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卫校石猛护理心理学成教教案 第一、第二章
- 格式:pdf
- 大小:194.82 KB
- 文档页数:7
卫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
首先,该教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
开篇通过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
入话题,比如讲述一个关于医学生面对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挑战的故事。
通过故事情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主题的兴趣。
接着,教案内容涵盖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心理疾病的预防与
干预措施等基础知识。
在这部分,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辅以图
表和数据,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此外,教案设计了丰富的活动环节,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例如,通过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如何有效管理时间与压力”展开讨论,互相分享管理技巧;通过角
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面对心理困境时的挑战,学习相应的应对策略。
教案还特别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将鼓励学生对现有的心理健康观点和治疗方法
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基于证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
习惯,也为他们未来在临床实践中遇到复杂多变的心理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最后,教案还包括了评估和反馈部分。
教师将通过作业、测验以及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
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这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也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课程名称:(中文):护理心理学(英文):Nursing Peychology教材:《护理心理学》xx主编编写人:xx护理心理学教案一、学科性质护理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护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之中,针对病人极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本人针对心理学基础知识这一部分进行讲解,从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有针对性进行讲解。
二、教案编写的指导思想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管理的策略都要突出体现:1、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2、都要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三、教案编写的原则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不断充实与更新护理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吸收护理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力求反映出护理心理学发展的最新面貌;同时结合临床护理,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章:心理学基础教学时数8学时第三章: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优化教学时数2学时第四章: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教学时数4学时第五章:临床心理评估教学时数4学时第六章:心理护理工科教学时数2学时第七章:心理治疗教学时数4学时五、参考书目:1.朱智贤(1989):心理学大词典。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1996):心理学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叶浩生主编(1998):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杨雄里著(1998):脑科学的现代进展。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5.罗伯特?索拉索编,朱滢等译(2002):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威廉?卡尔文著,杨雄里、梁培基译(1996):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
护理心理学教案
以下是一份以护理心理学教案为主题的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常见心理问题的应对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护理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应用。
难点:如何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护理心理学啦。
谁能说说你们觉得护理心理学是干什么的呀?
生:是不是就是研究病人心理的?
师:对啦,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那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个呢?
生:为了更好地照顾病人吧。
师:没错,这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哦。
那护理心理学有哪些重要概念呢?(开始讲解核心概念)
师:大家理解了吧?那来看看这个案例(展示案例),如果你们是护士,会怎么处理呢?
生:我会先安慰病人。
师:很好,还有呢?
生:了解他的想法。
师:对,这就是我们要掌握的应对方法。
(结合案例进一步讲解应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但在案例分析环节,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讨论时间,让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和交流。
今后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应用知识。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护理心理学教案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教材:《护理心理学》蒋继国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一、学科性质护理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护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之中,针对病人极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本人针对心理学基础知识这一部分进行讲解,从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有针对性进行讲解。
二、教案编写的指导思想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管理的策略都要突出体现:1、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2、都要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三、教案编写的原则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不断充实与更新护理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吸收护理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力求反映出护理心理学发展的最新面貌;同时结合临床护理,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教学时数 2学时第二章:心理学基础之一: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1学时第三章:心理学基础之二:信息加工过程 4学时第四章:心理学基础之三:行为控制与调节 4学时第五章:心理学基础之四:心理特性 4学时第六章:心理健康与应激 4学时第七章:心身疾病 2学时第八章:心理评估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4学时第九章:病人心理与护患关系2学时第十章:心理护理 4学时五、参考书目:1. 朱智贤(1989):心理学大词典。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1996):心理学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 叶浩生主编(1998):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 杨雄里著(1998):脑科学的现代进展。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5. 罗伯特·索拉索编,朱滢等译(2002):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
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知识《护理心理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护理心理学》的第二章,主要涵盖了心理学基础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心理学在护理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
难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心理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护理心理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护理实践案例,引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心理学知识的看法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4.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心理学定义2. 心理学发展历程3. 心理学基本理论4. 心理学研究方法5. 心理学应用领域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请列举三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其原理。
3. 请结合护理实践,谈谈心理学在护理领域的应用。
答案: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发展历程可分为初创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
2.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心理现象来研究心理问题;实验法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心理现象的条件来研究心理问题;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来收集和分析心理现象的数据。
3. 心理学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包括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心理护理等,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掌握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护理心理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1.护理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人类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3.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 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护理心理学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中的应用;2.护理心理学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3.护理心理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护理心理素质和能力1.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2.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倾听能力;3.培养学生的危机干预和心理支持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让学生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护理实践中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护理心理素质和能力。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听课情况、课堂提问和回答、课堂笔记等;2.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课后阅读、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等;3.学生的实践表现:包括实习情况、护理技能和护理心理素质等。
五、教学资源1.教材:《护理心理学》;2.课件: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护理心理素质和能力等;3.案例:实际护理案例。
六、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授课时间2学时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4学时培养学生的护理心理素质和能力4学时七、教学反思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角色扮演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掌握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护理心理素质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了教学效果。
12级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心理学A卷宿迁卫校石猛[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12级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心理学A卷宿迁卫校石猛班级姓名学号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2级护理护理心理学 A卷一、单选题:(2*18=36)1.下列不属于护理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的是()A.普通心理学B.医学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精神病学E.伦理学2.下列不是知觉特性的有:()A.选择性B.对比性C.整体性D.理解性E.恒常性3.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班杜拉C.斯金纳D.米勒E.马斯洛4.对于吃、喝、呼吸空气、性生活等的需要,属于()A.爱的需要B.生理性需要C.安全的需要D.自尊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5.心理现象包括哪两个方面()A.心理过程与人格B.心理过程与情绪C.心理过程与性格D.意志与人格E.性格与人格6.“吃完酸的橙子,再吃苹果,觉着苹果更甜”反映了感觉的什么特性()A.感觉对比B.感觉补偿C.感觉适应D.联觉E.感觉后像7.下列是思维的基本过程的是()A.抽象性B.逻辑性C.分析与综合D.形象性E.概括性8.情绪是与人的什么需要相联系的()A.生理需要B.物质需要C.精神需要D.社会需要E.生存需要9.“前有悬崖,后有追兵”反应的是哪种动机冲突()A.趋避冲突B.多重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双趋冲突E.现实冲突10.下列属于生理性应激源的是()A.病毒B.风俗习惯C.地震D.宗教E.挫折11.下列不属于心身疾病的是()A.糖尿病B.原发性高血压C.支气管哮喘D.心脏病E.癌症12.下列不属于支持疗法技术的是()A.倾听B.共情C.安慰与开导D.正强化E.暗示13.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发展的规律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先后无差D.不快不慢E.速记速忘14.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有_____个记忆单位()A.11±2B.9±2C.7±2D.5±2E.3±215.下列不属于病人的情绪反应的是()A.焦虑B.抑郁C.愤怒D.恐惧E.紧张16.下列不属于心理护理的目标的是()A.增强病人的体质B.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C.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D.消除病人不良情绪E.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17.下列不属于儿童病人心理影响因素的是()A.年龄阶段B.认知水平C.人格特征D.应激反应E.亲自行为18.不属于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的是()A.提供相关信息B.实施心理干预C.禁止进食D.强化社会支持E.保证充足睡眠二、填空题(每空1分*20=20)19.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护理心理学第二章讲课教案教案标题:护理心理学第二章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护理心理学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3. 理解不同心理状态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4. 学习并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
教学重点:1. 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不同心理状态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3. 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
教学难点:1. 如何应用护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到实际护理实践中。
2. 如何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护理心理学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3. 实例案例和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4. 讲台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案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护理心理学的兴趣。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一章节的内容,为本章节的学习做铺垫。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解释不同心理状态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护理心理学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提供一个真实的护理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该案例中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2. 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
四、沟通技巧与护理关系(20分钟)1. 介绍沟通技巧在护理中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常用的沟通技巧。
2. 运用角色扮演或模拟情境的方式,让学生练习有效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护理心理学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教学延伸: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护理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实地观察和体验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学时: 54专业:护理学前言护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
因此学习和运用护理心理学,既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又能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所以学习和研究护理心理学是整体护理模式完善的必然结果 .本课程共八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心理过程;第三章为个性心理;第四章为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第五章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教育;第六章为心理应激;第七章为病人心理与心理护理;第八章为心理评估的方法。
一、课程目标:1、明确护理心理学的内容和任务、性质和意义2、明确护士及患者的心理现象3、明确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及心理疾病的特征及处置4、明确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训练与培养方法5、明确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明确社会支持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6、明确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心理需要7、明确病人危机问题之评估以及危机干预的基本处理原则8、明确 90项心理症状核查表二、各章节内容: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标:1、明确护理心理学的内容和任务、性质和意义2、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3、了解护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学内容:1、护理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2、护理心理学的性质3、护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心理过程一、教学目标: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以及感觉现象2、了解知觉的分类及特性3、掌握思维的特点、一般规律以及影响思维的因素4、掌握记忆的概念、种类以及记忆心理的基本过程5、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区别6、了解情绪与情感的种类和功能7、了解意志的概念以及意志行动的阶段二、教学内容:1、认知过程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第三章个性心理一、教学目标:1、掌握需要的类别和动机的规律2、掌握性格和气质的特点和规律3、了解能力种类与差异4、掌握自我意识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二、教学内容: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3、自我意识第四章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了解护士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2、掌握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3、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4、掌握心理疾病的特征及处置二、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概述2、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3、心理疾病的特征及处置第五章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教育一、教学目标:1、了解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目标与作用2、掌握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训练与培养方法3、了解心理素质教育的一般途径1、心理素质教育概述2、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训练与培养方法3、心理素质教育的一般途径第六章心理应激一、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应激研究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2、掌握生活事件概念与分类3、掌握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4、了解应激的生理反应、认知评价的概念、应对方式5、掌握社会支持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对心理应激概念的最新认识2、生活事件3、应激反应4、认知评价5、应对方式6、社会支持第七章病人心理与心理护理一、教学目标:1、掌握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心理需要2、了解问题病人及其心理特点3、了解并灵活运用几种心理辅导理论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4、掌握病人危机问题之评估以及危机干预的基本处理原则二、教学内容:1、病人心理2、个人中心治疗法与心理护理3、完形治疗法与心理护理4、现实治疗法与心理护理5、病人危机问题之评估6、案例分析第八章心理评估的方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观察法、会谈法2、掌握 90项心理症状核查表1、观察法、会谈法评估量表三、学时安排:序号内容学时一、导论 4二、心理过程8三、个性心理8四、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4五、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教育 4六、心理应激 6七、病人心理与心理护理16八、心理评估的方法 4总学时54四、考核办法:卷面成绩占 60%,课堂参与 10%,作业占 10%,论文二篇占 20%。
护理心理学教案
教案标题:护理心理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护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模型
3. 理解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4. 培养护理学生的心理素养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 护理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
2. 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3. 护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如人类发展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
4. 护理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如病人心理护理、家属沟通、团队合作等
5. 护理学生心理素养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1. 讲授:介绍护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护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情景处理能力
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护理心理学相关问题
教学评价:
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彼此的理解和见解
2. 个人作业:布置相关阅读和案例分析作业,检验学生对护理心理学的理解和
应用能力
3. 实践考核:通过模拟场景和真实临床实践,考核学生的护理心理学应用能力和沟通技巧
教学资源:
1. 教材:相关护理心理学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多媒体: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3. 实践场景:临床实践场所和案例资源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护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培养其心理素养和沟通能力,为将来的护理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