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数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4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四位数
1、四位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如果是两个相邻的三位数,那么就有:10+20=30(个);
2、4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其中前面3个数字之和是10的倍数的情况下,可以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是9900。
1、四位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如果是两个相邻的三位数,那么就有:10+20=30(个);
2、4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其中前面3个数字之和是10的倍数的情况下,可以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是9900。
1、十进制:每个数字表示一个0或1,也就是说用4个数字组成的数能表示为1、000、001、010、100、101、110、111、000、1001、1011、1100、1111。
2、二进制:每个数字表示一个0或1,即101011,因此用4个数字组成的数能表示为10101110,只要满足这种特殊形式的数都可以用4个数字来表示,例如,1101111。
3、八进制:每个数字表示一个0或1,即110111,所以用4个数字组成的数能表示为10111100,任何8进制的数都可以用4个数字来表示,但在实际使用时,为了方便起见,通常将8进制的数转换为4进制的数来表示,即将数的后面添加上“0”来表示,比如10101100转换为4进制后写作01101001,其中,011表示“零”,“1”表示“1”,“0”表示“无符号数”。
把1、2、3、4、5、6、7、8、9九个数填在如图的三角形三边上,使每边上的四个数的和都为17(18、19、20、21) 1, 把1、2、3、4、5、6、7、8、9九个数填在如图的三角形三边上,使每边上的四个数的和都为17. 解:设填为如图。
则有 {45171717654321654321=++++++++=+++=+++=+++a a a a a a z y x x a a z z a a y y a a xx+y+z=51-45=6.在1、2、3、4、5、6、7、8、9九个数中的三数之和为6的只有一组。
1+2+3=6. a 1+a 2=17-3=14; a 3+a 4=17-5=12; a 5+a 6=17-4=13;在余二的4、5、6、7、8、9六个数中二数和为14的有两组5+9=6+8=14. 第一、5+9=14 4+8=12 6+7=13. 可填得,下面八个。
第二、6+8=14. 5+7=12 4+9=13. 可填得下面的八个符合条件的共有十六个。
2, 把1、2、3、4、5、6、7、8、9九个数填在如图的三角形三边上,使每边上的四个数的和都为18. 解:设填为如图。
则有a6a 5a 4a 3a 2a 1zyx 456789876532198765432197543219864321123468912345791234567891235678987654a 6a 5a 4a 3a 2a 1zyx 456789876532198765432197543219864321123468912345791234567891235678987654a 6a 5a 4a 3a 2a 1zyx{45181818654321654321=++++++++=+++=+++=+++a a a a a a z y x x a a z z a a y y a a xx+y+z=54-45=9.在1、2、3、4、5、6、7、8、9九个数中的三数之和为9的有两组。
4位数0到9的数字排列组合
好的,下面为你提供4位数0到9的数字排列组合的相关内容:
0到9四位数共有9000组,具体算法为:首先保证第一位数字不是0,百位、十位、个位可以从0到9的数字中随机选取,即9×10×10×10=9000种,这道题要用到组合学的最基本概念“排列组合”。
排列组合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
排列组合的定义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A(n,m)表示。
此外,排列组合与古典概率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小学数学经典诗题的讲解有关小学数学经典诗题的讲解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小学数学经典诗题的讲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今有四数人未识,三三相加四个值;二二、二七和二四,还有一个是二十。
它们分别是多少,算理算法有谁知?【解说】丢番都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生平事迹不详。
他的著作有《算术》十三卷。
这在当时的古希腊是很有影响的书籍,可惜,现存的却只有其中一部分。
这一道诗歌算题,便是依据他现存的《算术》上一道题目编写而成的。
原来的题目翻译过来是:今有四数,每取三个而相加,其和分别为22、24、27和20。
问:这四个数各是多少?解答时,可先设这四个数分别是甲、乙、丙、丁,并且假定每三个三个相加所得的四个值,其来源分别是22——是甲乙丙三数之和;27——是甲乙丁三数之和;24——是甲丙丁三数之和;20——是乙丙丁三数之和。
(注:四个数的来源如果作另外的假定,最终算得的结果当然也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将这四个数值(四个和)相加,那么,它们的总和就会是(三个甲数)、(三个乙数)、(三个丙数)和(三个丁数)之和。
即22+27+24+20=(甲+甲+甲)+(乙+乙+乙)+(丙+丙+丙)+(丁+丁+丁)或者是22+27+24+20=(甲+乙+丙+丁)+(甲+乙+丙+丁)+(甲+乙+丙+丁)也就是说,它们的总和就是三个“甲乙丙丁四数之和”。
从而可知,一个“甲乙丙丁四数之和”便是(22+27+24+20)÷3=93÷3=31于是可知,在这四个数中,一个数是31-22=9;一个数是31-27=4;一个数是31-24=7;另一个是31-20=11。
答:这四个数分别是9、4、7和11。
【思考、练习】1.有甲乙丙三个数,甲乙两数之和为29,甲丙两数之和为33,乙丙两数之和为38。
这三个数各是多少?(答案:甲12,乙17,丙21。
)2.今有四数,每次取三个数相加,其和分别为42、51、58和5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旧知回顾一、填空1、6升=()毫升800毫米=()分米40升=()毫升3700mL=()L=()mL2、要想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储水桶能装多少水,应该选用()作单位。
想了解一瓶白酒的容量,应该选用()作单位。
3、请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桶食用油的容量是()(2)一个保温杯的容量是1()(3)一杯果汁的容量是150()(4)下一代牛奶的容量是350()(5)教室的面积约是60()(6)一瓶洗发液重400()二、解决问题(1)妈妈买了一瓶2升的汇源果汁招待8位小朋友,如果每位小朋友喝200毫升,还剩下多少毫升?2、一辆摩托车的油箱中有油4升,从甲地到乙地用了35,用了多少毫升汽油?3、一辆轿车,每行1千米耗油75毫升,从甲地到乙地共行了80千米,共耗油多少毫升?合多少升?每升8元,那么共花费多少油钱?新知巩固一、填空1、括号里最大填几?26×()﹤250 35×()﹤235 ()×81﹤ 539 31×()﹤273 42×()﹤299()×56﹤ 5262、480里有()个80,330里有()个60。
3、在420÷38中,把38看作()来试商,商就偏(),应把商调()。
4、273÷36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583÷□4,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小填()5、一个数除以46,商是12,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6、900除以45,商是(),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5,那么商是()二、判断1、一个除法算式,当除数是28时,那么余数最小是29 (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3、450÷20=45÷2=22……1 ()4、240÷3÷8与240÷24的得数相等()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3倍,那么商也缩小3倍()三、选择题1、194÷34,如果把34当作30来试商,会出现初商偏()A、偏大B、偏小C、正好2、480÷40的商的末尾()A、有1个0B、有2个0C、没有03、480里面有4个()A、120B、12C、804、3□2÷34,要使商的末尾是0,□里有()种填法A、3B、4C、55、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A、调大B、调小C、不变四、计算1、直接写得数540÷90= 240÷80= 360÷30= 550÷50= 440÷11= 960÷5÷8= 17×6= 45×2= 38×22=2、用竖式计算343÷32= 324÷81= 291÷48=841÷46= 705÷16= 902÷41=五、解决问题1、四年级272人想去游玩,重坐40座的大客车,至少要多少辆这样的车?2、要包装480个苹果,一共装了16盒,每盒5袋,平均每袋装多少个?3、小红和小明比赛打字,小明12分钟打了408个字,小红14分钟打了448个字,谁快?4、妈妈带300元钱,买了4箱桔子后,还有68元,平均每箱桔子多少元?5、小军七、八两个月共写了744个大字,他平均每天写多少个字?课后练:一、填空1、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关于4的数学故事【引言】在数学领域,数字4虽看似简单,却承载着丰富的意义。
它不仅是自然数序列中的一个数字,还具有许多独特的数学性质。
此外,4还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带领大家领略数字4的数学故事。
【数字4的数学故事】1.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高斯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数学王子。
他自幼展现出非凡的数学天赋,年仅10岁时便发现了数字4的平方(16)和数字4的立方(64)之间的关系。
这一发现让他的老师对他刮目相看,并激发了他对数学的热爱。
2.数学家拉尔夫·卡普兰(Ralph Kapplan):卡普兰研究了4的平方数和4的倍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他发现,如果一个正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4的倍数。
这一性质在数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3.数学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作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牛顿对4的数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揭示了4在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应用。
4次方在物理学中具有特殊地位,它与能量、动量等物理量密切相关。
4.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英国著名艺术家赫斯特的作品《药剂柜》中,有一个由4个数字4组成的艺术品。
这件作品体现了4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同时也向观众传达了数学与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4的数学性质】4作为一个平凡的偶数,具有许多有趣的数学性质。
以下是4的一些数学性质:1.4的平方等于16,4的立方等于64。
2.4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即4 = 2^2。
3.4的倍数具有特殊的规律,如4、8、12、16等。
【4在生活中的应用】1.科学: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4次方常常出现在公式和计算中。
例如,能量E = mc^2中的c代表光速,等于4倍音速。
2.工程:在建筑、机械、电子等工程领域,4的数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第6卷第2期2006年6月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HunanMetallurgicalProfessionalTechnologyCollegeVol.6No.2
」山.2006
最值求解杖巧:巧变四42湛行星(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摘要:在用基本不等式求最位时,大家都熟悉一个口诀:“一正二定三相等”,但是有许多学生在怎样保证定值和相等时不知道该如何变形。为了解决学生的困难和困惑,我根据自己的经脸,概括为两句口诀:“一正二定三相等,巧变四数定花冲”。关键词:求最值;基本不等式;巧变四数中图分类号:6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一7142(2005)02一262一(03
求最值是数学,特别是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问题,而用基本不等式又是基本方法之一,在怎样变形和保证定值与相等时需要相应的技巧,下面通过例题加以说明,以起抛砖引玉之作用。一、巧变系数例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3R,在它的所有内接圆柱中全面积的最大值是【〕
:S=2nr(3R一20=7r(2r)(3R一20‘二r(2r)+(3R一20,,9。,I—t一=-ntr一L一斗
:.正确答案为(B)
变形要点:巧变系数,使其和为定值二、巧变项数
例2、求当x取何值时,函数y=2x2、3a有最x'
3一x4
(A)2n护
,。、8。,l七).又月兀别了j
(B)号nR2(D)号‘
小值,并求其最值。解:.y二22+=x2+2+3一‘,A’X4
3-必
这是2004年全国高考选择题理科(6)、文科(10)题解:如图所示,设圆柱底面半径OQ二r,母线长种=L,则SO'=3R一LS
二3w3x2.X2.
,即x=士为时,函数3-刃
一一
二3朽:.当且仅当x2=x2O'l\NY有最小值3朽。如果题目改为Y=2x4,则需如下变形:
Y=2尹=2x4+
乡乡
0'NSO'OB一SO
二33(2x4)"(
r3R一LR一3R
=鲁骊
乙变形要点:巧变项数,使其积为定值,特别要
一、脱式计算(24分)1.36×(913-276÷23) 2.(93+25×21)×93.507÷13×63+498 4.723-(521+504)÷255.384÷12+23×371 6.(39-21)×(396÷6)二、列式计算(20分)1.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2.2727除以9的商与36和43的积相差多少?3.3与9的差除336与474的和,商是多少?4.一个数比96与308的积多36,求这个数.5.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与差的积是多少?三、判断(正确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并改正)(15分) 1.720÷(15-3×2)=720÷(12×2)=720÷24=30()2.3889-(108-931)×5=3889-149×5=3889-745=3144()3.(800+200÷50)×3=(100÷50)×3=20×3=60五、应用题(31分)1.一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800千克,照这样计算,6台磨面机5小时能磨面粉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2.一堆煤共800吨,用5辆卡车,16次可以运完,平均每辆卡车每次运几吨?3.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00千米,一列火车6小时行了600千米,火车比汽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4.向阳小学气象小组一周中,测得每天的最高气温分别为:31、31、34、32、33、30、33度.这一周最高平均气温是多少度?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习题精选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9+9+9+9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9.()2.7×25×4=7×(25×4)只用了乘法结合律.()3.求和只能用加法计算.()4.2×3=6这个算式中2和3分别叫做积6的因数.()5.几个数相乘,改变它们原来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不变.()二、运用乘法的交换律或结合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53×19=19×___98×85=___×9853×85=___×___73×___=85×___三、下面哪些等式应用了乘法交换律1.25×5=5×252.a×b=b+a3.76×0=0×764.9×8×5=9×5×8一、运用乘法的交换律或结合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78×85×17=78×(_____×______)81×(43×32)=(_____ ×______)×32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973×5×2 125×897×8 2×125×8×5195×25×4 50×5×2×2 90×125×8×4三、不计算在□里填上“〉”、“〈”或“=”1.73×54 54×73 2.(75×76)×74 75×(76×74)3.87×53 87×52 4.80×90 8×(10×90)四、应用题1.一个盒子能装12支钢笔,每支钢笔3元钱.买这样的钢笔5盒共用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2.一台缝纫机6小时可加工服装48件,要用5台同样的缝纫机加工400件服装,需要几小时?一、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28+25)×4=□×4+□×4 9×(7+6)=9×□+□×□(33+25) ×2= □×□+□×□15×24+12×15=□×(□+□)(32+47)×9=32×□+□×9 6×47+6×53=□×(□+□)(13+□)×10=□×10+7×□3×7+7×7=□×(□+□)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08×75 101×83 99×83 7×75-7×2588×27+27×12 87×53+87×47 150×45-45×50三、应用题1.一件毛衣95元,一件呢大衣325元.现在各买4件.买毛衣和呢大衣工共用多元?(用两种方法解答)2.一个服装店一天卖出70件运动服,上午卖出20件,每件运动服78元.照这样计算,下午比上午卖多少元?(用不同方法解答)一、填空题:(10分)1、在计算567-67×5时,先算(),再算(),结果是()。
数字4的写法欢迎来到数字4的世界,一起探索不同文化和语言中数字4的多样性。
在众多文化和语言之间,虽然说数字4有许多不同的表示方法,但它有着共同的实现方式。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快速而清晰地了解数字4的写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西方文化中数字4的写法。
一般来说,数字4在西方文化中的表示是“4”。
这个数字的正常写法是将两个垂直的线相互交叉,形成一个“X”的形状。
类似的文字,如“四”、“陆”或者“录”等,都属于数字4的特殊写法,而不是西方文化中常见的写法。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东方文化中数字4的写法。
中国文化中,数字4一般是用汉字“四”来表示。
“四”字通常是由两个横线和两个竖线组成,形成角落相交的样子。
另外,日本文化中,数字4通常使用“四”的特殊汉字,也就是“陆”来表示。
另外,除了上述文化中的数字4外,还有一些文化会使用更加特殊的表达方式来表示数字4。
例如,阿拉伯文化中的数字4就是一个长方形,上面有两个小方块,英文字母“D”表示“dah”,表示数字4。
同样,印度文化中也使用这种表示方式,但是其样子跟阿拉伯文字有所不同,它使用四角形来表示数字4,英文字母“E”表示“Ei”,表示数字4。
最后,让我们来聊聊数字4的历史。
数字4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被认为是数学的基本形式,而这也是它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有着不同表示方式的原因。
实际上,数字4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从古埃及到古希腊,再到中世纪,甚至到现代。
不论是什么文化,不论是什么语言,数字4一直都有着传承。
综上所述,不论是西方文化、东方文化还是其他文化,数字4都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而它们也有共同之处,即将两个垂直的线相互交叉,形成一个“X”的形状,这也是数字4的基本表示方式。
此外,在不同文化中,数字4也有着不同的特殊表示方式,比如汉字“四”、日文“陆”或者阿拉伯文字的“D”,这些都是其特有的表示方式。
数字4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一直被传承至今,这也使它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有着更加多样性的表示方式。
四年级数学学科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四百九十万八千写作( ),它的最高位是( )位,把这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 )万。 2.4003700000是由( )个亿和( )个万组成的。 3.除法算式 35 ÷29,要使商是位数, 里最小填( );如果商是15, 里是( )。 4. ∠1=20°,∠2和∠3两个角中,( )是钝角, 它是( )°。
5.(36+18)+22 =36+(18+22)运用了加法( )律。 a×(b×c) = a×(c×b) 运用了乘法( )律。 6.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形成的两条折痕可能互相( ),也可能互相( )。 7.在 里填上“>”“<”或“=”。 500秒 5分 816÷88 816÷80 6亿 5999000 36+90÷18 (36+90)÷18 8. (1)小明将黑白棋子摆成一个圆圈,每两枚白子之间摆一枚黑子,共摆了6枚白子,需要( )枚黑子。 (2)广场一边从一端到另一端共插了8面彩旗,相邻两面彩旗相隔4米,广场这一边长( )米。 9.一种中成药有300粒,如果每次吃15粒,每天吃2次,这些药能吃( )天。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下面每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0.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 A 7008000 B 8000007 C 87000000 D 870000 11.一种练习本10本约厚3厘米,一亿本这种练习本叠在一起的高度比喜马拉雅山(高约8848米)„„„„„„„„„„„„„„„„„„„„„„„„„( ) A 高多了 B 低多了 C 一样高 D 不好比较 12. 左图的物体从哪个面看是 ? „„„„„„„( ) A 上面 B 前面 C 侧面 D 无法判断 13. 不计算,得数最大的算式是 „„„„„„„„„„„„„„„„„( ) A 240+180÷30 B (240+180)÷30 C 240÷30+180 D (240-180)÷30 14. 小明和小强准备玩转盘游戏,选取哪个转盘游戏会不公平。 „„„( ) A B C D
2014—一一、填空题。
(4.8.11.12.13题每题1分,6题2.5分,其余每题0.5分,共22分。
)
1、我们学过的数级包括( )级、( )级、( )级,每一级都有( )个数位。
2、95060030是 ( )位数。
它是由9个( )、5个( )、6个( )和3个( )组成的。
这个数读作( )。
3、四百万八千零九十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万。
4、用3、2、1、0、0这五个数字。
(1)、写出一个五位数,要每个“0”都读的是( );你写的这个数中的“2”表示( )。
(2)、写出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这个数读作: ( )。
5、3和3之间填上( )个0才会是三千万零三。
6、把99000,90090,890000,900090,900009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2.5分)
7、把下面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的精确到亿位或万位。
94999≈( )亿 7909999999≈( )万 95111≈( )万 7950000001≈( )亿
8、一个整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23万,这个整数最小是( ),最大是( )。
9、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有( )个端点。
过两点能画( )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
10、12时分针和时针成( )角,8时成( )角。
11、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就说这两条互相垂直。
12、在计算器中,CE 键是( )键。
13、把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度数为( )度。
二、小法官巧判断。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5分) 1、一条直线长15厘米。
( ) 2、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 ) 3、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计数单位。
( ) 4、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
( ) 5、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 ) 三、对号入座。
(10分)
1、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观察15度的角,这个角是( )。
A 、15度 B 、75度 C 、20度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
A 、四位数 B 、五位数 C 、四位数或五位数
3、下列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是( )。
A 、4009000 B 、40090000 C 、40900000
4、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学校: 年
级: 密 封 线 封 线 内
A、1
B、2
C、3
D、无数条
5、95979340中的3个“9”表示的意义()。
A、相同
B、不相同
C、不能确定
四、小小数学家。
(28分)
1、口算(6分)
0×27= 25×3×4= 500×60= 240×3=
30×6= 35×2×5= 12×30= 900÷30=
24×5= 19+12+38= 1000-667= 4×12=
2、估算。
(4分)
986×52 ≈ 87×69 ≈ 996×51 ≈ 603×42 ≈
3、列竖式计算:(18分)
321×12= 209×18= 498×18=
77×134= 607×70= 125×45=
五、我来画一画,我来量一量(1、2、3、4每小题1.5分,5小题4分,共计10分)⑴550 ⑵1500 ⑶⑷(5)如右图:已知∠1=350
∠3=∠4=
∠2=∠1+∠2+∠3=
六、解决问题。
(25分)
1、学校里有102间教室,每间教室中有26张课桌。
这些教室一共有多少张课桌?
(5分)
2、司机叔叔开车送货,前3小时的速度是60千米每小时,后2小时的速度是50
千米每小时。
王叔叔这5小时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6分)
3、超市面粉每袋119元,蛋糕店王师傅购买24袋,带2800元够吗?(6分)
4、可可做一道乘法算式题时,把因数16看成了19,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多960,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8分)
密
封
线内
不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