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G卷
- 格式:doc
- 大小:567.00 KB
- 文档页数:7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a、b、c、d四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其中a、b、c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O点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小球d位于O点正上方h处,且在外力F作用下恰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c三小球的电荷量均为q,d球的电荷量为6q,2h R=.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则( )A.小球d一定带正电B.小球b2R mRq kπC.小球c23kqD.外力F竖直向上,大小等于226kqmgR+【答案】CD【解析】【详解】A.a、b、c三小球所带电荷量相同,要使三个做匀速圆周运动,d球与a、b、c三小球一定是异种电荷,由于a球的电性未知,所以d球不一定带正电,故A错误。
BC.设db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223cosh Rα==+226sinh Rα==+对b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得:()22222264cos2cos302cos30q q qk k m R mah R TRπα︒︒⋅-==+解得:23R mRTq kπ=23kqa=则小球c的加速度大小为2233kq mR;故B 错误,C 正确。
D .对d 球,由平衡条件得:2226263sin qq kq F k mg mg h R α=+=++ 故D 正确。
2.如图所示,a 、b 、c 、d 四个质量均为m 的带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其中a 、b 、c 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O 点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小球d 位于O 点正上方h 处,且在外力F 作用下恰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a 、b 、c 三小球的电荷量均为q ,d 球的电荷量为-6q ,2h R =,重力加速度为g ,静电力常量为k ,则( )A .小球a 23kq RmB .小球b 2233kq R mC .小球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2233kq R mD .外力F 226kq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通过分析,a 、b 、c 一定带同种电荷,d 与a 、b 、c 一定带异种电荷,对小球a 受力分析,在水平面上和竖直面分别如下图,小球最终的合力为22212223322(3)3(3)kq F F F k k R R R R =-=-⋅=合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2223=3kq v m R R可得233kq v mR=,A 错误;B .合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223=kq m ωR 解得2333kq ωmR=,B 错误;C .合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223=3kq ma R 解得23kq a =,C 正确;D .对d 球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22223(2)3RF k mg R R R=⋅++解得226kq mg F +=,D 错误。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试卷测试卷 (word 版,含解析)一、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 的半圆形光滑绝缘轨道ABC ,A 、C 两点为轨道的最高点,B 点为最低点,圆心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 1的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2的带电小球从轨道A 处无初速度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小球运动到B 2gR 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gC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少mgRD .小球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mg +k 122q q R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带电小球q 2在半圆光滑轨道上运动时,库仑力不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212B mgR mv =解得:2B v gR 故A 正确;B.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2v a g R==故B 错误;C.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库仑力不做功,电势能不变,故C 错误;D.小球到达B 点时,受到重力mg 、库仑力F 和支持力F N ,由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得:2122BN q q v F mg k m R R--=解得:1223N q q F mg kR=+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在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1223q q mg kR + 方向竖直向下,故D 正确.2.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A 、B 两物体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其中A 带正电,电荷量大小为q ,B 始终不带电。
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B 物体连接,在电场力作用下,物体A 紧靠着物体B ,一起压缩弹簧,处于静止状态。
现在A 物体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F 。
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F = qE ,则弹簧恢复到原长时A 、B 两物体分离 B .若F = qE ,则弹簧还未恢复到原长时A 、B 两物体分离C .若F > qE ,则弹簧还未恢复到原长时A 、B 两物体分离D .若F < qE ,则A 、B 两物体不能分离,且弹簧一定达不到原长位置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若F = qE ,A 物体所受合力为0,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B 物体由于弹簧的作用向右加速运动,而A 物体将被迫受到B 物体的作用力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A 、B 两物体未能分离,当弹簧恢复到原长后,B 物体在弹簧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 物体的速度小于A 物体的速度,A 、B 两物体将分离,故A 正确,B 错误;C .若F > qE ,A 物体将受到水平向右恒力F A = F − qE 的作用,弹簧在恢复到原长之前,对B 物体的弹力逐渐减小,则B 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当A 、B 两物体刚要分离时,A 、B 两物体接触面的作用力刚好为0,此时弹簧对B 物体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加速度与恒力F A 对A 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相等(a B = a A ≠ 0),此时弹簧还未恢复到原长,故C 正确;D .若F < qE ,A 物体将受到水平向左恒力F A = qE − F 的作用,如果F A 比较小,那么A 、B 两物体还是可以分离的,并且在超过弹簧原长处分离,故D 错误。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测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真空中x 轴上关于O 点对称的M 、N 两点分别固定两异种点电荷,其电荷量分别为1Q +、2Q -,且12Q Q >。
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 )A .只有MN 区间的电场方向向右B .在N 点右侧附近存在电场强度为零的点C .在ON 之间存在电势为零的点D .MO 之间的电势差小于ON 之间的电势差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1Q +在N 点右侧产生的场强水平向右,2Q -在N 点右侧产生的场强水平向左,又因为12Q Q >,根据2QE kr=在N 点右侧附近存在电场强度为零的点,该点左右两侧场强方向相反,所以不仅只有MN 区间的电场方向向右,选项A 错误,B 正确;C .1Q +、2Q -为两异种点电荷,在ON 之间存在电势为零的点,选项C 正确;D .因为12Q Q >,MO 之间的电场强度大,所以MO 之间的电势差大于ON 之间的电势差,选项D 错误。
故选BC 。
2.如图所示,a 、b 、c 、d 四个质量均为 m 的带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其中 a 、b 、c 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 O 点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
小球 d 位于 O 点正上方 h 处,且在外力 F 作用下恰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a 、b 、c 三小球的电荷量大小均为 q ,小球 d 的电荷量大小为 6q ,h =2R 。
重力加速度为 g ,静电力常量为 k 。
则( )A .小球 a 一定带正电B .小球 c 的加速度大小为2233kq mRC .小球 b 2R mRq kπD .外力 F 竖直向上,大小等于mg +22R【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 .a 、b 、c 三小球所带电荷量相同,要使三个做匀速圆周运动,d 球与a 、b 、c 三小球一定是异种电荷,由于d 球的电性未知,所以a 球不一定带正电,故A 错误。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试卷测试卷 (word 版,含解析)一、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a 、b 、c 、d 四个质量均为 m 的带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其中 a 、b 、c 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 O 点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
小球 d 位于 O 点正上方 h 处,且在外力 F 作用下恰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a 、b 、c 三小球的电荷量大小均为 q ,小球 d 的电荷量大小为 6q ,h =2R 。
重力加速度为 g ,静电力常量为 k 。
则( )A .小球 a 一定带正电B .小球 c 的加速度大小为2233kq mRC .小球 b 2R mRq kπD .外力 F 竖直向上,大小等于mg +226kq R【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 .a 、b 、c 三小球所带电荷量相同,要使三个做匀速圆周运动,d 球与a 、b 、c 三小球一定是异种电荷,由于d 球的电性未知,所以a 球不一定带正电,故A 错误。
BC .设 db 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223cos 3R h α==+ 226sin 3R h α=+=对b 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得:22222264cos 2cos302cos30()q q q k k mR ma h R R Tπα⋅-︒==+︒ 解得23RmRT q kπ=2233kq a mR= 则小球c 的加速度大小为233kq mR,故B 正确,C 错误。
D .对d 球,由平衡条件得2226263sin q q kq F k mg mg h R Rα⋅=+=++ 故D 正确。
故选BD 。
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倾斜的光滑绝缘杆,轻质绝缘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带正电的小球A ,球A 套在杆上,杆下端固定带正电的小球B 。
现将球A 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运动距离x 0到达最低点,此时未与球B 相碰。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测试卷测试卷 (word 版,含解析)一、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在圆心为O 、半径为R 的圆周上等间距分布着三个电荷量均为q 的点电荷a 、b 、c ,其中a 、b 带正电,c 带负电。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2233kq RB .c 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2233kqRC .a 、b 在O 3kq,方向由O 指向c D .a 、b 、c 在O 点产生的场强为22kqR,方向由O 指向c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根据几何关系得ab 间、bc 间、ac 间的距离3r R =根据库仑力的公式得a 、b 、c 间的库仑力大小22223q q F k k r R==a 受到的两个力夹角为120︒,所以a 受到的库仑力为223a q F F k R==c 受到的两个力夹角为60︒,所以c 受到的库仑力为233c kq F F == 选项A 错误,B 正确;C .a 、b 在O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根据电场强度定义有02q E kR = a 、b 带正电,故a 在O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是由a 指向O ,b 在O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是由b 指向O ,由矢量合成得a 、b 在O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2q E k R=方向由O →c ,选项C 错误;D .同理c 在O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02qE k R=方向由O →c运用矢量合成法则得a 、b 、c 在O 点产生的场强22qE k R'=方向O →c 。
选项D 正确。
故选BD 。
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 的半圆形光滑绝缘轨道ABC ,A 、C 两点为轨道的最高点,B 点为最低点,圆心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 1的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2的带电小球从轨道A 处无初速度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小球运动到B 2gR 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gC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少mgRD .小球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mg +k 122q q R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带电小球q 2在半圆光滑轨道上运动时,库仑力不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212B mgR mv =解得:2B v gR故A 正确;B.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2v a g R==故B 错误;C.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库仑力不做功,电势能不变,故C 错误;D.小球到达B 点时,受到重力mg 、库仑力F 和支持力F N ,由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得:2122BN q q v F mg k m R R--=解得:1223N q q F mg kR=+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在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1223q q mg kR + 方向竖直向下,故D 正确.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倾斜的光滑绝缘杆,轻质绝缘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带正电的小球A ,球A 套在杆上,杆下端固定带正电的小球B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福建省部分高中10月高二物理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Q 1=+4Q 和Q 2=-2Q ,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是F ,若使它们接触后分开,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12,则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是( )A.12F B. F C. 2F D. 4F【答案】A 【解析】【详解】电量分别为Q 1=+4Q 和Q 2=-2Q 的两个相同的金属球,相距为r 时,由库仑定律可得两电荷之间的库仑力为212222428Q Q Q Q kQ F k k r r r×=== 两金属球相互接触后分开,各自带电荷量为Q ,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12,此时由库仑定律可得两电荷之间的库仑力为2122242r Q Q kQ F F k r ′′′===′ 故选A 。
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周长为L 的近似圆形的轨道,环中的n 个电子以速度v 定向运动,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 ,则n 个电子形成的电流为( ) A.LvneB.nevLC.nLevD.eL nv【答案】B 【解析】【详解】n 个电子形成的电流为q ne nevI L t L v===故选B 。
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电源内阻不能忽略且为1.0Ω,电路中电阻R 为1.5Ω,小型直流电动机M 的内阻为0.5Ω,闭合开关S 后,电动机正常转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0A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的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0WB. 电源输出的电功率为24.0WC. 电动机产生的热功率4.0WD. 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6.0V【答案】A【解析】【详解】D.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2.0A,所以电动机的电压为U=E− U内−U R=E−Ir−IR=12V−2.0×1.0V−2.0×1.5V=7V故D错误;AC.电动机的总功率为P总=UI=7×2.0W=14W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P热=I2R M=2.02×0.5W=2W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机=14W−2W=12W故A正确,C错误;B. 电源的输出的功率为P输出=EI−I2r=12×2.0W−2.02×1W=20W故B错误。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试卷试卷(word 版含答案)一、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 的半圆形光滑绝缘轨道ABC ,A 、C 两点为轨道的最高点,B 点为最低点,圆心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 1的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2的带电小球从轨道A 处无初速度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小球运动到B 2gR 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gC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少mgRD .小球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mg +k 122q q R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A.带电小球q 2在半圆光滑轨道上运动时,库仑力不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212B mgR mv =解得:2B v gR 故A 正确;B.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2v a g R==故B 错误;C.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库仑力不做功,电势能不变,故C 错误;D.小球到达B 点时,受到重力mg 、库仑力F 和支持力F N ,由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得:2122BN q q v F mg k m R R--=解得:1223N q q F mg kR=+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在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1223q q mg kR + 方向竖直向下,故D 正确.2.如图所示,A 、B 两点有等量同种正点电荷,AB 连线的中垂线上C 、D 两点关于AB 对称,0t =时刻,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C 点以初速度v 0沿CD 方向射入,点电荷只受电场力。
则点电荷由C 到D 运动的v-t 图象,以下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于AB 是同种电荷,所以连线中点的场强为零,无穷远处场强也为零,其间有一点电场强度最大,所以粒子从C 点向中点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可能一直减小,也可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C 错误,BD 正确。
浙北G2期中联考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试题命题:嘉兴一中审题:湖州中学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单位中对应的物理量是矢量的是A.瓦特WB.特斯拉TC.韦伯WbD.焦耳J2、如图所示为沪杭城际高速铁路,连接上海虹桥与杭州东站,全长158km,设计的最高速度为350km/h。
截至2019年11月,沪杭高速铁路的最高运营速度为310km/h。
则()A.158km表示位移B.350km/h表示瞬时速度C.310km/h是以列车为参考系而言的D.研究列车进嘉兴南站的时间可把它看成质点3、如图为某一质点的v-t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B.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0.8m/sC.第4s末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第1s内和第5s内加速度方向相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长最短的电磁辐射是X射线B.实现静电屏蔽一定要用密封的金属容器C.光的波动性是光子自身固有的性质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材料等有关5、某同学参加“筷子夹玻璃珠”游戏。
如图所示,夹起玻璃珠后,左侧筷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为锐角,右侧筷子竖直,且两筷子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保持玻璃珠静止,忽略筷子与玻璃珠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比重力大B.筷子对玻璃珠的作用力是由于玻璃珠的形变产生的C.右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球的重力大D.左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6、某生态公园的人造瀑布景观如图所示,水流从高处水平流出槽道,恰好落入步道边的水池中。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a 、b 、c 、d 四个质量均为 m 的带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其中 a 、b 、c 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 O 点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
小球 d 位于 O 点正上方 h 处,且在外力 F 作用下恰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a 、b 、c 三小球的电荷量大小均为 q ,小球 d 的电荷量大小为 6q ,h =2R 。
重力加速度为 g ,静电力常量为 k 。
则( )A .小球 a 一定带正电B .小球 c 的加速度大小为2233kq mRC .小球 b 2R mRq kπD .外力 F 竖直向上,大小等于mg +226kq R【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 .a 、b 、c 三小球所带电荷量相同,要使三个做匀速圆周运动,d 球与a 、b 、c 三小球一定是异种电荷,由于d 球的电性未知,所以a 球不一定带正电,故A 错误。
BC .设 db 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223cos 3R h α==+ 226sin 3R h α=+=对b 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得:22222264cos 2cos302cos30()q q q k k mR ma h R R Tπα⋅-︒==+︒ 解得23RmRT q kπ=2233kq a mR= 则小球c 的加速度大小为233kq mR,故B 正确,C 错误。
D .对d 球,由平衡条件得2226263sin q q kq F k mg mg h R Rα⋅=+=++ 故D 正确。
故选BD 。
2.电荷量相等的两点电荷在空间形成的电场有对称美.如图所示,真空中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A 、B ,AB 连线中点为O.在A 、B 所形成的电场中,以O 点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面垂直AB 连线,以O 为几何中心的边长为2R 的正方形平面垂直圆面且与AB 连线共面,两个平面边线交点分别为e 、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 、b 、c 、d 、e 、f 六点中找不到任何两个场强和电势均相同的点B .将一电荷由e 点沿圆弧egf 移到f 点电场力始终不做功C .将一电荷由a 点移到圆面内任意一点时电势能的变化量相同D .沿线段eOf 移动的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C 【解析】图中圆面是一个等势面,e 、f 的电势相等,根据电场线分布的对称性可知e 、f 的场强相同,故A 错误.图中圆弧egf 是一条等势线,其上任意两点的电势差都为零,根据公式W=qU 可知:将一正电荷由e 点沿圆弧egf 移到f 点电场力不做功,故B 正确.a 点与圆面内任意一点时的电势差相等,根据公式W=qU 可知:将一电荷由a 点移到圆面内任意一点时,电场力做功相同,则电势能的变化量相同.故C 正确.沿线段eof 移动的电荷,电场强度 先增大后减小,则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 错误.故选BC .【点睛】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垂直面是一个等势面,其电场线分布具有对称性.电荷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时,电场力不做功.根据电场力做功W=qU 分析电场力做功情况.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分析电场强度的大小,从而电场力的变化.3.质量分别为A m 和B m 的两小球带有同种电荷,电荷量分别为A q 和B q ,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测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真空中x 轴上关于O 点对称的M 、N 两点分别固定两异种点电荷,其电荷量分别为1Q +、2Q -,且12Q Q >。
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 )A .只有MN 区间的电场方向向右B .在N 点右侧附近存在电场强度为零的点C .在ON 之间存在电势为零的点D .MO 之间的电势差小于ON 之间的电势差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1Q +在N 点右侧产生的场强水平向右,2Q -在N 点右侧产生的场强水平向左,又因为12Q Q >,根据2QE kr=在N 点右侧附近存在电场强度为零的点,该点左右两侧场强方向相反,所以不仅只有MN 区间的电场方向向右,选项A 错误,B 正确;C .1Q +、2Q -为两异种点电荷,在ON 之间存在电势为零的点,选项C 正确;D .因为12Q Q >,MO 之间的电场强度大,所以MO 之间的电势差大于ON 之间的电势差,选项D 错误。
故选BC 。
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 的半圆形光滑绝缘轨道ABC ,A 、C 两点为轨道的最高点,B 点为最低点,圆心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 1的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2的带电小球从轨道A 处无初速度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小球运动到B 2gR 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gC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少mgRD .小球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mg +k 122q q R 【答案】AD 【解析】【详解】A.带电小球q 2在半圆光滑轨道上运动时,库仑力不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212B mgR mv =解得:2B v gR =故A 正确;B.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2v a g R==故B 错误;C.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库仑力不做功,电势能不变,故C 错误;D.小球到达B 点时,受到重力mg 、库仑力F 和支持力F N ,由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得:2122BN q q v F mg k m R R--=解得:1223N q q F mg kR=+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在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1223q q mg kR + 方向竖直向下,故D 正确.3.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弧绝缘细管的圆心O 处固定一点电荷,将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从圆弧管的水平直径端点A 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 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B 2gR B .小球在B 2gRC .固定于圆心处的点电荷在AB 弧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3mg/qD .小球不能到达C 点(C 点和A 在一条水平线上) 【答案】AC试题分析:由A 到B ,由动能定理得:0102mgr mv =-,解得2v gr =,A 正确,B 错误,在B 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qE mg v m r-=,将B 点的速度带入可得3mgE q=,C 正确,从A 到C 点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所以小球能到达C 点,D 错误, 考点:动能定理和牛顿定律综合的问题点评: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 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并不是电场力等于重力,而是电场力与重力提供向心力去做圆周运动.当是点电荷的电场时,由于电场力与支持力均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只有重力做功.4.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另一端系在三根长度相同的轻绳上,轻绳的下端各系质量与电荷量均相同的带正电小球,且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G 卷)(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范围:选3-5全部 命题:岫二)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7题为单选题;8~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的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量越大,物体运动就越快B.物体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C.物体的动量的方向,一定沿着物体的运动方向D.物体动量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同2. 如图4所示,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实验,从辐射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个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该实验说明( )A.光具有波动性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 3.一质量为m=2kg 的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受到一个变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则该物体4.0s 末的动量大小为( )A .30kg.m/sB .40kg.m/sC .80kg.m/sD .20kg.m/s4. 光滑水平面上半径相等的两金属小球A 和B 相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两球均静止,若两球的质量之比为:1:3A B m m ,则两球碰前的速度关系为 ( )A.方向相同,大小之比为1:3B.方向相同,大小之比为3:1图4图7C.方向相反,大小之比为1:3D.方向相反,大小之比为3:15. 如图3所示,一枚手榴弹开始时在空中竖直向下落,到某位置时爆炸成a 、b 两块同时落地,其中a 落地时飞行的水平距离OA 大于b 落地时飞行的水平距离O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爆炸瞬间a 、b 两块的速度大小相等B.爆炸瞬间a 、b 两块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C.a 、b 两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D.爆炸瞬间a 、b 两块的动量变化大小相等 6. 如图5所示,设车厢长为L ,质量为M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厢内有一质量为m 的以初速度0v 向右运动,与车厢比来回碰撞n 次后,静止在车厢中,此时车厢的速度为 ( )A. 0v ,水平向右B.0C. 0/()mv M m +,水平向右D. 0/()mv M m -,水平向左 7.如图7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的两端分别站着人A 和B ,A 的质量为m A , B 的质量为m B , m A >m B 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A 和B 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车( )A .静止不动B .向右运动C .向左运动D .左右往返运动 8.如图1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的A 、B 、C 、D 四个位置时,下述对观察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在A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 .放在B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A位置时稍少些C .放在C 、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D .放在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图5图3图19.如图2所示,A 、B 两物体质量2A B m m =,水平面光滑,当烧断细线后(原来弹簧被压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开过程中A 的速率小于B 的速率B. 弹开过程中A 的动量小于B 的动量C. A 、B 同时达到最大速度D. 当弹簧恢复原长时,两物体同时脱离弹簧10.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0 ,则( )A .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 .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 ν0C .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 .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11.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电厂的核能来自于重核的裂变B.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C.轻核聚变反应方程有23411120H H He n +→+D.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出现质量亏损m ∆,其能量也要相应减少,即2E mc ∆=∆12.氢原子的能级如图6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电离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D.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图6图2频率的可见光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8分.每题6分。
)13.(6分)太阳中含有大量的氘核,因氘核不断发生核反应释放大量的核能,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辐射.已知氘核质量为2.013 6 u ,氦核质量为3.015 0 u ,中子质量为1.008 7 u ,1 u的质量相当于931.5 MeV 的能量。
以上核反应过程的核反应方程2211H H +→ 10n +,一次这样的过程释放的核能为 MeV14.(6分)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首次参寒的中国女子冰壶队喜获铜牌,如图为中国队员王冰玉投掷冰壶的镜头.假设在此次投掷中,冰壶运动一段时间后以0.4m/s 的速度与对方的静止冰壶发生正碰,碰后中国队的冰壶以0.1m/s 的速度继续向前滑行.若两冰壶质量相等,则对方冰壶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m/s.15.(6分)一质量为1.0kg 的A 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0.5kg 的B 小球以2.0m/s 的速度和静止的A 小球正碰,碰后B 小球以0.2m/s 的速度被反向弹回,仍在原来的直线上运动。
碰后两球的总动量是 kgm/s ,原静止的A 小球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m/s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4分。
16题11分,17题10分,18题13分。
每题必须有解题步骤、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过程,直接写出结果的不得分。
)16.(11分)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一个质量为60kg 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 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 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 .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10m /s 2)17.(10分)如图14所示,在水平面上放置质量M=0.8kg 的木块,一颗质量为m=50g 的子弹以0170/v m s =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此后两者一起运动。
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μ=,求木块在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取210/g m s =)18.(13分)如图16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A 左端固定一根轻弹簧,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B 从右端以速度v 0冲上小车并压缩弹簧,然后又被弹回,回到车右端时刚好与车保持相对静止.求(1)这过程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 为多少?(2)全过程系统摩擦生热Q 多少?图16 v图14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G 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7题为单选题;8~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的或不答的得0分)1.C2. D3.D4.D5.C6.C7. C8.AD9. ACD 10.AB 11.ACD 12. ABC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8分.每题6分。
)13. (1)32He (2)3.26 MeV 14.0.3 15. 1kgm/s ;2m/s.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4分。
16题11分,17题10分,18题13分。
每题必须有解题步骤、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过程,直接写出结果的不得分。
)16.(11分) 解:从h 1=3.2m 自由落体到床的速度为v 11212gh v = (2分)s m gh v /8211==,方向向下 (1分)离网的速度为v 2 s m gh v /105102222=⨯⨯==,方向向上 (2分)规定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12)(mv mv t F mg -=- (5分)N t mv mv mg F 15002.1860)10(60106012=⨯--⨯-⨯=--=(1分)所以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为1500N.17. (10分)解析 对子弹射中木块的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0()mv M m v =+(4分) 可得:010/mv v m s M m ==+ (1分)设子弹与木块在水平地面上一起运动距离为s ,据动能定理可得:21()()2M m gs M m v μ+=+(4分) 可解得:25s m =(1分)18.(13分) 解析 全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小物块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和被弹回到车右端的两个时刻,系统的速度是相同的,都满足:mv 0=(m +M )v ①(4分)由于这两个时刻速度相同,说明小物块从车左端返回车右端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减小恰好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即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 恰好等于返回过程的摩擦生热,而往、返两个过程中摩擦生热是相同的,所以E P 是全过程摩擦生热Q 的一半.Q =2E P ②(3分)全过程由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得 ()2202121v m M mv Q +-=③(4分) 由①②③得 204()P Mmv E M m =+ 202()M m v Q M m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