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3000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1.目的规范LC3000N型液相色谱仪开关机注意事项,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LC3000N型液相色谱仪3.职责3.1使用人员:按照本作业指导书,正确对仪器使用、维护,做使用登记。
3.2保管人员:负责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3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综合管理。
4.操作规程4.1打开计算机。
4.2打开LC3000各部分(P3000泵、UV3000检测器等)电源。
4.3待检测器和泵自检完成后,双击打开CXTH-3000(中文版)工作站软件图标。
4.4将入液管放入到过滤超声好的流动相中(A泵为乙腈B泵为水,原则上两月互换一次)。
4.5拧开排空阀,将泵冲洗流量设定3ml/min。
点击泵面板上PURGE键。
此时泵开始运行冲洗功能。
直到管线内(由溶剂瓶到泵入口)无气泡为止。
再按PUMP/STOP键停止冲洗。
4.6关闭排空阀,打开工作站上控制面板中泵和检测器,设置流速、设置工作站上控制面板中时间程序。
4.7点击工作站上采集基线图标,点击执行首行,观察基线稳定情况。
4.8点击停止采集,进样扳阀,触发工作站采集谱图。
4.9保存谱图到指定位置。
4.10谱图处理和谱图校正。
4.11打印报告。
4.12实验结束前,用纯乙腈或者其他纯有机相清洗系统。
4.13关闭工作站和仪器电源5.日常维护及注意事项5.1一定要在保证抑制器内有水流通时再开抑制器电源否则抑制器将烧毁5.2色谱柱切忌用大量清水冲洗否则会冲毁色谱柱5.3色谱柱用淋洗液保存,不须用水冲洗5.4色谱柱、抑制器长时间不用需卸下,并用死堵头堵上第1页共2页6.期间核查正常状态下,半年进行一次期间核查。
当仪器处在超出规定环境条件(恶劣条件或容易产生漂移情况)下工作或工作频次超出规定的限度后或发生漂移,对仪器设备的计量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时,进行期间核查。
核查项目及方法如下:6.1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核查将衰减置于最灵敏档,用零位调节器调节,使输出信号在记录器或积分仪的中间位置,待基线稳定后,记录半小时,测量并计算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根据计量检定证书、检测项目依据的标准、仪器说明书判断是否合格。
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一、仪器介绍1.液相色谱仪是一种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检测的仪器。
2.仪器包括主要部件: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等。
3.操作人员需要熟悉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二、实验前准备1.检查液相色谱仪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故障需要及时报修。
2.准备好所需的试剂、标准品、溶剂等。
3.安全操作,穿戴实验室必需的防护设备。
三、进样系统的使用1.打开试剂瓶盖前,先进行试剂瓶标识确认,避免误用。
2.根据实验需要,选择进样方式(自动或手动)。
3.对于自动进样方式,需要设置样品体积、流速等参数。
4.使用手动进样方式时,注意避免气泡进入进样器中。
四、色谱柱的使用1.色谱柱的选择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离效果进行合理选择。
2.在进行柱操作前应检查柱头是否完好,柱温是否正常。
3.进样之前应先进行空白试样,记录基线值。
五、检测器的操作1.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器类型(如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
2.设置检测器的波长、增益等参数。
3.进行检测之前先对检测器进行暗噪声调零。
六、数据处理系统的使用1.打开数据处理系统前需要先进行登录和用户验证。
2.设置分析方法,包括样品名称、浓度范围等信息。
3.分析数据时对峰面积、峰高等进行计算和记录。
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实验室卫生和个人安全,如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2.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不可随意更改实验参数。
3.禁止将未知物质试样直接注入色谱柱,应遵循进样规程。
八、实验后处理1.完成实验后关闭仪器电源和气源,并及时清理仪器和实验台面。
2.将试剂瓶盖盖好,防止蒸发和污染。
3.检查实验记录,整理数据和结果,制作实验报告。
九、仪器维护和保养1.定期对液相色谱仪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仪器表面、更换耗材等。
2.仪器异常时应及时报修,并配合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操作。
以上为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在使用液相色谱仪时需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1 检查仪器各部件的电源线、数据线是否连接良好,检查仪器的液路是否正常。
2 如检查一切正常,打开LC-10AD电源开关,将溶剂过滤头放入流动相(水︰乙腈(色谱纯)=50︰50(配制好的流动相用0.45μm有机系滤膜过滤;旋紧盖,上下振动、摇匀,超声波脱气20分钟))溶液瓶中,逆时针方向打开泵的放空阀,按purge 键,以8 ml/min 的流速排出泵中的残留流动相或气泡,3分钟后,自动停止,关闭放空阀,按Pump键启动泵并调节泵的流速到检测所需流速(一般是1 ml/min)。
3 打开SPD-10A检测器电源,待其自检通过后调节波长到检测所需波长(一般是254nm,不需改变)。
4 电脑开机,双击桌面的JF-2010色谱工作站图标,运行色谱工作站程序,点击‘‘基线’’开始走基线,等待基线平直后即可进样检测。
5 用样品勺取适量样品,加适量乙腈使之完全溶解作为样品液。
6 先用样品溶液清洗注射器;排除气泡,吸取5ul的样品溶液;
7 在进样阀手柄处于Inject位置时,将进样器完全插入进样阀入口处,扳动进样阀手柄到Load位置;打入样品并快速将进样阀切换到Inject 位置,工作站将同步采集数据并记录图谱;采集图谱结束后,处理并保存图谱;
7 按上述步骤继续进样,直至测试完成。
8 进样结束后,关闭SPD-10A检测器电源,按Pump键停泵,换上甲醇(色谱级)作流动相,逆时针方向打开泵的放空阀,按purge 键,以8 ml/min 的流速排出泵中的残留流动相或气泡,3分钟后,自动停止,关闭放空阀,按Pump键启动泵冲洗系统20min左右(流速1.0 ml/min),停泵(按Pump键),关机。
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1、流动相准备抽滤流动相并进行超声波脱气处理,除掉其中杂质及脱气。
2、样品准备选择合适的滤头进行过滤。
3、根据待检样品的需要更换合适的洗脱柱(注意方向)和定量环。
4、检查仪器各部件的电源线、数据线和输液管道是否连接正常。
5、开机:接通电源,依次开启不间断电源、B泵、A泵、检测器,待泵和检测器自检结束后,打开打印机、电脑显示器、主机,最后打开色谱工作站。
6、参数设定6.4.1 波长设定:在检测器显示初始屏幕时,按[func]键,用数字键输入所需波长值,按[Enter]键确认。
按[CE]键退出到初始屏幕。
6.4.2 流速设定:在A泵显示初始屏幕时,按[func]键,用数字键输入所需的流速(柱在线时流速一般不超过1ml/min),按[Enter]键确认。
按[CE]键退出。
6.4.3 流动相比例设定:在A泵显示初始屏幕时,按[conc]键,用数字键输入流动相B的浓度百分数,按[Enter]键确认。
按[CE]键退出。
6.5 更换流动相并排气泡6.5.1 将A/B管路的吸滤器放入装有准备好的流动相的储液瓶中;6.5.2 逆时针转动A/B泵的排液阀180°,打开排液阀;6.5.3 按A/B泵的[purge]键,pump指示灯亮,泵大约以9.9ml/min的流速冲洗,3min(可设定)后自动停止;6.5.4 将排液阀顺时针旋转到底,关闭排液阀。
6.5.5 如管路中仍有气泡,则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气泡排尽。
6.5.6 如按以上方法不能排尽气泡,从柱入口处拆下连接管,放入废液瓶中,设流速为5ml/min,按[pump]键,冲洗3min后再按[pump]键停泵,重新接上柱并将流速重设为规定值。
6.6 平衡系统6.6.1打开“在线色谱工作站”软件,输入实验信息并设定各项方法参数后,按下“数据收集”页的 [查看基线] 按钮。
6.6.2 等度洗脱方式6.6.2.1 按A泵的[pump]键,A、B泵将同时启动,pump指示灯亮。
LC3000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一、仪器和试剂准备1.确保LC3000液相色谱仪处于稳定的电源供应状态。
2.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漆面、玻璃器皿和连接管道均无损坏。
3.校正色谱仪的移液器,并确保移液器能够正常工作。
4.检查分析柱的状态,确保柱是干净的,并根据需要准备好相应类型和规格的分析柱。
5.检查色谱仪的溶剂储存器,确保溶剂剩余量足够。
二、样品准备和进样1.准备样品溶液,根据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并按比例配制好样品溶液。
2.超微量进样模块的试剂架和样品架清洗干净,并确保试剂架和样品架上无残留的试液。
3.通过固定时间进样或体积进样设置进样模式,并根据需要设置样品进样量和流速。
4.将样品溶液注入进样模块,调整进样量和流速,确保样品能够顺利进入分析柱。
三、色谱柱和流动相分析1.打开色谱仪软件,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2.设置流动相的组成和梯度条件,根据分析需要设置好流变条件。
3.打开色谱柱和色谱仪的阀门,启动流动相泵,确保流动相能够正常循环。
4.监测流动相的压力和流速变化,确保流动相能够保持稳定的压力和流速。
5.根据色谱图和设置的分析方法,分析样品中所含的化合物。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1.根据色谱图和峰面积计算定量分析结果,如果需要可以导出数据报告。
2.根据数据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和对比,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对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和归档,保存相关实验记录,并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
五、仪器的保养和维护1.在使用完毕后,保持仪器的干净和整洁。
2.定期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维护和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3.定期校正仪器的性能,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清洗和保养色谱柱,确保色谱柱的使用寿命和分离效果。
六、安全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接触有毒和腐蚀性试剂,必要时戴好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2.操作过程中注意实验室的通风情况,避免有害气体的积累。
3.在更换试剂和溶剂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溅洒和皮肤接触。
4.注意电源的安全使用,确保仪器正常工作,避免电源过载和短路。
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要求1. 液相色谱仪为高压设备,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2. 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或其他物体放入色谱仪中,以免发生伤害;3. 操作人员需穿戴实验服装,并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以确保实验安全;4. 在操作设备之前,必须先了解设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熟悉仪器的功能和原理,避免误操作。
二、仪器准备1. 检查色谱仪是否适宜工作,各部件是否接好;2. 检查色谱柱是否完好,废止已过期的色谱柱;3. 检查试剂、溶剂是否充足,必要时补充;4. 检查移液器、压力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器等是否正常运行;5. 检查液氮容器是否充足,如不足应及时补充。
三、操作步骤1. 打开色谱仪电源,等待仪器启动,加载系统软件;2. 在样品管中加入待测样品,以确保测定结果准确;3. 打开移液器,吸取样品,然后将样品注入色谱柱;4. 打开液氮气源,调节液氮气流速,保持液氮温度稳定;5. 打开溶剂泵,调节流速,使溶剂流经色谱柱;6. 打开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器,选择适当的检测波长;7. 调节检测器灵敏度,并记录基线数值;8. 记录样品在色谱图上的峰值时间和峰面积,并进行结果分析;9. 关闭液氮气源,停止溶剂泵;10. 关闭仪器电源,彻底停止运行。
四、仪器维护1. 每次使用后,清洗液相色谱仪的各部件,确保清洁;2. 经常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3. 定期更换色谱柱,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4. 保持液相色谱仪所在环境的整洁和干燥,避免灰尘和异物对仪器造成损害;5. 仪器长期不使用时,须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洗仪器、润滑部件等。
五、事故处理1. 如发生仪器故障或液氮泄漏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关闭电源,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2. 如出现样品泄漏,应立即进行封堵,将有关人员撤离,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
六、操作记录和数据处理1. 所有操作过程和结果应记录在操作日志中,包括样品名称、浓度、样品编号、色谱柱使用情况等;2. 将数据导出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操作规程
一、液相色谱仪的启动
1.开启电脑,进入电脑操作界面
2.打开液相色谱仪输液泵电源
3.打开紫外检测器电源二、液相色谱仪的使用
1.打开液相工作站进入主界面
2.连接泵,连接紫外检测器,点亮lamp灯
3.按“Purg”钮,排空泵内及流路中的气泡。
排空结束即可正常使用色谱仪
4.设定测定波长,流动相流速
5.建立批处理文件:①建立program文件;②建立sequence 文件。
建立完毕后运行批处理文件
三、液相色谱仪的关闭
1.样品分析结束后需用流动相继续冲洗分离柱,直至基线平稳。
2.更改流动相,将流动相换成甲醇,继续冲洗分离柱,直
至基线再次平稳。
3.清洗结束后,关闭紫外检测灯,关闭输液泵,最后关闭电脑。
液相色谱操作规程
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1仪器组成
1.1仪器组成:自动进样器,泵,柱温箱,检测器。
1.2 计算机
2操作步骤
2.1将滤头和流动相进行超声,以除去气泡。
超声10min后,去除,安装滤头,放入流动相中,A泵进有机相,B泵进水相。
2.2打开计算机,自动进样器,泵,柱温箱和检测器的四个开关。
2.3打开液相软件(Breeze)。
2.4建立测样方法,设定流动相流速及比例,选择检测波长。
2.5按照提示,进行抽气,洗泵。
洗泵完毕后按照测试方法修改流动相比例,升高流速。
当流速达到所需要求的时候,选择所需要的方法进行平衡。
2.6当平衡至小数点后6位时进行测样。
3关机
3.1当测样结束是,需要用100%的甲醇运行半小时,以保护色谱柱。
3.2降流速,当流速降为0以后,关闭四个开关,关闭软件和计算机。
将滤头拔出,浸泡在甲醇中。
4注意事项
4.1进样时需要先将待测样品过0.25um的膜。
4.2抽气时应尽量抽尽气体,当洗泵完成,提升流速的时候要注意将阀掰回原来的位置。
4.3注意平衡压力,防止压力过高一起自动停止运行。
4.4测样时出现问题要及时告知仪器负责人。
4.5做好仪器使用记录。
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和清洁仪器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并校准流量计,以确保它们读数准确。
-检查并准备所需的溶剂和样品。
2.设置仪器参数-打开仪器并设置所需的温度和流速。
-设置检测器以选择适当的检测方式(如紫外线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
-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波长或选择合适的检测器。
3.校准系统-使用标准品或混合物进行系统校准。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标准品。
-执行系统检漏以确保系统没有泄漏。
-进行系统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准备样品-准备样品溶液并确保其在操作过程中稳定。
-使用过滤器过滤样品以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根据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如稀释、洗涤等。
5.填装柱和样品进样-选择合适的柱,并根据需要填充柱。
-连接柱与仪器,并确保其紧固和密封。
-使用进样针将样品引入柱中,并控制进样量。
6.运行色谱仪-开始运行仪器并监控色谱图的生成。
-根据需要调整流速、温度和其他参数。
-定期检查流速计和检测器的读数,并记录结果。
7.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分析和解释色谱图以确定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峰形。
-根据峰的面积计算化合物的浓度或相对含量。
-使用标准曲线将峰面积转换为浓度或含量。
8.清洗和维护-在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洗仪器以防止残留物的积累。
-维护仪器,包括更换柱和消耗品,以确保其长期正常运行。
以上是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
通过正确操作仪器和遵循标准程序,可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分析结果。
请注意,实际操作步骤可能因仪器型号和分析需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操作前请仔细阅读和了解所使用液相色谱仪的操作手册和相关文献。
高效液相色谱仪LC3000培训教程LC3000现场培训教程——基础部分一、培训目的A、了解LC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构和基本操作。
B、掌握CXTH-3000色谱工作站的打开、设备连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打印报告。
C、常见故障排除二、培训设备CXTH LC3000色谱仪P3000高压输液泵UV3000紫外检测器7725i手动进样阀T2000柱温箱(可选)C18色谱柱250×4.6 5u (可选)其它色谱基本条件(流动相准备、电脑和实验台等)三、溶剂准备1、条件:色谱级纯或者优级纯甲醇或者乙腈(ACN)、二次蒸馏水、流动相的过滤和超声 23、样品的前处理和过滤四、 LC3000色谱仪组成1、 P3000泵和UV3000检测器一元(等度)系统两元(梯度)系统1P3000泵界面和基本操作高压输液泵泵头压力传感器+排空泵壳体结构图2泵头以及传动结构图单向阀单向阀内部结构基本操作:泵的基本操作可以通过CXTH-3000工作站(推荐使用)或者泵仪器面板控制。
工作站的控制在下面色谱工作站基本控制内容中讲到,以下是泵面板的基本控制按钮:3PUMP/STOP 键:按一下该按键可以运行泵,再按一下停止泵运行。
START/HOLD键:按一下该键运行预先设定的程序链(PROGRAM)。
再按一下保持此时的程序运行。
PURGE键:冲洗键。
按一次泵按照(SYSTEM SETING)系统设定中设定冲洗流量运行冲洗。
再按一次泵停止冲洗。
作用:冲洗泵头气泡和快速更换流动相。
DEL键:退出键或者删除键。
进入子菜单下通过此键退回上一菜单。
ENTER键:进入键或者确认键。
按该键进入子菜单。
方向键:光标的上下左右移动。
2、UV3000检测器UV3000紫外检测器流通池基本操作:检测器基本操作可以通过CXTH-3000工作站(推荐使用)或者检测器仪器面板控制。
波长的设定:按下λ 按键进入波长设定界面,通过数字键设定预设波长TIME CONSTANT(时间常数):在MAIN MENU主菜单下,按ENTER键进入第一项DETECTOR PARAMETERS,将光标移动到TIME CONTANT下修改合适的TC值。
液相色谱操作规程一.开机按以下次序打开色谱仪各部分电源。
泵→检测器→计算机主机→显示器→打印机二. 打开色谱工作站软件用鼠标双击“色谱工作站”图标,然后输入密码“SAGE”,选OK。
然后选“Alltech-426”图标。
三.设定色谱分析条件1. 设定色谱泵流量按箭头输入所需的流速,按RUN/STOP键开始运行。
2. 设定检测器条件检测器自检通过后,调整到检测所需波长数。
按ZREO键回零四. 准备分析1. 配置流动相,按体积比配置所需的流动相。
混合均匀,过滤、在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20分钟。
2.将过滤头放入流动相中,打开泵上的旁通阀,按PURG键,冲洗并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流动相,直到塑料管中无气泡为止。
再按一下则停止。
3.按“RUN/STOP”键,开泵。
五.进样分析1.在计算机上,选择蓝色的“RUN/SINGLE”图标,在数据文件名的左侧,将chrom\后的文件名改为你设定的名称,如SAM01.001,然后选择OK。
将进样阀扳到LOAD位置,用微量注射器抽取所需量微升的样品,注入到进样阀中,按检测器的调零键“ZERO”,然后将进样阀扳到INJECT位置,敲键盘上的空格键这时,色谱系统开始工作。
2.色谱图采集完毕,系统自动停止计时。
此时选择“Analyze”图标,对谱图进行计算,然后选择“Reports”图标,选择“面积%”,即可在屏幕上观察分析结果。
如需将分析结果打印出来,选择打印机图标,选择“打印报告P→选择“定制C”,打印机即开始打印分析结果。
3.分析下一个样品,重复1步和2步。
每个样品之间间隔5分钟左右。
六.关机关机前,用流动相冲洗色谱柱20~30分钟,如色谱柱长期不用,再用纯乙腈冲洗20~30分钟,然后,先关闭计算机软件,按以下次序切断各部分电源:计算机主机→显示器→泵→检测器注意事项:1. 计算机一定要先退出操作软件后,才能切断电源。
2. 色谱泵流量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1.5ml/min。
液相(荧光)色谱仪操作规程1 、日常操作步骤1.1 检查仪器各部件的电源线、数据线是否连接良好,检查仪器液路是否正常。
1.2打开稳压电源,打开液相各部件开关,放置好流动相。
1.3电脑输入密码开机,输入个人账户、密码打开色谱在线工作站,点击仪器选项,点击“LC-2”图标进入操作界面,等待听到“嘟”的一声表示各元件连接成功。
点击仪器总开关,启动仪器,设置好方法(可修改各种参数)或调出已保存方法下载,开始走基线。
1.4基线平稳、柱温稳定后,进样步骤如下:进样盘中按序号放入检测溶液,点击“单次分析开始”图标,填好样品信息,选择保存路径,点击“确定”进样;或者点击批处理,编好序列,点击序列批处理开始进样。
1.5进样结束后,关闭检测器电源,按pump键停泵,换上甲醇做流动相,按pump键启动泵,调出清洗方法冲洗系统,停泵,关机,切断电源。
2、注意事项2.1 所有流动相必须经过0.45μm的滤膜进行过滤,避免使用对不锈钢有腐蚀性的溶剂。
2.2 吸滤头定期清洗,保证液路通畅。
2.3 色谱柱必须与仪器连接好,减少死体积。
2.4使用缓冲盐做流动相时,实验结束后先用纯化水冲洗,再换成甲醇清洗。
清洗时可关闭检测器节省灯能量。
2.5 自动进样盘要推到位,显示“none”表示未到位,进样时进样盘门严禁打开,进样针部位可打开观看。
液相(二极管阵列)色谱仪操作规程1 、日常操作步骤1.1 检查仪器各部件的电源线、数据线是否连接良好,检查仪器液路是否正常。
1.2打开稳压电源,打开液相各部件开关,放置好流动相。
1.3电脑输入密码开机,输入个人账户、密码打开色谱在线工作站,点击仪器选项,点击“LC”图标进入操作界面,等待听到“嘟”的一声表示各元件连接成功。
点击仪器总开关,启动仪器,设置好方法(可修改各种参数,四元泵支持梯度方法)或调出已保存方法下载,开始走基线。
1.4 基线平稳、柱温稳定后,进样步骤如下:点击“单次分析开始”图标,填好样品信息,选择保存路径,点击“确定”进样,或者点击批处理,编好序列,点击序列批处理开始进样。
液相色谱操作规程《液相色谱操作规程》一、前言液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分离和检测化合物。
正确操作液相色谱仪器对于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规程旨在规范液相色谱操作流程,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实验前准备1. 检查液相色谱仪器:确保色谱柱、进样器、检测器等器件正常工作。
2. 准备样品溶液:样品溶液应该经过过滤并且符合实验要求。
3. 校准仪器:校准流速、波长、进样量等参数。
三、操作步骤1. 开机:打开液相色谱仪器,等待系统初始化完成。
2. 设置条件:设置流速、波长、进样量等参数。
3. 平衡系统:启动溶剂梯度,平衡色谱柱,直到基线稳定。
4. 进样:用微量注射器将样品溶液导入进样器,确保不产生气泡。
5. 运行色谱仪:开始运行色谱仪,记录检测器输出的数据。
6. 数据处理:对检测到的峰进行积分,分析峰面积等数据。
四、实验结束1. 停止色谱仪器:停止色谱运行,关闭液相色谱仪器。
2. 清洗设备:用适当的方法清洗色谱柱、进样器等设备。
3. 记录数据:将数据存档并进行数据处理。
4. 恢复试剂:将未使用完的试剂储存妥善,清理操作台面。
五、注意事项1. 液相色谱仪器使用过程中,需遵守仪器操作规程,避免人为损坏。
2. 使用化学试剂时需注意安全,避免触及皮肤和呼吸系统。
3. 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停止实验,并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六、结语本规程详细介绍了液相色谱仪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实验人员提供参考。
正确操作液相色谱仪器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条件之一。
希期每位实验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正确使用液相色谱仪器,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LC30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规范LC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和维护。
二适用范围该操作规程仅适用于皖仪LC30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及维护操作。
三仪器组成LC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器、柱温箱、色谱柱、检测器、色谱工作站及相关组件构成,实际配置以用户现场为准。
四操作环境电压:220V±10% 频率:50~60Hz 温度:20℃~30℃相对湿度:≤75% 远离电磁干扰和高振动设备;防止仪器放置在阳光直射和空调设备直吹位置;保持实验室良好通风。
五操作程序1.准备流动相:液相用水必须是超纯水;所用液体试剂为HPLC级;固体试剂最好为优级纯;配制好的流动相需经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并超声脱气15min以上。
清洗液:系统配置自动进样器,测试前需要补充清洗瓶中的清洗液,清洗液也需要过滤并超声脱气。
制备测试用对照品和供试品,注入系统前需用0.45μm的滤膜过滤。
根据测试方法查看流动相是否与高压泵输液管对应,二元高压梯度注意识别A泵和B泵,四元低压梯度系统注意识别A、B、C、D四个通道。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按照色谱柱上标注的方向正确安装。
检查仪器各个模块的电源及管路是否安装正确2.开机分别开启仪器各个部分的电源开关,并打开计算机。
仪器自检结束后,运行Cactus色谱工作站。
打开“采集”界面中的仪器控制,查看仪器各个模块是否联机正常。
3.更换流动相、排气取小烧杯倒入适量的流动相,将对应管路的滤头浸入烧杯中的流动相中,轻轻搅拌洗去滤头原来残留的溶剂;将清洗好的滤头放入流动相瓶中,逆时针拧开高压泵上的放空阀,点击仪器控制面板中的排空按钮,排空3-5分钟。
二元高压梯度系统点击“启动purge”按钮,四元低压梯度系统点击“purge”按钮后需要选择通道,然后点击“开始”按钮才能启动排空操作。
注意:对于首次安装或者管道内有大量气泡的情况,需要使用注射器辅助排空。
拧开放空阀后,再拧开放空管上的鲁尔接头,插入注射器并抽尽系统中的气泡,拧上鲁尔接头后再按照上述操作排空。
液相色谱仪操作指南说明书一、概述液相色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操作指南旨在提供液相色谱仪的正确操作方法,以帮助用户顺利进行实验。
二、仪器准备1. 确保液相色谱仪的电源连接正常,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检查色谱柱的连接情况,确保连接牢固。
3. 确保溶剂瓶中的溶剂充足,并检查管路的连通性。
三、操作步骤1. 打开液相色谱仪的软件界面,进入操作界面。
2. 设置实验参数,包括流速、温度、检测器等。
3. 启动液相色谱仪,等待系统稳定。
4. 将待测样品按要求注入进样器中。
5. 选择适当的进样方式,如自动进样或手动进样,并设置进样体积。
6. 启动进样器,开始进样过程。
7. 检测器开始工作,记录数据。
8. 实验结束后,关闭液相色谱仪。
四、注意事项1. 操作前请仔细阅读本操作指南,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2. 为避免交叉污染,请勿重复使用色谱柱。
3.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仪器整洁,避免污染样品。
4. 定期检查和更换色谱柱,以保证色谱分离效果。
5. 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有害溶剂和化学品。
五、故障排除1. 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可先检查液相色谱仪的连接是否松动。
2. 如仪器出现故障,请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得自行拆解维修。
六、总结本操作指南详细介绍了液相色谱仪的正确操作方法,希望能帮助用户顺利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效率。
在操作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操作和仪器的维护保养,以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请根据实际需要使用本操作指南,如有其他问题,请参考液相色谱仪的用户手册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祝您实验顺利!。
LC3000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1、首先将色谱仪电源打开,让仪器进行预热。
2、进行样品前处理,以及流动相进行过滤和脱气,过滤流动相时使用溶剂过滤器,有机试剂使用有机膜,水使用水系膜。
过滤完后对其进行脱气处理。
注意脱气处理大概需要15-20分钟左右。
3、甲醇处理完后将其接入液路,然后将P3000泵的放空阀打开,并启动泵让甲醇充满液路,并保证没有汽泡,然后关闭放空阀。
也可借助外力(使用洗耳球或注射器)在放空阀处将液体吸过来再启动泵,这样可以省时间。
走30分钟,停止泵,等待泵没有压力。
换10%甲醇水冲洗30分钟以上。
停泵,等待压力降至0左右。
换流动相冲洗,查看管路中有无气泡,保证没有汽泡的情况下,启动泵。
4、双击CXTH-3000色谱工作站→点击CXTH-3000(中文版)→出现提示,关闭即可;→出现色谱数据处理及仪器控制面板界面。
5、在色谱数据处理及仪器控制面板界面中设置所分析样品的色谱条件,如果使用单泵操作时,先确定所用泵是A泵还是B泵。
点开时间程序中查看有无打[√],如果有[√];去掉√为[]。
6、设置参数:6.1在基本控制栏中设置波长(nm) ,然后点击[!]确认。
时间常数、量程切换都为2.[切记开灯不要点]。
6.2设定流速(ml/min): 后点击[!]确认。
6.3设定最小压力为0,最大压力为35,如果数据已经符合,就不要改动。
6.4确定管路有无气泡,如果没有气泡,点击电脑上的第一个绿色图标(启动图标)7、做样品之前,保证仪器先用色谱甲醇走30分钟,采集基线。
把满屏量程改至100,其他参数不变。
查看基线走直后,停止采集,进样。
8、如果分析的样品流动相中含有酸、盐,必须用甲醇:水(10:90)及(20:80)的甲醇水过渡40分钟左右。
即先用色谱纯甲醇走基线30min,停止泵,换上甲醇水走基线40min,再停止泵,更换为流动相。
注意:没走一步都要先确认管路中有无气泡后,才能启动泵。
9、等待流动相基线走直后方可进样,所进样品必须用0.45μm有机系滤头过滤。
RIGOL-L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1.目的:明确RIGOL-L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及维护保养。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RIGOL L-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及维护保养。
3.职责:仪器操作员对本操作规程负责实施,QC主管、质量部长负责监督。
4.操作环境:电压:220V±10% 频率:50~60HZ 温度:20~30℃;相对湿度<80%;远离高电磁干扰、高振动设备,有良好的通风设施,避免仪器处于强对流空气环境下。
5.内容:5.1 准备:5.1.1配制所需的流动相(HPLC级),用对应的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超声脱气20min;5.1.2准备系统清洗液。
5.1.3配制样品和标准溶液,用对应的0.45μm针式过滤器过滤。
5.1.4根据相应的检测方法更换合适的色谱柱(注意方向)。
5.1.5检查仪器各部件的电源线、数据线和输液管道是否正确连接,废液管和废液瓶是否接好。
5.2依次开启L-3000各模块电源,打印机、电脑显示器与主机电源。
开通电源后仪器将进行自检,待自检结束后,运行RIGOL色谱工作站软件。
5.3更换流动相,排气泡:5.3.1将对应的滤杯放入装有少量新流动相的烧杯中;5.3.2逆时针转动泵的排液阀旋钮90°~ 180°以打开排液阀;5.3.3用针筒连接放空阀排液管,抽尽泵头内的空气,直至管线内无可见‘气柱’;5.3.4打开设备监视器界面,点击“清洗”,将流速设置为5mL/min,冲洗2分钟;5.3.5排完空气后,将排液阀顺时针旋转拧紧,关闭排液阀。
5.4 开启在线清洗:打开在线清洗,设置清洗速度为中速,用10%异丙醇水溶液清洗泵头。
5.5方法设置5.5.1 通过RIGOL色谱工作站选择所需的使用方法。
如需新建方法,依次设置仪器各组件、积分和校正等参数,然后保存并发送方法;5.5.2 点击“发送方法”,系统将自动开始平衡。
5.6 平衡系统5.6.1检查管路连接、柱接头及系统各处是否漏液,如漏液可按各组件相应的手册指导予以排除。
LC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一、仪器组成P3000泵、UV3000检测器。
※所有仪器必须接有稳压器并确保接地。
二、泵参数设定1.打开泵开关2.移动光标至run and calibrate ,按Enter进入,再将光标移动到pressure calibrate , 打开放空阀,按Enter。
执行压力校准。
3.光标移动到system setting 按Enter 进入,对P(MAX),P(MIN),PURGE FLOW分别进行设定。
完成后按Enter。
4.按PURGE启动泵。
三、检测器参数设定1、打开检测器开关2、按“入”键输入检测器波长值后按“ENTER”确认四、工作站设定1. 在计算机桌面上双击CXTH-3000色谱工作站(中文版)图标2. 点击文件菜单拉出一下拉菜单,点击工作目录弹出一对话框, 点击一文件夹后点击确定即可.3. 点击选项图标, 弹出对话框点击命名栏后命名一文件名.4. 点击谱图采集图标,即采集信号。
在采集过程中可点击谱图参数框,在满屏时间和满屏量程内改变数值来观察图谱5. 若谱图采集基线走直后点击停止图标,弹出一对话框点击取消即可.五、测定操作1.用注射器抽取3~4倍定量管的样品,无气泡。
2.匀速进样后快速扳阀3. 快速点击采集图标此时工作站界面开始采集。
4. 在采集过程中可点击谱图参数框在满屏时间和满屏量程内改变数值来观察图谱5. 若谱图采集完后点击停止图标,弹出一对话框, 命名一名字后点击保存即可将谱图停止并保存6.若仍进样,可重复操作第1-5步。
六、关机操作2.关闭泵、检测器电源。
七、图谱处理1. 在工作站左侧工作单内双击选择一要处理的图谱。
2. 在谱图参数框内,点击谱图高级处理参数栏在最小峰面积和起始峰宽水平栏内输入数值3. 点击再处理即可对谱图处理4. 点击定量计算图标5. 点击定量结果框即可看到峰面积及其他一些峰信息6. 点击打印图标即可将报告打印出来。
1.试验完成之后,选用合适溶剂对柱子进行清洗。
高效液相色谱仪LC3000培训教程LC3000现场培训教程——基础部分一、培训目的A、了解LC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构和基本操作。
B、掌握CXTH-3000色谱工作站的打开、设备连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打印报告。
C、常见故障排除二、培训设备CXTH LC3000色谱仪P3000高压输液泵UV3000紫外检测器7725i手动进样阀T2000柱温箱(可选)C18色谱柱250×4.6 5u (可选)其它色谱基本条件(流动相准备、电脑和实验台等)三、溶剂准备1、条件:色谱级纯或者优级纯甲醇或者乙腈(ACN)、二次蒸馏水、流动相的过滤和超声 23、样品的前处理和过滤四、 LC3000色谱仪组成1、 P3000泵和UV3000检测器一元(等度)系统两元(梯度)系统1P3000泵界面和基本操作高压输液泵泵头压力传感器+排空泵壳体结构图2泵头以及传动结构图单向阀单向阀内部结构基本操作:泵的基本操作可以通过CXTH-3000工作站(推荐使用)或者泵仪器面板控制。
工作站的控制在下面色谱工作站基本控制内容中讲到,以下是泵面板的基本控制按钮:3PUMP/STOP 键:按一下该按键可以运行泵,再按一下停止泵运行。
START/HOLD键:按一下该键运行预先设定的程序链(PROGRAM)。
再按一下保持此时的程序运行。
PURGE键:冲洗键。
按一次泵按照(SYSTEM SETING)系统设定中设定冲洗流量运行冲洗。
再按一次泵停止冲洗。
作用:冲洗泵头气泡和快速更换流动相。
DEL键:退出键或者删除键。
进入子菜单下通过此键退回上一菜单。
ENTER键:进入键或者确认键。
按该键进入子菜单。
方向键:光标的上下左右移动。
2、UV3000检测器UV3000紫外检测器流通池基本操作:检测器基本操作可以通过CXTH-3000工作站(推荐使用)或者检测器仪器面板控制。
波长的设定:按下λ 按键进入波长设定界面,通过数字键设定预设波长TIME CONSTANT(时间常数):在MAIN MENU主菜单下,按ENTER键进入第一项DETECTOR PARAMETERS,将光标移动到TIME CONTANT下修改合适的TC值。
1_LC30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初稿)LC30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规范LC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和维护。
二适用范围该操作规程仅适用于皖仪LC30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及维护操作。
三仪器组成LC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器、柱温箱、色谱柱、检测器、色谱工作站及相关组件构成,实际配置以用户现场为准。
四操作环境电压:220V±10% 频率:50~60Hz 温度:20℃~30℃相对湿度:≤75% 远离电磁干扰和高振动设备;防止仪器放置在阳光直射和空调设备直吹位置;保持实验室良好通风。
五操作程序1.准备流动相:液相用水必须是超纯水;所用液体试剂为HPLC级;固体试剂最好为优级纯;配制好的流动相需经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并超声脱气15min以上。
清洗液:系统配置自动进样器,测试前需要补充清洗瓶中的清洗液,清洗液也需要过滤并超声脱气。
制备测试用对照品和供试品,注入系统前需用0.45μm的滤膜过滤。
根据测试方法查看流动相是否与高压泵输液管对应,二元高压梯度注意识别A泵和B泵,四元低压梯度系统注意识别A、B、C、D四个通道。
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并按照色谱柱上标注的方向正确安装。
检查仪器各个模块的电源及管路是否安装正确2.开机分别开启仪器各个部分的电源开关,并打开计算机。
仪器自检结束后,运行Cactus色谱工作站。
打开“采集”界面中的仪器控制,查看仪器各个模块是否联机正常。
3.更换流动相、排气取小烧杯倒入适量的流动相,将对应管路的滤头浸入烧杯中的流动相中,轻轻搅拌洗去滤头原来残留的溶剂;将清洗好的滤头放入流动相瓶中,逆时针拧开高压泵上的放空阀,点击仪器控制面板中的排空按钮,排空3-5分钟。
二元高压梯度系统点击“启动purge”按钮,四元低压梯度系统点击“purge”按钮后需要选择通道,然后点击“开始”按钮才能启动排空操作。
注意:对于首次安装或者管道内有大量气泡的情况,需要使用注射器辅助排空。
LC3000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1、首先将色谱仪电源打开,让仪器进行预热。
2、进行样品前处理,以及流动相进行过滤和脱气,过滤流动相时使用溶剂过滤器,有机试剂使用有机膜,水使用水系膜。
过滤完后对其进行脱气处理。
注意脱气处理大概需要15-20分钟左右。
3、甲醇处理完后将其接入液路,然后将P3000泵的放空阀打开,并启动泵让甲醇充满液路,并保证没有汽泡,然后关闭放空阀。
也可借助外力(使用洗耳球或注射器)在放空阀处将液体吸过来再启动泵,这样可以省时间。
走30分钟,停止泵,等待泵没有压力。
换10%甲醇水冲洗30分钟以上。
停泵,等待压力降至0左右。
换流动相冲洗,查看管路中有无气泡,保证没有汽泡的情况下,启动泵。
4、双击CXTH-3000色谱工作站→点击CXTH-3000(中文版)→出现提示,关闭即可;→出现色谱数据处理及仪器控制面板界面。
5、在色谱数据处理及仪器控制面板界面中设置所分析样品的色谱条件,如果使用单泵操作时,先确定所用泵是A泵还是B泵。
点开时间程序中查看有无打[√],如果有[√];去掉√为[]。
6、设置参数:
6.1在基本控制栏中设置波长(nm) ,然后点击[!]确认。
时间常数、量程切换都为2.[切记开灯不要点]。
6.2设定流速(ml/min): 后点击[!]确认。
6.3设定最小压力为0,最大压力为35,如果数据已经符合,就不要改动。
6.4确定管路有无气泡,如果没有气泡,点击电脑上的第一个绿色图标(启动图标)
7、做样品之前,保证仪器先用色谱甲醇走30分钟,采集基线。
把满屏量程改至100,其他参数不变。
查看基线走直后,停止采集,进样。
8、如果分析的样品流动相中含有酸、盐,必须用甲醇:水(10:90)及(20:80)的甲醇水过渡40分钟左右。
即先用色谱纯甲醇走基线30min,停止泵,换上甲醇水走基线40min,再停止泵,更换为流动相。
注意:没走一步都要先确认管路中有无气泡后,才能启动泵。
9、等待流动相基线走直后方可进样,所进样品必须用0.45μm有机系滤头过滤。
进样之前,需手动停止泵(点击停止采集红色图标),待变成绿色的图标后,把进样阀扳到
LOAD状态,样品匀速推进后,迅速扳下进样阀(INJECT).自动采集数据。
10、等待图谱出完后,基线走直。
停止,保存图谱。
以此类推进样。
11、样品分析结束后,先停止泵,换甲醇水货甲醇冲洗仪器,冲至所做样品前的压力,即可停止泵,关机。
12、梯度程序操作:
12.1打开梯度混合器;
12.2在打开的工作站中的仪器控制面板中,点击时间程序,打开后,在运行时不使用基本控制中的参数,而使用本页的程序前打[√],总运行时间不变。
12.3设定参数;
时间流速(ml/min) A B C D 波长(nm) 归零量程 0 1.00 50 50 0 0 按标准是 2 12.4设置好后,点击第一绿色图标采集基线,泵即可启动,走30min后,按停所有泵。
换上甲醇水或流动相。
12.5如果分析的样品流动相中含有酸、盐,必须用甲醇:水(10:90)及(20:80)的甲醇水过渡40分钟左右。
即先用色谱纯甲醇走基线30min,停止泵,换上甲
醇水走基线40min,再停止泵,更换为流动相。
12.6设置所分析样品的梯度条件(按照GB标准),设置好后点仪器控制面板中文件,另存设置。
即可保存梯度条件。
如果已存的梯度条件,可打开仪器控制面板中文件,引进设置,即可。
12.7条件设置好后,点击采集基线即可,启动泵。
把满屏量程改至100。
查看基
线,基线走直后,进样。
12.8进样前,先按停止采集(红色图标),变为绿色后,把过滤好的样品进入液相色谱(由LOAD状态,进样后,迅速扳下,到INJECT状态)自动采集图谱。
12.9等待图谱出完后,基线走直,停止采集(点击红色图谱),保存图谱,进入第二针,以此类推。
12.10样品分析完后,冲洗仪器同上(先用甲醇水冲洗40min后,最后用甲醇冲洗至做样前的压力即可。
停所有泵,关机。
13、谱图处理:
13.1做标准曲线:
13.1.1先打开已经做好的谱图,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处理。
比如先将8mg/l 的图谱调查→点文件项→点打开→找所存位置的8mg/l的图谱打开→输入最小峰面积[]→点击黄色图标再处理(如有处理不掉的峰,点击对已检测出的峰进行手工取消成恢复)→点击定量计算后→点击定量组分(自动填全部套峰时间),填写组分名称、浓度后→点击定量方法,选择计算校正因子(标准样品)后→点击定量计算后→点击定量结果中当前表存档,提示入档成功,档中现有1档数据,点击确定。
13.1.2以此类推其它浓度,都存档成功后→点击定量方法→点工作曲线,点击计算后,点击显示。
查看标准曲线是否合格。
如合格,点击文件→存为模板,即可。
13.2样品处理:
13.2.1调出样品色谱图,输入最小峰面积→点黄色图标再处理→如有处理不掉的峰,点击对已检测的峰进行手工取消或恢复点击定量计算后→点击定量组分(自动填全部套峰时间),填写组分名称→调出曲线→点定量方法,选择多点校正(基于工作曲线)后→点击定量计算后→点击定量结果,查看样品浓度即可。
代入公式计算。
13.2.2如果不需要标准曲线的,直接打开色谱图,鼠标应在峰中间,右击后点击峰尺寸,点看峰面积,代入公式计算。
14、注意事项:
将色谱工作站CXTH-3000打开,将各项参数设置好(因为本工作是可以反控仪器的,因此仪器的常规操作是可以在工作站上完成的),然后点击采集基线按扭,这时可以看如果基线比较平直了,就可以停止采集基线,这时可以将待测的样品打到进样阀里,(样品必须用0.45um滤头过滤,过滤后方可进样)。
并将进样阀的手柄扳至LOAD位置,把过滤好的标样用进样针匀速推进,扳到INJECT位置。
因为有进样阀有触发线连接工作站,所以扳阀的同时色谱工作站已经进行谱图采集的操作了。
等待图谱出完后,按红色的图标进行手动停止,保存图谱。
在以此类推进样。
1)采样结束后可以对谱图及定量结果进行相关操作,并得出结果。
如果需要打
印可以将谱图数据进行打印。
2)实验结束后,还需要用纯甲醇对整个液中进行冲洗,也就是将流动更换成纯
甲醇,检查管路中有无气泡。
如有气泡,排气。
无气泡直接启动泵,运行30分钟左右。
如果实验过程中流动相配制中含有缓冲盐的话,需要。
先用10%的甲醇水溶液冲洗30分钟以上。
然后再用纯甲醇冲洗。
3)还有需要注意的时,如果实验过程中流动相配制中含有缓冲盐的话,需要准
备一瓶纯水放到试剂盒上,将泵头后冲洗的细管一端接到瓶中,一端接到一个废液瓶中,利用虹吸原理,将泵头柱塞后进行在线冲洗。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