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549.50 KB
- 文档页数:12
绥阳县人民医院THE PEOPLE S HOSPITAL OF SUIYANG激素类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内一科激素类药物使用管理制度为更好地加强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疗效及降低费用,特制定激素类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一、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工作组及职责由质控办、医务科、药剂科对临床相关科室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指导,检查结果及时反馈与临床科室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二、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科室质控组及职责由科室主任为组长的科室质控小组,负责本科室住院医师激素类药物使用的技术指导及安全检查。
三、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原则(一)严格掌握激素类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二)激素类药物在非必要时,应尽量不用;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用药。
不能将激素类药物当作“万能药”而随意使用。
(三)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用药途径。
(四)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药物费用支出。
四、激素类药物使用细则(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细则1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得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对病毒感染性疾病者,原则上不得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有明确的指征,并根据药物的适应症、药物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
原则上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使用剂量不超过药典规定。
4、对已经明确诊断,确需较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努力寻找最小维持剂量或采用间歇疗法,当病情稳定后应有计划地逐步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
5、在明确诊断,确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因细菌感染而需要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要配合使用敏感而足量的抗菌素以防感染扩散及加重。
(2)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常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使用规程
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激素类药物和血液制剂的使用规程,以确保使用过程安全、合规,并保护患者的权益。
通过遵循规程,我们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管理药品和血液制剂的使用。
激素类药物使用规程
1. 医生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
2. 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医疗指南和相关法规进行,遵循适当的剂量和使用时长。
3. 医生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剂量或停药。
4. 患者使用激素类药物期间,应定期进行复诊并接受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潜在的副作用。
血液制剂使用规程
1. 血液制剂的使用必须基于医生的处方,并按照患者的具体情
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
2. 医生在使用血液制剂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治疗方案和手册,并确保操作规范。
3. 护士或医生在使用血液制剂前必须进行身份验证,并核对患
者的病历和医嘱,以避免错误使用。
4. 使用血液制剂的过程必须符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产品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5. 对于血液制剂的不合格品或过期产品,必须进行正确的处置,确保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危害。
总结
本文档制定了激素类药物和血液制剂的使用规程,以指导医生
和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操作。
希望所有医护人员都能遵守这些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激素类药物使用指南——神经内科专题激素类药物在临床神经内科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神经内科疾病往往伴随着免疫系统异常的产生,激素类药物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发挥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作用。
然而,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需要谨慎,合理的用药才能确保疗效的最大化同时减少潜在的副作用。
本文将为医务人员提供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指南,以帮助提高临床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水平。
一、激素类药物的分类
激素类药物主要分为糖皮质激素和甾体类激素两大类。
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目前神经内科最常用的激素类药物之一,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糖皮质激素在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甾体类激素:甾体类激素主要是一些性腺激素,如雄激素和雌激素。
在神经内科领域,甾体类激素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特定的疾病治疗,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二、激素类药物的适应症
激素类药物在神经内科领域有多种适应症,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疾病:
1. 脑卒中:激素类药物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降低脑组织炎症反应,减少脑梗死区域的扩展,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2. 自身免疫性脑炎:激素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从而减轻病情、缓解神经系统症状。
3. 脑肿瘤:激素类药物可以减轻脑肿瘤引起的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并减少神经功能障碍。
三、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医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严格掌握适应症:确保患者的疾病符合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标准,避免滥用和误用。
2.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过度使用和药物滥用。
激素药物的应用指南及规范激素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甾体类黄体酮、甲状腺激素以及性激素等。
这些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副作用的风险。
因此,对激素药物的应用建立科学的指南和规范十分重要,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使用。
首先,激素药物的使用应基于明确的适应症。
医生应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相应的疾病和症状,通过临床检查和相关试验来确定诊断。
只有在确定患者确实需要激素药物治疗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合理的开具处方。
其次,激素药物的剂量应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
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调整。
对于糖皮质激素等需要逐步减量的药物,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化指标的变化逐步减少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第三,激素药物的疗程应尽量短,并根据治疗效果进行调整。
长期使用激素药物容易导致药物依赖性及各种副作用,如免疫功能下降、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骨质疏松等。
因此,在使用激素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尽量缩短疗程并逐步减少剂量,以减少潜在的风险。
第四,对于某些特殊患者群体的应用需谨慎。
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由于生理特点和机体状态与一般患者不同,对激素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可能会有差异。
因此,在给予这些人群激素药物时应格外慎重,并在临床监测下进行。
第五,监测激素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激素药物使用期间,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必要的临床监测和相关的生化指标监测。
如果疗效不佳或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疾病的诊治和加重患者的不适。
第六,减少激素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激素药物在一些非医学需求的情况下被滥用,如美容、增肌等非医学目的。
这种滥用不仅无法带来长期益处,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和风险。
医生应加强对激素药物的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药物的正确使用原则和风险。
最后,建立激素药物应用的多学科协作机制。
激素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内分泌学、儿科、妇产科等。
激素使用注意事项
1、激素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4周。
过长的使用时间可能会引起副作用,例如面部肥大、黑眼圈、肝脏损害等。
2、激素使用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处方剂量进行使用。
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者停药,以免导致身体不适或者副作用加剧。
3、激素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饮食,保持饮食健康、平衡,减少食用高糖、高脂、高盐等有害因素。
4、激素使用之前应该进行体检,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使用激素的要求。
5、激素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饮酒、抽烟或者使用其他药物,以免影响激素的药效或者引起副作用。
6、激素使用期间应该注意日常保健,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等不良影响。
7、激素使用后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医院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一、总则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规范医院激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二、临床使用原则1.合理使用: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病历资料等综合评估,确定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适应证和剂量,避免滥用和荒唐使用。
2.指征明确: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应明确证据支持和临床适应范围,避免非指征使用。
3.个体化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激素类药物治疗方案,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个案定制。
4.治疗监测:对激素类药物治疗患者应定期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监测,调整治疗方案。
5.风险提示:在使用激素类药物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醒激素类药物的潜在风险,包括副作用、依赖性、戒断症状等。
三、临床使用管理1.医疗团队合作: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激素类药物使用管理团队,由主治医师、药师、护士等组成,共同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2.临床路径管理:医院应制定激素类药物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激素类药物的适应证、剂量、疗程和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治疗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3.不良反应监测:医院应建立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定期对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药物储存管理:医院应对激素类药物进行分类储存,并制定专门的存放规则和使用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和药物混乱等问题。
5.医疗文书管理:医院应建立激素类药物使用的医疗文书管理制度,包括记录患者病史、体征、用药情况等,以便随时跟踪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
四、患者知情权保护1.患者知情权:医院应在使用激素类药物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激素类药物的性状、适应范围和不良反应等信息,全面保护患者的知情权。
2.风险告知书:医院可以与患者签订激素类药物使用风险告知书,明确激素类药物的作用、风险和责任。
五、不合理使用处理1.违规行为:对于违反规定的医务人员,医院应及时进行纪律处分,包括书面警告、记过、记大过等。
激素类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1. 激素类药物使用原则
(1)严格掌握激素类药物使用的适应证、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2)激素类药物在非必要时,应尽量不用;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用药。
不能将激素类药物当作“万能药”而随意使用。
(3)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用药途径。
(4)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药物费用支出。
2. 激素类药物使用细则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细则
①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得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②对病毒感染性疾病者,原则上不得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有明确的指征,并根据药物的适应证、药物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
原则上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使用剂量不超过药典规定。
④对已经明确诊断,确需较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努力寻找最小维持剂量或采用间歇疗法,当病情稳定后应有计划地逐步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
⑤在明确诊断,确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因细菌感染而需要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要配合使用敏感而足量的抗菌素。
简述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原则
激素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因此,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需要遵循以下使用原则:
明确病因:在使用激素类药物之前,需要明确患者的病因和诊断,确保患者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短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应短期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逐渐减量: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应逐渐减量,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反跳现象。
避免滥用:激素类药物应避免滥用,仅在必要时使用,以免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
注意副作用:激素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激素类药物,避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和老年人使用需谨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激素类药物需谨慎,需要根据年龄和体质情况适当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
配合其他药物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配合其他药物使用,但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总之,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需要遵循以上原则,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使用。
激素类药物使用规范
一、激素类药物概述
激素类药物又称为激素调节剂,它们是由外周组织分泌的激素在体内发挥调节作用而被人们所用来治疗病症的一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证实它们以其特殊的作用可以对体内的一些生素或细胞激活、抑制、调节及其联动等反应产生调节作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与平衡状态,因此,激素类药物一直备受关注并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1、用药目的
2、服药安全
由于激素类药物属于肽类物质,它们在体内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性,因此,在选择以及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注射过多或不恰当的剂量,这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抵抗药物的发生。
3、药物剂量
当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应尽可能用最少的剂量来达到所需的效果。
过高的剂量可能导致激素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高血压、内分泌失调、痤疮等,甚至会造成抵抗药物的发生。
医院激素类药物使用规范激素类药物是医学上重要的药物之一,它们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
但是,激素类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因此,医院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首先,医院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应制定明确的适应症。
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炎症、过敏反应等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哮喘等。
医院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格控制激素类药物的使用范围,在确实需要使用时才予以开具。
其次,医院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
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医院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专家共识指南进行合理用药,避免过量使用或过长时间使用。
第三,医院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应进行监测和评估。
激素类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方面进行定期监测,以及对疗效进行评估。
医院应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疗效和患者的安全。
第四,医院应加强患者教育和沟通。
激素类药物使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包括增加感染风险、骨质疏松、代谢紊乱等。
医院应向患者详细说明激素类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或异常反应。
第五,医院应遵循激素类药物的逐渐减量原则。
激素类药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逐渐减量,以避免突然停药带来的反跳现象和副作用。
医院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减药方案,并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指标,以保证减药的安全和有效。
最后,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药物管理制度。
激素类药物是一类特殊的药物,容易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医院应加强对激素类药物的管理,建立药物审查、药物使用评估和药物监测等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合理性和知识水平。
总之,医院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应遵循一系列的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友谊医院肾内科激素使用指南使用激素,你的理念是什么??在没发现副作用的情况下尽大量使用?还是在已知可以起效的情况下尽小量使用?激素使用的相关知识病理活动的指标:①系膜中度以上增生;②间质中存在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而且面积达到25-75%之间;③存在细胞性或细胞纤维性新月体;④球囊粘连;⑤毛细胞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⑥FIB强阳性者。
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反应的判断:激素敏感:足量泼尼松(龙)1mg/kg/d或甲泼尼龙0.8mg/kg/d治疗8周内连续3天尿蛋白<0.3g/24h。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判断激素疗效的时间可延长到16周。
激素依赖:激素治疗有效,激素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2周内复发,连续2次以上。
激素抵抗:使用足量泼尼松(龙)1mg/kg/d或甲泼尼龙0.8mg/kg/d治疗8周无效。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判断时间应延长为16周。
激素的副作用:老生常谈,但有研究表明,与不使用激素相比较,口服强的松5~10mg/D及10~15mg/D一年以上,出现副作用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5及32.3。
1、感染:累计剂量>700mg,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
2、皮肤、软组织:痤疮、紫纹、皮肤变薄、伤口愈合缓慢、脱发、多毛、Cushing外貌。
3、眼部:白内障、青光眼。
4、水钠潴留:大剂量冲击时尤为明显。
5、心血管:高血压、冲击过程中猝死。
6、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
7、肌肉:四肢近端肌肉进行性乏力、萎缩。
(多在数周到数月内出现)8、骨质疏松:①可适当体育锻炼;②首选双膦酸盐+钙剂;③可使用活性VitD3+钙剂。
9、糖代谢:类固醇性糖尿病相对少见,停药后血糖可恢复正常。
10、中枢神经系统:多数表现为失眠、欣快、焦躁,极少数表现为抑郁。
11、生殖系统:月经不调,生育能力下降,早期妊娠时腭裂危险性增加。
12、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以下人易出现:①强的松>20mg/D,>3W;②晚上服药;③Cushing面容。
13、白细胞增多:一般<15×109/L⑴询问病史(必要时专科会诊):慎用(须向患者讲明):糖尿病、股骨头坏死、精神疾病史、白内障禁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便OB(+)、青光眼、育龄期妇女除外妊娠、活动性感染(结核病等)⑵例行检查:血常规(淋巴细胞绝对值应>0.5×109/L)除外激发于系统疾病的可能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应>20%)否则调整剂量OGTT (门诊只查空腹血糖)骨密度或髋关节像(55岁以上或激素使用大于6个月)便常规+潜血乙肝五项+丙肝抗体(必要时查HBV-DNA或HCV-RNA)胸片(如有肺炎,应立即行痰培养)全腹B超⑴严格根据适应征选择激素的用量和疗程。
⑵要求患者每2周复查一次。
⑶每次就诊时应询问如下问题并查体:有无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症状:血常规、减量?+专科就诊有无视力改变:专科就诊+减量或停药有无乏力:锻炼、补钙、VitD3+减量?有无烧心、腹痛、黑便:便潜血+专科就诊有无皮肤破溃不愈:专科就诊有无失眠:对症有无水肿或高血压:利尿剂?+降压⑷每4周查血常规、尿常规、便Rt+OB、肝肾功能Wbc>15×109/L:注意除外感染LY<0.5×109/L:分析是否免疫过度(查淋巴细胞亚群),若有,则应减量Hb下降:便潜血、MMF的副作用?尿蛋白转阴:2周后减量ALT、AST异常:>100肝炎病毒复制情况+专科就诊<100加保肝药,增加随诊便OB(+) 专科就诊,视情况减量空腹血糖升高专科就诊⑸8周后每月查淋巴细胞亚群×3次单用激素40mg Qd以上时,或与其他二线药物联用,CD4<20% + LY<0.5×109/L,则应迅速减量⑹每3个月(12周)查一次乙肝五项开始复制:专科就诊⑺每6个月(24周)查一次骨密度⑻每年至少一次系统检查:胸片、腹部B超定义:激素冲击治疗:每天使用甲基强的松龙500~1000mg使用中:冲击开始的第一天到冲击结束后2周的时间注意事项:⑴询问病史(必要时专科会诊):慎用(须向患者讲明):糖尿病、股骨头坏死、精神疾病史、白内障禁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便OB(+)、青光眼、育龄期妇女除外妊娠、活动性感染(结核病等)⑵注意患者体温、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体温升高:除外感染所致咳嗽咯痰、鼻塞、咽痛、罗音:痰培养、咽拭子、胸片等检查腹痛、返酸、烧心:便OB、胃镜或消化道造影腹泻:便常规、便球/杆比、便找霉菌⑶例行检查:血常规淋巴细胞绝对值应>0.5×109/L除外激发系统疾病的可能,需讨论决定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应>20%根据情况讨论决定OGTT(门诊只查空腹血糖)骨密度或髋关节像55岁以上或激素使用大于6个月便常规+潜血必要时专科就诊乙肝五项+丙肝抗体必要时查HBV-DNA或HCV-RNA胸片如有肺炎,应立即行痰培养。
全腹B超⑴静脉点滴时间应超过1小时,避免过快静点。
⑵要求主管医生每天2次查房,至冲击治疗后2周。
⑶每次查房时应询问如下问题并查体:有无体温升高:除外感染所致、必要时血培养有无咳嗽咯痰、鼻塞咽痛、罗音:痰培养、咽拭子、胸片有无腹痛、泛酸、烧心、黑便:便潜血有无腹泻:便常规、球杆比、找霉菌有无便秘:通便药物有无排便疼痛、血便:专科会诊有无视力改变:专科会诊+减量或停药有无失眠:对症有无口腔溃疡、白斑:漱口+专科会诊有无皮肤破溃或疼痛(会阴、指缝、褶皱):专科会诊有无水肿或血压升高:利尿剂?+降压⑷每3-4天查血常规、尿常规一次(从冲击第一天起,到冲击结束后2周)Wbc >15×109/L和/或LY<0.5×109/L:讨论决定⑸每1周查淋巴细胞亚群一次CD4<20%:讨论决定⑹每1周查2次生化C11ALTGlu另:冲击治疗中护理要求1、甲基强的松龙的静脉点滴时间应>1小时。
2、冲击开始到冲击结束后2周,每天测4次体温。
3、要求患者每天使用外购(如高露洁、蓝天等,大型超市买牙膏的地方均有)或洗必泰漱口水漱口4~5次。
(晨起、三餐后、睡前)。
必要时口腔护理。
4、要求患者进多纤维食物,保证大便通畅。
5、要求患者定时清洁手、脚、会阴及皮肤褶皱处。
必要时每日会阴冲洗。
6、对于严重浮肿、行动不便患者,定期检查有无褥疮、皮肤破损等。
激素方案1—非足量,中速减强地松40mg,Qd,共8周有效(8周内尿蛋白转阴)(总疗程12~14月)40mg Qd时,每2周减量5mg30mg Qd时,每4周减量5mg20mg Qd时,每4周减量2.5mg(或隔日减5mg)5mg Qd(或10mg Qod),维持一段时间(1~3月)停药无效(8周内尿蛋白为转阴)单用激素者,上级医生决定快速减药或加二线药物与二线药同用者,按上述方案缓慢减量激素方案2—足量,慢速减强地松60mg,Qd,共8周有效(8周内尿蛋白转阴)(总疗程1.5~2年)60mg Qd时,每2周减量5mg40mg Qd时,每4周减量5mg20mg Qd时,每8周减量2.5mg(或隔日减5mg)5~10mg Qd(或10~20mg Qod),维持4~6月)停药无效(8周内尿蛋白为转阴)依然按上述方案减量同时加用二线药物激素方案之附加说明(1)强的松龙(5mg-5mg)或甲基强的松龙(4mg-5mg)–肝硬化或肝炎患者–严重水潴留或严重高血压不易控制(2)减量均为先快后慢的模式–无循证医学证据,依照习惯(3)如果足量激素6周内尿蛋白已转阴,则在转阴后2周开始减量–无循证医学证据,依照习惯免疫抑制剂方案—6选1(1)环磷酰胺–200mg ivgtt Qod,或1g ivgtt Qm,或100mg Qd–总疗程:累积剂量6~8g(2)霉酚酸酯–0.75 Bid,持续6个月•无效:停药或改为其他二线药物•有效:减量到0.5g Bid,–总疗程1年以上(3)来氟米特–40mg Qd,3天后改为20mg Qd,持续6个月•有效:原剂量维持,•无效:停药或改为其他二线药物–总疗程1年以上(有效情况下)(4)环孢素A–2~5mg/Kg/D(小于300mg/D)–总疗程0.5~1年–注意:•>200mg/D:每周测定血药浓度以调整在80~150ng/ml之间•>6月:每月查肾功能,以防肾间质纤维化(4)硫唑嘌呤–1~2mg/Kg/D(小于100mg/D)–总疗程大于1年–注意:•主要用于维持期治疗(6)雷公藤多苷–20mg Tid–疗程:一次使用不超过6月,停药3月后可重复–注意:•每月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免疫抑制剂方案之附加说明(1)开药时应注意有无近期复查结果。
–定期开化验单–详细病历记录(2)注意毒副反应的发生–详细记录和建议(3)药物的联合使用:–以药理作用靶点不同的药物为宜;–剂量减至单用时的1/2~1/3–更密切注意毒副反应原发肾小球病—无肾穿•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指征:•尿蛋白定量大于2g/D 或3次尿常规定性3+以上•且肾功能正常•其他药物(如雷公藤多苷)无效??–使用方法:•激素方案1•8周有效继续激素方案1,无效根据情况定是加二线药物or 停药?•肾病综合征–使用方法:•激素方案2•8周无效加免疫抑制剂方案原发肾小球病—IgA肾病(IgAN)(1)单纯血尿或尿蛋白<1g/D–不使用激素(2)尿蛋白1~3.5g/D,或>3.5g/D+Alb>3g/dL–病变轻微,无活动表现、增生不明显、硬化纤维化不明显•可先尝试雷公藤多苷,3月无效尝试激素,复发也可用激素•先单独使用激素方案1•无效可加用免疫抑制剂–活动性、增殖性病变为主•激素方案1 + 免疫抑制剂方案–硬化和纤维化等慢性表现为主(间质纤维化<60%+Cr<300)•激素方案1 + MMF•治疗中持续监测eGFR(3)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变轻微,无活动表现、增生不明显、硬化纤维化不明显•首先单独使用激素方案2•无效加用免疫抑制剂方案(不包括雷公藤多苷)–活动性、增殖性病变为主•激素方案2 + 免疫抑制剂方案(不包括雷公藤多苷)–硬化和纤维化等慢性表现为主•尝试使用激素方案1 + MMF原发肾小球病—微小病变(MCD)•激素适应症:–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激素用法:–单独使用激素方案2–无效:加用免疫抑制剂方案原发肾小球病—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先单独使用激素方案2–无效:考虑加用免疫抑制剂方案•表现肾炎综合征+ 病理活动表现:–使用激素方案1 + 免疫抑制剂方案原发肾小球病—膜增生性肾炎(MPGN)•经验不足,需大家共同探讨:–激素方案2 + 免疫抑制剂方案–也可激素和/或CTX冲击,之后以0.5mg/Kg/D维持–同时辅以如下治疗:•抗凝•抗血小板•他汀类•ACEI/ARB•有条件可行PE原发肾小球病—膜性肾病(MN)•激素适应症:–临床符合肾病综合征•激素用法:(单纯激素疗效差)–激素方案2 + 免疫抑制剂方案原发肾小球病—FSGS•无肯定的有效方案,对症治疗为主•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激素方案1 或2 + 免疫抑制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