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 格式:doc
- 大小:12.96 KB
- 文档页数:2
绪论第一章实证主义本章概述实证主义沿着经验主义哲学的思想路线,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入哲学和社会学,反对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对以后的西方哲学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章主要介绍实证主义的概况和其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和思想理论。
第一节实证主义概况一、形而上学的困境与实证主义的形成实证主义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以实证自然科学的精神来改造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流派。
它是在西方近代哲学陷入危机以及随之在西方哲学界兴起的对它的批判浪潮中形成的。
19世纪30年代最早出现于法国。
主要代表有孔德、穆勒和斯宾塞。
19世纪中期,随着集近代理性主义大成的回归热派哲学的解体,盛极一时的近代德国古典哲学走向终结。
休谟之后英国哲学的发展大体上走的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持怀疑态度的休谟路线。
法国18世纪大革命后,原来被理想化的理性的社会和国家在许多方面越来越暴露出它们的种种欺骗性,原来被视若神圣的理性观念也显示出它们的种种虚幻性。
就其基本思想路线说,实证主义可以说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提出怀疑的休谟经验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但又根据新的形势对休谟等人的理论作了修改和补充。
他们仍然把经验当作全部哲学的基础,否定认识(现象)经验以外的实在(物质或精神)的可能性,明确提出要抛弃对世界的基础、本质等本体论问题的研究。
他们要求超越心物、主客、思有等二元对立,强调人类知识的力量,强调运用实证科学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可能性。
在方法论上,他们接受19世纪以来的科学方法,反对与黑格尔主义相关的理性主义的辩证法。
在社会政治问题上,他们提倡科学、进步和改革,但不赞成革命。
二、实证主义的流传19世纪中期和下半期,在法、英两国就已出现了一批实证主义的信奉者。
在法国,较著名的实证主义追随者有拉菲特、李特列、丹纳、芮南等人。
其中丹纳的《艺术哲学》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有较大影响,芮南以《耶稣传》称著。
在英国,19世纪下半期与穆勒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接近的哲学家主要有培恩、西季威克,以传播孔德的实证主义为己任的哲学家主要有康格累沃、布累杰斯等人。
强力意志:不是一般的力量,而是非常强大的力量。
因强大而具有支配力和统治力。
强力意志就是生命意志,然而它所追求的不是生命自身的意志,而是使生命得以超越自身的潜在力量,正是这种对于意志的渴望,表现出了生命那种永不停息的本性。
尼采把它称为:永不枯竭的生命意志。
重估一切价值:尼采认为,要对一切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即对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哲学、艺术等表现出来的西方文明价值_——真善美加以破坏,推倒前人所设立的一切偶像。
尤其是上帝,并认为任何价值都是关于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只是强力意志。
超人:是超越自身、超越弱者的人,他能充分表现自己、主宰平庸之辈;超人是真理与道德的准绳,是规范与价值的创造者;超人是自由的、自私的、自足的;超人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大的希望;超人是在不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憎恨、嫉妒、顽固、怀疑、严酷、贪婪和暴力只能使超人更坚强。
超人完全按照强力意志行动,是完全拜托了奴隶意志的超级强者,具有伟大的创造力。
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家如何取代“绝对观念”的范畴和原则: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崩溃标志着哲学上新时代的开始。
黑格尔之后,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已不可能,绝对唯心主义也成为不合时宜的陈述。
黑格尔之后哲学家采取了不同的本体论立场,他们用以取代“绝对观念”的范畴和原则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用“物质”代替“绝对观念”,这是唯物主义的立场,如费尔巴哈、马克思以及19世纪后期在德国流行的“科学唯物主义”。
第二,用康德“先验范畴”式的概念原则代替“绝对观念”,从绝对唯心主义返回先验唯心主义,这是“回到康德”的新康德主义的立场。
第三,用一些主体能够做直观性体验的概念代替“绝对观念”,这些概念有不同名称,如“意志”、“生命冲动”、“存在”等。
把这些概念上升到本体论高度的哲学分别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和存在哲学。
简述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观:1.从世界是我的表象这一本体论出发,认为世界万物存在于我的表象之中,是自我感觉的一种复合。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版教学设计课程背景现代西方哲学作为哲学史中的一个阶段,是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其主要特点是哲学思想的客观实在性,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和可探究性,对传统哲学的观念和方法进行了批判和反思,并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方法。
现代西方哲学对我们了解哲学史及理解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和特点、掌握常见的现代哲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休谟的经验主义•康德的批判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尼采的思想•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波普尔的经验主义•费尔巴赫的批判哲学•西方集体心理学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授课教师将根据每次课程内容进行相关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和方法。
同时,将组织学生使用PPT、报告等形式进行课程设计。
教学评估和任务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考核将主要采用以下方式:•期末论文或课堂报告;•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期末论文或课堂报告将占课程总分的50%,其余50%分配给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
任务本课程将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以下任务:•每周阅读相关文献,按时提交阅读笔记;•小组讨论,并提交讨论汇报;•完成一次课程设计,并撰写相关文献综述。
教学资源教学参考书目•谢里东《西方哲学史》•陈来《现代哲学史》•赵东江《21世纪现代哲学》•陈济棠《现代西方哲学导论》教学用具本课程需要使用PPT、电子书籍和电子资料等教学用具,除此之外,本课程不需要其他教学用具。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性和特点,掌握现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哲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本课程能够为学生以后深入研究哲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基础。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当今西方哲学发展瞬息万变,有着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领域。
本文试图简要介绍现代西方哲学的最新发展,涵盖范围从传统哲学如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到如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新兴学科,涉及到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问题,包括人本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以及向导主义等。
本文还讨论了当今现代西方哲学的最新研究动向,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备研究的建议,将有助于改进完善现代西方哲学发展。
现代西方哲学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的复杂学科。
它涉及到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问题,从传统哲学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到如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新兴学科。
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瞬息万变,其本质是一种极富创意的综合性学科,受到许多领域的影响,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历史、神学等。
现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从古典哲学发展而来,主要有人本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以及向导主义等。
人本主义强调个人主观经验,主张自由思想和自由追求;实证主义强调概念的实证可验性,以数据和观察为主要方法;而结构主义和向导主义则倾向于从更广的视角出发,将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等因素也纳入考虑。
近年来,随着哲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新兴学科如心理学、神经科学、生物学等也开始影响现代哲学。
此外,渐渐出现了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研究内容,也丰富了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新空间。
例如,认知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等学科正借助高科技技术,对人脑的运作
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对认知结构以及碰撞认知的能力等做出解释,进而可以更多的理解人的思维动作。
另外,目前在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比较重要的趋势是融合理论,如融合主义哲学,它认为既可以从传统哲学和数理逻辑来探讨现象,也可以从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神经科学等多个角度来研究问题。
另外,经济学、文学和艺术等学科的关注也逐渐凸现在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综上,现代西方哲学既受到古典哲学和新兴学科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文化创新的推动,主要流派也不断演进和创新。
未来,还有许多方面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如认知发展方向、哲学本体论和认知哲学等,以及学科融合发展。
本文为西方哲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些备研究和应用建议,以期促进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