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

力学是高中物理学研究事物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受力分析方法,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然后找出哪些物体对它产生作用——即找施力物体

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不要分析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施加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是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所研究的对象上。明确研究对象,并把它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物体的受力,首先要选准研究对象,并把它隔离出来。根据解题的需要,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结点、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系统。

2、要养成按步骤分析的习惯

首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其次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环绕研究对象逆时针(或顺时针)观察一周,看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某个接触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画出摩擦力,分析完这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它接触点(面)。再画其它场力:看是否有电场、磁场作用,如有则画出场力。所以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较好。“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摩擦分动静,方向要判准。”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触力,环绕研究对象一周,看研究对象与其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每个接触面对研究对象可能有两个接触力,应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逐一分析。

3、画完受力图后再做一番检查

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特别是检查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

4、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

先假设此力不存在,观察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上,研究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时,还要考虑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时,要注意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所处的状态不同,其受力情况一般也不同。如: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一起传动时,若传送带加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前;若传送带减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若传送带匀速运动,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5、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地列为物体所受的力

例如:在分析斜面上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时,不能把物体所受的重力和“下滑力”并列为物体所受的力,因为“下滑力”是重力沿斜面方向上的一个分力。

6、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

如靠传送带的带动而加速运动的物体。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就不能把“动力”分析上,因为“动力”是效果力,它实际上就是皮带对物体的摩擦力。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如下滑力、动力、阻力等。

研究物体A的受力时,只分析“甲对A” 、“乙对A” 、“丙对A”……的力,不分析“A对甲”、“A对乙”、“A对丙”……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三种情况

1、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整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或一起匀速运动时,或者系统内一部分处于静止状态,另一部分匀速运动。以上这些情况,整体都平衡,整体内每个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整体所受合力也为零。这样,根据整体的平衡条件,就可以确定整体或某一个物体的受力特点。

2、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且无相对运动

由于系统内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即整体内每个物体都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这时整体所受的合力提供整体运动的加速度。这种情况利用整体法,更容易把握整体的受力情况和整体的运动特点。

3、系统内部分平衡部分不平衡

这种情况由于系统内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物体间有相对运动,通常习惯用隔离法。若系统内两个物体一个处于平衡,另一个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也可以利用整体法来分析,有时会使问题简化易于理解。当然,这种情况整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整体所受合力就等于不平衡物体所受的合力,用来提供不平衡物体的加速度。

综上所述,在分析物体的受力问题时,能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和步骤,并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应对不同的问题是解决物理受力分析问题的关键。这不但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知道物体的多种运动状态,增强整体法的思维意识,也能帮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力和运动的相互关系,是帮助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的好方法。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例题

例1:如图1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 2

B. 3

C.4

D. 5

解析:如图2所示,以物体B为研究对象,B受重力向上的外力F 和A对B的压力N,物体B有相对A上移的运动趋势,故A对B的静摩擦力沿斜边向下,故选C正确。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健,是重点,也是难点,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例2: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

m1的m2的木块,m1>m2,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为m1,m2,θ1,θ2的数值并未给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这样类型的问题优先选用整体法,根据整体受力平衡,则

很容易判断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摩擦力为零,且弹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之和,所以选项D正确。

例3:光滑水平面上,放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木块,质量为m的光滑物体放在斜面上,如图4所示,现对斜面施加力F,若使M与m 保持相对静止,F应为多大?

解析:由于斜面光滑,物块只受重力和斜面的弹力,而且和斜面一起运动,则先隔离物块分析受力,计算出加速度a=gtanθ,方向水平向左,再根据整体法可以求得F=(M+m)gtana。这是典型的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先隔离后整体)。

例4: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大于g

B.小于g

C.0

D.g

解析:这里框架恰好平衡,而小球不平衡,利用整体法,由于框架对地面的压力为零,则整体只受到重力(M+m)g,合力即为(M+m)g,方向竖直向下,提供小球的加速度,所以(M+m)g=ma,即a>g,所以选项A正确。这一题如果用隔离法分析过程要复杂麻烦。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 力学是高中物理学研究事物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受力分析方法,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然后找出哪些物体对它产生作用——即找施力物体 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不要分析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施加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是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所研究的对象上。明确研究对象,并把它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物体的受力,首先要选准研究对象,并把它隔离出来。根据解题的需要,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结点、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系统。 2、要养成按步骤分析的习惯 首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其次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环绕研究对象逆时针(或顺时针)观察一周,看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某个接触点(面)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画出摩擦力,分析完这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它接触点(面)。再画其它场力:看是否有电场、磁场作用,如有则画出场力。所以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较好。“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摩擦分动静,方向要判准。”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触力,环绕研究对象一周,看研究对象与其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每个接触面对研究对象可能有两个接触力,应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逐一分析。 3、画完受力图后再做一番检查 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特别是检查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 4、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

第一章 力 知识要点: 1、力的本质:(参看例1、 2、3)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脱离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对应一个力,有受力物体同时有施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无中生有。(例如:脱离枪筒的子弹所谓向前的冲力,沿光滑平面匀速向前运动的小球受到的向前运动的力等) (2)力作用的相互性决定了力总是成对出现: ※甲乙两物体相互作用,甲受到乙施予的作用力的 同时,甲给乙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总是同 种性质的力。(例如:图中N 与N '均属弹力,f f 00 与'均属静摩擦力) (3)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或速度方向改变)使物体获得加速度。 ※这里的力指的是合外力。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对于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结合上定律就更明确了。 (4)力是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标量只有大小。 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大小和方向有一个不确定作用效果就无法确定,这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含意。 (5)常见的力:根据性质命名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有拉力、下滑力、支持力、阻力、动力等。 2、重力,物体的重心(参看练习题)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重力的大小:G=mg ,同一物体质量一定,随着所处地理位置的变化,重力加速度的变化略有变化。从赤道到两极G →大(变化千分之一),在极地G 最大,等于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随着高度的变化G →小(变化万分之一)。在有限范围内,在同一问题中重力认为是恒力,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即使在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状态下重力不变; (3)重力的方向永远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而不是与支持面垂直); (4)物体的重心。 物体各部分重力合力的作用点为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位置取决于质量分布和形状,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对称中心。 确定重心的方法:悬吊法,支持法。 3、弹力、胡克定律:(参看例)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详解(内附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详解 一看就懂!不可错过!(内附经典例题) 力学是高中物理所学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高一各阶段考试的重点,更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与关键。很多同学做受力分析做得一塌糊涂,做共点力平衡的题目也是无从下手。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受力分析技巧和共点力平衡题型练习: 受力分析基本步骤 找力 01 找研究对象,只考虑它受到的力 02 分析力的顺序一般按照“一场力,二弹力,三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分析,以免遗漏 画 03 根据分析寻找,一边做出受力图 验 04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验证所做是否正确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01 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 02 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03 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例如,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04 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 05 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质点与物体的差别.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情况的不同或研究的重点不同,有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而只考虑平动,那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在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模型步骤全攻略一看就懂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模型步骤全攻略一看就懂 受力分析基本步骤 找力:找研究对象,只考虑它受到的力。 分析力的顺序:一般按照“一场力,二弹力,三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分析,以免遗漏。 画:根据分析寻找,一边做出受力图。 验: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验证所做是否正确。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01 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 02 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03

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 例如,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04 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 05 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质点与物体的差别.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情况的不同或研究的重点不同,有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而只考虑平动,那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在以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均把物体认为是质点,物体受到的是共点力. 06 注意每分析—个力,都应找出它的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例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并不存在向前的“冲力”.又如把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物体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并不存在向水平方向抛出的力。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知识点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知识点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知识点 1、受力分析: 要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与多少物体接触,处于什么场中)和运动状态着手,其常规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 (2)先画重力,然后弹力、摩擦力,再画电、磁场力; (3)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否则必然是多力或漏力; (4)合力或分力不能重复列为物体所受的力. 2、整体法和隔离体法 (1)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考虑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 (3)方法选择 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应用整体分析法,可使问题简单明了,而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当涉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要应用隔离分析法,这时原整体中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物体的外力。 3、注意事项: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 (1)弹力和摩擦力都是产生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因此要从接触点处判断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画好这两个力. (2)画受力图时要逐一检查各个力,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一定是无

中生有的.同时应只画物体的受力,不能把对象对其它物体的施力也画进去. 易错现象: 1.不能正确判定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 2.不能灵活选取研究对象; 3.受力分析时受力与施力分不清。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3篇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 第一篇:平面力的分解与合成 在物理学中,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就需要对物体所受的力进行分析。其中,平面力的分解与合成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平面力是指沿水平方向施加给物体的力,常见的例子是斜面上的物体施加给滑动物体的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将平面力分解为两个力: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称为法向力;一个沿斜面方向的力,称为切向力。 在分解平面力的时候,需要使用三角函数来计算。例如,对于一个倾斜角度为θ的平面力F,其分解后的法向力为Fcosθ,切向力为Fsin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平面力转换为更容易处理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力。 除了分解平面力,有时也需要将平面力进行合成。合成平面力是指将多个平面力作用于同一物体的情况,要求将它们合并成一个等效力。合成平面力可以采用向量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将各个平面力的分量相加即可。这样得到的等效力可以方便地用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和运动状态。 总体而言,平面力的分解和合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物体受力情况,从而更好地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动力学特性。 第二篇: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三定律对于物理学的发展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定律之一。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如果一个物体没 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原来的状态,即维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种状态也称为惯性状态。例如,一个物体放置在光滑的平面上,它将不会发生运动,直到受到外部的推动或拉扯。 牛顿第二定律则提供了一种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方式。 它指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它所受到的力和质量,当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时,它将发生加速度,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比例成正比。这种关系可以用公式F=ma表示,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共 同构成了描述物体运动和受力情况的基本定律,也是物理学中研究动力学的重要内容。 第三篇:质点运动的受力分析 在物理学中,质点运动的受力分析是一个基本的研究内容。质点是一个质量极小、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物体,常常被用来对一个物体的运动进行简化和抽象。 对于一个质点的运动,需要对其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根 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质点受到的合外力与其加速度成正比,其中合外力指所有作用于质点的力之和。因此,只有确定了质点所受的力,才能计算出它的加速度和运动状态。 在实际问题中,确定质点所受的力需要进行受力分析, 通常采用自由体图的方法。自由体图是指将一个物体孤立出来,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绘制所有作用于它上面的力的图形,以便更好地分析其受力情况。例如,对于一个斜坡上放置的物体,需要绘制所有作用于该物体上的力图,包括重力、法向力、摩

上海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一、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先来回顾一下各种常见力的特点。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作用力。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只要研究的对象是实际物体,重力就肯定存在。 弹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但接触不一定有弹力,只有当接触处存在弹性形变时,弹力才会出现。 摩擦力:弹力存在是摩擦力存在的前提,因此摩擦力的分析应该放在弹力之后。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若有相对滑动,则它们之间会出现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若有相对滑动的趋势,则它们间会出现静摩擦力。 如果研究的物体处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中,如周围有某种液(气)体、电场或者磁场,那么还要分析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阻力、电场力或磁场力等的作用。 二、受力分析的基本原则 初步分析之后,如果能对照受力分析的基本原则换个角度检查一下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两个基本原则依次为:(1)每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2)受力情况必须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吻合。 例:有人认为“物体以某一初速冲上光滑的斜面后,物体在上滑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冲力作用,在下滑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作用。” 例:物体A放在水平传送带上,且A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若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试分析A的受力。 三、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 根据涉及的物体个数和解题需要,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可分为两种:

(一)隔离法 顾名思义,将单个物体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例:如图所示,A、B、C三木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对B木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恒力F,三木块共同向右匀速运动,三木块的重力都是G,分别画出三木块受力示意图。 分析:既然要求对三木块进行受力分析,隔离法是唯一的选择。但隔离顺序的选择要讲究一点技巧,通常按照受力个数从小到大的次序进行,整个处理过程会简单一些。 (二)整体法 指将几个物体(通常为运动状态相同的物体)同时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例:如图所示,A、B两个长方形物体静止地叠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体上,斜面也处于静止状态,设A、B的重力大小分别为、,试斜面对B产生的摩擦力。 例:如图所示,质量都是m的4块砖被夹在两木板之间静止。求中间两块砖之间的摩擦力。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技巧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静力学问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并将“对象”隔离出来。必要时应转换研究对象。这种转换,一种情况是换为另一物体,一种情况是包括原“对象”只是扩大范围,将另一物体包括进来。 2、分析“对象”受到的外力,而且分析“原始力”,不要边分析,边处理力。以受力图表示。 3、根据情况处理力,或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用三角形法则,或用正交分解法则,提高力合成、分解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4、对于平衡问题,应用平衡条件∑F=,∑M=,列方程求解,而后讨论。 5、对于平衡态变化时,各力变化问题,可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研究。 静力学习题可以分为三类: ①力的合成和分解规律的运用。 ②共点力的平衡及变化。 ③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平衡及变化。 认识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 对于质点而言,若该质点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为零,则称为平衡,欲使质点平衡须有∑F=0。若将各力正交分解则有:∑FX=0,∑FY=0。 对于刚体而言,平衡意味着,没有平动加速度即=0,也没有转动加速度即=(静止或匀逮转动),此时应有:∑F=0,∑M=0。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物体在三个力(非平行力)作用下平衡时,据∑F=可以引伸得出以下结论: ①三个力必共点。 ②这三个力矢量组成封闭三角形。 ③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 二、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及步骤 (一)、受力分析要点: 1、明确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或结点受力的个数和方向,如果是连结体或重叠体,则用“隔离法” 3、作图时力较大的力线亦相应长些 4、每个力标出相应的符号(有力必有名),用英文字母表示 5、物体或结点:解法。 受四力以上:用正交分成法或正交分解法。 受三个力作用:力的合 6、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列动力学方程 ①受力平衡时 7、一些物体的受力特征:均可传。 杆或弹簧:拉力、压力(张力)不能传压力。绳或橡筋:不能受拉力 8、同一绳放在光滑滑轮或光滑挂钩上,两侧绳子受力大小相等,当三段以上绳子在交点打结时,各段绳受力大小一般不相等。 (二)、受力分析步骤: 1、判断物体的个数并作图: ①重力; ②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 ③场力(电场力、磁场力) 2、判断力的方向: ①根据力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去判;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去判;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类型总结

1.以下研究对象均为单个静止物体。 一圆球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光滑球静止在两夹板之间 球被光滑夹板夹在中间 用斜向上的力拉物块 物块A静止在斜面上 用水平力F将物块A顶在竖直墙面上 用斜向上的力F将物块A顶在竖直墙面上 用垂直于斜面的力F将物块顶在斜面上 物块A浮在水面上 物块A静止在半球面上。 均匀棒静止在半圆形槽内 用三根细线将一重物吊起,分析结点O 的受力。 用竖直细线将小球吊起,搁在斜面上。 小球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线倾斜。 均匀棒搁在光滑的半圆开圆柱 上 竖直细绳将均匀杆一端吊起。 倾斜绳将均匀杆一端吊起。 圆木静止在光滑槽上,O1是圆木的几何中 心,O2是圆木的重心。 光滑球靠在墙上 圆柱静止在两根木棍搭成的斜面上 光滑大圆环上用弹簧系着一个小环 光滑滑轮静止在绳上,分析与滑轮直接 相互作用的那部分绳的受力情况。 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小球,放在光滑 斜面上。 匀速转动的传送带上,物块A被竖直 挡板挡住。 两根细线分别固定在轻杆的一端,另一端分与 墙和重物相连,分析结点A的受力情况。 用竖直向上力F拉静止在斜面上的物 块,所受摩擦力可能为: A、沿斜面向上 B、沿斜面向下 C、不受摩擦力 D、都有可能 静止玻璃管内,用水银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 塞受力。 以下研究对象均为静止的多个物体,请以每一个物体、整体 为研究对象进行隔离、整体受力分析。 用力F竖直向下压物块A 用水平力F拉物块A 用水平力F拉物块B 用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拉物块A和B 用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拉物块A和B。 用水平力F拉物块A,未拉动。 用水平力F拉物块B,未拉动。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物块A、B。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物块A、C。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物块B、C。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A、B。

高中物理之受力分析知识点

高中物理之受力分析知识点 一、用“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和摩擦力的方向 1、用“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则与接触物体间无弹力;若不能,则与接触物体间有弹力。 2、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可以假设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根据是否发生相对滑动、向哪滑动来判断是否存在静摩擦力及其方向。 方法提炼 1、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假设法;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

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4)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否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二、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方法 所谓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中。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化动为静,静中求动。 规律总结 1、解析法: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 2、图解法:在共点力的平衡中,有些题目中常有“缓慢”一词,表示物体处于动态平衡。解决动态平衡类问题常用图解法,图解法就是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一般受三个力)的基础上,若满足有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有一个力方向不变时,可画出这三个力的封闭矢量三角形来分析力的变化情况的方法,图解法也常用于求极值问题。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详解(内附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详解 看就懂!不可错过!(内附经典例题) 力学是高中物理所学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高一各阶段考试的重点,更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与关键。很多同学做受力分析做得一塌糊涂, 做共点力平衡的题目也是无从下手。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受力分析技巧和共点力平衡题型练习: 受力分析基本步骤 找力 Ol 找研究对象,只考虑它受到的力 02 分析力的顺序一般按照“一场力,二弹力,三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分析, 以免遗漏画 03 根据分析寻找,一边做出受力图 验 04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验证所做是否正确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Ol

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 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 02 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03 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乂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例如,放在倾角为0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儿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04 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儿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 05 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质点与物体的差别.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情况的不同或研究的重点不同,有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 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而只考虑平动,那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在以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均把物体认为是质点, 物体受到的是共点力

(完整)高中物理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专题 一、典型例题 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 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二、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 和c ,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1)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球 平面上的物体球 (3)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球 (4)在力F 作用下行使在路面上小车 (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 (接触面光滑) (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 接触面不光滑. (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4)在力F 作用下静止 在斜面上的物体(5)各接触面均光滑 A 的物块A

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由于三物体均静止,故可将三物体视为一个物体,它静止于水平面上,必无摩擦力作用,故选D . 【点评】本题若以三角形木块a 为研究对象,分析b 和c 对它的弹力和摩擦力,再求其合力来求解,则把问题复杂化了.此题可扩展为b 、c 两个物体均匀速下滑,想一想,应选什么? 【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 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 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 A .N 不变,T 变大 B .N 不变,T 变小 C .N 变大,T 变大 D .N 变大,T 变小 【解析】隔离法:设PQ 与OA 的夹角为α,对P 有: mg +Tsinα=N 对Q 有:Tsinα=mg 所以 N=2mg , T=mg/sinα 故N 不变,T 变大.答案为B 整体法:选P 、Q 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外力为零,直接可得N=2mg ,再选P 或Q 中任一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求出T=mg/sinα 【点评】为使解答简便,选取研究对象时,一般优先考虑整体,若不能解答,再隔离考虑. 【例3】如图所示,设A 重10N ,B 重20N ,A 、B 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0.1,B 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问:(1)至少 对B 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 、B 发生相对滑动?(2)若 A 、 B 间μ1=0.4,B 与地间μ2=0.l ,则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 滑动? 【解析】(1)设A 、B 恰好滑动,则B 对地也要恰好滑动,选A 、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由平衡条件得: F=f B +2T 选A 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 T=f A f A =0.1×10=1N f B =0.2×30=6N F=8N 。 (2)同理F=11N 。 【例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 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分别为 A .4mg 、2mg B .2mg 、0 C .2mg 、mg D .4mg 、mg 【解析】设左、右木板对砖摩擦力为f1,第 3块砖对第2块砖摩擦为f2,则对四块砖作整体有:2f1=4mg ,∴ f1=2mg 。 A B F T T f B A T f A A O B P Q A B F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大全

图14 A 20XX 年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大全 一、注意静摩擦力的适应性,摩擦力动与静的突变。 1.如图14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 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砝码质量为0.6kg ,弹簧秤示数为2N ,滑轮摩擦不计。求:轻轻去掉砝码后,木块A 在水平方向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弹簧秤的示数。 1.2N ,2N 2.20XX 年高考理综山东卷16、用轻弹簧竖直悬挂的质量为m 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 A ) A .等于零 B .大小为 mg 2 1 ,方向沿斜面向下 C .大于为 mg 2 3 ,方向沿斜面向上 D .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上 3.山东泰安市07年第一轮质量检测3.如图所示,一物块受到一个水平力F 作用静止于斜面上,此力F 的方向与斜面底边平行,如果将力F 撤消,下列对物块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D ) A .木块将沿斜面下滑 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C .木块立即获得加速度 D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改变 4.如图1,所示,在一块长木板上放一铁块,当把长木板从水平位置绕一端缓慢抬起时,铁 块所受的摩擦力( B ) A .随倾角θ的增大而减小 B .开始滑动前,随倾角θ的增大而增大,滑动后,随倾角θ的增大而减小 C .开始滑动前,随倾角θ的增大而减小,滑动后,随倾角θ的增大而增大 D .开始滑动前保持不变,滑动后,随倾角θ的增大而减小 5.如图,将半球置于水平地面上,半球的中央有一光滑小孔,柔软光 滑的轻绳穿过小孔,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12m m 、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它们静止时1m 与球心O 的连线与水平线成45o 角,1m 与 θ 图1 2m 30° F θ

受力分析 高中物理

一、受力分析 1、定义:把某个特定的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力一个不漏,一个不重地找出来,并画出定性的受力示意图。对物体进行正确地受力分析,是解决好力学问题的关键。 2、相对合理的顺序:先找(电场力、磁场力、重力),再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它力。 3、为了在受力分析时不多分析力,也不漏力,一般情况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 (2)按顺序画力 ①.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 ②.次画已知力 ③.再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看研究对象跟周围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先对某个接触点(面)分析,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再画出摩擦力。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触点(面)。 ④.再画其他场力:看是否有电、磁场力作用,如有则画出。 (3)验证: ①.每一个力都应找到对应的施力物体 ②.受的力应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对应。 总之,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按次序画出物体实际受的各个力,为解决这一难点可记忆以下受力口诀:, 地球周围受重力 绕物一周找弹力 考虑有无摩擦力 其他外力细分析 合力分力不重复 只画受力抛施力 (4)注意: (1)只分析研究对象受的根据性质命名的实际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不画它对别的物体的作用力。

(2)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3)每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防止“漏力”和“添力”。 (4)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力的作用点可画在重心上,对有转动效果的物体,则力应画在实际位置上。 (5)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等。 (6)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情况也不同。 二、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对质点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对转动的物体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 F0 2、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 合 3、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等大、反向、共线; (2)三力平衡时,若是非平行力,则三力作用线必交于一点,三力的矢量图必为一闭合三角形; (3)多个力共同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力在任一方向上的合力必为零; (4)多个力作用平衡时,其中任一力必与其它力的合力是平衡力; (5)若物体有加速度,则在垂直加速度的方向上的合力为零。 【要点名师精解】 一、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1、常用方法 (1).隔离法 为了弄清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一般可采用隔离法. 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 ○1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 ○2将某个研究对象、某段运动过程或某个状态从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3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运动过程示意图;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 一、基本概念理解 1、力的概念: (1)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高中物理主要解决①重力、②弹力、③摩擦力 2、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变化 (2)改变物体的形状------------形变 3、力的分解与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原则) 1、力的正交分解法。 把力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叫做力的正交分解。以少分解力为原则建立坐标系。

2、菱形转化三角形。 如果连个分力大小相等,则以这两个分力为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菱形,而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可将菱形分成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于是菱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3、相似三角形法。 如果在对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运算的过程中,力三角与几何三角形相似。则可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等性质求解。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2)惯性的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通过定义可知: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他的运动状态无关,与他的受力情况无关,与他的地理位置无关。

2、弹力:产生条件是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在接触面处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对弹力的重点分析 1、物体与物体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 (1)细绳-----只能有拉力 (2)轻杆-----压力和拉力 (3)轻弹簧—压力和拉力 2、物体受弹力性质分析方法:(易错点) (1)假设法:假设没有所受力物体看运动趋势。 例:分析下面两个图小球所受斜面做给的弹力方向?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中常见模型

╰ α 高中物理知识归纳 ----------------------------力学模型及方法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2斜面模型(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的临界条件) 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情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决定 μ=tgθ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μ> tgθ物体静止于斜面 μ< tgθ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a=g(sinθ一μcosθ) 3.轻绳、杆模型 绳只能受拉力,杆能沿杆方向的拉、压、横向及任意方向的力。 杆对球的作用力由运动情况决定 只有θ=arctg(g a)时才沿杆方向 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最低点时的速度?,杆的拉力? 若小球带电呢? 假设单B下摆,最低点的速度V B=R 2g⇐mgR=2 2 1 B mv 整体下摆2mgR=mg 2 R +'2B '2 A mv 2 1 mv 2 1 + ' A ' B V 2 V=⇒' A V=gR 5 3 ;'A ' B V 2 V==gR 2 5 6 > V B=R 2g E m L · m2 m1 F B A F1 F2 B A F

F m 所以AB 杆对B 做正功,AB 杆对A 做负功 若 V 0< gR ,运动情况为先平抛,绳拉直沿绳方向的速度消失 即是有能量损失,绳拉紧后沿圆周下落机械能守恒。而不能够整个过程用机械能守恒。 求水平初速及最低点时绳的拉力? 换为绳时:先自由落体,在绳瞬间拉紧(沿绳方向的速度消失)有能量损失(即v 1突然消失),再v 2下摆机械能守恒 例:摆球的质量为m ,从偏离水平方向30°的位置由静释放,设绳子为理想轻绳,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A 时绳子受到的拉力是多少? 4.超重失重模型 系统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或此方向的分量a y ) 向上超重(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F=m(g+a);向下失重(加速向下或减速上升)F=m(g-a) 难点:一个物体的运动导致系统重心的运动 1到2到3过程中 (1、3除外)超重状态 绳剪断后台称示数 系统重心向下加速 斜面对地面的压力? 地面对斜面摩擦力? 导致系统重心如何运动? 铁木球的运动 用同体积的水去补充 1.(15分)一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环上套着两个小球A 和B (中央有孔),A 、B 间由细绳连接着,它们处于如图中所示位置时恰好都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情况下,B 球与环中心O 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 B 间的细绳呈伸直状态,与水平线成300夹角。已知B 球的质量为m ,求: (1)细绳对B 球的拉力和A 球的质量; (2)若剪断细绳瞬间A 球的加速度; (3)剪断细绳后,B 球第一次过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的作用力 ( 15分)(1)对B 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mg T =030sin mg T 2= ① ( 1分) 对A 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 0030sin 30cos A N T = ② ( 1分) 在竖直方向:0 030sin 30cos T g m N A A += ③ ( 2分) 由以上方程解得:m m A 2= ④ ( 1分) (2)剪断细绳瞬间,对A 球:a m g m F A A 合==0 30sin ( 2分) 2/g a = ⑤ ( 2分) a 图9 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