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钾的溶解度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6.69 KB
- 文档页数:1
部分物质的溶解度参考表物质化学式0 °C10°C20 °C30°C40°C50°C60°C70°C80°C90°C100°C碳酸氢铵NH4HCO311.9 16.1 21.728.436.659.210917354碳酸氢铵NH4HCO311.9 16.1 21.728.436.659.210917354溴化铵NH4Br 60.6 68.1 76.4 83.291.2108125135145碳酸铵(NH4)2CO3100氯酸铵NH4ClO328.7氯化铵NH4Cl 29.4 33.2 37.2 41.445.850.455.360.265.671.277.3氯铂酸铵(NH4)2PtCl60.2890.3740.4990.6370.8151.442.162.613.36铬酸铵(NH4)2CrO425 29.2 3439.345.35976.1重铬酸铵(NH4)2Cr2O718.2 25.5 35.646.558.586115156砷酸二氢铵NH4H2AsO433.7 48.763.883107122磷酸二氢铵NH4H2PO418.5 22.8 37.446.456.782.5118173氟硅酸铵(NH4)2SiF618.6甲酸铵NH4HCO2102 143204311533磷酸一氢铵(NH4)2HPO442.9 62.9 68.975.181.897.2硫酸氢铵NH4HSO4100酒石酸氢铵NH4HC4H4O61.882.7碘酸铵NH4IO3 2.6碘化铵NH4I 155 163 172 182191209229250硝酸铵NH4NO3 118 150 192 2422974215874871高碘酸铵(NH4)5IO62.7草酸铵(NH4)2C2O42.23.214.456.098.181422.427.934.7高氯酸铵NH4ClO412 16.4 21.737.734.649.968.9高锰酸铵NH4MnO40.8磷酸铵(NH4)3PO426.1硒酸铵(NH4)2SeO496 105 115126143192硫酸铵(NH4)2SO470.6 73 75.4 78 81 88 95 103亚硫酸铵(NH4)2SO347.9 54 60.868.878.410414415153酒石酸铵(NH4)2C4H4O645 55 6370.576.586.9硫氰酸铵NH4SCN 120 144 170208234346硫代硫酸铵(NH4)2S2O32.15钒酸铵NH4VO3 0.48 0.841.322.42氢氧化钯(II) Pd(OH)24.106×10-1氢氧化钯(IV) Pd(OH)45.247×10-14乙酸钡Ba(C2H3O2)258.8 62 72 7578.575 74 74.8砷酸钡Ba3(AsO4)22.586×10-9叠氮化钡Ba(N3)212.5 16.1 17.4溴酸钡Ba(BrO3)20.29 0.44 0.650.951.312.273.520.951.31溴化钡BaBr2 98 101 104 109114123135149碳酸钡BaCO3 1.409×10-3氯酸钡Ba(ClO3)220.3 26.9 33.941.649.766.784.8105氯化钡BaCl2 31.2 33.5 35.8 38.140.846.252.555.859.4氯酸钡Ba(ClO2)243.9 44.6 45.447.953.866.680.8铬酸钡BaCrO4 2.775×10-4氰化钡Ba(CN)280亚铁氰化钡Ba2Fe(CN)69.732×10-3氟化钡BaF2 0.1590.160.162氟硅酸钡BaSiF62.8×10-2甲酸钡Ba(HCO2)226.2 28 31.9 3438.644.247.651.3磷酸氢钡BaHPO41.3×10-2亚磷酸氢钡BaHPO3 0.687氢氧化钡Ba(OH)2·8H2O1.672.483.895.598.2220.9101碘酸钡Ba(IO3)23.5×10-24.6×10-25.7×10-2碘化钡BaI2 182 201 223 25264291301钼酸钡BaMoO4 6×10-3硝酸钡Ba(NO3)24.95 6.67 9.0211.514.120.427.234.4亚硝酸钡Ba(NO2)250.3 60 72.8102151222261325草酸钡BaC2O4·2H2O3×10-3氧化钡BaO 3.8高氯酸钡Ba(ClO4)2239 336416495575653高锰酸钡Ba(MnO4)21.5×10-2焦磷酸钡Ba2P2O79×10-3硒酸钡BaSeO4 5×10-3硫酸钡BaSO4 2.448×10-4硫化钡BaS 2.88 4.89 7.86 10.414.927.749.967.360.3砷酸铋BiAsO4 7.298×10-4碳酸氢钆(III) Gd(HCO3)35.61溴酸钆(III) Gd(BrO3)3 50.2 70.1 95.6126166 ·9H2O氢氧化钆(III) Gd(OH)31.882×10-5硫酸钆(III) Gd2(SO4)33.98 3.3 2.62.32氯化钙CaCl2 59.5 64.7 74.5 10128137147154159乙酸钙Ca(C2H3O2)2 37.4 36 34.733.833.232.733.531.129.7 ·2H2O砷酸钙Ca3(AsO4)23.629×10-3叠氮化钙Ca(N3)245苯甲酸钙Ca(C7H5O2)2 2.32 2.45 2.723.023.424.716.878.558.7 ·3H2O碳酸氢钙Ca(HCO3)216.1 16.617.117.517.918.4溴酸钙Ca(BrO3)2230溴化钙CaBr2 125 132 143 213278295312霰石CaCO3-霰石7.753×10-4方解石CaCO3-方解石6.170×10-4氯酸钙Ca(ClO3)2209铬酸钙CaCrO4 4.5 2.25 1. 1.0.83 49 83磷酸二氢钙Ca(H2PO4)21.8氟化钙CaF2 8.575×10-3氟硅酸钙CaSiF6 0.518甲酸钙Ca(HCO2)216.1 16.617.117.517.918.4磷酸氢钙CaHPO44.303×10-3氢氧化钙Ca(OH)20.1890.1820.1730.160.1410.1218.6×10-27.6×10-2碘酸钙Ca(IO3)29×10-20.240.380.520.650.660.67碘化钙CaI2 64.6 66 67.670.874 78 81钼酸钙CaMoO4 4.099×10-3硝酸钙Ca(NO3)2 102 115 129152191358363 ·4H2O亚硝酸钙Ca(NO2)2 63.9 84.5104134151166178 ·4H2O草酸钙CaC2O4 6.7×10-4高氯酸钙Ca(ClO4)2188高锰酸钙Ca(MnO4)2338磷酸钙Ca3(PO4)22×10-3硒酸钙CaSeO4·2H2O9.73 9.77 9.228.797.14硫酸钙CaSO4·2H2O0.2230.2440.2550.2640.2650.2440.2340.205钨酸钙CaWO4 2.387×10-3氟化锆ZrF4 1.32晶体化学吧硫酸锆Zr(SO4)2·4H2O52.5砷酸镉Cd3(AsO4)27.091×10-6苯甲酸镉Cd(C7H5O2)22.81溴酸镉Cd(BrO3)2125溴化镉CdBr2 56.3 75.4 98.8 129152153156160碳酸镉CdCO3 3.932×10-5氯酸镉Cd(ClO3)2299 308 322348376455氯化镉CdCl2 100 135 135 13513513614147氰化镉Cd(CN)22.2×10-2亚铁氰化镉Cd2Fe(CN)68.736×10-5氟化镉CdF2 4甲酸镉Cd(HCO2)28.3 11.1 14.418.625.359.580.585.294.6氢氧化镉Cd(OH)22.697×10-4碘酸镉Cd(IO3)29.7×10-2碘化镉CdI2 78.7 84.7 87.992.110111125硝酸镉Cd(NO3)2122 1361519431713草酸镉CdC2O4.3H2O6.046×10-3高氯酸镉Cd(ClO4)2180 188195203221243272磷酸镉Cd3(PO4)26.235×10-6硒酸镉CdSeO4 72.5 68.4 64 58.95544.232.527.222硫酸镉CdSO4 75.4 76 76.6 78.581.866.763.160.8硫化镉CdS 1.292×10-12钨酸镉CdWO4 4.642×10-2硝酸铬Cr(NO3)3108 124 130152高氯酸铬Cr(ClO4)3104 123 130硫酸铬Cr2(SO4)3220 ·18H2O叠氮化亚汞Hg2(N3)22.727×10-2溴化亚汞Hg2Br21.352×10-6碳酸亚汞Hg2CO34.351×10-7氯化亚汞Hg2Cl23.246×10-5铬酸亚汞Hg2CrO42.313×10-3氰化亚汞Hg2(CN)22.266×10-12高氯酸亚汞Hg2(ClO4)2)282 325 40745549954158硫酸亚汞Hg2SO44.277×10-2乙酸汞Hg(C2H3O2)225苯甲酸汞Hg(C7H5O2)2 1.1 ·H2O溴酸汞Hg(BrO3)2 0.08 ·2H2O溴化汞HgBr2 0.3 0.4 0.56 0.660.911.682.774.9氯酸汞Hg(ClO3)225氯化汞HgCl2 3.63 4.82 6.57 8.3410.216.330 61.3氰化汞Hg(CN)29.3碘酸汞Hg(IO3)22.372×10-3碘化汞HgI2 6×10-3草酸汞HgC2O4 1.1×10-2硫化汞HgS 2.943×10-25硫氰酸汞Hg(SCN)26.3×10-2溴酸钴Co(BrO3)2 45.5 ·6H2O溴化钴CoBr2 91.9 112 128163227241257氯酸钴Co(ClO3)2135 162 180195214316氯化钴CoCl2 43.5 47.7 52.9 59.769.593.897.6101106氟化钴CoF2 1.36氟硅酸钴CoSiF6118 ·6H2O碘酸钴Co(IO3)2 1.020.90.880.820.730.7 ·2H2O碘化钴CoI2 203硝酸钴Co(NO3)284 89.6 97.411112517420430亚硝酸钴Co(NO2)27.6×10-20.24 0.40.610.85高氯酸钴Co(ClO4)2104硫酸钴CoSO4 25.5 30.5 36.1 42 48.85553.845.338.9二氧化硅SiO21.2×10-2氢氧化镓Ga(OH)38.616×10-9草酸镓Ga2(C2O4)3·42O0.4硒酸镓Ga2(SeO4)3·18.116H2O乙酸钾KC2H3O2216 233 25628332435381398砷酸钾K3AsO4 19叠氮化钾KN3 41.4 46.2 50.855.861 106苯甲酸钾KC7H5O265.8 70.776.782.1溴酸钾KBrO3 3.09 4.72 6.91 9.6413.122.734.149.9溴化钾KBr 53.6 59.5 65.3 70.775.485.594.999.2104溴铂酸钾K2PtBr61.89碳酸钾K2CO3 105 109 111 11411712714148156氯酸钾KClO3 3.3 5.2 7.3 10.113.923.837.546 56.3氯化钾KCl 28 31.2 34.2 37.240.145.848.851.353.956.3铬酸钾K2CrO4 56.3 60 63.7 66.767.870.174.5氰化钾KCN 50重铬酸钾K2Cr2O74.7 7 12.318.126.345.673砷酸二氢钾KH2AsO419磷酸二氢钾KH2PO4 14.8 18.3 22.6 2835.550.270.483.5铁氰化钾K3Fe(CN)630.2 38 46 5359.370 91亚铁氰化钾K4Fe(CN)614.3 21.1 28.235.141.454.866.971.574.2氟化钾KF 44.7 53.5 94.9 10813814215甲酸钾KHCO2 313 337 36139847158658碳酸氢钾KHCO3 22.5 27.4 33.739.947.565.6磷酸一氢钾K2HPO4 150硫酸氢钾KHSO4 36.2 48.654.36176.496.1122氢氧化KOH 95.7 103 112 121315178钾 6 4 4碘酸钾KIO3 4.6 6.27 8.08 10.312.618.324.832.3碘化钾KI 128 136 144 153162168176192198206硝酸钾KNO3 13.9 21.9 31.6 45.361.3106167203245亚硝酸钾KNO2 279 292 3063232934837639410草酸钾K2C2O4 25.5 31.9 36.4 39.943.853.263.669.275.3高氯酸钾KClO4 0.76 1.06 1.682.563.737.313.417.722.3高碘酸钾KIO4 0.17 0.28 0.420.6512.14.45.9高锰酸钾KMnO4 2.83 4.31 6.349.0312.622.1过二硫酸钾K2S2O8 4.7磷酸钾K3PO4 81.5 92.3 108133硒酸钾K2SeO4 107 109 111 113115119121122硫酸钾K2SO4 7.4 9.3 11.1 13 14.818.221.422.924.1四苯硼钾KBC24H201.8×10-5硫氰酸钾KSCN 177 198 224255289372492571675硫代硫酸钾K2S2O3 96 155175205238293312钨酸钾K2WO4 51.5 三氯化金AuCl3 68三碘化金AuI31.295×10-1草酸金(V) Au2(C2O4)50.258乙酸镧La(C2H3O2)3·H2O16.9溴酸镧La(BrO3)398 120 14920碘酸镧La(IO3)34.575×10-2钼酸镧La2(MoO4)32.473×10-3硝酸镧La(NO3)3100 136168247硒酸镧La2(SeO4)350.5 45 45 45 4518.55.42.2硫酸镧La2(SO4)33 2.72 2.331.91.671.260.910.790.68钨酸镧La2(WO4)3·3H2O6.06乙酸锂LiC2H3O231.2 35.1 40.850.668.6叠氮化锂LiN3 61.3 64.2 67.271.275.486.6100苯甲酸锂LiC7H5O238.9 41.6 44.753.8溴酸锂LiBrO3 154 166 179 198221269308329355溴化锂LiBr 143 147 160 183211223245266碳酸锂Li2CO3 1.54 1.43 1.33 1.261.171.081.010.850.72氯酸锂LiClO3 241 283 372 488604777氯化锂LiCl 69.2 74.5 83.5 86.289.898.4112121128铬酸锂Li2CrO4.2H2O142重铬酸锂Li2Cr2O7.2H2O151磷酸二氢锂LiH2PO4126氟化锂LiF 0.16氟硅酸锂Li2SiF6.2H2O73甲酸锂LiHCO2 32.3 35.7 39.3 44.149.564.792.7116138亚磷酸氢锂Li2HPO34.439.977.617.116.03氢氧化LiOH 12.7 12.7 12.8 1213 13131517.5锂.9 .3 .8 .3碘化锂LiI 151 157 165 17117920243544481钼酸锂Li2MoO482.6 79.579.578 73.9硝酸锂LiNO3 53.4 60.8 70.1 138152175亚硝酸锂LiNO2 70.9 82.5 96.8114133177233272324草酸锂Li2C2O48高氯酸锂LiClO4 42.7 49 56.163.672.392.3128151高锰酸锂LiMnO4 71.4 磷酸锂Li3PO4 0.039 硒化锂Li2Se 57.7亚硒酸锂Li2SeO325 23.3 21.519.617.914.711.911.19.9硫酸锂Li2SO4 36.1 35.5 34.8 34.233.732.631.430.9酒石酸锂Li2C4H4O642 31.8 27.126.627.229.5硫氰酸锂LiSCN 114131153钒酸锂LiVO3 2.5 4.82 6.284.382.67二氧化硫SO2 9.4氢氧化镥(III) Lu(OH)31.164×10-5硫酸镥(III) Lu2(SO4)3·8H2O57.9氯化铝AlCl3 43.9 44.9 45.8 46.647.348.148.649氟化铝AlF3 0.56 0.56 0.67 0.780.911.11.321.72硝酸铝Al(NO3)360 66.7 73.981.888.7106132153160高氯酸铝Al(ClO4)3122 128 133硫酸铝Al2(SO4)331.2 33.5 36.440.445.859.27380.889氢氧化铝Al(OH)30.0001乙酸镁Mg(C2H3O2)256.7 59.7 53.468.675.7118苯甲酸镁Mg(C7H5O2)2·H2O5溴酸镁Mg(BrO3)2·6H2O58溴化镁MgBr2 98 99 101 104106112125碳酸镁MgCO3 3.9×10-2氯酸镁Mg(ClO3)2114 123 135155178242268氯化镁MgCl2 52.9 53.6 54.6 55.857.56166.169.573.3铬酸镁MgCrO4·7H2O137氟化镁MgF2 7.325×10-3氟硅酸镁MgSiF6 26.3 30.834.944.4甲酸镁Mg(HCO2)214 14.2 14.414.915.917.920.522.222.9氢氧化镁Mg(OH)29.628×10-4碘酸镁Mg(IO3)27.2 8.6 1011.715.215.515.6碘化镁MgI2 120 140 173186钼酸镁MgMoO4 13.7硝酸镁Mg(NO3)262.1 66 69.573.678.978.991.6106草酸镁MgC2O4 0.104高氯酸镁Mg(ClO4)249.6磷酸镁Mg3(PO4)22.588×10-4硒酸镁MgSeO4 20 30.4 38.3 44.348.655.8亚硒酸镁MgSeO35.454×10-2硫酸镁MgSO4 22 28.2 33.7 38.944.554.655.852.950.4硫代硫酸镁MgS2O3 50溴化锰MnBr2 127 136 147 157169197225226228碳酸锰MnCO3 4.877×10-5氯化锰MnCl2 63.4 68.1 73.9 80.888.5109113114115亚铁氰化锰Mn2Fe(CN)61.882×10-3氟化锰MnF2 10.6 0.670.440.48氟硅酸锰MnSiF6·6H2O140氢氧化锰Mn(OH)23.221×10-4硝酸锰Mn(NO3)2102 118 139206草酸锰MnC2O4·2H22×10-22.4×10-22.8×10-23.3×10-2硫酸锰MnSO4 52.9 59.7 62.9 62.96053.645.640.935.3乙酸钠CH3COONa36.2 40.8 46.454.665.6139153161170叠氮化钠NaN3 38.9 39.9 40.8苯甲酸钠NaC7H5O253溴酸钠NaBrO3 24.2 30.3 36.4 42.648.862.675.790.8溴化钠NaBr 80.2 85.2 90.8 98.410711812121121碳酸钠Na2CO3 7 12.5 21.5 39.749 4643.943.9氯酸钠NaClO3 79.6 87.6 95.9 105115137167184204氯化钠NaCl 35.7 35.8 35.9 36.136.437.13838.539.2铬酸钠Na2CrO31.7 50.1 84 88 96 11121264 5 5氰化钠NaCN 40.8 48.1 58.7 71.2水解重铬酸钠Na2Cr2O7163 172 183198215269376405415磷酸二氢钠NaH2PO456.5 69.8 86.9107133172211234氟化钠NaF 3.66 4.06 4.224.44.684.895.08甲酸钠HCOONa 43.9 62.5 81.2 102108122138147160碳酸氢钠NaHCO3 7 8.1 9.611.112.716氢氧化钠NaOH 42 98 109119129174碘酸钠NaIO3 2.48 4.59 8.08 10.713.319.826.629.533碘化钠NaI 159 167 178 191205257295302钼酸钠Na2MoO444.1 64.7 65.366.968.671.8硝酸钠NaNO3 73 80.8 87.6 94.9102122148180亚硝酸钠NaNO2 71.2 75.1 80.887.694.9111113160草酸钠Na2C2O42.693.05 3.413.814.184.935.716.5高氯酸钠NaClO4 167 183 201222245288306329高碘酸钠NaIO4 1.83 5.6 10.319.930.4磷酸钠Na3PO4 4.5 8.2 12.1 16.320.220.96068.177焦磷酸钠Na4P2O72.26硒酸钠Na2SeO413.3 25.2 26.9 7781.878.674.873 72.7硫酸钠Na2SO4 4.9 9.1 19.5 40.848.845.343.742.742.5硫代硫酸钠Na2S2O371.5 7377.690.897.2溴酸镍Ni(BrO3)2·6H2O28溴化镍NiBr2 113 122 131 138144153154155碳酸镍NiCO3 9.643×10-4氯酸镍Ni(ClO3)2111 120 133155181221308氯化镍NiCl2 53.4 56.3 66.8 70.673.281.286.687.6氟化镍NiF2 2.55 2.56 2.562.59碘酸镍Ni(IO3)20.746.2×10-21.43碘化镍NiI2 124 135 148 161174184187188硝酸镍Ni(NO3)279.2 94.2105119158187188高氯酸镍Ni(ClO4)2105 107 110113117焦磷酸镍Ni2P2O71.017×10-3硫酸镍NiSO4·6H2O44.446.649.255.664.570.176.7乙酸钕(III) Nd(C2H3O2)3·H2O26.2溴酸钕(III) Nd(BrO3)343.9 59.2 75.695.2116氯化钕(III) NdCl3 96.7 9899.6102105钼酸钕(III) Nd2(MoO4)31.9×10-3硝酸钕(III) Nd(NO3)3127 142 145159211硒酸钕(III) Nd2(SeO4)345.2 44.6 41.839.939.943.973.3硫酸钕(III) Nd2(SO4)313 9.7 7.15.34.12.82.21.2硼酸H3BO3 5.7 三氧化二硼B2O3 2.2 碳酸铍BeCO3 0.218氯化铍BeCl2 42 42 钼酸铍BeMoO4 3.02硝酸铍Be(NO3)297 102 108113125178草酸铍BeC2O4·3H2O63.5高氯酸铍Be(ClO4)2147硒酸铍BeSeO4·4H2O49硫酸铍BeSO4 37 37.6 39.1 41.445.853.167.282.8硫化钋PoS 2.378×10-14乙酸镨(III) Pr(C2H3O2)3·H2O32溴酸镨(III) Pr(BrO3)355.9 73 91.8114144氯化镨(III)PrCl3 104钼酸镨(III) Pr2(MoO4)31.5×10-3硝酸镨(III) Pr(NO3)3112162178硫酸镨(III) Pr2(SO4)319.8 15.6 12.69.892.565.043.51.10.91砷化氢AsH3 8×10-2氯化氢HCl 81 75 70 65.56157.553 50 47 43 40硫化氢H2S 0.33乙酸铅Pb(C2H3O2)219.8 29.5 44.369.8116叠氮化铅Pb(N3)22.49×10-2溴酸铅Pb(BrO3)27.92溴化铅PbBr2 0.45 0.63 0.86 1.121.52.293.323.864.55碳酸铅PbCO3 7.269×10-5氯酸铅Pb(ClO 3.7×3)2 10-2氯化铅PbCl2 0.67 0.82 1 1.21.421.942.542.883.2铬酸铅PbCrO41.71×10-5亚铁氰化铅PbFe(CN)65.991×10-4氟化铅PbF2 4.634×10-2氟硅酸铅PbSiF6 190 222403428463磷酸氢铅PbHPO43.457×10-4亚磷酸氢铅PbHPO32.187×10-2氢氧化铅Pb(OH)21.615×10-4碘酸铅Pb(IO3)22.4×10-3碘化铅PbI2 4.4×10-25.6×10-26.9×10-29×10-20.1240.1930.2940.42钼酸铅PbMoO4 1.161×10-5硝酸铅Pb(NO3)237.5 46.2 54.363.472.191.6111133草酸铅PbC2O4 6.495×10-4溴酸铷RbBrO3 3.65.1溴化铷RbBr 90 99 108 119132158氯酸铷RbClO3 2.1 3.1 5.4 8 11.622 38 49 63氯化铷RbCl 77 84 91 98 104115127133143铬酸铷Rb2CrO462 67.5 73.678.985.695.7重铬酸铷Rb2Cr2O75.9 1015.232.3氟化铷RbF 300氟硅酸铷Rb2SiF60.157甲酸铷RbHCO2 443 554 61469490碳酸氢铷RbHCO3 110硝酸铷RbNO3 19.5 33 52.9 81.21172031374452高氯酸铷RbClO4 1.09 1.19 1.552.23.266.271115.522高碘酸铷RbIO4 0.648硒酸铷Rb2SeO4159硫酸铷Rb2SO4 37.5 42.6 48.1 53.658.567.575.178.681.8乙酸铯CsC2H3O21010叠氮化铯CsN3 307溴酸铯CsBrO3 0.21 3.66 4.535.3溴化铯CsBr 108氯酸铯CsClO3 3.8 6.2 9.513.826.245 58 79氯化铯CsCl 146 175 187 197208232526271铬酸铯Cs2CrO471.4氟化铯CsF 322 氟硼酸铯CsBF4 0.818甲酸铯CsHCO2 335 381 450 69 4碘酸铯CsIO3 2.6碘化铯CsI 44.1 58.5 76.5 96 1241519205硝酸铯CsNO3 9.33 14.9 23 33.947.283.8134163197草酸铯Cs2C2O4313高氯酸铯CsClO4 0.8 1 1.62.647.314.420.530高锰酸铯CsMnO4 0.228 硒酸铯Cs2SeO2444硫酸铯Cs2SO4 167 173 179 184192021215200乙酸钐Sm(C2H3O2)3 15 ·3H2O溴酸钐Sm(BrO3)334.2 47.6 62.5 7998.5氯化钐SmCl3 92.4 93.4 94.696.9磷酸铈(III) CePO47.434×10-11硒酸铈(III) Ce2(SeO4)339.5 37.2 35.233.232.613.74.6硫酸铈(III) Ce2(SO4)3 21.4 9.847.245.633.87 ·2H2O氢氧化铈(IV) Ce(OH)41.981×10-9乙酸锶Sr(C2H3O2)237 42.9 41.139.538.336.836.136.236.4溴酸锶Sr(BrO3)2 30.9 ·H2O溴化锶SrBr2 85.2 93.4 102 11212315182223氯酸锶SrClO3 175氯化锶SrCl2 43.5 47.7 52.9 58.765.381.890.5101铬酸锶SrCrO4 8.5×10-29.×10-2甲酸锶Sr(HCO2)29.1 10.6 12.715.217.82531.932.934.4氢氧化锶Sr(OH)2 0.91 1.25 1.772.643.958.4220.244.591.2 ·8H2O碘酸锶Sr(IO3)20.19碘化锶SrI2 165 178 19221827365383钼酸锶SrMoO4 1.107×10-2硝酸锶Sr(NO3)239.5 52.9 69.588.789.493.496.998.4硒酸锶SrSeO4 0.656硫酸锶SrSO41.13 1.291.32×10-21.381.411.311.161.15 ×10-2×10-2×10-2×10-2×10-2×10-2×10-2硫代硫酸锶SrS2O32.5 ·5H2O钨酸锶SrWO4 3.957×10-4叠氮化亚铊TlN3 0.1710.2360.364溴酸亚铊TlBrO3 0.306溴化亚铊TlBr2.2×10-23.2×10-24.8×10-26.8×10-29.7×10-20.117碳酸亚铊Tl2CO3 5.3氯酸亚铊TlClO3 2 3.9212.736.657.3氰化亚铊TlCN 16.8 氟化亚铊TlF 78 碳酸氢亚铊TlHCO3 500氢氧化亚铊TlOH 25.4 29.6 3540.449.473.3106126150碘酸亚铊TlIO36.678×10-2碘化亚铊TlI2×10-36×10-31.5×10-23.5×10-27×10-20.12硝酸亚铊TlNO3 3.9 6.22 9.5514.32146.11120414草酸亚铊Tl2C2O41.83高氯酸亚铊TlClO4 6 8.04 13.119.728.350.881.5磷酸亚铊Tl3PO4 0.15焦磷酸亚铊Tl4P2O740硒酸亚铊Tl2SeO42.17 2.88.510.8硫酸亚铊Tl2SO4 2.73 3.7 4.876.167.531114.616.518.4钒酸亚铊TlVO3 0.87硫酸铽Tb2(SO4)3 3.56 ·8H2O溴酸铽Tb(BrO3)3 66.4 89.7 117152198 ·9H2O溴化亚铁41307 101 109 117124133144168176184碳酸亚铁FeCO36.554×10-5氯化亚铁FeCl2 49.7 59 62.566.77078.388.792.394.9氟硅酸亚铁FeSiF672.1 74.4 77 84 88 100 ·6H2O硝酸亚铁Fe(NO3)2 113 134 ·6H2O草酸亚铁FeC2O4 8×10-3·2H2O高氯酸亚铁Fe(ClO4)2 299 ·6H2O硫酸亚铁FeSO428.8 40 48 6073.310179.968.357.8 ·7H2O砷酸铁FeAsO41.47×10-9氯化铁FeCl374.4 91.8107 ·6H2O氟化铁FeF3 9.1×10-2氢氧化铁Fe(OH)32.097×10-9碘酸铁Fe(IO3)30.36硝酸铁Fe(NO3)3 112 138175 ·9H2O高氯酸铁Fe(ClO4)3289 368422478772硫酸铁Fe2(SO4)3 440 ·9H2O氯化亚铜CuCl9.9×10-3溴化铜CuBr2 107 116 126 128131碳酸铜CuCO3 1.462×10-4氯酸铜Cu(ClO3)2242氯化铜CuCl2 68.6 70.9 73 77.387.696.5104108120铬酸铜CuCrO4 3.407×10-2氟化铜CuF2 7.5×10-2氟硅酸铜CuSiF6 73.5 76.5 81.684.191.293.2甲酸铜Cu(HCO2)212.5硝酸铜Cu(NO3)283.5 100 125156163182208222247高氯酸铜Cu(ClO4)2146硒酸铜CuSeO4 12 14.5 17.5 21 25.236.553.7亚硒酸铜CuSeO32.761×10-3硫酸铜CuSO4·5H2O23.1 27.5 3237.844.661.883.8114硫化铜CuS 2.4×10-17氟化钍(IV)ThF40.914 ·4H2O碘酸钍(IV) Th(IO3)43.691×10-2硝酸钍(IV) Th(NO3)4186 187 191硒酸钍(IV) Th(SeO4)2 0.65 ·9H2O硫酸钍(IV) Th(SO4)2 0.74 0.99 1.381.993 ·9H2O溴化亚锡SnBr2 85氯化亚锡SnCl2 84氟化亚锡SnF2 30碘化亚锡SnI2 0.991.171.422.113.043.584.2硫酸亚锡SnSO4 18.9乙酸锌Zn(C2H3O2)230溴化锌ZnBr2 389 446 528591618645672碳酸锌ZnCO3 4.692×10-5氯酸锌Zn(ClO3)2145 152 209223氯化锌ZnCl2 342 353 395 437452488541614氰化锌Zn(CN)25.8×10-2氟化锌ZnF2 1.6甲酸锌Zn(HCO2)23.74.3 6.17.411.821.228.838碘酸锌Zn(IO3)2·2H2O7.749×10-2碘化锌ZnI2 430 432 44546749510硝酸锌Zn(NO3)298138211草酸锌ZnC2O4·2H2O2.521×10-3。
氯化钾标准溶液配制氯化钾标准溶液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溶液,它可以用于校准电导率仪、pH计和离子选择电极等仪器。
正确的配制氯化钾标准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氯化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首先,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氯化钾粉末、蒸馏水、容量瓶、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PH计等。
其次,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氯化钾粉末称量放入容量瓶中。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配制不同浓度的氯化钾标准溶液,常见的浓度包括0.01mol/L、0.1mol/L等。
在称量氯化钾粉末时,可以利用电子天平进行准确称量,确保配制出来的溶液浓度准确无误。
接着,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在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时,可以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以确保氯化钾充分溶解。
搅拌过程中,可以使用PH计检测溶液的PH 值,确保溶液的酸碱度符合要求。
然后,用蒸馏水将容量瓶中的溶液稀释至刻度线。
在稀释过程中,需要轻轻摇晃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
在稀释至刻度线后,再次使用PH计检测溶液的PH 值,确保溶液的稀释比例准确无误。
最后,密封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配制好的氯化钾标准溶液应密封保存,避免受潮和污染。
同时,应在容量瓶上标明溶液的浓度和配制日期,以便日后使用时能够准确识别。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成功配制出氯化钾标准溶液。
在实验中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溶液的挥发和污染,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配制氯化钾标准溶液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溶液的浓度和稀释比例准确无误。
只有配制出质量可靠的标准溶液,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在实验室工作中有所帮助。
氯化钾溶液概述氯化钾(化学式:KCl)是由氯和钾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可溶于水,具有一定的盐味。
氯化钾溶液是将氯化钾固体溶解于水中而得到的溶液。
氯化钾溶液在医疗、农业和化学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氯化钾溶液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性质•物理性质–氯化钾固体为白色结晶,具有立方晶系。
–氯化钾的密度为1.98 g/cm³,熔点为770℃,沸点为1420℃。
–在常温下,氯化钾可溶于水,而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化学性质–氯化钾是一种电解质,能够在水中自离子化为钾(K⁺)和氯(Cl⁻)离子。
–氯化钾溶液可导电,因为其中含有可移动的离子。
–氯化钾溶液呈中性,pH值约为7。
制备方法氯化钾溶液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将氯化钾固体溶解于水中。
以下是一种简单的制备方法:材料: - 氯化钾固体 - 蒸馏水步骤: 1. 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用蒸馏水将其洗净。
2. 称取适量的氯化钾固体。
3. 将氯化钾固体加入容器中。
4. 慢慢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同时搅拌溶解,直到固体完全溶解。
5. 筛选掉可能存在的杂质或不溶性物质。
6. 将溶液转移至干净的容器中,并加盖保存。
应用•医疗应用–氯化钾溶液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用于补充或调节体内的钾离子含量。
–钾是人体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重要离子,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细胞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某些疾病或特定情况下,需要通过医疗手段来补充或调节体内的钾离子含量,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
•农业应用–氯化钾溶液在农业领域中用作钾肥,用于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钾元素。
–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适量的氯化钾溶液可以作为植物根系的营养液供给,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化学工业应用–氯化钾溶液可以用作电解液,广泛用于电池的制造。
–氯化钾溶液也常被用于一些化学实验、分析和制备过程中。
9.2溶解度(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2.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3.能根据固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课前预习】一种溶质溶解在溶剂里受温度、溶剂的量的影响。
如何定量地描述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就需要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要求必须是在、、才可以。
【情境导入】二、自主探究:一、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阅读】课本P36第二段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在下,某固体物质在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②标准;③状态;④单位。
2.固体溶解度的涵义:【讨论】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的涵义。
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 g,溶液质量g,该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练习:氯化钾在30℃时的溶解度是37g,则此温度下配制得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_。
【知识拓展】1.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g溶剂中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时的溶解度(用S表示),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2.通过溶解度(S)可得知: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间的质量关系,即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三者的质量比为:(用S表示)。
同时得到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有、。
练习:在一定温度下,mg水中溶解某物质ng,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此温度下该物质溶解度为g。
二、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阅读】课本P36资料,知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联系。
通常把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有关。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物理量,通常用具体数字表示。
在数轴上表示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温度 20℃):练习:在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为0.0013g,该物质属于物质。
溶解、熔解和融解的区别溶解、熔解和融解的区别融解简介融解,指溶解,融化。
通常由于热的作用而从固态变为液态。
基本解释1. [thaw]∶使[冻结物]变为液体。
要使冰融解就必须升温。
2. [melt]∶通常由于热的作用而从固态变为液态。
冰在阳光下融解。
3. [know]∶通晓了解。
引证解释1. 溶解,融化。
夏衍《复活》第一幕:“春雪已经开始融解,天气还是很冷。
”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劳动的开端》:“冰雪在阳光下融解,变得又松又软。
”2. 消失;消散。
谢觉哉《知识青年参加体力劳动问题》:“少数人在参加体力劳动中冷的情绪,将很快就会在热的气氛中融解掉。
”3. 通晓了解。
黄远庸《外交总长宅中之茶会》:“其谈吐超俗,似於吾国之社会人事不甚融解。
”辨析融解-溶解二者都有化解的意思。
但不同的是“融解”指融化,如:“山顶上的积雪融解了”;“溶解”指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布在一种液体中,如“食盐很快就被溶解了”。
化学含义物质由固相转变为液相的过程,叫做“溶解”。
它是凝固的相反过程。
晶体物质在一定压强和一定的温度下,就开始熔解。
在熔解过程中,要吸收热量,这部分热量是熔解热。
尽管晶体物质吸收熔解热而熔解,但其温度不变,直至全部晶体都变成液体时为止。
晶体熔解时对应的温度,称为熔点。
融解的过程:在熔解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只能影响熔解的快慢,而不能影响熔解温度的高低。
这说明晶体在熔解和凝固的过程中具有共同的特征: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的液态和固态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
这是由于晶体的分子是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成为空间点阵的。
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振动,因此,它具有动能;同时,在空间点阵中,由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它又同时具有势能。
晶体在开始熔解之前,从热源获得的能量,主要是转变为分子的动能,因而使物质的温度升高。
但在熔解开始时,热源传递给它的能量,是使分子的有规则的排列发生变化,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以及分子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移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饱和氯化钾溶液中氯离子浓度
饱和氯化钾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氯化钾在水中溶解达到了极限,无法再溶解更多
的氯化钾。
在这种情况下,溶液中同时存在氯离子和钾离子,氯离子的浓度是可以通过一
定的计算方法求得的。
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氯离子和钾离子都是迅速扩散的,而且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随
着温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为了计算氯离子的浓度,需要先确定温度,温度越高,氯离子
和钾离子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当温度为25℃时,氯化钾在水中的溶解度达到了39克/100毫升,对应的氯离子浓度
为1.2摩尔/升。
而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增加了到92克/100毫升,因
此氯离子的浓度也随之增加到2.85摩尔/升。
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此外,溶液的饱和度也会影响氯离子的浓度。
当溶液中存在饱和氯化钾时,碱度较高,氯离子的浓度为1.2摩尔/升。
但是,当溶液中存在过量氯化钾时,氯离子的浓度会随之增加,直到氯化钾全部溶解,达到新的饱和度。
因此,溶液的饱和度对氯离子的浓度也有一
定影响。
氯化钾计算公式(一)氯化钾计算公式本文将介绍氯化钾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信息,包括摩尔质量、摩尔浓度、溶解度等。
氯化钾的摩尔质量计算公式氯化钾的摩尔质量(Molar Mass)可以通过各元素的摩尔质量进行计算。
氯化钾由氯和钾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KCl。
首先,需要查找氯(Cl)和钾(K)两种元素的摩尔质量。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数据,氯的摩尔质量为 g/mol,钾的摩尔质量为 g/mol。
根据化学式,氯化钾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M(KCl) = M(K) + M(Cl)将氯和钾的摩尔质量代入公式,可以得到氯化钾的摩尔质量:M(KCl) = g/mol + g/mol因此,氯化钾的摩尔质量为 g/mol。
氯化钾的摩尔浓度计算公式氯化钾的摩尔浓度(Molar Concentration)可以通过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
摩尔数可以通过质量和摩尔质量的关系进行计算。
假设有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溶解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需要计算氯化钾的摩尔浓度。
首先,需要确定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
假设氯化钾的质量为m g,摩尔质量为M(KCl) g/mol,溶液的体积为V mL。
根据摩尔质量和质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氯化钾的摩尔数:n(KCl) = m / M(KCl)然后,根据摩尔数和体积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氯化钾的摩尔浓度:C(KCl) = n(KCl) / V因此,氯化钾的摩尔浓度为C(KCl) mol/L。
氯化钾的溶解度计算公式氯化钾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钾在溶剂中所能达到的最大溶解度。
溶解度通常用单位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表示。
氯化钾的溶解度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相关数据查找获得,例如在特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为: Solubility = C(KCl)其中,C(KCl)为氯化钾的摩尔浓度。
因此,氯化钾的溶解度即为其摩尔浓度。
总结本文介绍了氯化钾的摩尔质量计算公式、摩尔浓度计算公式和溶解度计算公式。
区分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方法氯酸钾(KClO3)和氯化钾(KCl)是两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存在区别。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区分氯酸钾和氯化钾。
1. 热分解法氯酸钾和氯化钾在高温下会发生不同的热分解反应,这可以用来区分它们。
步骤: 1. 取一小量待测样品。
2. 将样品加热至600°C以上。
3. 观察样品的变化。
氯化钾在加热过程中会无水分解,生成氯气和氧化钾:2KCl → 2K + Cl2↑。
氯酸钾在加热过程中则会分解为氧化钾和氯气:2KClO3 → 2KCl + 3O2↑。
其中,生成的氯气和氧化钾通过它们的性质可以进一步确认。
2. 溶解度法氯酸钾和氯化钾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可以利用这个性质来区分它们。
步骤: 1. 取少量待测样品。
2. 将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
3. 观察样品是否溶解。
氯化钾在水中溶解度较高,几乎可以完全溶解。
而氯酸钾的溶解度相对较低,只能溶解一部分。
通过观察溶解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待测样品是氯酸钾还是氯化钾。
3. 化学反应法氯酸钾和氯化钾可以通过它们与其他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来区分。
3.1. 硫酸银反应硫酸银能与氯化钾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的沉淀。
步骤: 1. 取少量待测样品。
2. 加入少量的硫酸银溶液。
3.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如果观察到明显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待测样品中含有氯化钾。
3.2. 过氧化氢反应过氧化氢可以与氯酸钾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气。
步骤: 1. 取少量待测样品。
2. 加入少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3. 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如果观察到大量气泡的产生,并且能观察到气体是氧气,那么待测样品中含有氯酸钾。
4. 分析仪器法还可以利用一些分析仪器来区分氯酸钾和氯化钾。
常用的分析仪器包括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通过样品中的化学成分或者分子结构来快速鉴别氯酸钾和氯化钾。
不同的分析仪器有着不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这里不再详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仪器之前应先校准仪器,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氯酸钾溶解度氯酸钾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的溶解度也是环境研究者研究的焦点之一。
它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溶解在水中某一物质的最大量。
值得注意的是,氯酸钾溶解度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含氯量,pH,水温和溶解性离子等。
因此,要研究氯酸钾溶解度,就需要研究这些因素,探究它们是如何影响氯酸钾溶解度的。
研究发现,氯酸钾溶解度与氯量呈正相关,即氯量越高,氯酸钾溶解度也越高。
这是因为氯的溶解度很高,而氯酸钾在水中可以分解成单质氯和氢氧化钾。
这种反应的反应热也很大,使得氯酸钾溶解度随着氯量的增加而增加。
此外,氯酸钾溶解度也与pH有关。
一般而言,pH值越高,氯酸钾溶解度也越高。
这是因为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氯酸钾的分解反应变得活跃,溶解度也就增加了。
但是,当pH值超过10.3时,氯酸钾溶解度将开始下降,这是因为pH超过10.3时,氯酸钾会形成氯化钾,而氯化钾不能溶于水中。
另外,水温也是影响氯酸钾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水温升高,氯酸钾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水温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分解反应变得活跃,氯酸钾溶解度也随之增加。
最后,氯酸钾溶解度也受到溶解性离子的影响。
溶解性离子包括氯离子和钾离子,它们可以吸附氯酸钾,影响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研究发现,当溶解性离子的浓度较低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会显著下降,而当溶解性离子浓度较高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会显著增加。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氯酸钾溶解度受氯量、pH、水温、溶解性离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研究氯酸钾溶解度除了需要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外,还需要研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以找出影响氯酸钾溶解度的最关键因素。
只有通过这样的研究,才能有效地降低氯酸钾在环境中的浓度,减轻污染,保护环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氯化钾的溶解度标准
导语:我们生活的很多方方面面可能都需要用到氯化钾,氯化钾给我们生活可以提供很多的便利,但是氯化钾不能直接拿过来使用,需要把它放在水里面进
我们生活的很多方方面面可能都需要用到氯化钾,氯化钾给我们生活可以提供很多的便利,但是氯化钾不能直接拿过来使用,需要把它放在水里面进行溶解,溶解后的氯化钾才能够对于我们发挥自己的作用,很多人对于氯化钾的溶解度标准还比较模糊,大家来了解一些氯化钾的溶解度标准吧。
1氯化钾在二十摄氏度时的溶解度是34.2g量取100ml水,加入34.2g氯化钾,溶解即可配置成
碘化钾在二十摄氏度的时候溶解度是144g,量取100ml水,加入144g碘化钾,溶解,即可配置成的基本原料。
医药工业用作利尿剂及防治缺钾症的药物。
染料工业用于生产G盐,活性染料等。
农业上则是一种钾肥。
其肥效快,直接施用于农田,能使土壤下层水分上升,有抗旱的作用.但在盐碱地及对烟草、甘薯、甜菜等作物不宜施用。
氯化钾口感上与氯化钠相近(苦涩),也用作低钠盐或矿物质水的添加剂。
此外,还用于制造枪口或炮口的消焰剂,钢铁热处理剂,以及用于照相。
它还可用于医药,科学应用,食品加工,食盐里面也可以以部分氯化钾取代氯化钠,以降低高血压的可能性。
[6] 医学临床氯化钾是临床常用的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临床疗效确切,广泛用于临床各科。
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原因(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药或长期应用糖皮质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刺激素、失钾性肾病、Bartter综合症等)引起的低钾血症,亦可用于心、肾性水肿以及洋地黄等强心甙中毒引起的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率失常。
2.
掌握了氯化钾的溶解度标准我们就可以自己调配氯化钾与水的比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调配比例,才不至于调配的时候加水过多或者加水多少而影响到氯化钾作用的发挥,同时我们也应该多方掌握一下氯化钾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生活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