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课堂教学质量调研数学试卷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课堂教学质量调研数学试卷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课堂教学质量调研数学试卷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课堂教学质量调研数学试卷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第一次课堂教学质量调研数学试卷

2018.10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若△ABC≌△ADE,则∠B的对应角为.

2.如图,已知AC=BD,要使△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只需写出一种情况)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2、4,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

4.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O连在一起,使AA′、BB′可以绕着点O自由转动,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则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那么判定△AOB≌A'OB'的理由是.

5.如图,从镜子中看到一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6.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图中所标1、2、3、4),你认为小明将其中的第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玻

璃.

7.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A=60°,则∠BOC的度数为.

8.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线段BC于点E.BC=6,AC=5,则△ACE的周长是.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4,连接BD,BD⊥CD,∠ADB=∠C,若P是BC边上一动点,则DP长的最小值为.

10.如图,已知AB=AC,D为∠BAC的角平分线上面一点,连接BD,CD;如图2,已知AB=AC,D、E为∠BAC的角平分线上面两点,连接BD,CD,BE,CE;如图3,已知AB=AC,D、E、F为∠BAC的角平分线上面三点,连接BD,CD,BE,CE,BF,CF;…,依次规律,第n个图形中有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1.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12.如图,FD⊥AO于D,FE⊥BO于E,下列条件:①OF是∠AOB的平分线;②DF=EF;③DO=EO;④∠OFD=OFE.其中能够证明△DOF≌△EOF的条件是()

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为E,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AD B.AC平分∠BCD C.AB=BD D.△BEC≌△DEC 14.如图,△ABC≌△ADE,∠B=80°,∠C=30°,∠DAC=35°,则∠EAC的度数为()

A.40°B.35°C.30°D.25°

15.如图,地面上有三个洞口A、B、C,老鼠可以从任意一个洞口跑出,猫为能同时最省力地顾及到三个洞口(到A、B、C三个点的距离相等),尽快抓到老鼠,应该蹲守在()

A.△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ABC三条中线的交点

16.下列四种基本尺规作图分别表示:①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②作一个角的平分线;③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④过直线外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则对应选项中作法错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7.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的一角折叠,使点A落在△ABC外的A'处,折痕为DE.如果∠A=α,∠CEA′=β,∠BDA'=γ,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γ=2α+βB.γ=α+2βC.γ=α+βD.γ=180°﹣α﹣β三、画图题(第18题8分,第19题5分,共13分)

18.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画出△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

(2)线段CC′被直线l;

(3)△ABC的面积为;

(4)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PB+PC的长最短.

19.尺规作图:校园有两条路OA、OB,在交叉路口附近有两块宣传牌C、D,学校准备在这里安装一盏路灯,要求灯柱的位置P离两块宣传牌一样远,并且到两条路的距离也一样远,请你帮助画出灯柱的位置P.(不写作图过程,保留作图痕迹)

四、解答题(第20-24题每题8分,第25题6分,共46分)

20.已知:如图,AB∥ED,点F、C在AD上,AB=DE,AF=DC,求证:BC=EF.

21.已知:如图,∠1=∠2,∠3=∠4,点P在AB上,求证:PC=PD.

22.如图,△ABC中,∠ACB=90°,AC=BC,AE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CF⊥AE,垂足为F,过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D.

(1)求证:AE=CD;

(2)若AC=12cm,求BD的长.

23.已知∠AOB =90°,OC 是∠AOB 的平分线,按以下要求解答问题:

(1)将一块足够大的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射线OC 的任意一点P 上,并使三角尺的一

条直角边与OA 垂直,垂足为点E ,另一条直角边与OB 交于点F (如图1).证明:PE

=PF ;

(2)把三角尺绕点P 旋转,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交OA 、OB 于点E 、F (如图2),

PE 与PF 相等吗?若相等请进行证明,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

(3)若点E 在OA 的反向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如图3),请直接写出结论:PE PF (填>,<,=).

24. 如图,点O 在直线m 上,在直线m 的同侧有A ,B 两点,∠?=90AOB ,OA=10,

OB=8,点P 以2cm/s 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A -O -B 路径向终点B 运动,同时点Q 以1cm/s

的速度从点B 出发沿B -O -A 路径向终点A 运动,两点都要到达相应的终点时才能停止运

动,在某时刻,分别过点P ,Q 作m PC ⊥于点C ,m QD ⊥于点D ,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OPC △与△OQD 全等。

判断的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可得答案.

【解答】解:∵△ABC≌△ADE,∴∠B与∠D是对应角,

故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理清对应点是关键.

2.【分析】要使△ABC≌△DCB,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添加适合的条件即可.【解答】解:∵AC=BD,BC=BC,

∴可添加∠ACB=∠DBC或AB=CD分别利用SAS,SSS判定△ABC≌△DCB.

故答案为:∠ACB=∠DBC(或AB=CD).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求出x、y的值,然后相加即可得解.【解答】解:∵两个三角形全等,

∴x=4,y=5,

∴x+y=4+5=9.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比较简单,准确确定对应边是解题的关键.4.【分析】已知两边和夹角相等,利用SAS可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答】解:∵OA=OA′,OB=OB′,∠AOB=∠A′OB′,

∴△OAB≌△OA′B′(SAS)

所以理由是SAS.

故答案为SAS.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应用;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要观察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边和角,然后判断所选方法,题目不难.

5.【分析】关于镜面问题动手实验是最好的办法,如手头没有镜面,可以写在透明纸上,从反面看到的结果就是镜面反射的结果可得答案.

【解答】解:从镜子中看到一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此时的实际时刻是9:30,

故答案为:9:3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镜面对称,动手操作可以直观的得到答案.

6.【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方法解答.

【解答】解:由图可知,带第4块去,符合“角边角”,可以配一块与原来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玻璃.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是基础题,熟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分析】点O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可知O点为三角形三角平分线的交点;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在△BOC中,∠BOC=180°﹣(∠OBC+∠OCB)=180°﹣(∠ABC+∠ACB)=180°﹣(180°﹣∠A)=90°+∠A.

【解答】解:∵点O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OB、OC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BOC=180°﹣(∠OBC+∠OCB)

=180°﹣(∠ABC+∠ACB)

=180°﹣(180°﹣∠A)

=90°+∠A=120°.

故填120°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由此题可以得到规律∠BOC=2∠A,做题后,要学会对题目的反思,对规律的总结.

8.【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E=BE,然后利用等线段代换即可得到△ACE 的周长=AC+BC,再把BC=6,AC=5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DE垂直平分AB,∴AE=BE,

∴△ACE的周长=AC+CE+AE

=AC+CE+BE=AC+BC=5+6=11.

故:△ACE的周长=11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9.【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当DP垂直于BC的时候,DP的长度最小,则结合已知条件,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推出∠ABD=∠CBD,由角平分线性质即可得AD=DP,由AD 的长可得DP的长.

【解答】解:解:根据垂线段最短,当DP⊥BC的时候,DP的长度最小,

∵BD⊥CD,即∠BDC=90°,又∠A=90°,

∴∠A=∠BDC,又∠ADB=∠C,

∴∠ABD=∠CBD,又DA⊥BA,BD⊥DC,

∴AD=DP,又AD=4cm,

∴DP=4cm.

故:DP=4cm.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学会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

10.【分析】根据图形得出当有1点D时,有1对全等三角形;当有2点D、E时,有3对全等三角形;当有3点D、E、F时,有6对全等三角形;根据以上结果得出当有n个点时,图中有个全等三角形即可.

【解答】解:当有1点D时,有1对全等三角形;

当有2点D、E时,有3对全等三角形;

当有3点D、E、F时,有6对全等三角形;

当有4点时,有10个全等三角形;

当有n个点时,图中有个全等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已知图形得出规律,题目比较典型,但有一定的难度.

11.【分析】分别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

【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熟知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的,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图形,被一条直线分割成的两部分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互相重合是解答此题

的关键.

12.【分析】要证三角形全等,则需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我们可以把给出的条件一一进行验证,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解答】解:(1)∵OF是∠AOB的平分线,

∴∠DOF=∠EOF.

又∵FD⊥AO于D,FE⊥BO于E,OF=OF,

∴△DOF≌△EOF.(AAS)

(2)∵FD⊥AO于D,FE⊥BO于E,DF=EF,OF=OF,

∴OD=OE.

∴△DOF≌△EOF.(SSS)

(3)∵FD⊥AO于D,FE⊥BO于E,DO=EO,OF=OF,

∴△DOF≌△EOF.(HL)

(4)∵FD⊥AO于D,FE⊥BO于E,∠OFD=OFE,OF=OF,

∴△DOF≌△EOF.(AAS)

∴能够证明△DOF≌△EOF的条件有①②③④.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常用的判定方法有SSS,SAS,AAS,HL等.在做题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做题时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一验证.13.【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B=AD,BC =C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C平分∠BCD,EB=DE,进而可证明△BEC≌△DEC.

【解答】解:∵AC垂直平分BD,

∴AB=AD,BC=CD,

∴AC平分∠BCD,EB=DE,

∴∠BCE=∠DCE,

在Rt△BCE和Rt△DCE中,

∴Rt△BCE≌Rt△DCE(HL),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14.【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求出∠BAC,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DAE=∠BAC,然后根据∠EAC=∠DAE﹣∠DAC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B=80°,∠C=30°,

∴∠BAC=180°﹣80°﹣30°=70°,

∵△ABC≌△ADE,

∴∠DAE=∠BAC=70°,

∴∠EAC=∠DAE﹣∠DAC,

=70°﹣35°=3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根据题意,知猫应该到三个洞口的距离相等,则此点就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解答】解:∵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猫应该蹲守在△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和性质.熟知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6.【分析】利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直线外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作法进而判断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正确;

②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作法正确;

③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缺少另一个交点,作法错误;

④过直线外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作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正确把握作图方法是解题关键.

17.【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得:∠BDA'=∠A+∠AFD,∠AFD=∠A'+∠CEA',代入已知可得结论.

【解答】解:由折叠得:∠A=∠A',

∵∠BDA'=∠A+∠AFD,∠AFD=∠A'+∠CEA',

∵∠A=α,∠CEA′=β,∠BDA'=γ,

∴∠BDA'=γ=α+α+β=2α+β,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关键.

18.【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的位置,在于点A(即A′)顺次连接即可;

(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的连线;

(3)利用△ABC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4)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连接B′C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解答】解:(1)△A′B′C′如图所示;

(2)线段CC′被直线l垂直平分;

(3)△ABC的面积=2×4﹣×1×2﹣×1×4﹣×2×2,

=8﹣1﹣2﹣2,=8﹣5,=3;

(4)点P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2)垂直平分;(3)3.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熟记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分析】分别作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和∠AOB的角平分线,它们的交点即为点P.【解答】解;如图,点P为所作.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熟知角平分线的性质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分析】由已知AB∥ED,AF=DC可以得出∠A=∠D,AC=DF,又因为AB=DE,则我们可以运用SAS来判定△ABC≌△D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出EF =BC.

【解答】证明:∵AB∥ED,

∴∠A=∠D,

又∵AF=DC,

∴AC=DF.

在△ABC与△DEF中,

∴△ABC≌△DEF.

∴EF=BC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

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21.【分析】由等角的补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已知的一对角相等及公共边PB,利用ASA得到三角形BDP与三角形BCP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解答】证明:∵∠1+∠DPB=180°,∠2+∠CPB=180°,∠1=∠2,

∴∠DPB=∠CPB,

∵在△BDP和△BCP中,

∴△BDP≌△BCP(ASA),

∴PD=PC.

【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2.【分析】(1)证两条线段相等,通常用全等,本题中的AE和CD分别在三角形AEC 和三角形CDB中,在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经有一组边相等,一组角相等了,因此只需再找一组角即可利用角角边进行解答.

(2)由(1)得BD=EC=BC=AC,且AC=12,即可求出BD的长.

【解答】(1)证明:∵DB⊥BC,CF⊥AE,

∴∠DCB+∠D=∠DCB+∠AEC=90°.

∴∠D=∠AEC.

又∵∠DBC=∠ECA=90°,

且BC=CA,

在△DBC和△ECA中,

∴△DBC≌△ECA(AAS).

∴AE=CD.

(2)解:∵△CDB≌△AEC,

∴BD=CE,

∵AE是BC边上的中线,

∴BD=EC=BC=AC,且AC=12cm.

∴BD=6cm.

【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

23.【分析】(1)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PE=PF;

(2)PE=PF,利用条件证明△PEM≌△PFN即可得出结论.

(3)PE=PF,利用条件证明△PGE≌△PHF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OC平分∠AOB,

∴∠AOC=∠BOC,

∵PE⊥OA,

∴∠OEP=90°,

∵∠AOB=90°,∠EPF=90°

∴∠OFP=360°﹣∠AOB﹣∠PEO﹣∠EPF=90°,

∴∠OEP=∠OFP

又∵∠AOC=∠BOC,OP=OP

∴△OEP≌△OFP(AAS),

∴PE=PF;

(2)PE=PF,

理由是:如图2,过点P作PM⊥OA,PN⊥OB,垂足是M,N,则∠PME=∠PNF=90°,

∵OP平分∠AOB,

∴PM=PN,

∵∠AOB=∠PME=∠PNF=90°,

∴∠MPN=90°,

∵∠EPF=90°,

∴∠MPE=∠FPN,

在△PEM和△PFN中,

∴△PEM≌△PFN(ASA),

∴PE=PF.

故答案为:=;

(3)PE与PF相等

如图3,过点P作PG⊥OA,PH⊥OB,垂足分别为G、H.

∵PG⊥OA,PH⊥OB,

∴∠PGO=∠PHO=90°,

∵OC平分∠AOB,

∴∠AOC=∠BOC,

又∵OP=OP,

∴△OGP≌△OHP(AAS),

∴PG=PH,

∵∠AOB=90°,∠PGO=∠PHO=90°,

∴∠GPH=90°

又∵∠EPF=90°,

∴∠GPE=∠HPF,

∵∠PHO=90°,

∴∠PHF=90°,

∴∠PGO=∠PHF=90°

∵∠GPE=∠HPF,PG=PH,∠PGO=∠PHF,

∴△PGE≌△PHF(ASA),

∴PE=PF.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AAS和HL.

24、解答:

(1)在上,在上

解得:

(2)

在上,在上

由题意得:

解得:

(3)

在点停止运动,在上

由题意得:

解得:

在上,在上这种情况不存在

故答案为,,

25、解答:

(1)如图:过O作OH⊥AB,垂足为H,在垂线段OH的延长线上取一点P,使得PH=OH,此时点P即为点O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同理画出点Q.

(2)当∠ABC=90°时,PQ=7.理由如下:

连接PB、QB.

∵O、P关于直线AB对称,

∴直线AB垂直平分OP,

∴∠BHO=∠BHP=90°,PH=OH.

∵BH=BH,

∴△BHO≌△BHP,

∴OB=PB=312,∠OBH=∠PBH,

同理OB=QB=312,∠OBC=∠QBC,

∴PB+QB=312+312=7.

若PQ=7,则PB+QB=PQ,此时P、B、Q三点共线,∴∠PBQ=180°,

∴∠ABC=∠OBH+∠OBC=12∠PBQ=90°.

(3)当∠ABC≠90°时,PQ<7.理由如下:

∵∠ABC≠90°,

∴P、B、Q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此时构成△PBQ,∴PB+BQ>PQ.

∵由(2)得PB+BQ=7,

∴PQ<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