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办推荐文章----不要忘记自己曾是个孩子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精选5篇你所走过的路,都会成为回忆里的风景;你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你的财富;你曾经的负担,会成为你的礼物;你受的苦,会照亮你未来的路。
下面为大家推荐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希望能帮助你们!励志文章1:我们要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人生需要自己掌控,或者说早晚要自己掌控,别人对你的影响只是你人生的一种参考,如果我们连自己的人生都左右不了,那你的人生终究回事失败的人生。
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未来的路该去向何方,需要我们自己做出选择,别人都只是过客,我们才是人生的主人。
故事只有在成为故事的时候,,才是最可爱的,如果把它还原成现实,那么我们会突然找不到原来诗意的感觉和朦胧的美!有时候,我们喜欢把自己的生活当成一个故事,我们都是活在故事里的人,我们也都是有故事的人,或许在故事里,我们会更喜欢自己。
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只要觉得快乐,我们怎么想都可以。
我们要释放自己,不要做个压抑的人,凡是都憋在心里不出声,可我们也要学会收敛自己,如果因为一时的不高兴,就在他人面前大吵大闹,那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
在他人面前大吵大闹,只会造成他人满心的困扰和自身的不痛快。
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用多想,我们也得不到快乐,既然这样,就不要去干涉他人,就像你自己不希望别人干涉一样。
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选择。
如果两个价值观不同的人,勉强在一起,那么只会让自己坚持的价值观流失。
选择离开与否,需要勇气,需要自己做出决策,别人帮不了你。
我们要学会放弃和舍得,有时候,你会觉得你的存在是一种错误,如果对方也这样认为,那么该是你离开的时候了,继续坚持,只会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你个人的不自在。
也许我们曾经抛弃过别人,也许我们也曾被别人抛弃过。
有时候,生活会让我们感到厌烦,会让我们感到压抑,甚至颓废不堪。
如果骨子里,你想一直颓废下去的话,那么谁也救不了你,除了你自己。
我们要学会不抱怨,不去怨天尤人,有时候,处境不太好,我们会抱怨,就像海水永远在那里低声呜咽,抱怨自己不得安宁。
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育人使命征文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育人使命征文(篇1)今年师德培训的主题是《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由来自__中学有着四十年教学经验的__老师为我们主讲。
让我感到敬佩的,不是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身份,也不是获得过那么多的荣誉,而是即便如此,也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的一颗平常心,而是一直辛勤耕耘在教师第一线——班主任岗位上的这份热情、执着和责任,更是她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和敬业,对学生的.真诚和尊重,对语文教学的专业和钻研。
我想我是爱每一个学生的,但是怎么去爱,其实我不懂,也许这是因为缺乏经验。
但是通过这次师德培训,听了黄静华老师的讲解,我突然茅塞顿开,收获颇丰。
所以我谈谈“怎么用心”这方面的体会。
首先,我们要真诚,用一颗爱心换学生真心黄老师给了我们一点提示:“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通过这样的假设,可以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
我想学生是喜欢学习的,因为人天性好奇,但是对事物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是有差距的,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就要去创造出他们喜欢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
这里的方法方式值得我们去思索和研究。
黄老师还讲到了一点:“要认真、执着、民主地去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一步步走向成功。
”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说实话,我做得并不好,特别是在执着这点上。
比如,面对喜欢故意捣蛋的学生,我批评教育一两次后,如果效果不明显,连我自己都会丧失信心,觉得自己教育不好他了。
我想,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更加执着,更加耐心,去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关心帮助我的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其次,在教育中要民主,尊重学生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难做到的,但是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做到。
我们在爱学生的过程,因为觉得他们还小,不懂事,所以常常会有“一厢情愿、专制的爱”,包括大多数父母也会犯这样的错。
所以作为一名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在这方面应该做得更好。
学生虽小,但也是一个充满个性的生命体,需要我们去尊重和理解。
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把自己教成孩子说来惭愧,知道于老是在大三时候,老师让我们做一个名师的专题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都热泪盈眶,被这样一位发自内心关爱学生,有情怀的老师所感动。
所以毕业之后一直想听一听他老人家的课,可谁曾想,去年年末,于老就这样离开了,这也成了遗憾。
再翻开这本《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时,心情有些难过,但静心阅读,读着读着便是满满的感动。
于老说自己:“教了五十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再看看自己,教书没几年,却教得自己都认不得自己了,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我想最关键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我都忘记了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为什么想成为一名老师?忘记了,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其实,这几天一直心情有些沮丧,因为带的班级的孩子总是调皮,学习上不去,时间不够用,活动做不了,种种的困境给我带来了很多负能量,但当静下来沉浸在于老的情怀里时我觉得我的困境是必然会经历的,因为我首先没有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又怎么来处理事情呢?很多时候,我看到孩子的调皮与“愚笨”时,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体内的洪荒之力,但其实我忘记了自己也曾经是孩子,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
我想,在教育的过程中最该记得的就是“自己曾经也是孩子”。
读着于老的文字,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不值得一提的两件小事:一件的主人公是小楷,他是班里的小活宝,那一日天气突然转凉,下去参加集体晨会的时候小楷居然只穿了一件短袖t恤,我虽然嘴上责怪着他,但还是不忍心孩子冻着,于是将自己脖子的围巾披在了他的身上,我的一个无意之举自己早就忘记了,可当读到这个画面出现在孩子的文章中时,说不感动是假的,我还是会被孩子虽然稚嫩却特别真诚的文字所打动了,他说:“那一日早上,虽然天气很冷,可是我的心却是暖暖的,谢谢张老师让我知道了,原来爱不一定来自父母也有可能来自身边遇见的人!”简单的记录,却给了我心灵一次撞击,让我知道了,看似“不懂事”的孩子其实比谁都心明如镜,他也懂得你对他发自内心的关心,就像于老说的:“教育没有纯方法、技巧的东西,方法、技巧的背后有一个‘情’字在做支撑。
关于教育的文章10篇教育文章〔一〕坚持童心接近孩子的心灵我的世界你懂吗这是一个美国孩子写给父母的信: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
我的脚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我渐渐观察一切事物,并期望您不要过多地对我加以限制。
家务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些时间给我讲一点世界上的奇闻,不要只把我当成取乐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响敏感些,不要整天责骂不休。
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我一样。
我需要您不断鼓励,不要经常严厉地批评、威吓我。
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骂我本人。
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我决定一些事情,允许我不成功,以便我从不成功中汲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自我决定自我的生活道路。
请让我和您一齐娱乐。
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河南七色花福利幼儿园园长蔡蕾说,每个大人都以往是孩子,也都有一颗隐藏着的童心,种种生活让大人们失去了童心,又找不到开启孩子童心的钥匙。
父母要跟上孩子的开展变化,理解孩子不一样时期的心理特点,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的变化,理解孩子的欢乐和苦恼,这是坚持童心,缩短与孩子之间的间隔,心灵接近、心理相通的根底。
家长的无视会使孩子“感情阻滞”3岁男孩楠楠从幼儿园回到家时,快乐得手舞足蹈,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
当时,恰恰碰上妈妈为工作的事烦心。
“去、去、去,一边玩去。
烦人!”妈妈大声训斥楠楠,楠楠不知自我犯了什么错误,吓得躲在一边不吭声。
乐乐的妈妈对孩子的管教非常严厉,5岁的乐乐变得非常内向,说话很少,在生疏人面前显得害怕。
在妈妈面前,乐乐不敢哭,笑的时候也显得勉强,其实乐乐心里有许多想法,但他很少对妈妈说。
因为,妈妈个性强,乐乐没有时机和妈妈谈心。
金水区新建幼儿园园长阴凤云说,好多父母无视了孩子感情上的需求。
孩子的气愤、痛苦、委屈或者愉快、兴奋、得意统统藏在自我心里,不愿坦率表达出来。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想读书体会笔记《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想读书体会笔记张陈伟读了《帕夫雷什中学》其中有一个故事中涉及到了记忆力的培养记忆力是衡量学生智力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试想:如果一个学生对一个事物都不能记得,还谈什么思考、创造?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影响记忆力的因素有很多,尤其要注意的是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动物。
兴趣爱好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喜欢的事物总是愿意去看、去想、去记,过目不忘,而对于不感兴趣的东西反应相对迟钝。
比如去旅游的路上,有的人一上车就开始呼呼大睡,而有的人记。
捣过鸟窝,掏过鸟蛋?没给老师起过外号?如果那时有网吧,难免不进去过把瘾。
是孩子,就该这么淘气,是孩子就会犯过错,是孩子就会惹老师惹家长生气操心甚至哭鼻子。
谁叫孩子有无限的好奇?谁叫孩子有那么旺盛的精力?谁叫孩子身体和心灵都脆弱的禁不住一片树叶呢?所以,当我们当我们长大了,面对孩子,我们就该常想想,我也曾是孩子。
当孩子遇到悲伤的时候,我们要蹲下来,说几句安慰的话;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拍拍孩子的肩膀说几句鼓励的话;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的时候,也要伸一伸大母手指头,说几句表扬的话;当孩子犯了错误,一定要严厉地说几句批评的话,但话语里一定包含着深情,包含着期望,相信他是一个好孩子。
就像陶行知的四块糖块,就像于永正的优雅的蹲下,就像斯霞清澈如水的孩子般明亮的眼睛一样,去包容孩子,平等的对待孩子,永远地爱孩子。
常想想我们曾是个孩子,我们就会更多地欣赏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他的缺点;就会更多地包容孩子,理解每一个孩子,善待每一个孩子,就会感觉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送给你的美丽的天使。
常想想自己曾是个孩子,我们的心会变得越来越温软,越来越慈悲,天底下没有一个不是好孩子了。
眼睛会变得越来越清亮,心灵会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单纯,突然间会发现,自己竟也像个孩子了。
《帕夫雷什中学》读后感金雪燕这是一本值得仔细阅读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名普通而伟大的教师,他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的一部部教育专着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把学生当做一粒种子,用爱让种子成长教育从诞生至今,一直具有深厚的道德意蕴,包含着人们对教师仁爱之心的强烈道德期许。
教育一词在拉丁语中,其本意指的是担任监护任务的卫士,其重要职责之一是带领孩子上学。
对于卫士而言,要完成其工作,需要关心与呵护,尽心尽力地防止孩子上下学途中遇到的危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就是学生人生路上的保护人。
在我们中国文化中,人们对教师的认知和期望也包含着深厚的道德意蕴。
《礼记》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韩愈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宋代朱熹提出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作为教师的道德规范。
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全国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说过:“是什么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
爰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爰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
”凡此种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教师被赋予了强烈的道德色彩,可以说,缺少道德、缺少人性关怀、缺少爱,难以成为真正的教师。
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多少公式、多少概念、多少字词,最为垂要的是以一颗仁爰之心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爰美。
所以,从这些伟大而又深邃表述中出发,那就不如把孩子当做一粒种子吧,给他以等待,给他以阳光,给他以雨水,给他以全身心的关注与爱吧。
一、不急不躁:在等待中孕育力量一粒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首先需要我们把种子埋在土里,然后施肥、浇水,在等几天,种子就慢慢的长出了新芽,新芽在阳光雨露的呵护下一点一点长大,然后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这个过程一定是漫长的,如果你受不了等待,那就可能会出现拔苗助长。
我想,学生的成长和种子一样,在最初的日子里,要经过生命的“滋养”,在他成长的这个阶段种子只有吸取了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才能健康成长。
我们不能指望今天埋下的一粒种子明天就发芽,后天就开花;同样我们不能抱有幻想,今天对学生的教育和倾注,明天就想着收获与改变。
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精选5篇你所走过的路,都会成为回忆里的风景;你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你的财富;你曾经的负担,会成为你的礼物;你受的苦,会照亮你未来的路。
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希望能帮助你们!励志文章1:我们要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人生需要自己掌控,或者说早晚要自己掌控,别人对你的影响只是你人生的一种参考,如果我们连自己的人生都左右不了,那你的人生终究回事失败的人生。
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未来的路该去向何方,需要我们自己做出选择,别人都只是过客,我们才是人生的主人。
故事只有在成为故事的时候,,才是最可爱的,如果把它还原成现实,那么我们会突然找不到原来诗意的感觉和朦胧的美!有时候,我们喜欢把自己的生活当成一个故事,我们都是活在故事里的人,我们也都是有故事的人,或许在故事里,我们会更喜欢自己。
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只要觉得快乐,我们怎么想都可以。
我们要释放自己,不要做个压抑的人,凡是都憋在心里不出声,可我们也要学会收敛自己,如果因为一时的不高兴,就在他人面前大吵大闹,那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
在他人面前大吵大闹,只会造成他人满心的困扰和自身的不痛快。
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用多想,我们也得不到快乐,既然这样,就不要去干涉他人,就像你自己不希望别人干涉一样。
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选择。
如果两个价值观不同的人,勉强在一起,那么只会让自己坚持的价值观流失。
选择离开与否,需要勇气,需要自己做出决策,别人帮不了你。
我们要学会放弃和舍得,有时候,你会觉得你的存在是一种错误,如果对方也这样认为,那么该是你离开的时候了,继续坚持,只会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你个人的不自在。
也许我们曾经抛弃过别人,也许我们也曾被别人抛弃过。
有时候,生活会让我们感到厌烦,会让我们感到压抑,甚至颓废不堪。
如果骨子里,你想一直颓废下去的话,那么谁也救不了你,除了你自己。
我们要学会不抱怨,不去怨天尤人,有时候,处境不太好,我们会抱怨,就像海水永远在那里低声呜咽,抱怨自己不得安宁。
还年轻的经典语录还年轻的经典语录11.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难以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
2.吃苦耐劳不要怕吃苦。
在创业阶段,我们要的是名气,是经验,有时候在保本的情况下可以以低价策略来和别人竞争。
我们出卖的是点脑力活,力气活,年轻人,睡一觉起来什么都恢复了。
3.放弃同样是一种选择,放弃并不是自己无能,而是因为自己有了更好的选择。
有时候,放弃比坚持还需要勇气4.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5.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奋斗一生。
6.你可能是在世界上最幸福的,然而你也许会认为你是世界上最不幸的。
7.青年,在任何困厄的处境中都有站起来的力量。
8.青年不是生活在过去的人,也不仅是生活在现在的人,而是生活在未来的人。
9.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不已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10.青年的形象应该是纯洁、热情、有正确批评能力的。
11.青年对于爱情要提得起,要放得下,才是一个智者。
12.青年男女即使在悲哀中也总有自己的光彩。
13.青年人持久地处于一种类似陶醉的状态中,因为青春时代是甜蜜的,而且是在成长中。
14.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应该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15.为你的难过而快乐的是敌人,为你的快乐而快乐的是朋友,为你的难过而难过的才是你的知己。
16.我会像你忘了我一样忘记你。
当一次次把你从记忆深处抹去,又一次次忍不住从思念把你想起,我知道,我总是活在回忆里,我知道,我一直怀念过去,我知道,忘记你就必须先忘记自己。
我都知道,但我却做不到。
17.一个青年出自本性反抗一切是好的预兆。
……凡是有所成就的无不是这种桀骜不驯的人。
18.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9.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
20.真正的青春、贞洁的妙龄的青春,周身充满了血液,体态轻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这个时期只有几个月。
小学德育教育叙事(5篇)第一篇:小学德育教育叙事一、案例背景:我作为一名教师,因为一直以来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大多数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性格各异,活泼好动。
特别是在上课时,总是特别高兴。
大部分同学意识到纪律的重要,并端端正正地坐好,安安静静地听课。
二、案例过程:有一次,上课时我来到教室门口,就看到一同学正拿着一张奖状在炫耀,发现我马上坐下安静了,我没有理他走了。
下课了,他还不出去玩,直到教室里没有学生了,他说:“老师,我要号召几个学生把卫生负责下来,同学们都挺积极的。
”说完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在我身边转。
其实,虽然他们初中了,但还是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接着我让他想想又哪里做得不当,是不是应该上课时说这件事,你想到了会有什么影响吗?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因为他经常在别的课上违反纪律。
经常批评效果也不是很好。
正好借助这个机会,我说,这样吧,你能一周不在课上说话,我就同意你的建议,并由你来负责。
三、案例反思:结果效果非常好,他说话的毛病渐渐改了。
为什么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呢?批评和鼓励并行,并要抓住契机及时引导。
因为平时我发现他也很爱劳动,还愿意帮助别人。
我就及时对症下药,利用它感兴趣的事务,改掉毛病。
孩子体会到认真听教的好处,也是对老师的尊重,都长大了,应该做个懂事的孩子了。
看到孩子的进步,我想只要把孩子的教育时刻记在心上,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是很难但要用心。
科任教师如何协助班主任使班级工作突破现状?如何使各种教育资源得到和谐有效地利用来达到师生互利的效果?我想这正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光爱是不够的,还要用心发现,不断思考创新。
第二篇:小学德育教育叙事小学德育教育叙事小学德育教育叙事一、案例背景:我作为一名教师,因为一直以来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大多数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性格各异,活泼好动。
用爱对待每一位孩子时间过的真快进幼儿园工作马上到两年了,记得刚参加工作走上三尺讲台的时候很犹豫我不知道我该怎么教育站在我面前那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于是我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我的工作,转眼十年过去了我对我的工作正游刃有余的时候我进入了我现在的岗位“幼儿教师”这是一份很神圣的职业因为面对的是一群最天真最纯洁会偶尔叫你“妈妈”的人。
我很迷茫我该怎么来履行我的责任,从当初的迷茫到现在的得心应手我成长了,因为我用妈妈般的爱融入了孩子们,看着孩子们一天一天的长大我很欣慰我爱的职业更爱我的所有孩子。
记得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实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
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理解爱,学会爱。
所以,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
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是一种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
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
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记得孩子们上了中班,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小辉跑来问我:“刘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子翼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玩?”“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峰峰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我们一起去玩吧!”说完,我看着孩子那期盼的眼光,我走过去跟他们一起玩以来,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能够信赖的朋友。
不要忘记自己曾是个孩子
李镇西
如何保持做教师的激情?怎样与叛逆的学生相处?作为老师,您对这些问题很疑惑吧。
小编请来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来给您答疑解惑。
‚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孙凤霞:李老师,我班上有几个学生特别逆反,老和我对着干。
如何和这类学生相处?
李镇西:逆反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但却不是他们独有的心理,成人难道没有逆反的时候?只是不那么突出罢了。
我说这点,就是想告诉你,要从容而淡定地看待孩子的逆反,甚至理解他们的逆反。
当然,理解不等于迁就,但因为逆反而和孩子对立,显然达不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因此,我首先还是要强调尊重,这是教育的前提。
这里的尊重体现在——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
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该善于倾听。
必须摆正师生关系,不能仅仅把师生关系看成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还应该认识到,师生同时也是平等的朋友。
既然是平等的朋友,那么当朋友向我们诉说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耐心地倾听,并用温和的眼神鼓励孩子畅所欲言,一吐为快。
我们要通过‚倾听‛走进孩子的心灵。
没等孩子说完便因为他们的‚逆反‛而自以为是地打断,只会使他们更加逆反。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
对孩子的理解,不是从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以一颗孩子的心去理解。
陶行知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所谓‚会变小孩子‛,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孩子的心灵‛——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用‚孩子的情感‛去体验,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
既然是孩子,他们的观点就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他们的想法也不可能都是成熟的,这需要老师的引导,否则便是老师的失职。
但是这里的‚引导‛,不应该是不着边际的空洞说教,更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训斥,而应该是切实可行的建议。
在谈心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和孩子一起分析并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会不知不觉把我们当作朋友,进而更加信任我们。
@人在征途:李老师,现在的学生很难管,怎么才能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李镇西:送你一句话: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
‚保持童心的教师最幸福‛
@遇见:您做了这么多年老师,觉得做老师幸福吗?我觉得工作很累很琐碎,压力特别大,老师如何拥有职业幸福感呢?
李镇西:无数人问过我:‚李老师,你有没有产生职业倦怠的时候?‛我说:‚如果我说我也有过,你们可能会觉得我很真实,会认为李老师‘是人不是神’,但那恰恰不真实,因为真实的情况是,我从来没有产生过职业倦怠。
也许有人认为我的答案很假,但我必须诚实。
‛
不累而且幸福的原因仅仅两点:保持童心,随时和孩子一起玩儿;不停创新,让每一天的工作都不重复昨天的故事。
试想一下,时刻保持着最初的童心,随时都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一起,这是何等的开心!时时刻刻都以一双研究的眼光打量每一堂课和每一个孩子,这是何等的有意思!从事如此开心而又有意思的职业,怎么会倦怠呢?
怕就怕一颗原本纯净的心渐渐蒙上灰尘。
工作第一天,面对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老师好‛,你会感动,会欣喜,进而也激动地大声回应:‚同学们好!‛但是,10年之后呢,同样是面对孩子们叽叽喳喳的问候,你可能已经不激动了,只是用鼻子‚嗯‛一声,算是回答。
再过20年,当又一批孩子们同样叽叽喳喳地对你说‚老师好‛的时候,你甚至可能因为习以为常而不屑搭理了。
如果真的那样,说明你的童心已经失落,而幸福则已经离你远去。
因此,保持童心的教师最幸福。
‚我极少给学生布置语文家庭作业‛
@希溦:学生不写作业怎么办?
李镇西:我教书三十多年,除了阅读和写日记,我极少或者说基本上没有给学生布置语文家庭作业。
这有我所有教过的学生为证。
最近,一位我20年前教过的学生还说:‚我现在读小学的儿子语文作业太多,但李老师当年教我们高中也没什么作业嘛!‛(文中提问者均为好老师微信用户,俞水、程恺伦约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