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电器部件环境条件及试验标准V2.0
- 格式:pdf
- 大小:821.71 KB
- 文档页数:90
说明:IEC(国际电工协会)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非政府性国际电工标准化机构,针对于民生用的电子产品制定相关试验规范与测试方法,如:主机板、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智慧型手机、液晶萤幕、游戏机...等,其试验主要精神都从IEC延伸过来的,其中主要代表就是IEC60068-2,环境试验条件其[环境试验]就是指将样品暴露予自然和人工环境中,然而对其在实际中遇到的使用、运输和储存条件下的性能做出评价,透过规范的标准使用,以便使该样品的环境试验达到统一而又具再线性。
环境测试可以模拟产品是否能够适应在不同阶段(储存、运输、使用)的环境变化(温度、湿度、振动、温度变化、温度衝击、盐雾、粉尘).等,以及验证产品本身的特性与品质不会受到其影响,低温&高温&温度衝击可以产生机械应力,这种应力使试验样品对之后的试验更为敏感,衝击&振动可以产生机械应力,这种应力可使样品立即损坏,空气压力&交变湿热&恒定湿热&腐蚀应用这些试验,可以接续热与机械应力的试验影响。
IEC重要规范分享:IEC 60068-2-1-冷测试目的:测试汽车元件、装备或其他元件产品在低温环境下操作及储存能力。
测试方法分为:1. Aa:不生热试件之温度骤变法2. Ab:不生热试件之温度渐变法3. Ad:生热试件之温度渐变法注意事项:Aa:1. 静态测试(不外加电源)。
2. 先降温至规范之指定温度再放待测试件。
3. 稳定后试件上各点温差不超过±3℃。
4. 测试完成后将试件置于标准大气压下,直到完全除雾;移转过程中试件不加电压。
5. 回复原状况后(最少1hr)在进行量测。
Ab:1. 静态测试(不外加电源)2. 试件于室温下置入柜内,柜温之温度变化每分钟不超过1℃。
3. 试件于试验结束后应留置柜内,柜温之温度变化每分钟不超过1℃回复至标准大气压下;变温期间试件应不加电。
4. 回复原状况后(最少1hr)在进行量测。
新能源汽车驱动器环境可靠性试验规范目录一.目的和范围 (4)二.引用标准 (4)三.试验设备要求 (5)四.术语定义 (5)1.标准大气条件 (5)2.高温贮存试验 (5)3.低温贮存试验 (5)4.高温运行试验 (5)5.低温运行试验 (6)6.恒定湿热试验 (6)7.温度循环试验 (6)8.高温极限试验 (6)9.低温极限试验 (6)10.冷启动试验 (6)11.冷热冲击试验 (6)12.盐雾试验 (7)13.粉尘试验 (7)14.防水试验 (7)15.符号定义 (7)16.正弦振动 (7)17.随机振动 (7)18.跌落 (7)19.HALT(Highly Accelerated Life Test) (8)20.加速寿命试验 (8)21.绝缘电阻 (8)五.规范内容 (8)1.一般试验步骤 (8)2.试验应力 (9)2.1高温贮存 (9)2.2低温贮存 (10)2.3高温运行 (11)2.4低温运行 (12)2.5恒定湿热试验 (13)2.6温度循环试验 (14)2.7交变湿热试验 (15)2.8低温极限测试 (17)2.9高温极限测试 (18)2.10盐雾试验 (19)2.11冷热冲击 (20)2.12正弦振动试验 (21)2.13粉尘试验 (22)2.14防水试验 (22)2.15包装随机振动试验 (23)2.16包装跌落试验 (23)2.17 HALT试验 (24)2.18 随机振动寿命试验 (24)六.顺序应力测试 (25)七.附录 (26)1. 附录一:不同环境应力对应的失效模式 (26)2. 附录二:IPXX(防尘等级&防水等级),参考如下 (27)八.注意事项 (28)九.电动汽车驱动器可靠性试验时间统计 (28)一.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描述了电动汽车驱动器可靠性试验规范,包含气候(环境)试验(含高低温储存试验,高低温运行试验,湿热存储及运行试验,温度循环试验,冷热冲击试验、高低温极限试验、IP防护试验、盐雾试验)和机械(环境)试验(含振动、跌落试验)。
集瑞联合重工版本:V2.0汽车零部件包装规范1.目的作为物流的始点,包装在物流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物流各环节有极大的影响。
对于复杂的汽车零部件物流,由于汽车零部件种类繁多、规格各异,生产装配工艺复杂,物流环节复杂等因素的影响,汽车零部件包装种类繁多,规格不一。
如不对其加以规范,将极大影响物流作业效率。
出于以上原因制定本包装规范,以满足精益生产、精益物流的需要。
2.适用范围所有集瑞联合重工供应商所供的生产用汽车零部件。
3.包装概述3.1包装定义国家标准《包装通用术语》中将包装定义为:1.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
2.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3.2包装的定位包装是生产的终点,物流的始点。
作为物流的始点,包装完成后便具有物流的能力,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包装便可以发挥对产品的保护作用。
如果包装是从生产的终点要求出发,就难以满足流通需要。
包装与物流的关系比与生产的关系要密切的多,作为物流始点的意义比作为生产终点的意义要大的多,因此包装属物流系统。
3.3包装在物流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商品破损变形(2).防止商品发生化学变化(如生锈、老化、发霉等)(1).方便储存:在包装的规格、质量、形态上适合仓储作业,便于识别、存取、盘点、验收及分类等作业;(2).方便装卸搬运:适宜的包装便于装卸搬运,便于使用装卸搬运机械提高效率,标准的包装为集合包装提供了条件,并且能够极大提高装载能力;(3).方便运输:包装的形状、规格、质量与物品运输关系密切,尺寸与运输车辆、船、飞机等运输工具的容积相吻合,提高装载能力及运输效率。
4.包装原则原则:安全、质量、成本、人机工程、环保5. 包装分类5.1常用包装分类方式包装分类方式分类较多,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可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按包装层次不同可分为个包装、中包装、外包装,按包装使用次数可分为一次用包装、多次用包装和周转用包装,按包装适用性分类可分为专用包装和通用包装,等等。
车规grade2(-40~105℃)标准
车规Grade2(-40~105℃)标准是一种汽车电子元件的质量标准,主要用于确保汽车电子元件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该标准要求电子元件能够在-40℃的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
在105℃的高温环境下不会出现故障或损坏。
这意味着符合该标准
的电子元件可以在极寒和极热的环境下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从而确
保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达到车规Grade2 标准,电子元件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
验证,包括温度循环测试、高温存储测试、低温存储测试、热冲击
测试等。
只有通过这些测试并符合标准要求的电子元件才能被用于
汽车电子系统中。
车规Grade2 标准是汽车电子行业中非常重要的质量标准之一,它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确保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
汽车电子设备测试标准汽车电子设备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汽车整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和执行汽车电子设备测试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汽车电子设备测试标准需要包括对电子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
例如,对车载导航系统的导航准确性、响应速度、地图更新等功能进行测试;对车载娱乐系统的音质、屏幕显示效果、连接稳定性等功能进行测试;对车载通讯系统的语音识别准确性、通话质量、蓝牙连接稳定性等功能进行测试。
这些功能的测试,能够全面评估汽车电子设备的性能表现。
其次,汽车电子设备测试标准还需要包括对电子设备的耐久性测试。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电子设备需要经受来自震动、温度变化、湿度等多种环境因素的考验。
因此,对电子设备的耐久性进行测试,能够评估其在复杂环境下的表现。
例如,对车载电脑的抗震性能、耐高温性能、防水防尘性能等进行测试;对车载显示屏的抗冲击性能、耐低温性能、防雾性能等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将有助于确保汽车电子设备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行。
此外,汽车电子设备测试标准还需要包括对电子设备的安全性测试。
汽车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确保不会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对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对车载充电器的过充电保护、过热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进行测试;对车载摄像头的夜视效果、辨识能力、防眩光性能等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将有助于保障汽车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任何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汽车电子设备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汽车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标准,才能够确保汽车电子设备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行,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驾乘体验。
新能源汽车驱动器环境可靠性试验规范目录一.目的和范围 (4)二.引用标准 (4)三.试验设备要求 (5)四.术语定义 (5)1.标准大气条件 (5)2.高温贮存试验 (5)3.低温贮存试验 (5)4.高温运行试验 (5)5.低温运行试验 (6)6.恒定湿热试验 (6)7.温度循环试验 (6)8.高温极限试验 (6)9.低温极限试验 (6)10.冷启动试验 (6)11.冷热冲击试验 (6)12.盐雾试验 (7)13.粉尘试验 (7)14.防水试验 (7)15.符号定义 (7)16.正弦振动 (7)17.随机振动 (7)18.跌落 (7)19.HALT(Highly Accelerated Life Test) (8)20.加速寿命试验 (8)21.绝缘电阻 (8)五.规范内容 (8)1.一般试验步骤 (8)2.试验应力 (9)2.1高温贮存 (9)2.2低温贮存 (10)2.3高温运行 (11)2.4低温运行 (12)2.5恒定湿热试验 (13)2.6温度循环试验 (14)2.7交变湿热试验 (15)2.8低温极限测试 (17)2.9高温极限测试 (18)2.10盐雾试验 (19)2.11冷热冲击 (20)2.12正弦振动试验 (21)2.13粉尘试验 (22)2.14防水试验 (22)2.15包装随机振动试验 (23)2.16包装跌落试验 (23)2.17 HALT试验 (24)2.18 随机振动寿命试验 (24)六.顺序应力测试 (25)七.附录 (26)1. 附录一:不同环境应力对应的失效模式 (26)2. 附录二:IPXX(防尘等级&防水等级),参考如下 (27)八.注意事项 (28)九.电动汽车驱动器可靠性试验时间统计 (28)一.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描述了电动汽车驱动器可靠性试验规范,包含气候(环境)试验(含高低温储存试验,高低温运行试验,湿热存储及运行试验,温度循环试验,冷热冲击试验、高低温极限试验、IP防护试验、盐雾试验)和机械(环境)试验(含振动、跌落试验)。
关键词:汽车电子产品;环境可靠性;测试标准引言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汽车往往处于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因此需要在机械、化学和气候等不同环境下对汽车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进行测试[1]。
通常情况下,汽车电子标准的范围涵盖了电气和电子环境设备、电磁抗干扰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汽车电子产品除了要满足基本国标准之外,还要切实提升自身工作性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汽车的运行条件和基本要求[2]。
还有供电输出系统存在较强复杂性,除了会涉及大电流的马达和电磁阀,还会关系到其他重要的电子产品,供电电压在完成通电工作后,大电压的脉冲作用也容易引发产品损坏。
因此这类电子产品能否适应电压变化,也将直接影响汽车安全运行和使用。
目前,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并不全面,致使我国汽车电子产品环境可靠性测试工作始终存在不完善情况,不利于汽车行业的健全和稳定发展。
为此,本文作者将以汽车电子产品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了汽车电子产品环境可靠性测试标准。
1使用环境对汽车电子产品的影响分析不同环境是当前汽车电子部件在实际应用中最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
汽车电子产品环境往往会由于汽车的运动发生不同程度改变,同样,这也对汽车电子产品的环境要求提出了严峻挑战,所以汽车电子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环境可靠性测试,才能确保在极端气候下不会出现问题。
首先,要考虑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3]。
汽车当前已经成为群众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这也意味着汽车随时会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往往受到当地环境条件的直接影响,不会轻易出现变化;气候环境则是根据不同的季节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因此,汽车电子产品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以模拟气候环境变化作为重点,比如模仿雨雪天气、扬尘天气等等。
其次,要考虑车辆类型的影响。
不同类型车辆的工作环境对环境适应性往往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进行车辆测试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汽车种类和性能的有效分析。
况且不同汽车型号对道路的条件也有差异性要求,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子产品的使用。
说明:IEC(国际电工协会)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非政府性国际电工标准化机构,针对于民生用的电子产品制定相关试验规范与测试方法,如:主机板、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智慧型手机、液晶萤幕、游戏机...等,其试验主要精神都从IEC延伸过来的,其中主要代表就是IEC60068-2,环境试验条件其[环境试验]就是指将样品暴露予自然和人工环境中,然而对其在实际中遇到的使用、运输和储存条件下的性能做出评价,透过规范的标准使用,以便使该样品的环境试验达到统一而又具再线性。
环境测试可以模拟产品是否能够适应在不同阶段(储存、运输、使用)的环境变化(温度、湿度、振动、温度变化、温度衝击、盐雾、粉尘).等,以及验证产品本身的特性与品质不会受到其影响,低温&高温&温度衝击可以产生机械应力,这种应力使试验样品对之后的试验更为敏感,衝击&振动可以产生机械应力,这种应力可使样品立即损坏,空气压力&交变湿热&恒定湿热&腐蚀应用这些试验,可以接续热与机械应力的试验影响。
IEC重要规范分享:IEC 60068-2-1-冷测试目的:测试汽车元件、装备或其他元件产品在低温环境下操作及储存能力。
测试方法分为:1. Aa:不生热试件之温度骤变法2. Ab:不生热试件之温度渐变法3. Ad:生热试件之温度渐变法注意事项:Aa:1. 静态测试(不外加电源)。
2. 先降温至规范之指定温度再放待测试件。
3. 稳定后试件上各点温差不超过±3℃。
4. 测试完成后将试件置于标准大气压下,直到完全除雾;移转过程中试件不加电压。
5. 回复原状况后(最少1hr)在进行量测。
Ab:1. 静态测试(不外加电源)2. 试件于室温下置入柜内,柜温之温度变化每分钟不超过1℃。
3. 试件于试验结束后应留置柜内,柜温之温度变化每分钟不超过1℃回复至标准大气压下;变温期间试件应不加电。
4. 回复原状况后(最少1hr)在进行量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