知佛教的力量和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因此提议在乐山大佛的位置开凿大佛,祈求大佛的庇佑能消除水患。
经过数百年的建造,乐山大佛终于在唐朝末期完工,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佛像。
2. 建筑结构乐山大佛依傍峨眉山,背倚岷江,始建于713年唐朝。
大佛坐落在峨眉山脚下的凌云寺,整个佛身长达71米,肩宽28米,头高14.7米,两耳长7米,鼻高6米,眉宽5.6米佛目宽1.3米,嘴宽3.3米,肩宽24米,手掌宽8.3米。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石刻造像,其背后的岩石是佛像的一部分,使得整个造像更加壮观。
3. 文化价值乐山大佛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佛教信徒前来朝拜和观赏。
大佛所在地的峨眉山更是佛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大佛的存在更加增添了峨眉山的宗教意义。
大佛建成后,乐山也因此而得名“佛国”,可见其在佛教文化中的地位之高。
总结回顾:乐山大佛作为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景点,其历史、建筑结构和文化价值无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对乐山大佛的深入了解,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其雄伟壮观的建筑风貌,更能够深入探寻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化内涵。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往乐山,亲身感受这尊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的震撼和美丽。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位佛教信徒,我对乐山大佛有着特殊的情感和敬仰。
大佛的雄伟气势和深远的历史内涵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和感染力,也让我对佛教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我相信,乐山大佛的存在,不仅是我国宗教文化的重要象征,更是一件连接历史与现实、连接人与自然、连接心灵与信仰的伟大杰作。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方案小语西师版第五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方案合川市新华小学:张继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难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乐山大佛的“大”的。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CAI课件;学生:收集有关乐山大佛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生问好。
今天教室里可不止我一个老师,谁能加一个词向我们所有老师问好?孩子们,学着他的话,我们再来一次!(真不错,带给别人快乐就要从这点滴做起!)2、谁来说说我们在这组课文里都游览过西部哪些风景呢?(雄伟壮观的瀑布;惹人喜爱的红橘;美丽神奇的西藏高原)3、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西部的另一个地方——四川乐山去看一看那儿最有名的景点,大家一起告诉我它的名字!(乐山大佛)想去吗?4、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情况老师了解到,为了参加今天的活动,许多孩子昨天还去查阅了有关乐山大佛的资料的,对吗?谁愿意来给我们展示一下?(生读或背收集到的资料)5、了解学生收集渠道,表扬做得好的孩子,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真不错!其实上网、询问父母、查阅课外读物都是一些很好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养成这种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看出来了,有些孩子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还是让我们赶紧坐上火车去亲眼目睹大佛吧,好不好?)6、为了让大家旅途愉快,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火车开了》,会唱吗?那就唱起来吧!(播放音乐,生唱并听到提示语“乐山车站到了,要去看大佛的乘客请您准备下车!”)二、学习课文(一)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孩子们,我们要一起走近大佛了,请你们赶紧读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一听,读好了,请同桌用最甜的声音,最优美的语言来表扬你。
小学语文上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方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本中获取信息。
二、教学重点1.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
2.乐山大佛的艺术价值。
三、教学难点1.乐山大佛的开凿过程及建筑特点。
2.乐山大佛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乐山大佛的图片、视频资料。
2.佛教文化相关资料。
3.学生分组,准备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乐山大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外观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乐山大佛的了解。
2.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3.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乐山大佛的艺术价值及与佛教文化的关系。
(2)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拓展延伸(1)展示乐山大佛开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2)引导学生探讨乐山大佛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2)邀请学生发表对乐山大佛的感悟。
六、作业设计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乐山大佛的结构示意图。
七、教学反思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我都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到乐山大佛的庄重与神秘,能从这座千年古佛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教学方案的设计,旨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时光流转,乐山大佛依然屹立在江边,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而我们的孩子们,也将在这堂课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
注意事项:1.图片和视频的选择要准确反映乐山大佛的历史原貌,避免使用失真的素材。
解决办法:提前筛选和核实资料,确保每一张图片、每一个视频都是真实可靠的,以免误导学生。
2.分组讨论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防止部分学生游离于讨论之外。
解决办法:设定明确的讨论任务,鼓励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发言,适时介入引导,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乐山大佛的历史和故事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区的乌枢山上,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和岷江之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刻佛像。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代,历经数百年才最终完成,是中国佛教艺术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乐山大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13年,当时唐玄宗为了祈求岷江航运的安全,命令高僧海普提起刻造一座大型佛像在乌枢山上。
于是,一群工匠展开了这个浩大工程。
首先,他们在乌枢山的悬崖峭壁上,刻出了浮雕山门,在山门左右各镂刻了一座塔楼,两座塔楼之间有一座九级宝塔,宝塔内供奉着12层减灾高日大佛陀。
而大佛本尊是在乌枢山的狮子峰上雕刻而成的。
大佛的造像高差为71米,它面向岷江和钒江,宽24.58米,头部高达14.7米,颈部周长7米,掌心宽3.3米。
它也因此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乐山大佛的历史到此并未结束。
在唐代后期,唐朝衰落,乌枢山上的寺庙也陷入了荒废的状态。
直到明朝初年,明太祖朱棣重视宗教,开始重修佛寺,也修复了乐山大佛。
在明朝之后,乐山大佛又多次历经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摧毁。
尤其在1912年的一场火灾中,造像周围的建筑物几乎全部被烧毁,只剩下了大佛本身。
幸运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复工程,才使得乐山大佛得以保留至今。
乐山大佛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唐、宋、明三个时期的建筑样式。
在唐代风格的山门和塔楼中,有着典型的中国佛教寺庙的建筑特色。
而大佛本身则体现了明代的造像技法,恢宏瑰丽,彰显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术。
乐山大佛的故事也与佛教传说紧密相关。
佛教传说中,佛是一个杀死邪恶的恶鬼,使恶鬼投降后,化为迦叶尊者。
迦叶在修行中福慧俱增,并发愿要为众生拔除苦乐根,引导众生修行。
据说,乐山大佛正是迦叶尊者的顶骨净身所化。
大佛背后的残余地势也被认为是迦叶尊者的练功场所。
另外,乐山大佛背后的岷江与青衣江交汇处的岩石峭壁被称为宝居崖,这里是著名的“百丈壁”石刻,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岩石造像之一。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原文在四川省南部,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
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
传说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保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
从那时起,无数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的石壁上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敲打了90年,终于凿出了一座大石佛。
这就是我国的一尊石佛——乐山大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背山面水,巍巍端坐。
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
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可侵犯。
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开凿了许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走,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就这样,乐山大佛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已经有1100多年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山大佛》知识点字词:岷江、湍急、波涛汹涌、掀翻、修造、石壁、一凿凿、一锤锤、巍巍端坐、侵犯、咆哮、威严、石雕、珍品、石匠、美观、安安稳稳重点句子: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可侵犯。
越是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它都能擎得起。
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在大佛的头颈和两耳后面,开凿了许多条纵横的排水通道,不管多大的雨水,都能很快地从这些人们难以发现的通道排走,既没有破坏大佛的美观与完整,又避免了雨水对大佛的直接冲刷。
乐山大佛导游词乐山大佛导游词 1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
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
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形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
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
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
右侧是九曲栈道。
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大像阁”,宋时称“天宁阁”。
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被张献忠的起义军焚毁。
可以从大佛两侧的山崖上看到几十处孔穴,那是当年建造楼阁时,安置梁柱的地方。
乐山大佛导游词 2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带大家参观的就是闻名遐迩的世界第一大石刻佛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乐山大佛作文乐山大佛作文(13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乐山大佛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乐山大佛作文篇1今天我们从峨眉山出发去游乐山大佛,乐山大佛的风景可真好呀!绿树成荫、花草树木显得生机勃勃,没有骄阳似火的炎热,也不像冰天雪地寒冷彻骨,是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来到乐山大佛,哇!乐山大佛怎么这么高,他的一个小小脚趾上,都能容纳十多个人;它的一只脚背,起码能容纳几百人。
如果他的身体躺下来,不用说,肯定能站成千上万个人。
刚看到大佛时,二十年前来过的爸爸,记不住准确的高度,就乱猜说乐山大佛有一百多米,我差点吓晕了。
可妈妈说:“爸爸乱说!”我看乐山大佛的介绍,知道了他的准确高度——身长71米,是世界第一名的大佛,前后经过九十年建设,才完工。
今天游乐山大佛,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哇!真不愧是世界上第一大佛。
乐山大佛作文篇2今天,我们一大早就开始动身了,因为今天的目标是游神秘的乐山大佛。
我们坐了三个小时的'车,终于来到了我向往的大佛那里。
据了解,乐山大佛位于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之处的凌云山下。
佛高71米,是世界最大的古代石刻佛像。
大佛由唐代僧人海通法师发起建成的。
工期整整90年。
其浩大工程,令今日游客对古代劳动人民深感敬佩。
相传海通法师不辞辛劳,宁愿割去双眼,也要保卫这批善款。
其精神至今令人仰慕。
大佛依山面水,气势磅礴。
,仅其一双脚背就可围坐数百人。
人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尤其神奇的是,凌云山整体像一座硕大无比的卧佛。
游客从岷江向对岸眺望。
只见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长卧,其壮美称天下一绝乐山大佛体现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令人难以忘怀。
使我大饱眼福,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乐山大佛作文篇3在暑假期间,我们一家人去了四川游玩,第一个景点当然是去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了。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方案教案教学设计小语西师版第五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知道乐山大佛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敬佩之情。
难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乐山大佛的“大”的。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CAI课件;学生:收集有关乐山大佛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生问好。
今天教室里可不止我一个老师,谁能加一个词向我们所有老师问好?孩子们,学着他的话,我们再来一次!(真不错,带给别人快乐就要从这点滴做起!)2、谁来说说我们在这组课文里都游览过西部哪些风景呢?(雄伟壮观的瀑布;惹人喜爱的红橘;美丽神奇的西藏高原)3、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西部的另一个地方——四川乐山去看一看那儿最有名的景点,大家一起告诉我它的名字!(乐山大佛)想去吗?4、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情况老师了解到,为了参加今天的活动,许多孩子昨天还去查阅了有关乐山大佛的资料的,对吗?谁愿意来给我们展示一下?(生读或背收集到的资料)5、了解学生收集渠道,表扬做得好的孩子,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真不错!其实上网、询问父母、查阅课外读物都是一些很好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养成这种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看出来了,有些孩子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还是让我们赶紧坐上火车去亲眼目睹大佛吧,好不好?)6、为了让大家旅途愉快,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火车开了》,会唱吗?那就唱起来吧!(播放音乐,生唱并听到提示语“乐山车站到了,要去看大佛的乘客请您准备下车!”)二、学习课文(一)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孩子们,我们要一起走近大佛了,请你们赶紧读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一听,读好了,请同桌用最甜的声音,最优美的语言来表扬你。
介绍乐山大佛作文
乐山大佛是一座巨大的佛像,它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它是唐朝时期一位名叫大佛的和尚主持修建的。
大佛高71米,肩宽24米,头高17米,耳朵有7米长,眼睛就有9米长。
在大佛的头顶上还有一条非常长的“佛廊”。
它是用来看书、看
报和欣赏音乐的,这条佛廊里有很多佛像。
我们一进景区就看见了一座很高的山,就是乌尤山。
那里风景优美,树木茂盛,特别适合人们来游玩。
在乌尤山上有一尊很大很大的佛像,那就是乐山大佛。
他是唐代雕刻的,现在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了。
我记得我第一次来到乐山大佛景区时是暑假的时候,因为妈妈说想让我见识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到了那里之后我才发现这是一个人工修建起来的景区,里面有很多人工雕刻出来的佛像。
导游阿姨告诉我们:乐山大佛是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刻而成的,他不像别的雕像一样是用泥做出来的。
在这里我还见到了一个非常大的佛像,它有两个头一个身子和一个脚。
—— 1 —1 —。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课《乐山大佛》教学方案,教案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第五册》摘要:语西师版五册七课《乐山佛》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系上下和已有生活验理课生新词,(课件出示句子)集体交流描写佛句子,)、学习佛艺术价值、乐山佛距今已有00多年了什么还那么美观、完整呢语西师版五册七课《乐山佛》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系上下和已有生活验理课生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知道乐山佛不仅是件宏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热爱、敬佩情教学重、难知道乐山佛不仅是件宏石雕艺术珍品也是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结晶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热爱、敬佩情难是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乐山佛教学准备教师制课件;学生收集有关乐山佛教学程、谈话导入、师生问今天教室里可不止我老师谁能加词向我们所有老师问?孩子们学着他话我们再次(真不错带给别人快乐就要从这滴做起)、谁说说我们这组课里都游览西部哪些风景呢?(雄伟壮观瀑布;惹人喜爱红橘;美丽神奇西藏高原)3、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西部另地方四川乐山看看那儿有名景起告诉我它名(乐山佛)想吗?、了学生课前集情况老师了到了参加今天活动许多孩子昨天还了有关乐山佛对吗?谁愿给我们展示下?(生或背收集到)5、了学生收集渠道表扬做得孩子教给学生收集基方法(真不错其实上、询问父母、课外物都是些很收集方法希望有越越多孩子能养成这种学习习惯老师看出了有些孩子已有些迫不及待了还是让我们赶紧坐上火车亲眼目睹佛吧不?)6、了让旅途愉快老师给带了首听歌曲《火车开了》会唱吗?那就唱起吧(播放音乐生唱并听到提示语乐山车到了要看佛乘客请准备下车)二、学习课()粗课整体感知、孩子们我们要起走近佛了请你们赶紧课把你喜欢句子给桌听听了请桌用甜声音优美语言表扬你、生由桌评完静息3、谁得到表扬了?愿给吗?、指名评价(引导学生明白应做到准音不加不减不破句)渡孩子们今天表现真棒不仅明白了该怎样还学会了表扬别人样快看佛到了(出示佛生观看课件)5、说说你感受?(佛真呀真高呀真雄伟)根据学生回答灵活进入课三容学习(二)精课理体验、学习佛高威严、你能从到哪然段写佛吗?你是从哪句话知道呀?(你从这句话懂了什么?)、出具体写佛句子相交流3、(课件出示句子)集体交流描写佛句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利用学生熟悉事物进行对比助学生理佛特体会列数、举例子说明方法处)、指导有感情地朗(你能用朗助体会佛很吗?由练、展示、、比赛、齐)5、了表现佛高作者抓住了佛身上哪些部位写?你能看着屏幕上图用上句子进行介绍吗?渡通刚才朗让我们觉得乐山佛真是太高了你能不能从二然段到句能代表我们心情句子?(课件出示山是尊佛佛是座山)这句话能概括这然段思我们把这样句子叫什么呀?引导学生认识心句6、面对如高石佛难怪作者会感叹到这座头顶蓝天(引面句子)7、理凛然不可侵犯谁能表演给看看?(板威严)8、指导有感情地朗9、如佛能听懂你们话有什么问题想问它吗?(、佛你坐这儿多少年了?b、你什么能端坐这么多年呢?、人们什么要修建你呢?、你这么高身躯是怎么修建成)B、学习佛历、哪然段告诉了我们佛历?、抽生这然段比比看谁先到人们修建佛目是什么?3、要建造这样座佛容易吗?从哪里看出?(出示句子从那起石佛)抓住无数、凿凿锤锤90年终指导朗、师石匠们建造程会遇到什么样困难呢?(抓住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掀翻船只、淹死等词体会修建艰辛)渡无数石匠历了三万多日日夜夜艰辛劳动才造就了我国石佛多么不容易呀5、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修建佛工匠们说吗?(引导学生抒发对劳动人民热爱、敬佩情)、学习佛艺术价值、乐山佛距今已有00多年了什么还那么美观、完整呢?它身上蕴藏着怎样奥呢?组成考察组比比看谁能先到藏佛身上密?学生默三然段答案、生说答案课件配合了佛排水通道巧妙设计师这种设计现代社会也不是件容易事更别说是00多年以前了难怪前观赏佛外国游人都会禁不住伸出拇指称赞真是太神奇了工匠们太了不起了国人太伟了听了外国朋友话你们心情如何呢?3、作者是怎么称赞佛呢?(出示句子生关词用词说话)3、(认识渡句)哪部分容讲佛宏?哪部分体现了人民智慧?像这种既能总结前又能引起下句子我们就叫它渡句、谁能带着体会美美地这段?三、拓展延伸师孩子们乐山佛以它独有魅力996年被列入世界然遗产名录这是我们每国人骄傲了让更多人了乐山佛到乐山佛观光旅游现佛景区工作人员遇到了这样问题你能他们想想办法吗?(选择你喜欢题完成)、佛景区设计句广告词吸引别人眼球?、通往佛头顶栈道两旁有不少人随丢弃方便面盒、食品包装袋甚至还有人佛脚边用刀刻下了XXX到游样孩子们面对这样情景你想对这些游人说什么呢?3、(出示名称)如你还想了更多有关佛知识里有电脑孩子回还可以这些上浏览希望你们能给学们带更多课外知识四、口语交际训练巩固认识、孩子们我们今天活动就要结束了谁能用句话说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呢?想不想将这些收获与人起分享呢?谁愿将佛介绍给妈妈?(抽生上台表演)、谁愿向奶奶说吗?(抽生演孙子)现,我是你奶奶,奶奶没化,还迷信,而且耳朵也背,你可要!(佛哪儿?那里烧香人多吗?佛灵不灵?明儿我也拜拜它保佑我孙子(女)考上学助学生弄清佛是不能保佑那只是人们种美愿望是美丽传说只有运用科学技术才能彻底这些难题从而教给学生科学思考方法)3、回以也像这样把今天学到容告诉父母并且把你们交流写日记上明天带给老师行吗?、学生再次唱《火车开了》课堂结束(创设语言交际情景是了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习惯,让学生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己感受和想法,从而培养他们言语能力这种师生动也有利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精神选取贴近生活交际情景有助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这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和基追)五、板7、乐山佛。
乐山大佛的来历在峨眉山下,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有一座山叫凌云山。
在陡峭的山岩上,有一尊高二十多丈,宽七丈二尺的石刻弥勒大佛。
大佛依岩端座,俯视三江,头在山上,脚踏江边,造型雄伟,姿态端庄,旁边是有名的大佛寺。
凡是到峨眉山游览的,都不会忘记到凌云山去瞻仰大佛。
唐朝初年,凌云山上有一座凌云寺,凌云寺里有一个老和尚,叫海通。
当时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
有一天,海通和尚站在山岩上,观望三江水势。
远远望见一只大船在江水中颠簸,时而被抛上浪尖。
时而被巨浪吞没,那湍急的水流似千军万马,直向壁立千仞的凌云山冲来。
快到山岩时,只见水中忽然卷起一道巨浪,向木船劈头盖脑打去,顿时把木船卷得无影无踪。
海通和尚眼看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
他想三江水势这样猖獗,水中必有水怪。
要是在这岩石上刻造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来往船只不再受害。
于是他请了两个有名的石匠来商量刻佛像的事。
这两个石匠一个叫石诚,一个叫石虚。
老和尚对他们说:“我准备在这凌云山岩上刻造佛像,请你们来商议商议。
”石虚一听要在岩石上刻石像,心里很高兴。
他想,这凌云山十分秀丽,凌云亭非常宏伟,每年来这儿朝山拜佛的人很多,我若在山岩上刻出许多各色各样造型的佛像来,我的本事岂不就一下传扬开来!那样以后请我刻像的人就会愈来愈多了。
想到这里,他就说:“三江水怪,十分凶狠,我看只有造千尊佛像才能把它镇住。
”这时,老和尚见石诚在旁边一言不发,就问他:“石诚师傅,你觉得如何?”石诚不慌不忙地说:“我看就刻一尊象这山岩一样高大的佛像吧。
”石虚一听忙摇头说:“山岩这样高,石头这样硬,你这尊佛像哪年哪月才能刻好?”石诚说:“这岩石硬就能经受风吹雨打,佛像大才能镇住三江妖魔。
”老和尚见二人争持不下,就说:“你们二人不要再争了,干脆一个刻大佛,一个刻千佛吧。
”说完,海通和尚就出外化缘去了。
从此,石诚、石虚二人就各自选岩构图,雕琢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