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1)课程典型考点解析(2).doc
- 格式:doc
- 大小:64.11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3.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用溶剂的种类(一)水溶剂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
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的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 3.醚类甘油。
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
5.酯类油酸乙酯。
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
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能,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示。
引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科学。
它是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药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药剂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正文内容:一、药剂学概述1.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药剂学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的关系3.药剂剂型的分类和特点4.药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指标5.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1.药物的溶解性和分配系数2.药物的晶体学和物相转变3.药物的溶液与胶体4.药物的离子化和配位化学5.药物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三、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1.药物配方设计原则2.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评价方法3.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4.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5.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四、药物释放与吸收1.药物的口服给药途径2.药物的肠道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3.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代谢4.药物的肝肠循环5.药物的体内分布和排泄途径五、药剂学的应用与前沿研究1.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2.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3.药剂学在新型药物研发中的应用4.药剂学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性5.药剂学与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本文围绕药剂学的重点知识展开了详细的总结。
首先介绍了药剂学的概述,包括定义、研究内容和药剂剂型的分类。
接着详细讨论了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性、晶体学和离子化等。
然后重点介绍了药物制剂的研制与评价,包括配方设计原则、制剂稳定性评价和质量评价等。
接下来探讨了药物释放与吸收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展示了药剂学在药物治疗个体化、新型药物研发和纳米药物载体等领域的应用前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药剂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专业的指导。
第一章药剂学概述(1)掌握药剂学、药物制剂、制剂学、药品标准、GMP的概念。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用辅料、合理用药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制剂学:制剂学是研究制剂的理论和制备工艺的学科。
(药物制剂是指各种剂型中的具体药物,简称制剂)药品标准: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出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GMP: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W H O 对世界医药工业生产和药品质量要求的指南,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掌握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方法。
重要性:影响药物作用的效果;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改变药物作用速率;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可增加药物靶向作用分类方法:按形态:液体、固体、半固体、气体剂型分类按分散系统:液体、胶体溶液、乳状液、混悬液、气体分散、固体分散、微粒按给药途径:胃肠道给药、非胃肠道给药按中医理论:酊剂、醑剂、汤剂、曲剂(3)熟悉药品标准的分类和特性。
药品标准分类:药品质量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企业标准两种。
法定标准又分为国家药典、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药品生产一律以药典为准,未收入药典的药品以行业标准为准,未收入行业标准的以地方标准为准。
无法定标准和达不到法定标准的药品不准生产、销售和使用。
特性: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4)了解药剂学的发展、药剂学的任务及GMP的基本内容。
药剂学任务: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新制剂的研发和开发;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科学化;研究和开发优质药用辅料;研究和开发新型制药机械和设备GMP内容: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GMP 适用于药物制剂生产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药剂学各章节重点总结药剂学知识总结药剂学知识总结 (1)第1章绪论 (2)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2)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 (2)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 (2)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 (2)第2章散剂、胶囊剂、颗粒剂 (3)一、粉碎、筛分与混合* (3)第二节散剂 (4)第三节颗粒剂 (4)第四节胶囊剂 (4)第三章片剂 (4)一、片剂的概念和特点 (5)二、片剂的分类 (5)三、片剂的质量要求* (5)四、片剂的常用辅料【掌】 (5)常用高分子名称与符号对照 (6)第四章表面活性剂 (9)常用药用辅料名称总结 (9)第六章液体药剂 (10)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10)混悬剂 (12)第6章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 (14)第8章注射剂与滴眼剂 (15)第1章绪论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药剂学重点内容整理第一章序论1.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1)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如片剂、丸剂等。
(2)制剂: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
如阿司匹林片、维生素C注射液等。
(3)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剂型的重要性与分类1剂型的重要性(X)(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2)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4)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5)剂型可影响疗效2剂型的分类(1)按给药途径分类: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a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有肝脏首过效应,如:口服给药。
b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无肝脏首过效应,如:注射给药剂型、呼吸道给药剂型、皮肤给药剂型和黏膜给药剂型、腔道给药剂型。
(2)按分散系统分类:便于应用物理化学原理阐明制剂特征溶液型: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注射剂等胶体溶液型: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乳剂型: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部分搽剂等混悬型:合剂、洗剂、混悬剂等气体分散型:气雾剂微粒分散型:微球剂、微囊剂、纳米囊等固体分散型:片剂、散剂、颗粒剂、丸剂等(3)按制法分类:不能包含全部剂型,不常用(4)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合剂、洗剂、搽剂等固体剂型:散剂、片剂、丸剂、膜剂半固体剂型:软膏剂、糊剂等气体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等药剂学的任务(X):基本理论的研究、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药剂学的分支学科(1)工业药剂学:是研究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科学。
(2)物理药剂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研究有关药物剂型的设计、制备、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科学。
2020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考点精讲与历年真题详解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考纲要求】【要点详解】【真题详解】第二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考纲要求】【要点详解】【真题详解】第三章药物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与临床应用【考纲要求】【要点详解】【真题详解】第四章药物灭菌制剂和其他制剂与临床应用【考纲要求】【要点详解】【真题详解】第五章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考纲要求】【要点详解】【真题详解】第六章生物药剂学【考纲要求】【要点详解】【真题详解】第七章药效学【考纲要求】【要点详解】【真题详解】第八章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控【考纲要求】【要点详解】【真题详解】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考纲要求】【要点详解】【真题详解】第十章药品质量与药品标准【考纲要求】【要点详解】【真题详解】第十一章常用药物的结构特征与作用【考纲要求】【要点详解】【真题详解】内容简介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生。
本书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辅导教材,适用于《药学专业知识(一)》科目。
本书遵循最新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规定进行编排,共分为11章。
每章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考纲要求,标明了考试大纲规定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
第二部分为要点详解,根据权威教材及最新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考试大纲的所有考点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三部分为真题详解,精选近几年的考试真题,并给出了详尽的答案及解析。
试读(部分内容)第一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考纲要求】【要点详解】一、药物与药物命名1.药物的来源与分类(1)化学合成药物化学合成药物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具有确切化学结构、明确药物作用和机制的小分子有机或无机药物。
(2)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是指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得到的有效单体、通过发酵得到的抗生素以及半合成得到的天然药物和抗生素。
(3)生物技术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是指以生物物质为原料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类似物,以及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药物。
药剂学知识点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它涉及到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分支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药剂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药物剂型与制剂药物剂型是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气雾剂等。
药物制剂则是指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使用的剂型,并确保其质量稳定、安全有效。
选择合适的剂型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片剂易于服用和储存,但对于一些难溶性药物可能存在溶出度问题;注射剂能够迅速起效,但制备工艺复杂且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
在制剂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的性质(如溶解性、稳定性)、临床需求(如作用部位、起效时间)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
二、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不变的能力。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氧气、pH 值等。
为了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如在制剂中添加抗氧化剂、防腐剂、稳定剂等辅料;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减少杂质的产生;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防止外界因素的影响。
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对于药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稳定性试验,可以确定药品的有效期和储存条件,保证药品在使用期间的质量和疗效。
三、药用辅料药用辅料是指在制剂中除主药以外的其他辅助物质。
它们在制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增加药物的溶解性、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改善药物的口感和外观等。
常见的药用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乳化剂、增溶剂等。
不同的辅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在制剂设计中需要根据药物的特点和剂型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例如,微晶纤维素是一种常用的填充剂和崩解剂,具有良好的可压性和崩解性能;聚维酮是一种常用的粘合剂和增溶剂,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药剂学知识点》word版参考模板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贮藏、配制、传递和应用的科学,涉及药物的化学、生物学、物理学、药学原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以下是关于药剂学知识点的参考模板,文档内容详尽完整,超过1500字。
一、药剂学的基础知识1.药剂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药剂学的历史发展概述3.药剂学的主要分支学科4.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药物的制备1.药物的制剂形式分类及特点2.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3.药物的质量控制要点三、药物的贮藏与保护1.药物的贮藏条件要求2.常用的药物保护方法及技术3.药物贮藏的注意事项四、药物的配制与调剂1.药物配制的基本原则及方法2.处方调剂的步骤与注意事项3.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匹配原则五、药物传递与应用1.药物传递的途径及影响因素2.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过程3.药物应用与用药安全的关联六、药物的稳定性与失效1.药物的稳定性与失效的基本概念2.药物失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3.药物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与标准七、药物剂量计算与药物计量1.药物剂量计算的基本原则与公式2.常用剂量单位与换算3.药物计量与给药方式的选择原则八、药物副作用与药物相互作用1.药物副作用的概念与分类2.常见药物副作用的症状与防治方法3.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及机制九、药剂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药剂学在临床用药指导中的作用2.个体化药物治疗与药剂学的关系3.药剂学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十、药剂学发展的趋势与挑战1.药剂学发展的新技术与新方法2.药剂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3.药剂学未来发展的展望以上是关于药剂学知识点的参考模板,希望能够帮助您了解药剂学的基本内容与重点领域。
若需要详细内容,请根据模板进行深入研究或扩展相关领域的知识点。
医学药剂学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药物学基础知识
1. 药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3.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和副作用
4. 药物与生理过程的关系
二、医药化学
1. 药物化学基础知识
2. 药物合成原理和方法
3. 药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
4. 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药物分析
三、生药学
1. 中药和西药常用药材的产地、性状及质量要求
2. 中药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
3. 药材的炮制和制剂工艺
4. 中药制剂的性状、质量要求和药理作用
四、药剂学
1. 药物剂型的分类和制备工艺
2. 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保存
3. 药剂的质量控制和药剂分析
4. 药学实验室技术的应用和操作方法
五、临床药学
1. 药物治疗的原则和评价方法
2.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3. 运用临床药学知识提供合理用药建议
4. 药物与食物、药物与疾病的相互作用
六、药事管理
1. 药物流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药物合理使用的政策和措施
3. 药物信息的管理和药物监测
4. 药物卫生和药事安全的管理
以上是医学药剂学专业考试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和复有所帮助。
药剂学知识点整理药剂学是研究制备、分析、评价和控制药物及其剂型的科学,是药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下面将对药剂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1.药剂学的基础概念-药剂学的定义: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制剂、分析、评价和控制的科学。
-药物:具有预防、诊断、治疗、缓解或改变人或动物疾病状态的化学物质。
-制剂:将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物理状态混合制成适合于使用的药物形式。
-药物的剂型: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物理状态混合制成的药物形式。
2.药剂学的主要内容-药物的制剂:将药物与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物理状态混合成适用于使用的药物形式,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半固体制剂等。
-药物的分析:对药物及其制剂进行质量分析,包括质量测定、纯度检验和杂质测定等。
-药物的评价:对药物及其制剂进行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的评价,包括药物的药理学和毒理学评价。
-药物的控制:对药物及其制剂进行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3.药剂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药物的混合和溶解:使用混合器或搅拌器将药物与辅料充分混合,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溶解则是将固体药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
-药物的微观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药物的颗粒形状、晶型和晶体结构等微观特征,以确定药物的物理性质和性能。
-药物的物理性质测定:包括测定药物的粒度、密度、粘度、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以确定药物在制剂中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药物的化学性质测定:包括测定药物的化学组成、酸碱性、氧化性等化学性质,以确定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药物的质量分析:包括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药物的成分和含量,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电泳法等。
4.药剂学的发展和应用-制剂技术的发展:药剂学在制剂技术方面的研究逐渐提高,包括颗粒制剂、缓释制剂、纳米药物等新型制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药物的评价研究:药剂学在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方面的评价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包括药理学和毒理学评价、药物相互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