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岗位交接班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各部门的岗位交接班管理。
任何部门、岗位之间的交接班都应遵守本制度。
二、交接班的定义交接班是指上一班人员要把工作中的一些事项和注意事项,以书面、口头或现场指导的方式,转让给下一班的人员,以保障工作连续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三、交接班的原则1. 及时性:交接班必须在交接地点、时间进行,上一班的人员必须在交接班时间内完成交接工作,不得迟到、早退;2. 完整性:交接班内容必须完整、详细,不能有遗漏;3. 确保工作的连续性:交接班时,应保证工作的连续性,无论是进行人员交接,还是交接文件、资料;4. 交接班内容和方式一致:在同一岗位上,所有的交接班人员要保持交接班的内容和方式一致。
四、交接班的程序1. 交接班的时间:上一班的人员必须在正常工作的时间内进行交接班,不得影响正常工作;2. 交接班的地点:可以选择岗位办公区域进行交接班,必要时可上级领导参与;3. 交接班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任务、工作进度、任务情况、下一个班次需要注意的事项、交接文件、资料等;4. 交接班的方式:可以书面交接,口头交接,也可以现场指导。
五、交接班的责任1. 上一班的人员负责将工作中重要的事项和注意事项进行完整记录,并向下一班的人员进行详细讲解;2. 下一班的人员要仔细听取上一班的交接内容,并尽快了解并熟悉;3. 上班和下班的人员要签字确认交接班的内容以及时间。
六、交接班的内容1. 工作任务:下一个班次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2. 工作进度:要详细记录工作进度,确保下一个班次了解工作进展情况;3. 任务情况: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任务,也要进行详细说明;4. 注意事项:针对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说明;5. 交接文件、资料:如有需要,也要进行交接。
七、交接班的监督和检查1. 部门主管负责监督本部门的交接班工作;2. 人力资源部负责全公司交接班制度的执行和检查;3. 对于违反交接班制度的人员,将追究责任。
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岗位交接班是指员工在离开或者到岗时,将工作内容和相关事项向接班人员进行传达和交接的过程。
良好的岗位交接班管理可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减少工作的漏洞和遗漏。
为了规范和提高岗位交接班的效率,制定本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岗位交接班管理。
三、岗位交接班的原则1. 及时性原则:交接班应在离岗或上岗前完成,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2. 全面性原则:交接班应包括工作内容、事项、接口人等全面的信息。
3. 透明度原则:交接班应在明示的场所进行,不得私自省略、隐瞒或夸大事实。
4. 责任原则:交接班主要责任应由交班人员担负,接班人员应积极配合。
5. 双向交流原则:交接班应双向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和传达的理解。
四、具体要求1. 工作内容交接1.1 交班人员应详细记录工作内容,包括项目、进展、问题等。
1.2 交班人员应将工作内容向接班人员进行述职,并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1.3 接班人员应认真聆听交班人员的述职,确保对工作内容的理解准确。
1.4 接班人员应及时提出问题和建议,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事项交接2.1 交班人员应将正在进行和待处理的事项告知接班人员,并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2.2 交班人员应与接班人员共同确认工作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
2.3 接班人员应及时处理正在进行和待处理的事项,并在处理完成后进行汇报。
3. 接口人交接3.1 交班人员应将相关的合作伙伴和接口人的联系方式告知接班人员,并提供相关资料。
3.2 交班人员应与接班人员共同明确合作伙伴和接口人的职责和要求。
3.3 接班人员应主动与合作伙伴和接口人进行沟通和联系,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 交接班记录4.1 交班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交接班记录。
4.2 交班记录应包括工作内容、事项、接口人等相关信息。
4.3 交接班记录应提交给交接班主管人员进行审核和归档。
五、责任与处罚1. 交班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岗位交接班的,将受到通报批评或者警告处分。
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确保岗位变动或交接班过程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部门内岗位变动、离职、休假等需要进行交接班的情况。
第三条属于交接班范畴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主管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岗位等。
第四条交接班双方要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交接班,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五条本制度由部门主管负责执行和监督。
第二章交接班程序第六条任一员工在岗位变动、休假、离职前,应提前向负责交接班的员工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中需注明交接班原因、交接班时间和交接班方法。
第七条交接班的员工接到申请后,应及时安排时间进行交接班。
第八条交接班过程中,交接班员工应详细记录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流程、问题、注意事项等,并向接班员工逐一介绍。
第九条交接班员工要配合接班员工进行相关工作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接班员工顺利上岗。
第十条交接班结束后,交接班员工应向部门主管提交交接班报告,报告中需包括交接班的详细过程和相关材料。
第三章交接班责任第十一条申请交接班的员工有责任将相关工作内容和流程准确记录,并及时向交接班员工传递。
第十二条交接班员工有责任根据交接班申请,全面了解相关工作内容,并配合接班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十三条接班员工有责任全面接收和了解交接班员工传递的相关工作内容和流程,并在上岗后仔细执行。
第十四条部门主管有责任监督并评估交接班的效果和质量,并对交接班员工进行考核和奖惩。
第四章交接班材料第十五条交接班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工作流程图、工作手册、常见问题解答、工作记录等。
第十六条交接班员工应将所有交接班材料整理完善,并及时提交给部门主管备案。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部门主管所有,在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九条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是关于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的一个范本,具体制定应根据岗位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以适应实际情况。
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员工岗位交接班管理,清晰、明确交接班的方法和交接班内容,明确交接班双方的责任和权利,提高员工的工作完成效率和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责任的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各生产车间轮班制员工三、内容:(一)交班内容及要求:交班员工在交班前必须对本岗位设备运行情况、生产操作情况、公用工具、用具情况及安全、文明生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对以上内容认真交班。
设备运行情况的交班内容包括。
当班期间设备开、停时间,停机原因。
若遇设备故障,则必须说明故障发生时间、原因、处理情况、遗留问题以及其它注意事项。
公用工具、用具的交班内容主要包括。
工具、用具数量及完好情况,工具损坏或遗失要详细说明原因。
安全、文明生产情况交班内容主要包括。
本岗位安全隐患排查及处理情况,岗位责任区清洁卫生清扫情况。
(二)接班内容及要求:接班者在交接班时间内,应认真听取交班情况介绍,详细阅读交接班记录,逐项核对交班纪录,全面巡视检查设备运行状况。
发现交班者未按规定交班,应及时向班组长反映,待班组长处理后再按规定程序接班。
(三)交接班程序:1、交班员工在交接前应对岗位设备运行情况、操作情况、工具情况以及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认真记录检查情况;2、交班人将岗位公用工具、用具清洁保养完毕,并仔细清点好数量;把岗位责任区内清洁卫生清扫干净;3、交班人当面向接班人介绍岗位设备运行情况、操作情况、公用工具、用具情况以及安全情况,特别注意应将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以及注意事项交待清楚;4、接班人应认真听取交班人介绍的情况,并仔细与交接班记录进行核对,发现有不清楚或有疑问的应及时询问;5、认真清点工具、用具数理,并查看其质量;6、核对无误后确认签字。
交接班时发生事故或其它重大事项,应待事故处理完毕、设备运转正常后才能交接班(但可以在事故告一段落时,经领导批准,进行交接班)。
(四)交接时应做到“五清”和“两交接”1、“五清”即:看清、讲清、问清、查清、点清;2、“两交接”即:现场交接和实物交接现场交接:指现场设备经过操作方式变更或检修,所做安全措施,特别是接地线,设备存在缺陷,设定的参数变更-1班组长或其它领导,班组长或其它领导应及时予以解决,不得无故推诿。
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依据为了确保岗位交接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工作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的制定依据为公司的运营管理体系和相关工作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岗位交接班工作。
三、工作内容1. 岗位交接班的时间:交接班工作应在每天的指定时间内进行,交班人员和接班人员应提前到达交接地点,做好准备工作。
2. 交接内容:(1) 交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详细介绍岗位职责、本班期间完成的工作、工作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 接班人员应仔细倾听交班人员的交接内容,并进行必要的记录。
(3) 接班人员可以就交接内容提出问题和疑问,交班人员应积极解答。
(4) 接班人员应向交班人员确认是否存在遗漏的工作或问题,并进行记录。
3. 交接班记录:(1) 交班人员和接班人员应共同维护一份交接班记录表,详细记录交接过程中的内容和问题。
(2) 交接班记录表应包括交接人员姓名、交接时间、岗位职责、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4. 交接班确认:(1) 交班人员和接班人员应在交接完成后进行确认,确认交接内容是否完整和准确。
(2) 如有问题或遗漏,应及时补充和更正,并在交接班记录表上进行标注。
四、责任与义务1. 交班人员的责任和义务:(1) 积极主动地向接班人员详细介绍交接内容,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 如实记录岗位职责、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3) 配合接班人员对交接内容进行确认,并及时解答问题和补充遗漏的内容。
2. 接班人员的责任和义务:(1) 认真倾听交班人员的交接内容,并进行必要的记录。
(2) 提出问题和疑问,并与交班人员进行沟通和解答。
(3) 确认交接内容的完整和准确性,并及时补充和更正。
五、违纪与处罚对于故意不履行交接班义务或者交接内容不准确、不完整的人员,应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扣除绩效奖金、责任追究等。
六、其他对于岗位交接班工作中的特殊情况和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并在交接班记录表上进行详细记录。
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岗位交接班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工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岗位交接班是指员工之间在换岗或离岗时,将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和相关信息清晰、完整地传递给接替者的过程。
第三条岗位交接班的目的是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工作风险。
第四条岗位交接班承担岗位交接班工作的员工有责任全力以赴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信息,并保证工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第五条岗位交接班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由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制定,并在每个岗位上进行详细的操作规范。
第六条岗位交接班的过程应尽量避免人工因素造成的错误和遗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岗位交接班的程序和要求第七条岗位交接班的主要程序包括准备、交接和审核三个环节。
第八条准备阶段包括接替者了解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交接者整理工作资料和信息,确保交接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交接阶段包括双方详细交流工作内容,传递工作资料和信息,解答疑问,确保接替者清楚掌握工作情况。
第十条审核阶段包括上级主管对交接班工作进行审查,确保交接的完整和准确。
第十一条岗位交接班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接替者应提前了解工作内容和要求,熟悉工作流程,并主动寻求交接者的指导和帮助。
(二)交接者应主动提供必要的工作资料和信息,并与接替者进行详细的沟通,确保接替者对工作有清晰的认识。
(三)交接者应解答接替者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在交接班结束后,协助接替者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
(四)接替者应全面了解工作情况,并及时跟进和处理已有的事务,确保工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五)交接班结束后,上级主管应对交接班工作进行审核,确保交接的完整和准确。
第三章监督与评估第十二条为了确保岗位交接班制度的有效实施,每个部门应设立专门的交接班监督员,并报告给上级主管。
第十三条交接班监督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一)监督和检查各岗位的交接班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及时解决交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例文岗位交接班是一种常用的管理制度,用于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流程的顺畅进行。
下面是一个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的参考内容:1. 目的:确保岗位工作的连续性和流程的顺畅进行,降低因工作交接不清、信息流失等原因导致的错误和延误。
2. 交接班的对象:一般情况下,交接班由原工作人员与新工作人员进行,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主管、班组长或专门的交接人员进行。
3. 交接班内容:- 工作内容:交接人员应向接班人员详细介绍本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要求。
- 工作流程:交接人员应向接班人员介绍岗位的工作流程、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 文件资料:交接人员应向接班人员提供相关的文件资料、报表和记录,包括工作手册、操作指南、记录表等。
- 问题沟通:交接人员应与接班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解答接班人员对岗位工作的疑问,并主动向其提供协助和支持。
4. 交接班的方式:- 面对面交接:交接人员与接班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接班,详细介绍工作内容、流程和要求。
- 书面交接:交接人员将相关的工作内容、流程和要求以书面形式交接给接班人员,包括工作手册、操作指南等。
- 线上交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方式将相关工作内容、流程和要求交接给接班人员。
5. 交接班的时间安排:交接班应在原工作人员离职前合理安排,确保新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接手岗位工作。
6. 交接班的记录:交接人员和接班人员应对交接班的内容进行记录,包括交接的时间、方式、内容等,以备后续查阅和核对。
7. 随时交接: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突发事件、重要工作节点等,交接人员应随时向接班人员进行交接,确保工作不受影响。
8. 反馈和改进:交接人员和接班人员应及时反馈交接班的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以提高交接班管理的效果。
以上是一个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的参考内容,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例文(二)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指导岗位交接班的管理工作,确保岗位交接班的顺利进行,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岗位交接班的顺利进行,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岗位交接班的基本原则第二条岗位交接班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及时性:原岗位人员应在离岗前及时与接替人员进行交接班,确保接替人员尽快熟悉工作内容。
2. 全面性:交接班应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工作文件和资料等方面的全面交接。
3. 详细性:交接班应详细记录工作内容,不遗漏任何事项。
4. 清晰性:交接班应清晰明了,确保接替人员可以准确理解和掌握交接的内容。
第三章交接班的具体步骤第三条原岗位人员离岗前,应按以下步骤进行交接班:1. 准备交接资料:原岗位人员应整理相关工作文件和资料,包括项目进展、工作计划、会议记录、工作总结等。
2. 邀请接替人员参与交接班:原岗位人员应在离岗前及时邀请接替人员参与交接班,确保接替人员可以参与相关讨论和解答问题。
3. 详细交接工作内容:原岗位人员应详细地向接替人员介绍工作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工作进展、待办事项等。
可以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说明。
4. 强调问题和注意事项:原岗位人员应特别强调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避免接替人员重蹈覆辙。
5. 交接相关文件和资料:原岗位人员应将相关文件和资料交接给接替人员,并确保文件和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6. 总结交接班:原岗位人员和接替人员应共同总结交接班的情况,确认交接的内容和结果,并记录交接班人员的签字。
第四章交接班的记录与存档第四条交接班应记录并存档,以备查阅和日后参考。
1. 交接班记录应包括交接的具体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文件和资料交接情况等。
2. 交接班记录的存档方式可以是电子形式或纸质形式,需要确保记录可查,保存时间不少于两年。
3. 交接班记录应由交接班人员共同签字确认,确保记录的真实性。
第五章规定的责任和权利第五条原岗位人员和接替人员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交接班,确保交接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原岗位人员的责任和权利:1. 对工作的内容、进展等进行详细说明,确保接替人员可以准确理解和掌握工作的全貌。
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样本1. 交接班对象:交接班对象为离任员工和接班员工。
2. 交接班时间:交接班应在离任员工最后上班日或接班员工首次上班日进行。
- 对于离任员工,交接班应在其最后上班日的最后两小时进行。
- 对于接班员工,交接班应在其首次上班日的第一小时进行。
3. 交接班内容:交接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任务:离任员工应向接班员工详细介绍自己负责的工作任务,包括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任务。
- 工作进展:离任员工应向接班员工汇报自己负责的项目进展情况,包括进度、问题和解决方案。
- 工作文件:离任员工应将自己的工作文件整理并交给接班员工,包括文档、报告和数据等。
- 工作联系人:离任员工应向接班员工介绍他们与其他部门、团队或客户的工作联系人,以便接班员工能够顺利接管工作。
- 知识传承:离任员工应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接班员工,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4. 交接班记录:在交接班过程中,接班员工应准备一份详细的交接班记录,包括交接的内容、重要事项和工作计划等。
- 交接班记录应及时完成,并由离任员工和接班员工双方签字确认。
- 交接班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后续查阅和追溯需要。
5. 交接班责任:- 离任员工应积极主动配合交接班工作,真实准确地向接班员工交接工作内容,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 接班员工应仔细听取离任员工的交接内容,及时记录并提出问题,确保对工作内容有全面的了解。
- 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应监督和指导交接班工作,确保交接班的顺利进行和交接班记录的质量。
6. 岗位交接完成确认:在交接班完成后,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应对交接班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和确认。
- 如果交接班工作符合要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应对接班员工进行肯定和表扬。
- 如果交接班工作存在问题,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应及时指出并要求接班员工改进。
7. 变更通知:对于岗位交接班,涉及到其他员工的工作任务或工作联系人的变更,应及时通知相关员工和部门。
岗位交接班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加强岗位交接班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级部门、各个岗位的员工。
第三条定义1. 岗位交接班:员工离职或调岗时,将工作任务和相关资料交接给新的员工。
2. 工作任务: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工作安排、相关文件和资料等。
3. 相关资料:指与该岗位工作相关的文件、数据、软件等资料。
第二章岗位交接班的程序第四条交接班的类型岗位交接班分为正式交接班和临时交接班两种类型。
第五条正式交接班1. 正式交接班是指员工离职或调岗前,将工作任务和相关资料全面交接给接任者。
2. 正式交接班应提前安排时间,进行全面的工作交接,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安排、关键文件和资料等。
3. 正式交接班由离职/调岗员工和接任者共同进行,交接记录由双方签字确认。
4. 离职/调岗员工应当如实交代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并提供解决方案和经验传授。
5. 接任者应认真学习并了解工作任务和相关资料,做好工作接手准备。
第六条临时交接班1. 临时交接班是指员工临时离岗或需要其他员工代班时,将工作任务和相关资料交接给临时接班人。
2. 临时交接班应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并确保接班人对工作任务和相关资料有相关的了解。
3. 临时交接班需要编写交接记录,由离岗员工和接班人共同签字确认。
第三章岗位交接班的内容第七条工作内容交接1. 离岗员工应向接班人详细介绍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包括工作流程、操作步骤等。
2. 离岗员工应将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向接班人详细说明,并提供解决方案和经验传授。
3. 接班人应认真倾听并记录离岗员工的工作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工作内容。
第八条人员交接1. 离岗员工应将工作中需要与其他人员合作的事项向接班人详细介绍,并提供相关联系方式和沟通方式。
2. 接班人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进展。
第九条资料交接1. 离岗员工应将工作中的关键文件和资料整理好,并向接班人详细介绍资料的使用方法和存放位置。
岗位交接班管理办法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目的
规范交接班管理,要求岗位职工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当班发生的各种情况,认真对口交接班,保持生产的连续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热处理车间实行连续生产岗位的职工,机加工车间、质量检验室岗位参照执行。
2 相关文件和术语
2.1 相关文件
《员工手册》
2.2 术语
无
3 职责
3.1 行政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和完善交接班制度,负责检查和考核车间交接班制度执行情
况。
3.2 热处理车间负责制定交接班制度的实施细则,根据各岗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岗位交接班
原始记录本。
负责对各岗位职工的交接班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执行,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3.3 班组长提前30分钟到岗,班前对上班生产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在班前会上对当班生产和
设备运行提出计划和要求。
4 活动描述
4.1 交接班工作是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的重要手段,实行连续生产岗位的职工必须严格执
行。
4.2 严格遵守八小时工作制,工作时间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擅自串班、换班或者顶班。
连
续生产时间为白班 8:00-20:00;夜班 20:00-8:00。
4.3 交接班必须遵循对口交接,实事求是,交清接明的原则。
4.4 交班前职工必须做好交班准备工作。
4.4.1 检查并记载本班生产、设备运转及维护情况。
4.4.2 检查并记载本班安全、防火情况。
4.4.3 原始台帐做到规范、及时、准确,对本班存在的隐患、异常情况等,不得弄虚作假或
知情不报。
4.4.4 做好本岗位文明卫生工作及须交班的其它情况。
4.5 接班前职工必须做好接班准备工作。
4.5.1 做好“两穿一戴”及配备必须的劳动用品,提前十分钟到达生产岗位,进行各项生产
准备工作。
4.5.2 班组长组织召开班前会,检查职工的接班准备情况,布置安排当班工作的任务。
4.6 交接班工作程序。
4.6.1 认真执行对口交接,如接班人员未到,交班人员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不得停止工
作,更不得擅自离开生产岗位,违反者按旷工处理。
4.6.2 接班者必须认真查看原始记录,详细了解上班的生产、设备情况,有权向交班人提问
有关生产、设备等方面问题,交班者必须如实回答。
4.6.3 交班者对接班者提出存在的问题,必须处理完后方可下班,有争议的问题,由双方领
导协商解决。
交接班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停止工作,影响生产。
4.6.4 事故情况下的交接班原则上由当班处理。
对事故处理完确有困难的,须经双方协商后
方可下班。
4.6.5 交接班交清接明后,双方当面签字认可,接班者不得无故拒绝签字。
一经交接完毕,
一切责任由接班者负责。
4.6.6 检查与考核
4.6.6.1凡检查发现未严格执行岗位交接班制度,视情节轻重考核责任人50~500元;班长、
津贴扣50%~100%;单位负责人挂钩考核 50~500元;单位挂钩考核 200~1000元。
4.6.6.2 接班人员无故迟到一次考核50元;交班人无故早退一次考核100元。
4.6.6.3 交班人中必须按岗位交接班要求填写交接班记录,应全面真实地反映当班的生产情况,
不得弄虚作假或知情不报;违反者考核300~1000元。
4.6.6.4 实行对口交接,交清接明后签字确认,不得由他人代理或签字,违反一次考核50元。
4.6.6.5凡因交接不清造成的各类事故,按公司经济责任制或《员工手册》有关条款考核。
5 记录
《淬火控制室交接班记录表》
《回火控制室交接班记录表》
《喷涂控制室交接班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