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烟气氨水湿法脱硫技术的研究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热电厂烟气氨水湿法脱硫技术的研究应用摘要:介绍了淄矿集团许厂煤矿热电厂热电烟气氨水湿法脱硫项目的实施背景,对该脱硫技术工艺、特点、效益等做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热电厂氨水湿法脱硫工艺效益1 热电烟气氨水湿法脱硫项目的实施背景淄矿集团许厂煤矿热电厂位于许厂煤矿的北面,项目经鲁经贸改字[2000]357号文批准立项,由煤炭部南京设计研究院设计,建设规模为2×6MW,选用两台6MW中温中压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两台35吨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煤泥锅炉。
项目于2000年10月份开工建设, 于2002年10月份并网发电,并通过整体验收。
电厂的燃料采用许厂煤矿的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既解决了煤泥和煤矸石的出路问题,又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已被山东省经贸委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电厂。
在电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取得了综合防治工作的良好效果。
为进一步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实现对烟气排放量的有效控制,2009年,许厂煤矿热电厂对原有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投资276万元,安装了JTS-75型电站锅炉脱硫装置。
2 烟气氨水湿法脱硫工程2.1 主要设计参数工程设计为两台35吨锅炉共用一个脱硫塔,脱硫塔的烟气处理量为150000m3/h(两台),处理前烟气的烟温为150-200℃,SO2的浓度为1200-1500mg/m3,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在3000-3500大卡/千克,燃料的含硫率为0.7%-1%之间,经脱硫后烟气的温降不超过50℃,SO2的排放浓度低于300mg/m3。
2.2 氨水湿法脱硫工艺简介烟气氨法脱硫以氨水作为吸收剂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二氧化硫后的吸收液可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获得不同的产品,从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脱硫方法(见下列化学反应式)。
其中较成熟的为氨-石膏法、氨-亚硫酸铵法和氨-硫铵法。
在氨法的这些脱硫方法中,吸收的原理和过程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吸收液处理的方法和工艺路线,本工艺为简易湿法脱硫,脱硫后水液循环使用,节约运行成本。
目录摘要 (1)绪论 (3)1 研究背景与意义 (4)2.国内外发展现状 (4)3 脱硫方法 (5)3.1 干法脱硫: (5)3.2 半干法脱硫 (5)3.3 湿法脱硫 (5)3.3.1 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 (6)3.3.2 氨法烟气脱硫工艺 (6)3.3.4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前景 (7)4 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 (8)4.1 软件简介 (8)4.2 软件功能及使用 (8)4.3 基本流程模拟 (9)4.4软件在工业上的应用 (10)4.4.1.在煤化工中的应用 (10)4.4.2 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10)实验部分 (11)1 模拟工况 (11)2 模拟假定 (12)3 建立工艺流程 (13)3.1建立模型 (13)3.2组分输入、物性选择 (14)4 灵敏度分析 (14)4.1 吸收剂浓度对出口烟气中SO2含量的影响 (14)4.2 原烟气流量对出口烟气中SO2含量的影响 (15)4.3 液气比对出口烟气中SO2含量的影响 (16)4.4原烟气温度对出口烟气中SO2含量的影响 (16)4.5 吸收液温度对出口烟气中SO2含量的影响 (17)5 结语 (18)摘要我国是一个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的国家,在电力、金属冶炼、玻璃及玻纤、化工等行业中,由于燃煤、含硫较高的重油和矿物原料中本身含硫、氟化钙等,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HF等有毒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酸雨现象日趋严重,造成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削减SO2排放量,控制大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是目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SO2控制技术颇多,诸如改善能源结构,采用清洁燃料等,而烟气脱硫技术则是削减SO2排放量不可替代的技术。
迄今为止,烟气脱硫技术种类多达数百种,从吸收剂种类来看,主要有石灰石法脱硫工艺、氨法脱硫技术、镁法脱硫技术、双碱法脱硫技术、海水脱硫技术等。
其中氨法脱硫技术以其占地少、操作费用经济、副产品价值高、无二次污染等为优势,在脱硫行业中占有一定的市场分额。
高压电站锅炉的湿法脱硫技术研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空气污染的关注度增加,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成为了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中,二氧化硫(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降低电力行业的SO2排放,高压电站锅炉采用湿法脱硫技术成为了有效的选择。
湿法脱硫技术是通过喷射适当的脱硫剂进入燃烧气体中,使二氧化硫与脱硫剂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脱除二氧化硫的目的。
该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将SO2转化为易于处理的化合物,或通过湿式洗涤将SO2从燃烧气体中去除。
脱硫剂通常采用石灰石、海藻、氧化钙等。
通过湿法脱硫技术,可以将高压电站锅炉中的SO2排放降低到国家和国际标准允许的水平。
在高压电站锅炉的湿法脱硫技术研究中,有几个关键的方面需要特别关注:首先,脱硫剂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脱硫剂具有不同的脱硫效果和经济性。
石灰石是最常用的脱硫剂之一,其脱硫效率高、成本低。
海藻和氧化钙等脱硫剂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选择脱硫剂时,需要综合考虑其成本、脱硫效率、稳定性等因素,并结合具体的项目情况进行选择。
其次,湿法脱硫设备的设计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湿法脱硫设备主要包括进料系统、喷射系统、循环液处理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等组成部分。
进料系统用于将脱硫剂输送到燃烧气体中,喷射系统用于将脱硫剂喷射到燃烧气体中进行化学反应。
循环液处理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固体残渣。
设计时需要考虑设备的稳定性、脱硫效率和能耗等因素,并结合具体的工程条件进行优化。
此外,湿法脱硫技术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湿法脱硫技术需要引入一定量的水,而水的进入会影响锅炉的热效率。
因此,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湿法脱硫对燃烧效率的影响,以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
此外,湿法脱硫技术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例如,脱硫剂的喷射均匀性、脱硫效率的提高、废水处理的安全和环保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应用近年来,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气污染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研究烟气脱硫技术成为当前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与应用两个方面探讨烟气脱硫技术的相关发展。
烟气脱硫技术的现状分析目前,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两种常用方法。
干法脱硫主要通过烟气与固态吸收剂接触,使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硫化物,以达到脱硫效果。
常用的干法脱硫方法有活性碳吸附法、氧化剂吸附法和物理吸附法等。
然而,干法脱硫方法存在着吸附剂消耗快、脱硫效率低、操作复杂等不足之处。
湿法脱硫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烟气脱硫方法,主要通过将烟气与石灰乳或氨水等吸收剂进行接触,使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的水溶液,达到脱硫效果。
常见的湿法脱硫方法有石灰石石膏法、石灰乳法和氨法等。
目前,石灰乳法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等大型工业设备中,该方法具有脱硫效率高、操作简单、适应性广等优点。
然而,湿法脱硫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石灰乳法需大量消耗石灰石,造成资源浪费;其次,湿法脱硫方法产生大量废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湿法脱硫设备庞大,投资高,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现状烟气脱硫技术在电力、冶金、化工和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电力行业,燃煤发电是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但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因此,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对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外的燃煤发电厂广泛采用湿法脱硫技术。
在冶金行业,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
采用烟气脱硫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化工行业,如化肥、石油化工等领域,二氧化硫是常见的废气排放物,采用烟气脱硫技术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在环保行业,烟气脱硫技术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工业废气处理、污水处理等领域,烟气脱硫技术可有效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硫浓度。
火电厂烟气湿法脱硫处理工艺及应用摘要:近些年来,各国致力于快速发展经济,对于大气环境破坏严重,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大量产生等情况注意不够。
了解到各大火电厂在工作时会产生含有大量影响大气环境的二氧化硫物质的烟气,世界各国纷纷在寻找能够对火电厂中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物质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我国积极世界大气环境保护组织的号召,对火电厂的烟气排放进行脱硫处理,并在广泛的烟气湿法脱硫应用过程中去探究其脱硫工艺的操作流程和操作原理。
关键词:火电厂;烟气脱硫;湿法脱硫一、引言为了保护大气环境和探究火电厂的烟气湿法脱硫的处理工艺,对火电厂在作业中产生的含有大量二氧化硫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我们主要介绍二氧化硫对人体和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以及石灰石湿法脱硫处理工艺的优点和技术探讨。
以此来帮助各大火电厂能更加的了解烟气湿法脱硫的工艺技术能够更好的对火电厂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保护好大气环境和人了身体健康。
二、火电厂锅炉烟气中二氧硫对环境的危害现阶段,我国在煤炭的生产量方面位居全世界第一,其中高硫煤的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20%~25%,高硫煤指的是硫含量超过2.5%的煤。
全中国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的方式消耗的,在这个直接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气体,这些通过燃烧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硫气体占据全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五,我们生存的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我们在生活中所常听到的酸雨就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雷雨天气的环境下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它的破坏性极强,很多建筑物和自然森林都会遭受到酸雨的腐蚀,在雷雨天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在闪电的高温情况下与雨水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亚硫酸,这些亚硫酸就会和雨水结合形成我们熟知的酸雨,从而破坏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建筑物群体。
当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过高时,一般在0.5ppm以上,就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伤害,会导致人们患有溃疡和肺水肿然后人体就会因为窒息而导致死亡。
氨法烟气脱硫湿式电除尘技术的工业应用胡小吐(广东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663)摘要:燃煤电厂采用湿式钙法或氨法脱硫,利用喷淋碱液吸收烟气中的SO 2。
脱硫后尾气含有大量的钙盐或铵盐的固态和液态微粒,这些细微颗粒物气溶胶随烟气从烟囱排出后进入大气,成为灰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PM 2.5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介绍了J-TECH 氨法脱硫及湿式电除尘(电除雾)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阐述了该技术在传统氨法脱硫技术上的关键突破,经应用验证实际运行脱硫效率大于98%,出口颗粒物浓度小于20mg /m 3,氨逃逸低于5mg /m 3,出口烟气无铵盐夹带,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氨法脱硫;湿式电除尘器;气溶胶;PM 2.5DOI :10.13205/j.hjgc.201502017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WESP IN AMMONIA FGDHu Xiaotu(Guangdong J-Tech Environment Science Co.,Ltd ,Guangzhou 510663,China )Abstract :Coal-fired power plants remove SO 2using wet limestone-gypsum or ammonia desulfurization ,and using spray lye to absorb SO 2in flue gas.After desulfurization tail gas contains a large amount of calcium salt or ammonium salt of solid and liquid particles ,these tiny particles aerosol with smoke into the atmosphere from chimney ,become the important part of dust-haze ,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PM 2.5pollu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process flow ,technical features of J-TECH ammonia desulphurization and 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technology ,and expounds the technology of the key breakthrough on the traditional ammonia desulphurization technology.It is verified by use that the actual operation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is more than 98%,the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 at outlet is less than 20mg /m 3,the ammonia escape is below 5mg /m 3,and no amnonium carried by flue gas at the outlet of stack.The technology reaches the expected target.Keywords :ammonia FGD ;WESP ;aerosol ;PM 2.5收稿日期:2014-04-101氨法烟气脱硫现状氨法烟气脱硫吸收剂为NH 3,与烟气中的SO 2的反应是气/液两相反应,反应速率高,快速完全,对SO 2的吸收能力比其他工艺高。
浅谈氨法脱硫在火电厂的应用摘要:氨法脱硫系统在火电厂的应用是一种较为新型的脱硫系统,它的经济效益与钙法脱硫方式相比有着较明显的优势。
文章分析了该脱硫系统在田东电厂的应用情况,并介绍该脱硫系统运行调控要求、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实践证明,该脱硫系统的应用对田东电厂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今后氨法脱硫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氨法脱硫;经济效益;运行经验Abstract: Ammonia desulphurization system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wer plant is a new desulphurization system, its economic benefits and calcium desulphurization has a way in the obvious superiorit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esulfurization system of power plant in tiandong application, and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 regulation requirements desulfurization system,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he practice proved that this desulfuriz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on the tiandong power plant had quite an effect, for the future of ammonia desulphurization widely applie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Keywords: ammonia desulphurization; Economic benefit; Operation experience中图分类号:TF7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田东电厂改扩建2×135MW机组脱硫工程为后期建设,工程于自2008年06月6日开始建设,脱硫方式采用湿式氨法脱硫,按照二炉一塔方式建设。
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应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火电厂的污染排放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作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火电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降低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情况。
一、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脱硫技术原理脱硫技术主要是通过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反应,形成硫酸盐或硫酸,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常见的脱硫方法包括湿法石膏法、干法石膏法、乳化液法、氨法等,其中湿法石膏法和干法石膏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湿法石膏法是将石膏浆液喷入烟气中,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实现脱硫。
而干法石膏法则是将石膏颗粒喷入烟道,利用烟气中的水分使石膏颗粒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用。
2.脱硫技术应用情况目前,我国火电厂的脱硫技术应用较为普遍,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周边的火电厂,脱硫设施已经成为标配。
据统计,2018年,我国脱硫设施的覆盖率已经接近90%,大部分新建的火电厂都配备了脱硫设备。
我国还在不断推进脱硫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推动高效、节能的脱硫技术向深度脱硫和超低排放方向发展。
在实施“煤改气”政策的也要求提高火电厂的环保水平,不断改进和完善脱硫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脱硝技术是指通过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与还原剂(如氨、尿素等)在脱硝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从而实现脱硝的目的。
常见的脱硝方法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
SCR技术是将氨气和烟气在SCR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还原氮氧化物为氮气和水。
SNCR技术则是直接在烟气中喷射氨水或尿素水,通过瞬间混合和反应,实现脱硝。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需要根据火电厂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与脱硫技术相比,我国火电厂的脱硝技术应用相对较晚,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脱硝技术的应用也在逐渐推广。
湿法脱硫技术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根据现在国内燃煤电厂脱硫技术应用的现状,介绍了最常见的石灰石石膏法湿法脱硫技术以及应对于高含硫烟气处理,高脱硫效率的双循环脱硫技术。
标签:燃煤电厂;脱硫;石灰石石膏法;双循环1 烟气脱硫中常用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1.1 综述SO2是煤燃烧的直接产物,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导致降雨酸化,危害周围环境以及人的健康。
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很高,必须进行脱除处理满足排放标准后方能排放。
燃煤SO2控制的方法有许多。
通常可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
燃烧后脱硫即是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简称FGD)技术,即通过对烟气进行处理,如吸收、洗涤等方法降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技术。
由于脱硫效率高、对燃煤电厂的生产工艺影响小等原因,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能适应严格排放限制的、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1.2 石灰石石膏法湿法脱硫技术其中,FGD技术中的湿法-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由于其脱硫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对煤种的适应性好,吸收剂来源广、价格低,工艺成熟,可用率高,脱硫副产物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成为国内大部分电厂采用的脱硫技术。
该技术以石灰石浆液为吸收剂,在吸收塔中与烟气反应,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最终生成副产物石膏。
一套典型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装置一般由烟气系统,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吸收剂制备与供给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工艺水工业水系统,排放系统等组成。
由于环保标准日益提高,国家对电厂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总量的限值越来越低,这对脱硫装置的提出了更多要求。
很多情况下要求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达到97.5%甚至99%以上。
傳统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为单机循环,即烟气通过吸收塔与循环浆液进行一次接触。
当需要提高脱硫效率时,通常的措施为增加浆液与烟气的接触时间以及增大喷淋量,然而当系统的脱硫效率增加97.5%以上或者使用很高含硫量的煤种时,单级循环的脱硫系统随着效率的逐渐增加变得越来越不经济和不稳定。
影响,且所有的影响因素都呈倒“U ”字型,有最佳的吸收效果值。
纯碱溶液价格相较于石灰水而言价格偏高,且效果差不多,因此价格低廉的石灰水是首要研究目标。
但石灰水还有个影响因素,那就是温度。
当采用石灰水进行脱硝时,操作的温度应控制在40~70 ℃之间,过高的温度会发生石灰乳浓缩现象,过低的温度会产生一些复合物的沉淀,难以清除,都会造成吸收效率的降低。
碱液吸收法总的来说其吸收效率还是不高,控制因素也较多,其应用水平还是不高,技术还要继续改进,目前还是主要应用与硝酸尾气处理和吸收包含了NO 2的NO x 气体,因此效果十分有限[2]。
1.2 还原吸收法还原吸收法,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还原性吸收液去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人总结并使用搅拌槽和机械搅拌机器去吸收氮氧化物。
还原性吸收溶液包括了Na 2SO 3溶液、Na 2S 溶液和尿素溶液等,其浓度越大,吸收效果越好。
中国学者贾瑛等采用酸性尿素水溶液处理氮氧化物废气时发现,最高的NO 去除率竟然可以达到99.5%。
采取还原吸收去吸收氮氧化物废气时,其还原剂会非常容易出现氧化等问题,进而对后面的吸收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在其中加入阻氧剂非常有必要,防止还原剂氧化,保证还原吸收法的吸收效率。
就目前技术而言,氮氧化物的溶解性十分的有限且难以提高,湿法脱硝技术单独使用的竞争力较小。
但如果在氮氧化物气量较小的情况下,采取还原吸收中的尿素来吸收氮氧化物目前竞争力最好,因为尿素成本更低,且尿素溶液相较于其他还原性溶液而言对于环境的污染危害更小,因此尿素脱硝法已经成为湿法脱硝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存在。
1.3 氧化吸收法NO 2气体相较于其他NO x 气体而言,溶解率更大,因此氧化吸收法顾名思义就是氮氧化物氧化为NO 2,再使用碱液进行吸收。
目前,常用于氧化吸收法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溶液和NaClO 2等。
氧化吸收法进行NO x 气体的氧化后还需碱液来吸收,因此机理相较于其他湿法脱硝技术而言要复杂许多,成本也较高,影响因素较多,产生的工业化合物难以处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浅谈湿法脱硫在火电厂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的不断更新与进步,火电厂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对火电厂烟气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脱硫技术必须持续更新与改进,才能符合国家环保部门提出的要求指标。
本文从各个方面介绍了湿法脱硫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关键词】湿法脱硫;火电厂据统计,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消耗就占到约四分之三,且火电厂通过煤炭燃烧方式利用的消耗量占煤炭消耗总量的85%以上,而煤炭燃烧后会排出SO2,在大气中被氧化后形成的SO3再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H2SO4并以酸雨的形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人体迫害。
目前的脱硫技术主要根据时段的不同分为燃烧前、中、后的脱硫三类,但燃烧前与燃烧中的脱硫技术应用并不能取得很高的脱硫效率,所以燃烧后的烟气脱硫是目前应用最广、脱硫效率最高的脱硫技术,而燃烧后的烟气脱硫技术可根据脱硫过程中脱硫产物与吸收剂的干湿状态分为干法、半干法与湿法三类,本文主要介绍湿法脱硫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
1、湿法脱硫技术分类与原理湿法脱硫技术是在湿状态下,通过含有吸收剂的浆液对脱硫产物进行处理,不仅设备简单、脱硫反应快,而且有很高额脱硫效率。
湿法脱硫技术有很多种并各具优势,不当然同技术工艺的应用原理也不同。
(1)石灰石-石膏法。
这是到目前为止应用最广也较为成熟脱硫技术,它是将石灰石粉加水制成的浆液作为吸收剂打入吸收塔并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而浆液中的CaCO3(碳酸钙)及由塔下部鼓入的空气与烟气中的SO2发生氧化反应,然后生成CaSO4·2H2O(硫酸钙),在达到一定饱和度时,硫酸钙会结晶形成二水石膏,而石膏浆液排出并经脱水处理后,堆放至石膏贮仓,烟气脱硫后经去雾、加热处理再排入大气,完成整个脱硫程序。
(2)MgO法。
除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较成熟的为MgO法,它利用水和SO2反应生成的亚硫酸溶液与水和碱性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的氢氧化物再发生中和反应,最后生成可回收利用的硫酸镁或亚硫酸镁,并达到脱硫效果。
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电厂是城市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燃煤电厂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气体会对大气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降低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研究和开发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成为当今重要的课题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法规的不断严格,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通过对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去除,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
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对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和推动环保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技术的发展历程、原理分析、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等方面的探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相关技术的改进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这两项关键环保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原理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其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技术改进方向,可以为电厂污染物排放控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未来研究方向和技术应用前景的探讨,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参考,为提高电厂烟气处理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提供指导。
研究目的旨在促进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现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1.3 研究意义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以及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电厂烟气排放的污染物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大气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对植物、动物和人体健康都有影响。
提高电厂烟气的脱硫脱硝效率,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湿式氨法烟气脱硫技术介绍及技术经济性分析摘要:首先分别介绍了湿式氨法烟气脱硫法和石灰石-石膏法。
然后从技术性和经济性这两个方面对这两个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湿式氨法脱硫技术优势明显,更加符合我国国情以及更加严格的SO2排放标准的要求,该法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1 背景介绍目前,我国是煤炭型能源国家,随着经济的增长,煤炭的消耗量呈逐年递增的形式。
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是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二氧化硫是大气中分布很广、影响较大的污染物质之一,易对人及其它动植物造成危害,如:刺激人和动物的呼吸器官和眼睛粘膜;与大气中的飘尘结合,进入人和其它动物肺部;在高空中与水蒸汽结合成酸雨,造成土壤、水体环境的酸化;在成为酸雨降落前扩散数千里,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的矿物燃料的燃烧或含硫金属矿的冶炼排放废气。
在我国电力行业是煤炭消耗的大户,每年的燃煤量约占总量的60%左右,排放的二氧化硫约占总排放量的50%。
因此,治理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问题,尤其是利用脱硫技术解决火电厂的排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世界各国已开发比较成熟的脱硫技术达上百种,但真正进行工业应用的仅为有限的十几种,其中湿法脱硫工艺应用最广,占世界脱硫总装机容量的85%左右。
常见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碳酸钠法、氨法、氧化镁法等。
湿式氨法脱硫尽管目前市场占有份额不多,但由于其是真正可实现循环经济的绿色脱硫工艺,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2 湿式氨法脱硫技术介绍2.1湿式氨法脱硫技术发展及应用湿式氨法脱硫工艺源于德国克卢伯公司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Walther工艺,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得到一定的应用,当时一套装置处理烟气量为750000m3/h。
后经世界各国多年研究,原有湿式氨法脱硫气溶胶等问题得到改进,使之进入工业推广使用阶段。
目前世界上典型的氨法脱硫工艺主要有Walther工艺、AMASOX工艺、GE(Marsulex)工艺和NKK工艺等,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吸收方式(吸收塔)和氧化方式(吸收塔内氧化或吸收塔处氧化)不同。
热电厂烟气氨水湿法脱硫技术的研究应用
摘要:介绍了淄矿集团许厂煤矿热电厂热电烟气氨水湿法脱硫项目的实施背景,对该脱硫技术工艺、特点、效益等做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热电厂氨水湿法脱硫工艺效益
1 热电烟气氨水湿法脱硫项目的实施背景
淄矿集团许厂煤矿热电厂位于许厂煤矿的北面,项目经鲁经贸改字[2000]357号文批准立项,由煤炭部南京设计研究院设计,建设规模为2×6MW,选用两台6MW中温中压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两台35吨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煤泥锅炉。
项目于2000年10月份开工建设, 于2002年10月份并网发电,并通过整体验收。
电厂的燃料采用许厂煤矿的煤泥、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既解决了煤泥和煤矸石的出路问题,又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已被山东省经贸委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电厂。
在电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取得了综合防治工作的良好效果。
为进一步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实现对烟气排放量的有效控制,2009年,许厂煤矿热电厂对原有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投资276万元,安装了JTS-75型电站锅炉脱硫装置。
2 烟气氨水湿法脱硫工程
2.1 主要设计参数
工程设计为两台35吨锅炉共用一个脱硫塔,脱硫塔的烟气处理量为150000m3/h(两台),处理前烟气的烟温为150-200℃,SO2的浓度为1200-1500mg/m3,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在3000-3500大卡/千克,燃料的含硫率为0.7%-1%之间,经脱硫后烟气的温降不超过50℃,SO2的排放浓度低于300mg/m3。
2.2 氨水湿法脱硫工艺简介
烟气氨法脱硫以氨水作为吸收剂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二氧化硫后的吸收液可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获得不同的产品,从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脱硫方法(见下列化学反应式)。
其中较成熟的为氨-石膏法、氨-亚硫酸铵法和氨-硫铵法。
在氨法的这些脱硫方法中,吸收的原理和过程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吸收液处理的方法和工艺路线,本工艺为简易湿法脱硫,脱硫后水液循环使用,节约运行成本。
由于电厂烟气中的氧含量较高,从理论上可以将吸收液中的(NH4)2SO3全部
化为(NH4)2SO4,但由于接触时间较短及反应条件的限制,其与理论值有较大差距,同时吸收液氧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SO2 的吸收率。
氨法吸收SO2的原理:
NH3+H2O+SO2→NH4HSO3 (1)
2NH3+H2O+SO2→(NH4)2SO3 (2)
(NH4)2SO3+SO2+H2O→2NH4HSO3 (3)
在通入氨量较少时发生(1)反应,在通入氨量较多时发生(2)反应,而(3)式表示的才是氨法中的真正吸收反应。
在吸收过程中所生成的酸式盐NH4HSO3对SO2不具有吸收能力。
随着吸收过程的进行,吸收液中的NH4HSO3数量增多,吸收液吸收能力逐步下降,此时需向吸收液中补充氨,使NH4HSO3转变为(NH4)2SO3 ,以保持吸收的能力。
当加氨调配时:
NH4HSO3 +NH3→(NH4)2SO3 (4)
因此氨法吸收是利用(NH4)2SO3 ——NH4HSO3 不断循环的过程来吸收烟中的SO2的。
补充的氨并不是直接用来吸收SO2,只是保持吸收液中(NH4)2SO3 的一定能浓度。
NH4HSO3 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吸收液要不断从喷淋系统中引出,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对引出的吸收液进行处理。
对于烟气而言,因其含有较高的氧量,吸收塔内会发生部分氧化反应:
2(NH4)2SO3 +O2→2(NH4)2SO4 (5)
2NH4HSO3 +O2→2NH4HSO4 (6)
锅炉烟气经电除尘器除去99%以上的烟尘后,进入装有单流喷射雾化器的JR 撞击流脱硫塔内的反应器中。
配制好的吸收剂经供氨系统送入安装在JR撞击流脱硫塔内反应器中的单流喷射雾化器,吸收剂以雾化状在塔内的反应器中逆流与烟气充分撞击、混合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吸收剂中的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亚硫酸铵,脱硫后的水溶液经脱水脱雾器后进入积液池。
净化后的烟气经过脱水脱雾器除去绝大部分水份后,进入烟道由烟囱排放。
JR撞击流脱硫塔底收集的副产物溶液,通过自流进入现场沉淀池沉淀。
积液池收集的溶液过滤后由水泵打入脱硫塔循环使用。
2.3 氨水湿法脱硫的工艺特点
(1) 可以不需设旁路烟道,吸收剂停止供应时,反应塔作烟道使用,不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2) 烟气进反应塔前不需降温,吸收塔出口温度大于80℃,不需加热升温即可直接排入烟道。
(3) 脱硫塔阻力≤1000Pa。
3 氨法脱硫工程的建设情况
淄矿集团许厂煤矿热电厂烟气氨水湿法脱硫工程项目由江苏镇江金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设计与施工,由济宁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通过济宁市环保局审批。
项目共投资276万元,主要建设有脱硫塔一座,贮氨罐一个,配氨罐一个,泵房一间,电气控制室一间,过滤池、沉淀池、清液池各一座,及配套的烟风道与氨水管网等。
2009年4月17日至18日济宁市环境监测站对该项目进行了监测,监测期间,该热电厂2台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1 Kg/h,若该热电厂2台锅炉全年运行时间按7200小时计,则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44.72t/a,符合总量控制计划。
2台锅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初始浓度为1170 mg/m3 ,实测脱硫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207 mg/m3,经计算脱硫率为82.3%。
4 项目的实施效果与效益分析
设备于2月11日投入试运行,经过三个多月的运行,脱硫效果良好,将SO2的排放浓度控制在了300mg/m3以内。
项目总投资276万元,预计每月消耗20%的浓氨水150吨,20%的浓氨水的市场价为430元/吨,可计算出全年使用氨水的成本为77.4万元。
08年我厂采用锅炉炉内脱硫工艺全年共消耗石灰石3900余吨,单价为64元/吨,共25万元。
项目实施后,年可减排二氧化硫485吨,按现在二氧化硫的排污收费标准1.2元/千克计算,年可节约排污费58.2万元。
这样可计算出项目实施后可比08年节约支出5.8万元,另外项目实施后极大的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其环境和社会效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