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构造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22.21 KB
- 文档页数:3
上篇思考题1. 什么是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答:①显微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的结构;②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答: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质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3. 何谓原生质体?答: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是细胞的主要成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4. 何谓细胞器?答: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器官。
5. 何谓质膜?它有何主要功能?答:①质膜是指细胞质与细胞壁相接触的一层膜,②功能:选择透性,渗透现象,调节代谢作用,对细胞识别。
6. 何谓质体?它包括哪几种类型?答:①质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
②有含色素的和不含色素的两种类型,含色素的有叶绿体和有色体,不含色素的有白色体。
7. 什么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答:①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的细胞叫真核细胞②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的细胞叫原核细胞8. 什么是细胞的后含物?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有哪几种?答:①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由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②后含物有淀粉、菊糖、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晶体等9. 淀粉粒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如何检识淀粉粒?答:①淀粉粒有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和半复粒淀粉三种。
②直链淀粉遇碘液显蓝色,支链淀粉遇碘液显紫红色。
10. 常见的草酸钙晶体有哪些?怎样区别草酸钙晶体与碳酸钙晶体?答:①常见的草酸钙晶体有单晶、针晶、簇晶、砂晶和柱晶。
②草酸钙结晶不溶于醋酸,遇20%硫酸溶解,形成硫酸钙针状结晶析出;而碳酸钙结晶溶于醋酸,并放出二氧化碳。
11. 细胞壁分为哪几层?各层的主要物质是什么?答:①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②胞间层:由无定形、胶状的果胶类物质构成;初生壁: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构成;次生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12. 什么叫纹孔和纹孔对?常见的纹孔对有哪几种类型?答:①纹孔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的没有增厚的凹陷状的结构叫做纹孔;相邻两细胞的纹孔常在相同部位成对存在,叫纹孔对。
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初生构造的区别
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初生构造区别如下:
1. 表皮:根的表皮具有根毛,无气孔,而茎的表皮则正好相反,具有气孔而无根毛。
2. 内皮层:根中具有内皮层,大部分双子叶植物茎通常没有明显内皮层。
3. 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根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相间排列;茎中二者成内外并列的排列方式,共同组成维管束。
4. 发育顺序:根中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茎中为内始式。
5. 髓与髓射线:茎中有髓及髓射线,仅少数植物根有髓,多数根中央为后生木质部占据。
总的来说,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初生构造在表皮、内皮层、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以及髓与髓射线等方面存在区别。
一. 问答题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第三章 P76)根的初生结构:初生分生组织( 1、厚表皮:表皮。
2、厚基本组织:皮层。
3、厚形成层:维管柱(中柱)有顶端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细胞经生长分化形成的构造叫初生构造。
(1)表皮:位于根面,排列紧密。
从纵切看,长株形,横切看长方形壁薄,有的形成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
(吸收组织)(2)皮层:位于表皮以内,维管柱以外的薄壁细胞,占比例较大。
外皮层:一层或几层,排列紧密,无间隙。
但根毛枯死后,表皮细胞被破坏,外表皮层细胞株质化增厚,保护。
薄壁细胞:排列疏松,贮藏,通道。
内皮层:最内一层排列整齐的形状较小的细胞常发生木质化,木质化增厚——凯氏带。
(内外切向壁,左右侧向壁,上下横壁。
)(3)维管柱(中柱)(4)中柱鞘:一层或几层薄细胞,使侧根,不定芽,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木栓性发生处。
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尖,呈辐射状分布。
(后生木质部:导管孔径小。
后生木质部:导管孔径大。
)初生韧皮部 :位于初生木质部辐射尖之间。
薄壁细胞:初生韧皮部和 [初生木质部之间,或可数双子叶植物根的中心也有薄壁细胞。
功能:产生侧根,不定芽 ;侧面分生组织;输导(纵向)2.禾本科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第三章 p77)在基本组成方面与双子叶植物类似,也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1)表皮(2)皮层靠近表皮的几层细胞较小,排列紧密,称为外皮层。
内皮层细胞大多五面加厚。
通道细胞: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根的内皮层,对着初生木质部的内皮层细胞常停留在具有凯氏带阶段,保持薄壁状态,称通道细胞。
(3)中柱中柱鞘在根的发育后期常部分或全部木化,维管柱为多原型。
3.双子叶根的初生结构与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比较(好像不是大题)(第三章 p77)比较: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内皮层具凯氏带五面细胞壁增厚次生生长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薄壁细胞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无薄壁细胞能进行次生生长不能进行次生生长木质部辐射角少于 6 个多原型( 6 个以上)4.维管形成层的发生活动结果(第三章 p83 )发生部位:主要部分由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的未分化的薄壁细胞转变而成,另一个小部分由正对原生木质部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形成。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凯氏带2.细胞器3.异形叶性4.无融合生殖5.双受精(二)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内写“+”,反之写“一”)(每小题1分,共10分)1.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在根中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 )2.根毛与侧根在发生上是相同的。
( )3.无胚乳种子在形成过程中不出现胚乳组织。
( )4.茎中的环髓带是一种特殊的中柱鞘。
( )5.胡萝卜是变态根,食用部分主要是其次生韧皮部。
( )6.叶中脉的韧皮部靠近上表皮,木质部靠近下表皮。
( )7.苹果的果实在植物学上称梨果,属于假果,又属于肉果。
( )8.卵细胞是雌配子,花粉粒是雄配子。
( )9.花单性是进行异花传粉的必要条件。
( )10.植物细胞中。
无定形蛋白质常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的颗粒.称为糊粉粒。
( )(三)填空(每空0.5分,共24分)1.在电子显微镜下。
细胞所呈现出的结构叫。
2.植物细胞中不同细胞器具不同的功能。
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花色素存在于中;导管成熟时,原生质体最后完全破坏消失。
这一过程与的作用密切相关。
3.细胞壁分为三层,存在于细胞壁最外面的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形成的是,细胞停止生长前形成的是。
4.分生组织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5.植物成熟组织按功能可分为五种,它们是(如纤维) (如种皮)、(如叶肉的栅栏组织)、(如蜜腺)和(如木质部)。
6.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的主要食用部分各是什么:花生:;玉米:;西瓜:;银杏:;龙眼:;苹果:。
7.二细胞型花粉粒成熟时含有两个细胞.即和。
8.起源相同、构造和着生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称为器官,如鳞叶与叶卷须;反之,形态和功能相似而起源和构造不同的器官称为器官。
如块根和块茎。
9.胚由、、和四部分组成。
10.根尖的初生分生组织初步分化为、和三部分,然后分别发育成,和。
11.按芽的生理活动状态.芽可分为和两类。
“低等植物”部分的思考题1、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包括有哪些?按何特征分为低等与高等植物、孢子与种子植物、维管植物与非维管植物、颈卵器植物?2、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何?植物分类的主要阶层有哪些?3、藻类植物的共性是何?。
4、植物的生殖有哪三种形式?其特点如何?5、何谓“衣藻型”细胞结构?6、石莼的生活史有何特点?7、论述水绵的形态结构及生殖特点8、了解绿藻门常见的代表:衣藻属、团藻属、石莼属、水绵属。
9、试述轮藻与殖绿藻的异同;10、试述硅藻属的细胞结构及生殖特点。
11、简述红藻门色素种类及紫菜生活史的特点12、简述海带生活史特点、色素种类、杆状中心体、孢子体组成特点;13、叙述蓝藻门的原始性特征及代表植物;14、论述藻类植物起源的“三条路线”设想;15、简述菌类的共性及其与藻类的不同;16、简述粘菌的生物学特性;17、真菌门四纲如何区别?18、子囊果有哪三种类型?19、根霉属的生殖有何特点?20、藻状菌纲的代表植物有哪些?,21、“锁状联合”与“钩状体”有何异同?22、子囊菌纲的有性生殖产生什么“孢子”?其主要代表植物有哪些?23、担子菌纲的有性生殖产生什么“孢子”?其常见代表植物有哪些?24、银耳与木耳如何区别?25、伞菌目的担子果外形、菌褶内部构造如何?26、什么是地衣植物?27、从外形上把地衣分成哪几类?从内部结构上又有哪些?28、叙述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29、藻类植物的生活史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
解释名词:双名法、同配、异配、卵配、裂殖、合子减数分裂、配子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孢子体、配子体、孢子与配子、核相交替与世代交替、复大孢子、藻殖段、原植体与原丝体、菌丝体、菌丝组织体、根状菌索、子座、菌核、子实体、钩状体,子囊果、子实层、锁状联合、担子果、双游现象与层出现象、转主寄生“高等植物”部分思考题1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2苔藓植物的特征;3地钱的形态特点,葫芦藓的形态特点;4角苔与苔纲、藓纲的区别特点;5苔藓植物的水陆两栖性(演化上的盲枝);名词:同层地衣,异层地衣,颈卵器,胞芽,蒴帽。
《植物学》专升本考试辅导资料●各章重点第一章植物细胞一、简答题(试从发生、主要成分、特点等方面比较初生壁和次生壁)初生壁:在胞间层内侧形成的壁层,果胶质和纤维素,具可塑性。
次生壁:在初生壁内侧形成的壁层,纤维素,不具可塑性。
二、名词1.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原生质体:是细胞中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壁以内所有结构的总称。
3.纹孔:次生壁在形成时的中断部分。
4.胞间连丝:是连接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质细丝。
5.后含物:是细胞新陈代谢形成的产物。
6.减数分裂:是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一次特殊的有丝分裂。
7.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的增大和重量的增加。
8.细胞分化:来源相同的众多细胞向不同方向发展,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差异的变化过程。
三、单项选择1.下列细胞器中属于单层膜结构且与蛋白质合成有关有关的是()C粗面内质网2.植物细胞中起分解消化作用的最主要细胞器是()B溶酶体3.细胞核内合成核糖体亚单位的重要场所是()B核仁第二章植物组织一、论述题1.何谓维管束?维管束的组成分子是什么?维管束有哪些主要类型?在蕨类和种子植物器官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共同组成的复合组织。
被子植物的韧皮部包括: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木质部包括: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
无限维管束,有限维管束,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和周韧维管束等。
二、简答题1.何谓分生组织?其有哪些类型?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
按来源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按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2.薄壁组织有哪些类型?组成其细胞有哪些特点?同化组织,吸收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和传递细胞。
壁薄,有发达胞间隙,分化浅。
3.试区分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异同点。
厚角组织:局部加厚,初生壁,活细胞厚壁组织:全面加厚,次生壁,死细胞4.试区分导管和筛管的异同点。
导管和筛管均为输导组织。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与次生结构2011-02-17 18:46:24| 分类:植物学| 标签: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举报|字号订阅一、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构造(1)共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和茎中也基本一致,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
(2)不同之处:a.表皮上有无根毛、气孔;b.内皮层、凯氏带、中柱鞘的有无;c.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方式;d,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e.髓、髓射线存在与否。
二、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1)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
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
(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
此为通道细胞。
三、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台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四、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
初生纹孔场:细胞形成初生壁时,初生壁上较薄的凹洼区域,成为初生纹孔场。
纹孔:形成初生壁时,初生壁上不沉积初生壁物质的区域,成为纹孔。
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的微细孔眼或纹孔,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
后含物:植物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贮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以及废物等。
原分生组织:由胚细胞直接遗留下来的分生组织,位于根和茎生长点的最先端,一般具有持久和强烈的分生能力。
皮孔:木栓形成层产生的薄壁的补充组织,撑破表皮和木栓形成层,周皮上的通气的结构。
传递细胞:细胞壁内突生长,质膜面积增大,进行溶质的的短途运输等。
侵填体:导管临近细胞薄壁侵入导管,填充单宁树脂等,形成囊状突出物,堵塞导管。
不活动中心:根本体最远端的一群原始细胞,不常分裂,大小变化很小,合成核算和蛋白质的速率也很低。
初生生长:顶端分生组织分裂,生长,分化而使植物体伸长的生长过程。
凯式带:根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和上,下壁,木栓质带状加厚区域。
通道细胞:初生木质部辐射角处细胞为凯式带阶段。
侵入生长:正在生长的子细胞插入相邻细胞间,在生长过程中,各以尖端把另一细胞沿胞间层加以分离。
年轮:一年内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包括早材和晚材。
前一年晚材和第二年早材是其分界线。
叶原基:由茎尖周缘分生组织区的表面几层细胞分裂形成的。
泡状细胞:禾本科植物叶片上表皮上大型的薄壁细胞,有大液泡,成组分布于叶脉之间,与叶片的内卷和展开有关。
离层:落叶前,靠近叶柄基部的某些细胞分裂出几层小的薄壁细胞,细胞壁胶化,成游离状态,细胞彼此分离。
叶迹:茎中维管束分支,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的一段。
叶隙:在叶迹下方,没有维管束而被薄壁细胞所填充的区域。
花粉败育: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散出的花粉没有经过正常的发育,不能起生殖作用。
雄性不育: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一些植物的群体中某些个体由于在生理,遗传的原因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花中的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或精细胞。
丝状器:助细胞壁近珠孔端向内形成的不规则片状或指状突起,增加了质膜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运。
练习二一、名词解说1.根系:指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和。
2.凯氏带:指双子叶植物根初生构造的各内皮层细胞,其两个径向壁和上下横壁上形成的带状加厚、且木质化和栓质化的特别构造。
3.初生构造:指由初生疏生组织的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各样成熟组织所构成的构造。
4.次生构造:指由次生疏生组织的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各样成熟组织所构成的构造。
5.枝条:指具叶、芽等的茎。
6.叶痕与叶迹:叶零落伍在枝条上留下的印迹,称叶痕;叶痕中崛起的小点,是叶柄与茎之间维管制断离后留下的印迹,称叶迹。
7.泡状细胞:是禾本科植物叶片的上表皮上散布的呈扇形摆列的一些特别的大型薄壁细胞。
8.分蘖:是禾本科植物茎在近地面的几个节上同时产生疏枝和不定根的现象(或分枝方式)。
9.异面叶与等面叶: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的叶,称为背腹叶或异面叶。
叶肉细胞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或上下两面都拥有栅栏组织的叶称为等面叶。
10.离区与保护层:叶零落前,叶柄基部细胞壁易发生溶解的地区(几层细胞),称为离区。
(其原由是胞间层的果胶酸钙转变为可溶性的果胶和果胶酸,有的甚至整个细胞壁或整个细胞发生溶解)。
叶零落伍,在伤口表面形成的几层木栓化的细胞,称为保护层。
11.变态: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因为长久适应某种特别的环境条件,在形态、构造及生理功能上发生了明显变异,并成为该栽种物的遗传特征,这类变异称为变态。
12.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根源不一样,但形态相像、功能同样的变态器官称为同功器官,如茎刺与叶刺;茎卷须与叶卷须;块茎与块根等。
根源同样,但形态万千、功能不一样的变态器官称为同源器官,如茎卷须、根状茎和鳞茎。
二、填空1.根是植物的地下营养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汲取、输导作用、固着、支持作用和合成、分泌作用。
2.根按发生部位不一样,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两种种类。
3.根系按形态不一样,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种类。
4.自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叫根尖,自下而上可分为根冠、分生区(生长点)、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地区,此中分生区拥有激烈的分裂能力,伸长区已开始组织分化。
根初生构造详细解释
1.根的发育是起源于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位于分生区),经过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逐渐形成原表皮(后分化为根的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后分化成根的皮层)和原形成层(后分化为根的维管柱)等初生分生组织。
2.根的初生生长:指由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形成的根成熟区(根毛区)的生长过程。
3.根的初生构造:由初生组织所形成的结构称初生构造。
4.根的初生维管束包括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两者各自成束,相间排列(区别茎的),又称为“辐射维管束“,是根的初生构造的特点,它们是由原形成层分化成。
5.“外始式“的分化方式:由于根的初生木质部分化的顺序是自外向内逐渐发育成熟的,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根发育的特点)
6.根的原生木质部(本质为初生木质部):根中近中柱鞘(外)的木质部最先分化成熟,称原生木质部。
7.根的后生木质部(本质为初生木质部):根中向内分化成熟较迟的木质部,称后生木质部。
茎的初生构造详细解释
1.茎的初生韧皮部:位于维管束的外侧,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初生韧皮纤维组成,其分化成熟顺序和根相同,也是外始式,即原生韧皮部在外方,后生韧皮部在内方。
2.茎的初生木质部:位于维管束的内侧,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其分化成熟顺序和根完全相反,是由内向外的,称为内始式,原生木质部位于内方,后生木质部位于外方。
3.束中形成层:(在初生维管束内),位于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