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球的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8.54 MB
- 文档页数:30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9篇地球的运动 1第二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观察,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
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地球公转轨道仪、计算机。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
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
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龟度去认识地球。
【板书】第二节一、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每组桌前放置的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
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
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白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
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
【出示投影1】观察讨论一: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
七年级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地球的运动是人类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为初中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与周围天体的关系以及把握时间的流逝非常有帮助。
下面就是七年级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在自身轴线上进行旋转。
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一天。
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也就是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的原因。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进行旋转。
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5天,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一年。
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距离太阳最远的地方称为“远日点”,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称为“近日点”,距离太阳最近点和最远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离心率”。
三、地球轴倾角地球轴倾角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地球轴倾角约为23.5度,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同的季节中,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天气变化都会有所不同。
四、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是指在春季和秋季,地球上南北两极受到太阳照射的面积相同,白昼与黑夜时间相等。
夏至和冬至则是指在夏季和冬季,南北两极的白昼与黑夜时间最长或最短。
此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还标志着季节的变化,对于我们了解季节、植物生长等大自然的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五、岁差地球自转的轴线是不断变化的,这个变化被称为岁差。
岁差的周期约为26000年,它造成了春分点和秋分点每年略微地向东移动一定的角度。
总之,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涵盖了地球的自转、公转、轴倾角、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以及岁差等内容。
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地球与天体的关系至关重要,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了解时间、季节和气候等信息,从而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要点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
2.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顺时针。
3.自转的周期[来源:学科网]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自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这样就产生了昼夜现象。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2)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东面的地点总是要比西面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面地点的时间总是早于西面地点的时间,这就是时间的差异,可以总结为东早西晚。
(3)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每天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实际上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5.晨昏线(圈)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叫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叫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到夜的界线为昏线,由夜到昼的界线为晨线,下图中AB为晨线。
[来源:学科网ZXXK]【例题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五带的形成D.昼夜长短的变化[来源:Z+xx+]点拨: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射的一面是白天,另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只是产生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不会造成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五带的形成。
答案:A要点二: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公转的特征有两个:①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北极始终指向天空中的北极星附近(这也是北极名称的来历)。
②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地轴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度数是 66.5°。
如图所示:3.方向:自西向东。
4.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约为365天)。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一章第2节地球的运动一、知识讲解1.地球绕地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地球绕太阳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转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是昼夜交替,2、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等。
3.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更替、地球上的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4、二分二至日:(以北半球为例)(1)A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是冬至日,季节冬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长短情况昼短夜长(2)B点:太阳直射赤道,时间3月20或21,节气是春分日,季节春季,昼夜长短情况昼夜平分(3)C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6月21或22日,节气是夏至日,季节夏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昼夜长短情况昼长夜短。
(4)D点:太阳直射赤道,时间9月22或23,节气是秋分日,季节秋季,昼夜长短情况昼夜平分(5)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阳光直射。
南半球的节气、季节等均与北半球相反。
一年中,绵阳每天正午太阳夏季节升得高些,冬季较低;一年中,绵阳白昼的时间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日,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冬至日。
5、地球上的温度带五带:北寒带——(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终年炎热。
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南寒带——(南极圈以南)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二、跟踪训练一、单项选择题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B.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C.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D.此时,光线直射北回归线2.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A.四季变化B.五带的形成C.昼夜交替D.影子长短的变化3.北京球迷杨洋深夜收看在美国当地中午举行的一场NBA篮球比赛的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D.纬度的差异4.读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关于B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方时为7点B. 正值日落时刻C. 经度为60°ED. 全年昼长夜短5.下列主要由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是():①太阳东升西落②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③当烟台的学生早晨去上学时,新疆的学生还没起床④正午物体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读“地球上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讲解初中地理的知识点以供同学们参考,下面是关于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讲解的讲解,需要同学们认真掌握下面的知识。
一.地球的进动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顺时针旋转。
二.地球的太阳1.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2.四季的构成:南北半球季节恰好相反①春季: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赤道上,这一天为春分日。
3,4,5月为春季。
②夏季: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照射北回归线,这一天为夏至日。
6,7,8月为夏季。
③秋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赤道上,这一天为秋分日。
9,10,11月为秋季。
④冬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照射至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冬至日。
12,1,2月为冬季。
3.五带的划分⑴五带的分割的依据: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原产状况,把地球表面分割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①热带和北温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
②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就是南回归线。
③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
④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就是南极圈。
⑵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的现象。
⑶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显著,并无阳光照射,也并无极昼极夜现象。
⑷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坚信通过上直面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传授的传授内容,同学们都能够较好的掌控了吧,后面我们展开更多的知识点内容传授自学哦。
热烈欢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