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045:医师外出会诊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1.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1.1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围的诊疗活动。
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1.2医务科接到会诊邀请(用书面文件、或、或电子等方式)后,在不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会诊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医院领导批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1.2.1会诊邀请超出本院诊疗科目或者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1.2.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围的;1.2.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1.2.4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1.3接到会诊邀请后,医务科应当及时与相关科室的科主任联系,并将会诊邀请单复印件和审核表格呈科主任审签;科主任在不影响本部门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安排邀请医疗机构所指定或具有相应诊疗资质的医师外出会诊,并在审核表格中填写和签字;医务科在接到科主任签署的审核表格后,应及时按程序审核、批准。
医务科长外出,则由分管医疗副院长签审;分管医疗副院长外出,则由授权院领导签审。
夜间、双休日、国家法定假日发生的院外急会诊,由医院行政总值班行使医务科的职责,联系科主任、医务科长和分管副院长;相关的书面手续,由医务科和相关科室在此后的正常工作日补办。
1.4受邀科室因故不能派出会诊医师时,应当及时报告医务科并在审核表中阐明理由,医务科在征得分管医疗副院长同意后,第一时间告知邀请医疗机构。
1.5正副科主任不得同时承担外出会诊任务。
1.6接受外出会诊的医师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常规;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1.7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同时,向医务科汇报,后者应当在第一时间通报分管医疗副院长。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规范医师外出会诊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利益,特制定本管理暂行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医师外出会诊行为。
二、会诊方式和程序医师外出会诊分为同城会诊和异地会诊两种方式。
1.同城会诊同城会诊是指医疗机构内的医师之间进行会诊,会诊需符合以下程序:–主治医师申请会诊,提出会诊目的和需要会诊的科室及医师。
–会诊科室接收申请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会诊,并确定会诊时间和地点。
–会诊科室安排与会医师,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进行会诊讨论。
–会诊完成后,会诊医师出具会诊意见,并由会诊科室主管医师签署。
–会诊意见及时归档,并通知主治医师。
2.异地会诊异地会诊是指医疗机构内的医师与外地医疗机构的医师进行会诊,会诊需符合以下程序:–主治医师申请会诊,提出会诊目的和需要会诊的外地医疗机构及医师。
–会诊科室接收申请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会诊,并与外地医疗机构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和地点。
–会诊科室安排与会医师,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进行会诊讨论。
–会诊完成后,会诊医师出具会诊意见,并由会诊科室主管医师签署。
–会诊意见及时归档,并通知主治医师和外地医疗机构。
三、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责任1.会诊医师责任–会诊医师应认真履行会诊工作,确保会诊意见准确、科学可靠。
–会诊医师应遵守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按时参加会诊,并按规定出具会诊意见。
–会诊医师应尊重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服从会诊科室的安排,确保会诊的顺利进行。
–会诊医师应对患者隐私保密,不得擅自泄露患者信息。
–会诊医师应保持专业技术水平,定期参加学术研讨会,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2.主治医师责任–主治医师应认真申请会诊,明确会诊目的和需要会诊的科室及医师。
–主治医师应留意会诊意见,及时纠正自身错误,提升自身诊疗水平。
–主治医师应及时与会诊科室沟通,了解会诊情况,并根据会诊意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主治医师应将会诊意见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并作出解释和指导。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文件名称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文件编码总页数2制定部门医务科版本号2023-08-01审核人签批人1.目的为规范我院医师会诊行为,促进医学交流与发展,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便群众就医,保护患者、医师、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2.范围临床科室。
3.相关文件3.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3.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4.定义是指医师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5.内容5.1医务科接到会诊邀请(通过书面文件或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后,在不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会诊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由医院领导批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5.1.1会诊邀请超出本院诊疗科目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5.1.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5.1.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5.1.4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5.2接到会诊邀请后,医务科应当及时与相关科室的科主任联系,并将会诊邀请单复印件和审核表格呈科主任审签;科主任在不影响本部门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安排邀请医疗机构所指定或具有相应诊疗资质的医师外出会诊,并在审核表格中填写和签字;医务科在接到科主任签署的审核表格后,应及时按程序审核、批准。
夜间、双休日、国家法定假日发生的院外急会诊,由医院行政总值班行使医务科的职责,联系科主任、医务科长和分管副院长;相关的书面手续,由医务科和相关科室在此后的正常工作日补办。
5.3受邀科室因故不能派出会诊医师时,应当及时报告医务科并在审核表中阐明理由,医务科在征得分管医疗副院长同意后,第一时间告知邀请医疗机构。
5.4正副科主任不得同时承担外出会诊任务。
医务人员外出医疗活动管理制度
一、外出医疗活动的界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含:由他方赞助的各种学术会议、观摩、考察等)、外出进修学习、外出会诊、手术、讲学、医疗协作等各项活动。
学术会议另有管理规定,不在本管理制度范围之内。
二、医务人员未经医务科批准,不准私自外出会诊、更不准擅自用医院的医疗器械、处方、化验检查单等各种用品外出行医。
三、凡外单位邀请我院医务人员外出会诊、手术、医疗协作等各项活动尽量安排在周末,由邀请单位出具公函与医务科联系,经同意后方可外出进行医疗活动。
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可电话联系,由医务科通知,科主任安排,事后到医务科办理有关手续。
四、节假日期间急症会诊由医院总值班或医疗值班安排,事后到医务科补办手续。
否则,均视为私自外出。
五、外出参加非主管部门组织的义诊及医疗卫生宣传等项活动,须经医务科及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外出。
六、参加由他方赞助的各项活动,应该严格按请假制度办理相关手续,报请有关科室及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参加。
七、对私自外出行医者,如发生医疗纠纷或其他事件,后果一律由外出者本人负责。
同时扣发当事人当月奖金;经教育不改者,取消外出资格一年;情节严重者,经医院讨论批准后低聘一年。
关于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办法(共五则)第一篇:关于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办法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特制订本院医师外出会诊的管理暂行办法。
二、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必须向会诊机构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说明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费用等情况及被邀请医师名称。
三、会诊医疗机构接到邀请后,在不影响本单位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前提下,由医务科应时间安排医师外出会诊,特殊情况由院领导批准。
四、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完成相应会诊任务。
五、医师在会诊过程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
六、医师在会诊中发现难以胜任的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
七、会诊医师会诊费用收取必须严格按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收费标准收取费用,并上交单位财务部门,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给予会诊医师合理报酬。
八、禁止医师外出会诊收受和索要邀请医疗机构及家属的钱物,牟取不正当的利益。
九、医师未经医院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否则发生的一切后果(医疗事故及纠纷)由本人负责。
医院并给予政纪处分。
十、医院加强本单位医师外出会诊的管理,建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档案,并将外出会诊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第二篇:09 聚焦《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单选类型试题:1) 会诊影响本单位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A. 经会诊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B. 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C. 及时告知邀请医疗机构D. 终止会诊2)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从何时开始执行:A. 2004年12月16日B. 2005年12月16日C. 2005年7月1日D. 2006年7月1日3) 医师在外出会诊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由邀请医疗机构按照什么规定进行处理A.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B.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C. 《执业医师法》D.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4) 哪些情形下,医疗机构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A. 会诊邀请超出本单位诊疗科目或者本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B. 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C. 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D. 以上都包括5) 哪些情形下,医疗机构不得提出会诊邀请:A. 会诊邀请超出本单位诊疗科目或者本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B. 本单位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C. 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D. 以上都包括6) 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A.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B. 亲自诊查患者C. 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D. 以上都包括第三篇:《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考题(1)百度文库专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考题一、是非判断题1、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拟邀请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会诊,可直接请被邀请的医师前往会诊。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为规范医疗机构之间医师会诊行为,加强本院医师外出会诊的监管和评估,促进医学交流与发展,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方便群众就医,维护患者、医师、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既往医院《关于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内容及执行情况,制定本制度。
具体如下:一、本制度所称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医师未经医院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外出会诊医师仅限相关学科专业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高年资(专业技术任职三年及以上)主治医师。
二、医院主管部门为医监办,负责加强对医师外出会诊的监督管理和会诊质量的追踪工作。
三、医院接到会诊邀请后,在不影响医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监办应当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会诊影响医院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医监办负责人批准,必要时报主管院长同意。
在非正常工作时间、节假日必须向医院总值班报告,请示医监办主任或主管院长同意后,方能离院,回院后补办有关手续。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一)会诊邀请超出医院诊疗科目或者医院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二)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三)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医院不能派出会诊医师时,应当及时告知邀请医疗机构。
六、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七、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医师外出会诊参与手术者,仅限于与本院存在对口支援和技术指导关系的医疗机构。
八、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
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诊及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
医院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1. 引言医院外出会诊是指医院内医生或团队出诊到外地或外院进行临床会诊活动。
为了提高会诊效率,保障医生安全并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外出会诊管理制度和流程。
2. 外出会诊管理制度2.1 外出会诊申请流程外出会诊申请应由医生本人或上级医生发起,申请流程如下:1.填写会诊申请表格,包括病患基本信息、会诊目的、所需资料等。
2.申请表格需经过医生本人、所属科室主任和医院管理部门的审核。
3.审核通过后,申请表格将被转发至外出会诊管理部门。
2.2 外出会诊批准流程外出会诊批准流程应保证有效的沟通和决策,以保证医生安全和维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流程如下:1.外出会诊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将会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审批。
2.外出会诊管理部门将评估和审核结果发送给医生和所属科室,说明是否批准。
3.若外出会诊得到批准,管理部门将向医生提供外出会诊的具体安排和注意事项。
2.3 外出会诊准备工作在外出会诊前,医院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医生能够顺利进行会诊活动。
主要工作如下:1.梳理会诊所需的病历、影像资料等必要的临床数据,并与外出会诊地的医院进行沟通,确保相关资料准备齐全。
2.确定医生出诊的时间、地点和交通方式,提前为医生预订交通工具和住宿。
3.提供外出会诊所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并保证其安全和有效性。
3. 外出会诊流程外出会诊流程应有条不紊,以确保会诊活动的顺利进行。
流程如下:1.会诊医生在出发前,应带齐所需的会诊资料和设备,并与会诊地的医院密切配合,以确保相关设备和资料在会诊开始前到位。
2.会诊医生按照预定时间到达会诊地点,与接诊医生和团队进行沟通和交流,明确会诊目的和流程。
3.会诊医生根据会诊目的进行病患的体格检查、病历分析和讨论会诊意见。
4.会诊医生与接诊医生共同讨论会诊结果,并与病患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答疑问。
5.会诊医生在会诊结束后,整理会诊报告和意见,并将其和其他相关资料返回本院。
外出会诊管理制度1.医师未经医院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2.接到会诊邀请后,普通会诊由医教科安排当天相应科室的副班负责,抢救病人或疑难病例会诊由医教科安排当天相应科室的(副)主任医师负责,特殊情况由医教科或分管院长指派。
医院原则上不安排择期手术会诊。
非行政时间发生的会诊,由医院行政值班行使医教科的职责。
3.一般会诊24小时内完成,急诊会诊随叫随到。
4.医教科建立会诊登记本,对各类院外会诊均应作好会诊记录。
5.接受外出会诊的医师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6.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同时,向医教科汇报,后者应当在第一时间通报分管医疗副院长,及时安排其他相应的医师替代。
7.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
如果确有转入我院继续治疗的需要,会诊医师必须在第一时间向相关科室告知,在准备妥当的情况下,才能告知邀请医疗机构.病人家属,建议其将病人安全转至我院继续诊治。
8.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应当在返回本单位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医教科,并将会诊回执交医教科,医教科按规定给会诊医师一定的报酬。
9.会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付给被邀医疗机构合理报酬,医教质控科做好登记,年终统一结算。
10.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11.对于医师擅自外出会诊者的处罚如下:11.1 其擅自外出期间所发生的医疗行为由其本人承担全部应负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医院不负任何责任;11.2 其违反《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行为将记入医师个人档案并在院内及科内进行通报;11.3 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外出会诊的行医活动1-6个月不等,并扣发1-6个月的奖金;11.4 在会诊中存在其他违纪.违规行为者,医院相关部门将依法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一、医务科接到邀请医疗机构加盖公章的书面会诊邀请函后,及时联系科主任,科主任在不影响本院正常医疗工作的情况,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二、受邀科室因故不能派出会诊医师时,应当及时报告医务科并阐明理由,医务科在征得主管院长同意后,告知邀请医疗机构。
三、夜间、双休日、国家法定假日发生的院外急会诊,由医院行政总值班行使医务科的职责,医务科和相关科室在此后的正常工作日补办相应手续。
四、接受外出会诊的医师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完成会诊工作,并书写医疗文书。
五、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该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同时向医务科汇报;医务科应当及时汇报主管院长知晓。
六、如需转入我院治疗的患者,会诊医师应及时向科主任和医务科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将患者转至我院继续诊治。
七、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应当在返回本院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医务科。
八、未经许可,我院医师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外出会诊管理制度(精选3篇)外出会诊管理制度篇1管理制度: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为规范我院医师外出会诊,促进医学交流与发展,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暂行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一、医务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与在全院的管理实施,并定期检查本制度的落实情况,促进《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持续改进;各临床及医技科室负责在本科室内贯彻落实本制度;各级临床医师、技师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二、医院或科室接到会诊邀请后,在不影响我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由医务部与相关科主任协商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对于外出会诊可能影响医院正常业务工作,但确因特殊需要的情况下,由业务副院长或院长批准。
我院医师未经医务部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院不派出医师外出会诊。
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或者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
4、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不接受会诊邀请或不能派出医师会诊时,医务部应及时通知邀请医疗机构。
五、医务部决定派出会诊医师后,应及时填写“外出会诊回执单”,会诊医师携此单前往执行会诊任务,存根由医务部留存。
六、会诊医师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七、医师外出会诊要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不得接收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八、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的,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
九、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证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
医师外出会诊和邀请会诊管理规定医疗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医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为了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医生们经常需要进行外出会诊或邀请会诊。
为了规范这一过程,提高会诊的效果,特制订了医师外出会诊和邀请会诊管理规定,以下为详细内容:一、定义1. 外出会诊:指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外出医疗机构进行病例会诊,以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和辅助诊疗服务。
2. 邀请会诊:指医生邀请其他医生对特定患者进行会诊,以获取更全面的诊疗意见和治疗方案。
二、外出会诊管理规定1. 外出会诊的目的和意义:外出会诊是为了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医生参与外出会诊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2. 外出会诊申请流程:a) 提交申请:医生向所在医疗机构递交外出会诊申请,详细说明病情、目的、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信息。
b) 审批流程:医疗机构对外出会诊申请进行评估和审批,确保会诊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c) 批准通知:医疗机构对申请结果进行通知,并提供外出会诊所需的相关材料和文件。
3. 外出会诊的权限和责任:a) 医生外出会诊应遵守所在医疗机构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保证医疗行为符合伦理和法律规定。
b) 外出会诊医生应当妥善保管患者隐私和相关资料,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4. 外出会诊后的处理:a) 外出会诊医生应及时向所在医疗机构汇报会诊结果,以便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b) 外出会诊医生应根据所在医疗机构的要求,及时完成会诊报告和相关文件。
三、邀请会诊管理规定1. 邀请会诊的目的和意义:邀请会诊是为了提供患者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方案。
医生邀请他人参与会诊应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会诊的质量和安全。
2. 邀请会诊的申请程序:a) 提出申请:邀请会诊医生向被邀请医生递交会诊申请,明确患者信息、邀请目的和时间等相关事项。
b) 被邀请医生评估:被邀请医生对申请进行评估,确保自身条件满足会诊要求,同时考虑患者的利益。
c) 反馈意见:被邀请医生及时向邀请会诊医生反馈是否接受会诊,如接受,需说明时间、地点及其他约定事项。
INSERT YOUR LOGO医院行政管理: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通用模板Mobilize and play the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of personnel, require all personnel to abide by the code of conduct,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protection of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while minimizing daily disputes.撰写人/风行设计审核: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医院行政管理: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通用模板使用说明:本规章制度文档可用在结合实际情况来调动和发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管理、规范要求所有人员遵守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最终实现保护合法权益,保障整体有序运营,同时把日常纠纷最大化降低。
为便于学习和使用,请在下载后查阅和修改详细内容。
医院行政管理—30 项二十九、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1 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2 医务管理部门接到会诊邀请(用书面文件、或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后,在不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会诊影响本院(科)正常临床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医院领导批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院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2.1 会诊邀请超出本院诊疗科目或者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2.2 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2.3 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2.4 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3 会诊医师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第一条总则为规范医师外出会诊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定义本规定所称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第三条管理原则医师外出会诊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安全、有效的原则,尊重患者意愿,保护患者权益,确保医疗安全。
第四条医师外出会诊条件1. 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遵守医疗规范和诊疗常规。
2. 医师应当取得所在医疗机构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3. 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第五条医师外出会诊程序1. 医师应当向所在医疗机构提出书面申请,说明会诊的原因、时间、地点、患者情况等。
2. 所在医疗机构应当对医师的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批准,并告知相关规定。
3. 医师在获得批准后,应当将会诊信息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4. 医师在外出会诊前,应当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医疗安全。
第六条医师外出会诊职责1. 医师在外出会诊时,应当遵守医疗规范和诊疗常规,确保医疗安全。
2. 医师应当亲自参与会诊,不得由他人代替。
3. 医师应当及时签署会诊意见,并将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4. 医师应当将会诊情况报告所在医疗机构,并按照规定进行记录和归档。
第七条违规处理1. 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擅自外出会诊的,由所在医疗机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2. 医师在外出会诊中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钱物的,由所在医疗机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3. 医师在外出会诊中违反规定,造成患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八条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原有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规定执行。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之间医师会诊行为,促进医学交流与发展,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便群众就医,保护患者、医师、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so100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第三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师外出会诊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请其他医疗机构的医师会诊时,经治科室应当向患者说明会诊、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报本单位医务管理部门批准;当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征得其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同意。
第五条邀请会诊的医疗机构(以下称邀请医疗机构)拟邀请其他医疗机构(以下称会诊医疗机构)的医师会诊,需向会诊医疗机构发出书面会诊。
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并加盖邀请医疗机构公章。
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书面手续。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得提出会诊邀请:(一)会诊邀请超出本单位诊疗科目或者本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二)本单位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三)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会诊医疗机构接到会诊邀请后,在不影响本单位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务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会诊影响本单位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会诊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得派出医师外出会诊:(一)会诊邀请超出本单位诊疗科目或者本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二)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三)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体系的完善,医师外出会诊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服务模式。
为了有效管理医师外出会诊,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和执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制度与流程两个方面展开对医师外出会诊的管理进行探讨。
一、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是指为规范医师外出会诊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规定。
医疗机构应针对医师外出会诊的不同环节和内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会诊的顺利进行。
1. 预约与安排制度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的医师外出会诊预约与安排制度。
外出会诊需要提前安排,包括与会诊医院的沟通、会诊医师的时间调度等。
通过预约与安排制度,可以合理安排医师的工作日程,确保会诊的时效性和高效性。
2. 会诊申请与审批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师外出会诊的申请与审批制度。
会诊申请应由患者或其他医生提出,并经过审批程序。
审批程序包括医师的资质审核、病情的评估、会诊需求的合理性分析等。
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可以确保会诊的真实性和必要性。
3. 医疗资料管理制度医师外出会诊涉及到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医学影像学资料等重要信息。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资料管理制度,确保患者隐私的保密性和医疗信息的精确性。
医疗资料的传递应采取加密和安全的方式,防止信息泄露和丢失。
4. 费用核算与报销制度医师外出会诊涉及到交通费、住宿费和会诊费用等各种费用支出。
医疗机构应制定费用核算与报销制度,规范会诊费用的报销流程,并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加强对会诊费用的监管,杜绝浪费和滥用。
二、医师外出会诊流程医师外出会诊流程是指医师在外出会诊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步骤和规范操作。
流程的设计和执行对于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非常重要。
1. 会诊申请与沟通患者或其他医生提出会诊申请后,应与会诊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
沟通内容包括患者病情的详细描述、会诊需求的明确表达等。
会诊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确保会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 定义
医师外出会诊是指经医务科批准,医师依法为其他医院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
2 医师外出会诊审批流程
2.1 外出会诊前,邀请会诊医院需以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邀请会诊。
2.2 本院医师外出会诊,必须经医务科批准同意,填写《威海市立医院医师外出会诊审
批表》。
2.3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报请分管院长审批:
a 邀请会诊医院所邀请的会诊内容牵涉到该院的医疗纠纷;
b 会诊影响本院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
2.4 上级行政部门下达的紧急医疗会诊和抢救任务除外。
2.5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院不派医师外出会诊:
a 会诊邀请超出本单位诊疗科目或者本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b 会诊邀请超出我院医师执业范围的;
c 邀请医院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
d 所邀请医师达不到副高以上职称者;
e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3 基本要求
3.1 在不影响医院及科室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外出会诊,所派出专家必须
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
3.2 外出会诊只允许从事在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会诊内容必须与在我院所从事的专
业相一致,否则,因会诊引起的纠纷、事故和其他不良后果,责任自负。
3.3 医师会诊要求:
a 接到医务科安排的会诊任务到达对方医院后,应亲自诊查患者,详细了解病情,
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b 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时,应如实告知邀请医院,并终止会诊;
c 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院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
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
院诊治。
3.4 会诊结束后,医师应当在返回本单位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总结”填写在《威海
市立医院医师外出会诊审批表》中;电话、电子邮件邀请会诊由会诊医师携带《威
海市立医院医师外出会诊告知单》,会诊完毕补办邀请函手续,统一交医务科留存。
3.5 会诊中涉及的会诊费用按照物价局的规定执行。
本院医师外出会诊的,由财务科向
邀请会诊医院提供收据凭据。
3.6 本院不能派出会诊医师时,应当由医务科及时告知邀请医院。
3.7 外出会诊医师会诊纪律:
a 在会诊期间,会诊医师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遵守职业道德,
履行医师职责,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b 会诊医师在外出会诊时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
不正当利益;
c 由医务科建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记录,对未经医务科批准擅自外出会诊者,给
予警告,所发生的一切责任均由本人承担。
获经批准
院长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