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二章第1节地形和地势
- 格式:docx
- 大小:332.71 KB
- 文档页数:4
第2章第1节地形地势特征核心知识梳理【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一、主要山脉及地形区1.主要山脉(山脉构成地形“骨架”)东西向山脉北列①—②。
中列③—④。
南列⑤。
东北—西南向山脉西列⑥—⑦—⑧—⑨。
中列⑩—⑪。
东列⑫。
2.主要地形区类 型 名 称 特 征高原① 。
面积最大;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势高峻,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是川② 。
第二大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③ 。
沟壑纵横,黄土广布④ 。
地形崎岖, 广布盆地⑤ 。
面积最大;油气资源丰富;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沙漠⑥ 。
纬度最高;受西风湿润气流的影响⑦ 。
地势最高;有“ ”之称⑧ 。
多低山、丘陵;气候湿润;“紫色盆地”;西部的 被誉为“天府之国”平原⑨ 。
面积最大;三面环山; 广布⑩ 。
面积第二;又称黄淮海平原南北向山脉 ⑬ 、⑱ 。
西北——东南向山脉 ⑭ 。
⑮ 。
⑯ 。
弧形山脉 ⑰ ,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中国和 交界处的 峰,海拔8848.86米,是世界最高峰,有世界“第三极”之称⑪。
河湖密布,“鱼米之乡”丘陵⑫(最大);⑬;⑭。
3.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①天山:盆地和盆地;②昆仑山:第、级阶梯,盆地和高原,自治区和自治区;③祁连山:第、级阶梯,省和省;④大兴安岭:第、级阶梯,平原和高原;⑤太行山:第、级阶梯,平原和高原,省和省;⑥巫山:第、级阶梯,平原和盆地,省和市;⑦雪峰山:第、级,高原和丘陵;⑧武夷山:省和福建省。
二、地势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1.读36°N和32°N地形剖面图,写出地形区及分界线名称:①、②、③;④、⑤、⑥。
M 、N 。
2.读阶梯分布及地形图,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充:阶梯名称主要地形区平均海拔第一级阶梯①高原;②盆地米以上分界线西起A ,向东经B ,东南到C 东部边缘③④。
⑤⑥。
第二级阶梯~米⑦⑧。
分界线从东北向西南依次是D 、E 、F 、G 。
⑨⑩。
⑪⑫。
米以下第三级阶梯⑬⑭。
二、地形地势特征1.地形特征地形,、面积广大。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知识点1: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方法总结1地势和地形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语术描述:xx高xx低或由xx向xx 倾斜;地形是地表的各种形态,如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
2.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1)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山脉名称西侧地形区东侧地形区(3.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在我国中、西部,高原面积广阔,主要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四大高原。
在高原、山地之间分布着许多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盆地。
在我国东部地区还分布着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1)四大高原等。
方法总结2:地形和地形区的区别地形指地表的形态,基本类型共5种: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
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比地形更具体,如青藏高原、华北平原、东南丘陵、塔里木盆地。
4.山区面积广大(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4)开发山区注意事项:在山区的开发利用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5.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地形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我国东部平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果业,我国绝大部分经济林区、大部分耕地及粮棉油生产基地都集中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丘陵区。
在山地、高原等海拔较高、地面崎岖的地形区,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2)地形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城镇集中,交通发达。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要点一、地形和地势1.地形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三级地势阶梯概况地势阶梯平均海拔高度(米)第一阶梯4000 米以上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第二阶梯500----2000 米塔里木盆地、准可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原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阶梯小于 500 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3)我国的地势特点对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影响①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② 地势对河流和航运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③ 地势对河流水能资源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大,水流急,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2.地形复杂多样( 1)各类地形所占比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33 %26%19%12 %10%( 2)我国主要山脉山脉走向山脉名称最北天山 ---- 阴山中间昆仑山 -- 秦岭东西走向最南南邻最西大兴安岭 -- 太行山 -- 巫山 -- 雪峰山中东北至西南走间长白山 -- 武夷山最向东台湾山脉阿尔泰山西北至西南走向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北贺兰山中间六盘山最南北走向南横断山脉(3)四大高原名称位置和范围主要特征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介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于昆仑山、祁连山、上,是我国面积最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大,世界上海拔最高之间;包括青海、西的高原,冰川广布,藏全部和四川局部被称为“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在大我国第二大高原,地兴安岭和祁连山之面平坦,风力作用强间,地跨内蒙古大部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分,冀甘宁一部分型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在内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蒙古高原以南,秦岭土分布区,流水侵蚀以北,太行山以西,作用强烈,高原表面祁连山东端以东;山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西省全部、陕甘宁局部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山以西四川盆地以岩广布,流水溶蚀作南,地跨云南省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部,贵州省大部貌,地表崎岖不平,多小型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 4)三大平原名称范围主要特征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我国面积最大,地山之间,由松嫩平势最高的平原,地原,三江平原,辽势坦荡,黑土广布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多沼泽低地华北平原北起燕山,南到淮我国最完整的平河,西起太行山,原,由黄河、淮东到渤海河、海河冲积而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到海滨,沿长江分布,呈狭长型成。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汇总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情况:3、主要山脉:⑴、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⑵、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⑶、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⑷、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秦山、祁连山。
⑸、弧形山脉:世界是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尼边境)。
4、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⑴、四大高原:①、位置:②、特点: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⑵、四大盆地:①、位置:②、特点: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绿洲”分布,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准噶尔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许多“绿洲”分布。
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南方地区的一个湿润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⑶、三大平原:①、位置:。
②、特点:东北平原——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
5、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见中国地理(上册)P27 活动题 1 。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⑴、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等。
⑵、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①、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识记: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线)通过的地方,见中国地理(上册)P28 )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⑶、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从北到南被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二章第1节地形和地势
一、知识讲解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I——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4000米II——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III——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
阶梯分界:第一级与第二级分界为:1—昆仑山;2—祁连山;3—横断山脉
第二级与第三级分界为:A—大兴安岭;B—太行山;C—巫山;D—雪峰山
2、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
A :气候,有利于来自于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B:河流流向,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
C: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
水能资源丰富;但阶梯交界处,交通不便。
3、主要地形区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
E青藏高原;F内蒙古高原;
图1
G黄土高原;H塔里木盆地
二、跟踪训练
1.读“中国沿40°N附近局部地形剖面图”,若B为太行山,则C地形区是()
A.东北平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华北平原2.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3.下列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起伏最小的是青藏高原
B.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
C.喀斯特地形广布的内蒙古高原
D.雪山连绵是云贵高原的景观
4.下面是四位同学绘制的我国地势特点示意图,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5.下列地理事物的包含关系,正确的是()
A.第三级阶梯青藏高原
B.第一级阶梯内蒙古高原
C.第二级阶梯柴达木盆地
D.第三级阶梯东南丘陵
6.下列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C.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山脉
D.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7.小林在自己的博客中介绍到:“我的家在中国的地势第三级阶梯上,这里地势
平坦,农业发达。
”由此可判断小林所生活的地形区最可能是()
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D.华北平原
二、综合题
8.读图,回答问题。
(1)高原: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盆地: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
(3)平原:K______________;I ______________。
(4)山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
(5)山脉⑥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
9.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级阶梯的地形区主要是______________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__________
米以上,该高原有“______________”之称。
(2)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位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级阶梯。
(填字母代号)(3)B级阶梯是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____级阶梯,B、C两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
(4)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