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955.43 KB
- 文档页数:80
xxx水库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文对xxx水库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通过对项目的背景和目的进行分析,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可行性,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xxx水库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推进项目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节水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完善,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1.引言】【2.项目背景】2.1 水库概况:介绍xxx水库的位置、规模和用途等基本情况。
2.2市场需求分析:通过调研了解当地农业灌溉的现状和需求,分析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3.项目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制定明确的项目目标,包括节水量的目标、灌溉效率的目标和农业生产增效的目标等。
【4.技术可行性】4.1节水灌溉技术:综合考虑滴灌、喷灌和微灌等灌溉技术,分析其在项目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4.2智能控制系统:介绍现代化的灌溉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技术,评估其在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5.经济可行性】5.1投资分析:对项目投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包括设备购置、工程施工和管理费用等方面。
5.2收益预测:结合市场需求和灌溉效率提升,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收益回报周期。
【6.社会效益】6.1水资源管理:分析项目对于当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促进作用。
6.2农业增效:评估项目对农业生产的促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7.风险评估】对项目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和应对策略。
【8.实施计划】制定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项目各阶段的任务和责任,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推进。
【9.总结】综合以上分析,本报告认为xxx水库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改善水资源管理水平。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技术的完善和管理的规范,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和长期效益的持续提升。
1. 综合说明1.1 相关项目背景××县××节水灌溉示范相关项目位于××县××镇星子坪村, 东抵辰水,南抵××,西与洞口县龙江灌区相连,北至大东山山脚下,湘中略偏西南。
相关项目区距××县城45km,从××县城有公路直达相关项目区,交通方便,经济活跃,区内农户对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很高。
示范相关项目区位于××县西南部的丘陵地区,相关项目区总面积3.2km2,总人口1805人,其中劳动力1020人,总耕地面积1914亩,其中水田1554亩,旱土360亩,人平耕地面积1.0亩;林地面积3000亩,其中经果林380亩。
相关项目区内人平均收入800元,粮食亩产量500公斤左右,人均生活水平在××县处于中下等水平。
示范相关项目区为下场形小丘岗地形,土地肥沃,土壤多为红黄粘壤土,农田保水能力差。
区域内属于中亚热带,气候较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6.9℃,最高气温39.1℃,最低气温-11.3℃。
年日照时数1540小时,无霜期281天。
区内稻田集中连片,光照充足,适宜水稻、油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建设高产稳产的田园化节水灌溉示范区。
该节水灌溉示范相关项目区属××县木瓜山灌区灌溉范围,示范相关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314.8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373.3毫米。
降雨量分布不均,以4月最多,约占全年总雨量的46%,在农作需水较多的7~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仅265mm,而同期蒸发量高达609.6mm,因此,雨量分布不均是造成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
1.2编制依据和过程1.2.1编制依据报告编制主要依据以下规范、标准和有关参考文献:(1)《重点大型灌区续建相关项目建设管理管控办法》国家计委农经[1997]1927号文(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3)《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4)《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5)《水利建设改造经济评价规范》(SL72-94)(6)《湖南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定规程》(试行)(7)《水工设计手册》第8分册“灌区建筑物”(8)《湖南省水利厅关于规范节水灌溉增效示范相关项目建设程序和加强节水灌溉相关项目管理管控的通知》(湘水工管〔2003〕15号)(9)《湖南省××县木瓜山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初步设计书》(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3.6)1.2.2编制过程××节水灌溉示范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是在《××节水灌溉示范相关项目建议书》基础上进行深入论证的,得到了××县水务局和××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相关项目的布置更趋合理和完善。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综合说明 (1)1.1概述 (1)1.2建设内容及规模 (1)1.3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2)1.4附图及附表 (3)2基础资料 (5)2.1自然概况 (5)2.2社会经济状况 (8)2.3基础设施 (8)3建设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9)3.1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9)3.2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9)4技术设计方案 (12)4.1总体设计 (12)4.2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3)4.3规模与方案 (14)4.4典型设计 (18)4.5配套工程设计 (27)4.6试验观测 (29)5水资源供需分析 (31)5.1项目区地下水资源量 (31)5.2地下水可开采量 (32)521地下水可供水量 (32)5.3水质评价 (33)5.4项目区水量平衡分析 (33)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4)6.1投资估算 (34)6.2资金筹措方式 (39)7经济效益分析 (44)7.1经济效益 (44)7.2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48)7.3供水成本计算 (49)7.4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51)7.5综合评价 (51)8环境影响评价 (53)8.1水环境评价 (53)8.2生态环境评价 (53)9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 (55)9.1建设管理 (55)9.2资产管理 (56)9.3经营管理和运行管理 (56)1综合说明1.1概述本项目实施地点为某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以东12km, 总士地面积1.5万亩,天然草场面积0.9万亩。
规划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基地2200亩,林地200亩,采用维蒙特一8120型圆形喷灌机进行灌溉,灌溉率100%。
在该地区建设节水灌溉及林网配套项目从技术方面、资金保证、水资源条件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各方面都是合理可行的。
1.2建设内容及规模1.2.1水源工程及电力配套工程项目区附近无地表水源可利用,发展节水灌溉只能开发地下水源,项目区内现有机电井2眼,需新打机电井4眼,配套200QJ63 —48/4潜水电泵6台,建设井房及控制室共8间。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年5月1 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农业节水灌溉的实质是合理灌溉、科学与高效用水。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
因此发展节水型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首要任务,对促进我国农业灌溉从粗放到集约、从外延为主到内涵为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引导和推动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从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引导资金,专项用于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
根据****水利局发的发电[2004]64号文“关于编制2004年牧区水利节水示范项目和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经有关部门研究,********为2005年度****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区之一。
2004年8月****委托我院承担该工程的前期工作,我院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勘察、社会经济和水资源和灌溉调查,对调研和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方案比选,估算工程数量和编制投资估算、经济评价,2004年9月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发展自压半固定喷灌总面积5046亩,项目区内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23%,改善灌溉面积,粮糖产量提高10%,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3项目选择原则(1)采用工程、技术、农业、管理等综合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化节水灌溉,缓解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本项目实施与********的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适应。
(3)根据********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的特点,采用的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要与该地区相适应。
(4)应突出现代化灌溉工程的特点,根据项目的特点,因地制宜拟定发展节水灌溉的模式和型式,并对相应的输配水工程配套完善。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建设单位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建设内容及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报告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6项目实施周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建设背景 (4)第一节示范区概况 (4)一、自然概况 (4)二、社会经济概况 (6)三、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7)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一、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9)二、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精神的具体体现 (9)三、项目区生产缺水严重 (10)四、为促进xx县产业调整提供基础保障 (11)五、为xx县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起示范作用 (11)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2)一、水源有保证 (12)二、节水措施合理 (13)三、节水效果明显 (13)四、管理机构键全、先进,项目管理有保障 (14)五、种植作物价值高,效益显著 (15)六、项目有基础,示范效果更直接 (17)七、地方积极性高、基础较好,配套资金有保障 (17)第二章建设内容及技术设计方案 (18)第一节项目区供水现状 (18)第二节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措施 (19)第三节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19)一、总体布置及管材选型 (19)二、葡萄灌溉制度 (20)三、系统工作制度 (22)四、系统流量计算 (22)五、管道水力计算 (29)六、首部枢纽 (33)七、水泵选型 (33)八、系统与压力均衡度校核 (33)九、管理房工程 (34)十、调节水塘 (34)十一、排水及道路系统 (35)十二、设备、材料及工程量 (36)第三章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1)第一节工程投资估算 (41)一、编制依据 (41)二、基础单价 (41)三、费率标准 (42)四、应说明的问题 (43)五、资金筹措 (43)第四章经济平价及效益分析 (72)第一节工程概况与评价依据 (72)第二节国民经济评价 (72)一、费用计算 (72)二、工程效益分析 (73)三、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74)四、敏感性分析 (74)五、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75)第三节供水成本分析 (75)一、成本构成 (75)二、水价预测 (75)第四节节水效果分析 (76)第五节综合评价 (76)第五章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 (78)第一节组织机构 (78)一、项目区现状管理机构 (78)二、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组织机构 (78)第二节建设管理 (79)第三节项目建设进度 (79)第六章项目建后管护 (80)第一章建设背景第一节示范区概况一、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及地形xx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北距昆明176公里,南距州府蒙自140公里,位于东经103°04′~103°49′,北纬23°50′~24°39′之间,居南盘江河套之中,东与泸西县、邱北县毗连,西与华宁县、建水县隔江相望,南与开远市为邻,北与路南县、宜良县接壤,县境内四周环山,山岭属横断山脉云岭分支中南北走向的绛云露山脉的南延部分,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低凹,形成狭长的平坝和丘陵地带,全县总面积3904.97km2,其中耕地面积55.76万亩,山地面积92.34%,平坝面积占7.66%。
日期:•项目背景•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社会可行性分析•环境可行性分析•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目录项目背景这些技术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和控制灌溉水量、优化灌溉时间和频率、采用节水灌溉设备、加强土壤水分监测和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
缓解水资源短缺通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实现精准灌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国外节水灌溉发展现状界领先地位。
就,成为全球节水灌溉技术的典范。
•印度:印度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但其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也很快,特别是在滴灌和微喷灌技术方面。
国内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广。
和发展。
项目建设必要性增加农业产量适应气候变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水灌溉对农业的影响减少土壤盐碱化传统的灌溉方式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而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灌溉水量和频率,减少盐分在土壤中的积累。
保护水资源节水灌溉可以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降低对地下水的开采,从而保护了有限的水资源。
改善土壤质量通过精确灌溉和科学管理,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提高土壤的质量。
节水灌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业的竞争力030201节水灌溉的社会效益技术可行性分析1 2 3喷灌技术滴灌技术渗灌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及特点技术选择的原则和方法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方案01020304经济可行性分析设备购置费用安装及运输费用培训和管理费用其他费用项目投资估算投资回报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计算项目净现值。
净现值内含报酬率成本效益分析01020403通过比较项目成本与效益,判断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通过计算项目投资回报率,评估项目经济效益。
通过内含报酬率,评估项目实际收益率。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1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资金风险风险分析社会可行性分析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情况水资源节约农业增产增收环境保护社会效益评估03技术普及度01技术成熟度02农民认知度社会接受程度分析环境可行性分析节水灌溉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地下水开采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促进生态恢复生命周期评价对节水灌溉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原材料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等阶段。
BC勒县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研报告1BC勒县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研报告一、项目背景BC勒县是国内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广泛的农业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
然而,在水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农业灌溉问题已经成为BC勒县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
针对这一问题,BC勒县政府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使用新的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实现农业节水灌溉和增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从而推动BC勒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目标1. 建立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2. 优化水资源利用方式,减少浪费和污染。
3. 提高农民的产业和生活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和幸福感。
4. 推广和普及新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体系,带动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三、项目内容1. 制定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方案,确立实施目标和阶段性指标。
2. 完善现有的灌溉设施和设备,提高灌溉效率和质量,降低能耗和污染。
3. 推广新型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提高节水灌溉技能。
4.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监测和评价灌溉效果和农业生产指标,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
5.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技能水平,助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四、投资和效益分析本项目总投资为1.8亿元,预计在3年内实现投资回收和效益。
具体投资项目如下:1. 节水灌溉设备采购及安装:5000万元。
2. 研发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800万元。
3.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300万元。
4. 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交流:200万元。
5. 其他支出:500万元。
项目预计将带来以下效益: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每年增加农产品总产值1亿元。
2. 节约水资源,每年可减少用水3亿立方米。
3. 降低灌溉成本,每年可减少人工和物质成本500万元。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建设背景 (6)第一节示范区概况 (6)一、自然概况 (6)二、社会经济概况 (8)三、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9)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一、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11二、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精神的具体体现 (12)三、项目区生产缺水严重 (12)四、为促进xxx县产业调整提供基础保障 (13)五、为xxx县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起示范作用 (14)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5)一、水源有保证 (15)二、节水措施合理 (15)三、节水效果明显 (16)四、管理机构键全、先进,项目管理有保障 (16)五、种植作物价值高,效益显著 (17)六、项目有基础,示范效果更直接 (20)七、地方积极性高、基础较好,配套资金有保障.. 20第二章建设内容及技术设计方案 (21)第一节项目区供水现状 (21)第二节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措施 (22)第三节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22)一、总体布置及管材选型 (22)二、葡萄灌溉制度 (24)三、系统工作制度 (26)四、系统流量计算 (26)五、管道水力计算 (30)六、首部枢纽 (33)七、水泵选型 (34)八、系统与压力均衡度校核 (34)九、管理房工程 (34)十、调节水塘 (35)十一、排水及道路系统 (36)十二、设备、材料及工程量 (37)第三章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1)第一节工程投资估算 (41)一、编制依据 (41)二、基础单价 (41)三、费率标准 (42)四、应说明的问题 (43)五、资金筹措 (43)第四章经济平价及效益分析 (59)第一节工程概况与评价依据 (59)第二节国民经济评价 (59)一、费用计算 (59)二、工程效益分析 (60)三、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61)四、敏感性分析 (62)五、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62)第三节供水成本分析 (62)一、成本构成 (62)二、水价预测 (63)第四节节水效果分析 (63)第五节综合评价 (64)第五章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 (65)第一节组织机构 (65)一、项目区现状管理机构 (65)二、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组织机构 (65)第二节建设管理 (66)第三节项目建设进度 (66)第六章项目建后管护 (67)第一章建设背景第一节示范区概况一、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及地形xxx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北距昆明176公里,南距州府蒙自140公里,位于东经103°04†~103°49†,北纬23°50†~24°39†之间,居南盘江河套之中,东与泸西县、邱北县毗连,西与华宁县、建水县隔江相望,南与开远市为邻,北与路南县、宜良县接壤,县境内四周环山,山岭属横断山脉云岭分支中南北走向的绛云露山脉的南延部分,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低凹,形成狭长的平坝和丘陵地带,全县总面积3904.97km2,其中耕地面积55.76万亩,山地面积92.34%,平坝面积占7.66%。
第一章综合说明1.1 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区位于**区,该地干旱缺水,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全赖于灌溉,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各行业用水增加,供需水矛盾日益尖锐,形势迫使农业必须走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道路。
鉴于农业干旱缺水问题愈来愈严重,而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服务水平,适当扩大灌溉面积,改善生产条件,而农业用水的外部条件局限于“零增长”,因此要求所有农业用水需求只能在现有水资源内做文章。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为此,**市政府、水利部门经过多方面、全方位分析论证,确定在**区建立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以彻底改善水利基础条件,达到增加农民收入之目的。
1.2 项目编制的依据“1.3 项目建设内容按规划,2007年在甘肃省**区建成总面积2000亩的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详细内容见附表1。
1.4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实施意见1.4.1投资估算根据以上编制原则,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点,经分析计算工程总投资199.05万元。
1.4.2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99.05万元(亩均投资995.25元)。
资金筹措方式采取“235”的比例筹集办法,即:受益农户自筹20%,投入资金39.05万元(亩均195元),地方自筹30%,投入资金60万元(亩均300元),申请国家投资50%,投入资金100万元(亩均500元)。
1.4.3实施意见为了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须切实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制。
为了加强对工程项目的领导和管理实施,组织成立“**区节水灌溉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区人民政府、区计划局、区农委、区财政、区水利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协调资金的拨付、劳动力调配等工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项目部”,项目法人由**区水利局主管,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1 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农业节水灌溉的实质是合理灌溉、科学与高效用水。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
因此发展节水型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首要任务,对促进我国农业灌溉从粗放到集约、从外延为主到内涵为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引导和推动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从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引导资金,专项用于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
根据****水利局发的发电[2004]64号文“关于编制2004年牧区水利节水示范项目和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经有关部门研究,********为2005年度****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区之一。
2004年8月****委托我院承担该工程的前期工作,我院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勘察、社会经济和水资源和灌溉调查,对调研和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方案比选,估算工程数量和编制投资估算、经济评价,2004年9月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发展自压半固定喷灌总面积5046亩,项目区内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23%,改善灌溉面积,粮糖产量提高10%,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3项目选择原则(1)采用工程、技术、农业、管理等综合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化节水灌溉,缓解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本项目实施与********的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适应。
(3)根据********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的特点,采用的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要与该地区相适应。
(4)应突出现代化灌溉工程的特点,根据项目的特点,因地制宜拟定发展节水灌溉的模式和型式,并对相应的输配水工程配套完善。
(5)项目实施应与改造中低产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节余的水量不宜用于继续垦荒。
1.4项目区范围及建设期项目区在****,建设期为2005年一年。
1.5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2005年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为半固定自压喷灌工程,占地总面积5046亩,其中耕地面积4850亩,林带190亩,条田路2公里。
总投资203.81万元,按占地面积亩投资403.90元/亩。
建设内容汇总表1.6可研报告编制依据A上级文件⑴水利部水农[1999]459号《加大节水灌溉和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开创节水灌溉工作新局面》。
⑵兵水发[2003]109号《关于做好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2004年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
B相关资料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纲要》。
⑵****《节水灌溉“十五”发展计划及2015年发展规划》⑶《************总体规划报告》⑷****“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报告”。
⑸ ************现代化节水灌溉工程规划⑹****“1997年-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⑺ ****统计提要(2003年)⑻****地勘院1997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C技术规范⑴《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⑵《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⑶《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103-95⑷《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⑸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关于发布《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及《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通知”⑹《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和《节水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要点》的要求。
1.7可研报告成果构成可研报告一份,估算书一份,****************2005年中央预算内资金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地理位置图****************2005年中央预算内资金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位置图****2005年节水增效示范项目自压喷灌工程平面布置图****2005年节水增效示范自压喷灌工程管网水力计算图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根据****党委确立“十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开发大西北,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活条件,逐步解决团场水土不平衡,所以发展喷滴灌节水工程,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结构调整和“中变高”工程的落实,达到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扭亏、职工增收的目标。
1.本项目选择在****规划面积6120亩,在****西部连片系统面积最大,在****农牧团场也算是大的,项目区土层薄,纵坡陡,项目前地面毛灌溉定额大,达673.56m3/亩,项目后毛灌溉定额297m3/亩,亩节水376 m3/亩,节水显著,选择此项目具有示范作用。
2.水资源及水土平衡矛盾的缓解示范区地表水(卡河)引用量939万m3,水库水可供水量2871万m3;井灌区处于团场下游,地下水开采能力达1200万m3,每年只提取地下水500万m3,总计4310万m3,75%保证率灌溉面积 8万亩。
平水年份示范区灌溉面积也只能达13.3万亩(渠道引水量有部分水量为抢洪灌溉,即水量补充半干旱地)。
****的耕地面积17.3万亩,其中有4万亩耕地平水年无法灌溉。
因此在示范区建节水灌溉工程和节水措施,改善灌溉面积是十分必要的。
3.工程建设是灌区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灌区土地、光、热资源丰富,其自然条件优越,有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
本项目的实施,为改善本灌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引水保证率、节省水量、降低灌区地下水位、改良土壤、保证灌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流域实现水资源合理分配、计划用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控制手段。
不仅使灌区适时适量引水,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把中低产田改造为高产田。
4.工程建设是维护边疆地区政治稳定的需要****灌区属经济不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粗放,经济效益低,灌区人民群众的收入较底,灌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关系到地区安定团结的大局。
项目的建设,可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加经济收入,加快灌区群众的脱贫致富的步伐,提高经济和文化生活水平,对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项目实施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的政治稳定,安定团结。
5.效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本示范区5046亩自压喷灌实施后,亩节水376 m3,共节水189.72万m3,计算示范建成后节水货币化值为58.46万元,效益是显著的。
所以,示范区的建成能提高从事畜牧业、种植业的积极性和增强屯垦戍边的信念,也是振兴团场经济,提高职工收入,为垦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增加边防的稳定。
综上所述,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示范区的建设是十分迫切和十分必要的。
2.2有利条件示范区已建成喷灌地3.5万亩,其中自压1.9万亩,加压1.6万亩。
根据****设计院****做《****总体规划报告》,还有约2万亩自压喷灌,示范区有十多年的管理经验,这次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区的实施,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通过这几年的运行,团场农工尝到了节水灌溉的甜头,节水积极性很高,也使全体干部群众认识到要发展经济必须大搞节水工程,农业才有出路,团场经济才能振兴。
2.2.1 经济效益显著该示范实施后,逐年可增加效益58.46万元,纳税增加1.2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11.29%,经济净现值24.77万元。
示范区的建成将使****垦区节水事业向更广更深方向发展,为最终建成节水垦区建立稳固基础。
2.2.2 水土资源有保证该示范区有17.3万亩耕地能满足示范区5046亩喷灌地需求;水源采用****水库水,用东一支输水,水量稳定,设计流量1.2m3/S,能满足示范区5046亩喷灌需求。
2.2.3技术有保证示范区所在的****农业、水利科技力量较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有较丰富的喷灌设计经验,基础资料有多年的积累,完成设计并投入运行的各类喷灌地30余万亩,其中自压喷灌15万亩,****的大部分喷灌工程均由本师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积累了较丰富的喷灌施工经验。
施工队伍素质较高,技术较全面;示范区的农工有十余年的田间管理经验,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较高;地面移动管件和地埋管通过招标采购,可得到质优价廉的合格产品。
3项目区概况3.1自然地理(1)气候示范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荒漠气候区,夏季炎热而短促,冬季寒冷且漫长,秋季降温迅速,冷空气活动频繁,空气干燥,蒸发量大,全年盛行西北风,冻、旱、霜、风、水灾等时有发生。
北区深居内陆,纬度较高,受北冰洋湿润气候影响,降水量相对较多且在季节上变化很大。
a.热量资源:年平均气温6.1℃,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32.2℃。
≥10℃积温为2590℃;≥5℃积温3200.3℃;≥15℃积温2238.7℃。
作物生长期平均1860小时,无霜期较短,多年平均123天,最大冻土深度1.2m。
b.光能: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4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6%。
c.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4m/s,最大风速40m/s,风向西北风。
d.降水、蒸发及湿度:多年平均降水量283.3mm/a,历年平均≥10mm的降水天数为5.7天,≥25mm的降水天数为0.6天。
蒸发量1625.8mm/a,蒸降比为5.6:1。
平均相对湿度为62%,多年平均积雪深度33cm,历年最大积雪深度75cm。
(2)地形地貌****位于****塔额盆地的西北部,塔尔巴哈台山南麓,山前倾斜平原地带,地形北高南低,海拔高程624.8 -2108m,北部缓坡地带坡降30‰,最大66‰,中部平原地带为15‰;南部平原为10‰-12‰。
北部起伏不平,为地势较高的山谷坡地,向南为广阔的冲洪积平原地带,区内有****河,喀拉克特河,哈姆斯特沟贯穿南北,因此地貌特征主要受河沟的控制,根据地形形态及成因,****地貌有冰碛,垅岗状地形和山前洪积倾斜平原。
(3)土地资源****现有土地总面积27.06万亩,有耕地17.3万亩,牧草地3.6万亩,园林0.97万亩,建设用地0.94万亩,水域用地1.61万亩。
详见表3-1(据2003年元月****土地局资料。
其中牧草地含弃耕后做为自然草场的0.5万亩)。
****的土壤肥沃,耕地多属于粘性土类,部分属于沙性土类,按5级分类,属壤土。
土壤的有机含量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