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3课《小英雄雨来》同步练习(I)卷
- 格式:doc
- 大小:159.53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3课《夜莺的歌声》同步训练一、基础题(共9题;共100分)1.(12分)看拼音,写汉字。
tīqiúshǒu qiāng shāo shuǐguǐzi xíguàn dǎgǔn2.(12分)比一比,组词。
削哨斯撕贯惯3.(12分)多音字组词。
削xuēxiāo埋mái mán鲜xiān xiǎn4.(8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沉静—凝神—空旷—盘问—5.(12分)给画线的字注音。
防备踢球毁灭汉族斯文甩卖6.(6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亲密亲切亲热①他们关系很。
②红红地管他叫伯伯。
③母女相见,别提多了。
7.(8分)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地方开阔。
②非常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
③看不起,不放在眼里。
④声音抑扬动听。
8.(22分)选择字词的意思。
(只写序号)(1)光:①光线②光彩,荣誉③景物④光滑⑤完了,一点不剩⑥露着⑦单,只光着头为国增光阳光灿烂把敌人消灭光(2)挺:①笔直②伸直或凸出③很④量词一挺机枪昂首挺胸挺美的笔挺(3)新鲜:①(花朵)没有枯萎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质气体③(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乡村的空间多新鲜!这事儿真新鲜!我喜欢新鲜的花朵。
9.(8分)写反义词。
聚精会神—垂头丧气—宛转—曲折—二、填空题(共15题;共158分)10.(8分)指出句子中用的修辞手法。
①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②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变着腰。
③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④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有时候弯腰拾球果。
11.(6分)照样子,写词语。
断断续续(AABB)12.(5分)缩句。
①夜莺又坐在河边的小路上唱歌。
②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13.(16分)加偏旁,变新字。
斯——方——贯——廷——14.(10分)查字典。
①“滚”字共画,第二笔画的名称是。
②“枪”字的音序是,部首是,组词为。
15.(5分)造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课文讲解第13课《一只小鲤鱼》是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养了一条小鲤鱼,努力照顾它并让它成长的故事。
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小女孩的亲身经历,向孩子传达了培养责任感和关爱生命的意义。
第一段:课文一开始,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家庭场景,小女孩的父亲给她买来了一条小鲤鱼作为生日礼物。
这一部分可以引出课文的主题,即小鲤鱼对小女孩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需要付出关心和照顾。
第二段:小女孩取名麦咪的小鲤鱼,开始了她的照料工作。
她为麦咪准备了一个漂亮的家,然后给麦咪变换了四种颜色,使它变得更加漂亮。
这一段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我们对待动物应该有怎样的态度?用何种方式展示我们的关心和爱护?第三段:接下来,小女孩准备了好多美味的食物给麦咪吃。
她还特地给麦咪买了一些好看的朋友,所以麦咪再也不会感到孤单了。
这一段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伙伴对它们的重要性。
第四段:小女孩观察到麦咪长大了不少,麦咪也对小女孩产生了一种依赖之情。
每天小女孩都会陪伴麦咪,在微风中一起嬉戏。
这部分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关爱分享生活中的美好。
第五段:小女孩有一次不小心把麦咪的小池塘打翻了,麦咪很伤心。
小女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即扶直了麦咪的家,并且向麦咪道了歉。
她后来一直更加仔细地对待麦咪,不再犯下同样的错误。
这部分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我们在犯错后应该如何进行反思,并主动改正错误。
第六段:小女孩觉得麦咪已经成长的差不多了,放麦咪回到河里。
虽然小女孩非常舍不得与麦咪分别,但她知道麦咪应该回到自己的家。
这一部分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我们应该尊重动物的生活规律,给予它们合适的生存环境。
结尾段:小女孩和麦咪分别了,但她会把麦咪的存在和经历放在心中,成为一生中的美好记忆。
这部分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我们与动物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尊重和珍惜生命体验的态度。
通过这篇课文,孩子们可以从小女孩的经历中,理解到养育动物的责任、关心生命的重要性,并培养起对动物的关爱和爱护之情。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一、1. 看拼音写词语。
2. 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沉寂________注视________盘问________大概________(2)写反义词。
轻蔑________曲折________新鲜________战争________。
3.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________(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________(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________(4)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________。
4. 课外阅读。
小英雄于连据今几百年前的一个晚上,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百姓们与入侵的敌人进行了殊死博斗。
战胜了侵略者。
就在人们欢庆民族战争伟大胜利的时候,没想到,一个潜藏的敌人趁大伙儿不注意,悄悄潜入市政厅地下室试图搞破坏。
当时,市政厅地下室正好堆满了火药。
他见四处无人,便放好炸药包,用一根导火线接上,一直伸到外面的院子,点燃导火线跑掉了。
他刚走,一个叫于连的小孩子到院子里玩,他很快看见了燃着的导火线。
情况非常紧急,找人已经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赶紧撒尿淋湿了导火线,浇灭了火花。
布鲁塞尔人民后来知道了,特地请艺术家为他塑了一尊裸体撒尿铜像,以表彰和纪念这位拯救城市和人民的小英雄。
(1)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①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财富并奴役别国的人民。
________②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付办法。
________③救。
________(2)画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请改正过来。
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当________(填地点)的人们庆祝胜利的时候,没想到,有一个敌人把炸药包放在了________(填地点),试图搞破坏。
但________(填人名)急中生智,用尿把导火索浇灭了。
《小英雄雨来》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并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理解课题1、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12岁的小英雄。
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鬼哭狼嚎。
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12岁的小英雄是谁吗?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图片。
2、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3、出示课题。
(1)理解课题: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设计意图]亲情导入以激发情趣,解释课题以感知全文。
引导小学生理解英雄的意思,为下面的快速阅读做好铺垫。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预习提纲,思考题。
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B、文章的其他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2、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养成边读、边想、边标画的习惯。
3、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文本重点句子、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人物、重点细节。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自读中感悟、理解。
出示思考题,点拨学生自学时的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快速阅读和理解课文。
三、汇报预习,交流解疑1、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第一课时教案二次设计课题:13、夜莺的歌声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
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2、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
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
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板书课题)
二、学情调查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
印象。
4、交流读后印象。
四、精读课文
1、过渡:是啊!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的
跃入我们的脑海。
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那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
勇敢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
2、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3、研读重点句子。
⑴要求: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
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德国官兵看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会怎么想。
⑵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
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学习活动设计荷花完小江启良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读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
学习重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学习活动组织流程:活动一:感知故事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小组代表展示分享讨论结果。
活动二: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1.小组内轮读2.小组内辨析字音和字形3.小组展示读,教师重点指导活动三:感受故事情节。
1.小组内细读课文。
2.小组讨论: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分为四个部分,请给每个部分列一个小标题。
3.小组代表展示合作成果。
活动四: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1.找出表现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词句、语段读一读,想想从中体会到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
3.小组代表展示分享成果。
活动五: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1.头脑风暴:“我想对小夜莺说……”2.小组讨论: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小结谈话。
附:板书设计夜莺的歌声吸引敌人(诱敌上钩)与敌周旋(传递敌情)歼灭敌人(钻入树林)婉转歌声(歌声依旧)第二篇:人教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8人教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8.积累、运用。
(共44分)1.看拼音,写词语。
(你的字一定能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8分)dàng yàngjīng yíngguīlǜtián jìngyōu yǎ()()()()()pí qìqīng miâlǐmào()()()2.判断下列带点儿字的读音。
(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3分)情谊(yí)()允许(yǔn)()渲染(xuān)()号召(zhāo)()膝盖(qī)()过滤(lǜ)()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3课《小英雄
雨来》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9分)
1. (1分)比一比,组词。
晋________普________ ;絮________柴________ ;枕________沈________
2. (1分)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例:雪白雪白(ABAB)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1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慌忙——________ 扩大——________ 温和——________
4. (1分)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宁可……也不…… 只有……才……
虽然……但是…… 即使……也……
①雨来________说出了李大叔的下落,敌人________不会放过他。
②雨来________牺牲自己,________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③敌人________很凶残,________我们绝不会退缩。
④________经受住考验的人,________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5. (1分)给划线字加上正确的读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冀苇絮睁眼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歪斜枕头劈开劫难
6. (1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________次。
正是由于雨来________,才________。
7. (1分)将下面的句子补充为比喻句。
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________,怎么也抓不住。
8. (1分)给课文的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9. (1分)连一连。
翻书声________ 哐啷
开门声________ 咕咚咕咚
鬼子讲话________ 唔哩哇啦
跑步声________ 哗啦哗啦
我还能再写出几个表示声音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3分)
10. (3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杨靖宇誓死不降
1938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
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
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
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
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杨靖宇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
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在零下40度严寒中,没有一粒粮食,仅仅依靠树皮棉絮和雪水充饥,但是他与600人的日伪军顽强作战,誓死不降。
伪排长赵廷喜劝降他:“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对投降的人不杀头的。
”杨靖宇平静地回答:“我是中国人,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
”
由于叛徒出卖,杨靖宇被敌人包围,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
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他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惊。
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1)“惨无人道”的意思是________。
它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等。
(2)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杨靖宇面临的困难主要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在这种情况下,杨靖宇依然誓死不降,表现了他________的精神。
(3)读一读伪排长赵廷喜和杨靖宇的对话,想一想,杨靖宇的行为和下面哪句诗表现的一样?()
A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 人无信不立。
C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4)想一想,当敌人看到杨靖宇的胃肠里的枯草、树皮和柳絮的时候,会想什么?
(5)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有很多坚贞不屈的革命将士。
除了本文中写到的杨靖宇之外,你还知道谁?请你写出两个人名来吧!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3分)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