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欧洲--冷战阅读
- 格式:pdf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7
第16课冷战1.(2020年四川乐山)1947年,一位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权”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绥靖政策C.杜鲁门主义D.马歇尔计划【答案】C【解析】二战结束后,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权”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故C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苏俄实行,排除A;绥靖政策是二战爆发前和二战初期英法等国实行的纵容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政策,排除B;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援助西欧复兴经济的计划,排除D。
故选C。
2.(2019·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发生,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
”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来自A.苏联和东欧B.美国和西欧C.轴心国集团D.同盟国集团【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因此,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发生,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
”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来自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
故A符合题意;美国和西欧属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B不符合题意;轴心国集团是1937年成立,故C不符合题意;同盟国集团与一战有关,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0·广东金平·初三三模)如下图为中国漫国家绘制的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政治讽喻漫画。
漫画家意在揭示马歇尔计划A.推动了西欧的分裂与对峙B.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框架C.把西欧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D.使西欧政治一体化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各国沦为美国在海外的州,这说明马歇尔计划把西欧纳入了美国势力范围,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补丁不能代表西欧的分裂,因为材料中站着的人代表的是美国,西欧被补在了一起,故A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体制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框架,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不能得出西欧政治一体化快速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
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
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于1961年8月要求加入欧共体。
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
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
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1973年1月,欧共体接纳了英国。
材料二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
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
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
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材料三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
随着美国特朋普总统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以上材料均据新华网、央广新闻等网站资料整理请回答(1)据材料一,英国对加入欧共体持何种态度?概括英国最终被欧共体接纳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该“QQ群”是否有“散群”的危险?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1)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
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
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有;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而自1961年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
欧洲简史冷战与分裂的大陆冷战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它对全球格局、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作为冷战的主要舞台之一,经历了分裂、对抗和统一的复杂过程。
本文将回顾欧洲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并探讨这段历史对欧洲大陆及全球的意义。
一、战后欧洲的分裂二战结束后,欧洲大陆出现了东西方的明显分裂。
苏联和美国作为战后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长期的意识形态对抗,使欧洲大陆分为两个势力范围。
东欧国家由于苏联的干涉逐渐成为共产党政权的附属国,形成了所谓的“铁幕”。
而西欧国家则受美国的支持逐步实现了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冷战初期的紧张局势冷战初期,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达到了极点。
1948年苏联封锁了柏林,导致柏林封锁危机爆发。
随后,朝鲜战争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的对抗。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倡导了所谓的“遏制政策”,试图阻止共产主义在欧洲的蔓延。
而苏联则通过华沙公约组织加强了东欧国家之间的合作,形成了反西方的统一战线。
三、1950年代的和平共处随着冷战的发展,东西方逐渐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对抗可能导致核战争,于是开始探索和平共处的道路。
在1950年代,东西方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高层会谈,试图缓和紧张局势。
其中,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会晤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四、冷战的终结与欧洲大陆的统一冷战的终结标志着欧洲大陆的统一进程启动。
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是整个冷战结束的象征,东德和西德的统一成为欧洲重要的节点。
紧接着,东欧各国相继实现了共产主义政权的垮台,东欧剧变的浪潮席卷整个欧洲大陆。
1991年苏联解体更是为欧洲统一进程划下了句号。
五、冷战的影响与意义冷战对欧洲大陆的影响深远而复杂。
一方面,冷战使得欧洲东部国家长期处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压迫之下,导致这些国家的发展受限。
另一方面,西欧国家通过与美国的合作实现了经济的繁荣和欧洲共同市场的建立。
冷战的终结为欧洲大陆带来了和平与统一。
东欧国家在冷战结束后逐渐摆脱了共产主义的束缚,实现了民主和市场经济的转型。
第16课冷战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有研究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个国家“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它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大约50%”。
该国家是()A.苏联B.美国C.中国D。
英国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正处于实力的顶峰。
杜鲁门总统一再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可是,经过战争考验而强大起来的苏联,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对美国让步。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
苏联实力强于美国B。
美国、苏联矛盾突出C。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
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政策。
“冷战”政策的内容不包括()A.封锁与遏制 B。
稳定资本主义C.遏制共产主义 D。
发动战争4.《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 年夏对未来有三怕。
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为此,美国在政治方面提出 (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C。
建立北约 D.成立联合国5。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华约组织成立C。
北约组织建立 D.马歇尔计划实施6. 如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
“?"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A。
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两极格局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7。
《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
”这里的“双雕"是指()A.输出资本、对抗苏联B。
遏制欧洲、称霸世界C。
控制欧洲、遏制苏联 D.复兴欧洲、干涉中国8。
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 C。
“柏林危机” D. 珍珠港事件9.杜鲁门在督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高二历史越南战争试题1.战后美国在欧洲实行“冷战”政策的同时,在亚洲进行的两次局部战争是()①朝鲜战争②越南战争③阿富汗战争④中东战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战后美国在欧洲实行“冷战”政策的同时,在亚洲进行的两次局部战争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③阿富汗战争是指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年的战争④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1982年)。
故此题应选A 项。
【考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
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
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2.美国在越南反动的“特种战争”的突出特点是:()A美国在越南扶植傀儡建立分裂政权B美国提供军事援助,派遣顾问,支持傀儡政权镇压人民革命C美国直接派军队赴越南作战D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发动对越南战争【答案】B【解析】联系史实可知,所谓的“特种战争”是指由美国出钱出枪,增派军事教官和顾问,帮助南越军队制订和实施“反游击战’和“反叛乱’,就是“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
因此,与选项中美国提供军事援助,派遣顾问,支持傀儡政权镇压人民革命这一说法最符合。
故此题应选B项【考点】特种战争点评:要能够通过对越南战争过程的讲述,探究越南战争结束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并能从两极格局形成的大背景下综合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③提拱援动并派兵直接参战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③提拱援动并派兵直接参战、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以上三项都是其共同点。
【历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复习试题(附解析)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
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欧洲联合有什么意义?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
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目的: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可知阿登纳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
其目的是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根据材料二“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等相关经济组织的建立,可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