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免疫球蛋白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53
第三代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沈慕昌张岷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 610023)20世纪4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Cohn领导的研究组连续报道采用低温乙醇工艺从血浆蛋白中成功地分离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纯品的血液制品,以供临床应用。
但后者不能作静脉输注,否则会产生严重副反应。
一直到70年代初获得诺贝尔奖的Edelman , Orter报告抗体分子结构才搞清楚由于免疫球蛋白在提制过程中,有一部分产生聚合体,输入机体内有可)。
为解决ACA问题,而采用能激活补体,产生类过敏样的副反应,关键是抗补体活性(ACA酶解法切除免疫球蛋白的恒区(Fc)或采用化学修饰的办法,所以,有静丙的第一代、第二代之称。
以后经过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可以从血浆中制备出天然分子结构的单体,不存在ACA问题。
按照WHO血液制品专家委员会的规定特性,可以完全符合要求,故称为第三代静丙,其功效安全性等均有明显的提高。
大规模临床使用静丙,国际上要比我国早一点,国产的静丙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投放市场。
笔者从90年代中期连续3年征文活动中收到临床应用的论文、报告263篇。
本文准备将应用的情况归纳一下,供临床专家和血液制品工作者参考。
一(药理学,免疫学作用机理:第三代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病种广泛,疗效显著,与制品内包含各种特异效应7×10分子发挥药理学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每克分子静丙内含10效应分子。
替代治疗提高血清中抗体水平:1(增强调理作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具有与IgG高亲和力的受体(FcRI),尤其是IgG、IgG亚类起主要的调理作用。
多形核白细胞发挥作用,也需要正常水平的抗体。
132(阻断传染的病毒,细菌与靶细胞结合;中和传染性抗原、病毒和超抗原。
Rich、Takei等报告,IVIG含高滴度的抗链球菌性超抗原的抗体,能抑制T-细胞的反应。
3(竞争性结合网状内皮细胞Fc受体(FcR),阻断自身抗体包被的红细胞、血小板被吞噬、廓清。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1 什么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简称Ig,是指一种具有免疫性的抗体,存在于血液、组织液和细胞底物中,能够抗体对抗外来病毒、细菌、毒素及其他外来原件或者内在的抗原,从而保护宿主的生物机制。
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是由其结构所决定的,它包含多个抗原结合结构域,能够认识和结合特定的抗原,从而拦截抗原。
2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免疫球蛋白分为五大类,分别是IgA、IgD、IgE、IgG和IgM,其中IgA占最多,约占全部免疫球蛋白的70%,其他Ig类型占比不同。
IgA:占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0-90%,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结肠道壁、呼吸系统壁、精液、乳汁、唾液等的保护作用,可抑制外源性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刺激物对宿主的侵害。
IgD:免疫球蛋白总量的0.2%,主要存在于血清和B细胞表面,具有初始识别抗原及调节B细胞免疫反应中表皮细胞免疫原性的作用。
IgE: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约占全部免疫球蛋白的1%,主要作用是抵御外源的寄生虫和螨虫,起着调控表皮细胞免疫原性的作用。
IgG:占免疫球蛋白总量的15%,是最普遍的免疫球蛋白,可以用于识别及净化外源的病原体,起着识别抗原及活化表皮细胞免疫原性的作用。
IgM:占免疫球蛋白总量的15%,是最早由机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起着免疫调节、抑制外源病原体侵害及促进表皮细胞免疫原性的作用。
3 免疫球蛋白的重要性免疫球蛋白在维护人体免疫系统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抑制机体外来的病原体,维护机体的局部环境,而且也可以促进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从而预防和治疗某些传染病。
此外,免疫球蛋白还可以作为一种抗原,用于识别外源的病原体。
总而言之,免疫球蛋白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抑制外源的病原体,以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维护人体健康。
免疫球蛋白分哪几类各类都有哪些特性和作用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简称Ig)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类重要蛋白质分子,也是体液免疫的主要效应分子。
根据分子结构、功能和分布方式,免疫球蛋白可分为五个主要的类别:IgA、IgD、IgE、IgG和IgM。
1.IgA(免疫球蛋白A):-特性:IgA是一种二聚体,具有两个IgA单体通过称为“J链”的连接蛋白相连而形成。
IgA广泛分布在黏膜组织,如鼻腔、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等。
在血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
-作用:IgA主要参与黏膜免疫,阻止病原体入侵黏膜表面。
它能通过中和病原体毒素、抑制病原体黏附和迅速清除病原体等机制发挥抗感染作用。
2.IgD(免疫球蛋白D):-特性:IgD是一种表面型免疫球蛋白,通常以单体存在。
它在细胞膜上与B细胞受体一起表达。
-作用:IgD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它可能参与B细胞的成熟和激活等免疫调节过程,对抗体的产生和记忆反应发挥一定作用。
3.IgE(免疫球蛋白E):-特性:IgE是一种单体型免疫球蛋白。
它的结构使得它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并能与巨噬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上的特定受体结合。
-作用:IgE参与过敏反应和抗寄生虫感染。
在过敏反应中,IgE与特定抗原结合后,激活各类免疫细胞释放组胺、白介素等细胞因子,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在抗寄生虫感染中,IgE参与巨噬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激活和病原体清除。
4.IgG(免疫球蛋白G):-特性:IgG是最常见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四聚体,由两个轻链和两个重链组成。
它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循环的免疫球蛋白。
-作用:IgG是最重要的体液免疫球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它能中和病原体毒素、阻止病原体入侵、促进吞噬作用、激活补体系统等。
IgG还能与一些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参与组织损伤的发生。
5.IgM(免疫球蛋白M):-特性:IgM是一种五聚体免疫球蛋白,由五个单体通过J链连接而成。
它在循环系统中以多聚体形式存在。
免疫球蛋白的名词解释免疫球蛋白的名词解释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系统分子,也称为抗体。
人体免疫系统能够避免外部侵入物质的影响,这归功于免疫球蛋白的敏锐识别和针对性攻击。
本文将对免疫球蛋白的定义、结构、种类及作用进行详实的解释。
一、免疫球蛋白的定义免疫球蛋白是一类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它是抗原随环境刺激后产生的免疫应答的核心分子。
免疫球蛋白有极高的分子特异性和选择性,可以识别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抗原并与之结合,从而激发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神奇的分子,在各种生命体中都有一致的结构特征。
它的分子量较大,由两类结构分子组成,即重链和轻链。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由两个相同或相似的轻链和两个相同或相似的重链组成。
轻链和重链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使得免疫球蛋白分子呈Y 字型结构。
而不同种类的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组合方式不同,形成特定的抗原识别特性。
三、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免疫球蛋白种类繁多,包括IgG、IgM、IgA、IgD和IgE等。
IgG 是人体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总免疫球蛋白的75%。
IgM在生理情况下占10%~15%的免疫球蛋白,是最早产生的抗体,起到了启动免疫系统的作用。
IgA在黏膜组织中广泛存在,主要介导肠道以及呼吸道等特定部位感染;IgD较少发现,在B细胞表面存在,可能参与了B细胞的活化;IgE储存在体内的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中,它的重要功能是介导机体对寄生虫等异物的抵抗。
四、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免疫球蛋白的主要作用是消除体内外各种异物。
它能与抗原高亲和性地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促进抗原的清除。
该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通过中和外来进攻的病原体;其二,结合与病原体导致的免疫反应,诱导白细胞对异物进行消灭;其三,免疫球蛋白还可激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目标细胞进行杀伤。
总之,免疫球蛋白是一个控制人体内免疫反应的重要蛋白分子。
它通过识别特定的抗原、引发免疫反应、参与抗原清除和细胞毒实在等作用,防止微生物、肿瘤、自身组织发生疾病的侵袭。
第三节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The Characteristic And Function ofImmunoglobulins)一 IgGIgG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占血清总Ig的75%~80%,其中IgG1含量最多。
IgG半寿期约20~23天,为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通常为高亲和力抗体。
IgG是血液和胞外液中的主要抗体成分,发挥重要免疫学效应,如调理作用,ADCC 作用,IgG1、IgG2和IgG3的CH2能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在新生儿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人IgG1、IgG2和IgG4的Fc段还能与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us protein A, SPA)结合,应用SPA可纯化IgG抗体,SPA与已知IgG抗体结合可用于免疫诊断。
IgG是抗感染的主要抗体,大多数抗菌、抗病毒抗体和抗毒素都为IgG类。
某些自身抗体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核抗体,以及引起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也属于IgG。
二IgM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沉降系数为19S,称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五聚体结构使IgM一般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也使其激活补体的能力比IgG 强。
天然的血型抗体为IgM,血型不符的输血,易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
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IgM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感染)。
在抗原刺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IgM也是最先产生的抗体。
感染过程中血清IgM水平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该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
IgM在早期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类风湿因子亦属IgM。
膜表面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receptor,BCR)的主要成分。
只表达mIgM是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记忆B细胞表面的mIgM逐渐消失。
免疫诊断名词解释免疫诊断是一种通过检测血液、尿液、唾液或其他体液中特定的分子或抗体来确定病情的诊断方法。
以下是一些免疫诊断领域中常见的术语解释。
1. 抗体(Antibody)抗体是一种蛋白质,由免疫细胞产生来抵抗外来病原体。
在免疫诊断中,抗体可以被用来检测血液或其他体液中是否存在某种病原体或毒素。
2. 抗原(Antigen)抗原是一种能够引起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物质。
在免疫诊断中,抗原可以被用来检测血液或其他体液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
3.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抗体,由免疫细胞产生来抗击外来病原体。
在免疫诊断中,免疫球蛋白可以被用来检测血液或其他体液中是否存在某种病原体或毒素。
4.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免疫诊断方法,通过将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抗体或抗原与特定的酶标记结合,来检测是否存在特定的病原体或毒素。
5. 免疫荧光检测(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免疫荧光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免疫细胞中特定的抗体或抗原,来确定病情的免疫诊断方法。
这种方法可用于检测多种疾病,如感染、自身免疫疾病以及肿瘤等。
6. 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免疫印迹是一种通过将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特定蛋白质与抗体结合,并通过电泳分离,来确定病情的免疫诊断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病原体感染等。
7. 端点检测法(Endpoint detection)端点检测法是一种免疫诊断方法,通过测量样本中特定抗体或抗原的终点稀释度,来确定诊断结果。
这种方法常用于检测传染病、自身免疫疾病等。
总之,免疫诊断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测手段,这些术语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准确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