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未艾的甘肃草食畜牧业
- 格式:pdf
- 大小:195.95 KB
- 文档页数:3
中圆技 2008年第7期
草食畜牧业既是甘肃省的
传统产业.也是近期和未来甘
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之一。总体来看.甘肃草食畜
牧业经过“十五”时期的长足
发展。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
出把草食畜牧业作为战略性主
导产业来培育、把甘肃建设成
牧业强省以来.草食畜牧业已
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经营向产业
化经营的实质性转变.充分体
现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将对现代农业的建立起到积极
作用。
一、产业发展特点
2007年.甘肃草食畜牧业
产值达N6o亿元.占畜牧业总
产值的43%.rE2002年增加近
1O个百分点:牛羊肉产量达到
3 1.14万t.较20o2年增4#.94,38%,
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32.75%:
奶产量达到36.27万t.较2002
年增长110.02% 草食畜牧业
已成为甘肃畜牧业中增长势头
最强、发展潜力最大、应用前
景最广的优势产业之一
1.草食畜养殖及产品产量
位居全国前列.天然绿色畜产
品已成为甘肃特色“品牌” 2007年,全省牛、
羊存栏达 ̄tJ458.22万头和1661.13万只.分别居全
国第l3位和第9位:出栏达到159.30万头和950.67
万只.较2002年分别增长66.98%和59.96%。草食
畜产品来自于天然草场和对农区粮草的转化.是
典型的节粮型畜牧业.符合人们崇尚自然食品的
发展趋势.并以其原始“风味”和地方“特色”
日益被市场看好。如牦牛、藏羊、滩羊羔羊肉市
场货紧价扬. “临夏手抓肉”、 “老东乡开锅羊
肉”、“靖远羊羔肉”、“康美清水牛排”、“天
祝白牦牛”系列产品已被市场认可.成为甘肃特
色佳肴和陇货精品
2.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带动力不
断增强。目前,全省各类畜牧产业化经营组织达 。 甘 肃 省 农 牧
万 占 全 到721个,带动农户8O万户。全
省具有较高加工档次牛肉的标
准化屠宰生产线7条.具备年屠
宰22万头牛的生产能力.3家企
业已取得了对港出口活牛证书
在羊肉餐饮和加工方面.有800
余家“靖远羊羔肉”餐馆.
“德赛”、“首曲”已成为甘肃
的品牌羊肉产品
3.产业带的形成和规模养
殖的发展.为现代畜牧业的建
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省已
初步形成了以平凉、甘南等5市
为主的肉牛基地.年出栏量占
全省的7O%:形成了以甘南、
临夏、白银、定西为主的肉羊
产区和河西肉羊产区.出栏羊
和羊肉产量占全省的85%以上:
形成了以兰州、酒泉为主的奶
牛基地.年存栏近6万头,占全
省的75%以上 从养殖生产方
式看.2007年,全省规模养殖
户达到8O万户.出栏畜禽2800
万头(只)。占出栏总量的
35% 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达
到4800个.出栏畜禽280万头
(只)。占出栏总量的6%。据调
查统计.2007年.省级财政安
排养殖小区专项1000万元。市、县两级也加大了
资金支持力度.投入养殖小区建设的资金达3亿
元.新增以肉羊为重点的标准化养殖小区400个,
累计达到1530个.参与农户3万多户.生产水平
普遍高于散养水平
二、基本经验与做法
1.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将草食畜牧业发展
成战略性主导产业,效应明显。各市、县根据省
委、省政府要求,陆续出台了加快草食畜牧业发
展的意见.草食畜牧业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得到
改善.投入渠道越来越多.成为农业经济结构调
整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家
和省上先后实施了牧区示范工程、畜禽良种工
程、动物保护工程、世行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和
方兴未艾的甘肃草食畜牧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7期 .fr网技
龙头企业补贴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力地改善了草
食畜牧业生产条件 农区畜牧业基本实现了种草
养畜、草畜平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牧区积
极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生产环境得到进
一步改善。
2.制定规划.明确政策导向。加大资金投入。
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省
农牧厅联合制定了《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
(2005—2010)》,明确提出:以中部、河西和甘
南、临夏、陇东为中心,实行集中连片开发,辐
射带动全省各地。以秦川牛、西杂牛、牦牛和靖
远羊羔肉、临夏手抓羊肉、陇西腊羊肉等品牌为
依托。以种草养羊、禁牧舍饲为方向,采取地方
品种自繁自育和引进专门化肉用品种杂交改良相
结合的办法,通过推广人工授精、短期育肥等新
技术。加快周转,提高出栏。实现总增。
3.加强原种肉羊场建设.加大专门化肉羊品
种的引进、繁殖与推广。近年来。依托国家“畜
禽良种工程”建设和农业部“948”项目.分别
建设了永昌、景泰、秦安、兰州、定西等6个肉
用原种羊场。引进、繁殖、推广波德代、德克萨
尔专门化肉羊品种3300只.每年向社会提供合格
种羊2000只,其中.德克赛尔肉羊品种的引进填
补了甘肃省绵羊品种的空白。同时。各地还从山
东引进小尾寒羊达50万只以上.近年繁殖小尾寒
羊数量已达到280万只左右 省家畜繁育中心引
进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等6个肉牛品种。每年
向社会提供优质合格细管冻精50万支.使全省牛
羊良种率达到66%以上
4.努力推进肉羊良种改良工作.舍饲养殖水
平不断提高。以良种肉羊引进和经济杂交为主
线,配套组装现有成熟的“良种、良舍、良料、
良医、良管”实用技术.以不同品种和饲养方式
使之规范化、程序化.开展集中连片的肉羊杂交
改良和优质羔羊肉生产。2007年,全省采用专门
化肉羊常温人工授精技术.年授配120万只,每
只杂交肉羊可增加收益50元以上:年杂交改良肉
牛53.5万头:全省农区暖棚养殖率达到85%以上。
肉羊饲养基本实现了舍饲养殖。
三、主要问题
1.企业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低。市场开拓不
足。品牌带动效应不强,规模小,加工工艺落 ▲草食畜牧业已成为甘肃畜牧业中增长势头最强、发 展潜力最大、应用前景最广的优势产业之一。
后.加工深度不够.没有健全的产品分级分等标
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牛羊饲养规模小和养殖集约化程度低。工
厂化、规模化养殖的比重不足30%。单产水平
低。经济效益不高。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也无
法确保畜产品安全.又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难度。
3.种畜场结构不合理 品种老化与种质资源
保护不力并存,数量锐减.不利于新品种的选育
与开发。
4.动物防检疫和产品质量监测体系薄弱
5.草原退化现象严重 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
原面积达2亿亩.占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3%.
重度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原面积占可利用草原
面积的33%.而且每年还在以近150万亩的速度
扩大。
四、政策措施及建议
甘肃草食畜牧业发展势头迅猛.各级政府要
加强宏观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牛羊产业开发过程
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特色、优质、标
准、安全、高效”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
施方案。形成发展合力。
1.努力增加投入.建立有效的融资体系。组
织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对加快畜牧
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关键项目。全力落实规划支撑
项目中的改良站(点)建设、动物保护工程、养
殖小区建设、龙头加工企业建设补助资金和畜禽
良种补助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推行
信贷支持.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投资
(下转第21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7期 呻圆被
氨基酸的种类与数量多等特点.符合人体生长与
组织修补的需要.越来越受到城乡人民的青睐,
羊肉特别是优质羔羊肉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市场
需求.使得活羊及羊产品价格持续攀升。2007年
底,每千克活羊价格高达16元,在某些地区,如
四川、江苏等,每千克活羊价格甚至达到18元以
上。养羊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大大提高了饲
养者的积极性
基于羊的繁殖特点.预计未来几年内.羊肉
生产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羊肉价格仍将持续攀
升,而羊肉生产具有饲料报酬率高、成本低、饲
养风险小等优点,所以,笔者认为.养羊业将成
为目前养殖行业中的黄金产业.具有美好的发展
前景。
三、促进肉羊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1.走规模化、规范生产的模式。采用规模化
饲养或饲养户联合经营的模式.进行科学饲养,
提高产品质量,发挥品牌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2.羊场建设要简单实用、布局合理。场址选
在地势高燥、通风透光、交通便利的地方,但距
交通主干道应在500m以上。羊舍要通风向阳、结
构合理,最好选用双坡式建筑.室内地面采用漏 缝地板式
3.及时消毒、防疫、驱虫和治疗。定期用不
同的消毒剂对圈舍及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如火
碱、生石灰、百毒杀、菌毒灭等。按免疫程序对
羊群进行预防接种,如口蹄疫、羊痘等。合理使
用驱虫药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发现病羊及时隔离
治疗.降低治疗成本及死淘率。
4.充分利用良种优势,开展经济杂交。由于
山羊、绵羊杂交改良的羊肉品质优良,屠宰率
高.受到羊肉加工企业及消费者的欢迎。养羊企
业应采用羊的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的商品羊生产
模式。从以往经验来看,山羊肉生产,应以波尔
山羊为父本,以河南奶山羊、河南黄淮山羊为母
本:绵羊肉生产,应以夏洛来羊、无角陶赛
特羊、杜泊羊为杂交父本,以小尾寒羊、湖羊为
母本。
5.充分利用"-3地的草料资源 尽量就地购买
农副产品,如花生秧、甘薯秧、树叶等作为粗饲
料。采用工业副产品,如豆饼、花生饼、豆腐
渣、啤酒渣等作为精料补充。此外,应开展玉米
秸秆青贮.对不同饲料进行相应的加工调制,合
理搭配,以降低饲养成本。口
(上接第19页) 草畜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2.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按
照“扶优、扶强、扶大”原则。支持有条件的龙
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资产优化重组 通过参
股、控股、兼并、合并、租赁等形式,扩大规
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支
持龙头企业发展牛羊产品精深加工.促进优势产
品转化增值。组建和完善奶业协会、肉牛协会、
肉羊协会等中介组织,发挥他们在产销衔接、技
术服务方面的桥梁作用
3.努力转变经营方式.推进集约化生产。按
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技术服
务、分户经营的要求,建设养殖小区,注人品种
改良、科学饲养管理、程序免疫、适时育肥出栏
等技术.在规范化生产上求突破。产业开发重点
由牧区向农区转移.千方百计加快人工草地建 设,加强草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4.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化服务 以
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料技术
为支撑.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应用推
广.突出抓好畜禽品种改良、杂交优势利用、动
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青贮氨化、
暖棚养畜、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经营等关键技术的
推广。
5.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推进科技化发展。充
分发挥省内农牧大专院校、农牧科研院校的科
技优势,积极开展畜牧、兽医、草原建设等方
面的科学研究及攻关破题,解决草食畜牧业发
展方面的技术“瓶颈”。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对有突出贡献的畜牧科技人员予以重奖。努力探
索和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技术推广的新机
制.增强技术推广的活力,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和
水平。口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