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447.88 KB
- 文档页数:22
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第一节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二、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三、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原始的感知阶段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第三节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视觉敏度和颜色视觉两个方面。
一、视觉敏度的发展视觉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
即一般所谓视力。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力不断增长。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出现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即已出现。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发展。
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
实际上,颜色视觉与有关颜色概念的掌握已不可分。
第四节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一、儿童听觉的发生胎儿的听觉反应新生儿听觉的发生听觉发生的指标近年来人们不但通过儿童的大动作反应来判断其听觉表现,还通过他的机体内部变化,如心律、呼吸等的变化,以及眨眼、面部肌肉活动等来判断。
有的人如爱玛斯(Eimas1971)用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来判断。
二、儿童听觉和视觉的协调活动最早发现感觉协调现象的是魏泰默(Wertheimer1961)。
许多人认为,感知协调现象是后天获得的。
事实证明,儿童从很小开始,已出现视听协调现象。
一些实验说明,听觉影响视觉的活动。
三、幼儿听觉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
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
第五节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触觉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针对儿童感知觉发展的活动应当得到重视。
一、视觉发展活动学前儿童的视觉发展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儿童的视觉能力是通过大量的视觉刺激而不断发展的。
在幼儿园的视觉活动中,可以设计各种视觉刺激,如拼图、图形识别、绘画和手工制作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儿童通过不同的视觉体验、刺激和感受,增强儿童的视觉认知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二、听觉发展活动学前儿童的听觉发展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儿童的听觉能力也是通过大量的听觉刺激而不断发展的。
在幼儿园的听觉活动中,可以设计各种听觉刺激,如声音探索、音乐活动和声音模仿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儿童通过不同的听觉体验、刺激和感受,增强儿童的听觉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触觉发展活动学前儿童的触觉发展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孩子们通过触摸认知世界,增强触觉是非常重要的。
在幼儿园的触觉活动中,可以设计各种触觉刺激,如手工制作、图画制作、按摩训练和触摸感知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儿童通过不同的触觉体验、刺激和感受,增强儿童的触觉认知能力和手指动作协调能力。
四、嗅觉发展活动学前儿童的嗅觉发展活动也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儿童的嗅觉能力也是通过大量的嗅觉刺激而不断发展的。
在幼儿园的嗅觉活动中,可以设计各种嗅觉刺激,如嗅气味比赛、嗅嗅香水、嗅嗅芳香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儿童通过不同的嗅觉体验、刺激和感受,增强儿童的嗅觉认知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
总之,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活动对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教育中,应当注重创造有利于儿童感知和认知的环境和氛围。
帮助儿童通过不同的刺激和体验,不断增强其各种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幼儿在认知和感知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在幼儿期,他们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这对于他们的认知和学习至关重要。
以下是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过程的详细描述,超过1200字。
0至3个月:感觉觉醒和反射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幼儿的感知觉尚未完全发展。
他们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感知外界的刺激。
刚出生的婴儿对声音、亮光和触摸作出反应,并会展示一些简单的反射动作,如牵引反射和吮吸反射。
此时,他们正在建立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
3至6个月:触摸和物体知觉当幼儿进入3至6个月的阶段时,他们的触觉感知觉发展得更加明显。
他们会用手触摸周围的物体,并开始对物体的大小、形状和纹理产生兴趣。
他们还能够逐渐学会通过抓握和摆弄物体来探索它们。
幼儿还会开始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有更明确的认识,能够自主地将手放到嘴巴中去。
6至12个月:视觉和空间感知在6至12个月的阶段,婴儿的视觉感知发展非常迅速。
他们开始能够准确地追踪物体的运动,并对远近物体的差异产生兴趣。
他们还能够通过视觉和触摸的组合来确定物体的特征。
此时,他们还能够识别自己和他人的面部表情,并对视觉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
12至18个月:语言和听觉发展在12至18个月的阶段,幼儿开始发展语言和听觉的能力。
他们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并开始模仿并发出一些简单的语音。
他们对声音和音乐的感知也更加敏感,能够感受到节奏和音高的差异。
此时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并能够通过语言和声音来与他人进行交流。
18至24个月:空间和时间感知在18至24个月的阶段,幼儿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开始发展。
他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并对大小和形状有更好的理解。
他们还能够开始理解一些时间的概念,如昨天、今天和明天。
此时他们还能够逐渐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空间和时间词汇。
2至3岁: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当幼儿进入2至3岁的阶段时,他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能够开始使用符号来代表物体和概念,并能够进行假想和角色扮演的游戏。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是指孩子在早期阶段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逐渐形成和发展过程。
感知觉是儿童认知能力的基础,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分别是感觉期、认知期和概念期。
在感觉期,学前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和处理外界的感觉刺激。
他们开始注意到周围的声音、光线、颜色等感觉信息,并逐渐学会区分不同的感觉刺激。
他们会通过触摸、品尝、嗅闻等方式来感知和认识世界。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触摸不同的物体来感知它们的质地和温度,通过嗅闻花朵的香气来认识不同的花种。
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还比较简单,主要是在感觉刺激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事物的感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渐进入认知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形成更深入的认知。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和解释事物。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一只鸟儿飞翔的方式来认识鸟类的特点和行为习惯。
此外,学前儿童在认知期还会逐渐形成对事物的分类和排序能力,能够将事物进行归类和顺序排列。
例如,他们可以将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分类,或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学前儿童进入概念期。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律和概念。
他们能够通过推理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并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颜色的花朵,理解颜色的概念;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理解形状的概念。
在概念期,学前儿童的感知觉能力已经相对成熟,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经历了感觉期、认知期和概念期三个主要阶段。
在感觉期,他们主要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和处理外界的感觉刺激;在认知期,他们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联系,形成更深入的认知;在概念期,他们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能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律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