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的气候
- 格式:dps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0
海南属于什么气候
海南岛位于热带的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
海南地处热带边缘,是一个热带省份,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宝地”,海南岛海岸线总长1823公里,海南管辖海域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
海南简介
秦时海南为象郡外徼。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在海南境设有珠崖、儋耳2个郡管辖16个县,海南正式被纳入西汉版图。
1988年4月,撤销海南行政区,成立海南省人民政府,将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
海南岛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中间高耸,呈穹窿山地形,以最高峰五指山(1867米)、鹦哥岭(1811米)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海南岛比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区,组成辐射状水系。
1。
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南岛四面环海,且地处热带,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全国最大,白昼全国最长,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加上海风的调剂,因此冬季气温较高,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
南部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更是暖热。
虽然冬季风有时可达本岛,但势力已成强弩之末。
在冬季风影响之时,全岛各地有一定程度的降温,降温幅度由北向南减小。
偶遇寒潮南下,降幅有所增大,但持续时间不长,特别是有中部山地的阻挡,致使海南岛南部的气温变化不大,三亚市的月均温仍在20℃以上;夏季,由于太阳高度增大,白昼变长,太阳辐射增强,全岛普遍高温,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中部山区比较凉爽。
不过,由于受到来自海洋、风向偏南的夏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仍是“夏无酷暑” 。
又因夏季多云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太阳辐射,天气阴凉,故有“一雨成秋”之说。
有统计资料表明,海南岛暑热日(32℃以上)不多,酷热日(37℃以上)极少,极端最高温出现过℃(1983年5月澄迈县)的记录,但属罕见。
相比之下,新疆吐鲁番盆地却有℃的记录,江西吉安也有℃的记录。
长江沿岸的南京、武汉和重庆,素有“三大火炉”之称,暑热日达50—70天之久,酷热日也有多次出现。
海南岛在盛夏时节,除中午的太阳底下外,一般都可感觉到“快意和风海上来” 。
海南岛极端最高气温一般>38℃,曾有过℃的最高记录,其中出现时间以4、5月居多,一般多为西南干热风的影响造成。
6、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台风前缘下沉气流影响,也会出现闷热天气。
若以全岛南北两部分进行比较,则年平均气温是南部高于北部,但极端最高温却是北部高于南部。
降水丰富,分配不均海南岛为热带海洋所包围,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
然而,又由于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降水时空差别甚大。
首先是有明显的雨、旱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具体表现在降水的季节差异和年际差异两大方面。
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4—10月的雨量占全年的80—90%。
高考地理海南知识点汇总海南地理位置海南是我国最南端的岛屿省份,位于北纬3°51′到20°07′,东经108°37′到117°51′之间,东临南中国海,南濒琼州海峡,西隔谭鱼湾与越南相望,北界北部湾。
海南岛是海南省最大的岛屿,也是中国最大的岛屿。
海南地理特征1. 地形地貌:海南岛北部是丘陵地区,中部是山地地区,南部是平原地区。
岛的内陆地势较高,山地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以鳞次栉比的绿色山岭为主要特征。
2. 气候: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无明显寒冷季节。
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炎热湿润,常年多云或多雨,湿度较大。
3. 植被:海南拥有丰富的热带植被,森林覆盖率较高。
主要植被包括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
这些植被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海南地理资源1. 矿产资源:海南岛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磷矿、锰矿等金属矿产,以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
这些矿产资源对于海南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 农业资源: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农业资源,适宜种植水稻、甘蔗、热带水果等。
其中,海南的热带水果以椰子、菠萝等品种为主要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
3. 旅游资源:海南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
海南蓝天、碧海、白沙、绿树构成了宜人的旅游风景。
同时,海南还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珊瑚礁、海洋生物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海南地理问题与挑战1. 自然灾害:由于处于热带地区,海南常年受到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这些自然灾害给海南的农业、交通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水资源短缺:由于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海南的降水充沛,但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善和高温蒸发,导致海南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3. 旅游环境保护:海南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可能会给海南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海南地理发展与规划1. 经济发展:为了推动海南的经济发展,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做大经济、做优旅游、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
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南岛四面环海,且地处热带,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全国最大,白昼全国最长,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加上海风的调剂,因此冬季气温较高,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
南部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更是暖热。
虽然冬季风有时可达本岛,但势力已成强弩之末。
在冬季风影响之时,全岛各地有一定程度的降温,降温幅度由北向南减小。
偶遇寒潮南下,降幅有所增大,但持续时间不长,特别是有中部山地的阻挡,致使海南岛南部的气温变化不大,三亚市的月均温仍在20℃以上;夏季,由于太阳高度增大,白昼变长,太阳辐射增强,全岛普遍高温,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中部山区比较凉爽。
不过,由于受到来自海洋、风向偏南的夏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仍是“夏无酷暑” 。
又因夏季多云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太阳辐射,天气阴凉,故有“一雨成秋”之说。
有统计资料表明,海南岛暑热日(32℃以上)不多,酷热日(37℃以上)极少,极端最高温出现过40.3℃(1983年5月澄迈县)的记录,但属罕见。
相比之下,新疆吐鲁番盆地却有49.6℃的记录,江西吉安也有47.2℃的记录。
长江沿岸的南京、武汉和重庆,素有“三大火炉”之称,暑热日达50—70天之久,酷热日也有多次出现。
海南岛在盛夏时节,除中午的太阳底下外,一般都可感觉到“快意和风海上来” 。
海南岛极端最高气温一般>38℃,曾有过40.3℃的最高记录,其中出现时间以4、5月居多,一般多为西南干热风的影响造成。
6、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台风前缘下沉气流影响,也会出现闷热天气。
若以全岛南北两部分进行比较,则年平均气温是南部高于北部,但极端最高温却是北部高于南部。
降水丰富,分配不均海南岛为热带海洋所包围,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
然而,又由于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降水时空差别甚大。
首先是有明显的雨、旱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具体表现在降水的季节差异和年际差异两大方面。
海南气候温和四季如春中温和的意思
海南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意味着海南岛的气候相对温暖,四季变化不明显,气温较为稳定,仿佛一年四季都是春天。
海南岛位于中国的热带地区,受到热带气候的影响,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而干燥。
全年平均气温在22℃至28℃之间,极少下降到10℃以下,也很少超过35℃。
这种温暖的气候使得海南成为中国少有的冬季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内地游客前往避寒度假。
海南岛的四季变化相对不明显。
由于受到海洋的调节,海南岛的气温变化较为平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之间的温差较小。
这意味着海南岛的气候宜人,无论何时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舒适的气候。
人们可以在海南岛尽情享受阳光沙滩、海岛风光以及各种户外活动,而不用担心气温的极端变化。
海南岛的气候还具有湿润的特点。
由于受到季风的影响,海南岛的降雨量较大,全年降雨分布较为均匀。
尤其是夏季,热带季风带来的降雨量最多,有时会出现短暂的雷阵雨。
这种湿润的气候为海南岛的植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使得岛上的热带雨林、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更加繁茂多样。
总的来说,海南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给人们提供了宜人的旅游环境。
无论是冬季逃避寒冷,还是夏季避暑度假,海南岛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这里的气候让人感到舒适宜人,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还有丰富多样的热带植物和动物资源,让人们流连忘返。
海南气候概况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8日17:22:00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
年平均气温22.5℃~25.6℃,年日照时数1780~26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西部沿海约1000毫米)。
日照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各地太阳可照时间长。
海南各地的年日照时数,除中部山区因云雾较多,只有1750小时左右,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在2000小时以上,西、南部地区达2400~2600小时。
各地日照时数一般以7月最多,2月最少,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气温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5℃~25.6℃之间,中部山区略低于23℃,南部、西部略高于25℃,等温线向南弯曲呈弧线,由中部山区向沿海递增,沿海高于内陆,南部高于北部。
最冷月在1月份,中部山区月平均气温16.5℃左右,全岛最低,最热月大部分地区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西部的东方为29.2℃,为全岛最高。
极端气温海南岛年极端最高气温,北部约39.0℃,中部约37℃~39℃,西部与西南部沿海低于36℃。
一般出现在四五月或六七月。
年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出现在1月份,也有在2月或12月。
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中部山区低于5℃(白沙最低3.6℃),大部分地区为6℃~8℃,南部沿海稍高于10℃。
降水海南岛是同纬度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水汽来源充足,降水总量多,时空分布不均。
平均年雨量约为1640毫米,年降水量分布呈环状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山区又以东南坡最多。
东部多雨区约2000~2400毫米,多雨中心琼中年平均达2440毫米;西部少雨区仅1000毫米左右(东方为922毫米)海南岛干湿季分明。
雨季一般出现在5~10月,干季为11月~翌年4月。
海南自然地理介绍海南是中国最美丽、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拥有独特的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常年气温在20℃以上,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
海南是一个拥有神奇地质、独特地貌和丰富动植物资源的岛屿,让无数游客为之倾倒。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一下海南的自然地理介绍。
海南位于南海北部东翼,东、西、南三面环海,是我国最大的岛屿省份,除省会海口外,全省行政隶属海南藏族自治州、三亚市和儋州市等地。
海南省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整个岛屿被红河断裂带、中越深水直界裂谷带、南海微板块拆裂构造等控制形成,构造复杂多样,地质构造以火山活动、隆升及水动力作用为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貌类型。
海南岛的地貌主要由山地和平原构成,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50%以上,有“天然动物园”之称的热带雨林以及珍稀物种如蓝眼鹈鹕、蜘蛛猴等居住其中。
而全省的平原则以丹霞地貌为主,有“中国丹霞之乡”之称的白沙市便是其中之一。
此外,海南还是一个拥有壮丽海洋景观的海岛。
它的近海浅海滩涂、深海浅海陆棚和深水海域,都是海洋生物的天然栖息地,有着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海南岛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有时会受到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的影响,气温常在30℃以上,湿度大,是度假休闲、水上活动的绝佳场所。
而冬季则温暖宜人,是北国人们逃避寒冷的理想去处。
在海南,气候舒适,四季如春,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块净土。
在海南省自然地理资源丰富,有热带雨林、珊瑚礁、淡水湿地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大小洞天景区、五指山景区、蜈支洲岛等。
这些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优美的景观、新奇的地貌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著称于世。
这些风景区不仅是旅游者的胜地,也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绝佳场所。
海南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有海岛、海湾、海洋等优美的海洋景观,这些海洋景观与其特殊的地质地貌相辅相成,形成了宛如仙境一般的美丽画卷。
海南岛的气候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光温充足,雨量充沛,东湿西干,南热北冷,光合潜力高,稻可三熟,菜满四季。
海南岛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600—5800兆焦耳/平方米,中部山区较少,西部沿海最大,辐射日总量变化不大,满足一般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全岛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6小时,西部沿海最多达2650小时,中部山区最少为1750小时,在季节分布上以夏季(6~8月)最多,春季(3月)次之,秋季(9~11月)再次,冬季最少。
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2~26℃,在地区分布中呈中部低周围高的特征,除中部琼中山区为22~23℃外,均大于23℃。
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在17℃以上,南部沿海地区高达20℃,比台湾和西双版纳都高得多。
海南日均气温均在10℃上。
除琼中县积温全年为8150℃外,其余地区都在8300℃以上,乐东县莺歌海至三亚沿海一带高达9300℃,西沙永兴岛更达9000℃,热量资源丰富。
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3~5月份各地气温逐月上升3℃左右,大部分地区日温差大于9℃,利于作物的早生快发和淀粉的积存,是海南早稻优势的资源之一。
海南夏热时间长,夏季(气候平均气温>22℃)起自3月中旬至11月上旬,长达7—8个月,利于甘蔗、南药、热带水果等作物的生长。
年极端高温37℃~40℃(澄迈县1983年5月),多出现在7月上旬及5月下旬,各地气温>35℃的日数一般为10~20天。
冬季温暖,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越冬。
海南岛各地最冷平均气温皆高于15℃,没有冬季,只有冬日。
年中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除中部山区和北部地区在16℃~18℃之间外,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均>18℃,三亚20.9℃。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全岛大部分地区都>18℃;东南、西部沿海各地20℃左右,特别是三亚、乐东、陵水等3市县沿海平原一带条件最为优越,三亚最高为21.6℃。
在日照方面,全日长变化小,年降雨量也较丰富,均在1100毫米以上,冬繁期间(11~4月)降雨量却相对少,阳光充足,关于农作物扬花授粉,提高结实率特别有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繁殖,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海南岛的气候阅读答案导读:海南岛的气候(1)海南岛纬度较低,冬季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因此冬季温暖,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6度以上。
南部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更是暖热。
冬季风虽达本岛,但势力较弱,受其影响时,全岛各地有不同程度的降温,降温幅度由北向南减少。
偶遇寒潮南下,降温幅度有所增大,但持续时间不长,特别是由于中部山地的阻挡,岛南气温变化不大,三亚市的月均温度仍在20度以上。
(2)夏季由于太阳辐射强,全岛普遍高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度-29度之间,中部山区比较凉爽。
由于受来自海洋、风向偏南的夏季风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
又因夏季多云雨,天气凉爽,也有一雨成秋之说。
极端最高气温一般高于38度,曾有过40。
3度的记录,通常出现在4、5月份。
6、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台风前缘下沉气流的影响,也会出现闷热天气。
但除中午外,一天中其他时间都可感受到快意和风海上来的凉爽感。
(3)海南岛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降水充沛,除西部地区为半湿润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为湿润地区。
全岛降水有明显的雨、旱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
降水量集中在夏、秋季节,4-10月的雨量占全年的80%-90%。
降水类型以对流雨和台风雨为主,大雨、暴雨次书多,强度大。
而冬、春季降水较少。
年际间降水量差别甚大,丰水年往往是歉水年的2?3倍,西南部甚至超过5倍。
(4)海南岛每年5-11月都有热带风暴(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和台风(风力12级或12级以上)的影响,尤以8、9月为多。
据统计,平均每年在海南岛登陆的风暴、台风有2。
7次,最多年份达6次。
近几年来,风灾对海南岛的影响有所减少。
17、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4分)(1)综合上面四个文段的内容,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述海南气候的主要特征。
答:(2)你的一位朋友远在北方,近日来电话说想在今年夏天中考后到海南来旅游,但听说岛上夏天昼夜酷热难耐,于是有点想打退堂鼓。
冬无严寒
①海南岛四面环海,
②地处热带,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全国最大,白昼全国最长,获得太阳辐射较多,
③加上海风的调剂,因此冬季气温较高,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
南部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更是暖热。
④虽然冬季风有时可达本岛,但势力已成强弩之末。
在冬季风影响之时,全岛各地有一定程度的降温,降温幅度由北向南减小。
偶遇寒潮南下,降幅有所增大,但持续时间不长。
⑤特别是有中部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致使海南岛南部的气温变化不大,三亚市的月均温仍在20℃以上;
夏无酷暑
①夏季,由于太阳高度增大,白昼变长,太阳辐射增强,全岛普遍
高温,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中部山区比较凉爽。
②由于受到来自海洋、风向偏南的夏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仍是
“夏无酷暑”。
③因夏季多云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太阳辐射,天气阴凉,故有
“一雨成秋”之说。
海南岛极端最高气温
海南岛极端最高气温一般>38℃,曾有过40.3℃的最高记录,
①其中出现时间以4、5月居多,一般多为西南干热风的影响造成。
②6、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台风前缘下沉气流影响,也会出现闷热天气。
③若以全岛南北两部分进行比较,则年平均气温是南部高于北部,但极端最高温却是北部高于南部。
降水丰富,分配不均
(1)海南岛为热带海洋所包围,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
(2)由于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降水时空差别甚大。
①有明显的雨、旱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具体
表现在降水的季节差异和年际差异两大方面。
②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4—10月的雨量占全年的80—90%。
进入4月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
季风盛行,带来了大量的降水。
降水类型以对流
雨和台风雨为主,大雨、暴雨次数多,强度大。
冬、春季降水较少。
北风南侵时,海南岛北部常
出现阴雨连绵的准静止锋天气。
①年际之间,降水量差别甚大,丰水年往往是歉水年的二至三倍,西南部甚至超过五倍;
②其次是降水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明显表现在东部多西部少,向风坡多背风坡少。
③西南季风虽然有时可达本岛,但多为受中南半岛山脉阻挡抬升后过来的下山风,焚风效应比较明显,受其影响的西南东方市、昌江县一带,干热现象更加突出。
风灾频繁,利弊兼有
海南岛每年5—11月都有热带风暴(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和台风(风力12级极其以上)的影响,尤以8、9月为甚,对海南人
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近几年,对海南岛的影响有所减少。
热带风暴、强
热带风暴和台风一般形成于菲律宾东部太平洋洋
面和南海海面上,在外部气流作用下,不断向西
北方向运动并加强,有不少直接从海南岛登陆。
地处东部的文昌、琼海、万宁三市往往首当其冲,成为海南岛的重风害区。
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是海南岛头号灾害性天气,它影响次数多、时间长、强度大、破坏严重。
但它给海南岛带来大量的降水,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30-45%,是海南岛降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海南气候条件的优势与不足
①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是海南岛气候的突出特点,年均温与≥10℃的积温(≥8150℃)均高于全国,全年都
是喜温作物的活跃生长期,农作物可一年三熟,特别是冬季温暖的条件最为难得。
②充足的热量资源使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繁育种基地、冬季果菜基地和全国著名的冬泳、避寒度假旅游区。
③海南岛风灾严重,洪涝和干旱也时有发生,必须提高人们的减灾意识,努力做好防风、防洪、和抗旱工作。
④偶有的寒害对热带作物也有危害,必须提防。
⑤针对海南岛的气候特点,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化害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