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退浆的方法和优缺
- 格式:doc
- 大小:223.50 KB
- 文档页数:5
退浆效果评定坯布上的经纱一般含有浆料,有的上一只浆料,有的上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混合浆料,如棉织物一般用淀粉浆,可用淀粉酶或碱进行退浆;合成纤维一般用合成浆料,可用碱进行退浆。
织物上如含有浆料,则必须进行退浆,去除大部分的浆料,有利于精练和漂白加工,为了能合理选用退浆试剂及工艺,确保退浆效果,需要对坯布上的浆料做定性鉴别,退浆结束后也需对其退浆率做一评定。
一、坯布上浆料定性鉴别目前坯布上所用的浆料有淀粉浆、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浆、羧甲基纤维素浆(CMC)等。
对这些浆料进行定性分析,是由于这些浆料对某些试剂有颜色反应和沉淀反应。
如PVA 浆料在硼酸存在下,可与碘反应生成一种蓝绿色的配合物;淀粉和碘作用可生成一种蓝紫色的配合物;CMC浆料在中性条件下与一些重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再经过酸化后可重新溶解。
1.测试仪器试管、试管夹、试管架、胶头滴管、漏斗、锥形瓶、抽滤器。
2.测试液盐酸溶液(浓度为2mol/L)。
10%硫酸铜溶液。
10%氢氧化钠溶液。
10%氯化钡溶液。
碘溶液(浓度为0.02mol/L):称取4g碘化钾,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将2.6g碘加入碘化钾溶液中,搅拌至溶解,置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碘—硼酸溶液:取上述的碘溶液100mL,加入结晶硼酸3g,搅拌至溶解,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3.测试步骤(1)称取坯布20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蒸馏水150mL,沸煮30分钟,冷却后将萃取液过滤待用。
(2)取滤液2mL于试管中,加碘溶液数滴,如溶液呈蓝紫色,表示有淀粉浆存在,如无反应,则表示没有淀粉浆存在。
(3)另取滤液2mL于试管中(如经过上述检测有淀粉浆存在,则需加入浓度为2mol/L 盐酸溶液10滴,沸煮15分钟,冷却),加入碘—硼酸溶液数滴,如溶液呈蓝绿色,则表明有聚乙烯醇(PVA)浆料存在。
(4)另取滤液2mL于试管中,加入10%氯化钡溶液10滴,如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则表明有海藻酸钠浆存在。
2-3退浆21、了解各种退浆方法2、掌握酶退浆、碱、氧化剂退浆工艺重点:酶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难点:酶退浆、碱退浆讲授、提问二、退浆方法(一)酶退浆1、机理2、影响因素3、工艺(二)碱退浆1、原理2、工艺(三)氧化剂退浆1、原理2、工艺(四)酸退浆三、常用退浆方法的比较四、退浆效果的评定1、写出碱退浆工艺2、写出氧化剂退浆工艺第一课时复习:1、淀粉的性能2、PVA性能新课:第二节退浆一、退浆方法(一)酶退浆1、酶的催化特性:酶是一种蛋白质,催化效率高,具有专一性强,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
作用时条件缓和,不必高温高压,无毒无公害,条件剧烈会变性。
2、退浆机理催化水解淀粉,使其大分子链转变成低分子化合物。
3、常用淀粉酶种类胰酶和BF-76584、影响淀粉酶的催化因素1)温度T↑→水解速度↑→稳定性↓→活度先↑后↓选择最适宜的温度→酶活度最高时的温度BF-7658:80-85℃胰酶:40-55℃2)PH值BF-7658:6.0-6.5胰酶:6.8-7.33)活化剂和抑制剂活化剂:轻金属盐类,NaCl、CaCl2抑制剂:重金属盐类,铜盐、铁盐(二)酶退浆工艺1、工艺流程浸轧热水→浸轧酶液→堆置→汽蒸→水洗2、工艺处方BF-76581-2g/l渗透剂JFC1-2 g/l食盐2-5g/l 3、工艺条件堆置时间20分钟T蒸100-102℃t蒸5分钟PH6.0-7.0第二课时二、碱退浆一)原理1、热的稀烧碱溶液可以使各类桨料发生溶胀2、增加一些浆料的溶解性,使桨料与纤维的粘着变松,在机械作用下较易洗除大部分桨料,碱退桨率达50%~70%3、还能去除其它杂质和部分棉籽壳二)工艺1、工艺流程轧碱→汽蒸→水洗;轧碱→堆置→水洗2、工艺处方烧碱5-10g/l润湿剂1-2 g/l3、工艺条件T碱70-80℃T蒸85℃t蒸60分钟t堆6-12小时三、氧化剂退浆1、原理:对各种浆料都有使浆料大分子断裂降解的作用,从而容易从织物洗除。
酶退浆的原理和优缺点总结酶退浆原理酶退浆技术是以酶分解粘滞掩盖膜(starch gel)为媒介,以原料液(feed liquid)中挥发定容碳水化合物(volatile carbohydrates)为负载,将原料液中的酶活性物、抗生素、芳烃分离与提取的技术。
现代化的酶退浆技术,采用磷酸、硫酸等缓冲液来稳定碳水化合物的水解以及酶退浆反应,而其通常有高温发酵、透析等步骤,通过该步骤可以使得原料液中的目标物质被提取到流出液中。
优点酶退浆技术相比传统的蒸馏技术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1)酶退浆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原料液中的活性成分有效地提取出来,从而使得原料液的活性成分的比例更多,从而使原料液的质量得到提高;(2)通过酶退浆技术,能够有效地获取粘滞掩盖膜(starch gel),从而可以用来做特殊的食品;(3)酶退浆过程可以有效的降低原料液中的痕量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提高其质量;(4)酶退浆技术保持了原料液中的氨基酸、维生素(vitamin)、多糖、及有机物质等有效成分,保留原料液的价值;(5)酶退浆技术能够节省能源消耗,提高应用效率,有效降低成本;(6)酶退浆技术对环境有更少的污染,不会对土壤及水质造成污染,为绿色环保创造良好的环境。
缺点酶退浆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1)系统的酶退浆过程需要比较复杂的运算,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损失较大;(2)酶退浆技术只适合少量的生产,大规模生产无法保证质量与稳定;(3)酶退浆过程需要添加一定数量的缓冲液,这些缓冲液也会直接参与到原料液的流程中,也会带来一定的成本;(4)酶的老化和凝固会伤害酶的活性物质,会影响到提取的效果;(5)酶退浆过程中如果溶液改变太快,也会导致活性物质的流失;(6)国内对于酶退浆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科研和研发投入并不多,仍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丰富。
棉织物酶退浆、碱退浆工艺原理和方法一、实验原理棉织物在织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淀粉浆料,可以用酶退浆方法去除。
酶退浆是利用淀粉酶使淀粉大分子中的甙键断裂降解,淀粉转化为分子较小且易于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经过水洗即可去除。
碱退浆是利用稀碱液在较高温度下,使浆料发生膨化,降低浆料与纤维间的附着力,使其易于脱离纤维,经过充分水洗去除。
棉织物退浆率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如碘量法、高氯酸法、水解法等。
本;实验采用碘量法测定退浆率。
测定时先用稀酸或酶使棉织物上的淀粉浆料水解成葡萄糖,再用碘量法测定退浆前后水解产物葡萄糖的浓度来计算棉织物的退浆率。
二、实验内容(一)酶退浆工艺1. 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1)实验材料:纯棉坯布两块(每块约重10g,经×纬为35cm×25cm)。
(2)实验仪器:小轧车、烘箱、蒸箱或蒸锅、电子天平或托盘天平、移液管(10ml)、量筒(100ml)、烧杯(250ml、500ml、1000ml,)、表面皿(12cm)、温度计(100℃)、玻璃棒、吸球、角匙。
(3)实验药品:氯化钠、BF-7658淀粉酶(工业品)、渗透剂JFC(工业品)。
2.实验步骤(1)工艺处方和条件见表3-1。
表3-1工艺处方和条件试剂及条件用量BF-7658淀粉酶(2000倍)(G/L)2氯化钠(g/l)5渗透剂JFC(g/l) 2总液量(ml)200PH(用醋酸调节)6.5-7.0温度(℃)55-60带液率(%)70(2)工艺流程:坯布一浸轧酶溶液(55-60℃,二浸二轧,带液率70%→保温(55-60℃,20min)→汽蒸(100-102℃,5min)→热水洗(70-80℃,5min)→冷水洗→晾干。
(3)实验操作①酶液配制。
用量筒量取蒸馏水约190ml于250ml 烧杯中,并加热至55-60℃在电子天平上分别称取淀粉酶0.4g和氯化钠1g放入烧杯中搅拌溶解,再用移液管吸入10%渗透剂JFC溶液4ml,搅拌均匀,并用醋酸调节PH=6.5-7,补充至总液量为200ML后备用。
酶退浆总结一、引言酶退浆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技术,通过使用特定的酶制剂来降解纤维素,使其在纸浆制备过程中更易分散和悬浮。
酶退浆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纸浆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对酶退浆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酶退浆的原理酶退浆是利用酶制剂对纤维素进行降解,主要作用于纤维素的非晶部分。
酶退浆主要采用两种酶制剂,即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主要分解纤维素的结晶区域,半纤维素酶则针对纤维素的非结晶区域进行降解。
酶退浆的过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吸附、扩散和降解。
首先,酶制剂会通过静电吸附作用附着在纤维素颗粒的表面。
然后,酶分子会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纤维素内部。
最后,在纤维素内部进行降解反应,将纤维素分子断裂为较短的片段。
三、酶退浆的应用1. 纸浆制备纸浆制备是酶退浆最常见的应用领域之一。
纸浆制备过程中,纤维素的退浆能力直接影响到纸浆的成熟度和品质。
使用酶退浆技术可以提高纤维素的退浆效率,降低纤维素的能耗和损失。
2. 纸张生产酶退浆技术在纸张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酶退浆可以改善纸张的质地和光泽度,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酶退浆还可以减少纸张生产中的环境影响,降低废水和废纸的产生。
3. 纸板制造酶退浆技术在纸板制造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酶退浆可以降低纸板的韧性,提高纸板的抗压强度和抗折性能。
此外,酶退浆还可以改善纸板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提高纸板的可印刷性。
四、酶退浆的优缺点1. 优点•提高纸浆的退浆效率,降低能耗和损失;•改善纸张的质地和光泽度,提高纸张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纸张生产中的环境影响,降低废水和废纸的产生;•提高纸板的抗压强度和抗折性能,改善纸板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2. 缺点•酶制剂价格较高;•酶退浆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酶退浆技术对纤维素质量要求较高。
五、结论酶退浆技术作为一种提高纸浆制备效率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浅谈纺织品检验中样品的退浆处理摘要:经纱上浆作为织造的关键其目的是提高纱线耐磨性,贴伏毛羽,提高经纱的可织性。
而在完成织造后织物上的浆料就要被去除掉,即退浆。
退浆作为织物染整前处理的基础,主要目的是保证后续印染加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染色牢度及织物手感。
退浆时要根据浆料组成、坯布品种、退浆要求及工厂设备的条件,采用不同的退浆方法。
本文分析了纺织品检验中样品的退浆处理。
关键词:纺织品检验;样品;退浆处理;传统的退浆方法主要有碱、酶、酸、氧化剂退浆等,这些退浆方法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在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前提下尽可能缩短退浆时间、节省能源,减小退浆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生态要求作为一类重要的纺织助剂, 前处理剂的生态要求与其它纺织助剂相同, 大致有以下几条:1.高生物降解性。
前处理剂的生物降解性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被微生物氧化和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物等无害物质的性质。
一般, 要求环保型前处理剂的平均生物降解度在90%以上, 初始生物降解度在80%以上。
2.低甲醛或无甲醛。
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品中, 要保证前处理剂游离和水解产生的甲醛量不超过30 mg/kg, 而对其它纺织品, 甲醛含量不能超过300 mg/kg。
3.不能含有环境激素。
环境激素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极其有害的化学物质, 又称内分泌扰乱物质。
目前, 国际市场上禁止的环境激素有70种, 其中, 烷基酚、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氯化苯酚、多氯二噁英等多种激素都与前处理剂有关。
二、纺织品检验中样品的退浆处理1.纺织品检验中的样品退浆。
退浆是指去除纺织品样品上的浆料,通过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添加适合的化学试剂等,将浆料中的各种成分去除,从而提高检验质量。
一是纺织品检验中样品退浆处理的必要性。
由于纺织品本身含有的浆料能够对纺织品检验指标产生影响,影响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所以不利于检验的有效开展。
同时由于浆料的存在还会影响纺织品纤维的直径,不利于对密度进行科学计算和分析,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要在检验前进行退浆处理,采取一定的工艺方法去除浆料,从而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常用的退浆方法
退浆是指用胶体分散液或者其他溶剂与胶粘料混合,消除胶粘料的粘性,使其易于分散的作用。
它是胶粘剂的制备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具有决定胶粘剂性能的重要作用,要做好退浆工作及其关键。
退浆的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含水的有机溶剂法
这种方法利用溶剂和水的相容性,往往采用油和水双室容器,将水注入一室,在另一室加入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具有不可溶解胶料,可渗入水有机混合物中,形成交联消除胶粘剂粘性的过程。
二、化学法
把经过固化处理的胶粘剂放入常温水中,搅动均匀后加入制剂,使其聚合物溶液发生反应,这种反应会破坏胶料的高分子网络,从而消除其粘性。
三、热退浆法
四、乳液法
用乳化剂将胶粘剂固体溶解,然后将溶解物加入有机溶剂,搅拌均匀,消除其粘性。
五、水胶交联法
在溶剂中加入胶粘剂固体,将其加热,在升温的同时加入交联剂,发生水胶交联反应消除其粘性。
六、气流乳化法
七、真空乳化法
以上就是常用的退浆方法,具体选择应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固化方法及胶粘剂应用场景,来决定使用什么技术来完成退浆工艺,更加高效安全地完成退浆。
棉织物淀粉浆的退浆方法一、淀粉的结构和性能淀粉是由@-葡萄糖通过1.4甙键结合而成的链状化合物,某分子式为(C6H10O5)n。
淀粉按其分子结构又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的结构比直链淀粉复杂。
除1.4甙键结合成主链以外,还有1.6,甙键结合形成的支链,支链淀粉的聚合度较高,大约在600-6000左右。
而直链的聚合度较低,约为200-1000左右。
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随淀粉的品种不同而不同。
一般说支链淀粉占75-85%,直链淀粉占15-25%,直链淀粉能微溶于水,遇碘呈蓝色;而支链淀粉贝摊溶于水,遇碘呈紫红色。
淀粉在热水中都能发生剧烈的膨化;直链淀粉溶液粘度较小,而支链淀粉溶液粘度较大。
淀粉对碱较稳定,在烧碱溶液中可发生剧烈的膨化;遇酸甙键发生水解,形成分子量较小,粘度低和溶解度较高的可溶性淀粉、糊精等中间产物,最后可被水解成葡萄糖。
淀粉能被氧化剂氧化分解成分子量较低的中间产物。
淀粉酶能使淀粉发生类似于酸的水解作用。
因此淀粉的退浆方法可以采用酶退浆、碱退浆、酸退浆及氧化剂退浆等。
二、淀粉浆的退浆方法(一)淀粉酶退浆淀粉酶退浆原理:淀粉酶是酶的一种,其退浆作用在于它能催化淀粉大分子链发生水解,而生成分子量较小,粘度较低,溶解度较高的一些低分子化合物,再经水洗除去水解产物而达到退浆目的。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能力以“活度”来表示。
一般以1克酶粉或1毫升酶液在特定条件下(60℃,PH值为6.0,1小耐),转化淀粉的酶退浆工艺处方、流程及工艺条件:工艺处方:BF-7658 淀粉酶(2000倍) 1-2克/升水NaCL 2-5克/升水渗透剂JFC 1-2克/升水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不同时退浆方法其工艺流程与工艺条件也不同,目前生产中常用以下方法:保温堆置法:工艺流程:浸轧(渍)热水→浸轧(渍)酶液→堆置→水洗。
工艺条件:热水温度65-75℃轧(贵)温度 55-65℃扎(脱)余率 110-130%PH 值 6.0-7.0注:轧(脱萝余率:织物经浸轧(渍)后所带溶液重量占干布重量的百分数。
纺织品检验中样品的退浆处理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纺织品行业成为我国轻工业中的重要支撑型行业。
为了保证纺织品行业出产的商品,拥有较高的质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纺织品加工企业则需要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检测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退浆处理。
退浆处理效果率和质量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纺织品检验水平。
目前我国在常规纺织品检验中仍然以传统退浆处理方案为该过程,退浆效率较低,影响纺织品检验整体效率。
所以如何优化纺织品检验中样品的退浆技术,也就成了技术科研人员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新技术是用超声波辅助完成退浆处理工作,本文将对纺织品检验中超声波退浆处理技术展开讨论,结合生产检验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样品退浆处理工艺,希望可以为纺织品样品检验提供相应参考意见。
关键词:纺织品检验;样品检验;退浆处理纺织品工业在我国工业领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产纺织品过程中,纺织品抽样检验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传统检验策略存在诸多问题,在检验过程中,如果退浆方法不当将会导致出现残留,从而会致使检验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同时也会增加纺织品样品检验的难度。
如何提高纺织品检验技术和效率水平是广大生产厂家需要优化的主要工作项目。
一、样品退浆处理概述纺织品检验中退浆处理主要是指将纺织品样品上的浆料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进行去除,以此来提升质量检验效果。
1.纺织品样品退浆处理的重要性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其材料本身会含有一定的浆料,而这些浆料在纺织品检测过程中容易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最终将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差,不利于检测有效的开展。
并且由于纺织品样品内部浆料的存在,还会对纺织品纤维的直径检测出现影响,不利于对纺织品产品密度进行科学计算与分析【1】,退浆不净,布面上带有浆斑,染色后就形成了色差,色花,色牢度下降,斑渍,光泽不匀等,降低了纺织品品质。
所以为了提高纺织品的品质,就需要在纺织品样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做好退浆处理工艺,这对于纺织品产品生产和销售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于退浆的方法和优缺
一、上浆的目的
为增加经纱在织造中的耐磨性、平滑性以及抗静电性,提高其强力和抱合力,改善其可织性,在织造前要进行上浆加工,亦称为浆纱(保护经纱)尤其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高速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更是如此。
经纱上浆率一般为布重的4~8%,紧密织物如府绸等会更高些,达到8~14%。
注意:针织物不上浆。
二、为什么要退浆
上浆后浆料透入纤维之间,部分附于经纱表面,在提高纱线性能的同时,浆料污染染整加工液,阻碍纤维与染化料的之间化学作用,使染整加工难以进行。
退浆常用的浆料
经纱上浆所用桨料有天然浆料如淀粉、野生淀粉,海藻胶、树胶等,化学浆料如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纤维素制剂如羧甲基纤维素(CMC)、聚酯类等。
上浆液中还加入其它成分如防腐剂、柔软剂、吸湿剂、减磨剂等。
淀粉浆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如棉织物、麻织物等,化学浆料多用于合纤织物。
三、退浆有哪些方法
各类织物退浆的方法随浆纱所用的浆料而不同,常用的有下列四种方法。
1、碱退浆
碱退浆原理:
1)在热碱液作用下浆料会发生溶胀,从凝胶状态变成溶胶状态而与纤维的粘着变松,容易洗落下来。
2)CMC、PA类的浆料在热碱液中的溶解度增大,再经水洗,容易从织物上去除;3)热烧碱溶液能去除一部分天然杂质,尤其适用于含棉籽壳较多的棉布。
适用所有浆料,退浆率低(50%~70%)
注意:织物退浆后的水洗必须充分,洗液必须不断更换
2、酶退浆
酶退浆原理:
催化淀粉大分子链发生水解,生成分子量较小、粘度较低、溶解度较高的一些低分子化合物,再经水洗除去水解产物而达到退浆目的。
淀粉酶是一种生物化学催化剂,常用的有胰淀粉酶和细菌淀粉酶。
这两种酶主要组成都是α-淀粉酶,能促使淀粉长链分子的甙键断裂,生成糊精和麦芽糖而极易从织物上洗除。
淀粉酶退浆液以近中性为宜,在使用中常加入氯化钠、氯化钙等作为激活剂以提高酶的活力。
织物浸轧淀粉酶液后,在40~50℃堆置1~2
小时可使淀粉充分水解。
细菌淀粉酶较胰淀粉酶耐热,因此在织物浸轧酶液以后,也可采用汽蒸3~5分钟的快速工艺,为连续退浆工艺创造条件。
特点:专一性,高效率,条件缓和,环保
3、酸退浆
退浆原理:
酸能使淀粉等浆料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而转变为可溶性产物,从而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国内应用不多,因使用时易损伤纤维,不单独使用,与碱退浆或酶退浆联合使用
4、氧化剂退浆
退浆原理:
氧化剂使浆料氧化,降解直至分子链断裂,溶解度增大,经水洗而去除
特别适用PVA浆料
氧化剂:
亚溴酸钠、过氧化氢、过硼酸钠、次氯酸盐等均属于氧化剂,生产上常用亚溴酸钠(NaBrO2)、过氧化氢(H2O2)。
各种退浆方法的优缺点:
四、常见织物使用的退浆方法
棉织物:常用的退浆方法主要有酶退浆、碱退浆、氧化剂退浆和酸退浆。
粘胶织物:退浆是粘胶织物前处理的重点,粘胶坯布一般上淀粉浆,故多采用BF7658淀粉酶退浆,退浆工艺同棉织物。
天丝:天丝本身无杂质,在织造过程中施加了以淀粉或变性淀粉为主的浆料,可采用酶或碱氧一浴法退浆。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采用淀粉酶退浆
涤纶织物(退浆精练):涤纶本身不含有杂质,只是在合成的过程中存在少量(约3%以下)的低聚物,所以不像棉纤维那样需要进行强烈的前处理。
一般,
退浆、精炼一浴进行,目的是出去纤维织造时加入的油剂和织造时加入的浆料、着色染料及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沾污的游记和尘埃。
涤棉混纺和交织织物:涤棉织物的上浆多采用PVA、淀粉和CMC的混合浆料,退浆方法一般采用热碱退浆或氧化剂退浆。
含氨纶弹性机织物:前处理时要考虑到氨纶的理化性能,尽量减少对氨纶的损伤,保持弹力织物形态的相对稳定。
退浆方法一般采用酶退浆(平幅松弛处理)。
五、退浆质量评定
退浆效果以退浆率表示,其计算如下:
生产中,一般要求退浆率在80%以上或残留浆相对于布重为1%以下,余下的残浆可在煮练工艺中进一步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