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彩画与雕刻
- 格式:ppt
- 大小:57.13 MB
- 文档页数:85
中国古代建筑详细描述楼\台\殿\阁\斋\舫\堂\塔\亭\榭\轩\馆亭子: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梅花形和扇形,用木、竹、砖、石建造阁:架空小楼房,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殿: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堂:为单体建筑中居中、向阳而宽大的房间,是主人起居之所,也是社交活动的场所厅:会客、宴会、行礼用的房间,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所以很多有观景平台。
房:多为单一功能的房屋,一般作为静修、读书之用廊:有顶作为覆盖的通道称廊。
榭:建在高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
舫:仿照船的造型,在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人们游玩设宴、观赏水景。
馆:小型规模的休息与会客的厅堂,有时也作为一个建筑群的称呼轩:原指古代有围棚或帷幕的车。
也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和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辕: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
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斗拱交错精雕细刻鎏金铜瓦红墙绿瓦飞檐斗拱古色古香梁柱涂金造型别致金龙盘柱布局巧妙殿角飞檐玲珑别致巍然屹立殿宇亭阁宏伟壮丽玉宇琼楼斋:原指古人斋戒时的居所。
也常指雅静的书房、学舍等。
【瞻天恋阙】阙:古代宫殿外的高建筑物;天、阙:均借指帝王。
指仰望与依恋帝王。
形容臣下留恋朝廷。
【辉煌金碧】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金碧辉煌】碧:翠绿色。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金碧辉映】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同“金碧辉煌”。
【金碧荧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同“金碧辉煌”。
【桂殿兰宫】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贝阙珠宫】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
形容房屋华丽。
你看那香焚宝鼎,紫雾漾漾,玉楼金殿,贝阙珠宫,便如天宫之景也。
【五脊六兽】用于宏伟的宫殿屋顶建筑。
也形容心烦意乱,忐忑不安。
【瑶台琼室】玉砌的楼台宫室。
泛指华丽的宫廷建筑物。
【玉楼金殿】美玉砌成的楼房,金子搭成的宫殿。
形容楼阁宫室的精致优美或指仙人之居处。
中国古代建筑-彩画彩画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上极富特⾊的装饰,⽤⾊彩、油漆在梁、枋、⽃拱、柱、天花板等处刷饰或绘制花纹、图案乃⾄⼈物故事等,这些被绘画出来的各⾊纹样与图案就是彩画。
彩画除了具有装饰作⽤外,还可增加⽊料的防腐防蛀性。
我国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彩画的雏形,⾄秦汉时已很发达,出现了龙、云等纹样,南北朝时期受佛教的影响,彩画中⼜增添了卷草、莲花、宝珠、万字等纹样。
随着不断地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画法与名称也逐渐增多,明清时渐成定制。
明清时期的彩画,不仅已经发展到了⼗分成熟的阶段,⽽且它还对建筑的⾊彩起到了⼀个协调作⽤。
明清时期的整个建筑的⾊彩配置⾮常讲究。
由于琉璃⽡,尤其是明亮的黄⾊琉璃⽡被较多地使⽤,为了在⾊彩上更显突出,组合更耀眼、明丽,屋檐下的装饰⼀改宋代以前的暖⾊基调,⽽变为以青绿为主的冷⾊,所以,我们常说清代的彩画为青绿彩画。
青绿彩画与⾦黄⾊的琉璃⽡顶、朱红⾊的柱⼦组合,把整座建筑衬托得更为辉煌壮丽。
清式彩画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北京故宫内的彩画即是清式彩画。
清式彩画⼤体可分为三⼤类,包括和玺彩画、旋⼦彩画和苏式彩画。
每种彩画主要都是由箍头、枋⼼和藻头等⼏部分构成。
和玺彩画是明清建筑彩画中等级最⾼的,在故宫的建筑中很常见。
较突出的有太和殿和乾清宫。
以青、绿为主⾊,它的两个主要特征是:藻头为横“M"形,箍头、藻头、枋⼼上均画有象征帝王的龙纹。
旋⼦彩画多⽤在次要的宫殿、配殿或其他建筑上。
与和玺彩画的区别在于其藻头部分⽤的是⼀种旋⼦图案,在故宫的宁寿宫西庑的檐廊上⽤的就是旋⼦图案。
在宁寿宫花园的亭、台、楼、阁等建筑上使⽤的多是苏式彩画,苏式彩画不再⽤龙、凤作图案,⽽⽤各式的⼈物、⼭⽔、花草、⾍鸟,布局上也灵活多变,在青绿⾊之外加⽤红黄等⾊,更显丰富多彩⽽⽣动有致。
此外,还有⼀种彩画是将和玺、旋⼦、苏式三种彩画的形式、图案混合运⽤,其表现⼿法更为灵活,但不能归于三⼤类中的任何⼀类,所以称为“杂式彩画”。
目录一、彩画的起源 (1)二、彩画的发展历程 (1)三、唐代彩画 (2)1. 朱白彩画 (2)2. 关于“七朱八白” (3)3. 红绿彩画 (4)4. 五彩彩画 (6)四、宋式彩画 (8)五、清官式彩画 (10)1. 旋子彩画 (10)2. 和玺彩画 (13)3. 苏式彩画 (14)4. 清地方彩画 (14)一、彩画的起源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上极富特色的装饰,在柱、梁、枋等处绘制图案花纹,在美化了建筑构件的同时,增加木料防腐防蛀性能。
建筑彩画与装饰的起源大致可归结于三个方面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关于功能的物质需要。
涂饰面层对木结构防腐防蛀的需要,而纹样则源于生产生活中编织、金工等活动。
第二个因素是关于意义的精神需求。
如作为巫术或宗教的图腾,权力的象征,以及后来更多的关于吉祥和趣味的追求。
第三个因素是纯粹的形式需求。
出于“秩序感”和“美感”的要求,纯粹的“艺术意志”的萌发。
二、彩画的发展历程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彩画的雏形,“纣为鹿台糟丘,,宫墙文画,雕琢刻镂,锦绣被堂”。
装饰纹样,夏朝就有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fu、ba”十二章纹样,并以五色绘制,以区分贵贱等级——“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士黄”。
此时建筑装饰还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建筑装饰类型,彩画、雕刻、绘画还杂糅不分,其中由于张挂织物和金属包镶所产生的装饰构图,在后来的装饰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后来彩画中出现的多种纺织类纹样等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秦汉时期已大规模应用,宫殿柱子上涂丹色,斗拱梁架天花等处施以彩绘,《西京赋》中描述长安建筑“彩饰纤缛,裹以藻绣,文以朱绿”。
出现了多种纹样,自然纹样,人物纹样,记事纹样,抽象纹样等。
色彩与绘制技法方面,主要是土红线条勾勒,并用青绿红黄等颜色简单凃染。
南北朝时期,此时广泛流行的彩画方式是墙面涂白,木面涂红的设色方法,“白壁丹楹”。
此时受佛教的影响,产生了新的建筑装饰图案,如莲花、忍冬、火焰、宝珠、万字、神佛等。
中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元代C. 隋唐时期D. 清朝答案:C. 隋唐时期2. 以下哪个建筑是中国四大古代名楼之一?A. 故宫B. 长城C. 凤凰古城D. 天坛答案:D. 天坛3. 以下哪种建筑风格不属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A. 园林式建筑B. 四合院建筑C. 摩天大楼D. 寺院式建筑答案:C. 摩天大楼4. 中国古代建筑常常采用的“四合院”结构是指什么?A. 四个建筑物围成一个庭院的形式B. 四个国家级古建筑群C. 四川地区的传统建筑D. 一种城市规划风格答案:A. 四个建筑物围成一个庭院的形式5. 以下哪座建筑是中国最早的石雕艺术精品?A. 凤凰古城B. 洛阳龙门石窟C. 故宫D. 北京颐和园答案:B. 洛阳龙门石窟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风格,如园林式建筑中常见的融水、晒影、树影等设计手法。
- 尊重空间的层次感:建筑空间分布有前后有序之分,通过挑高、亭廊、院落等方式塑造不同层次的空间效果。
- 适应气候环境: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采用适当的建筑材料、空间布局等,以实现保温、通风、遮阳等功能。
- 注重建筑的装饰性:通过雕刻、彩绘、砖雕等手法,使建筑物呈现出丰富的装饰效果,展现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
2.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简约的原始建筑阶段:追求简洁实用的原始住所,以土木结构为主,如桑草屋和瓦房等。
- 木构建筑阶段: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出现了大型建筑如中国古代宫殿和寺庙等。
- 砖石建筑阶段:逐渐引入砖石材料,发展出了精细的雕刻和装饰技术,如明清时期的建筑。
- 现代建筑阶段:随着西方建筑的引入,中国现代建筑注重功能性和现代化的设计。
三、问答题1. 请问中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有哪些特点?中国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具有以下特点:- 建筑的规模庞大:明清时期的宫殿、寺庙、府邸等建筑常常规模较大,注重宏伟气势。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彩画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彩画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彩画艺术【1】摘要:建筑是园林中不可缺少元素之一,建筑的装饰手法多样,其中彩画的装饰最富有特点,通过彩画的纹样、色彩的装饰可以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特点及装饰在园林建筑中的功能作用,也体现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园林;彩画;装饰园林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相互渗透的成果,它融汇了建筑美、自然之美和工艺之美,是艺术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结合,以朦胧、含蓄之美,与山、石、泉、潭等相互存在,构成了“诗情画意”的中国园林意境。
建筑的表现手法除了千姿百态的造型、独具匠心的环境设计之外,精美的彩画装饰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一彩画的色彩古典建筑上的装饰方法多样,主要有雕刻、油饰、彩画等,色彩装饰除了屋顶、墙面之外其他结构的表面装饰主要是油饰与彩画。
油饰与彩画分别是指建筑上的油漆刷饰与彩色图案的描绘。
最初在木构件表面涂刷油饰色彩以利防腐并装饰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传统做法。
早期建筑上的色彩油饰,是没有明显区分的,它们都有保护木构件及色彩装饰作用。
随着人类建筑活动的发展,油漆和彩画出现了明确分工,至明清时期,官式做法已有“油作”与“画作”之分,凡用于保护构件的涂料刷饰,被统称为“油饰”,而用于装饰建筑的各种绘画、图案、色彩被统称为“彩画”。
彩画成了古建筑的重要装饰手法,主要运用在建筑的内檐、外檐、柱子、天花等处,呈现“屋不呈材,墙不露形”的装饰特点,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中,颜色的生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统治者从维护其政权的需要出发,把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的手段,从而使颜色政治伦理化,具有了尊卑高下的文化特性。
在《春秋谷梁传》中记载“楹,天子丹,诸侯黝垩,大夫苍,士�”,《汉书王莽传》中也说到“开门延士,下及白屋”,说明了色彩的等级严明,不得乱用。
明清之后彩画的形制基本确定,成为官式建筑的装饰手法,普通老百姓的建筑更是不能随便用“彩画”,只可以“油饰”。
雕梁画栋画的是什么?详解古代建筑梁枋彩画三大样式,多图多实例中国古代建筑多是木质梁架式结构,由数量众多的木头梁枋来支撑屋顶重量,为了防水防虫蛀,古人就在梁枋上涂上黑漆桐油等涂料,后面就觉得仅仅涂上涂料比较单调,为了美观,就发展成在梁枋上画各式各样的彩画了,这些彩画主要分布在外檐的额枋和內檐的梁架上。
雕梁画栋后来梁枋彩画又跟礼制等级挂钩,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作画的规矩,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挥毫,对其在梁枋作画的部位、彩画的内容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天坛祈年殿的梁枋彩画照规矩可以把一幅梁枋彩画大致分成盒子、找头、方心三个有效作画部位。
根据这三个部位绘制的彩画的内容来确定礼制等级的高低,由此形成了梁枋彩画的三大样式,按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一,和玺彩画。
等级最高,皇家所专用,找头圭线为“ ∑ ”型,盒子、找头和方心三个部位,会绘制龙、凤、关外楞草、西番莲、灵芝等纹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和玺彩画和玺彩画一般用在皇家最重要的宫殿上,而根据宫殿的使用功能不同,和玺彩画上绘制的图案也有所不同,据此分为下面6个等级:1.金龙和玺彩画。
上面画的图案全是龙,盒子上是团龙,找头上是升龙或者降龙,方心部分绘制二龙戏珠。
金龙和玺彩画主要用在皇帝上朝或者举办典礼的宫殿中,比如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的金龙和玺彩画金龙和玺彩画中有时会出现梁枋长度过短,不够绘制完整图案的情况,那这时盒子则会被去掉。
故宫太和殿的金龙和玺彩画(无盒子)去掉盒子还不够的话,就会缩短找头,方心也只画单龙戏珠。
这种因梁枋过短而从两边向中间逐步减少作画内容的做法,不只见于金龙和玺彩画中,也常见于其他的梁枋彩画中。
故宫太和殿的金龙和玺彩画(无盒子,短找头,方心是单龙戏珠)2.龙凤和玺彩画。
上面画的图案有龙有凤,取龙凤呈祥之意。
盒子、找头、方心三个部位,龙与凤交替出现。
如果方心是二龙戏珠的话,盒子和找头上绘制的就是凤,也有盒子是龙,找头上是凤的;方心是双凤昭富的话,盒子和找头上就是龙,也有盒子上是凤,找头上是龙的。
古建筑油漆彩画施工方案(完整版)引言古建筑油漆彩画是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古代建筑的建造和修缮中,油漆彩画既是一种装饰手法,也是一种保护手段。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如何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油漆彩画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本篇文档旨在介绍古建筑油漆彩画的施工方案,以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油漆彩画,促进古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施工准备1. 工具器材清单在施工前,应按照实际需要准备相关的工具器材。
下面是一份典型的清单:•滚筒•刷子•油漆桶•清洁工具•磨砂纸•蒸汽机2. 材料清单古建筑油漆彩画的材料种类繁多,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常见材料如下:•油漆颜料•胶粘剂•起皮剂•消泡剂•防腐剂在选择材料时,应该根据施工需求、古建筑的年代和地域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 安装脚手架在施工前,需要搭建脚手架以便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脚手架的选择和搭建应该符合相应的安全规定,并考虑到古建筑的材质和结构等因素。
施工步骤1. 洗刷古建筑在施工前,需要仔细洗刷古建筑表面。
对于已经褪色或者剥落的油漆及彩画,则要先进行去除。
特别是对于大面积起皮的部位,则需要使用磨砂纸进行打磨,使表面更加平整。
2. 进行修复在清洗过后,需要对油漆彩画进行修复。
具体操作包括:•洗刷龟裂部位,去除松动油漆。
•对于已经褪色或剥落的油漆和彩画进行修复,补充失去的颜色。
•对于各种损坏,如裂缝、缺损等,应进行修复。
修复具体操作根据古建筑材质和油漆彩画的情况而定。
3. 进行上油彩进行古建筑油漆彩画的最后一步操作,即上色彩。
选择合适的颜料和油漆,进行逐层上色。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一般需要进行数轮上色,并进行不同的涂刷方式和手法。
4. 进行保养完成古建筑油漆彩画的修复和涂刷后,需要进行保养。
保养措施包括:•对于古建筑的彩画进行定期修复和涂刷。
•对于周围环境进行保护,防止污染和损坏。
•对于建筑物进行保养,确保其结构牢固和安全。
古建筑彩画与施工-*古艺轩*的日志-网易博客一、放制彩画画样1、丈量起谱子:丈量起谱子,就是绘制彩画的画稿。
先将彩画构件的部位、长度、宽度,一一丈量并记录清楚,再以牛皮纸配纸,如明间大额枋两鞅角距离为4m时,则配纸只要二分之一,即2m。
并按明间、次间、稍间依次配齐,然后扣除“老箍头”付箍头”,再行摺纸三再按间用炭条在纸上绘出所要的画谱,名为“起谱子”,也就是彩画稿。
作画时,先画箍头宽度(一般为120mm)再画“岔口线”、“皮条线”、“枋心线”,“盒子线”。
起谱子时应以明间大额枋为准,其作挑檐桁、下枋均依据大额枋五大线尺寸,上下箍头线必须在一个垂直线上。
谱子粗线起完后,再用墨画一遍,称“落墨”。
然后用大针按墨线扎孔,孔距2mm,保为“扎谱子”。
•扎谱子大针痹⒃福灰薄R桓龅钭恍杵鹨桓鼋羌纯桑?BR> 就是画四分之一画稿。
(1)丈量起谱:即绘制足尺图样。
先准确地量出要绘制彩画部位的长宽尺寸,然后配纸,以优质牛皮纸为宜,如不够长宽可进行拼接。
彩画图案一般上下左右对称,配纸够图案的二分之一长,然后“折中”,即将纸上下对折即可。
如需分三挺的,还要分三挺,并注明间别及部位。
先用炭条在折中的纸上绘出所需的纹样,再用笔墨勾勒,经过扎谱后展开即成完整图案。
大样绘完后用大针扎谱,针孔间距三毫米左右,为了便于扎孔,可在纸下垫毡或泡沫塑料等。
如果做比较大的工程,应将颜色代号写在谱子上一并轧孔。
如遇枋心。
藻头、合子等需要画龙纹或不对称的纹样,则应将纸展开画。
(2)磨生油、过水、分中、打谱在分中打谱之前,用砂纸将生油地仗满磨一遍,用水布擦净,称为“过水”。
然后根据构件长宽尺寸定出横竖中线,称为“分中”。
将谱子定位摊平,用粉袋循孔拍打,使色粉透过针孔印在地仗上。
放样的另一个方法是用粉笔或红土直接将图案纹样描绘在需要绘制彩画的部位上,叫“摊活”,但不如前一方式准确。
2、磨生油:过水布、分中、打谱子彩画部位生油地干后,以细砂纸磨之,再用水布擦净,用尺找出横和竖中线,以粉笔画出,名为“分中”,再以谱子中线对准构件中线摊实,以粉袋循谱子拍打,使构件上透印花纹粉迹,谓之“打谱子”。
古建彩绘系列——历代发展及图例唐式----五彩装彩画图案大多以红色作底,青、绿、朱、白、黑五色攒退,色彩鲜艳,以暖色为主,图案线条刚劲有力,图案纹样多以花草为主,布局没有三廷之分,总体效果疏朗大气。
唐式---朱墨彩画朱墨彩画的特点是色调淡雅,一般不是用纯色,两笔起晕。
图案边缘用朱红色勾线,这是不同于五彩装和碾玉装之处。
图案以花叶为主,多是两方连续纹样,构图翻卷折叠,起伏回旋似水波,舒卷万千,风雅之至。
宋式---五彩遍装彩画五彩遍装是在唐代五彩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青、绿、朱三色为主色调的一种彩画形式。
图案外缘以青、绿、朱三色叠晕,枋心内饰以五彩花纹或者五彩锦纹,一般来说,红底饰以青绿花纹,青底饰以红绿花纹,色彩相间形成对比色,认色攒退,精工细作。
宋式----碾玉装彩画宋式----杂间装彩画杂间装彩画是宋式的各种彩画形式的集合式样,千变万化,没有统一规律,图案形式多样,设色五花八门,色调无常,后世清代的海曼苏画即有此韵味。
这种形式在宋辽时期不断出现,因此取名杂间装。
清代彩画主要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和玺彩画,既宫廷彩画,第二类是旋子彩画,第三类是苏式彩画,既园林彩画。
各类彩画有可以分为不同等级的作法,比如旋子彩画,可以分为金琢墨石碾玉作,烟琢墨石碾玉作,金线大点金作,墨线大点金作,墨线小点金作,雅伍作,等等。
清式---和玺彩画和玺彩画是清代彩画的最高形式,也称宫廷彩画。
金龙和玺彩画是和玺彩画的最高等级形式,各大线均沥粉贴金,青绿二色攒退,盒子、藻头、枋心均为沥粉贴金,平板枋、垫板均作龙纹片金彩画。
清式---金线大点金彩画清式金线大点金彩画在明代彩画基础上发展成程式化的完美彩画形式,其程式化程度达到了顶峰,对图案的布局、设色题材、用金量等都有一套严格的等级规定。
金线大点金彩画的所有锦纹枋心线一律采用双线沥粉贴金,并认色加晕,箍头作三退死箍头,盒子作龙草图案,藻头作烟琢墨行粉,旋花心等沥粉贴金,枋心沥粉片金龙或宋锦图案,平板枋降幕云,垫板红底吉祥草。
展现中华文化古典建筑之美——建筑彩画艺术欣赏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与古埃及建筑、古西亚建筑、古爱琴海沿岸建筑和古美洲建筑一起,被史学界公认为世界六支原生态建筑体系,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修,它所表达的主题都和中华文化倡导的精神密不可分,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建造装修,始终和主流文化密不可分的重要原因。
由于装修题材大都经过文人画师的选择提炼,帮雕刻画的内容,一般都是与当地的山川形胜、圣贤功绩和忠孝义举有关。
雕刻绘画中的人文故事,大都取自儒家经典,用艺术的手段,倡导忠贞爱国、孝悌传家、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的行为道德,对于传承文化、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初唐)莫高窟321窟2(北宋)宁波保国寺大殿七朱八白彩画1(中唐)榆林25窟壁画,可见绿斗、檩、栏板,黑白雁齿板,栱端头已经刷成白色[保存到相册]1(初唐龙朔)新城长公主墓壁画,阑额之上的白条显然是朱白彩画,而两层柱头枋之间则是描绘结构1(唐开元)武惠妃敬陵墓室壁画,双层阑额之上再绘朱白彩画1(五代)榆林窟彩画,柱、柱头枋的两端腰绘束莲,栱身柱身刷红,斗刷绿,驼峰青绿,栱端刷白1(盛唐)莫高窟148窟,梁柱栱刷朱栱端刷白,其余则青绿相间,重楣之间绿白相间,黑白雁齿板(晚唐)敦煌361窟壁画,柱身柱头枋有束带、圆点彩绘北京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收藏的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模型的彩绘复原。
[保存到相册]中国古建筑上的彩画和西方教堂里的花玻璃都是极具特色的。
彩画一方面是对建筑物的装饰,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木建筑起到保护作用,减弱风雨、蛀虫等对木材的侵蚀;此外彩画的图案、色彩、用金等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要求。
古建筑上的官式彩画主要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等。
我们还是从和玺彩画开始吧。
和玺彩画和玺彩画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主要应用于梁枋檩等大木构建,是清代官式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彩画。
构图分为三段式,中间为方心,方心占整个构件的3/1,方心两边是找头、盒子、箍头。
历代古建筑彩绘唐盛唐是我国彩绘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营造法式》“彩画作”总结了隋、唐、五代以来流行在全国各地的不同工艺及作法,规范了按工艺程度、图纹用意及材料划分若干等级,按等级的不同施于不同类型的建筑上。
《营造法式》规范了六种基本做法: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结华装、丹粉刷饰和杂间装。
唐式五彩装彩画图案大多以红色作底,青、绿、朱、白、黑五色攒退,色彩鲜艳,以暖色为主,图案线条刚劲有力,图案纹样多以花草为主,布局没有三廷之分,总体效果疏朗大气。
唐式朱墨彩画朱墨彩画的特点是色调淡雅,一般不是用纯色,两笔起晕。
图案边缘用朱红色勾线,这是不同于五彩装和碾玉装之处。
图案以花叶为主,多是两方连续纹样,构图翻卷折叠,起伏回旋似水波,舒卷万千,风雅之至。
宋宋代的建筑形式比唐代规模更宏大,变化也愈加繁多,彩绘的表现手法也更为丰富。
其特点是用墨更讲究笔法的流畅飘逸、线条的刚劲挺拔,花纹图案也变得活泼多样。
在操作技法上,宋代以线条轮廊和图案造型为主、以退晕技法为辅、以青绿为主色、以红黄为陪衬,风格清淡雅致。
由于宋代禁止民间私设金炉溶金,所以彩绘中很少用金饰,这也成为宋代彩绘的一大特色。
宋式五彩遍装彩五彩遍装是在唐代五彩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青、绿、朱三色为主色调的一种彩画形式。
图案外缘以青、绿、朱三色叠晕,枋心内饰以五彩花纹或者五彩锦纹,一般来说,红底饰以青绿花纹,青底饰以红绿花纹,色彩相间形成对比色,认色攒退,精工细作宋式碾玉装彩画元元立国不到百年且战乱不止,现今留存的彩绘很少,只有山西永乐宫、洪洞广胜寺等几处实物。
但分析研究这些仅存的实物可以得知,元代彩绘对我们建筑装饰的发展仍有一定的贡献。
主要是以青绿为主调、同时辅以黑白线作各部图案的轮廊线,使作品更加明晰典雅。
元代还首创了在建筑物的枋心添加泥塑图案这一新的技法。
明明代是建筑和彩绘的繁荣时代,其主要品种有云龙彩画和龙草彩画,旋子彩画技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艺术与美的体现古建彩绘之——和玺彩画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这种汉族宫殿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
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这种汉族宫殿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
在古代汉族建筑中,除建筑构造让人驻足之外,其内外檐部和玺彩画绘就的色彩斑斑斓、构图庄重典雅的彩画也是吸引人们注意的重要部分。
因为有了彩画,那些历数风雨的古建筑仍然可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从而使古代建筑有一种豪放而赫然的气势。
彩画是中国古代汉族建筑中的一个常见而重要的装饰手法。
汉族古建筑直至演变到明清时代,在宫殿、庙宇、寺院、王府以及园林建造上,仍需进行油漆与彩画。
现在最能代表汉族古建筑的彩画工艺水平的当数北京故宫了。
北京故宫采用的是“清官式建筑”的结构方式,这是由于“样式雷”发明而创造的。
在故宫随处可见的清式彩画里,一般的宫殿房屋多使用“旋子彩画”,主要殿宇则用“和玺彩画”,“和玺彩画”是一种比较高档的彩画,一般都用“金龙和玺大点金”,特别是在主梁上大都用这种彩画,而且也只在皇宫这样的地方能见到,普通建筑是没有这样高级的彩画装饰的。
分类和玺彩画根据建筑的规模、等级与使用功能的需要,分为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和苏画和玺等五种。
它们是根据所绘制的彩画内容而定名。
全画龙图案的为金龙和玺彩画。
一般应用在宫殿中轴的主要建筑之上。
如故宫三大殿,以表示“真龙天子”至高无上的意思;慈禧定东陵梁架金龙和玺彩画龙凤图案相间的为龙凤和玺彩画。
一般画在皇帝与皇后皇妃们居住的寝宫建筑上,以表示龙凤呈祥的意思;故宫交泰殿外檐额枋上的龙凤和玺彩画画龙草相间图案的为龙草和玺彩画。
用于皇帝敕建的寺庙中轴建筑上;故宫太和门东崇搂梁枋龙草和玺彩画画金凤凰图案的为金凤和玺彩画。
一般多用在与皇家有关的如地坛、月坛等建筑上;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的为苏画和玺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