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15秋学期《安全原理》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83.40 KB
- 文档页数:4
安全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 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 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一种利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通 过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 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经济技术方法。
事故: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 可导致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财 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安全潜力势: 指事物达到安全最佳状态或理想状态的能力大小和趋势 潜势力越大说明事物 从现在的状态发展到安全最佳状态的能力越大 可能性越强。
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 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 物质单元。
风险:是对人是主体可能发生灾害的后果的定量描述 是一定时期产生灾害事件的概率与有 害事件危及势的乘积。
R=PV式中 P 为风险出现的概率 V 为危及势的量度值。
安全科学: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本质安全化:是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 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从 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安全评价: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 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度 制定预防措施 和管理决策的工程。
固有危险度:指一个生产系统 由于自身的功能需要 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 其设备及 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二、简答 1.采取哪些综合措施可达到本质安全答 一、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 降低危险 因素的感度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4.减少人为失误5..将强监督管理二、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 施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2.安全科学研究对象及范畴 主要研究内容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答 对象 人、机、环。
(完整word版)安全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安全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一种利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经济技术方法。
事故: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安全潜力势: 指事物达到安全最佳状态或理想状态的能力大小和趋势潜势力越大说明事物从现在的状态发展到安全最佳状态的能力越大可能性越强。
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风险:是对人是主体可能发生灾害的后果的定量描述是一定时期产生灾害事件的概率与有害事件危及势的乘积。
R=PV式中 P 为风险出现的概率 V 为危及势的量度值。
安全科学: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本质安全化:是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安全评价: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度制定预防措施和管理决策的工程。
固有危险度:指一个生产系统由于自身的功能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二、简答 1.采取哪些综合措施可达到本质安全答一、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4.减少人为失误5..将强监督管理二、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2.安全科学研究对象及范畴主要研究内容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答对象人、机、环。
试卷称号:20春学期《安全原理》在线平常作业11.依据海因里希的观念,()是大大都工业事端的缘由。
A.人的不安全行动B.物的不安全状况C.人的不安全行动和物的不安全状况D.两类风险源答案:-2.在()的状况下呈现成拱表象最风险。
A.下楼梯B.逛公园C.喝热咖啡D.进影片院答案:-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事端防止工作的几项规则》。
A.1950年B.1956年C.1963年D.1966年答案:-4.事端发作后,事端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当即向本单位担任人陈述;单位担任人接到陈述后,应当于()小时内向事端发作地县级以上公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有关部门陈述。
A.8B.24C.1D.12答案:-5.管理者大概充沛发扬管理机能中的()机能,有用地操控人的不安全行动、物的不安全状况,避免事端发作。
A.方案B.指挥C.和谐D.操控答案:-6.中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起履行。
A.2002年6月29日B.2002年11月1日C.2000年11月1日D.2000年6月29日答案:-7.在事端统计剖析时把物的要素进一步区别为()。
A.机械和物质B.原因物和加害物C.机械和物体D.设备与环境答案:-8.成拱表象呈现在()的状况。
A.群集密度到达每平方米13人B.呈现异质群集流C.群集活动系数过大D.流亡大众在出口等候3分钟以上答案:-9.海因里希的事端因果连锁中,事端根本缘由是()。
A.人的缺陷B.遗传,环境C.能量D.管理缺点答案:-10.所谓改变的观念是指()。
A.对事端的观点要不断改变B.事端的致因要素是不断改变的C.改变是事端致因要素D.事端是随时刻改变的答案:-1.工作使命对心思严重的影响取决于工作使命的()。
A.艰难程度B.作业的不清晰性C.工作负荷D.工作时刻E.风险性答案:-2.操作器的设计大概使人员操作起来()。
A.便利B.省力C.舒服D.安全答案:-3.显现器的人机学设计准则包含()A.精确B.简略C.漂亮D.共同E.合理摆放答案:-4.工作合适性包含对人员的生理、心思特征方面的要求,以及对()方面的要求。
第1次形考作业1.安全性(S)与危险性(D)互为()。
A.相反数B.补数C.倒数D.质数2.安全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具有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属于安全具有的()。
A.生存规律B.构成规律C.相对性D.发展变化规律3.安全价值和道德观念,安全科学基础和安全常识等,反映的是安全的()。
A.社会属性B.政治属性C.文化属性D.生产力属性4.在安全科学学科体系的层次结构中,包括人类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器具和物品,这是安全的()。
A.器物层次B.价值规范层次C.制度层次D.精神智能层次5.下列关于安全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安全观是生命价值观的基础B.安全观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C.生命价值是安全观的核心D.安全观主导世界观6.在开关上接引、拆除临时用电线路时,其上级开关应断电上锁并加挂安全警示标牌。
该安全警示标牌应为()。
A.禁止合闸B.当心触电C.注意安全D.必须戴绝缘手套7.工伤事故构成要素不包括()。
A.伤害部位B.伤害种类C.伤害程度D.伤害时间8.某煤矿2003年有员32100人,原煤产量为80万吨,在这一年由于安全事故死亡1人,则该矿2003年百万吨煤死亡率为()。
A.0.0125B.0.125C.1.25D.12.59.生产事故不包括()。
A.设备事故B.人身伤亡事故C.险肇事故D.突发事故10.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事件。
A.财产损失或间接经济损失B.人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C.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D.人身伤亡或间接经济损失11.下列不属于事故的直接原因的是()。
A.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原因B.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原因C.制订的安全规范不完善D.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综合作用12.人类对安全认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其第三阶段是:()。
A.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B.处于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阶段C.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D.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13.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五要素,并用多米诺骨牌形象地播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五要素为()。
东大15春学期《安全原理》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 所谓变化的观点是指()。
A. 对事故的看法要不断变化B. 事故的致因因素是不断变化的C. 变化是事故致因因素D. 事故是随时间变化的正确答案:C2. 亚当斯认为,管理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的()方面。
A. 计划、指挥、协调B. 计划、组织、指挥C. 目标、组织、机能D. 目标、责任、机能正确答案:C3. 在事故统计分析时把物的因素进一步区分为()。
A. 机械和物质B. 起因物和加害物C. 机械和物体D. 设备与环境正确答案:B4. 成拱现象出现在()的情况。
A. 群集密度达到每平方米13人B. 出现异质群集流C. 群集流动系数过大D. 避难群众在出口等待3分钟以上正确答案:D5. 根据海因里希的观点,()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
A. 人的不安全行为B. 物的不安全状态C.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D. 两类危险源正确答案:A6. ()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事故预防工作的几项规定》。
A.1950年B.1956年C.1963年D. 1966年正确答案:C7. ()年,国务院发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及《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的硅尘危害的决定》。
A. 1950年B. 1956年C. 1958年D. 1965年正确答案:B8.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中,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是()。
A. 故障、人失误B.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C. 管理缺陷D. 现场失误、管理失误正确答案:B9. 在()的情况下出现成拱现象最危险。
A. 下楼梯B. 逛公园C. 喝热咖啡D. 进电影院正确答案:A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起执行。
A. 2002年6月29日B. 2002年11月1日C. 2000年11月1日D. 2000年6月29日正确答案:B15春学期《安全原理》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25 分。
----安全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一种利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经济技术方法。
:事故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安全潜力势指事物达到安全最佳状态或理想状态的能力大小和趋势潜势力越大说明事物从现在的状态发展到安全最佳状态的能力越大可能性越强。
: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风险是对人是主体可能发生灾害的后果的定量描述是一定时期产生灾害事件的概率与有R=PV P V害事件危及势的乘积。
式中为风险出现的概率为危及势的量度值。
:安全科学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本质安全化是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安全评价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度制定预防措施和管理决策的工程。
固有危险度:物指一个生产系统由于自身的功能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二、简答1.采取哪些综合措施可达到本质安全答一、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2. 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3. 提高系统抗灾能力4. 减少人为失误5. .将强监督管理二、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2. 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3. 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4. 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2.安全科学研究对象及范畴主要研究内容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答对象人、机、环。
范畴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安全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东大15秋学期《电气安全》在线作业1 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 会导致爆炸性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变大的条件是______。
A. 初始温度降低B. 管径减小C. 点火源能量减小D. 初始压力增大----------------选择:D2. 下列哪种灭火器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山东干部在线学习答案A. 二氧化碳灭火器B. 干粉剂灭火器C. 泡沫灭火器D. 1211 灭火器----------------选择:C3. 当有电流在接地点流人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
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称为()。
A. 跨步电压B. 跨步电势C. 临界电压D. 故障电压----------------选择:A4. 室颤电流是通过人体()。
A. 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电流B. 不能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C. 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大电流D. 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选择:D5. 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联接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_____倍31/2/2A. 1B. 2C. 31/2D. 31/2/2----------------选择:C6. 人体距离电流入地点越近,承受的跨步电压()。
A. 越高B. 越低C. 为零D. 一样----------------选择:A7. 爆炸性气体、蒸气按______分为ⅡA 级、ⅡB 级、ⅡC 级。
A. 引燃温度B. 爆炸极限C. 最小点燃电流比和最大试验安全间隙D. 闪点----------------选择:C8. 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是______。
A. 火三角B. 助燃剂C. 可燃物D. 引火源----------------选择:A9.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正确地切断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是体现继电保护的()A. 快速性B. 选择性C. 可靠性D. 灵敏性----------------选择:B10. 下面不属于组成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元件是()A. 启动元件B. 信号元件C. 时限元件D. 温度元件----------------选择:D15 秋学期《电气安全》在线作业1单选题判断题二、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国开2024年《安全原理》形考作业1答案1.安全性(S)与危险性(D)互为()。
单选题 (3 分)A.相反数B.补数C.倒数D.质数答案:B2.安全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具有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属于安全具有的()。
单选题 (3 分)A.生存规律B.构成规律C.相对性D.发展变化规律答案:A3.安全价值和道德观念,安全科学基础和安全常识等,反映的是安全的()。
单选题 (3 分)A.社会属性B.政治属性C.文化属性D.生产力属性4.在安全科学学科体系的层次结构中,包括人类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器具和物品,这是安全的()。
单选题 (3 分)A.器物层次B.价值规范层次C.制度层次D.精神智能层次答案:A5.下列关于安全观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3 分)A.安全观是生命价值观的基础B.安全观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C.生命价值是安全观的核心D.安全观主导世界观答案:B6.在开关上接引、拆除临时用电线路时,其上级开关应断电上锁并加挂安全警示标牌。
该安全警示标牌应为()。
单选题 (3 分)A.禁止合闸B.当心触电C.注意安全D.必须戴绝缘手套7.工伤事故构成要素不包括()。
单选题 (3 分)A.伤害部位B.伤害种类C.伤害程度D.伤害时间答案:A8.某煤矿2003年有员32100人,原煤产量为80万吨,在这一年由于安全事故死亡1人,则该矿2003年百万吨煤死亡率为()。
单选题 (3 分)A.0.0125B.0.125C.1.25D.12.5答案:C9.生产事故不包括()。
单选题 (3 分)A.设备事故B.人身伤亡事故C.险肇事故D.突发事故答案:C10.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事件。
单选题 (3 分)A.财产损失或间接经济损失B.人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C.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D.人身伤亡或间接经济损失答案:B11.下列不属于事故的直接原因的是()。
东大15秋学期《安全原理》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
1. 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管理机能中的()机能,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止事故发生。
A. 计划
B. 指挥
C. 协调
D. 控制
-----------------选择:D
2. 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中,事故基本原因是()。
A. 人的缺点
B. 遗传,环境
C. 能量
D. 管理缺陷
-----------------选择:B
3. ()年,国务院发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及《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的硅尘危害的决定》。
A. 1950年
B. 1956年
C. 1958年
D. 1965年
-----------------选择:B
4. 亚当斯认为,管理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的()方面。
A. 计划、指挥、协调
B. 计划、组织、指挥
C. 目标、组织、机能
D. 目标、责任、机能
-----------------选择:C
5. 所谓变化的观点是指()。
A. 对事故的看法要不断变化
B. 事故的致因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C. 变化是事故致因因素
D. 事故是随时间变化的
-----------------选择:C
6. 在事故统计分析时把物的因素进一步区分为()。
A. 机械和物质
B. 起因物和加害物
C. 机械和物体
D. 设备与环境
-----------------选择:B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起执行。
A. 2002年6月29日
B. 2002年11月1日
C. 2000年11月1日
D. 2000年6月29日
-----------------选择:B
8.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 8
B. 24
C. 1
D. 12
-----------------选择:C
9. ()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事故预防工作的几项规定》。
A.
1950年
B.
1956年
C.
1963年
D. 1966年
-----------------选择:C
10. 比例1:29:300说明()。
A. 每330起事故中一定有一起产生了严重伤害
B. 知道了重伤人数就可以计算轻伤人数
C. 减少轻伤事故就可以减少重伤事故
D. 事故发生时伤害的发生不是必然的
-----------------选择:D
15秋学期《安全原理》在线作业1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25 分。
)
1. 在日常工作中防止人失误的有效管理措施主要有()。
A. 持证上岗
B. 作业审批
C. 安全规程
D. 安全确认
E. 耐失误设计
-----------------选择:ABD
2. 建设项目安全审查包括()。
A. 立项审查
B.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
C. 初步设计审查
D. 详细设计审查
E. 竣工验收审查
-----------------选择:BCE
3. 影响个人能力的因素中硬件状态包括()状态。
A. 心理状态
B. 药理状态
C. 生理状态
D. 身体状态
E. 病理状态
-----------------选择:BCDE
4. 职业适合性包括对人员的生理、心理特征方面的要求,以及对()方面的要求。
A. 知识
B. 学历
C. 年龄
D. 技能
E. 性别
-----------------选择:AD
5. 生产操作过程中人的行为层次包括()。
A. 知识层次
B. 学历层次
C. 规则层次
D. 反射层次
E. 管理层次
-----------------选择:ACD
15秋学期《安全原理》在线作业1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25 分。
)
1. 选择安全对策措施时,应该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好的方案。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A
2. 选择安全方案时必须考虑每个方案带来的风险,属于风险型决策,因此应该采用期望值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A
3. 下楼时较上楼时更容易发生跌倒践踏。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A
4. 所谓冗余就是一个人的工作量由两个人各承担一半。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A
5. 绝大多数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不能预防的事故只是极少数。
A. 错误
B. 正确
-----------------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