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第三、四章)
- 格式:ppt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48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张继剀,毛淑贤(1.陇西县碧岩初级中学,甘肃定西748107;2.陇西县民族小学,甘肃定西748100)摘要:事物由物质组成,人体由普通化学元素组成。
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人类对其自身的健康更加关心,并不断进行着更加细微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就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尤其硒与人类健康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必需微量元素;人类健康;化学元素中图分类号:R195.4所谓微量元素,在环境地球化学中,是指仅占地球组成部分的0.01%的60余种元素,它们的含量一般在1@10-8~1@10-88之间。
在医学领域,从人体的结构来看,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者即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
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
而微量元素根据其在体内生物学作用不同,又可分为:¹必需微量元素:铁、锌、铜.铬、锰、钴、氟、碘、硒、钼、硅、钒、镐、砷、银、铆、硼、锡18种,它们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作用,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元素;º非必需微量元素:铝、钡、肽、锂、锆等;»有害微量元素:铋、锑、钼、汞、铅、锗、镓等。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在生理功能方面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最适营养浓度定律元素的性质各异,对人体亦有利有弊。
就是同一种元素,往往也是既能营养人体,又能损害人体,关键在于是否适量。
法国科学家G.Bertrand在研究了锰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后指出:植物缺少某种必需的元素时,就不能成活。
当该元素适量时,植物就能茁壮成长,但过量时,又是有毒的。
人们把这一原理融为最适营养浓度定律。
这一定律,不仅适用于植物,而且适用与动物,乃至人类。
2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人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处于动态的发育中,从胚胎发育到个体生长、衰老、死亡,随着新陈代谢和器官的发育,人体必需从外界不断地摄入组成自身和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元素。
微量元素与健康古往今来,探索生命之谜,保护人体健康、延年益寿已成为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
目前已发现许多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不足人体体重的万分之一,总量之和还不足人体体重的千分之一,故取名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人体中酶、激素、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核心成份,对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所含微量元素的多少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及人类的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索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习惯上把含量高于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低于此值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人体若缺乏某种主要元素,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的饮食含有绰绰有余的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进行。
目前,对于某些微量元素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下面只作一简要介绍。
碘在食物中主要以无机碘化物形式存在,其他形态的无机碘首先被吸收,然后被还原成碘化物。
消化器官中的碘迅速地几乎完全被吸收。
碘在人体内的含量约为25mg,其中一半分布在甲状腺内。
甲状腺的作用是合成、分泌出一种甲状腺激素,它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重要激素,特别是对脑细胞的发育起决定作用。
因此碘有“智力元素”之誉称。
缺碘对人体会造成巨大损害,特别是对儿童、婴儿和孕妇。
如果婴幼儿时期严重缺碘,其骨骼生长和大脑的发育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患呆小症,表现为身材矮小、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智力低下。
另外,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缺碘还能诱发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及甲状腺癌等。
防治碘缺乏症最方便又经济的方法是食盐加碘,同时可经常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如海虾、带鱼、海带、紫菜等。
铁在周期表中属d区第Ⅷ族过渡金属,最常见的氧化态是Fe(Ⅲ)和Fe(Ⅱ)。
Fe(Ⅲ)的电子构型是3d5,顺磁性;Fe(Ⅱ)的电子构型是3d6,其高自旋态有顺磁性,低自旋态是逆磁性的。
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人是由元素组成的,目前检出90种元素。
身体各器官组织如:血清有74种元素、脑48种、心脏49种、肝脏50种、胸腺18种。
元素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元,科学研究证明:地壳、海水中的元素丰度决定了人体元素丰度,环境元素分布的不平衡是人类患地方病的根本原因。
人类属于异养型生物,是通过食物链从环境中摄取营养元素。
人的生、老、病、死无不与体内元素平衡有关,因此有关“元素与健康”问题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元素医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以元素平衡为核心,从事研究、观察RYB系列燃油泵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的一门学科。
元素在人体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每时每刻都在做有序的运动。
元素在从体内各个脏、腑的含量是有特异性的,即“元素是归经的”。
人体内元素的特点在生命体中的元素含量低于百万分之一的,称作微量元素。
生命体内的微量元素具有以下特点:1.1 相对性一种相同的元素在某一学科中可作为主量元素,而在另一学科中却作为微量元素,例如,氢在生命化学中是主量元素,而在材料科学中常作为微量元素另行研究。
1.2 低浓度在任何生命体中元素均是微量的,并且必须服从Henri稀溶液定律和Nerst分配定律。
1.3 普存性普存性即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纯的物质。
1.4 重要性元素在所有的研究体系点火油泵中虽然丰度很低,但却具有极其重要的特定效应。
1.5 相关性相关性即不仅要考虑它们单个的行为,更重要的探讨其相互关系。
元素与人体的关系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体内已经检出90种元素,但是这些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差别很大,含量多的氧元素占身体总重量的65%,含量少的钴元素还不到十亿分之一。
经研究表明在人体中有11种元素含量较多,它们是氧、碳、氢、钙、磷、钾、硫、钠、氯、镁等。
其中氧、碳、氢、氮四种元素就占了人体总重量的99.95%,剩下0.05%含量的都是微量元素。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十分重视,而对微量元素却重视不够。
其实,元素在人体里作用的大小不能以含量的多少来决定,有许多微量元素含量微乎其微,但作用却不可忽视,对矮小ZYB增压燃油泵身材儿童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发现,被测定的42例矮小身材儿童,大多数患儿发中锌含量低于正常儿童;铜含量减少较多,可见儿童的生长发育除受遗传、内分泌、营养、运动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还与体内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铜的缺乏有关。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摘要:古往今来,探索生命之谜,保护人体健康、延年益寿已成为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
目前已发现许多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不足人体体重的万分之一,总量之和还不足人体体重的千分之一,故取名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人体中酶、激素、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核心成份,对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所含微量元素的多少与癌症、心血管疾病及人类的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索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微量元素健康摄取1.微量元素的概念1.1所谓微量元素是针对大量元素而言的。
人体内的大量元素又称为主要元素,共有11种: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
习惯上把含量高于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低于此值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人体若缺乏某种主要元素,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的饮食含有绰绰有余的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进行。
图表1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和日需量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很低,但又不可或缺。
这些微量元素必须在每天的饮食中具有一定的量。
1.2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1)运载常量元素,把大量元素带到各组织中去。
2)充当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中心,促进新陈代谢。
3)参与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
如锌可以促进性激素的功能,铬可促进胰岛的作用等。
2.几种微量元素具体介绍目前,对于某些微量元素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下面只作一简要介绍。
2.1. 碘碘在食物中主要以无机碘化物形式存在,其他形态的无机碘首先被吸收,然后被还原成碘化物。
消化器官中的碘迅速地几乎完全被吸收。
碘在人体内的含量约为25mg,其中一半分布在甲状腺内。
甲状腺的作用是合成、分泌出一种甲状腺激素,它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重要激素,特别是对脑细胞的发育起决定作用。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1.汞1.1汞在人体内的分布汞进入人体的分布,如为无机离子性汞,肾内汞浓度最高,其次为肝、脾、甲状腺,进入脑则极其困难。
汞在人体中的积蓄量,主要决定于每日摄取汞量的多少和摄取时间的长短有关,通常一天摄取520μg,其中甲基汞在2μg以下。
据报告,无机汞在人体内的半排期平均为42日,甲基汞为7074日。
1.2汞在人体内的代谢人体吸入汞及其化合物是经过三种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其次是呼吸道以及皮肤吸收。
一般有机汞化合物,有95%以上易被肠道吸收。
对于无机汞来说,离子性和金属汞在肠道的吸收均较低,其平均率仅为7%。
金属汞主要是以汞蒸气经呼吸道吸入人体。
汞蒸气经肺泡吸收的量很高。
肺泡吸收的汞量占吸入汞量的75%85%。
由于汞在金属中是较富于脂溶性的,通过皮肤可达到某种程度的吸收而呈现毒性。
人体排泄汞化合物的主要途径是尿和粪便,其量可为排出总量的2/3。
头发也有排泄的作用,排出的汞随头发的生长而被保留在头发中,将头发进行分析,便可以推算出人体内汞向头发排泄的情况。
因此,人群头发中汞的浓度可作为环境污染水平的指标。
1.3汞对人体的影响汞的毒性以有机汞化合物毒性最大。
日本水俣病的致病物质就是甲基汞。
甲基汞侵入人体,破坏了细胞的基本功能和代谢,破坏了肝脏细胞的解毒作用,中断了肝脏的解毒过程,损害了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和其他功能。
另一方面,甲基汞能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差,因而破坏了细胞离子平衡,抑制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并引起离子渗出细胞膜,导致细胞坏死,肾功能衰竭。
同时,甲基汞还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在末梢神经中感觉神经元出现强烈的变性,使中枢神经各处均可产生神经细胞变性,脱落,发生感觉障碍。
2.砷2.1砷在人体内的分布砷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而进入人体。
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砷约1mg,从空气中吸入约114μg,吸收量只占百分之几。
经肺和胃肠吸收的砷随血流分布和贮存于脑、肝、心、脾、肾、胸腺、胰腺、前列腺、甲状腺、主动脉、卵巢、子宫、肠壁、肌肉等全身各种组织中,其中以毛发(0146mg/kg)、指甲(0128mg/kg)、皮肤(0108mg/kg)含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