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2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卷Ⅰ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2017·全国卷Ⅰ,14,6分)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30 kg·m/s B.5.7×102 kg·m/sC.6.0×102 kg·m/s D.6.3×102 kg·m/s15.(2017·全国卷Ⅰ,15,6分)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2017·全国卷Ⅰ,16,6分)如图1,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图1A.m a>m b>m c B.m b>m a>m cC.m c>m a>m b D.m c>m b>m a17.(2017·全国卷Ⅰ,17,6分)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1H+21H→32He+10n.已知21H的质量为2.013 6 u,32He的质量为3.015 0 u,10n的质量为1.008 7 u,1 u=931 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 MeV B.3.3 MeVC.2.7 MeV D.0.93 MeV18.(2017·全国卷Ⅰ,18,6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度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振动对STM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振动,如图2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振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图219.(2017·全国卷Ⅰ,19,6分)如图3,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L1、L2和L3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L1中电流方向与L2中的相同,与L3中的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L1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2、L3所在平面垂直B.L3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1、L2所在平面垂直C.L1、L2和L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1∶1∶ 3D.L1、L2和L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3∶120.(2017·全国卷Ⅰ,20,6分)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φ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4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b、c和d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E b、E c 和E d.点a到点电荷的距离r a与点a的电势φa已在图中用坐标(r a,φa)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点依次经b、c点移动到d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b、W bc和W cd.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图4A .E a ∶E b =4∶1B .E c ∶E d =2∶1C .W ab ∶W bc =3∶1D .W bc ∶W cd =1∶321.(2017·全国卷Ⅰ,21,6分)如图5,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α>π2).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图5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7分)22.(2017·全国卷Ⅰ,22,5分)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图6(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2017·全国卷Ⅰ,23,10分)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 V,额定电流0.32 A);电压表(量程3 V,内阻3 kΩ);电流表(量程0.5 A,内阻0.5 Ω);固定电阻R0(阻值1 000 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 Ω);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7(a)所示.图7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用另一电源E0(电动势4 V,内阻1.00 Ω)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_______ W,最大功率为________ W.(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24.(2017·全国卷Ⅰ,24,12分)一质量为8.00×104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 处以7.5×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25.(2017·全国卷Ⅰ,25,20分)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在油滴处于位置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求油滴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1和v0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两点间距离的两倍.(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2017·全国卷Ⅰ,33,15分)(1)(5分)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8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图8A.图中两条曲线下的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2)(10分)如图9,容积均为V的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 ℃,汽缸导热.图9(ⅰ)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ⅱ)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ⅲ)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34.[物理——选修3-4](2017·全国卷Ⅰ,34,15分)(1)(5分)如图10(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__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图10(2)(10分)如图11,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的半球体,O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高为2R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之间的距离为0.6R.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图11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卷Ⅰ【参考答案】14.【答案】 A【解析】设火箭的质量为m1,燃气的质量为m2.由题意可知,燃气的动量p2=m2v2=50×10-3×600 kg·m/s=30 kg·m/s.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0=mv1-m2v2,则火箭的动量大小为1p1=m1v1=m2v2=30 kg·m/s,所以A正确,B、C、D错误.15.【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两个乒乓球均做平抛运动,则根据h =12gt 2及v 2y =2gh 可知,乒乓球的运动时间、下降的高度及竖直方向速度的大小均与水平速度大小无关,故选项A 、B 、D 均错误;由发出点到球网的水平位移相同时,速度较大的球运动时间短,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较小,可以越过球网,故C 正确.16.【答案】 B【解析】 设三个微粒的电荷量均为q ,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说明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即m a g =qE ①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三力平衡,则m b g =qE +q v B ②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三力平衡,则m c g +q v B =qE ③比较①②③式得:m b >m a >m c ,选项B 正确.17.【答案】 B【解析】 根据质能方程,释放的核能ΔE =Δmc 2,Δm =2m H -m He -m n =0.003 5 u ,则ΔE =0.003 5×931 MeV =3.258 5 MeV ≈3.3 MeV ,故B 正确,A 、C 、D 错误.18.【答案】 A【解析】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A 图中,系统震动时,紫铜薄板随之上下及左右振动,在磁场中的部分有时多有时少,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受到安培力,阻碍系统的震动;在B 、D 图中,只有紫铜薄板左右振动才产生感应电流,而上下振动无电流产生;在C 图中,无论紫铜薄板上下振动还是左右振动,都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19.【答案】 BC【解析】 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反向电流相互排斥.对L 1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可知L 1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 2、L 3所在的平面平行,故A 错误;对L 3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可知L 3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 1、L 2所在的平面垂直,故B 正确;设三根导线间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 ,则L 1、L 2受到的磁场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均等于F ,L 3受到的磁场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3F ,即L 1、L 2、L 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1∶1∶3,故C 正确,D 错误.20.【答案】 AC【解析】 由图可知,a 、b 、c 、d 到点电荷的距离分别为1 m 、2 m 、3 m 、6 m ,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 =k Q r 2可知,E a E b =r 2b r 2a =41,E c E d =r 2d r 2c =41,故A 正确,B 错误;电场力做功W =qU ,a 与b 、b 与c 、c 与d 之间的电势差分别为3 V 、1 V 、1 V ,所以W ab W bc =31,W bc W cd =11,故C 正确,D 错误.21.【答案】 AD【解析】 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OM 绳上拉力F2、MN上拉力F 1,由题意知,三个力的合力始终为零,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F 1、F 2的夹角为π-α不变,在F 2转至水平的过程中,矢量三角形在同一外接圆上,由图可知,MN 上的张力F 1逐渐增大,OM 上的张力F 2先增大后减小,所以A 、D 正确,B 、C 错误.22.【答案】 (1)从右向左 (2)0.19 0.038【解析】 (1)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图(b)知,从右向左相邻水滴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2)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所以相邻两水滴间的时间间隔为T =3045s =23 s ,所以A 点位置的速度为v A =0.117+0.1332×23m /s≈0.19 m/s.根据逐差法可求加速度a =(x 5+x 4)-(x 2+x 1)6T 2,解得a ≈0.038 m/s 2. 23.【答案】 (1)见解析图 (2)增大 增大 (3)0.39 1.17【解析】 (1)电压表量程为3 V ,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 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需要给电压表串联一个定值电阻扩大量程,题目中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开始,故滑动变阻器用分压式接法,小灯泡的电阻R L =U I =3.80.32 Ω=11.875 Ω,因R L R A <R V R L,故电流表用外接法,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2)由IU 图象知,图象中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在减小,表示灯泡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根据电阻定律R =ρl S知,灯丝的电阻率增大. (3)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为9.0 Ω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灯泡实际功率最小,由E =U +I (R +r )得U =-10I +4,作出图线①如图所示.由交点坐标可得U 1=1.78 V ,I 1=221 mA ,P 1=U 1I 1≈0.39 W ;当滑动变阻器电阻值R =0时,灯泡消耗的功率最大,由E =U +I (R +r )得,I =-U +4,作出图线②如图所示.由交点坐标可得,U 2=3.70 V ,I 2=315 mA ,最大的功率为P 2=U 2I 2≈1.17 W.24.【答案】 (1)4.0×108 J 2.4×1012 J (2)9.7×108 J【解析】 (1)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E 0=12m v 20① 式中,m 和v 0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着地前瞬间的速度.由①式和题给数据得E 0=4.0×108 J ②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为E h =12m v 2h+mgh ③ 式中,v h 是飞船在高度1.6×105 m 处的速度.由③式和题给数据得E h ≈2.4×1012 J ④(2)飞船在高度h ′=600 m 处的机械能为E h ′=12m (2.0100v h )2+mgh ′⑤ 由功能原理得W =E h ′-E 0⑥式中,W 是飞船从高度600 m 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由②⑤⑥式和题给数据得W ≈9.7×108 J ⑦25.【答案】 见解析【解析】 (1)设该油滴带正电,油滴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 和q ,油滴速度方向向上为正.油滴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 1的匀强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匀强电场方向向上.在t =0时,电场强度突然从E 1增加至E 2时,油滴做竖直向上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a 1满足qE 2-mg =ma 1①油滴在t 1时刻的速度为v 1=v 0+a 1t 1②电场强度在t 1时刻突然反向,油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a 2满足 qE 2+mg =ma 2③油滴在t 2=2t 1时刻的速度为v 2=v 1-a 2t 1④由①②③④式得v 2=v 0-2gt 1⑤(2)由题意,在t =0时刻前有qE 1=mg ⑥油滴从t =0到t 1时刻的位移为x 1=v 0t 1+12a 1t 21⑦ 油滴在从t 1时刻到t 2=2t 1时刻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x 2=v 1t 1-12a 2t 21⑧ 由题给条件有v 20=2g ×2h =4gh ⑨式中h 是B 、A 两点之间的距离.若B 点在A 点之上,依题意有x 1+x 2=h ⑩由①②③⑥⑦⑧⑨⑩式得E 2=[2-2v 0gt 1+14(v 0gt 1)2]E 1⑪ 为使E 2>E 1,应有2-2v 0gt 1+14(v 0gt 1)2>1⑫ 即当0<t 1<(1-32)v 0g ⑬ 或t 1>(1+32)v 0g⑭ 才是可能的;条件⑬式和⑭式分别对应于v 2>0和v 2<0两种情形.若B 在A 点之下,依题意有x 2+x 1=-h ⑮由①②③⑥⑦⑧⑨⑮式得E 2=[2-2v 0gt 1-14(v 0gt 1)2]E 1⑯ 为使E 2>E 1,应有2-2v 0gt 1-14(v 0gt 1)2>1⑰ 即t 1>(52+1)v 0g⑱ 另一解为负,不符合题意,舍去.33.[物理——选修3-3](2017·全国卷Ⅰ,33,15分)【答案】 (1)ABC (2)(ⅰ) V 22p 0 (ⅱ )B 的顶部 (ⅲ)1.6 p 0 【解析】 (1)根据图线的物理意义可知,曲线下的面积表示总分子数,所以图中两条曲线下的面积相等,选项A 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且温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所占比例较大,所以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的情形,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选项B 、C 正确;根据曲线不能求出任意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选项D 错误;由图线可知100 ℃时的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比0 ℃ 时的百分比小,选项E 错误.(2)(ⅰ)设打开K 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 1,体积为V 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p 0V =p 1V 1①(3p 0)V =p 1(2V -V 1)②联立①②式得V 1=V 2③ p 1=2p 0④(ⅱ)打开K 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 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V 2(V 2≤2V )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 2,由玻意耳定律得(3p 0)V =p 2V 2⑤由⑤式得p 2=3V V 2p 0⑥ 由⑥式知,打开K 3后活塞上升直到B 的顶部为止;此时p 2为p 2′=32p 0 (ⅲ)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 3,气体温度从T 1=300 K 升高到T 2=320 K 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p 2′T 1=p 3T 2⑦ 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p 3=1.6p 0⑧34.[物理——选修3-4](2017·全国卷Ⅰ,34,15分)【答案】 (1)2 减弱 加强 (2) 2.05(或1.43)【解析】 (1)由几何关系可知两波源到A 点的距离为AS 1=10 m ,AS 2=8 m ,所以两波的路程差为2 m ;同理可得,BS 1-BS 2=0,为波长的整数倍,由振动图象知两振源振动方向相反,故B 点振动减弱;两波源到C 点的路程差为Δx =CS 1-CS 2=1 m ,波长λ=v T =2 m ,所以C 点振动加强.(2)如图,根据光路的对称性和光路可逆性,与入射光线相对于OC 轴对称的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这样,从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线,将从圆柱体底面中心C 点反射.设光线在半球面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由折射定律有sin i=n sin r①由正弦定理有sin r 2R=sin(i-r)R②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OC的夹角为i.由题设条件和几何关系有sin i=L R③式中L是入射光线与OC的距离,L=0.6R.由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sin r=6 205④由①③④式和题给数据得n= 2.05≈1.43⑤。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将质量为1.00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kg•m/s B.5.7×102kg•m/sC.6.0×102kg•m/s D.6.3×102kg•m/s2.(6分)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3.(6分)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m a>m b>m c B.m b>m a>m c C.m c>m a>m b D.m c>m b>m a 4.(6分)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H+H→He+n,已知H的质量为2.0136u,He的质量为3.0150u,n的质量为1.0087u,1u=931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MeV B.3.3MeV C.2.7MeV D.0.93MeV 5.(6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寸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震动对STM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 )A.B.C.D.6.(6分)如图,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L1、L2和L3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L1中电流方向与L2中的相同,与L3中的相反。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二、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C .a c b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2017 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1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4.将质量为 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 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30 kg m/s2B.5.7 × 10kg m/s2 2C. 6.0 × 10kgm/s D. 6.3 × 10kg m/s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 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m a m b m c B. m b m a m cC. m c m a m b D. m c m b m a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12 H 12 H→32 He 10 n ,已知12 H 的质量为 2.0136u ,32 He 的质量为3.0150u ,10 n 的质量为 1.0087u , 1u= 931MeV/c 2。
2017·全国卷Ⅰ(物理)14.F2[2017·全国卷Ⅰ] 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30 kg·m/s B.5.7×102 kg·m/sC.6.0×102 kg·m/s D.6.3×102 kg·m/s14.A[解析]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喷出的燃气的动量p=m v=30 kg·m/s,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火箭的动量大小为30 kg·m/s,选项A正确.15.D2[2017·全国卷Ⅰ] 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5.C[解析] 水平射出的乒乓球做平抛运动,两乒乓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情况相同,选项A、B、D错误;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运动规律x=v0t可得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选项C正确.16.K3[2017·全国卷Ⅰ] 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图1A.m a>m b>m c B.m b>m a>m cC.m c>m a>m b D.m c>m b>m a16.B[解析] 对微粒a,洛伦兹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且m a g=Eq,对微粒b,q v B+Eq=m b g,对微粒c,q v B+m c g=Eq,联立三式可得m b>m a>m c,选项B正确.17.O2[2017·全国卷Ⅰ] 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1H+21H―→32He+10n.已知21H的质量为2.013 6 u,32He的质量为3.015 0 u,10n的质量为1.008 7 u,1 u=931 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 MeV B.3.3 MeVC.2.7 MeV D.0.93 MeV17.B[解析] 氘核聚变反应的质量亏损Δm=2.013 6 u×2-3.015 0 u-1.008 7 u=0.003 5 u,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释放的核能E=0.003 5×931 MeV≈3.3 MeV,选项B正确.18.L4[2017·全国卷Ⅰ]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度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振动对STM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振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左右振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图1A B C D图118.A[解析] 紫铜薄板上下及左右振动,都存在磁通量变化的为选项A所示方案.19.K1、K2(多选)[2017·全国卷Ⅰ] 如图,三根相互平行的固定长直导线L1、L2和L3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L1中电流方向与L2中的相同,与L3中的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L1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2、L3所在平面垂直B.L3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与L1、L2所在平面垂直C.L1、L2和L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1∶1∶ 3D.L1、L2和L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3∶119.BC[解析] 由题意知,三根导线处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设某导线在等边三角形另外两顶点产生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在L1所在处,L2和L3产生的磁场叠加如图甲所示,方向垂直L2、L3所在平面向上,由左手定则可得安培力的方向平行L2、L3所在平面向下,合磁感应强度大小B L1=2B0cos 60°=B0;同理可得在L2所在处的合磁感应强度大小B L2=2B0cos 60°=B0;在L3所在处,L1和L2产生的磁场叠加如图乙所示,方向平行L1、L2所在平面向右,由左手定则可得安培力的方向垂直L1、L2所在平面向上,合磁感应强度大小B L3=2B0cos 30°=3B0.由安培力F=BIL可得L1、L2和L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1∶1∶3,选项B、C正确.20.L1、L2(多选)[2017·全国卷Ⅰ] 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φ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b、c和d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E a、E b、E c和E d.点a到点电荷的距离r a与点a的电势φa已在图中用坐标(r a,φa)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 点依次经b 、c 点移动到d 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 ab 、W bc 和W cd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图1A .E a ∶E b =4∶1B .E c ∶E d =2∶1C .W ab ∶W bc =3∶1D .W bc ∶W cd =1∶320.AC [解析] 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 =kQ r 2,可得E a ∶E b =4∶1,E c ∶E d =4∶1,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电场力做功W =qU ,U ab ∶U bc =3∶1,则W ab ∶W bc =3∶1,又有U bc ∶U cd =1∶1,则W bc ∶W cd =1∶1,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21.B7(多选)[2017·全国卷Ⅰ] 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α>π2).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图1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21.AD [解析] OM 的张力F 1和MN 的张力F 2的合力F 不变,关系如图所示,F sin (180°-α)=F 1sin β=F 2sin γ,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夹角α不变,β由钝角逐渐减小到锐角,γ由锐角逐渐增大到直角,则MN 上的张力F 2逐渐增大,OM 上的张力F 1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 、D 正确.22.A2[2017·全国卷Ⅰ] 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图(a)图(b)(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选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22.[答案] (1)从右向左(2)0.190.037[解析] (1)小车在桌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的.(2)滴水周期T =3045 s =23 s ,小车运动到图(b)中A 点位置时的速度v A =117+1332×23×10-3 m/s =0.19 m/s ,加速度a =150+133-117-1004×⎝⎛⎭⎫232×10-3 m/s 2=0.037 m/s 2.23.J2、J4[2017·全国卷Ⅰ] 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 V ,额定电流0.32 A);电压表V(量程3 V ,内阻3 k Ω);电流表A(量程0.5 A ,内阻0.5 Ω);固定电阻R 0(阻值1000 Ω);滑动变阻器R (阻值0~9.0 Ω);电源E (电动势5 V ,内阻不计);开关S ;导线若干.(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 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图(a)图(b)由实选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用另一电源E 0(电动势4 V ,内阻1.00 Ω)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 ,在R 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_______W ,最大功率为________W .(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23.[答案] (1)如图所示(2)增大 增大(3)0.39 1.17[解析] (1)电压从0开始调节,滑动变阻器应使用分压式接法,电压表的量程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需要串联电阻改装,因为灯泡电阻远小于改装电压表的总电阻,所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2)由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U I也增加,则小灯泡的电阻增大,由R =ρL S,灯丝的电阻率增大. (3)I 以mA 为单位,当滑动变阻器R =0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 =E 0-Ir =4-I 1000,此时灯泡的功率最大,在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中作I =4000-1000U 图线,找出交点的横、纵坐标,则小灯泡最大功率P =1.17 W ;同理可知当滑动变阻器R =9 Ω时,小灯泡的最小功率P =0.39 W.24.E2、E3[2017·全国卷Ⅰ] 一质量为8.00×104 kg 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 处以7.5×103 m/s 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 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 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 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24.[答案] (1)4.0×108 J 2.4×1012 J(2)9.7×108 J[解析] (1)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E k0=12m v 20① 式中,m 和v 0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着地前瞬间的速率.由①式和题给数据得E k0=4.0×108 J ②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为E h =12m v 2h+mgh ③ 式中,v h 是飞船在高度1.6×105 m 处的速度大小.由③式和题给数据得E h =2.4×1012 J ④(2)飞船在高度h ′=600 m 处的机械能为E h ′=12m ⎝⎛⎭⎫2.0100v h 2+mgh ′ ⑤ 由功能原理得W =E h ′-E k0 ⑥式中,W 是飞船从高度600 m 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由②⑤⑥式和题给数据得W =9.7×108 J ⑦25.C2、C5、A2、A8[2017·全国卷Ⅰ] 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 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0.在油滴处于位置A 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 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 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油滴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 1和v0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A两点间距离的两倍.25.[答案] (1)v0-2gt1(2)略[解析] (1)设油滴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和q,油滴速度方向向上为正.油滴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匀强电场方向向上.在t=0时,电场强度突然从E1增加至E2时,油滴做竖直向上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a1满足qE2-mg=ma1①油滴在时刻t1的速度为v1=v0+a1t1②电场强度在时刻t1突然反向,油滴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a2满足qE2+mg=ma2③油滴在时刻t2=2t1的速度为v2=v1-a2t1④由①②③④式得v2=v0-2gt1⑤(2)由题意,在t=0时刻前有qE1=mg⑥油滴从t=0到时刻t1的位移为s1=v0t1+12a1t21⑦油滴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2t1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s2=v1t1-12a2t21⑧由题给条件有v20=2g(2h)⑨式中h 是B 、A 两点之间的距离. 若B 点在A 点之上,依题意有s 1+s 2=h ○10 由①②③⑥⑦⑧⑨⑩式得 E 2=⎣⎡⎦⎤2-2v 0gt 1+14⎝⎛⎭⎫v 0gt 12E 1 ⑪为使E 2>E 1,应有 2-2v 0gt 1+14⎝⎛⎭⎫v 0gt 12>1 ⑫即当0<t 1<⎝⎛⎭⎫1-32v 0g⑬ 或t 1>⎝⎛⎭⎫1+32v 0g⑭ 才是可能的;条件⑬式和⑭式分别对应于v 2>0和v 2<0两种情形. 若B 点在A 点之下,依题意有 s 1+s 2=-h ⑮由①②③⑥⑦⑧⑨⑮式得 E 2=⎣⎡⎦⎤2-2v 0gt 1-14⎝⎛⎭⎫v 0gt 12E 1 ⑯为使E 2>E 1,应有 2-2v 0gt 1-14⎝⎛⎭⎫v 0gt 12>1 ⑰即t 1>⎝⎛⎭⎫52+1v 0g⑱另一解为负,不合题意,已舍去.33.[2017·全国卷Ⅰ] [物理—选修3-3](1)H1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1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2)H2、H3如图,容积均为V的气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气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 ℃,气缸导热.图1(ⅰ)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ⅱ)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ⅲ)再缓慢加热气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33.[答案] (1)ABC(2)(ⅰ)V2 2p 0 (ⅱ)活塞上升至B 的顶部(ⅲ)1.6p 0[解析] (1)因分子总个数一定,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选项A 正确;图中虚线的峰值对应的横坐标小于实线的峰值对应的横坐标,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对应的温度为0 ℃,实线对应的温度为100 ℃,选项B 、C 正确;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选项D 错误;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选项E 错误.(2)(ⅰ)设打开K 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 1,体积为V 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p 0V =p 1V 1 ① (3p 0)V =p 1(2V -V 1) ② 联立①②式得 V 1=V2 ③p 1=2p 0 ④(ⅱ)打开K 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 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V 2(V 2≤2V )时,活塞下方气体压强为p 2.由玻意耳定律得(3p 0)V =p 2V 2 ⑤ 由⑤式得 p 2=3VV 2p 0 ⑥由⑥式知,打开K 3后活塞上升直到B 的顶部为止,此时p 2为p ′2=32p 0.(ⅲ)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 3,气体温度从T 1=300 K 升高到T 2=320 K 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p′2 T1=p3T2⑦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p3=1.6p0⑧34.[2017·全国卷Ⅰ] [物理—选修3-4](1)G2、G4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__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图(a)图(b) 图(c) (2)N1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 的半球体,O 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 、高为2R 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 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 之间的距离为0.6R .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图134.[答案] (1)2 减弱 加强 (2)1.43[解析] (1)由图可得周期T =2 s ,则波长λ=v T =2 m ,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 (8,-2)的路程差Δr =r 1-r 2=10 m -8 m =2 m ,两列波的振动步调相反,从波源传播到点B (4,1)的路程差为0,引起该处质点的振动相互减弱,从波源传播到点C (0,0.5)的路程差为1 m =λ2×1,该处质点为振动加强点.(2)如图,根据光路的对称性和光路可逆性,与入射光线相对于OC 轴对称的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这样,从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线,将从圆柱体底面中心C 点反射.设光线在半球面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由折射定律有 sin i =n sin r ① 由正弦定理有 sin r 2R =sin (i -r )R② 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OC 的夹角为i .由题设条件和几何关系有 sin i =LR③式中L 是入射光线与OC 的距离.由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sin r =6205④ 由①③④式和题给数据得 n = 2.05≈1.43 ⑤。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C .a c b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2017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Ⅰ(⼄卷)】理综物理部分试题及详细答案绝密★启⽤前试题类型:2017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Ⅰ(⼄卷)】理综物理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务必将⾃⼰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题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箭点⽕升空,50 g燃烧的燃⽓以⼤⼩为600 m/s的速度从⽕箭喷⼝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喷出后的瞬间,⽕箭的动量⼤⼩为(喷出过程中重⼒和空⽓阻⼒可忽略)()A.30 kg·m/s B.5.7×102kg·m/sC.6.0×102kg·m/s D.6.3×102kg·m/s15.发球机从同⼀⾼度向正前⽅依次⽔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的影响).速度较⼤的球越过球⽹,速度较⼩的球没有越过球⽹;其原因是() A.速度较⼩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向上的速度较⼤C.速度较⼤的球通过同⼀⽔平距离所⽤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向竖直向上(与纸⾯平⾏),磁场⽅向垂直于纸⾯向⾥.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m a>m b>m cB.m b>m a>m cC.m c>m a>m bD.m c>m b>m a17.⼤科学⼯程“⼈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程是:21H +21H →32He +10n.已知 21H 的质量为2.013 6 u , 32He 的质量为3.015 0 u ,10n 的质量为1.008 7 u ,1 u =931 MeV/c 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 .3.7 MeVB .3.3 MeVC .2.7 MeVD .0.93 MeV18.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来探测样品表⾯原⼦尺度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振动对STM 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振动,如图所⽰.⽆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左右振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案是( )19. (多选)如图,三根相互平⾏的固定长直导线L 1、L 2和L 3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 ,L 1中电流⽅向与L 2中的相同,与L 3中的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 1所受磁场作⽤⼒的⽅向与L 2、L 3所在平⾯垂直B .L 3所受磁场作⽤⼒的⽅向与L 1、L 2所在平⾯垂直C .L 1、L 2和L 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之⽐为1∶1∶ 3D .L 1、L 2和L 3单位长度所受的磁场作⽤⼒⼤⼩之⽐为3∶3∶120.(多选)在⼀静⽌点电荷的电场中,任⼀点的电势φ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r 的关系如图所⽰.电场中四个点a 、b 、c 和d 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a 、E b 、E c 和E d .点a 到点电荷的距离r a 与点a 的电势φa 已在图中⽤坐标(r a ,φa )标出,其余类推.现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由a 点依次经b 、c 点移动到d 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所做的功分别为W ab 、W bc 和W cd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E a ∶E b =4∶1B .E c ∶E d =2∶1C .W ab ∶W bc =3∶1D .W bc ∶W cd =1∶321. (多选)如图,柔软轻绳ON 的⼀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重物,⽤⼿拉住绳的另⼀端N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为αα>π2 .现将重物向右上⽅缓慢拉起,并保持夹⾓α不变.在OM 由竖直被拉到⽔平的过程中( )A .MN 上的张⼒逐渐增⼤B.MN上的张⼒先增⼤后减⼩C.OM上的张⼒逐渐增⼤D.OM上的张⼒先增⼤后减⼩第II卷(⾮选择题共62分)(⼀)必考题(本部分共4⼩题,共47分)22.某探究⼩组为了研究⼩车在桌⾯上的直线运动,⽤⾃制“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车旁,如图(a)所⽰.实验时,保持桌⾯⽔平,⽤⼿轻推⼀下⼩车.在⼩车运动过程中,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滴,图(b)记录了桌⾯上连续的6个⽔滴的位置.(已知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滴)(1)由图(b)可知,⼩车在桌⾯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2)该⼩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车做匀变速运动.⼩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3.(2017·⾼考全国卷⼄)某同学研究⼩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的器材有:⼩灯泡L(额定电压3.8 V,额定电流0.32 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3 kΩ);电流表A(量程0.5 A,内阻0.5 Ω);固定电阻R0(阻值1 000 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 Ω);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的范围内对⼩灯泡的电压进⾏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2)实验测得该⼩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灯泡的电阻______(填“增⼤”“不变”或“减⼩”),灯丝的电阻率________(填“增⼤”“不变”或“减⼩”).(3)⽤另⼀电源E0(电动势4 V,内阻1.00 Ω)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灯泡的最⼩功率为________W,最⼤功率为________W.(结果均保留2位⼩数)24.⼀质量为8.00×104 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轨道返回地⾯。
2017 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1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将质量为 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2 kg m/sA.30 kg m/s B.5.7 ×10C.6.0 ×102 kg m/s D.6.3 ×120k g m/s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 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m a m b m c B.m b m a m cC.m c m a m b D.m c m b m a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2 2 3 11 H 1 H→2He 0 n ,已知21 H 的质量为 2.0136u,32He 的质量为 3.0150u,10 n 的质量为 1.0087u,1u=931MeV/c 2 。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 m m m >>B .b a c m m m >>C .a c b 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
7×102kg m/s ⋅C .6。
0×102kg m/s ⋅D .6。
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C .a c b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物理试题 14.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kgm/s B.5.7×102
kgm/s
C.6.0×102kgm/s D.6.3×102
kg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a、mb、m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bcmmm B.bacmmm
C.acbmmm D.cbamm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HHen→。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 6 u,32He的质量为3.015 0 u,10n的质量为
1.008 7 u,1 u=931 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 MeV B.3.3 MeV C.2.7 MeV D.0.93 MeV 18.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度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振动对STM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振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左右振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
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理科綜合能力測試二、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6分,共48分。
在每小題給出の四個選項中,第14~17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18~21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
全部選對の得6分,選對但不全の得3分,有選錯の得0分。
14.將質量為1.00kg の模型火箭點火升空,50g 燃燒の燃氣以大小為600 m/s の速度從火箭噴口在很短時間內噴出。
在燃氣噴出後の瞬間,火箭の動量大小為(噴出過程中重力和空氣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15.發球機從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兩個速度不同の乒乓球(忽略空氣の影響)。
速度較大の球越過球網,速度較小の球沒有越過球網,其原因是 A .速度較小の球下降相同距離所用の時間較多B .速度較小の球在下降相同距離時在豎直方向上の速度較大C .速度較大の球通過同一水平距離所用の時間較少D .速度較大の球在相同時間間隔內下降の距離較大16.如圖,空間某區域存在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電場方向豎直向上(與紙面平行),磁場方向垂直於紙面向裏,三個帶正電の微粒a ,b ,c 電荷量相等,質量分別為m a ,m b ,m c ,已知在該區域內,a 在紙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b 在紙面內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c 在紙面內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
下列選項正確の是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C .a c b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學工程“人造太陽”主要是將氚核聚變反應釋放の能量用來發電,氚核聚變反應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の質量為2.0136u ,32He の質量為3.0150u ,10n の質量為1.0087u ,1u=931MeV/c 2。
氚核聚變反應中釋放の核能約為A .3.7MeVB .3.3MeVC .2.7MeVD .0.93MeV18.掃描對到顯微鏡(STM )可用來探測樣品表面原子尺寸上の形貌,為了有效隔離外界震動對STM の擾動,在圓底盤周邊沿其徑向對稱地安裝若幹對紫銅薄板,並施加磁場來快速衰減其微小震動,如圖所示,無擾動時,按下列四種方案對紫銅薄板施加恒磁場;出現擾動後,對於紫銅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動の衰減最有效の方案是19.如图,三根相互平行の固定长直导线1L 、2L 和3L 两两等距,均通有电流I ,1L 中电流方向与2L 中の相同,与3L 中の相反,下列说法正确の是A .1L 所受磁场作用力の方向与2L 、3L 所在平面垂直B .3L 所受磁场作用力の方向与1L 、2L 所在平面垂直C .1L 、2L 和3L 单位长度所受の磁场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D .1L 、2L 和3L 3320.在一靜止點電荷の電場中,任一點の電勢ϕ與該點到點電荷の距離r の關系如圖所示。
電場中四個點a 、b 、c 和d の電場強度大小分別E a 、E b 、E c 和E d 。
點a 到點電荷の距離r a 與點a の電勢ϕa 已在圖中用坐標(r a ,ϕa )標出,其餘類推。
現將一帶正電の試探電荷由a 點依次經b 、c 點移動到d 點,在相鄰兩點間移動の過程中,電場力所做の功分別為W ab 、W bc 和W cd 。
下列選項正確の是A.E a:E b=4:1B.E c:E d=2:1C.W ab:W bc=3:1D.W bc:W cd=1:321.如圖,柔軟輕繩ONの一端O固定,其中間某點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繩の另一端N,初始時,OM豎直且MN被拉直,OM與MN之間の夾角為α(π2α>)。
現將重物向右上方緩慢拉起,並保持夾角α不變。
在OM由豎直被拉到水平の過程中A.MN上の張力逐漸增大B.MN上の張力先增大後減小C.OM上の張力逐漸增大D.OM上の張力先增大後減小三、非選擇題:共174分。
第22~3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
第33~38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答。
(一)必考題(共129分)22.(5分)某探究小組為了研究小車在桌面上の直線運動,用自制“滴水計時器”計量時間。
實驗前,將該計時器固定在小車旁,如圖(a)所示。
實驗時,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輕推一下小車。
在小車運動過程中,滴水計時器等時間間隔地滴下小水滴,圖(b)記錄了桌面上連續の6個水滴の位置。
(已知滴水計時器每30 s內共滴下46個小水滴)(1)由圖(b)可知,小車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從右向左”或“從左向右”)運動の。
(2)該小組同學根據圖(b)の數據判斷出小車做勻變速運動。
小車運動到圖(b)中A點位置時の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m/s2。
(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23.(10分)某同學研究小燈泡の伏安特性,所使用の器材有:小燈泡L(額定電壓3.8 V,額定電流0.32 A);電壓表○V(量程3 V,內阻3 kΩ);電流表○A(量程0.5 A,內阻0.5 Ω);固定電阻R0(阻值1 000 Ω);滑動變阻器R(阻值0~9.0 Ω);電源E(電動勢5 V,內阻不計);開關S;導線若幹。
(1)實驗要求能夠實現在0~3.8 Vの範圍內對小燈泡の電壓進行測量,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
(2)實驗測得該小燈泡伏安特性曲線如圖(a)所示。
由實驗曲線可知,隨著電流の增加小燈泡の電阻___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燈絲の電阻率____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3)用另一電源E0(電動勢4 V,內阻1.00 Ω)和題給器材連接成圖(b)所示の電路,調節滑動變阻器Rの阻值,可以改變小燈泡の實際功率。
閉合開關S,在Rの變化範圍內,小燈泡の最小功率為____________W,最大功率為___________W。
(結果均保留2位小數)24.(12分)一質量為8.00×104kgの太空飛船從其飛行軌道返回地面。
飛船在離地面高度1.60×105m處以7.5×103 m/sの速度進入大氣層,逐漸減慢至速度為100 m/s時下落到地面。
取地面為重力勢能零點,在飛船下落過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視為常量,大小取為9.8 m/s2。
(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1)分別求出該飛船著地前瞬間の機械能和它進入大氣層時の機械能;(2)求飛船從離地面高度600 m處至著地前瞬間の過程中克服阻力所做の功,已知飛船在該處の速度大小是其進入大氣層時速度大小の2.0%。
25.(20分)真空中存在電場強度大小為E1の勻強電場,一帶電油滴在該電場中豎直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大小為v0,在油滴處於位置A時,將電場強度の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變。
持續一段時間t1後,又突然將電場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變;再持續同樣一段時間後,油滴運動到B點。
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1)油滴運動到B點時の速度;(2)求增大後の電場強度の大小;為保證後來の電場強度比原來の大,試給出相應のt1和v0應滿足の條件。
已知不存在電場時,油滴以初速度v0做豎直上拋運動の最大高度恰好等於B、A兩點間距離の兩倍。
33.[物理——選修3–3](15分)(1)(5分)氧氣分子在0 ℃和100 ℃溫度下單位速率間隔の分子數占總分子數の百分比隨氣體分子速率の變化分別如圖中兩條曲線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の是________。
(填正確答案標號。
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
每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A.圖中兩條曲線下面積相等B.圖中虛線對應於氧氣分子平均動能較小の情形C.圖中實線對應於氧氣分子在100 ℃時の情形D.圖中曲線給出了任意速率區間の氧氣分子數目E.與0 ℃時相比,100 ℃時氧氣分子速率出現在0~400 m/s區間內の分子數占總分子數の百分比較大(2)(10分)如圖,容積均為Vの汽缸A、B下端有細管(容積可忽略)連通,閥門K2位於細管の中部,A、Bの頂部各有一閥門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動の活塞(質量、體積均可忽略)。
初始時,三個閥門均打開,活塞在Bの底部;關閉K2、K3,通過K1給汽缸充氣,使A中氣體の壓強達到大氣壓p0の3倍後關閉K1。
已知室溫為27 ℃,汽缸導熱。
(i)打開K2,求穩定時活塞上方氣體の體積和壓強;(ii)接著打開K3,求穩定時活塞の位置;(iii)再緩慢加熱汽缸內氣體使其溫度升高20 ℃,求此時活塞下方氣體の壓強。
34.[物理——選修3–4](15分)(1)(5分)如圖(a),在xy平面內有兩個沿z方向做簡諧振動の點波源S1(0,4)和S2(0,–2)。
兩波源の振動圖線分別如圖(b)和圖(c)所示,兩列波の波速均為1.00 m/s。
兩列波從波源傳播到點A(8,–2)の路程差為________m,兩列波引起の點B(4,1)處質點の振動相互__________(填“加強”或“減弱”),點C(0,0.5)處質點の振動相互__________(填“加強”或“減弱”)。
(2)(10分)如圖,一玻璃工件の上半部是半徑為Rの半球體,O點為球心;下半部是半徑為R、高位2Rの圓柱體,圓柱體底面鍍有反射膜。
有一平行於中心軸OCの光線從半球面射入,該光線與OC之間の距離為0.6R。
已知最後從半球面射出の光線恰好與入射光線平行(不考慮多次反射)。
求該玻璃の折射率。
2017年新課標Ⅰ理綜物理高考試題答案14.A 15.C 16.B 17.B 18.A 19.BC 20.AC 21.AD 22.(1)從左向右 (2)0.19 0.03723.(1)(2)增大 增大 (3)0.39 1.17 24.(12分)解:(1)飛船著地前瞬間の機械能為2k 012h E mv =① 式中,m 和v 0分別是飛船の質量和著地前瞬間の速率。
由①式和題給數據得8kp 4.010J E =⨯②設地面附近の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飛船進入大氣層時の機械能為212h h E m mgh =+③ 式中,v h 是飛船在高度1.6×105m 處の速度大小。
由③式和題給數據得122.410J h E =⨯④(2)飛船在高度h ' =600 m 處の機械能為21 2.0()2100h h E m v mgh ''=+⑤由功能原理得k0h W E E '=-⑥式中,W 是飛船從高度600m 處至著地瞬間の過程中克服阻力所做の功。
由②⑤⑥式和題給數據得 W =9.7×108 J ⑦ 25.(20分)(1)設油滴質量和電荷量分別為m 和q ,油滴速度學科&網方向向上為整。