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组织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8.76 MB
- 文档页数:50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系统功能摘要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以及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的职责,为提升网络化运营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系统需具备的功能,包括cctv智能监视、车站综合信息监视、突发事件数字化应急处置系统、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影响预测等。
关键词: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系统功能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city rail transit in beijing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beijing metro network administration cent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bi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metro network required function. including cctv intelligent surveillance, the station information monitoring, the digital emergency disposal system emergencies, prediction of the emergency effects.keywords: management system of rail transit network function中图分类号:u291 中图分类号:a北京市轨道交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路网规模迅速扩充,近年来已经形成了多运营主体经营、网络化运营的格局。
由于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复杂多变,路网中运营要害节点以及运营企业间需协调的事项大大增多;突发事件发生次数增多,易对路网运营产生连锁影响;客流、车流、设备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并且复杂等原因,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将需面临更多新挑战。
北京地铁推进降本增效建设“节约型地铁”众所周知,地铁是名副其实的低能耗、绿色交通行业,对全市积极推广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污染排放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不过,地铁运行本身也要依赖电力,随着地铁车辆的不断增加和线路的不断延伸,北京地铁总体能耗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地铁公司2023年综合能耗已达到23万吨标煤,其中电力近17亿度,占能耗总量的88%。
为此,北京地铁围绕“节电”这一关键,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多措并举,努力建设“节约型地铁”。
预备车断电、列车20点30分之后由ATO转为人工驾驶,地面和高架线路10点到15点之间关闭列车客室照明……在北京地铁统一编制的《节能操作手册》中,28项节能降耗的“小技巧”帮助列车运行省电。
靠着这些总结出来省电诀窍,北京地铁定下规章,根据评估,各项管理措施已累计形成年节电8000万度的节能能力。
地下车站里见不到阳光,站内常年点亮的灯泡成为“耗电大户”。
据北京地铁公司统计,随着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动力照明用电已占到总用电量的45%,其中照明、通风空调系统又占动力照明用电的70%。
北京地铁公司在“先试点、总结改进、再推广”的原则基础上,先后实施了12个节能项目,形成每年4400万度的节能能力,共计推广了16万支LED绿色照明,经第三方机构检测,节电率达到50%以上。
不仅更加节能环保,且由于LED照明年故障率小于1%,还大幅减少了维修工作量。
此外,北京地铁还在66座车站实施了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实现了系统综合节能30%以上。
随着节能改造的逐步推进,北京地铁节电节能成效显著。
10年以来,通过实施能源管控,北京地铁能源费用与运营成本占比累计下降7个百分点,2023年,电费与运营成本占比达到11%,低于国内20%以上的行业水平。
在国际地铁联合会组织(CoMET)32个成员单位中,北京地铁在能效对标中牵引能耗/车公里、总能耗/乘客公里指标排名始终保持上游水平。
2023年,北京地铁制定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实施36项降本增效项目,挖掘增收节支、提质增效潜能。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号《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4年11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第六章法律责任 (16)第七章附则 (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轨道交通运营及相关活动,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维护轨道交通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与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关的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家、本市相关标准和运营安全实际需求,组织轨道交通新建、改建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并对工程建设质量负责。
轨道交通设计、施工、监理、设备设施供应等单位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和合同约定,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为轨道交通提供电力、供水、排水、供热、供气、通信等服务的单位,应当优先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需要。
第五条政府有关部门、运营单位及相关社会组织应当开展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意识。
社会公众应当自觉遵守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定,有权投诉、举报危害运营安全的行为。
新建轨道交通项目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安全检查设备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九条轨道交通车站、地面线路、高架线路、安全检查点、站前广场和车厢等场所应当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通风亭、冷却塔和变电站等部位应本条例所称正式运营是指在轨道交通新线经过试运营,各系统符合设计要求,整体系统、设备和设施保持正常稳定运行,运营安全和服务水平达到规定标准,试运营阶段各项任务完成并满足正式运营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载客运营活动。
第七十八条本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号《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4年11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4年11月2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运营安全风险前期防控 (4)第三章设备设施运行安全与保护 (6)第四章运营组织安全与服务 (10)第五章应急管理 (14)第六章法律责任 (16)第七章附则 (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轨道交通运营及相关活动,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维护轨道交通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与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关的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轨道交通是指地铁、轻轨等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工作的领导。
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生产的行业监督管理,统筹协调本市涉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大事项。
远郊区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生产的行业监督管理。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相关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轨道交通沿线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落实本行政区域内影响轨道交通设备设施安全隐患的整改、安全保护区和站前广场的综合治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
第四条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依法承担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责任,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轨道交通产权单位、建设管理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和合同约定,按照国家、本市相关标准和运营安全实际需求,组织轨道交通新建、改建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并对工程建设质量负责。
轨道交通设计、施工、监理、设备设施供应等单位应当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和合同约定,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挑战与对策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结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也逐渐成为城市的交通“骨干”。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不仅可以实现轨道交通的
有效组织、控制,在服务功能升级、经营模式改革等方面也带来重大改变,提高了轨道交
通运营的效率,为城市建设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虽然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不仅要求对各线路的建设与运营过程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而且还要求要保证轨道网络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其次,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需要大
量的人力、设备和安全保障,这也是一项巨大的投资。
此外,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还给政
府和社会带来了一些社会价值,比如降低拥堵和污染,减少交通事故等。
为了克服各种挑战,应采取有效的对策。
首先,要制定综合性、全面的轨道交通网络
化运营规划,确定网络化运营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在投资数量和维护政策上有更高的要求。
其次,要提高人员的职业技能,建立考核机制,加强管理,确保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轨道交通还需要逐步实施售票、定点售票等系统,同时
还要不断完善服务的内容,以实现信息化和精细化。
最后,要实施资源优化,提高运行时间、拓宽路线网络,增加车辆利用率,以提高运营效率。
改善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协调配合。
只有在加
强管理、制定完善的政策规则的前提下,才能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提升服务品质,助力北京地铁腾飞北京地铁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轨道交通之一,服务品质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随着城市交通出行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提升服务品质,成为北京地铁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从建设人性化服务、升级车辆设备、优化运营维护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北京地铁的服务品质,助力地铁发展。
一、建设人性化服务为提升服务品质,建设人性化服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客流如潮,人满为患的车站与车厢是地铁运营常见问题之一,如何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减少不必要的烦恼,成为了地铁运营的必修课。
1.优化安检流程作为地铁安全的重要保障,安检流程需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等待时间。
北京地铁应加强智能化设备实行自助通行,方便旅客快速通过安检口,缩短等待时间。
2.设置人性化服务设施在车站内设置贴心的服务设施,例如座椅、便捷餐厅、试衣间、免费WiFi等,为旅客提供生活用品、舒适休息的场所,进而提升地铁服务体验。
3.加强车站引导新旧客流交汇处常常导致客流量大,摆脱这样的困境需要更好的指引。
北京地铁应加强车站指引设计、开展义工服务、增加引导标识,协助旅客快速到达目的地。
二、升级车辆设备车厢装备越先进,乘客的出行体验也越好。
地铁车辆设备的升级也成为了提升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
1.提升车厢设施车厢内设施直接关系到出行的舒适程度,尤其是如何让乘客在疲劳和耗时环节有个好心情。
北京地铁在加装车载充电、车厢音响等人性化设备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优化空气净化、车厢温度等设施,提升出行舒适度。
2.加强车载安全设备地铁行驶速度快,行驶线路又复杂,加强车载安全设备是北京地铁保障乘客安全不可或缺的环节。
北京地铁应在车辆安全救援设备上加大投入,多增加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为乘客的安全保障提高另一层次的保障。
三、优化运营维护优质服务离不开高效的运营和维护。
北京地铁应通过优化运营维护机制、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多方位切入,提高服务品质。
1.推进技术创新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北京地铁应抓住机遇,推进技术创新,实现服务更快、更智能、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