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十六、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要求,培训和再培训的内容及学时安排,以及考核的方法、内容,再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0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

《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

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T 13861-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3836.1~15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

AQ3021-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

AQ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AQ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AQ3026-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

AQ3027-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

AQ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HG/T 20507-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特种作业人员Special operator of chemical industry automation control instrument

指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系统安装、维修、维护的作业人员。

4 基本条件

4.1 取得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上岗资格证;

4.2 无色弱、色盲等禁忌症;

4.3 培训前需在相应岗位实习3个月以上。

5 培训大纲

5.1 培训要求

5.1.1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安全和技能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作业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

操作技能。

5.1.2 培训应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培训的规定组织进行。

5.1.3 培训工作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应注重提高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法律知识,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等内容的综合培训。

5.2 培训内容

5.2.1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等,危险化学品主要安全标准GB12463、GB13690、GB15258、GB15603、GB18218、GB/T16483等,以及与化工自动化仪表有关的标准GB 50093-2002、HG/T 20507-2000等。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培训。

5.2.2 化工生产过程安全基础知识

a)化工生产过程的危险性特点,主要包括:高(低)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窒息)、腐蚀等危险性。

b)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主要包括MSDS的基本格式与阅读重点、常用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危害特性。

c)化工生产过程常见危险因素的防护基本常识。

d)重大危险源(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常见化工生产工艺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特点以及防护措施。

5.2.3 化工自动化仪表作业人员安全技术

5.2.3.1 化工自动化仪表基本知识,主要包括:

a)化工自动化仪表的范畴。

b)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c)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I图)的基本知识。

d)仪表的精度等级与定期检定的有关规定。

e)仪表防护等级、防爆等级基本常识。

f)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知识,化工生产过程常用测量参数的基本知识。

5.2.3.2化工自动化仪表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主要包括:

a)检测仪表(压力、温度、流量、物位、气体组分检测)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

b)控制器(模拟式、数字式)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

c)执行器(气动调节阀)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

5.2.3.3化工自动化仪表作业人员基本技能,主要包括:

a)测量仪表校准。

b)常用仪表安装注意事项。

c)常用仪表的日常巡检、维护与检修。

5.2.3.4 电气安全技术,主要包括:

a)电气事故种类。

b)电气防火防爆,保护接地接零技术。

c)防雷装置的类型、作用及人身防雷措施。

d)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点击措施。

5.2.3.5 防火防爆技术,主要包括:

a)基本概念。

b)燃烧,包括燃烧的条件,燃烧过程及形成。

c)爆炸,包括爆炸的分类,爆炸极限及影响因素,可燃气体爆炸,粉尘爆炸,蒸气爆炸等。d)火灾爆炸的预防,包括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消除点火源,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

5.2.3.6直接作业环节控制,主要包括:

a)化工检修作业的一般要求与监护职责。

b)其它直接作业环节的要求与监护职责。

5.2.4 安全设备设施

5.2.4.1 安全附件,主要包括:

a)安全附件的定义、种类及功能。

b)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易熔塞等的用途及运行管理。

5.2.4.2 安全泄放系统,主要包括:

a)安全泄放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b)安全泄放装置基本构件,如:安全阀、爆破片、易熔塞等。

5.2.4.3 安全报警系统,主要包括:

a)压力、温度、物位、流量等参数的超限(高、低)报警系统的整定。

b)可燃、有毒气体报警装置的校验。

c)火灾声、光报警装置的试验。

5.2.4.4 安全联锁系统,主要包括:

a)安全联锁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联锁开关、联动阀等。

b)安全联锁系统工作原理、整定方法。

5.2.5 职业健康

主要包括:

a)常见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工业毒物侵入人体途径及危害,熟悉毒物最高容许浓度与接触限值,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b) 现场作业毒物、腐蚀、高温、灼伤等防护措施。

5.2.6 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

a)事故应急预案基本要素、事故应急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及维护。

b)事故应急演练方法、基本任务与目标。

5.2.7 事故案例分析

主要是常见化工工艺及化学品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与共享。

5.2.8 个体防护知识(特种防护用品)

主要包括:

a)一般防护用品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b)特种防护用品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c)安全使用期限。

d)适用的作业环境或作业活动。

5.2.9 消气防知识

5.2.9.1 消防知识,主要包括:

a)自动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水喷淋灭火系统、蒸汽灭火系统、N2灭火系统等。

b)灭火器材的种类、适用于扑灭何种火灾及使用方法。

c)消防器材使用期限。

5.2.9.2 气防知识,主要包括:

a)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防化服、防毒面具等气防器材主要参数。

b)气防器材的佩戴及使用方法。

5.2.9.3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主要包括:

a)自救、互救方法、人身安全保护措施。

b)创伤急救方法。

5.2.10 环境保护,主要包括:

a)常见排放物的种类、排放量的监控管理。

b)常见废弃物的种类、处置方式的监控管理。

5.3 再培训要求与内容

5.3.1 再培训要求

5.3.1.1 凡已取得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的人员,若继续从事原岗位的工作,在资格证书有效期内,每三年应进行一次再培训。再培训内容按本标准5.3.2的要求进行。

5.3.1.2 再培训按照有关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组织进行。

5.3.2 再培训内容

再培训包括以下内容:

a)有关化工生产安全方面新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程和规范。

b)有关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其安全技术要求等。

c) 国内外化工生产单位安全管理经验、自动化控制仪表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介绍。

c)有关化工生产、自动化控制仪表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

d)职业健康、消气防、个体防护等方面的新规范及标准等。

5.4 学时安排

5.4.1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不少于100学时,具体培训内容与课时安排见表1。

5.4.2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再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具体培训内容与课时安排见表1。

表1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课时安排

6 考核标准

6.1 考核办法

6.1.1 考核分为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

6.1.2 安全生产知识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内容应符合本标准5.2规定的范围, 其中安全基础知识占总分数的30%,安全技术知识占总分数的7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采用百分制,70分及以上为合格。

6.1.3 安全操作技能考核可由考核部门进行实地考核、答辩等方式。考核内容应符合本标准

5.2规定的范围,成绩评定分为合格、不合格。

6.1.4 考试不合格允许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者需要重

新培训。

6.1.5 考试(核)要点的深度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由低到高,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了解:能正确理解本标准所列知识的含义、内容并能够应用。

熟悉:对本标准所列知识有较深的认识,能够分析、解释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掌握:对本标准所列知识有全面、深刻的认识,能够综合分析、解决较为复杂的相关问题。

6.2 考核要点

6.2.1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a)了解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

d)熟悉化工自动化仪表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标准。

e)了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f)熟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

6.2.2 化工生产过程安全基础知识

a)掌握化工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及其特点。

b)熟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基本格式、常用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危害特性。c)了解化工生产过程常见危险因素的防护基本常识。

d)了解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6.2.3 化工自动化仪表作业人员安全技术

6.2.3.1 化工自动化仪表基本知识

a)了解化工自动化仪表的范畴。

b)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c)熟悉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I图)的基本知识。

d)熟悉仪表的精度等级与定期检定的有关规定。

e)掌握仪表防护等级、防爆等级基本常识。

f)了解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知识、化工生产过程常用测量参数的基本知识。

6.2.3.2 化工自动化仪表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

a)掌握检测仪表(压力、温度、流量、物位、气体组分检测)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b)了解控制器(模拟式、数字式)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

c)掌握执行器(气动调节阀)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

6.2.3.3 化工自动化仪表作业人员基本技能

a)掌握测量仪表校准方法。

b)熟悉常用仪表安装注意事项。

c)掌握常用仪表的日常巡检、维护与检修注意事项。

6.2.3.4 电气安全技术

a)掌握电气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b)熟悉保护接地、接零。

c)了解静电的产生。

d)掌握防静电措施。

e)掌握防雷措施。

6.2.3.5 防火防爆技术

a)了解基本概念。

b)了解燃烧的条件、燃烧过程及形成。

c)熟悉爆炸的分类、爆炸极限及影响因素、可燃气体爆炸、蒸气爆炸、粉尘爆炸。d)掌握火灾爆炸的基本预防措施。

6.2.3.6 直接作业环节控制

a)掌握化工检修作业的一般要求与监护职责。

b)掌握其它直接作业环节的要求与监护职责。

6.2.4 安全设备设施

6.2.4.1 安全附件

a)了解安全附件的定义及种类。

b)熟悉安全附件的性能和用途。

6.2.4.2 安全泄放系统

a)了解安全泄放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b)熟悉安全泄放装置基本构件。

6.2.4.3 安全报警系统

a)熟悉压力、温度、物位、流量等参数的超限(高、低)报警系统的整定方法。

b)熟悉可燃、有毒气体报警装置的校验方法。

c)熟悉火灾声光报警装置的试验方法。

6.2.4.4 安全联锁系统

a)掌握安全联锁系统的构成。

b)熟悉安全联锁系统的整定方法。

6.2.5 职业健康

a)了解常见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工业毒物侵入人体途径及危害,熟悉常见毒物最高容许浓度与接触限值,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b) 熟悉现场作业毒物、腐蚀、高温、灼伤等防护措施。

6.2.6 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

a)了解事故应急预案基本要素、事故应急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及维护。

b)熟悉事故应急演练方法、基本任务与目标。

6.2.7 事故案例分析

了解一些常见化工艺及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

6.2.8 个体防护知识(特种防护用品)

a)掌握一般防护用品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b)掌握特种防护用品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c)熟悉防护用品安全使用期限。

d)熟悉适用的作业环境或作业活动。

6.2.9 消气防知识

6.2.9.1 消防知识

a)熟悉泡沫灭火系统、水喷淋灭火系统、蒸汽灭火系统、N2灭火系统等自动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

b)掌握灭火器材的种类、适用于扑灭何种火灾及使用方法。

c)熟悉消防器材使用期限。

d)了解消防法中有关要求。

6.2.9.2 气防知识

a)掌握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气防器材主要参数。

b)掌握正确的佩戴使用方法。

c)掌握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d)了解气防管理规定有关内容。

6.2.9.3 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

a)掌握自救、互救方法、人身安全保护措施。

b)掌握创伤急救方法。

c)熟悉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6.2.10 环境保护

a)熟悉常见排放物种类、排放量的监控管理。

b)了解常见废弃物种类、处置方式的监控管理。

6.3安全操作技能考核要点

a)掌握6.2.3.3 中规定的基本技能。

b)掌握事故或异常状态下应急处理技能。

c)掌握消气防器材设施的使用及维护技能。

d)掌握创伤急救操作技能。

6.4 再培训考核要求

6.4.1 对已取得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资格证的人员,在证书有效期内,若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每三年应进行一次再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应记录在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中。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

6.4.2 再培训内容见本标准5.3.2,考核要求如下:

a)了解有关化工安全生产方面新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程和规范。

b)熟悉有关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其安全技术要求等。

c)了解国内外化工生产单位安全管理经验、自动化控制仪表安全管理经验。

d)了解有关化工生产、自动化控制仪表方面的典型案例。

e)掌握职业健康、消气防、个体防护等方面的新规范及标准等。

6.4.3 参加再培训人员应在进行5.3.2内容培训之前复习本标准5.2的内容,并达到6.2的考核要求。

6.4.4 再培训考核可只进行笔试,考核办法可参照 6.1.2。考试不合格允许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合格者需要重新培训。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要 求,培训和再培训的内容及学时安排,以及考核的方法、内容,再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0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 《气体防护急救管理规定》 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

GB/T 13861-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165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3836.1~15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 AQ3021-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 AQ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AQ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AQ3026-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 AQ3027-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 AQ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HG/T 20507-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与考核标准 高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工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培训(下列简称培训)大纲与安全技术考核(下列简称考核)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1千伏(kV)至10千伏(kV)(含)电工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2.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GB/T 13869-2008 用电安全导则 GB/T 4776-2008 电气安全术语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或者用于区分本标准。 3.1低压电工作业 low voltageoperation 对1千伏(kV)下列的低压电气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作、保护、检修、改造施工与试验的作业。 3.2 高压电工作业 high voltageoperation 对1千伏(kV)及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运行、保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试验及绝缘工、器具进行试验的作业。 3.3 危险场所 hazardous area 爆炸性气体环境或者可燃性粉尘环境大量出现或者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与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4.基本条件 4.1 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4.2 经社区或者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高压电工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与其他疾病与生理缺陷; 4.3 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5.培训大纲 5.1培训要求 5.1.1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高压电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与复审培训。复审培训周期为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能够延长至每6年1次。 5.1.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 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要求,培训和再培训的内容及学时安排,以及考核的方法、内容,再培训考核的方法、要求与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多个文件作为其规范性引用文件,这些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应注意,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特种作业人员: 指从事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系统安装、维修、维护的作业人员。 基本条件: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取得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上岗资格证; 2.无色弱、色盲等禁忌症; 3.培训前需在相应岗位实3个月以上。 培训大纲: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安全和技能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作业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5.1.2 培训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培训规定。 5.1.3 培训应结合理论和实践,采用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并加强案例教学。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法律知识等内容应得到注重,同时也要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培训。

5.2 培训内容 5.2.1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与化工自动化仪表有关的标准GB -2002、HG/T -2000等。从业人员应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接受责任和 义务的培训。 5.2.2 化工生产过程安全基础知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化工生产过程的危险性特点,如高(低)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窒息)、腐蚀等危险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基本格式与阅读重点;常 用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危害特性;化工生产过程常见危险因素的防护基本常识;重大危险源(防护措施)的辨识、常见化工生产工艺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特点以及防护措施等。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XXX令第30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对有关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 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二)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四)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术; (五)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除符合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和第五项规定的条件外,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六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 第七条XXX(以下简称安全监管总局)指导、监督全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出产监督管理局部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县级以上XXX安全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附件2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高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电工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培训(以下简称培训)大纲和安全技术考核(以下简称考核)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1千伏(kV)至10千伏(kV)(含)电工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 GB/T 13869-2008 用电安全导则 DL 408-1991(2005) DL 409-1991(2005) GB/T 4776-2008 电气安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或用于区分本标准。

低压电工作业 low voltageoperation 对1千伏kV以下的低压电气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改造施工和试验的作业. 高压电工作业 high voltageoperation 对1千伏kV及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试验及绝缘工、器具进行试验的作业. 危险场所 hazardous area 爆炸性气体环境或可燃性粉尘环境大量出现或预期出现的数量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4.基本条件 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高压电工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5.培训大纲 培训要求 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高压电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与复审培训.复审培训周期为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工作,防止人员伤亡事故,促进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涉及特种作业的单位和特种作业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特种作业包括: (一)电工作业; (二)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三)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四)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五)登高架设作业;

(六)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 (七)压力容器操作; (八)制冷作业; (九)爆破作业; (+)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验); (十一)矿山排水作业(含尾矿坝作业); (十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并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作业。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年龄满18周岁; (二)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四)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第二章培训 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第六条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地、市级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审查认可。 第七条取得培训资格的单位,每5年由原审查、批准机构进行1次复审。经复审合格的,方可继续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第八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标准和基本培训教材,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制定和组织编写。 第九条培训单位应将培训计划、教员资格等资料报送考核、发证单位备案。 第三章考核和发证 第十条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和发证工作,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分为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具体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是保障特种作业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和有效进行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详细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非常重要。以下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大纲和考核标准的建议:培训大纲: 1.培训目的和意义 -介绍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的背景和目的 -强调培训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2.培训内容 a.特种作业人员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 -特种作业的定义、分类和法律法规要求 -特种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的学习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技能培训 b.特种作业场所安全培训: -特种作业场所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学习 -特殊环境下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操作场所的安全检查和维护方法 c.特种作业现场安全技术培训: -安全工作许可证制度和操作程序的学习 -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特种作业现场的危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方法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和救援方法 3.培训形式和方法 -教室讲授:理论知识和规范要求的传达和讲解 -实操演练:特种作业技能和操作流程的实地演示和训练 -讨论交流: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加深学员对于安全问题的理解和应对能力4.培训时间和进度安排 -根据培训内容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进度 -可以将培训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考核 5.培训资源和教材 -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手册等教材 -配备专业的培训师资和实操设备,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考核标准: 1.知识考核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 一、前言 在现代社会中,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标准显得尤为重要。特种作业人员往往需要在特殊、复杂的环境中从事工作,其安全技术的水平不仅关乎自身安全,也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对于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减少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 1. 安全技术理论知识 1.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1.2 特种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1.3 特种作业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 1.4 作业环境的危险源及风险评估 2. 特种作业技能培训

2.1 特种作业操作技能 2.2 紧急救援技能 2.3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2.4 安全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 3. 安全技术实操训练 3.1 特种作业场景模拟训练 3.2 安全防护装备使用培训 3.3 紧急情况处置演练 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标准 1. 安全技术理论知识考核 1.1 理论知识考试 1.2 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考核 1.3 安全风险评估能力考核 2. 特种作业技能考核 2.1 特种作业操作技能考核 2.2 紧急救援演练考核 2.3 安全事故处理模拟考核 3. 安全技术实操能力考核

3.1 特种作业环境模拟考核 3.2 安全防护装备使用考核 3.3 紧急情况处置演练考核 四、总结回顾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的建立对于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技能训练以及考核标准的设立,可以有效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也能够激励特种作业人员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安全技术水平,进一步确保特种作业的安全可靠进行。 个人观点及理解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及考核标准的建立,是一项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工程。在日常的工作中,特种作业人员需要不断地面对各种安全风险和挑战,而且这些风险往往来自特定的作业环境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应该以实际工作为基础,结合特种作业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从而使特种作业人员能够在实践中游刃有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 作者:安监总局来源:安监总局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0日 点击数:73 【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试行)》目录 1. 高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 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3. 防爆电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4.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5. 压力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6. 钎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7.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8.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9. 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0.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1.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2. 尾矿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检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4. 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机操作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5. 金属非金属矿山支柱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6. 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电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7.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8. 金属非金属矿山爆破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19. 司钻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0. 煤气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1.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2. 氯碱电解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23. 氯化工艺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 一、培训目的 特种作业人员主要从事危险作业和高风险作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本培训考核大纲的目的是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确保其安全生产工作能力的提升和良好表现。 二、培训范围 1. 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2. 特种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 3. 特种作业装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培训; 4. 特种作业现场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培训。 三、培训内容 1. 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1)法律法规知识: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3)安全意识与责任:安全意识的培养,个人安全责任的认知和履行,以及安全行为规范的掌握;

(4)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案例的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的总结,以及培养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思维能力。 2. 特种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训 (1)专业知识:特种作业人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所需要了解的理论知识,例如高空作业、电焊等; (2)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在具体操作中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技能,例如起重机操作、焊接技术等; (3)安全防护措施:特种作业人员在操作中需要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戴安全帽、佩戴防护手套等; (4)环境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在特殊环境中工作时所需注意的环境管理要点,例如高温、低温等。 3. 特种作业装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培训 (1)特种作业装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特种作业装备的维护保养规程; (3)特种作业装备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4. 特种作业现场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培训 (1)现场风险识别和评估; (2)现场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介绍; (3)现场应急处理和救援措施。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对有关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 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第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二)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四)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五)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除符合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和第(五)项规定的条件外,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六条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 第七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安全监管总局)指导、监督全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复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煤矿安监局)指导、监督全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含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复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复审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以下统称考核发证机关)可以委托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的部门或者指定的机构实施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复审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 劳安字[1991]33号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为了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工作,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劳安字[1991]31号),我部制定了《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金属焊接、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起重司机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和《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共六个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现颁发执行。各地劳动部门在对上述六种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时,应严格按照《大纲》的内容进行。《大纲》自颁发之日起执行。请将执行情况和问题及时报我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之一: 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考核的内容和办法。 1、适用范围 只在企业内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不含矿山)。 2、驾驶人员基本条件 2、1年满18周岁(初学驾驶者不得超过45岁)。 2、2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2、3身高1.50米以上(驾驶大型车辆的,1.60米以上);双目视力均0.7以上(包括矫正视力);无色盲、色弱;左右耳距音叉0.50米能辨清声音方向;心、肺、血压正常;无癫痫、精神病、突发性昏厥及其它妨碍驾驶机动车辆的病症或生理缺陷。 2、4学徒期满并具有独立驾驶的能力。 3、培训要求 3、1培训考核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3、2采用省级劳动部门指定的统一培训教材。 4、安全技术理论培训考核 4、1厂内机动车辆驾驶的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 4、2厂内交通安全标志。 4、3安全驾驶操作技术。 4、4机动车辆的主要构造、性能。 4、5机动车辆的机械、电气和液压基本知识。 4、6机动车辆的安全装置、制动装置和操纵装置的构造、工作原理及调整。 4、7机动车辆一般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 4、8机动车辆的一般维护、保养知识。 4、9车辆消防常识。 4、10典型事故案例解析。 5、实际操作培训考核 场内和道路驾驶的培训考核按GB11342-89《厂矿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执行。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之二: 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考核的内容。 1、适用范围 从事建筑施工2米以上的脚手架架设、拆除和建筑用提升设备的架设、拆除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1]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 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1、培训对象 拟取得桥式类型起重机、门座类型起重机、塔式类型起重机、臂架式类型起重机和流动式类型起重机司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备起重机司机上岗条件的劳动者。 2、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所操作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安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3、培训要求 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3.2 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防范措施。 3.3 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3.4 应由具备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 3.5 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复审的培训教材由各培训单位根据培训对象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4、培训内容 4.1 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内容 4.1.1 起重机的基本知识

4.1.1.1 起重机的基本分类 4.1.1.2 起重机的基本技术参数,包括额定起重量、额定工作速度、起升高度、额定起重力矩、幅度等。 4.1.1.3 起重机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包括起重机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等。 4.1.1.4 起重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4.1.2 起重机的基本知识 4.1.2.1 电学基本知识,包括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电气安全等一般常识。 4.1.2.2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工作执行部分及辅助部分等。 4.1.2.3 力学基本知识,包括力的基本概念、力学基本定律、重力与重心、力的单位等。 4.1.3 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吊钩、钢丝绳、制动器、车轮、减速器和卷筒等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 4.1.4 各自起重机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起升机构、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4.1.5 各自起重机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6 各自起重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包括起重机不能启动,溜钩、溜车,制动器打不开闸,车轮啃轨咬道,安全装置不灵或失效等。 4.1.7 各自起重机的维护与保养常识。 4.1.8 掌握起重机易损件的报废标准,易损件主要包括吊钩、制动轮、制动瓦衬、钢丝绳、滑轮、车轮、卷筒等。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 目录 (一)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2) (二)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4) (三)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7) (四)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10) (五)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12) (六)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20) (七)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24) (八)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28) (九)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31) (十)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35) (十一)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39) (十二)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44) (十三)电梯驾驶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49) (十四)电梯驾驶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51) (十五)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53) (十六)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 (57)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 (包括对8个工种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要求) (一)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1.培训对象 拟取得桥式类型起重机、门座类型起重机、塔式类型起重机、臂架式类型起重机和流动式类型起重机司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备起重机司机上岗基本条件的劳动者。2.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所操作起重机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达到独立上岗的工作能力。 3.培训要求

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3.2 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3 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3.4 应由具备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 3.5 应采用国家统一编写的培训教材。复审的培训教材由各培训单位根据培训对象和当时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 4.培训内容 4.1 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内容。 4.1.1 起重机的基本知识。 4.1.1.1 起重机的基本分类。 4.1.1.2 起重机的基本技术参数,包括额定起重量、额定工作速度、起升高度、额定起重力矩、幅度等。 4.1.1.3 起重机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包括起重机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等。 4.1.1.4 起重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4.1.2 起重机的基础知识。 4.1.2.1 电学基本知识,包括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电气安全等一般常识。 4.1.2.2 液压传动基本知识,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工作执行部分及辅助部分等。 4.1.2.3 力学基本知识,包括力的基本概念、力学基本定律、重力与重心、力的单位等。 4.1.3 起重机主要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吊钩、钢丝绳、制动器、车轮、减速器和卷筒等零部件的安全技术要求。 4.1.4 各自起重机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起升机构、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4.1.5 各自起重机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6 各自起重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包括起重机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