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咏柳》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62 MB
- 文档页数:34
咏柳教材分析《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通过课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
感受古诗文字美,课文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课前布置让学生认真观察柳树,特别是细心观察柳枝与柳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一定的感知与理解。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内容,入情入境地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美,感受课文意境美,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咏”“绦”这两个生字,会写“碧、丝、咏、妆、裁、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3.情感态度通过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通过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1.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苏醒,是温暖,是生机,是希望,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草》《春晓》《村居》。
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2.揭题,齐读课题。
(咏鹅是赞美白鹅,咏柳就是赞美柳树,注意“咏”的书写,师范写,生书空)指导学习“咏”字。
3.了解作者。
贺知章,唐代诗人。
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少年时就以诗文出名。
其写景诗,较为清新通俗,除了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等广为传颂。
那么,贺知章为什么要写《咏柳》这首诗呢?据说当年,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为他送行。
当时正是早春二月,春意盎然,微风拂面。
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
在自家的旧宅外,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垂杨柳,柳芽初发,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
[咏柳ppt课件]咏柳ppt咏柳ppt一:《咏柳》的课件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第2课《咏柳》。
教材分析:《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学会4个生字,会认2个生词。
3,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感诗境——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
[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导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你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柳图)3、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
(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4、揭题解题: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咏柳》。
5、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节奏。
6、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7、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读字。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品味美。
1、指导学习第一、二句。
(1)通过预习,你读懂了哪些词的意思,学生交流后回答:(2)(放远看柳树的图片)大家预习得很充分,你们看到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她就像一位什么呢?是啊,诗人感叹((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贺知章贺知章,字乐天,号稼轩,晚号贺仙翁,唐代诗人。
原籍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幼年丧父,有兄子病殁在家塾师。
少年时代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喜写离别诗。
因长于长安郊外的柳树而得其名。
自小博览群书,好学多才,擅长作文与书法。
其诗兼工带写。
他的诗作大多都咏柳和写风物;其诗歌大多平易质朴、清新婉丽;语言通俗易懂,被后世广为传诵与效仿;被誉为“贺唐第一诗人”。
如:贺知章《咏柳》:“枝上一丝香,风中一点灰。
飘万条线……”诗人把柳条和它的独特品格同唐诗一样地写在了中国诗史上。
《诗经》中有柳永的《凉州词》一句“阳关三月三”说的就是柳枝;杜甫在诗中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贺知章则不然,他笔下的柳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种生机勃勃、蓬勃生长的景象。
同时也是诗人对生命和自然万物对自己、家乡及祖国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是一首咏史诗!”[唐]贺知章(749—742年)-贺知章这位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因写有《咏柳》而名垂千古: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柳”(生僻字)指生长在柳树下或其它任何地方和长在任何树底下的柳枝或灌木。
用来比喻人和事;表现生命特征和精神境界、思想感情、情感纠葛等内容。
贺知章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与白居易、刘禹锡并称为“盛唐三大诗人”;以诗歌成就最高而闻名于唐代文坛等,其诗在边塞诗人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他是“唐诗第一才子”(另一说为杜甫);是大唐最为著名和最富有创造力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一、贺知章贺知章(749—742年),字道天,号稼轩,晚号仙翁;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一个贫穷的家庭。
早年受家庭环境影响;喜欢写离别诗;因长于长安郊外的青龙亭一带而得其名。
自幼时因家庭环境的影响,性格上有一种对世事变迁的敏感和强烈的现实反映。
这与他“少不好读书”而又“好学多才”有关;“好学多才”;善于作文与书法。
“幼而好文”(《贺诗》首二首):其诗多抒发离别之情。
内容广泛细致;多写人生遭遇和现实感受等内容;充满生活情趣和想象色彩,为诗歌形式奠定了基础。
贺知章《咏柳》诗意解析一、作者介绍贺知章呢,是唐代的一位大诗人。
他这人可有趣啦,性格豪放旷达,还特别喜欢交朋友。
他的诗风啊,既清新潇洒又通俗易懂。
他在当时的诗坛上那可是相当有名气的,和好多大诗人都是好朋友呢。
二、原诗呈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诗句注释1.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这里可不是指我们现在说的那种玉石哦,而是用来形容柳树像一位经过精心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女。
“妆成”:就是打扮好的意思,就像女孩子化好妆一样。
“一树高”:说这柳树长得高高的。
2.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形容柳树的枝条非常多,数都数不清呢。
“垂下”:枝条向下垂着。
“绿丝绦”:绦是丝带的意思,这里把柳树的枝条比作绿色的丝带,特别形象,就像柳树姑娘系着好多绿色的丝带一样。
3. “不知细叶谁裁出”“不知”:就是不知道呀。
“细叶”:柳树细细的叶子。
“谁裁出”:裁就是裁剪的意思,这是在问这么细细的叶子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很有想象力。
4. “二月春风似剪刀”“二月”:指的是农历的二月,这个时候正是春天,春风吹拂的时候。
“春风”:春天的风。
“似剪刀”:好像剪刀一样,把春风比作剪刀,说这细细的柳叶是春风这把剪刀裁剪出来的,特别巧妙。
四、诗句翻译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扮而成的,万千条柳枝就像那绿色的丝带垂下来。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裁剪出来的。
五、诗意赏析1. 从描写手法上看这首诗前两句啊,是对柳树整体的描写。
先把柳树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用“碧玉”来形容,给人一种清新、柔美的感觉。
然后又说柳枝像绿色的丝带,这就从整体到部分,把柳树的那种柔美、婀娜多姿的形态很好地表现出来了。
后两句就更妙啦,诗人突然发问,这细细的叶子是谁裁剪出来的呢?然后自己回答说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裁剪出来的。
这是一种很巧妙的设问和比喻的手法,把春风的那种创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2. 从意境上看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清新、明快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